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5941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45941A CN111845941A CN201910359069.6A CN201910359069A CN111845941A CN 111845941 A CN111845941 A CN 111845941A CN 201910359069 A CN201910359069 A CN 201910359069A CN 111845941 A CN111845941 A CN 111845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auxiliary
- collision
- connecting bracket
- wall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设置在车身的下方且与所述车身相连;辅助碰撞梁,辅助碰撞梁设置在前副车架的前方,且辅助碰撞梁的前端与车身前端相连;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辅助碰撞梁之间,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副车架安装部和碰撞梁安装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相连接,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相连接,且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0°<α<180°。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增加辅助碰撞梁,能减弱车身纵梁的设计难度,通过在辅助碰撞梁与前副车架之间设置能够溃缩变形的连接支架,可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型中大部分车身前端的防撞结构均在车身前端纵梁进行设计,纵梁既要满足碰撞要求,又要保证轮廓尺寸不易过大,避让车轮包络,这使得车身纵梁设计要求十分严格、设计难度大,且车身纵梁结构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通过增加辅助碰撞梁和连接支架,能减弱车身纵梁的设计难度。
根据本发明的拖车钩组件包括: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设置在车身的下方且与所述车身相连;辅助碰撞梁,所述辅助碰撞梁设置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前方,且所述辅助碰撞梁的前端与车身前端相连;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辅助碰撞梁之间,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副车架安装部和碰撞梁安装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相连接,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相连接,且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0°<α<180°。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增加辅助碰撞梁,能减弱车身纵梁的设计难度,通过设置连接支架10,可以保证连接支架10能够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避免车辆其它部位受到更大的冲击,可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减少车辆碰撞时的侵入量,还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的朝向车外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为一体式的连接支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为具有前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辅助碰撞梁的后端从所述前端开口处伸入所述碰撞梁安装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梁安装部包括:顶壁板、底壁板和侧壁板,所述顶壁板、所述底壁板间隔开,所述侧壁板连接所述顶壁板和所述底壁板,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顶壁板、所述底壁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端贴合,α满足关系式:90°≤α<1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外侧贴合,α满足关系式:0°<α≤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上还设置有弱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弱化结构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碰撞梁安装部的折弯处的弱化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碰撞梁为具有方形横截面的铝合金型材梁。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结构的连接支架与前副车架、辅助碰撞梁的装配图;
图2是连接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第二种结构的连接支架与前副车架、辅助碰撞梁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连接支架10、前副车架1、辅助碰撞梁2、副车架安装部11、碰撞梁安装部12、顶壁板121、侧壁板122、内壁板1221、外壁板1222、凸焊螺母123、弱化结构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前副车架1、辅助碰撞梁2和连接支架10。
前副车架1设置在车身的下方且与车身相连,用于传递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
辅助碰撞梁2设置在前副车架1的前方,且辅助碰撞梁2的前端与车身前端相连,辅助碰撞梁2的后端与前副车架1间接相连,换言之,辅助碰撞梁2用于连接车身前端和前副车架1,辅助碰撞梁2配合车身纵梁使用,以提升车辆的碰撞性能,并且可以增强前副车架1与车身前端的连接刚度。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车辆还包括连接支架10,连接支架10设置在前副车架1与辅助碰撞梁2之间,前副车架1与辅助碰撞梁2通过连接支架10实现间接连接。具体而言,连接支架10可以包括:副车架安装部11和碰撞梁安装部12,前副车架1与副车架安装部11相连接,辅助碰撞梁2与碰撞梁安装部12相连接。
连接支架10起到连接前副车架1和辅助碰撞梁2的作用,连接支架10与前副车架1之间、连接支架10与辅助碰撞梁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易于连接支架10与前副车架1、连接支架10与辅助碰撞梁2的装配与拆卸,从而便于更换易损件。
