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79C -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79C
CN1118079C CN99102131A CN99102131A CN1118079C CN 1118079 C CN1118079 C CN 1118079C CN 99102131 A CN99102131 A CN 99102131A CN 99102131 A CN99102131 A CN 99102131A CN 1118079 C CN1118079 C CN 11180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voltage
solenoid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2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7395A (zh
Inventor
詹姆斯·爱德华·汉森
迈克尔·爱德华·保尔
戴尔·路易斯·盖斯
威廉·约瑟夫·加努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Corp filed Critical Eat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7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7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7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H01H47/325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switching regul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02H9/04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2H9/047Free-wheel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电路(30),根据施加的控制电压驱动接触器(10)的线圈(20)。控制电路(30)包括产生调节输出电压的电源(31)。调节输出电压启动控制脉冲宽度的计时器(34)。这些脉冲控制晶体管(Q2)。开始,脉冲使大电流流经线圈(20)以闭合接触器(10),而后计时器(34)向把较小电流施加到线圈上的PWM控制器(33)发信号,以缩短脉冲保持接触器闭合。回扫电路(36)提供一个与线圈(20)并联的较低反相电压降路径,以在脉冲之间的时间段保持电磁场。

Description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本发明涉及用来切换电流的设备,如接触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来把电施加到设备中的一个线圈的控制电路,以断开和闭合一组开关触点。
把电施加到电动机或其他大负载上,经常由称作接触器的继电器类型控制。接触器带有一组或多组电气开关触点,这些触点一般用弹簧偏置成断开状态。当接触器的螺线管线圈得电时,产生一个迫使开关触点闭合的电磁场。因而接触器使相当小的电流和电压能够施加到线圈上,以把大得多的电流和/或电压切换到负载。
就某些类型的接触器而论,初始闭合触点所需的电流比此后把触点保持在闭合状态所需的大。结果在某些用途中,如电池供电的设备,希望减小触点闭合后的线圈电流,以便节省功率。一种用来控制电流的技术是:脉冲宽度调制施加到接触器线圈上的电力,并且改变脉冲的持续时间,以改变施加到线圈上的电流幅值。
就脉冲调制而论,存储在线圈中的能量能用来在每个脉冲循环的断开周期期间产生回扫电流,以便维持保持触点闭合的电磁场。因而在线圈周围建立一个用于这种回扫电流的低阻抗反馈路径。然而,当触点要断开时,该低阻抗反馈路径具有减慢电磁场衰减的缺点。这就减慢了触点的实际分离,并且增加了分离触点之间的灭弧条件。
此外,跨过常规接触器的线圈端子连接的外部装置,如瞬态过程抑制器,也可能对断开触点以切断负载的速度有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操作的电流切换设备的控制电路,该电路在负载切断期间提供线圈磁场的快速衰减。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切换装置线圈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电路,该切换装置,在向控制电路供电时,跨过线圈提供一个较低功率消耗路径,而当负载要切断时,提供一个高消耗路径。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使由连接到线圈端子上的外部装置造成的对线圈操作的影响最小。
通过一种用于电气切换装置的控制电路能满足这些和其他目的,该电气切换装置带有一组由一个电磁线圈操作的触点。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以接收用来操作电气切换装置的控制信号。一个第一晶体管带有一条同第一与第二控制端子之间的电磁线圈串联连接的导电路径。一个控制器把一列电脉冲施加到第一晶体管的一个控制端子上,以把该晶体管切换到导通状态并且把电流脉冲施加到线圈上。脉冲串在控制信号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上后的一个预定时间段期间具有一个第一工作周期,并且此后脉冲串具有一个导致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比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流动的小的第二工作周期。
