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3807U -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3807U
CN215883807U CN202121904240.6U CN202121904240U CN215883807U CN 215883807 U CN215883807 U CN 215883807U CN 202121904240 U CN202121904240 U CN 202121904240U CN 215883807 U CN215883807 U CN 21588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room
vehicle body
cross beam
upper cross
energy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4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贺志杰
张涛
梁新宇
武文波
张书任
李任
李运涛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4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3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包括前机舱上横梁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其中,前机舱上横梁向着车身前方拱出,其两端分别从车身的两侧向后延伸,并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相连,且前轮罩边梁内侧连接有前减震器座,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设置在所述前机舱上横梁与前减震器座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通过设置前机舱上横梁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可以有效提升车身前端上部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车身前端上部受到外部碰撞时,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以及前机舱上横梁的前拱结构可以因自身的形变溃缩而吸收动能,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助于改善车身前端上部的碰撞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前部机舱骨架的设计中,安全性和轻量化设计是相互影响且均需着重考虑的重要课题。
在前部机舱处的车身骨架构成中,主要由前保险杠接受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前保险杠一般通过前防撞梁吸能盒和连接支架等结构与机舱前纵梁连接;前保险杠收到的碰撞冲击力沿着前保险杠、前防撞梁吸能盒和连接支架的路径传递给机舱前纵梁。前保险杠及其前防撞梁吸能盒的设置,主要是来应对来自车辆正前方的碰撞,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避免过大的冲击力径直传递给机舱前纵梁,进而可能由机舱前纵梁将冲击力传递到驾驶舱内,甚至机舱前纵梁径直侵入驾驶舱,对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在上述的车身骨架结构中,前保险杠和机舱前纵梁的设置位置均比较低。对于车身前端散热器及其上方的部位,缺乏必要的碰撞防护措施,当发生的碰撞对车身前端的上部冲击较大时,冲击力容易径直传递到前机舱的内部,对发动机当核心部件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和缓冲结构设置,过大的冲击力还可能将前机舱中的部件冲击着后移,并侵入到驾驶员舱内,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以改善车身前端上部的碰撞防护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包括前机舱上横梁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其中,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为向车身前方拱出;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车身的两侧向后延伸,且所述前机舱上横梁的各端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相连;
所述前轮罩边梁内侧连接有前减震器座,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设置在所述前机舱上横梁与所述前减震器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的各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前轮罩边梁之间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的各端分别通过上横梁连接板与对应侧的所述前轮罩边梁相连;且,所述上横梁连接板固连在所述前机舱上横梁的端部;
所述上横梁连接板与所述前轮罩边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连接板与所述前轮罩边梁之间通过螺接结构相连。
进一步的,沿向所述车身后方的方向,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两端均以逐渐升高的趋势设置。
进一步的,沿指向所述车身前方的方向,各侧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均为外倾布置的倾斜状。
进一步的,所述前减震器座侧部设有连接台;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前机舱上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为由若干板体交织相连而成的网格状。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与所述车身中的分设于两侧的机舱前纵梁之间分别通过连接座相连。
进一步的,各侧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均位于对应侧的所述连接座的外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通过设置呈前拱结构的前机舱上横梁,将前机舱上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轮罩边梁的前端连接,同时在前机舱上横梁和前减震器座之间加设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可以有效提升车身前端上部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车身前端上部受到外部碰撞时,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以及前机舱上横梁的前拱结构可以因自身的形变溃缩而吸收动能,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助于改善车身前端上部的碰撞防护性能。
同时,前机舱上横梁和前轮罩边梁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前机舱上横梁的更换维修。
此外,前机舱上横梁的两端部位采用上倾姿态,而使前机舱上横梁的前部拱出部位下垂,则在前机舱上横梁受到大力的碰撞时,前机舱上横梁能够向下翻转弯折变形,从而大大缓解冲击力度,有助于提升车身前端加强结构的安全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应用于前机舱车身骨架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及相关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各部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座;2、机舱前纵梁;
3、前保险杠;30、前防撞梁吸能盒;
4、前副车架;
5、前机舱上横梁;50、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1、上横梁连接板;500、连接板;501、板体;502、连接孔;
6、前机舱后横梁;7、前轮罩边梁;8、A柱;
9、前减震器座;90、连接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可改善车身前端上部的碰撞防护性能。
