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6988A - 逆止阀 - Google Patents

逆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6988A
CN111836988A CN201980019745.3A CN201980019745A CN111836988A CN 111836988 A CN111836988 A CN 111836988A CN 201980019745 A CN201980019745 A CN 201980019745A CN 111836988 A CN111836988 A CN 111836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ow path
chamber
check valv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7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由干
中村典生
加藤广大
坂田透信
清濑弘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36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6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 F16K15/06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25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16K1/38Valve members of conical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1Damping of valve members
    • F16K47/011Damping of valve members by means of a dashpot
    • F16K47/0111Damping of valve members by means of a dashpot the valve members comprising a plunger sliding within a fixed dashpo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16K47/023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e.g. damping of the valve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2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颤振的产生的逆止阀。逆止阀具备:设有入口流路、阀室及出口流路的壳体;设于入口流路的周围并具有座部的座构件;被压向座部而堵住入口流路的阀芯;将阀芯向阀座推压的施力构件;设于壳体并在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对阀芯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及经阀芯和导向部之间的缝隙与阀室连通,使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的减震室;施力构件配置于阀室内。

Description

逆止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动有高压气体等流体的流路中所具备的逆止阀。
背景技术
过去,在流动有高压气体等的配管的中途设有逆止阀以使高压气体不逆流。逆止阀由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压力差进行开闭。逆止阀如果设置在压力变动急剧发生的地方,则容易发生以较短的周期(cycle)反复开闭的颤振(chattering)。
因此,作为涉及这种逆止阀的现有技术,例如有设有缓和阀芯(disc)向轴线方向急剧移动的减震器(damper)的逆止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逆止阀具备在阀芯的内部内藏有弹簧的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缓和阀芯的急剧的动作,即使发生振动也难以发展为阀芯和阀座冲撞的颤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08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考虑到阀芯的颤振频率,理想是减震室的容积越小时衰减力(damping force)越大。但是,现有技术的逆止阀中,为了防止有弹簧而造成的压力损失的增加,在减震室内内藏弹簧,从而减震室的容积较大。因此,衰减力较小。
又,理想是减震室的直径越大时衰减力越大。但是,现有技术的逆止阀中,阀芯的内部设有减震室,在该减震室内藏弹簧,因此减震室的直径比阀芯的受压面直径小得多。因此,在这点来看衰减力也较小。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的逆止阀中,存在以减震室不能将阀芯的向轴线方向的移动力有效地衰减并抑制颤振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的逆止阀。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逆止阀具备:设有入口流路、阀室及出口流路的壳体;设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周围,具有座(seat)部的座构件;被压向所述座部而堵住所述入口流路的阀芯;将所述阀芯向所述座部推压的施力构件;设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阀芯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及经所述阀芯和所述导向部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阀室连通,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的减震室;所述施力构件配置于所述阀室内。
根据该结构,使将阀芯向座部押压的施力构件配置于阀室内,从而能使减震室的容积较小并使直径为大径,能使衰减力较大。由此,能够使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以减震室的较大的衰减力而衰减,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又,也可以是,所述减震室的截面积构成为大致等于所述座部的截面积。
如此构成的话,能使阀芯的衰减力最大化,且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又,也可以是,所述出口流路从所述阀室在所述阀芯的半径方向上延伸。