一个回扫电路带有串联连接的一个第一二极管和一个第二晶体管,以便当第一晶体管不导通时,提供一个与电磁线圈并联用于在电磁线圈中产生的电流的导通路径。第二晶体管由控制信号偏置成第一导通状态。在从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上除去该控制信号时,第二晶体管由在电磁线圈中产生的电流偏置成第二导通状态,第二导通状态比第一导通状态导通得差。因而第一导通状态用来在电脉冲出现之间保持由线圈产生的磁场。当希望使切换装置去激时,第二导通状态对于在电磁线圈中产生的电流在路径中产生一个电压降。该动作消耗了显著的功率,以迅速用尽线圈存储磁场,导致开关触点的迅速断开。
图1是本发明能使用的电接触器的部分剖视图;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示意电路图。
参照图1,一个电磁单极接触器10具有一个塑料壳体12,塑料壳体12带有第一和第二电力端子14和16。第一电力端子14连接到固定到壳体上的一个第一固定触点15上,而第二电力端子16连接到一个第二固定触点17上。
一个电磁螺线管18嵌在壳体12的内部表面的凹口中。螺线管18具有一个环形线圈20,环形线圈20带有一个铁心21和一个位于线圈中央开口24内的衔铁22。衔铁22包括一根自由通过铁心21、且连接到一个可动触点臂28上的轴26。
当线圈20用电流激励时,衔铁22在图1所示的方位中向上运动,该动作迫使可动触点臂28贴紧两个固定触点15和17,以接通第一与第二电力端子14和16之间的电气路径。当电流从线圈20上除去时,一根弹簧29迫使可动触点臂28远离两个固定触点15和17,断开电气路径。在美国专利No.5,004,874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接触器,该描述作为参考包含在这里。
在接触器壳体12内是一个图2中所示的电气电路30,电气电路30控制向线圈20施加电力。用户通过施加和除去跨过线圈控制端子38和39的直流电压,激励接触器10和使之去激。在激励时,控制电路30把一列直流脉冲施加到线圈上,以便闭合切换装置10的触点。必须施加到线圈20上以移动触点臂28贴紧固定触点15和17的电流量,大于此后要求保持通过触点的电气路径的电流大小。结果,控制电路30施加具有相当大工作周期的脉冲,以便施加通过线圈20的足够电流以闭合触点。在长得足以保证触点闭合的预定时间段之后,控制电路减小工作周期,并且因此把线圈电流减小到一个较低的值,该值刚好足以保持可动触点臂28贴紧固定触点15和17。
控制电路30包括一个电源部分31、一个输出驱动器部分32、一个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流控制器33、一个计时器34、及一个回扫/衰减电路36。电源31在输入电压的宽范围上(例如10伏直流至50伏直流),向计时器34和PWM电流控制器33提供稳定的、调节的电压。正控制端子38由二极管D1、节点35和一个电流限制电阻器R1联接到电源输入节点40上。齐纳二极管D2在输入节点40与地之间延伸,以提供电源的过电压保护。电阻器R2和齐纳二极管D3串联连接在输入节点40与地之间。齐纳二极管D3是主电压基准元件,在其阴极处产生相对于地的标称8.4伏特,该电压供给到一个NPN达林顿晶体管Q1的基极。电容器C1把晶体管Q1的基极接地作为一个噪声滤波器,并且还在充电期间减慢基极处的电压升高速率。这就减小了进入电容器C2和C3的瞬时接通驱动电流,减小了在这些电容器上、以及晶体管Q1上的应力。达林顿晶体管Q1带有连接到输入节点40上的一个集电极和联接到电源第一输出节点42上的一个发射极。晶体管Q1用作发射极跟随器电流放大器,以在电流负载范围上和整个宽输入电压范围内提供标称7.2伏直流的调节输出电压。
电源31的第一输出节点42由一个隔离二极管D4连接到电源31的一个第二输出节点44上。第二输出节点44由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2和C3接地。隔离二极管D4把调节电压供给到计时器34和PWM电流控制器33中的电压比较器。电容器C2用作一个滤波器元件,以在短暂的输入功率中断和负暂态期间保持电压。一个小得多的电容器C3与电容器C2并联,以提供更有效的高频噪声抑制。在接触器10的切断期间,二极管D4防止来自电容器C2的反向电流流回第一输出节点42、和进入必须迅速旋转到零的其他电路级。这样一种电流回路可能对回扫/衰减电路36的操作有不利影响。
计时器34控制控制电路30把高电平牵引电流输送到线圈20的时间段,以初始激励接触器10。一个计时器输入节点52直接连接到电源31的第二输出节点44上。二极管D6和电阻器R8并联连接在计时器输入节点52与一个中间节点54之间,中间节点54由电容器C5接地。中间节点54由电阻器R9连接到一个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非反相输入端连接到由串联连接在计时器输入节点52与地之间的电阻器R10和R11形成的一个分压器的中间节点上,以形成一个基准电压源。
