CN111850819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0819B
CN111850819B CN202010323872.7A CN202010323872A CN111850819B CN 111850819 B CN111850819 B CN 111850819B CN 202010323872 A CN202010323872 A CN 202010323872A CN 111850819 B CN111850819 B CN 111850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layer
thermoplastic fiber
nonwoven fabric
absorbent article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38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0819A (zh
Inventor
川上祐介
高居义
郭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50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0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0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0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webs, e.g. by layering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2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6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4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2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61F2013/51139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being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纺布、包含该无纺布的层叠体及吸收性物品。本发明使无纺布的肌肤触感良好,并且易于视觉确认开孔。一种无纺布(1),其具有多个开孔(5),其中,无纺布(1)至少具有分别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第2热塑性纤维层(30)以及配置于第1热塑性纤维层与第2热塑性纤维层之间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构成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纤维和构成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纤维各自的平均纤维直径小,多个开孔(5)是以贯通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方式形成的开孔(5)。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包含该无纺布的层叠体以及包含该无纺布或者该层叠体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开孔的无纺布、使用了这样的无纺布的用于吸收液体等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其具备设有贯通表背的多个孔的罩无纺布和借助热熔粘接剂粘贴有罩无纺布的不透液性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78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欲维持设于无纺布的多个开孔的情况下,在稍硬的无纺布形成开孔的做法虽然容易形成轮廓清晰的开孔,但有可能与纤维聚集于各开孔的缘部相应地成为整体上触感更硬的无纺布。另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各孔的翘曲部的至少一部分借助热熔粘接剂粘接于其他的片,从而也能够使粘接面积变小而保持柔软性,但涂布有粘接剂的各孔的缘部有可能变硬,存在设有多个这样的孔的无纺布整体上感觉较硬的可能性。另外,在使各开孔的缘部熔融固化而形成的情况下也是,虽然可靠地形成了开孔,但开孔缘部变硬,因此有可能导致肌肤触感变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无纺布的肌肤触感良好,并且易于视觉确认开孔。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多个开孔,该无纺布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至少具有分别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第2热塑性纤维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与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之间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构成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和构成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各自的平均纤维直径小,所述多个开孔是以贯通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以及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方式形成的开孔。
利用本说明书和所附附图的记载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使无纺布的肌肤触感良好,并且易于视觉确认开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纺布1的概略立体图。
图2A是无纺布1的剖视示意图,图2B是说明开孔5的形成过程的剖视示意图,图2C是说明所形成的开孔5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X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将层叠体3分离为无纺布1和另外的片构件2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4的Y区域的放大图。
图6A是用于说明层叠体3的开孔5和6的一例的概略放大图,图6B是用于说明层叠体3的开孔5和6的一例的概略放大图。
图7是尿布100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从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
图9是从非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C-C概略剖视图。
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从非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从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纺布,2:另外的片构件,3:层叠体,4:无纺布,
5:开孔,5a:开孔,5b:开孔,5adi:孔径,5ae:缘部,5aeh:接合部,
5a60:重叠的区域,5M:中间区域,
6:开孔,6a:开孔,6adi:孔径,6aeh:接合部,
10:第1热塑性纤维层,2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30:第2热塑性纤维层,
40:销,60:非开孔区域,70:非接合部,
100:吸收性物品(尿布),105:开孔区域,106:非开孔区域,
110:吸收性主体,110es:端部,111:吸收性芯,112:芯包覆片,
113:顶片,120:无纺布,
117:腿围弹性构件,118:LSG弹性构件,120:无纺布,
120bf:突出部分,120bg:折回的部分,120c:下裆区域,
125:膜片,130:腹侧腰身部,130e:侧缘部,
