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1839B -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1839B
CN111811839B CN202010448457.4A CN202010448457A CN111811839B CN 111811839 B CN111811839 B CN 111811839B CN 202010448457 A CN202010448457 A CN 202010448457A CN 111811839 B CN111811839 B CN 111811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time
power consumption
confirmation signal
time interval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4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1839A (zh
Inventor
温立
胡君连
尹文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j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ing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ing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ing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84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1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1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1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1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1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7/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yre pressure or the pressure in other inflated bod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传感器设备,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然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预设时长为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长,预设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采用该方法能够降低传感器设备的功耗,提高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

Description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支撑元件和行驶元件,轮胎的状态对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现了轮胎压力监控技术(TPMS)。
传统的TPMS诊断方法中,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一般采用专用低频设备来实现,其中,主设备为专用低频激活设备(例如发送125kHz的激活信号)。从设备为专用低频传感器。该低频传感器全时工作,当主设备发送低频信号时,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低频信号,启动正常射频信号进行的数据收发。
然而,目前传统的轮胎压力诊断技术中,采用专用低频设备的方式,设备成本较高,需专业操作人员操作,不具有普及性,而如果采用基于2.4Ghz ISM频段的正常功耗的传感器设备,传感器设备全时工作使用时长较短,为了增加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因此,降低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传感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所述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若所述确认信号有效,则执行所述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确认信号无效,则维持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目标车辆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行驶状态;
若所述目标车辆为静止状态,则执行所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目标车辆为行驶状态,则增加当前所处时间间隔的时长,直至所述目标车辆停止。
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唤醒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所述传感器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一种传感器设备,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所述传感器设备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所述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通信模块,用于若所述确认信号有效,则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设备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时,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一种唤醒设备,所述唤醒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诊断显示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上述的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轮胎状态诊断方法应用于传感器设备时,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其中,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然后,传感器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采用该方法,传感器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的切换,既能保证诊断请求的正常发送,又能保证传感器设备处于较低功耗状态,增加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同时,传感器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近距离低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减小信号发送范围,降低信号误触,减少传感器的非正常功耗,传感器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以第二功耗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正常传送,提高了轮胎状态诊断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轮胎状态诊断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轮胎状态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解决误触问题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解决误触问题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车辆状态检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轮胎状态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唤醒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轮胎状态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传感器设备110与唤醒设备12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传感器设备110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然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120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并与唤醒设备120建立通信连接。最后,传感器设备110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120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其中,传感器设备120的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诊断结果。可选的,传感器设备110可以用独立的传感器设备或者是多个传感器设备来实现,唤醒设备120可以为低功耗蓝牙设备也可以为其他以2.4GHz通信频段工作的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传感器设备110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发送诊断请求,该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在该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为休眠模式,第一功耗为休眠模式下的较低功耗,如,-40dBm。
具体的,每个时间间隔内还可以包括预设的时序节拍(或称为时钟节拍),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的时序节拍(或称时钟节拍,后文简称为节拍,注意图示节拍宽度并不代表时间的长短,仅是代表执行的事务不同)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执行诊断请求发送步骤。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506801640000071
其中,S代表Sensor为传感器设备,传感器设备:TX-L表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传感器设备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仅能发送至近距离);传感器设备:RX表示传感器设备打开接收窗口接收信息;传感器设备:Sleep代表传感器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休眠模式)。在传感器设备未接收到唤醒设备的确认信号时,传感器设备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即第1节拍到第5节拍间的第一时间间隔,第6节拍到第10节拍的第二时间间隔,第11节拍到第15节拍的第三时间间隔……)以时间间隔内起始节拍发送诊断请求,相邻下一节拍打开接收窗口接收确认信号,其余节拍维持休眠模式的形式规律性工作。