如此构成的话,流入阀室的流体向阀芯的半径方向流出。由此,能降低流动于阀室内的流体通过施力构件的部分而造成的压力损失。
又,也可以是,所述阀芯在与所述出口流路相向的部分的周围具有小径部。
如此构成的话,能使进入阀室的流体从由小径部形成的空间顺畅地流向在阀芯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出口流路,减少压力损失。
又,也可以是,所述阀室和所述减震室之间还设有附加流路。
如此构成的话,能使根据阀芯的大小或减震室中所需的减震器效果进一步设置附加流路,使出入减震室的流体的流量更合适并提升安定性。
又,也可以是,所述阀芯的与所述座部接触的受压面形状形成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扩大的圆锥型。
如此构成的话,阀芯以圆锥型的受压面形状承受流体压。由此,以少量的流量也能使阀芯的升程量变大,并使阀芯难以与座部冲撞。
又,也可以是,所述座部以截面积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变大的形式形成。
如此构成的话,能平滑从入口流路流至阀室的流体的流量变化。
又,也可以是,所述阀芯在位于所述阀室的部分具有在与该阀芯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通孔。
如此构成的话,能使从阀室通过出口流路的流体的通路面积增加,从而降低流体的流动造成的压力损失。
又,也可以是,具备:设有入口流路、阀室及出口流路的壳体;设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周围,具有座部的座构件;被压向所述座部推压而堵住所述入口流路的阀芯;将所述阀芯向所述座部推压的施力构件;设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阀芯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及经所述阀芯和所述阀室之间的缝隙连通,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的减震室;所述施力构件配置在设于与所述阀芯的所述座部方向相向的位置的施力构件室内。
根据该结构,能使将阀芯向座部推压的施力构件配置于施力构件室内从而使减震部独立。由此,能使减震室的容积变小并使直径为大径,能使衰减力变大。由此,能够使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以减震室的较大的衰减力而衰减,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使减震室的阀芯的衰减力变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逆止阀的纵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逆止阀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I-II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三逆止阀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II-III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第四逆止阀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的第五逆止阀的纵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形态的第六逆止阀的纵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形态的第七逆止阀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VII-VII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八实施形态的第八逆止阀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九实施形态的第九逆止阀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形态中,以图的上方向为入口侧、图的左方向为出口侧,对流体G从上方向流向左方向的例子进行说明。该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的上下左右方向的概念与图1所示第一逆止阀1的状态的上下左右方向的概念一致。
(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逆止阀)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逆止阀1的纵剖视图。第一逆止阀1在形成于壳体10的阀室11中容纳有阀芯20。阀室11为圆筒形截面,圆柱形截面的阀芯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阀芯20以图示的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壳体10在阀室11的上方设有入口流路12,在阀室11的左侧方设有出口流路13。入口流路12在阀室11开口的周围是和阀芯20接触的座部14。该实施形态中,壳体10兼作座构件。阀芯20被压向座部14从而堵住入口流路12。第一逆止阀1中,流体G从入口流路12进入阀室11,并从在阀芯20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出口流路13向左方向流出。
该实施形态的阀芯20以堵住座部14的封闭部22的受压面形状为从流体G流动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扩大的圆锥型的形式形成。通过使阀芯20的受压面形状为圆锥型,从而以少量的流量使阀芯20的升程量变大。由此,即使流体G以少量的流量流动,阀芯20都会从将封闭部22以规定的设定压力(set pressure)推压于座部14的状态下大幅远离座部14。因此,即使在流量较少的状态下发生较小的压力变动,阀芯20也难以与座部14冲撞。设定压力是由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15将阀芯20向座部14推压的压力。
阀芯20形成为封闭部22的下方是大径的阀头部21。阀头部21的下部设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弹簧支承部23。弹簧支承部23的下方设有比阀头部21小径的圆柱部24。
另一方面,阀室11在阀芯20的阀头部21的周围为大径。阀室11的下方设有将阀芯20的圆柱部24向轴线方向引导的小径的导向部16。由此,在大径的阀室11和小径的导向部16之间形成有段部17。阀芯20由设于段部17的弹簧15向座部14施力。弹簧15配置于阀室11内。该实施形态的施力构件使用适合配置于流体G中的压缩螺旋弹簧。施力构件除了弹簧15,可以使用由其他的弹性体、磁力弹簧、空气弹簧、静电力进行按压等的方式。