140:背侧腰身部,140e:侧缘部,150:下裆部,160:弹性构件,
510:缘部,520:缘部,530:缘部,
HB:腰身开口,HL:腿围开口,
LG:腿围褶裥,LG1:腿部褶裥部,LSG:立体褶裥。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可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多个开孔,该无纺布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至少具有分别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第2热塑性纤维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与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之间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构成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和构成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各自的平均纤维直径小,所述多个开孔是以贯通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以及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方式形成的开孔。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细,因此在三层中最容易熔融。因而,例如,在利用被加热的销等形成开孔的情况下,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开孔缘部易于熔融,易于通过使熔融了的纤维固化而形成轮廓清晰的开孔。另外,即使在将销等在不加热的前提下穿孔而形成开孔的情况下,平均纤维直径较小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也易于聚集于开孔缘部,易于形成清楚的形状的开孔。另一方面,第1热塑性纤维层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直径较大,因此纤维难以聚集于开孔缘部。因此,缘部难以变硬,能够保持柔软。因而,通过将轮廓清晰的开孔设于中间热塑性纤维层,能够提高开孔的可见性,同时,通过使第1纤维层和第2纤维层的开孔缘部不变硬来提供肌肤触感柔和的无纺布。
该无纺布期望的是,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MFR(熔体流动速率)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MFR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MFR高。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即使是相同温度,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也更易于熔融,易于形成轮廓清楚的开孔。另一方面,第1热塑性纤维层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熔融的速度较慢,因此开孔缘部不熔融,从而缘部不变硬,层本身维持柔软度。像这样,在中间热塑性纤维层,形成缘部熔融后冷却固化而成的开孔,确保开孔的可见性,并且在其上下层获得柔软度。
该无纺布期望的是,所述多个开孔中的某开孔与同所述某开孔相邻的另一开孔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比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和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高。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中间区域是纤维密度大致均匀的区域,若相对于该中间区域的平均纤维密度较高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形成开孔,则聚集于开孔缘部的纤维量也变多,因此易于可靠地形成开孔。由此,开孔的可见性提高。
该无纺布期望的是,所述无纺布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以上且20g/m2以下。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利用上述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范围,无纺布能够保持适当的强度和柔软性。
该无纺布期望的是,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低。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中间热塑性纤维层因为是高密度所以易于形成清晰的开孔,但各开孔缘部熔融后冷却固化,因此中间纤维层本身容易变硬。通过使这样的中间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较低,能够维持柔软性。
该无纺布期望的是,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薄。
根据这样的无纺布,中间热塑性纤维层因为是高密度所以易于形成清晰的开孔,但各开孔缘部熔融后冷却固化,因此中间纤维层本身容易变硬。通过使这样的中间纤维层的平均厚度变薄,能够维持开孔的形状并且维持柔软性。
一种层叠体,其中,该层叠体具有:无纺布;以及另外的片构件,其以与所述无纺布重叠的方式配置且具有多个开孔。
根据这样的层叠体,将开孔的可见性良好的无纺布和具有多个开孔的另外的片构件叠合而得到的层叠体由于开孔数量较多,因此透气性良好。另外,利用无纺布侧所具有的柔软度,能够形成肌肤触感良好的层叠体。
该层叠体期望的是,所述无纺布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某开孔与所述另外的片构件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重叠,与所述某开孔相邻的缘部和与所述一个开孔相邻的缘部在至少一部分相互接合。
根据这样的层叠体,通过使开孔重叠,透气性进一步提高。接合着的缘部部分的开孔的轮廓变清楚,因此开孔的可见性变良好。
该层叠体期望的是,所述某开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另外的片构件中的没有开孔的非开孔区域重叠。
根据这样的层叠体,开孔重叠的地方的开孔的阴影加强,可见性提高。
该层叠体期望的是,与所述某开孔相邻的缘部和所述非开孔区域具有互相不接合的非接合部。
根据这样的层叠体,纤维聚集而易于变硬的缘部和非开孔区域不接合,从而缘部不变硬,能够作为层叠体保持柔软性。
该层叠体期望的是,所述某开孔的孔径比所述另外的片构件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的孔径大,在俯视时,所述一个开孔位于所述某开孔的内侧。
根据这样的层叠体,通过使无纺布的开孔和支承片的开孔重叠,透气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利用重叠的开孔加强阴影,可见性提高。
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具有互为交叉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无纺布;以及吸收性主体,其具备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和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侧覆盖所述吸收体的不透液性的膜片,其中,所述无纺布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膜片靠非肌肤侧的位置,所述无纺布在沿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膜片重叠的部分具有存在多个开孔的开孔区域,在沿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膜片重叠的部分具有不存在开孔的非开孔区域。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存在膜片的部分由于具有开孔而发挥优异的透气性,并且能够利用膜片防止泄漏。不存在膜片的部分通过设置非开孔区域而能够防止泄漏。