步骤202,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预设时长为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长,预设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发送诊断请求后会自动打开接收窗口,该接收窗口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长,该预设时长小于传感器设备发送诊断请求的时间间隔时长,具体的,在预设时长内传感器设备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反馈的确认信号(ACK,Acknowledgement,确认信号),然后,传感器设备被唤醒,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二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为正常工作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为以2.4GHz频段工作的正常功耗。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506801640000081
其中,S代表Sensor为传感器设备,M表示唤醒设备,传感器设备:TX-L表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传感器设备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传感器设备:RX,表示传感器设备打开接收窗口接收信息;传感器设备:TX表示传感器设备以正常功耗发送数据(可发送至远距离)。唤醒设备:RX表示唤醒设备正常接收信息;唤醒设备:ACK表示唤醒设备发送确认信号;唤醒设备:TX表示唤醒设备以正常功耗发送数据。由表2可以看出传感器设备在第6节拍发送诊断请求,唤醒设备接收到诊断请求,针对诊断请求在第7节拍发送确认信号ACK信号,传感器设备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在第8节拍和第9节拍实现与传感器设备正常的通信连接,即唤醒设备与传感器设备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步骤203,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的第二功耗为传感器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以2.4GHz频段工作的正常功耗,因此,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具体的,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其中,该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可以包括轮胎的压力信息,还可以包括轮胎的温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该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可以用于后续与参考轮胎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轮胎诊断结果。
上述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中,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其中,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然后,传感器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预设时长为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长,预设时长远小于预设时间间隔;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采用该方法,传感器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的切换,既能保证诊断请求的正常发送,又能保证传感器设备处于较低功耗状态,增加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同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正常传送,提高了轮胎状态诊断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设备规律性发送诊断请求时,诊断请求可能被非唤醒设备接收到并回复给传感器设备一个确认信号,此时,传感器设备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以正常功耗向非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但是非唤醒设备无法完成轮胎状态信息的诊断,造成传感器设备此次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传输无效,增大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该种情况称为非唤醒设备的误触,非唤醒设备回复的确认信号称为误触信号,为了降低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解决误触问题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之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根据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比如,ID号)及预设认证标识,验证确认信号的有效性,具体的,传感器设备可以通过确认信号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对比,验证确认信号是否有效。
步骤302,若确认信号有效,则执行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步骤。
在实施中,如果传感器设备判定确认信号有效,则传感器设备进行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正常(即正常功耗)的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确认信号无效,则维持第一工作模式。
在实施中,若传感器设备判定确认信号无效,则传感器设备维持当前第一工作模式(休眠模式)。具体的,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506801640000101
其中,M代表非唤醒设备,S代表传感器设备,传感器设备:RxCID表示传感器设备对确认信号进行验证。如表3所示,在第7节拍时,传感器设备接收到确认信号,判断该确认信号的有效性,通过该确认信号的认证标识(如,ID号)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比对,判定该确认信号无效,进而传感器设备在第8节拍依旧维持第一工作模式(休眠模式)。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设备对确认信号有效性进行判断,其目的在于判断与该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是否为目标唤醒设备,即如果与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是目标唤醒设备,确认信号有效,则该传感器设备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目标唤醒设备进行正常通信连接;如果与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为非唤醒设备,确认信号无效,则传感器设备维持第一工作模式,从而减少因非唤醒设备误触,导致的传感器设备进入第二工作模式的功率损耗,增加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之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判定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则判定该次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步骤402,在预设时间段内,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与在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预设时间间隔。
在实施中,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时间间隔,在预设时间段内,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传感器设备增加下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与在该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之间对应的时间间隔的时长。具体的,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506801640000111
其中,预设的时间段包括三个时间间隔即(第1节拍到第5节拍间的第一时间间隔,第6节拍到第10节拍的第二时间间隔和第11节拍到第15节拍的第三时间间隔),当在这段时间内,非唤醒设备连续多次发生误触情况下,传感器设备延长下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与在该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诊断请求之间对应的时间间隔的时长,即延长第19节拍的时长(Sleep longer),也即延长第16节拍到第20节拍(下一次发送诊断请求的节拍)这一时间间隔的时长。
采用该方法,延长下一时间间隔长度,也即延长下一次发送诊断请求的时长,以减少非唤醒设备的连续多次误触情况,进一步减少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501,判断目标车辆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行驶状态。
在本实施中,传感器设备可以根据采集的车辆轮胎的转动速度及加速度等信息,判断目标车辆的运行状态,其中,目标车辆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静止状态和行驶状态。
步骤502,若目标车辆为静止状态,则执行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的步骤。
在本实施中,若目标车辆为静止状态,则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具体过程如上述步骤201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503,若目标车辆为行驶状态,则增加当前所处时间间隔的时长,直至目标车辆停止。
在实施中,若目标车辆为行驶状态,此时,无需对目标车辆的轮胎进行诊断,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在该时间段内,传感器设备无需发送诊断请求,传感器设备可以增加当前所处时间间隔的时长,直至目标车辆停止时,恢复传感器设备规律性发送诊断请求的操作。
