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4106A - 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4106A
CN111834106A CN201911029055.4A CN201911029055A CN111834106A CN 111834106 A CN111834106 A CN 111834106A CN 201911029055 A CN201911029055 A CN 201911029055A CN 111834106 A CN111834106 A CN 111834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ssembly
insulating layer
coil
disposed
metal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90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正九
李永日
李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34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2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01F27/2852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3Insulation between winding turns, between wind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2Insulating of windings
    • H01F41/122Insulating between turns or between wind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3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 H01F1/342Oxides
    • H01F1/344Ferrites, e.g. having a cubic spinel structure (X2+O)(Y23+O3), e.g. magnetite Fe3O4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分别将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彼此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彼此背对的一个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引线部,从所述缠绕线圈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具有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且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口;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连接到所述引线部。所述绝缘层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精整部。

Description

线圈组件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4月1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4418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线圈组件的示例,提供了一种使用磁性模塑体和缠绕线圈的缠绕线圈组件。
在缠绕线圈组件的情况下,绝缘层形成在组件的表面上以防止短路,并且开口形成在绝缘层中使得外电极和缠绕线圈的两端可彼此连接。
另一方面,这样的开口通过对绝缘层的形成在组件的表面上的部分进行机械抛光来形成。因为由于机械抛光特性,组件的绝缘层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整体被抛光,并且组件的表面被一起抛光,因此组件的绝缘特性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主体的绝缘特性得到改善的线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分别将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彼此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彼此背对的一个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引线部,从所述缠绕线圈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具有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且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口;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连接到所述引线部。所述绝缘层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精整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模制部,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缠绕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另一表面上;覆盖部,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另一表面上以覆盖所述缠绕线圈;引线部,连接到所述缠绕线圈并且从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暴露;以及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沿着所述模制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以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精整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引线部,从所述缠绕线圈的端部延伸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暴露;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具有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的开口;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连接到所述引线部。所述主体包括被绝缘膜覆盖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并且将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与所述外电极分隔开的所述绝缘膜与所述外电极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及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底部平面图;
图4是示出从图3中省略部分结构的结构的示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模制部;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变型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限于在此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以外,可做出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且本公开不受其限制。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具有”(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时)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整个说明书中,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晶圆(基板))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元件或层。相似的标记始终表示相似的元件。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的任意组合以及所有组合。
此外,术语“结合”不仅用于构成元件之间的接触关系中相应构成元件之间的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而且还用于其他构成元件插设在构成元件之间使得它们彼此分别接触的情况,术语“结合”被用作全面的概念。
附图可不按比例,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起见,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在附图中,L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一方向或长度方向,W方向为第二方向或宽度方向,T方向为第三方向或厚度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中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参照附图,相同或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冗余的描述。