该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腹侧腰身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背侧腰身部以及位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与所述背侧腰身部之间的下裆部,所述无纺布具有位于所述下裆部的下裆区域,所述下裆区域具有具备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伸缩的多个弹性构件的腿部褶裥部,所述腿部褶裥部具有所述非开孔区域。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将具有开孔的无纺布配置于下裆部,从而保持透气性,并且,通过将易于产生泄漏的腿部褶裥部设为非开孔区域,从而难以泄漏。
该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无纺布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配置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从而容易看见各开孔,开孔的可见性提高。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具有互为交叉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层叠体;以及吸收性主体,其用于吸收液体。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易于进一步提高透气性,能够抑制斑疹等肌肤问题。
===实施方式===
<无纺布的基本结构>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的基本的结构。图1是无纺布1的概略立体图。
无纺布1是以热塑性纤维为构成纤维的无纺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作为一例。作为无纺布1的热塑性纤维,例如可列举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另外,不仅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单独纤维,也能够使用由聚丙烯、聚乙烯形成的皮芯构造的复合纤维(Bico)等。
如图1所示,无纺布1具有长度方向和作为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是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平面带状的片构件。另外,将与无纺布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在无纺布1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贯通表背的开孔5。另外,无纺布1是三层构造,具有分别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第2热塑性纤维层30以及配置于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与第2热塑性纤维层30之间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
关于构成各纤维层10、20、30的各自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构成第1热塑性纤维层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20μm,构成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5μm。即,优选的是,构成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纤维和构成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纤维的各自的平均纤维直径小。
用于计算上述的平均纤维直径的纤维直径的测量由公知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利用电子显微镜放大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截面、表面。然后,测量存在于放大图像中的纤维的直径。测量多根(例如20根)的纤维直径,将其平均值设为平均纤维直径。
图2A是无纺布1的剖视示意图,图2B是说明开孔5的形成过程的剖视示意图,图2C是说明所形成的开孔5的剖视示意图。设于无纺布1的开孔5例如能够使用被加热的销构件(后述的销40)等而形成。如图2A所示,在厚度方向上,从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第2热塑性纤维层30依次重叠起来的无纺布1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侧插入被加热的销40(图2B),贯穿后将其拔出,从而形成开孔5。此时,如上所述,与第1热塑性纤维层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相比较,本实施方式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细,因此是三层中最容易熔融的层。因而,例如,在利用被加热的销40形成开孔的情况下,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开孔5的缘部520(图2C)易于熔融。然后,熔融了的纤维固化,从而在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易于形成轮廓清晰的开孔。此处,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缘部”而言,例如将自开孔5向径向外侧去宽度2mm的部分设为该“缘部”。
另外,即使在将销40等在不加热的前提下插入而形成开孔的情况下,平均纤维直径较小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也易于聚集于开孔5的缘部520,易于形成清楚的形状的开孔。另一方面,第1热塑性纤维层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平均纤维直径较大,因此在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开孔5的缘部510(图2C)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开孔5的缘部530(图2C),纤维均难以聚集。由此,缘部510、530难以变硬,能够保持柔软。因而,通过将轮廓清晰的开孔5设于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能够提高开孔5的可见性,同时,由于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缘部5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缘部530不变硬,从而能够形成肌肤触感柔和的无纺布1。
另外,关于构成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的熔融容易度,也能够使用作为表示处于熔融状态的树脂的流动性的标准之一的MFR(熔体流动速率)来进行比较。关于本发明的无纺布1的MFR,利用下述的方法,分别自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对测量用的树脂进行调整,依据JIS K-7210进行测量。其中,在此以聚丙烯的测量条件即加热至230℃的条件进行测量。
〔测量用树脂的调整方法〕
将要测量的0.15g~0.20g左右的各纤维层折叠成约5cm见方,利用加热至200℃的压力机以约24kPa按压3秒钟,使无纺布成为膜状。将该成为膜状的无纺布较细地裁断,调整为测量用的树脂。
对于如此测量的MFR而言,第1热塑性纤维层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优选为30g/10min~80g/10min,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优选为800g/10min~1800g/10min。即,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MFR比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MFR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MFR高。由此,即使是相同温度,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纤维也更易于熔融,易于形成轮廓清楚的开孔。另一方面,第1热塑性纤维层10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熔融的速度较慢,因此在插入销40的程度下几乎不熔融,仅是处于开孔5的纤维聚集于开孔5的缘部(510、530)。由此,缘部510、530不变硬,层本身维持柔软。像这样,通过在作为中间层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形成缘部520熔融后冷却固化而成的开孔5,从而确保开孔5的可见性,并且在其上下层获得柔软度。