通过该方法,目标车辆在运行状态下,传感器设备可以减少发送诊断请求的次数,进而减少传感器设备的功率损耗,增加了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唤醒设备120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在实施中,唤醒设备可以为低功耗蓝牙设备,也可以为任意以2.4GHz频段工作的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唤醒设备可以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例如,以智能手机作为唤醒设备,当智能手机(唤醒设备)打开轮胎状态诊断方法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并靠近传感器设备时,智能手机(唤醒设备)可以近距离接收到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可选的,以该智能手机作为唤醒设备也可以实现各实施例中对于唤醒设备的其他功能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602,响应于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在实施中,唤醒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诊断请求,并在预设时间内向传感器设备发送确认信号。
步骤603,接收传感器设备根据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通信连接请求与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在实施中,传感器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唤醒设备可以远距离接收到传感器设备根据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正常通信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该通信连接请求,唤醒设备与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604,接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
在实施中,唤醒设备接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正常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其中,传感器设备的第二功耗(正常功耗)大于第一功耗(休眠功耗)
步骤605,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在实施中,唤醒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参考状态信息与接收到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唤醒设备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响应于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接收传感器设备根据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通信连接请求与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传感器设备接收到。接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唤醒设备可以为常用2.4GHz的通信设备,该唤醒设备可以保证接收到传感器设备以较低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消息,同时,还可以接收到传感器设备以正常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既使传感器设备降低了功耗,又实现了轮胎状态的诊断,而且该唤醒设备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传感器设备发送对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在实施中,唤醒设备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传感器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以作为传感器设备对于确认信号有效性的判断依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传感器设备7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10、接收模块720、第二发送模块730,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710,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接收模块720,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730,用于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所述传感器设备700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所述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通信模块,用于若所述确认信号有效,则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传感器设备按照预设的诊断发送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然后,传感器设备在预设接收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预设接收时长远短于预设诊断发送时间间隔。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向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采用该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传感器设备以第一功耗规律性的发送诊断请求,既能保证诊断请求的正常发送,又能保证传感器设备处于较低功耗状态,增加传感器设备的使用时长,同时,传感器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以第二功耗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正常传送,传感器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的切换,降低传感器功耗,提高了轮胎状态诊断成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设备700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时,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8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810,发送模块820,第二接收模块830,第三接收模块840和诊断模块850,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诊断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唤醒设备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响应于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接收传感器设备根据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通信连接请求与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传感器设备接收到。接收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采用该唤醒设备,可以保证接收到传感器设备以较低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消息,同时,还可以接收到传感器设备以正常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既使传感器设备降低了功耗,又实现了轮胎状态的诊断,而且该唤醒设备可以为常用2.4GHz的通信设备,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
关于传感器设备和唤醒设备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轮胎状态诊断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传感器设备和唤醒设备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传感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所述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若所述确认信号有效,则执行所述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确认信号无效,则维持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目标车辆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行驶状态;
若所述目标车辆为静止状态,则执行所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目标车辆为行驶状态,则增加当前所处时间间隔的时长,直至所述目标车辆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间隔内还可以包括预设的时序节拍,所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序节拍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
6.一种轮胎状态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唤醒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在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所述传感器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以使所述传感器设备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非误触信号,若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7.一种传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以第一功耗发送诊断请求,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的间隔时长;
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唤醒设备对所述诊断请求的确认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预设时长为接收所述确认信号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以第二功耗向所述唤醒设备发送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用于与参考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诊断结果;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时,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所述传感器设备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与预设的认证标识进行验证,检测所述确认信号的有效性;