在电子装置中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组件。可在这些电子组件之间适当地使用各种类型的线圈组件以去除噪声等。
例如,可使用功率电感器、高频电感器(HF Inductor)、普通磁珠、高频磁珠(GHzBead)、共模滤波器等作为电子装置中的线圈组件。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底部平面图。图4是示出从图3中省略部分结构的结构的示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模制部。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变型示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7,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包括主体B、缠绕线圈300、引线部410和420、绝缘层500、开口O和O'以及外电极600和700。主体B包括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模制部100可包括芯110。
主体B形成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的外型,并且缠绕线圈300嵌在主体B中。
主体B可形成为整体的六面体形状。
参照图1,主体B具有在长度方向L上彼此背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在宽度方向W上彼此背对的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以及在厚度方向T上背对的第五表面105和第六表面106。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中的每个对应于主体B的使主体B的第五表面105和第六表面106连接的壁表面。主体B的两个端表面可指的是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主体B的两个侧表面可指的是主体B的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主体B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可分别指的是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和第五表面105。
主体B可按照这样的方式形成: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稍后将描述的外电极600和700的线圈组件1000具有2.0mm或更小的长度、1.2mm或更小的宽度和0.80mm或更小的厚度,但其实施例不限于此。
主体B包括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参照图1和图2,覆盖部200设置在模制部100的上部上,并且围绕模制部100的除了模制部100的下表面之外的所有表面。因此,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第四表面104和第五表面105通过覆盖部200形成,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通过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形成。
模制部100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模制部100支撑稍后将描述的设置在另一表面上的缠绕线圈300。模制部100包括芯110。芯110以贯穿缠绕线圈300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的中央部分。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构成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的一部分。
覆盖部200覆盖模制部100和稍后将描述的缠绕线圈300。覆盖部200可设置在模制部100和缠绕线圈300上,然后被按压以结合到模制部100。
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磁性材料。在该实施例中,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两者包括磁性材料。作为示例,模制部100可通过利用磁性材料填充用于形成模制部100的模具来形成。作为另一示例,模制部100可通过利用包含磁性材料和绝缘树脂的复合材料填充模具来形成。可另外执行对模具中的磁性材料或复合材料施加高温和高压的成型工艺,但其实施例不限于此。模制部100和芯110可通过模具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它们之间可没有边界。覆盖部200可通过将磁性材料分散在绝缘树脂中的磁性复合片设置在模制部100和缠绕线圈300上,然后通过加热并加压来形成。
磁性材料可以是铁氧体或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
铁氧体粉末可利用以下铁氧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形成:诸如Mg-Zn型铁氧体、Mn-Zn型铁氧体、Mn-Mg型铁氧体、Cu-Zn型铁氧体、Mg-Mn-Sr型铁氧体、Ni-Zn型铁氧体等的尖晶石型铁氧体,诸如Ba-Zn型铁氧体、Ba-Mg型铁氧体、Ba-Ni型铁氧体、Ba-Co型铁氧体、Ba-Ni-Co型铁氧体等的六方晶系铁氧体,诸如Y型铁氧体等的石榴石型铁氧体,以及Li基铁氧体。
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可包括从由铁(Fe)、硅(Si)、铬(Cr)、钴(Co)、钼(Mo)、铝(Al)、铌(Nb)、铜(Cu)和镍(N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更多种。例如,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可以是纯铁粉末、Fe-Si合金粉末、Fe-Si-Al合金粉末、Fe-Ni合金粉末、Fe-Ni-Mo合金粉末、Fe-Ni-Mo-Cu合金粉末、Fe-Co合金粉末、Fe-Ni-Co合金粉末、Fe-Cr合金粉末、Fe-Cr-Si合金粉末、Fe-Si-Cu-Nb合金粉末、Fe-Ni-Cr合金粉末和Fe-Cr-Al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在以下描述中,描述了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为磁性金属粉末的情况,但其实施例不限于此。
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可以是非晶质或结晶质。例如,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可以是Fe-Si-B-Cr非晶合金粉末,但不限于此。
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可具有约0.1μm至30μm的平均直径,但其粒径不限于此。
绝缘膜11形成在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表面上。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具有导电性,并且绝缘膜11围绕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表面以防止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短路。绝缘膜11可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等。例如,只要绝缘膜11可利用电绝缘材料形成在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表面上,就可对其材料及形成方法进行不同地改变。
模制部100和覆盖部200中的每者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的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术语“不同种的磁性材料”意味着磁性材料通过平均直径、组分、结晶度和形状中的任意一者彼此可区分。
绝缘树脂可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等。
缠绕线圈300嵌在主体B中以展示线圈组件的特性。例如,当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用作功率电感器时,缠绕线圈300可用于通过将电场存储为磁场以保持输出电压来稳定电子装置的电源。
缠绕线圈300设置在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上。详细地,缠绕线圈300按照围绕芯110缠绕的形式设置在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上。
缠绕线圈300是空芯线圈,并可利用具有矩形截面的导线构成。缠绕线圈300可通过螺旋卷绕诸如表面覆盖有绝缘膜IF的铜线的金属线而形成。结果,成匝的缠绕线圈300被绝缘膜IF覆盖。
缠绕线圈300可包括多层。缠绕线圈300中的每层形成为平面螺旋形状,并且具有多匝。例如,缠绕线圈300从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的中央形成最内匝、至少一个中间匝和最外匝。
引线部410和420从缠绕线圈300的一端延伸到主体B的一个表面106,并且沿一个方向W设置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106上。详细地,第一引线部410从缠绕线圈300的一端延伸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第二引线部420从缠绕线圈300的另一端延伸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具有分别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沿主体B的宽度方向W延伸的形式,并且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在主体B的长度方向L上彼此间隔开。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可以是在缠绕线圈300利用诸如表面涂覆有绝缘膜IF的铜线的金属线形成之后剩余的剩余部分。结果,在第一引线部410与缠绕线圈300之间和第二引线部420与缠绕线圈300之间不形成边界。另外,类似于缠绕线圈300,绝缘膜IF形成在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的表面上。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的绝缘膜IF的一部分可被去除以用于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与外电极600和700之间的连接。