图3是图1的X区域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此,将多个开孔5中的某开孔5a与同某开孔5a相邻的另一开孔5b之间的区域设为中间区域5M。在该中间区域5M,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纤维密度优选比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平均纤维密度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平均纤维密度高。在中间区域5M比较各层的平均密度是因为,若是开孔5的缘部5ae(即,缘部510、520、530)的话,由于纤维聚集,因此高密度,但中间区域5M是原本纤维密度大致均匀的区域。而且,在形成开孔5之前,该部分应该也与中间区域5M同样为均匀的密度,因此测量中间区域5M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例如如下这样进行。首先,从无纺布1对包含相邻的两个开孔5的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部分(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的长度部分)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进行采样。然后,用电子显微镜等分别放大观察各纤维层10、20、30的截面,比较密度的高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确认各纤维层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即可,因此不需要求出严谨的值,即使测量值存在一些误差,也是容许的。
若相对于该中间区域5M的平均纤维密度较高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形成开孔5,则聚集于开孔缘部520的纤维量也变多,因此易于可靠地形成开孔5。由此,开孔5的可见性提高。
另外,为了确保作为无纺布1的强度、柔软度,将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这三层合在一起的本发明的无纺布1本身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g/m2以上且20g/m2以下。此处的单位面积重量是指也包含开孔5在内的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本来,形成开孔5之前的存在于开孔5的纤维仅向开孔5的缘部5ae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也包含开孔5在内的区域。然后,将测量无纺布1的多个部位(例如10处)的单位面积重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设为平均单位面积重量。通过具有上述这样的范围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1能够保持适当的强度和柔软性。
接下来,进行无纺布1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各自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比较。将无纺布1的不存在开孔5的部分切断,利用显微镜等放大切断面,从而通过目测比较被识别为在切断面存在纤维的区域的合计面积的大小,由此进行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比较。在本实施方式中,确认各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大小关系即可,因此不需要求出严谨的值,即使测量值存在一些误差,也是容许的。利用该方法,针对各纤维层各自的多个部位(例如10处)比较单位面积重量,当特定的大小关系在任何部位均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一个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比另一个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大。此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优选比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低。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如上述那样因为是高密度,所以易于形成清晰的开孔,但由于开孔缘部520在熔融后冷却固化或者不熔融的情况下也进一步高密度化,因此中间纤维层20本身容易变硬。通过使这样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较低,能够维持柔软性。
另外,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厚度优选比第1热塑性纤维层10的平均厚度和第2热塑性纤维层30的平均厚度薄。此处,“平均厚度”是指,例如对于第1热塑性纤维层10、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以及第2热塑性纤维层30各层而言,使用厚度测量器(例如,KEYENCE公司制数字显微镜VHX-2000)测量多个部位(例如10处)而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虽如上所述因为是高密度所以易于形成清晰的开孔,但开孔缘部520在熔融后冷却固化或者不熔融的情况下也进一步高密度化的情况较多。因此,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本身有可能变硬。通过使这样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20的平均厚度变薄,能够维持开孔的形状并且维持柔软性。
<使用了无纺布1的层叠体3>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无纺布1的一例。图4是表示将层叠体3分离为无纺布1和另外的片构件2的状态的图。使用无纺布1的层叠体3除无纺布1之外,还具有另外的片构件2。另外的片构件2以与无纺布1重叠的方式配置,设有在与无纺布1重叠的状态下形成的多个开孔6。作为该片构件2,除热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无纺布之外,可列举出树脂膜等,也能够作为无纺布1的支承片使用。
层叠体3具有本发明的无纺布1所具有的多个开孔5和设于无纺布1和另外的片构件2的多个开孔6,从而开孔数量增加,更易于确保透气性。另外,利用无纺布1侧所具有的柔软度,能够形成肌肤触感良好的层叠体。
图5是图4的Y区域的放大图,表示无纺布1和片构件2重叠的状态。若将无纺布1的多个开孔中的某开孔5a作为一例来进行观察,则开孔5a也可以与设于另外的片构件2侧的多个开孔6中的一个开孔6a重叠。另外,与该某开孔5a相邻的缘部5ae和与一个开孔6a相邻的缘部6ae具有至少一部分相互接合的接合部5aeh、6aeh。也可以是,在以贯通无纺布1和片构件2的方式形成开孔6时,开孔5的缘部5ae和开孔6的缘部6ae重叠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熔融后冷却固化,从而形成该接合部5aeh、6aeh。另外,即使在缘部5ae和缘部6ae的重叠部分不熔融的情况下,若为了将无纺布1和片构件2贴合而使用热熔粘接剂等,则也可以利用这样的粘接剂形成接合部5aeh、6aeh。另外,通常,开孔5和开孔6重叠的部分由于成为开孔部而看不见各开孔的轮廓,但在图4和图5(以及后述的图6A和图6B)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实线保留了各开孔的轮廓。
在层叠体3中,开孔5(5a)和开孔6(6a)重叠,从而透气性更加提高。另外,接合部5aeh、6aeh由于聚集的纤维而使开孔5(6)的轮廓更加清楚,因此可见性良好。