阀芯20的圆柱部24伸入导向部16。由此,阀芯20向轴线方向移动时被导向部16导向。而且,在阀芯20的圆柱部24的下表面和壳体10的导向部16的下端面之间具备减震室30。减震室30设于阀芯20的座部14侧的相反侧。而且,流体出入减震室30的连接流路31由圆柱部24的周围与导向部16的缝隙S1形成。连接流路31的缝隙S1根据衰减力的设定值而设定。连接流路31的缝隙S1例如可以是几μm至一百几十μm左右。上述阀室11形成为与阀芯20的外径的间隙S2大于连接流路31的缝隙S1。例如,间隙S2可以相对于缝隙S1是3倍以上左右。
减震室30借助经连接流路31的缝隙S1出入的流体G的阻力,使阀芯20在轴线方向移动时的力在座部14相反侧衰减。由该减震室30,能够使阀芯20从座部14远离而在轴线方向移动时的阀芯20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而且,通过在阀芯20的阀座方向的相反方向设置减震室30,从而能够使从座部14的方向作用于阀芯20的轴线方向移动力直接衰减。由此,减震室30能够得到较大的衰减力。
又,减震室30的直径(减震器直径)增大至与座部14的直径同一水平。由此,减震室30的截面积和作为阀芯20的受压面积的座部14的截面积大致相等。此处,作为减震室30的截面积可取值的范围是相对于阀芯20的受压面积(第一逆止阀1中,座部14的截面积)40%~110%左右。理想是90%~100%。
若减震室30的截面积和作为阀芯20的受压面积的座部14的截面积大致相等,则能使阀芯20的衰减力最大化。而且,对于阀芯20而言从座部14的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和从减震室30的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大致相等。像这样,能够使沿阀芯20的轴线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相互抵消,以弹簧15的作用力对阀芯20向座部14稳定地施力。
而且,使从入口流路12向阀芯20的轴线方向流入的流体G流至在阀芯20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出口流路13,从而也降低流体G通过弹簧15的部分造成的压力损失。
又,从座部14流入至阀室11的流体G经连接流路31出入减震室30,但由于与阀室11的阀芯20的间隙S2相对于连接流路31的缝隙S1大,从而阀室11成为缓冲部,能使从阀室11经连接流路31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压力为均匀压力。
而且,对阀芯20施力的弹簧15配置于阀室11内,从而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小而大径。因此,第一逆止阀1能使衰减力变大。例如,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的最大压缩比变大至2以上,得到较大的衰减力。
根据如上的第一逆止阀1,能够使减震室30的直径变大,并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变小。因此,根据第一逆止阀1,能够使减震室30的衰减力变大,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逆止阀)
图2是示出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逆止阀2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I-II剖视图。第二逆止阀2中对第一逆止阀1进一步设有附加流路40。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二逆止阀2在阀室11和减震室30之间还设有使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附加流路40。第二逆止阀2的附加流路40设于壳体10。壳体10中,与导向部16平行地从阀室11向减震室30的最下部的方向设有第一流路41,第一流路41的最下部和减震室30以第二流路42连通。第二逆止阀2的附加流路40具有第一流路41和第二流路42。附加流路40能够通过调节截面积来构成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变动值的流路。附加流路40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或阀芯20的大小等来设定截面积。通过附加流路40,能够使从阀室11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量增加。
根据第二逆止阀2,能对第一逆止阀1中圆柱部24的周围和导向部16之间形成的固定值的连接流路31增加变动值的附加流路40的截面积。第二逆止阀2的其他结构和第一逆止阀1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第二逆止阀2,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阀芯20的大小、减震室30的减震器效果的设定等,将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流量通过附加流路40调节至合适的流量。第二逆止阀2也能使减震室30的直径变大,并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变小。因此,由第二逆止阀2也能够使减震室30的衰减力变大,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三逆止阀)
图3是示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三逆止阀3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II-III剖视图。第三逆止阀3和第二逆止阀2附加流路50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二逆止阀2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三逆止阀3也在阀室11和减震室30之间还设有使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附加流路50。第三逆止阀3的附加流路50设于阀芯20。阀芯20中,在位于阀室11的部分从外周部向轴心部设有第三流路51,与设于阀芯20的轴心部的第四流路52连通。第四流路52在阀芯20的圆柱部24的下端和减震室30连通。第三逆止阀3的附加流路50具有第三流路51和第四流路52。附加流路50能够通过调节截面积来构成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变动值的流路。附加流路50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或阀芯20的大小等来设定截面积。通过附加流路50,能够使从阀室11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量增加。