碰撞梁安装部12与副车架安装部11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0°<α<180°。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辅助碰撞梁2将车身前端受到的碰撞力传递至连接支架10,该夹角α可以保证碰撞梁安装部12与副车架安装部11发生相对变形,从而使连接支架10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有利于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同时连接支架10的设计使得在碰撞后维修时避免了前副车架1的更换,仅替换连接支架10即可,减少车辆维修成本,并且使车辆前端受到外力碰撞时不易变形,从而提高整车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增加辅助碰撞梁2,能减弱车身纵梁的设计难度,通过在辅助碰撞梁2与前副车架1之间设置能够溃缩变形的连接支架10,可以保证连接支架10能够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避免车辆其它部位受到更大的冲击,可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减少车辆碰撞时的侵入量,还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如图1所示,碰撞梁安装部12位于副车架安装部11的朝向车外的一侧,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该位置可以保证辅助碰撞梁2有足够的后退空间,具体而言,辅助碰撞梁2将车身前端受到的碰撞力传递至连接支架10的碰撞梁安装部12,使碰撞梁安装部12相对于副车架安装部11发生溃缩变形,连接支架10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使得传递到前副车架1的碰撞能量很小,这部分碰撞能量不足以造成前副车架1的损坏,有利于提高整车安全性,同时辅助碰撞梁2在后退时可以避开碰撞前副车架1,使得在碰撞后维修时避免了前副车架1的更换,仅替换连接支架10即可,有利于减少车辆维修成本。
当车辆前方碰撞受力时,辅助碰撞梁2和连接支架10会分担一部分受力,从而减少车身纵梁的受力,这样,车身纵梁便可以设计得较为简单,不必再通过设计复杂截面以追求高强度,采用了辅助碰撞梁2和连接支架10之后,可以在车辆受到碰撞尤其是正面碰撞时起到分散碰撞力、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在保证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弱车身纵梁的设计难度,还可以降低碰撞中车身纵梁向前副车架1的侵入量,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
连接支架10为一体式的连接支架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0仅采用一块钣金冲压焊接完成,可以保证连接支架10的零件精度较好以及连接支架10与对手件安装精度较高。
参照图2所示,碰撞梁安装部12为具有前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换言之,碰撞梁安装部12为盒状结构,且该盒状结构具有前端开口,辅助碰撞梁2的后端从前端开口处伸入碰撞梁安装部12内。碰撞梁安装部12做成盒状结构,可以提升碰撞梁安装部12的刚度,进而增加辅助碰撞梁2与连接支架10的安装处刚度。
具体而言,碰撞梁安装部12包括:顶壁板121、底壁板、侧壁板122,顶壁板121、底壁板间隔开,侧壁板122连接顶壁板121和底壁板,以在顶壁板121、底壁板、侧壁板122之间形成盒状空腔。
在图1-图3的实施例中,顶壁板121或底壁板上设置有凸焊螺母123,辅助碰撞梁2与顶壁板121、底壁板之间通过凸焊螺母123和螺栓固定,也就是说,辅助碰撞梁2后端与碰撞梁安装部12上的凸焊螺母123通过螺栓连接,易于装配和拆卸。
如图2所示,副车架安装部11上开设有螺栓孔,方便使用螺栓将副车架安装部11与前副车架1固定,装拆方便。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2所示,侧壁板122可以包括:内壁板1221和外壁板1222,外壁板1222设置在内壁板1221的外侧,且外壁板1222与内壁板1221不在同一平面内,内壁板1221连接外壁板1222和副车架安装部11。通过将侧壁板122分成折弯相连的内壁板1221和外壁板1222,可以提升碰撞梁安装部12的强度,进而提高辅助碰撞梁2与碰撞梁安装部12的连接强度。
在图1的实施例中,副车架安装部11与前副车架1的前端贴合,α满足关系式:90°≤α<180°,以此来保证碰撞梁安装部12在前副车架1的外侧,辅助碰撞梁2在后退时碰撞梁安装部12的后侧无支撑,碰撞梁安装部12易于溃缩变形,且辅助碰撞梁2不会碰到前副车架1,碰撞后维修时避免了前副车架1的更换,仅更换连接支架10即可。
在图3的实施例中,副车架安装部11与前副车架1的外侧贴合,α满足关系式:0°<α≤90°,以此来保证碰撞梁安装部12在前副车架1的外侧,辅助碰撞梁2在后退时碰撞梁安装部12的后侧无支撑,碰撞梁安装部12易于溃缩变形,且辅助碰撞梁2不会碰到前副车架1,碰撞后维修时避免了前副车架1的更换,仅更换连接支架10即可。
连接支架10上还设置有弱化结构13,弱化结构13处的强度较小,可以实现当车辆前部发生碰撞且辅助碰撞梁2将碰撞力传递到连接支架10时,连接支架10在弱化结构13处先进行溃缩,前副车架1和辅助碰撞梁2的变形较小,碰撞后维修时不必更换前副车架1和辅助碰撞梁2,仅更换变形严重的连接支架10即可,有利于节省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示弱化结构13构造为设置在碰撞梁安装部12的折弯处的弱化缺口或厚度减薄区,在图2的示例中,弱化结构13构造为弱化缺口,可选地,弱化缺口可以形成在内壁板1221、外壁板1222和顶壁板121的交界处,弱化缺口可以形成在内壁板1221、外壁板1222和下壁板的交界处,弱化缺口可以形成在内壁板1221、副车架安装部11和顶壁板121的交界处,弱化缺口可以形成在内壁板1221、副车架安装部11和下壁板的交界处,碰撞时弱化结构13处易于溃缩、变形,以提升连接支架10的碰撞吸能效果,保证车辆前部受到外力碰撞时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
辅助碰撞梁2为具有方形横截面的铝合金型材梁,铝合金型材梁为具有封闭截面的空心管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度较小,由此既可以降低辅助碰撞梁2的制造成本又可以减轻重量,且辅助碰撞效果较好。
优选地,前副车架1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各设一根辅助碰撞梁2,每根辅助碰撞梁2与前副车架1之间通过连接支架10相连,两根辅助碰撞梁2的辅助碰撞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在前副车架1与车身前端用一根铝合金方管型材(即辅助碰撞梁2)连接,辅助碰撞,可以减弱车身纵梁设计难度;
(2)连接支架10使用一块钣金冲压焊接,有利于提高连接支架10的整体精度;
(3)连接支架10在碰撞梁端(即碰撞梁安装部12)设计为盒状,可以加强连接支架10与辅助碰撞梁2的安装刚度;