图6A是用于说明层叠体3的开孔5和6的一例的概略放大图。在图6A中,将本发明的层叠体3的无纺布1的多个开孔5中的某开孔设为开孔5a,将设于片构件2侧的多个开孔6中的一个开孔设为6a。而且,将另外的片构件2中的没有开孔的区域设为非开孔区域60(用向左下倾斜的斜线示出的部分)。如图6A所示,某开孔5a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另外的片构件2的非开孔区域60重叠的区域5a60(用格子状示出的部分)。由此,在彼此的开孔重叠的地方开孔的阴影加强,可见性提高。
另外,与某开孔5a相邻的缘部5ae和非开孔区域60优选具有彼此不接合的非接合部70。纤维聚集而易于变硬的缘部5ae和作为片构件2中的没有开孔的区域的非开孔区域60不接合,从而缘部5ae不变硬,作为层叠体3能够保持柔软性。
图6B是用于说明层叠体3的开孔5和6的一例的概略放大图,示出各开孔5和开孔6的大小的关系的一例。若将开孔5中的某开孔5a的孔径设为5adi,将设于另外的片构件2侧的多个开孔6中的一个开孔6a的孔径设为6adi,则孔径5adi优选比孔径6adi大。对于本例中的孔径5adi、6adi的大小而言,在俯视时,若能看见下方的孔的缘(在图6B中,开孔6a的缘),则设为上方的孔(5a)的孔径较大,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设为上方的孔(5a)的孔径较小。另外,优选在俯视时开孔6a位于开孔5a的内侧。由此,在无纺布1的开孔5a和另外的片构件2的开孔6a重叠的部分,层叠体3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利用重叠的开孔5a和6a,在俯视时能够在开孔5a和6a的重叠部分形成阴影,开孔的可见性提高。
<使用了无纺布1的吸收性物品100>
作为无纺布1的具体的使用方法的一例,说明在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情况。在此,作为吸收性物品100,列举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00(以下,也称为“尿布100”。)为例。图7是尿布100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从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的概略俯视图。图9是从非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的概略俯视图。另外,在图9中,为了说明开孔5,也存在透视地示出的部位。图10是图8中的C-C概略剖视图。
此处,上述的“展开状态”是指这样得到的状态:将尿布10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腹侧腰身部(后述的腹侧腰身部130)的两端部和背侧腰身部(后述的背侧腰身部140)的两端部的接合解开,将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分离,并且,将尿布100沿其长度方向打开,从而将尿布100在平面上展开。另外,尿布100的“伸长状态”是指,使尿布100整体(产品整体)伸长至没有褶皱的状态,具体而言,伸长至构成尿布100的各构件(例如,后述的吸收性主体110、腰身部130、140等)的尺寸与这些构件单体的尺寸一致或者成为与其接近的尺寸为止的状态。
尿布100在图7所示的短裤型状态下具有互为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该尿布100是所谓三片型的一次性尿布,具有贴靠于穿着者的胯裆部而用于吸收排泄液等液体的吸收性主体110、覆盖穿着者的腹侧部的腹侧腰身部130以及覆盖穿着者的背侧部的背侧腰身部140。
在图8和图9的展开状态下,尿布100具有互为交叉的长度方向和左右方向。将该展开状态下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也称为“腹侧”或者“前侧”,将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也称为“背侧”或者“后侧”。展开状态下的长度方向是与短裤型状态下的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向。另外,如图10所示,厚度方向是构成尿布100的材料层叠的方向。在厚度方向上,将与穿着者相接触的那一侧设为肌肤侧,将其相反侧设为非肌肤侧。
在图8的展开状态下,吸收性主体110在配置为大致平行的腹侧腰身部130与背侧腰身部140之间以跨设的状态固定。另外,橡皮筋等多个弹性构件160在沿左右方向伸长的状态下沿着左右方向接合固定于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由此,对各腰身部130、140施加有左右方向上的收缩力。在穿着尿布100时,将吸收性主体11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C处对折,彼此相对的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在左右方向侧缘部130e和140e处相互接合,从而成为图7所示那样的形成有腰身开口HB和一对腿围开口HL的穿着状态下的尿布100。
如图10所示,吸收性主体110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性芯111、配置为从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1的透液性的顶片113以及配置为从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1的不透液性的膜片125。而且,在该吸收性主体110的非肌肤侧设有成为尿布100的外包装的无纺布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尿布100的透气性,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作为无纺布120。
吸收性芯111是将吸液性原材料层叠而成的构件,能够吸收尿等排泄物。作为吸液性原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浆粕纤维等吸液性纤维。另外,吸收性芯111既可以含有例如高吸收性聚合物作为吸液性粒状物,或者也可以含有除吸液性纤维和吸液性粒状物之外的吸液性原材料。另外,吸收性芯111的形状不限于图8所示那样的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呈大致沙漏形状。在尿布100中,吸收性芯111具有透液性的芯包覆片112,但也可以不具有芯包覆片。
顶片113例如是平面尺寸比吸收性芯111的平面尺寸大的透液性的无纺布。另外,膜片125是从非肌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1的片状的构件,是平面尺寸比吸收性芯111的平面尺寸大的片。作为膜片125的一例,可列举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不透液性的防漏片等。
作为成为外层的无纺布120的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在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比膜片125靠非肌肤侧的位置。而且,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无纺布120(1)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远大于膜片125,即,无纺布120(1)自膜片125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向左右方向外侧较大程度地突出。而且,利用该无纺布120(1)形成所谓立体褶裥LSG和腿围褶裥LG。
立体褶裥LSG是在顶片113的左右方向上的各端部分别立起地设置的防漏壁部,另一方面,腿围褶裥LG是形成于尿布100的各腿围开口LH、LH的腿围伸缩部。详细说明由该无纺布120(1)形成立体褶裥LSG和腿围褶裥LG的情况,首先,如上述那样,将无纺布120(1)从膜片125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向左右方向外侧较大程度地突出的部分设为突出部分120bf。然后,该突出部分120bf以成为吸收性主体110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110es的位置为折回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折回。橡皮筋等腿围弹性构件117在沿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沿着长度方向固定于该折回位置的附近,由此,形成上述的腿围褶裥LG。