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输出端连接到PWM电流控制器33的输入端子58上。输入端子58由一个负载电阻器12连接到来自电源31的第二输出端44上。由于比较器输出级是断开集电极类型的,所以当集电极断开时,电阻器12成为进入二极管D7的阴极的电流源。阻塞二极管D7把输入端子58联接到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非反相输入端。该非反相输入端还由偏置电阻器R13连接到电源的第二输出端44上,并且由电阻器R14接地,由此形成一个基准电压源。电阻器R17连接在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输出端与非反相输入端之间,以提供用于比较器通-断阈值的磁滞。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反相输入端由电阻器R15连接到接触器线圈20的第二端部61上,该端部由一个低电阻电流检测电阻器R16接地。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反相输入端还由电容器C6接地。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驱动器32中的一个NPN晶体管Q3的基极上。
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到由电阻器R6和R7形成的另一个分压器的中间节点50上,电阻器R6和R7串联连接在电源的第二输出节点44与地之间。输出驱动器32带有一个第二达林顿晶体管Q2,此处是PNP型的,一个发射极连接到输入节点35上,而一个集电极连接到接触器线圈20的第一端部47上。一个齐纳二极管D5跨过达林顿晶体管Q2的发射极-集电极结连接,以提供过电压和瞬态保护,并且一个电容器C4把发射极接地以便抑制噪声。一个由电阻器R3和R4形成的分压器使一个端部连接到输入节点35上,并且使中间节点48连接到晶体管Q2的基极上。R3/R4分压器的另一端由晶体管Q3和电阻器R5的集电极-发射极路径的串联连接接地。实际上当晶体管Q3处于接通状态时,它以限流模式运行。当其发射极电流达到一个电平时,即跨过电阻器R5的电压降接近在基极端子处由电阻器分压器R6和R7建立的电平时(减Vbe压降),基极偏流本身限制其本身,并且集电极至发射极的电压降调节,以把电流保持在这个电平上。这种效应是希望的,因为经电阻器R4取出以驱动晶体管Q2的基极的电流是常数,而不管供给电压在输入端38处是多少。
回扫/衰减电路36具有一个连接到电源31的第一输出节点42上的输入节点62。输入节点62由PNP晶体管Q4的发射极-集电极导电路径、二极管D8和电阻器R18连接到一个中间节点64上。由电阻器R19和R20形成的一个分压器连接在输入节点62与地之间,一个中间节点66连接到晶体管Q4的基极上。回扫/衰减电路36的中间节点64连接到达林顿晶体管Q5的基极上,其发射极连接到接触器线圈20的第一端部上,并且由电阻器R21联接到其基极上。晶体管Q5的集电极由反向偏置的二极管D10接地,并且由齐纳二极管D9连接到其基极上。
当控制电路30通过向控制端子38和39施加电压而充电时,计时器34中跨过电容器C5的电压初始处于零电平,该电压经R9连接到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反相输入端中。这导致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输出端断开,由此允许电阻器R12把节点58拉到调节的供给电压。在这些条件下,节点58处R12的下侧经二极管D7进入PWM电流控制器33中的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R13/R14分压器中。这把该比较器60的基准输入偏置到一个高电平。对于比较器60处于高输出状态,电阻器R17趋于把基准电平稍微拉高,并且高输出状态还接通晶体管Q3和Q2。这些晶体管保持导通,直到跨过电流检测电阻器R16的电压超过施加到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非反相输入端上的基准电压,此时比较器的输出走低。该动作把R17的一端拉低,这减小了在比较器60的非反相输入端处的基准电平。这个绕比较器的正反馈保证比较器的确切和迅速切换。对于比较器60的输出为低,晶体管Q3和Q2断开。一旦跨过电流检测电阻器R16的电压降到至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基准电压以下,晶体管Q3和Q2就再次接通。选择电阻器R17以把少量的电压磁滞提供给比较器输入端上的触发阈值基准,这个差值建立比较器接通和断开时的电流检测电平的细微差别。电平差,结合线圈的L/R比值和电阻器R15和电容器C6的时间常数,确定PWM振荡动作的实际操作频率和调节电流的波动量。因为在电路操作的该初始阶段期间在到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非反相输入端处由计时器34产生的基准电压相当高,所以施加到线圈20上的电流脉冲宽度相当长,导致大的初始线圈电流。
在整个时间上,电容器C5经电阻器R8充电。当电容器电压达到第一电压比较器56的非反相输入端处的电平时,后一装置的输出变低,把来自R12的电流转向地,使电阻器R12对R13/R14分压器的影响去激。该动作除去第二电压比较器60的非反相输入端上的触点闭合偏流电平,使电流施加到线圈20上,以减小到现在仅由R13/R14分压器确定的较低电平,为保持触点15、17和28闭合需要该电平。特别是,一个低基准电压现在施加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端上,这通过晶体管Q3和Q2的切换动作缩短了施加到线圈20上的电流脉冲。这种稳定状态条件将保持,直到控制电路30通过从正控制端子38上除去正电压而切断。
在控制电路30的切断期间,跨过主电源电容器C2和C3的电压由于电路负载迅速衰减。为了保证计时电容器C5迅速放电,包括跨过电阻器R8的反向二极管D6,并且当供给电压衰减到C5的充电电平以下时,反向二极管D6变成正向偏置。因而电路在切断期间迅速“复位”本身,如果在切断后很短时间重新施加电力,则允许适当接通计时以重新开始。当电动机由迅速“微动”接通或断开的接触器10控制时,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形。