根据第三逆止阀3,能对第一逆止阀1中圆柱部24的周围和导向部16之间形成的固定值的连接流路31增加变动值的附加流路50的截面积。第三逆止阀3的其他结构和第二逆止阀2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第三逆止阀3,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阀芯20的大小、减震室30的减震器效果的设定等,将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流量通过附加流路50调节至合适的流量。第三逆止阀3也能使减震室30的直径变大,并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变小。因此,由第三逆止阀3也能够使减震室30的衰减力变大,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第四实施形态的第四逆止阀)
图4是示出第四实施形态的第四逆止阀4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IV-IV剖视图。第四逆止阀4和第二逆止阀2在附加流路60上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二逆止阀2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四逆止阀4也在阀室11和减震室30之间还设有使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附加流路60。第四逆止阀4的附加流路60设于导向部16。导向部16中,在从阀室11到减震室30的最下部附近设有连通的第五流路61。第四逆止阀4的附加流路60具有第五流路61。附加流路60能够通过调节截面积来构成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变动值的流路。附加流路60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或阀芯20的大小等来设定截面积。通过附加流路60,能够使从阀室11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量增加。
根据第四逆止阀4,能对第一逆止阀1中圆柱部24的周围和导向部16之间形成的固定值的连接流路31增加变动值的附加流路60的截面积。第三逆止阀3的其他结构和第二逆止阀2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第四逆止阀4,能够根据流体G的压力、阀芯20的大小、减震室30的减震器效果的设定等,将出入减震室30的流体G的流量通过附加流路60调节至合适的流量。第四逆止阀4也能使减震室30的直径变大,并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变小。因此,由第四逆止阀4也能够使减震室30的衰减力变大,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第五实施形态的第五逆止阀)
图5是示出第五实施形态的第五逆止阀的纵剖视图。第五逆止阀5和第一逆止阀1阀座70的形状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五逆止阀5的阀座70以从入口流路12向阀室11锥状地扩大的形式形成。即,阀座70形成为从流体G流动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截面积变大。阀座70也可以以从入口流路12向阀室11扩大的形式弯曲地形成。第五逆止阀5的其他结构和第一逆止阀1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如此构成的第五逆止阀5,能够使相对于阀芯20的开口使从入口流路12流至阀室11的流体G的流量变化平滑。通过使流体G的流量变化平滑,从而也能使阀芯20的开动作平滑。另外,颤振的产生抑制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六实施形态的第六逆止阀)
图6是示出第六实施形态的第六逆止阀6的纵剖视图。第六逆止阀6和第一逆止阀1阀芯80的形状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六逆止阀6的阀芯80在阀头部81设有小径部85。小径部85设于与出口流路13相向的阀头部81的周边。通过小径部85,阀头部81形成为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小径。通过该小径部85,出口流路13的部分中的阀室11的空间变大。第六逆止阀6的其他结构和第一逆止阀1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如此构成的第六逆止阀6,能够在与出口流路13相向的部分的阀室11以小径部85确保宽阔的空间。因此,能够使进入阀室11的流体G从由小径部85形成的空间向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出口流路13顺畅地流动,从而减少压力损失。又,阀芯80中阀头部81的重量因小径部85而变轻。因此,阀芯80的重心位置向圆柱部24的方向移动。阀芯80的重心位置靠近导向部16,从而能抑制阀芯80的横向震动。另外,颤振的产生抑制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七实施形态的第七逆止阀)
图7是示出第七实施形态的第七逆止阀7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VII-VII剖视图。第七逆止阀7和第六逆止阀6中阀芯80的阀头部81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六逆止阀6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七逆止阀7在阀头部81中的小径部85设有通孔86。通孔86设置在与阀芯80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该实施形态的通孔86设置在相对于阀芯8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如图7中(B)所示,通孔86在小径部85的周方向间隔90°地设置两个,在阀芯80的轴中心部分连通。第七逆止阀7的其他结构和第六逆止阀6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如此构成的第七逆止阀7,除了如第六逆止阀6那般使通过由小径部85确保的宽阔空间带来的压力损失的减少,还能够使流体G由通孔86从阀室11向出口流路13的方向流动的通路面积增加,使从阀室11向出口流路13的方向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进一步减少。另外,颤振的产生抑制与第六逆止阀6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八实施形态的第八逆止阀)