而且,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折回了的部分120bg进一步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延伸,在覆盖顶片113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接合于该端部。而且,比接合于该端部的部分更靠左右方向上的顶端侧的部分作为自由端部分LSGf能够自顶片113立起。另外,橡皮筋等LSG弹性构件118在沿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沿着长度方向固定于自由端部分LSGf的顶端部。自由端部分LSGf在该LSG弹性构件118所施加的收缩力的作用下沿长度方向收缩而自顶片113立起,由此,该自由端部分LSGf作为立体褶裥LSG发挥功能。
而且,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20(1)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与膜片125重叠的部分具有存在多个开孔5的开孔区域105,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不与膜片125重叠的部分具有不存在开孔的非开孔区域106。通过像这样做,存在膜片125的部分由于具有开孔5而发挥优异的透气性,并且能够利用膜片125防止泄漏。另外,不存在膜片125的部分通过设置非开孔区域106而能够防止泄漏。
另外,如图9所示,尿布100具有位于腹侧腰身部130与背侧腰身部140之间的下裆部150,该腹侧腰身部130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该背侧腰身部140位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无纺布120(1)具有位于下裆部150的下裆区域120c,该下裆区域120c具有具备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多个弹性构件117的腿部褶裥部LG1(用向右下倾斜的斜线示出的部分),腿部褶裥部LG1具有不存在开孔的非开孔区域106。
通过将无纺布120(1)的开孔区域105配置于下裆部150来提高透气性。另外,通过将易于产生泄漏的腿部褶裥部LG1设为非开孔区域106,从而难以泄漏。
另外,也能够在比无纺布120(1)更靠非肌肤侧的位置接合具有设计性的印刷片、用于进行加强的片构件,但无纺布120(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配置于吸收性物品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通过配置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容易看见无纺布120(1)的各开孔5,开孔的可见性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非为了限定解释本发明。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前提下可进行变更、改进,并且,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价物,这自不待言。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吸收性物品100中使用无纺布1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吸收性物品100中使用层叠体3。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从非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从肌肤侧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尿布100而得到的概略俯视图。在此,作为构成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的片,将层叠体3和另一无纺布4(图12)叠合而使用。具体而言,层叠体3中的无纺布1侧配置为成为非肌肤侧,另一无纺布4配置为成为肌肤侧。另外,在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中,沿上下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的橡皮筋等多个弹性构件160在沿左右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利用热熔粘接剂等在层叠体3与另一无纺布4之间接合固定。由此,对各腰身部130、140赋予左右方向上的收缩力。另外,也可以是,层叠体3和无纺布4彼此间也通过涂布热熔粘接剂等而接合起来。顺带说下,作为向层叠体3和无纺布4涂布热熔粘接剂时所使用的涂布图案,能够例示Ω图案、螺旋图案等,但完全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涂布图案。
通过在穿着者容易出汗的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配置层叠体3,从而利用多个开孔5和开孔6提高透气性,能够抑制斑疹等肌肤问题。另外,如图11所示,通过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与吸收性主体110重叠的位置不设置开孔6,能够避免造成吸收性主体110所吸收的液体会泄漏这样的不安感。另外,如图12所示,在无纺布4侧不存在开孔,因此不会造成涂布的热熔粘接剂暴露的不安感,肌肤触感也能够变好。
另外,在如上述这样将层叠体3使用在腹侧腰身部130和背侧腰身部140的情况下,配置于非肌肤侧面的无纺布1具有透气性且具有柔软度,因此能够促进水分向外部的蒸发,并且使肌肤触感良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例示了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00,但完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带式的一次性尿布。另外,作为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100,例示了在展开状态下吸收性主体110跨设于腹侧腰身部130与背侧腰身部140之间而成的所谓三片型的尿布,但也可以是在展开状态下吸收性主体载置于大致沙漏形状的外装片的肌肤侧面而成的所谓两片型的尿布。

Claims (13)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具有互为交叉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无纺布;以及
吸收性主体,其具备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和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侧覆盖所述吸收体的不透液性的膜片,
其中,
所述无纺布具有多个开孔,
所述无纺布至少具有分别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第1热塑性纤维层、第2热塑性纤维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与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之间的中间热塑性纤维层,
构成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和构成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纤维各自的平均纤维直径小,
所述多个开孔是以贯通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以及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方式形成的开孔,
所述无纺布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膜片靠非肌肤侧的位置,
所述无纺布在沿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膜片重叠的部分具有存在多个开孔的开孔区域,在沿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膜片重叠的部分具有不存在开孔的非开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腹侧腰身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背侧腰身部以及位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与所述背侧腰身部之间的下裆部,