通过迅速切换(发脉冲)输出晶体管Q2的通和断、和通过改变通断时间比值,调节通过线圈电路30的电流,由此脉冲宽度调制(PWM)线圈电流。线圈电流在触点牵入和闭合阶段都精确地检测和控制,连续地调节比值以补偿供给电压的变化和线圈电阻变化。
在电流脉冲之间的短暂PWM“断”间隔期间,通过提供一个绕线圈20经二极管D10的回扫回路,实现平稳的电流流动。在正常操作期间,通过使晶体管Q5由电源31完全导通地偏置,把二极管D10保持在一个绕线圈的低阻抗环路中。这通过把调节电压从电源节点42经晶体管Q4、二极管D8、和电阻器R18供给进晶体管Q5的基极实现。在脉冲之间的PWM断间隔期间,根据楞次定律,线圈极性反向,试图保持电流在与通间隔期间流动相同的方向流动。因而二极管D10和晶体管Q5正向偏置,并且绕线圈20传导回扫电流。
然而,当控制电路30切断时,基本上这个回扫环路迅速消耗存储的线圈能量,从而接触器的断开运动不会减缓或减慢。当从正控制端子38上除去电压时,除去从晶体管Q4、二极管D8、和电阻器R18进入晶体管Q5的基极偏流,这趋向于切断晶体管Q5和断开回扫环路。然而,由线圈产生的反向极性现在通过齐纳二极管D9偏置晶体管Q5的基极,迫使该晶体管的集电极对发射极电压箝位在该电平处。这个电压降,结合回扫电流,产生结果迅速消耗线圈磁场的显著功率,这让接触器迅速断开。因此,回扫电路36提供了一种双重功能:在正常PWM操作期间是一个低阻抗回扫环路,而在切断期间是一个功率消耗器。
在这个切断间隔期间,晶体管Q4保证没有泄漏路径存在,以把一个正向偏流无意识地提供给晶体管Q5的基极。由于在这段时间期间线圈极性反向,所以迫使晶体管Q5的发射极相对于地为负,并且从地到正控制端子38的任何路径都能通过晶体管Q1和Q4、电阻器R18和二极管D8把正向偏流提供给晶体管Q5的基极,保持它导通,并且克服来自二极管Q9的箝位偏压。然而,在这种情形期间,晶体管Q4的基极会偏置断开,断开其集电极电路,并且保证至晶体管Q5基极的环路断开。在断开期间,二极管D4还防止电源电容器C2和C3经晶体管Q4放电到晶体管Q5的基极,因为来自这些元件的偏流另外能保持晶体管Q4导通。
本回扫/衰减电路36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线圈20装有一个受控回扫衰减环路。通常,一个接触器线圈直接跨过端子38和39连接,由此接通和断开控制电力,以激励线圈。当控制线切断时,线圈能量一般以开关电弧的形式迅速消耗。如果某些其他负载也跨过这个输入端连接,即与线圈并联,则在切断期间的线圈能量可以以通过该其他负载的回扫电流的形式更慢地消耗。在安装使用中的接触器时一种普通的、但不希望的作法是,添加一个跨过线圈端子的二极管,以抑制任何反向电压瞬态值,线圈可能加回到控制线上。延长的衰减能抑制机械运动,减慢触点分离,增长导致增加触点损坏的电弧持续时间,及延长从最大电弧电压建立到电流中断的时间。在较高电压时,直流电平因而能变得特别关键。就这种电路而论,线圈回扫能量消耗在一个内部受控环路中,并且因此不会经输入端子直接返回,其中这样的外部负载可能影响它。
而且,本电路使瞬态线圈电压不会加回到连接到端子38和39上的用户控制线上,由此消除了对以上讨论的抑制器的需要。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气切换装置(10)的控制电路(30),该电气切换装置(10)带有一组由一个电磁线圈(20)操作的触点(15、17、28),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以接收用来操作电气切换装置的控制信号;
一个第一晶体管(Q2),带有一条同第一与第二控制端子(38、39)之间的电磁线圈(20)串联连接的导电路径,第一晶体管具有一个控制端子;
一个控制器(33、34),产生一列施加到第一晶体管(Q2)的控制端子上的脉冲,其中在一个限定的时间段期间脉冲串偏置第一晶体管,以把第一电平的电流施加到电磁线圈(20)上,并且此后偏置第一晶体管(Q2),以把第二电平的电流施加到电磁线圈上,其中第一电平大于第二电平;及
一个回扫/衰减电路(36),带有串联连接并连接到电磁线圈(20)上的一个第一二极管(D10)和一个第二晶体管(Q5),其中在脉冲串的每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期间,第二晶体管(Q5)由控制信号偏置,以对于由电磁线圈产生的电流提供一个第一电压降,当除去控制信号时,偏置第二晶体管(Q5),以对于电磁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提供一个第二电压降,其中第二电压降大于第一电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当把控制信号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上时,限定的时间段开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在限定的时间段期间,脉冲串具有第一工作周期,而在限定的时间段之后,具有第二工作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控制器(33、34)改变第一和第二工作周期,以分别提供第一和第二电流电平,而与控制信号的电压变化和电磁线圈(20)的电阻变化无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控制器(33、34)包括:
一个计时器(34),在限定的时间段之后,通过产生一个计时信号响应控制信号;及
