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0566U -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0566U
CN210310566U CN201920501615.0U CN201920501615U CN210310566U CN 210310566 U CN210310566 U CN 210310566U CN 201920501615 U CN201920501615 U CN 201920501615U CN 210310566 U CN210310566 U CN 21031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se
baffle
vehicle
plate
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16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翼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016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板内基座及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所述挡板内基座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加强结构,因此该挡板内基座的强度高、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挡板内基座一般通过多个钣金件焊接而成,重量较大,挡板内基座同时是车身前侧的传力部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挡板内基座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挡板内基座,该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加强结构,该挡板内基座的强度高、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挡板内基座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所述挡板内基座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件,所述挡板内基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具有加强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挡板内基座可以提高车身的抗正向碰撞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上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的外侧面和所述挡板内基座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相交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包括:挡板内基座本体;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第三搭接板和第四搭接板,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所述第三搭接板与所述前轮罩搭接固定,所述第四搭接板与所述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吸能件,每个所述吸能件内设置有吸能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吸能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的第五搭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围板包括:前围板上段部,所述前围板上段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机舱与驾驶室之间;前围板下段部,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前端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后端与所述车辆的地板相连;其中所述前围板的上段部与所述第二搭接板搭接固定,所述前围板的下段部与所述第五搭接板搭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铝合金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因此该车辆的车身的重量轻,车身结构的强度高稳定性好,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使该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挡板内基座100,
挡板内基座本体110,
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第四搭接板114,第五搭接板115,
加强筋120,吸能件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 100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100设置在车身前纵梁的后端,同时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是车身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方面挡板内基座100用于连接前围板、前轮罩、A柱下内板和前纵梁,同时挡板内基座100也是车身中重要的传力部件,特别是在车身受到来自前侧的冲击力时,冲击力通过纵梁传递给挡板内基座100,挡板内基座100需要足够高的强度来将冲击力向车身的后侧传递,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挡板内基座100 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可选地,挡板内基座10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作为挡板内基座有利于车身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100,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具有加强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挡板内基座100可以提高车身的抗正向碰撞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挡板内基座100包括: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和第四搭接板114,其中,第一搭接板 111与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第二搭接板112与前围板搭接固定,第三搭接板113与前轮罩搭接固定,第四搭接板114与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
第一搭接板111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前侧,且在前后方向延伸,可以与纵梁后端的外侧壁和/或底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搭接板111用于将挡板内基座100与纵梁进行连接,车辆在发生正碰时,第一搭接板111可以将来自前侧的冲击力传递给挡板内基座本体110,保证车身的传力可靠稳定,保护乘员舱内的乘客,减少乘客受到伤害。
第二搭接板112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前侧,且第二搭接板112设置在第一搭接板111的上侧,第二搭接板112适于与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搭接板112的至少部分可以深入到前围板中的前围板上段与前围板下段之间,第二搭接板112将前围板与挡板内基座100进行连接,一方面可为前围板提供一个安装位置,同时可以使得车身的前侧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保证车身前侧的密封性。
第三搭接板113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上侧,且位于第二搭接板112的外侧,第三搭接板113适于与前轮罩的下侧进行搭接固定,使前轮罩与挡板内基座100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为前轮罩提供了一个安装位置,同时使得前轮罩与挡板内基座100 之间密封,保证前轮罩的下侧与挡板内基座100的连接可靠。
第四搭接板114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最外侧,第四搭接板114在前后方向延伸且为竖直平面,第四搭接板114适于与车辆的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 100适于将前纵梁与A柱连接,挡板基座可以提高A柱下侧区域的结构强度,在车辆发生真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挡板内基座本体110可以用于传递冲击力,在A柱与纵梁之间形成传力通道,减小驾驶舱的溃缩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内基座100,通过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和第四搭接板114的设置,提高了车身中纵梁后侧、A柱下侧位置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保证车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上的加强筋120,加强筋120适于提高挡板内基座100的结构强度,使挡板内基座100具有更好的传力效果。