所述无纺布具有位于所述下裆部的下裆区域,
所述下裆区域具有具备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伸缩的多个弹性构件的腿部褶裥部,
所述腿部褶裥部具有所述非开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MFR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MFR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MFR高,该MFR是指熔体流动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开孔中的某开孔与同所述某开孔相邻的另一开孔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比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和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密度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以上且20g/m2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比所述第1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和所述第2热塑性纤维层的平均厚度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有另外的片构件,
所述另外的片构件以与所述无纺布重叠的方式配置,具有多个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某开孔与所述另外的片构件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重叠,
与所述某开孔相邻的缘部和与所述一个开孔相邻的缘部在至少一部分相互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某开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另外的片构件中的没有开孔的非开孔区域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某开孔相邻的缘部和所述非开孔区域具有互相不接合的非接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某开孔的孔径比所述另外的片构件的所述多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的孔径大,
在俯视时,所述一个开孔位于所述某开孔的内侧。
CN202010323872.7A 2019-04-26 2020-04-22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11850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6174A JP7334056B2 (ja) 2019-04-26 2019-04-26 吸収性物品
JP2019-086174 2019-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0819A CN111850819A (zh) 2020-10-30
CN111850819B true CN111850819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94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539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800746U (zh) 2019-04-26 2020-04-22 无纺布、包含该无纺布的层叠体及吸收性物品
CN202010323872.7A Active CN111850819B (zh) 2019-04-26 2020-04-22 吸收性物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539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800746U (zh) 2019-04-26 2020-04-22 无纺布、包含该无纺布的层叠体及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34056B2 (zh)
CN (2) CN212800746U (zh)
BR (1) BR112021017160A2 (zh)
WO (1) WO20202178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4056B2 (ja) * 2019-04-26 2023-08-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147106B1 (ja) * 2021-04-06 2022-10-04 シンワ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衛生マスク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シート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862539L (en) * 1985-09-26 1987-03-26 Chicopee Entangled non woven fabric
JPH03137257A (ja) * 1989-07-28 1991-06-11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複数のメルトブローマイクロ繊維から作られた孔明き不織布
JPH05228174A (ja) * 1991-07-26 1993-09-07 Mcneil Ppc Inc 針で処理した奇麗で乾燥した接面組成物
CN101646558A (zh) * 2007-03-30 2010-02-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片和采用复合片的吸收性物品
WO2010071739A1 (en) * 2008-12-18 2010-06-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haped layered particle-containing nonwoven web
WO2011018921A1 (ja) * 2009-08-11 2011-02-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516557A (ja) * 2013-05-08 2016-06-09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有孔不織布材料、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7072830A (zh) * 2014-09-12 2017-08-18 宝洁公司 具有带有不同不透明区域的离散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
CN107613925A (zh) * 2015-05-29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8601691A (zh) * 2016-02-10 2018-09-2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垫型一次性尿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1654A (ja) * 1989-03-16 1990-10-09 Oji Paper Co Ltd 衛生用品の表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10534B2 (ja) * 1991-12-27 2000-11-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704179B1 (fr) * 1993-04-19 1996-09-20 Guial Sa Materiau plan composite comportant un film perfore et des fibres thermoplastiques, utilisation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3416527B2 (ja) * 1998-04-20 2003-06-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衛生用伸縮性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05833A (ja) 2000-09-22 2002-04-10 Mitsui Chemicals Inc 柔軟性不織布積層体