一个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33),产生脉冲串,使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对应于计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计时器(34)包括:
一个基准电压源(52);
一个电阻器-电容器网络(D6、R8、R9、C5),根据控制信号产生一个时间变化电压;及
一个比较器(56),根据对基准电压具有预定关系的时间变化电压产生计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33)包括:
一个基准电压源(R13、R14),根据计时信号变化;
一个电流检测器(R16),产生指示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的一个传感器电压;及
一个比较器(60),根据对基准电压具有预定关系的传感器电压产生脉冲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回扫/衰减电路(36)包括一个第三晶体管(Q4),第三晶体管(Q4)通过控制信号的施加变成导通,并且此时变成的导通把第二晶体管(Q5)偏置成第一导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重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回扫/衰减电路(36)把第二晶体管(Q5)驱动成饱和,以产生第一电压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第二晶体管(Q5)产生一个固定的第二电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回扫/衰减电路(36)包括:
一个输入节点(62),联接到第一输入端子(38)上;
一对电阻器(R19、R20),串联连接在输入节点(62)与第二输入端子(39)之间,并且形成电阻器对之间的一个第一节点(66);
一个第三晶体管(Q4),带有一条导电路径和联接到第一节点(66)上的控制端子;
一个第二二极管(D8);
一个第一电阻器(R18),其中第三晶体管(Q4)的导电路径、第二二极管(D8)和第一电阻器(R18)串联连接在输入节点(62)与第二晶体管(Q5)的一个控制电极之间;
一个第二电阻器(R21),连接在控制电极与第二晶体管(Q5)的导电路径的一端之间,第二晶体管(Q5)的一端联接到电磁线圈(20)的一侧上;及
一个齐纳二极管(D9),连接在控制电极与第二晶体管(Q5)的导电路径的另一端之间,第二晶体管(Q5)的另一端联接到电磁线圈(20)的另一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30),进一步包括一个电源(31),电源(31)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上,并且产生一个施加到控制器(33、34)和回扫/衰减电路(36)上的调节输出电压,以把第二晶体管(Q5)偏置成第一导通状态。
13.一种用于电气切换装置(10)的控制电路(30),该电气切换装置(10)带有一组由一个电磁线圈(20)操作的触点(15、17、28),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以接收用来操作电气切换装置的控制信号;
一个电源(31),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上,并且产生一个调节输出电压;
一个第一晶体管(Q2),带有一条同第一与第二控制端子(38、39)之间的电磁线圈(20)串联连接的导电路径,第一晶体管(Q2)带有一个控制端子;
一个计时器(34),在开始把控制信号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上的一个限定时间段,具有一个第一状态,而在限定时间段之后具有一个第二状态;
一个脉冲宽度调制器(33),连接到计时器(34)上,并且包括一个从调节输出电压导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源(R13、R14),其中第一基准电压在计时器(34)的第一状态期间比在第二状态期间大,脉冲宽度调制器(33)带有一个根据流经电磁线圈(20)的电流大小产生一个传感器电压的电流传感器(R16)、和一个产生偏置脉冲的比较器(60),该偏置脉冲施加到控制端子上,当第一基准电压一超过传感器电压就使第一晶体管(Q2)导通;及
一个回扫/衰减电路(36),带有与电磁线圈(20)并联连接的一个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由串联连接的一个第一二极管(D10)和一个第二晶体管(Q5)形成,其中第二晶体管(Q5)由调节输出电压偏置,以对于在电磁线圈(20)中产生的电流提供一个第一电压降,而当从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38、39)上除去控制信号时,偏置第二晶体管(Q5),以提供一个第二电压降,其中第二电压降大于第一电压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回扫/衰减电路(36)进一步包括:
一个输入节点(62),接收调节输出电压;
一对电阻器(R19、R20),串联连接在输入节点(62)与第二输入端子(39)之间,并且形成电阻器对之间的一个第一节点(66);
一个第三晶体管(Q4),带有联接到第一节点(66)上的控制端子,并且具有一条导电路径;
一个第二二极管(D8);