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暴露于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如图2和图6中所示作为示例,模制部100设置有沿着模制部100的侧表面和一个表面形成的槽R和R',并且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可分别设置在槽R和R'中。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分别从缠绕线圈300向外朝向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中的一个延伸,并且经过槽R和R',使得第一引线部410的端部和第二引线部420的端部从第六表面106暴露。由于覆盖部200填充槽R和R'的部分以覆盖设置在槽R中的第一引线部410的部分和设置在槽R'中的第二引线部420的部分,因此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与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间隔开。虽然实施例示出了槽R和R'设置在模制部100的相同侧(例如,均与第三表面103相邻),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槽R和R'可形成在模制部100的相对侧上,一个相邻于第三表面103,另一个相邻于第四表面104。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可分别从缠绕线圈300向外朝向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延伸,并且经过槽R和R'。作为另一示例,槽R和R'可具有贯穿模制部100的通孔结构的形式,使得第一引线部410和第二引线部420可贯穿模制部100以通过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暴露。槽R和R'可在利用模具形成模制部100的工艺中形成,或者可在压制覆盖部200的工艺中形成在模制部100中。在后一种情况下,槽R和R'形成为具有与引线部410和4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绝缘层500覆盖主体B的一个表面106。此外,绝缘层500还可设置在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第四表面104和第五表面105上。设置在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第四表面104和第五表面105上的绝缘层500以及设置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绝缘层500可在相同的工艺中并且利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它们之间可能没有可区分的边界,但其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形成在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上的绝缘层500和形成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绝缘层500可在不同的工艺中形成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边界。
开口O和O'设置在绝缘层500中,以使引线部410和420的在第六表面106上的部分暴露并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稍后将描述的外电极600和700形成在开口O和O'中,并且外电极600和700以及引线部410和420彼此连接。开口O和O'可通过去除绝缘层500的部分来形成,以使引线部410和420中的每个的设置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部分暴露。开口O和O'不延伸到绝缘层500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来暴露引线部410和420中的每个的部分。结果,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绝缘层500包括设置在稍后将描述的外电极600和700之间的中央部510,以及分别设置在开口O和O'的在宽度方向W上彼此背对的两个端部的外侧上的精整部520。外电极600和700不延伸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与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之间的边缘区域。也就是说,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与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之间的边缘区域与外电极600和700间隔开。
开口O和O'可通过诸如激光、喷砂等的工艺形成在绝缘层500中。在现有技术的机械抛光的情况下,绝缘层500的位于绝缘层500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可不被选择性地去除。而在上述激光或喷砂的情况下,绝缘层500的位于绝缘层500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可被选择性地去除。
参照图5,在该实施例中,绝缘膜11保留在暴露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表面上。在通过机械抛光形成开口时,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和绝缘膜11中的每个的暴露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部分与绝缘层500的部分一起被去除。在这种情况下,主体B的击穿电压(BFD)降低,这可能降低组件的可靠性。然而,在如上所述的该实施例中,由于开口O和O'使用激光或喷砂形成在绝缘层500中,因此仅绝缘层500可被选择性地去除。结果,暴露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和在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表面上的绝缘膜11不会变形,从而可改善组件的可靠性。该绝缘膜11与单独形成以覆盖在由现有技术的机械抛光去除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绝缘膜11之后暴露到外部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绝缘层不同。作为示例,如上所述,由于这样的绝缘层通过绝缘膜11界定,因此绝缘层和绝缘膜11可以是彼此可区分的。
外电极600和700设置在开口O和O'中,以分别连接到引线部410和420。在这种情况下,填充开口O和O'的外电极600和700与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的绝缘膜11接触。由于在通过激光或喷砂选择性地去除绝缘层500之后,位于磁性金属粉末颗粒10上的绝缘膜11被保留,因此绝缘膜11与外电极600和700的设置在绝缘膜11上的部分直接接触。详细地,第一外电极600设置在开口O中以连接到第一引线部410,第二外电极700设置在开口O'中以连接到第二引线部420。第一外电极600和第二外电极700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彼此间隔开。
第一外电极600和第二外电极700可利用从由诸如铜(Cu)、铝(Al)、银(Ag)、锡(Sn)、金(Au)、镍(Ni)、铅(Pb)、铬(Cr)、钛(Ti)、它们的合金等的导电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形成,但其材料不限于此。
第一外电极600和第二外电极700可具有单层或多层的结构。例如,第一外电极600可包括包含铜(Cu)的第一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并包含镍(Ni)的第二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层上并包含锡(Sn)的第三层。第一层至第三层中的每层可通过电镀形成,但其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外电极600和第二外电极700中的每个可包括导电树脂层和电镀层。导电树脂层可通过涂敷并固化包含诸如环氧树脂等的绝缘树脂以及包含银(Ag)和/或铜(Cu)的导电粉末的导电膏来形成。
外电极600和700的至少部分可延伸到绝缘层500上。作为示例,在外电极600和700包括导电树脂层和电镀层的情况下,在导电树脂层形成为填充开口O和O'的至少部分之后,可在绝缘层500上形成电镀层。在这种情况下,电镀层填充开口O和O'的剩余体积,然后由于镀覆扩散而延伸到绝缘层500上。当外电极600和700的至少部分延伸到绝缘层500上时,外电极600和700的暴露面积增大,因此可增大在安装期间与焊料等的结合力。