通信模块,用于若所述确认信号有效,则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唤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9.一种唤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以第一功耗发送的诊断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诊断请求,发送确认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号,以第二工作模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传感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认信号是在预设时长内被所述传感器设备接收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设备以第二功耗发送的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
诊断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状态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进行轮胎状态诊断,得到轮胎状态诊断结果;在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所述传感器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以使所述传感器设备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非误触信号,若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车辆轮胎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确认信号为误触信号,并记录误触次数;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误触次数大于预设的误触次数阈值时,增加下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最后一次发送所述诊断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或者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48457.4A 2020-05-25 2020-05-25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11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457.4A CN111811839B (zh) 2020-05-25 2020-05-25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457.4A CN111811839B (zh) 2020-05-25 2020-05-25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1839A CN111811839A (zh) 2020-10-23
CN111811839B true CN111811839B (zh) 2022-06-28

Family

ID=7284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457.4A Active CN111811839B (zh) 2020-05-25 2020-05-25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1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9334B (zh) * 2020-12-31 2023-07-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测试系统以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853A (zh) * 2005-02-06 2005-09-07 上海保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监测系统以及轮胎身份识别方法
CN106314044A (zh) * 2015-06-26 2017-0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胎压监测系统的匹配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8496156A (zh) * 2018-04-17 2018-09-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16830A (zh) * 2019-01-31 2019-05-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2679B4 (de) * 2005-09-13 2019-10-10 Denso Corporation Zuverlässiges Fernüberwachungssystem für Reifendruck mit im Energiesparmodus arbeitenden Reifenüberwachungsgeräten
CN102991283B (zh) * 2011-09-16 2016-03-3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73811B (zh) * 2013-06-17 2016-09-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诊断整车故障的诊断仪、轮胎匹配监测方法
CN104002629A (zh) * 2014-06-03 2014-08-27 上海纵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胎压发送器
US10300748B2 (en) * 2017-09-21 2019-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TPMS localization
US10206231B1 (en) * 2018-01-23 2019-02-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TPMS)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of acknowledging data transmissions for TPMS
US20190255893A1 (en) * 2018-02-21 2019-08-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al-time activation of tire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853A (zh) * 2005-02-06 2005-09-07 上海保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监测系统以及轮胎身份识别方法
CN106314044A (zh) * 2015-06-26 2017-0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胎压监测系统的匹配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8496156A (zh) * 2018-04-17 2018-09-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16830A (zh) * 2019-01-31 2019-05-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1839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61253A1 (en) Identific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4228491B (zh) 胎压监测系统的匹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066202A (zh) 一种车辆解锁方法及装置
US2020016227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679632B2 (en) Tire pressure sens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AU2021204479B2 (en) Battery failure or inadequate charge condition prediction method and system
TW201912440A (zh) 代碼寫入裝置、胎壓監測單元及控制方法
JP6747415B2 (ja) 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CN111811839B (zh) 轮胎状态诊断方法、传感器设备、唤醒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6276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vehicle data reporting
WO2005123422A1 (ja) タイヤ管理システム
TWI543887B (zh) 胎壓偵測裝置裝車後的辨識碼修正方法
CN113226803A (zh) 轮胎监测装置的配置模式进入
CN112752235B (zh) Obu的检测方法、obu、etc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4919415A (zh) 一种电池包热失控监测方法及系统
US1178545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JP2007216832A (ja) タイヤ空気圧監視システム
US116132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battery discharging cause for a vehicle
US98203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airing wireless sensors with an access point control panel
WO2015009595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recording and transmit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ensors to a vehicle
US20160150482A1 (en) Telematics terminal, telematics ce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903758A (zh) 远程诊断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1075416U (zh) 一种车辆胎压监测学习系统及汽车
JP4787546B2 (ja) タイヤ管理システム
AU2014208243B2 (en) Portab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3

Address after: Room 601, No. 10, Lane 198, zhanghe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j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10 / F, block B, Chuangzhi building, No.17 Xinghuo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ing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