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1862B - 拉出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拉出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1862B
CN111801862B CN201880090664.8A CN201880090664A CN111801862B CN 111801862 B CN111801862 B CN 111801862B CN 201880090664 A CN201880090664 A CN 201880090664A CN 111801862 B CN111801862 B CN 111801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shutter
circuit breaker
main bod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0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1862A (zh
Inventor
赤坂谦一
松田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0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1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20Terminals;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Frameworks
    • H02B1/012Details of mechanic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24Shutters or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reakers (AREA)
  • Trip Switchboards (AREA)

Abstract

拉出型断路器具有端子装置和挡板装置。端子装置具有多个供多个拉出框侧导体插入的绝缘基座(21)。挡板装置具有多个固定挡板。多个绝缘基座(21)在与断路器主体被拉出的方向即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2方向上进行排列。多个绝缘基座(21)各自在第2方向相对的一对壁部(213、214)分别具有与固定挡板卡合的卡合部(213f、214f)。卡合部(213f、214f)各自具有:第1延伸部(213f1、214f1),其向第1方向延伸;以及第2延伸部(213f2、214f2),其从第1延伸部(213f1、214f1)的前端朝向第2方向延伸。一对壁部(213、214)中的一个壁部的第2延伸部(213f2)和另一个壁部的第2延伸部(214f2)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拉出型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配置端子装置的拉出框内能够拉出地收纳断路器主体的拉出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挡板装置的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挡板装置的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其配置于拉出框;断路器主体,其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以及挡板装置,其安装于端子装置的前表面。
端子装置针对每相具有:多个拉出框侧导体,它们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以及绝缘基座,其供多个拉出框侧导体插入。另外,断路器主体具有多个断路器侧导体,它们以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与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而且,挡板装置具有下述功能,即,在从拉出框将断路器主体拉出时为了防止拉出框侧导体从断路器主体侧观察时露出而将拉出框侧导体覆盖。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挡板装置,其具有:固定挡板,其具有能够供从断路器主体凸出的断路器侧导体插入的开口;以及可动挡板,其在断路器主体拉出时被驱动机构移动至将固定挡板的开口覆盖的位置。该拉出型断路器是将针对每相设置的绝缘基座通过组合左右对称形的半体而构成的,在2个半体中以彼此相对的朝向设置的引导槽插入固定挡板,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固定挡板安装于绝缘基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将针对每相设置的绝缘基座通过模塑成型而一体形成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将能够插入固定挡板的引导槽设置于绝缘基座这样的课题。因此,在上述现有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有时无法容易地进行端子单元的组装或者维护。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即使在将绝缘基座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固定挡板安装于绝缘基座的拉出型断路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断路器主体和挡板装置。端子装置具有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该端子单元包含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和供多个拉出框侧导体插入的绝缘基座。断路器主体具有在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挡板装置具有多个固定挡板和可动挡板,该多个固定挡板具有在断路器主体向拉出框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的多个开口,该可动挡板在将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堵塞多个开口。多个绝缘基座在与断路器主体被拉出的方向即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2方向上进行排列。多个绝缘基座各自具有在第2方向相对的一对壁部。一对壁部各自具有与固定挡板卡合的卡合部。卡合部各自具有向第1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以及从第1延伸部的前端向第2方向延伸的第2延伸部。一对壁部中的一个壁部的第2延伸部和另一个壁部的第2延伸部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即使将绝缘基座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固定挡板安装于绝缘基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将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的情形的后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框侧导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挡板装置的情形的外观斜视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有挡板装置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动挡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外观斜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其他例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的杆的外观斜视图。
图13是在图11所示的单元基座安装有杆及连杆的状态的挡板驱动单元的俯视图。
图14是在图11所示的单元基座安装有杆及连杆的状态的挡板驱动单元的俯视图。
图15是沿图11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斜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1固定挡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2固定挡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有挡板驱动单元的情形的图。
图23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可动挡板部的情形的图。
图24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第1固定挡板的情形的图。
图25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第2固定挡板的情形的图。
图26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装置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
图27是沿图26所示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其他例的外观斜视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固定挡板部的其他例的正视图。
图30是表示向图28所示的绝缘基座安装有图29所示的固定挡板部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31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