整体而言,该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包括前机舱上横梁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其中,前机舱上横梁向着车身前方拱出,其两端分别从车身的两侧向后延伸,并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相连。所述前轮罩边梁内侧连接有前减震器座,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为靠近车身的两侧分别布置的两个;并且,两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均连接在前机舱上横梁与对应侧的前减震器座之间。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应用于前机舱车身骨架中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
为了便于方案的理解,首先对前机舱车身骨架的大体构成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在前机舱车身骨架中,设有前保险杠3、机舱前纵梁2、前机舱后横梁6、前轮罩边梁7和A柱8等。其中,前机舱后横梁6连接于两个A柱8之间,位于驾驶舱和前部机舱之间。呈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机舱前纵梁2位于前部机舱的中下部,后端与前机舱后横梁6固连,前端与前保险杠3相连。在机舱前纵梁2的下方设有前副车架4。为了便于前保险杠3和机舱前纵梁2之间的连接装配,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接座1;显然,连接座1为对称布置的两个。当然,在前保险杠3和连接座1之间还可加设前防撞梁吸能盒30;前保险杠3通过前防撞梁吸能盒30与连接座1连接,可以改善车辆的整体碰撞安全性。
以上述的前机舱车身骨架为例,本实施例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设于该骨架中,并位于前端上部。其中,前机舱上横梁5局部弯曲,中部向着车身前方拱出;前机舱上横梁5的两端分别从车身的两侧向后延伸,并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7相连,于所述前轮罩边梁7内侧连接有前减震器座9。在靠近车身两侧的位置,分别布置有两个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每个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均连接在前机舱上横梁5与对应侧的前减震器座9之间。通过这样的布置,依托前轮罩边梁7和前减震器座9,由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共同形成了一个框架式的加强结构,在车身前端上部形成良好的加强和缓冲吸能作用,从而使该部位的碰撞防护性能得以改善。
对于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轮罩边梁7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接或插装连接。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机舱上横梁5的左右两端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7的前端之间采取可拆卸连接的装配形式;而且,前机舱上横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横梁连接板51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7相连。具体来说,上横梁连接板51可以通过螺栓、铆接或焊接形式固连在前机舱上横梁5的端部,再由上横梁连接板51与前轮罩边梁7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
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轮罩边梁7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前机舱上横梁5的更换维修。通过在前机舱上横梁5的端部预先固设上横梁连接板51,再由上横梁连接板51和前轮罩边梁7的前端连接,则在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轮罩边梁7之间增加了中间部件,不仅有利于分别的构造和装配安装,且可缓解受到碰撞的前机舱上横梁5传递给前轮罩边梁7的冲击力。
基于上述配置,上横梁连接板51与前轮罩边梁7之间优选通过螺接结构相连。即可在前轮罩边梁7的前端和上横梁连接板51上开设多个连接孔502,通过穿设于连接孔502中的螺栓配合螺母,将前轮罩边梁7和上横梁连接板51紧固在一起。采用螺接结构,具有便于装配操作且连接强度可靠等优点。
对于前机舱上横梁5的布置姿态,可以将前机舱上横梁5设置在一个水平面内,也可采用倾斜姿态布置前机舱上横梁5。如图2并图3所示,沿向车身后方的方向,本实施例的前机舱上横梁5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两端均以逐渐升高的趋势设置。如此一来,可使前机舱上横梁5的前部拱出部位相对下垂,在前机舱上横梁5受到大力的碰撞时,前机舱上横梁5能够向下翻转弯折变形,从而大大缓解冲击力度,有助于提升车身前端加强结构的安全防护性能。
上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主要作用是在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减震器座9之间形成支撑,并可依靠自身的形变溃缩性能实现对来自前机舱上横梁5冲击力度吸能和缓冲。基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设置目的,其布置姿态优选采用外倾的形式,即两个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沿着车身前方的方向,均向外倾斜延伸,并于前机舱上横梁5相连。采用前部向着两侧外倾的布置形式,有助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在自身溃缩变形的同时,能够向着外侧弯曲变形,从而提升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形变吸能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车身前端加强结构的防护效果。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和前减震器座9之间的连接装配,在前减震器座9的侧部设有连接台90;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台90上,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500连接在前机舱上横梁5上。其中,连接板500可以设一体成型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上、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板体,前机舱上横梁5被该两板体夹持在中间。通过在前减震器座9上设置连接台90,便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和前减震器座9之间的连接安装;50前端连接板500的设置,则便于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和前机舱上横梁5之间的连接装配。同样的,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前端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螺母配合连接板500上的连接孔502进行紧固,也可采用铆接等方式;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后端与连接台90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卡接或铆接等形式。
为了增强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溃缩吸能效果,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可采用多腔体结构、盒体结构等。本实施例中,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被设置为由若干板体501交织相连而成的网格状。
此外,前机舱上横梁5与车身中的分设于两侧的机舱前纵梁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座1相连;并且,优选将两侧的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均设置在对应侧的连接座1的外侧。将前机舱上横梁5固连在连接座1的顶部,使前机舱上横梁5和机舱前纵梁2之间形成连接,可由前机舱上横梁5、连接座1、机舱前纵梁2以及前保险杠3和前机舱后横梁6等共同构成一个框架式的整体骨架结构,不仅可提升前机舱上横梁5的连接稳固性,而且利于前机舱车身骨架整体强度和防护性能的改善。而将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设于连接座1的外侧位置,可以充分发挥前机舱上横梁5中部前拱结构的变形缓冲作用,也利于提高车身前端对小偏置碰撞的防护能力。
对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的材质,前机舱上横梁5优选采用高强度型材制作,例如可以使用高强度钢、或者铝合金型材;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则优选采用铝合金挤压构造。