JP4130397B2 (ja) 2003-09-25 2008-08-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前記表面シート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前記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0523834A (ja) 2007-04-03 2010-07-15 ゼー フン シム 不織布穿孔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た不織布
US9480608B2 (en) * 2012-10-31 2016-11-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 fluid-entangled body facing material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hollow projections
JP6005019B2 (ja) * 2013-09-30 2016-10-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3215084B1 (en) * 2014-11-06 2022-01-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e-strained laminat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6647015B2 (ja) * 2014-12-16 2020-02-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9006055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N UPPER SHEET WITH A MODIFIED SURFACE
JP7334056B2 (ja) * 2019-04-26 2023-08-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862539L (en) * 1985-09-26 1987-03-26 Chicopee Entangled non woven fabric
JPH03137257A (ja) * 1989-07-28 1991-06-11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複数のメルトブローマイクロ繊維から作られた孔明き不織布
JPH05228174A (ja) * 1991-07-26 1993-09-07 Mcneil Ppc Inc 針で処理した奇麗で乾燥した接面組成物
CN101646558A (zh) * 2007-03-30 2010-02-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片和采用复合片的吸收性物品
WO2010071739A1 (en) * 2008-12-18 2010-06-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haped layered particle-containing nonwoven web
WO2011018921A1 (ja) * 2009-08-11 2011-02-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516557A (ja) * 2013-05-08 2016-06-09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有孔不織布材料、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7072830A (zh) * 2014-09-12 2017-08-18 宝洁公司 具有带有不同不透明区域的离散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
CN107613925A (zh) * 2015-05-29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8601691A (zh) * 2016-02-10 2018-09-2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垫型一次性尿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0746U (zh) 2021-03-26
WO2020217856A1 (ja) 2020-10-29
BR112021017160A2 (pt) 2021-11-09
CN111850819A (zh) 2020-10-30
JP2020180410A (ja) 2020-11-05
TW202100121A (zh) 2021-01-01
JP7334056B2 (ja) 202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2669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elastic members on a pant-shaped absorbent article
CN105997361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及其制造方法
US20110106036A1 (en) Absorbent product
KR20160132846A (ko) 팬츠 타입 일회용 기저귀
KR20160140617A (ko) 흡수성 물품의 신축 구조의 제조 방법, 팬티 타입 일회용 기저귀의 제조 방법 및 팬티 타입 일회용 기저귀
US10786399B2 (en) Disposable pant-type absorbent article
WO2020217745A1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不織布積層体
JP6840242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12124378A1 (ja) 吸収性物品
CN111850819B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0273961A (ja)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おむつ
EP1605883B1 (en) Method for applying elastic members on a pant-shaped absorbent article
CN111246827B (zh) 带有具有恒定宽度的密封装置的吸收性物品和制造该吸收性物品的方法
WO2020217827A1 (ja) 積層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WO2020217684A1 (ja) 吸収性物品
JP451459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1183279A (ja) 吸収性物品
JP4912200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X2013000029A (es) Pañal desechable.
TWI833921B (zh) 吸收性物品
JP7175357B1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および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1743696B (zh) 层叠体、吸收性物品、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的制造装置
JP2018196574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