一个第一电阻器(R18),其中第三晶体管(Q4)的导电路径、第二二极管(D8)和第一电阻器(R18)串联连接在输入节点(62)与第二晶体管(Q5)的一个控制电极之间;
一个第二电阻器(R21),连接在控制电极与第二晶体管(Q5)的导电路径的一端之间,第二晶体管(Q5)的一端联接到电磁线圈(20)的一侧上;及
一个齐纳二极管(D9),连接在控制电极与第二晶体管(Q5)的导电路径的另一端之间,第二晶体管(Q5)的另一端联接到电磁线圈(20)的另一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电路(30),其中计时器(34)包括:
一个分压器(R10、R11),由调节输出电压产生一个第二基准电压;
一个电容器(C5),由调节输出电压充电以产生一个时间变化电压;及
一个比较器(56),根据超过第二基准电压的时间变化电压,产生改变状态的计时信号。
CN99102131A 1998-02-12 1999-02-12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0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24373 1998-02-12
US024,373 1998-02-12
US09/024,373 US5910890A (en) 1998-02-12 1998-02-12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of electricity to a coil of and electric current switch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7395A CN1227395A (zh) 1999-09-01
CN1118079C true CN1118079C (zh) 2003-08-13

Family

ID=2182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2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079C (zh) 1998-02-12 1999-02-12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910890A (zh)
EP (1) EP0936649B1 (zh)
JP (1) JP4066036B2 (zh)
KR (1) KR100519153B1 (zh)
CN (1) CN1118079C (zh)
BR (1) BR9900404A (zh)
CA (1) CA2259021C (zh)
DE (1) DE69935939T2 (zh)
ES (1) ES2285800T3 (zh)
ZA (1) ZA991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051B1 (en) * 1999-02-08 2001-04-03 Acute Power, Inc. Pulse-width modulator current limiter
US6493204B1 (en) 1999-07-09 2002-12-10 Kelsey-Hayes Company Modulated voltage for a solenoid valve
DE10152170A1 (de) * 2001-10-23 2003-04-30 Bosch Gmbh Robert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omotors
JP4223350B2 (ja) * 2003-08-19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補聴器
US7315440B1 (en) * 2003-12-09 2008-01-01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coil-armature device
US8746812B2 (en) * 2004-10-08 2014-06-10 Marcia Albright Brake control unit
US7385791B2 (en) * 2005-07-14 2008-06-10 We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Grou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 contact arc suppression
JP5039356B2 (ja) * 2006-10-13 2012-10-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基板および電動圧縮機の制御装置ならびに電動圧縮機
CN101350614B (zh) * 2007-07-17 2012-05-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定时开关控制电路
CN101728123B (zh) * 2009-09-29 2012-07-04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CN102110549A (zh) * 2011-03-03 2011-06-29 季侃 一种缩短智能装置总体动作时间的方法
JP5876250B2 (ja) * 2011-08-19 2016-03-02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石コイルの駆動装置