图8为示出第八实施形态的第八逆止阀8的纵剖视图。第八逆止阀8和第六逆止阀6中阀芯80的阀头部81的封闭部22及座部18的结构不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六逆止阀6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八逆止阀8在阀头部81的上端部分具有平面状的封闭部82。封闭部82设于阀头部81的外周部分,中央部分设有凹状部87。通过设置凹状部87,从而使阀芯80向轴线方向移动的动作稳定。另一方面,座部18形成为与阀芯8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当阀芯80被向着座部18施力时,阀头部81的封闭部82被压向座部18从而堵住入口流路12。第八逆止阀8的其他结构和第六逆止阀6相同,因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
根据如此构成的第八逆止阀8,能够使阀头部81的封闭部82和座部18的制作所需要的时间和劳动力降低。又,能够如第六逆止阀6那般使通过由小径部85确保的宽阔空间使压力损失减少。另外,颤振的产生抑制与第六逆止阀6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九实施形态的第九逆止阀)
图9是示出第九实施形态的第九逆止阀9的纵剖视图。另外,对与第一逆止阀1相同的结构附上同一符号进行说明。第九逆止阀9在形成于壳体10的阀室11中容纳有阀芯90。阀室11为圆筒形截面,圆柱形截面的阀芯9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阀芯90以图示的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壳体10在阀室11的上方设有入口流路12,在阀室11的左侧方设有出口流路13。入口流路12在阀室11开口的周围是和阀芯20接触的座部14。阀芯20被压向座部14从而堵住入口流路12。第九逆止阀9中,流体G从入口流路12进入阀室11,并从在阀芯90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出口流路13向左方向流出。
该实施形态的阀芯90以堵住座部14的封闭部92的受压面形状为从流体G流动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扩大的圆锥型的形式形成。通过使阀芯90的受压面形状为圆锥型,从而以少量的流量使阀芯90的升程量变大。
阀芯90在封闭部92的下方是阀头部91。阀头部91中设有比封闭部92的外径小径的小径部95。小径部95的下部设有在半径方向上突出的锷状突出部93。锷状突出部93的下方设有比阀头部21的小径部95小径的圆柱部94。
另一方面,阀室11在阀芯90的阀头部91的周围为大径。阀室11的下方设有中径的减震部19。减震部19设于锷状突出部93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范围内。减震部19的下方设有将阀芯90的圆柱部94沿轴方向引导小径的导向部16。由此,中径的减震部19和小径的导向部16之间形成有段部17。
阀芯90的圆柱部94伸入导向部16。由此,阀芯90在轴方向移动时由导向部16导向。该阀芯90的圆柱部94的下表面和壳体10的导向部16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弹簧室35。弹簧室35通过附加流路40与阀室11连通,该附加流路40具有设于壳体10的第一流路41和使第一流路41的最下部与弹簧室35连通的第二流路42。弹簧15使用压缩螺旋弹簧,配置于弹簧室35内。弹簧室35内的流体经附加流路40排出至阀室11。阀芯90被设于弹簧室35内的弹簧15向座部14施力。
而且,在阀芯90的锷状突出部93的下表面和形成于减震部19和导向部16之间的段部17之间具备减震室30。减震室30设于阀芯90的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锷状突出部93的周围和减震部19之间形成有流体G出入减震室30的第一连接流路32。第一连接流路32由缝隙S3形成。阀芯90的圆柱部94的周围和导向部16之间形成有第二连接流路33。第二连接流路33由缝隙S1形成。缝隙S3大于缝隙S1。即,形成为S3>S1的关系。缝隙S3和缝隙S1根据衰减力的设定值而设定。缝隙S1例如可以是数μm~一百几十μm左右。例如间隙S3可以是相对于缝隙S1是1.5倍左右。
减震室30借助经第一连接流路32的缝隙S3和第二连接流路33的缝隙S1出入的流体G的阻力,能够使阀芯90远离座部14地沿轴线方向移动时的轴方向移动力衰减。而且,由减震室30能够使从座部14的方向作用于阀芯90的轴方向移动力直接衰减。由此,减震室30能够得到较大的衰减力。
又,根据该实施形态,减震室30的直径(减震器直径)大于座部14的直径,但减震室30的截面积大致等于作为阀芯90的受压面积的座部14的截面积。此处,作为减震室30的截面积可取值的范围是相对于阀芯90的受压面积(第九逆止阀9中,座部14的截面积)40%~110%左右。理想是90%~100%。
若减震室30的截面积大致等于作为阀芯90的受压面积,则能使阀芯90的衰减力最大化。而且,对于阀芯90而言从座部14的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大致等于从减震室30的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像这样,能够使沿阀芯90的轴方向作用的流体G的压力相互抵消,以弹簧15的作用力对阀芯90向座部14稳定地施力。
而且,使从入口流路12向阀芯90的轴方向流入的流体G从由阀头部91的小径部95形成的宽阔空间流至在阀芯90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出口流路13,从而也降低流体G的压力损失。
根据如上的第九逆止阀9,能使减震室30的直径变大,并能使减震室30的容积变小。由此,根据第九逆止阀9,能使减震室30的衰减力增大,有效地抑制颤振的产生。
(总结)
如上,根据逆止阀1~9,自阀芯20的阀头部21从座部14远离的阶段,能够由小容积且大径的减震室30使轴线方向的移动力有效地衰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阀芯20的颤振。
通过抑制颤振的产生,从而能够抑制逆止阀1~9的阀振动及振动引起的阀冲撞。通过抑制阀冲撞,从而能够改善逆止阀1~9的构成部件(阀芯20、座构件(具有座部14的构件)、弹簧等)的耐久性。又,能够降低伴随阀振动的连接配管的脉动或振动,以及对连接设备的影响;
因此,根据逆止阀1~9,除内藏于气体储罐用控制阀的逆止阀以外,在具有流动有包括气体、水等液体的流体G的流路的油压设备、空压设备、各种设备控制(plant control)等中也能够有效地抑制逆止阀1~9的颤振。
(其他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的阀芯20是一个例子,能根据减震室30的衰减力的设定变更连接流路31及附加流路40、50、60的形态。例如,可使附加流路40、60在导向部16的周围设置多个。这些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又,上述的实施形态示出了一个例子,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也可将各实施形态的结构组合,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