参照图7,外电极600和700中的每个可形成为在主体B的宽度方向W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外电极。详细地,在该变型示例中,在绝缘层500中,开口O和O'中的每者可形成为在宽度方向W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外电极600和700可分别形成在多个开口O和O'中,使得外电极600和700中的每者设置为在主体B的宽度方向W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外电极600和700。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层500的精整部520不仅设置在最外开口O和O'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上,而且还设置在多个开口O和O'之间。在该变型示例中,可在保持外电极600和700的暴露表面的有效面积的同时减小外电极600和700的暴露表面的实际面积。因此,在安装于安装基板上的情况下,在保持基板之间的安装可靠性的同时可减小焊料的总体积。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可改善主体的绝缘特性。
虽然本公开包括特定的示例,但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示例中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在此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是描述性含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和/或用其他组件或者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者补充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可获得适当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并且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将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公开中。

Claims (20)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分别将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彼此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彼此背对的一个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
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
引线部,从所述缠绕线圈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
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具有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并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口;以及
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连接到所述引线部,
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第一精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开口包括使所述引线部的端部分别暴露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第二精整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外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并且
暴露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区域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暴露表面上设置有绝缘膜,所述区域对应于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膜围绕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被将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与所述绝缘层分隔开的绝缘膜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将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与所述绝缘层分隔开的所述绝缘膜与所述绝缘层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被绝缘膜覆盖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所述绝缘膜通过所述开口暴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膜使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与所述外电极分隔开,并且所述绝缘膜与所述外电极直接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外电极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绝缘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引线部对应的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模制部和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覆盖部,并且
所述缠绕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与所述覆盖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一个侧表面和所述另一侧表面、所述另一表面以及将所述一个侧表面和所述另一侧表面彼此连接的端表面。
15.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模制部,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
缠绕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另一表面上;
覆盖部,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另一表面上以覆盖所述缠绕线圈;
引线部,连接到所述缠绕线圈并且从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暴露;以及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沿着所述模制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以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
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精整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模制部具有使所述引线部设置在其中的槽,并且
所述覆盖部填充所述槽的部分以覆盖所述引线部。
17.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
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
引线部,从所述缠绕线圈的端部延伸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暴露;
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并具有使所述引线部的部分暴露的开口;以及
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连接到所述引线部,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被绝缘膜覆盖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并且
将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与所述外电极分隔开的所述绝缘膜与所述外电极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外电极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绝缘层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主体的除了所述一个表面之外的全部其他表面中的每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外电极与所述线圈组件的在所述线圈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表面间隔开。
CN201911029055.4A 2019-04-16 2019-10-28 线圈组件 Pending CN1118341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44183A KR102279305B1 (ko) 2019-04-16 2019-04-16 코일 부품
KR10-2019-0044183 2019-04-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4106A true CN111834106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2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055.4A Pending CN111834106A (zh) 2019-04-16 2019-10-28 线圈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5267B2 (zh)
KR (1) KR102279305B1 (zh)