EP2885804B1 (en) 2012-09-21 2016-05-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gulated power supply assembly for use in electrical switch
DE102012218987A1 (de) * 2012-10-18 2014-04-24 Robert Bosch Gmbh Ansteuerschaltung für n Schütze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von n Schützen
WO2014094830A1 (en) 2012-12-18 2014-06-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gulated power supply assembly for use in electrical switch
US9589753B2 (en) 2013-11-12 2017-03-07 Abb Schweiz A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ntactor device, and control unit
US9786457B2 (en) 2015-01-14 2017-10-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ewheel contactor circuits
EP3309811B1 (de) * 2016-10-11 2018-12-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ütz mit einer elektronischen spulenansteuerung
FR3095306B1 (fr) * 2019-04-16 2021-07-02 G Cartier Tech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par relais electromecanique a consommation reduite, et application aux dispositifs de commande pwm d’actionneurs electriques
US11676786B2 (en) * 2020-04-09 2023-06-1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ntactor open time
DE102021206315A1 (de) 2021-06-21 2022-12-2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euerschaltung und Ladevorrichtung zum Aufladen eines Akkupacks mit einer Steuerschaltung
CN114552535A (zh) * 2021-12-31 2022-05-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4122A (en) * 1979-06-20 1981-06-16 Eaton Corporation Energizing and quick deenergizing circuit for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s or the like
US4516185A (en) * 1983-09-30 1985-05-07 Siemens-Allis, Inc. Time ratio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actor or the like
ES8703214A1 (es) * 1985-04-25 1987-02-16 Kloeckner Wolfgang Dr Maquina motriz de combustion interna
US5055961A (en) * 1989-11-06 1991-10-08 Caterpillar Industrial Inc. Flyback current dampening apparatus
US4967309A (en) * 1989-12-26 1990-10-30 Caterpillar Inc. Dual current sensing driver circuit
DE4140586C2 (de) * 1991-12-10 1995-12-21 Clark Equipment Co N D Ges D S Verfahren und Steuer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Stroms durch eine Magnetspule
US5347419A (en) * 1992-12-22 1994-09-13 Eaton Corporation Current limiting solenoid driver
JPH07189787A (ja) * 1993-12-28 199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噴射弁駆動制御装置
JP3577339B2 (ja) * 1994-05-19 2004-10-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弁駆動回路