符号说明:
1 第一逆止阀;
2 第二逆止阀;
3 第三逆止阀;
4 第四逆止阀;
5 第五逆止阀;
6 第六逆止阀;
7 第七逆止阀;
8 第八逆止阀;
9 第九逆止阀;
10 壳体;
11 阀室;
12 入口流路;
13 出口流路;
14 座部;
15 弹簧(施力构件);
16 导向部;
19 减震部;
20 阀芯;
21 阀头部;
24 圆柱部;
30 减震室;
31 连接流路;
35 弹簧室(施力构件室);
40 附加流路;
41 第一流路;
42 第二流路;
50 附加流路;
51 第三流路;
52 第四流路;
60 附加流路;
61 第五流路;
70 阀座(座部);
80 阀芯;
85 小径部;
86 通孔;
90 阀芯;
91 阀头部;
95 锷状突出部;
S1 缝隙;
S2 间隙;
G 流体。

Claims (9)

1.一种逆止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有入口流路、阀室及出口流路的壳体;
设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周围,具有座部的座构件;
被压向所述座部而堵住所述入口流路的阀芯;
将所述阀芯向所述座部推压的施力构件;
设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阀芯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及
经所述阀芯和所述导向部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阀室连通,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的减震室;
所述施力构件配置于所述阀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室的截面积构成为大致等于所述座部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流路从所述阀室在所述阀芯的半径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在与所述出口流路相向的部分的周围具有小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室和所述减震室之间还设有附加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的与所述座部接触的受压面形状形成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扩大的圆锥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部以截面积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变大的形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在位于所述阀室的部分具有在与该阀芯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通孔。
9.一种逆止阀,其特征在于,
设有入口流路、阀室及出口流路的壳体;
设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周围,具有座部的座构件;
被压向所述座部而堵住所述入口流路的阀芯;
将所述阀芯向所述座部推压的施力构件;
设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阀芯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以及
经所述阀芯和所述阀室之间的缝隙连通,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移动力衰减的减震室;
所述施力构件配置在设于与所述阀芯的所述座部方向相向的位置的施力构件室内。
CN201980019745.3A 2018-03-27 2019-03-25 逆止阀 Pending CN111836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0514 2018-03-27
JP2018060514A JP7133332B2 (ja) 2018-03-27 2018-03-27 逆止弁
PCT/JP2019/012427 WO2019188948A1 (ja) 2018-03-27 2019-03-25 逆止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6988A true CN111836988A (zh) 2020-10-27

Family

ID=6805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745.3A Pending CN111836988A (zh) 2018-03-27 2019-03-25 逆止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8327B2 (zh)
EP (1) EP3779254A4 (zh)
JP (1) JP7133332B2 (zh)
KR (1) KR102641642B1 (zh)
CN (1) CN111836988A (zh)
WO (1) WO20191889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0992B (zh) * 2023-10-20 2024-01-16 山东天成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截止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5285A (ja) * 1998-05-11 1999-11-26 Hirose Valve Kogyo Kk 直動形リリーフバルブ
JP2007292148A (ja) * 2006-04-24 2007-11-08 Neriki:Kk 逆止弁
CN102072146A (zh) * 2009-11-23 2011-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阀关闭体的阀
CN204025792U (zh) * 2014-07-23 2014-12-17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止回阀
CN105393033A (zh) * 2013-07-23 2016-03-09 Kyb株式会社 控制阀
CN106195352A (zh) * 2015-05-28 2016-12-07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702A (en) * 1906-08-13 1907-10-08 Arthur F Clarke Discharge-valve for gas-compressors.