进一步地,挡板内基座100的外侧面和挡板内基座100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交错的加强筋120,多个彼此交错设置的加强筋120可以进一步提高挡板内基座100 的结构强度,同时多个相互交错的加强筋120可以令挡板内基座100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机舱内的振动和来自悬架的振动传递到驾驶舱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内外是以车辆的中心为内,内外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挡板内基座100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的挡板内基座100关于车辆的中心面左右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吸能件130,每个吸能件130内设置有吸能腔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挡板内基座100上的吸能件130可以发挥吸能的效果,以减小碰撞产生的冲击能力对乘客所造成的伤害,在碰撞过程中,吸能件130逐渐溃缩,吸能腔室内的空间逐渐被压缩,以缓冲冲击力。其中多个吸能件130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上逐层依次布置,以使多个吸能件130对冲击力逐层缓冲,以使挡板内基座100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吸能件13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前围板搭接固定的第五搭接板115,前围板的下侧设置有前围板下段部,前围板下段部向后且向下延伸,前围板下段部可以构造为吸能板,前围板下段部的左右两侧可以与第五搭接板 115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五搭接板115可以构造为搭接边,第五搭接板115构造为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上朝向内侧突出的搭接边,且第五搭接板115朝向后且向下延伸,第五搭接板115的内侧与前围板下段部的内侧贴合设置,第五搭接板115与前围板下段部随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围板包括:前围板上段部和前围板下段部,前围板上段部设置在车辆的机舱与驾驶室之间,前围板下段部的前端与前围板固定连接,前围板下段部的后端与车辆的地板相连;其中前围板的上段部与第二搭接板112搭接固定,前围板的下段部与第五搭接板115搭接固定。
前围板的上段部具有朝向车辆前侧延伸且为竖直平面的搭接面,该搭接面适于在发动机舱内与第二搭接板112搭接固定,第二搭接板112与第一搭接板111可以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二搭接板112设置在第一搭接板111的上侧,第二搭接板112与前围板的上段部通过螺栓固定,同时前围板的上段部还设置有与纵梁后端配合的搭接面,以保证前围板上段部与纵梁后端以及挡板内基座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挡板内基座本体110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板,其中第一搭接板111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最前侧,也是最内侧,第四搭接板114设置在挡板内基座100的最外侧也是最后侧,挡板内基座本体110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且将第一搭接板111的后端与第四搭接板114的前端连接,挡板内基座本体110 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在挡板内基座100的外侧面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相互交错的加强筋120,以提高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结构强度,将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弧形时,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外侧的加强筋120可以具有更大的尺寸,同时也更好地提高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挡板内基座100的可靠性及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的挡板内基座100可以通过铝压铸技术制造而成,通过铝压铸而成的挡板内基座100,加强筋120可以直接形成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上,一方面可以简化挡板内基座100的生产,又可以提高挡板内基座100的结构强度,采用铸铝工艺而成的挡板内基座100,可以有效地将前纵梁的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梁及侧围,有效地防止乘员舱的变形,提升车身的碰撞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搭接板111与纵梁的后端铆接固定,第二搭接板112与前围板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三搭接板113与前轮罩铆接固定,第四搭接板114 与A柱下内板铆接固定。通过上述的固定方式可以保证挡板内基座100在车身前侧中与各个零部件的连接可靠稳定,提升了车身的强度及安全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100,因此该车辆的车身的重量轻,车身结构的强度高稳定性好,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使该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的加强筋(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的外侧面和所述挡板内基座(100)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相交的加强筋(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包括:
挡板内基座本体(110);
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和第四搭接板(114),所述第一搭接板(111)与所述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所述第二搭接板(112)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所述第三搭接板(113)与所述前轮罩搭接固定,所述第四搭接板(114)与所述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吸能件(130),每个所述吸能件(130)内设置有吸能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能件(13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的第五搭接板(1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包括:
前围板上段部,所述前围板上段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机舱与驾驶室之间;
前围板下段部,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前端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后端与所述车辆的地板相连;其中
所述前围板的上段部与所述第二搭接板(112)搭接固定,所述前围板的下段部与所述第五搭接板(115)搭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110)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铝合金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板内基座(100)。
CN201920501615.0U 2019-04-12 2019-04-12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Active CN21031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1615.0U CN210310566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1615.0U CN210310566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0566U true CN210310566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1615.0U Active CN210310566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0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3040A (zh) * 2020-12-28 2021-04-09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前车身集成安装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3040A (zh) * 2020-12-28 2021-04-09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前车身集成安装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23040B (zh) * 2020-12-28 2022-04-01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前车身集成安装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7332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4486673B2 (ja) 車体構造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5459401B2 (ja) 車体構造
CN1125726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6674494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210310566U (zh)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JP605729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CN10920452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1708737B (zh)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JP2000108949A (ja) 自動車の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5513904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20349801U (zh) 机舱总成和车辆
CN211308735U (zh) 侧围前部连接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16042U (zh) 车辆的前围板总成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7

Address after: 212100 No. 1 Beiqi Avenue, Shangdang Town, Dantu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agna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6 Beiji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Caiyu mining and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BAIC BJ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