CN (1) CN1118341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643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元件导电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845B (zh) * 2016-11-08 2018-05-21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感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057469A (ja) * 2019-09-30 2021-04-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KR102335427B1 (ko) * 2019-12-26 2021-12-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KR102482949B1 (ko) * 2022-02-15 2023-01-02 아비코전자 주식회사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86716A1 (en) * 2014-09-18 2016-03-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231373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及制造线圈组件的方法
US20180308630A1 (en) * 2017-04-19 2018-10-2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CN208507409U (zh) * 2017-09-14 2019-02-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抗器以及电气/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9114A (ja) * 2001-04-03 2002-10-11 Daido Steel Co Ltd 圧粉磁心
JP4336810B2 (ja) * 2001-08-15 2009-09-30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圧粉磁心
US8378777B2 (en) 2008-07-29 2013-02-19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Magnetic electrical device
TWI407462B (zh) * 2009-05-15 2013-09-01 Cyntec Co Ltd 電感器及其製作方法
JP4795489B1 (ja) * 2011-01-21 2011-10-1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KR101397488B1 (ko) * 2012-07-04 2014-05-20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코일 부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2856037B (zh) * 2012-09-17 2016-09-21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模塑成型功率电感元件及制造方法
JP3181451U (ja) * 2012-11-27 2013-02-07 アルプス・グリー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US20150162122A1 (en) * 2013-12-09 2015-06-11 Joinset Co., Ltd. Surface mount device type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915236A (zh) 2014-04-01 2014-07-09 黄伟嫦 一种新型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US10049808B2 (en) * 2014-10-31 2018-08-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component assembly for mass production of coil components and coil components made from coil component assembly
JP6550731B2 (ja) * 2014-11-28 2019-07-3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156345B2 (ja) 2014-12-10 2017-07-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710786B (zh) * 2015-07-29 2019-09-10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小型电子器件、电子线路板及小型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TWI628678B (zh) * 2016-04-21 2018-07-01 Tdk 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零件
JP2017220573A (ja) 2016-06-08 2017-12-14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およびコイル装置
US20180068775A1 (en) * 2016-09-07 2018-03-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agnetic powder and inductor containing the same
KR101872601B1 (ko) * 2016-09-07 2018-06-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성 분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덕터
JP2019041032A (ja) 2017-08-28 2019-03-14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16499B1 (ko) * 2018-04-10 2019-09-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KR20220059780A (ko) * 2020-11-03 2022-05-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86716A1 (en) * 2014-09-18 2016-03-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231373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及制造线圈组件的方法
US20180308630A1 (en) * 2017-04-19 2018-10-2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CN208507409U (zh) * 2017-09-14 2019-02-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抗器以及电气/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643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元件导电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35253A1 (en) 2020-10-22
KR20200121529A (ko) 2020-10-26
KR102279305B1 (ko) 2021-07-21
US11705267B2 (en)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4106A (zh) 线圈组件
US10102964B2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074473B2 (en) Coil component
CN108417361B (zh) 线圈装置
KR101832608B1 (ko) 코일 전자 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56241A (zh) 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62908A1 (en) Coil component
US10699839B2 (en) Thin film-type inductor
KR102052770B1 (ko) 파워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70032883A1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307693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7183934B2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174425A (zh) 线圈组件
CN109903962B (zh) 绕线式电感器
CN109559867B (zh) 线圈组件
CN116580941A (zh) 线圈组件
US11887768B2 (en) Coil component
US20230054091A1 (en) Coil component
KR102189800B1 (ko) 코일 부품
KR102176279B1 (ko) 코일 전자 부품
CN113096941A (zh) 线圈组件
JP2023079193A (ja) コイル部品
CN113921247A (zh) 线圈组件
CN113921248A (zh) 线圈组件
CN115985646A (zh) 线圈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