(4)当副车架安装部11与前副车架1的前端贴合时,通过将副车架安装面与碰撞端安装面设计为钝角(即副车架安装部11与内壁板1221之间的夹角α设计为钝角)且在两面折弯处边缘开缺口(即弱化结构13),在缺口处更易实现碰撞溃缩效果,避免碰撞时前副车架1的损伤,仅需更换连接支架10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设置在车身的下方且与所述车身相连;
辅助碰撞梁,所述辅助碰撞梁设置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前方,且所述辅助碰撞梁的前端与车身前端相连;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辅助碰撞梁之间,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副车架安装部和碰撞梁安装部,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相连接,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相连接,且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0°<α<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的朝向车外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为一体式的连接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为具有前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辅助碰撞梁的后端从所述前端开口处伸入所述碰撞梁安装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包括:顶壁板、底壁板和侧壁板,所述顶壁板、所述底壁板间隔开,所述侧壁板连接所述顶壁板和所述底壁板,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顶壁板、所述底壁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所述辅助碰撞梁与所述碰撞梁安装部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端贴合,α满足关系式:90°≤α<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与所述前副车架的外侧贴合,α满足关系式:0°<α≤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上还设置有弱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碰撞梁安装部的折弯处的弱化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碰撞梁为具有方形横截面的铝合金型材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59069.6A CN111845941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59069.6A CN111845941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45941A true CN111845941A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6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59069.6A Pending CN111845941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4594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1121A (zh) * | 2020-12-02 | 2021-03-05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 |
-
2019
- 2019-04-30 CN CN201910359069.6A patent/CN11184594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1121A (zh) * | 2020-12-02 | 2021-03-05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87140B (zh) | 汽车车架 | |
WO2023016123A1 (zh) | 下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5883806U (zh) | 车身前端碰撞吸能结构 | |
CN111845941A (zh) | 车辆 | |
CN212267638U (zh) |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 |
CN209757260U (zh) | 一种乘用车副车架结构 | |
CN111959614A (zh) | 溃缩吸能盒及仪表板横梁的前围支架 | |
CN218703539U (zh) |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 |
CN216153859U (zh) | 机舱纵梁前端连接结构 | |
CN110588785A (zh) |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 |
CN215883812U (zh) |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 |
CN106827960B (zh) | 一种汽车后桥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 |
CN216660034U (zh) | 一种货车车架前段防撞结构及汽车 | |
CN216232086U (zh) | 用于车辆偏置碰撞的碰撞引导结构及车辆 | |
CN215883807U (zh) |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 |
CN212529813U (zh) | 一种异种材料结合的前副车架结构 | |
CN111746651A (zh) | 一种异种材料结合的前副车架结构 | |
CN219948364U (zh) | 后轮罩骨架总成和具有其的后车架总成和侧围骨架总成 | |
CN110116691B (zh) | 一种两级溃缩式汽车防撞组件 | |
CN218228812U (zh) | 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112572614A (zh) | 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 |
KR20070055014A (ko) | 차량의 전방 충격흡수구조 | |
CN220076315U (zh) | 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前防撞梁总成 | |
CN217146150U (zh) | 前副车架组件及车辆 | |
CN217022661U (zh) | 一种车辆前部碰撞吸能结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