US1691449A (en) * 1927-05-16 1928-11-13 Jefferson M Sharp Valve for pumps
US2289946A (en) 1940-09-06 1942-07-14 Weatherhead Co Needle check valve
US2969085A (en) 1953-10-16 1961-01-24 Bosch Arma Corp Non-chattering flow divider valve
US3027913A (en) * 1959-01-29 1962-04-03 Chatleff Valve & Mfg Company Check valve
US3595265A (en) * 1969-04-14 1971-07-27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elf-cleaning orifice check valve
JPS5522667B2 (zh) * 1973-07-18 1980-06-18
JPS5117828U (zh) * 1974-07-29 1976-02-09
US4413688A (en) * 1981-06-05 1983-11-08 Seabourn Joe M Diverter valve
DE4029909C2 (de) 1990-09-21 1998-05-14 Bosch Gmbh Robert Rückschlagventil
US5240036A (en) 1992-06-22 1993-08-3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Check valve with poppet dashpot/frictional damping mechanism
CN2279487Y (zh) 1996-07-09 1998-04-22 南海市九江下西永兴水暖器材厂 节能消声止回阀
JP4737041B2 (ja) * 2006-11-08 2011-07-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磁弁
JP2012007639A (ja) * 2010-06-23 2012-01-12 Ibs Co Ltd 逆止弁
JP5636301B2 (ja) * 2010-09-06 2014-12-0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弁座体および弁装置
JP5697975B2 (ja) 2010-12-28 2015-04-08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逆止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6035104B2 (ja) * 2012-10-03 2016-11-30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逆止弁
JP6204738B2 (ja) * 2013-07-23 2017-09-27 Kyb株式会社 制御バルブ
CN205479528U (zh) 2016-01-29 2016-08-17 浙江雄泰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缓冲式单向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5285A (ja) * 1998-05-11 1999-11-26 Hirose Valve Kogyo Kk 直動形リリーフバルブ
JP2007292148A (ja) * 2006-04-24 2007-11-08 Neriki:Kk 逆止弁
CN102072146A (zh) * 2009-11-23 2011-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阀关闭体的阀
CN105393033A (zh) * 2013-07-23 2016-03-09 Kyb株式会社 控制阀
CN204025792U (zh) * 2014-07-23 2014-12-17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止回阀
CN106195352A (zh) * 2015-05-28 2016-12-07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95768A1 (en) 2021-04-01
EP3779254A1 (en) 2021-02-17
WO2019188948A1 (ja) 2019-10-03
KR20200135442A (ko) 2020-12-02
JP7133332B2 (ja) 2022-09-08
US11428327B2 (en) 2022-08-30
JP2019173806A (ja) 2019-10-10
KR102641642B1 (ko) 2024-02-28
EP3779254A4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8581B1 (en) Valve device
JP5539986B2 (ja) 調整可能な緩衝弁
US8136644B2 (en) Arran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at a disturbance-eliminating valve for damper
US9506520B2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valve assembly
US20130299291A1 (en) Valve arrangement
KR20120049010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조립체
KR20170033631A (ko) 쇽업소버
EP3026312B1 (en) Control valve
US20060185948A1 (en) Damping valve
JP2010116979A (ja) 逆流防止装置
EP1762765A2 (en) Damper spool
US9366354B2 (en) Normally closed solenoid valve
JP2015197133A (ja) 緩衝器
JP2013524130A (ja) 電磁弁
JP6333954B2 (ja) バルブ装置
CN111836988A (zh) 逆止阀
CN111836989B (zh) 逆止阀
CN104169567A (zh) 用于调整内燃机高压燃料贮存器中压力的调压阀
KR20070047909A (ko) 릴리프 밸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쇽업소버
CN211288885U (zh) 流体控制阀
JP3942435B2 (ja) 燃料圧力調整弁
US20180224010A1 (en) Pressure control valve
US20240003399A1 (en) Pressure relief poppet valves for suspension dampers
JPS6124780Y2 (zh)
KR20070047505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솔레노이드 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