JP3496982B2 (ja) * 1994-07-15 2004-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US5541806A (en) * 1994-08-01 1996-07-30 Caterpillar Inc. Dual current sensing driver circuit with switching energization andflyback current paths
US5818678A (en) * 1997-10-09 1998-10-06 Del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ri-stat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solenoid having on off and PWM control m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66036B2 (ja) 2008-03-26
CA2259021C (en) 2005-06-14
EP0936649B1 (en) 2007-05-02
ZA991035B (en) 1999-08-10
US5910890A (en) 1999-06-08
KR19990072498A (ko) 1999-09-27
DE69935939D1 (de) 2007-06-14
KR100519153B1 (ko) 2005-10-06
EP0936649A2 (en) 1999-08-18
CN1227395A (zh) 1999-09-01
CA2259021A1 (en) 1999-08-12
ES2285800T3 (es) 2007-11-16
DE69935939T2 (de) 2008-01-10
JPH11273526A (ja) 1999-10-08
EP0936649A3 (en) 2000-04-12
BR9900404A (pt) 2000-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79C (zh) 用来控制对线圈加电的电路和电流切换设备
KR100405597B1 (ko) 임펄스하이-레벨 출력스테이지 공급 회로배치
US4933623A (en) Generator voltage regulator power circuit
CN101344184A (zh) 电磁阀驱动电路和电磁阀
US5471360A (en) DC electromagnet apparatus
KR20060046198A (ko) 직류 전자장치용 릴레이 제어장치
US4326234A (en) Electrically held power relay circuit with reduced power dissipation
US3936701A (en) Timing circuit for electronic undervoltage detecting device and latch
US4035704A (en) Field weakening sensor circuit
KR19990082549A (ko) 열 보호 스위칭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장치
US4171532A (en) Thyristor pulse control circuits
US5619126A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automatically decreasing the load current
US573454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C solenoid devices during lapses in power quality
JP2922294B2 (ja) フライバック電流減衰装置
EP3319110A1 (en) Filter circuit for eliminating inrush current, dc coil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4688139A (en) Electromagnet drive device
US5631801A (en) Fast relay control circuit with reduced bounc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CN115325250B (zh) 电磁阀驱动电路及电磁阀驱动系统
EP0392733A2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olid state electr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JPH05291031A (ja) 直流電磁石装置
CN220963097U (zh) 开关电路以及继电器系统
JPH1189278A (ja) 電磁作動装置の応答時間を改善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05291032A (ja) 直流電磁石装置
MXPA99001246A (es) Circuito para controlar la aplicación de electricidad a una bobina de un aparato de interrupcion de corriente electrica
Chu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24V DC control cont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