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设置,在前机舱上横梁5至前轮罩边梁7、前机舱上横梁5至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前机舱上横梁5到连接座1之间形成多条冲击力的传递和缓冲通道;并在前机舱上部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使前机舱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得到增强。前机舱上横梁5的可拆卸设置,不仅不影响空调散热器的检修维护,且便于前机舱上横梁5的维修更换。而且,由前保险杠3、前机舱上横梁5、机舱前纵梁2、前机舱后横梁6等构成的骨架,为前机舱提供了一个封闭的腔体,使前机舱的整体刚度得以改善,有利于提升整车的扭转刚度和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指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通过设置呈前拱结构的前机舱上横梁5,将前机舱上横梁5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轮罩边梁7的前端连接,同时在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减震器座9之间加设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可以有效提升车身前端上部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车身前端上部受到外部碰撞时,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以及前机舱上横梁5的前拱结构可以因自身的形变溃缩而吸收动能,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助于改善车身前端上部的碰撞防护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舱上横梁(5)和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其中,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为向车身前方拱出;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车身的两侧向后延伸,且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的各端与对应侧的前轮罩边梁(7)相连;
所述前轮罩边梁(7)内侧连接有前减震器座(9),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设置在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与所述前减震器座(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的各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前轮罩边梁(7)之间可拆卸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的各端分别通过上横梁连接板(51)与对应侧的所述前轮罩边梁(7)相连;且,
所述上横梁连接板(51)固连在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的端部;
所述上横梁连接板(51)与所述前轮罩边梁(7)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梁连接板(51)与所述前轮罩边梁(7)之间通过螺接结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向所述车身后方的方向,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两端均以逐渐升高的趋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指向所述车身前方的方向,各侧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均为外倾布置的倾斜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减震器座(9)侧部设有连接台(90);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台(90)上;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500)连接于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为由若干板体(501)交织相连而成的网格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上横梁(5)与所述车身中的分设于两侧的机舱前纵梁(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座(1)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侧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吸能盒(50)均位于对应侧的所述连接座(1)的外侧。
CN202121904240.6U 2021-08-13 2021-08-13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Active CN21588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240.6U CN215883807U (zh) 2021-08-13 2021-08-13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240.6U CN215883807U (zh) 2021-08-13 2021-08-13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3807U true CN215883807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4240.6U Active CN215883807U (zh) 2021-08-13 2021-08-13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3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682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下车身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682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下车身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245B (zh) 汽车的前部结构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706639U (zh) 机舱前纵梁后端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4763182B (zh) 下车身前部结构
JP200623214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5292262A (zh) 前副车架
CN215883806U (zh) 车身前端碰撞吸能结构
WO2018161699A1 (zh) 车身框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883807U (zh)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CN110282017B (zh)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21173155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15883812U (zh)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CN216153859U (zh) 机舱纵梁前端连接结构
CN101708737B (zh)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CN215244716U (zh) 前防撞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110857121B (zh) 正面碰撞传力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310566U (zh)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575109U (zh) 汽车防撞梁和汽车
CN101214828A (zh) 一种乘用车副车架
CN220349801U (zh) 机舱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