图3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挡板装置的情形的外观斜视图。
图3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3固定挡板的外观斜视图。
图3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辅助面板的外观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此外,在包含图1及图2在内的附图中,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图示出包含Z轴、X轴和Y轴的3维的正交坐标系,该Z轴是以铅垂朝上为正方向,该X轴是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前方设为正方向,该Y轴是将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右方向设为正方向。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断路器主体1,其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开闭;端子装置2,其与断路器主体1连接;以及拉出框3,其配置有端子装置2,且能够拉出地收纳断路器主体1。并且,拉出型断路器100如图2所示,具有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进行连结的拉出轨道4。通过该拉出轨道4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此外,拉出型断路器100例如在未图示的封闭配电盘的框体内能够拉出地收纳断路器主体1。
断路器主体1具有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公知的结构。断开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断路的动作,闭合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连接的动作。
断路器主体1具有:框体10,其内置有未图示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开闭机构及跳闸机构;以及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12-1、12-2、12-3,它们向框体10的后方凸出。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针对每相而设置。此外,有时在不将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各自单独地区分的情况下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1,在不将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各自单独地区分的情况下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2。
在框体10的前表面部10a设置有未图示的操作按钮,通过对该操作按钮进行操作,从而进行以相单位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动作及以相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乖离的断开动作。通过以相单位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连接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通电状态。另外,通过以相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乖离,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断路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非通电状态。另外,内置于框体10内的跳闸机构具有下述结构,即,在过电流流过3相回路时,以相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自动地乖离而将3相回路的电路断路。
断路器侧导体11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固定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2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可动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1、12-1是形成R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2、12-2是形成S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3、12-3是形成T相的电路的导体。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断路器侧导体11与断路器侧导体12相比位于上方,但断路器侧导体11与断路器侧导体12相比也可以位于下方。
端子装置2具有:多个绝缘基座21;以及拉出框侧导体22-1、22-2、22-3、23-1、23-2、23-3,它们以后方凸出的状态收纳于该多个绝缘基座21。拉出框侧导体22-1、23-1是形成R相的电路的导体,拉出框侧导体22-2、23-2是形成S相的电路的导体,拉出框侧导体22-3、23-3是形成T相的电路的导体。此外,在不将拉出框侧导体22-1、22-2、22-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示出的情况下记载为拉出框侧导体22,在不将拉出框侧导体23-1、23-2、23-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示出的情况下记载为拉出框侧导体23。
拉出框侧导体22的从绝缘基座21凸出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1连接。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的从绝缘基座21凸出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2连接。此外,电源侧导体是将电源装置和拉出型断路器100连接的导体。另外,负载侧导体是将从电源装置被供给电力的负载和拉出型断路器100连接的导体。负载例如是通过来自电源装置的电力进行动作的电气设备。关于端子装置2的结构在后面详述。
拉出框3具有左右的侧板31、32。如图1所示,断路器主体1能够拉出地收纳于由左右的侧板31、32包围的区域即拉出框3内。另外,端子装置2能够装卸地配置于拉出框3内。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的收纳是以断路器主体1的前表面部10a露出的状态进行的,端子装置2向拉出框3内的配置是以拉出框侧导体22、23向后方凸出的状态进行的。此外,拉出框3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另外,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的收纳位置及端子装置2向拉出框3内的配置位置也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
拉出轨道4是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方式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连结的拉出轨道,由以在前后方向拉出轨道4的长度能够伸缩的方式连结的多个轨道部件41、42构成。此外,拉出轨道4只要是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方式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连结的结构即可,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取代拉出轨道4,在拉出型断路器100中设置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地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连结的大于或等于1个部件。
断路器主体1例如具有未图示的拉出手柄及拉出机构,通过使拉出手柄与拉出机构卡合而旋转,从而能够通过拉出机构使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伸缩。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延伸,由此从拉出框3内将断路器主体1拉出。另外,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收缩,由此在拉出框3内收纳断路器主体1,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被连接。
接下来,对端子装置2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将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的情形的后视图。如图3所示,端子装置2具有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端子单元20-1、20-2、20-3配置于拉出框3内时的情形。图3所示的双方向的箭头表示端子单元20-1、20-2的移动方向。端子单元20-1、20-2、20-3从拉出框3的上方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配置于拉出框3内,另外,通过向上方移动,从而能够从拉出框3拆下。
端子单元20-1、20-2、20-3的下端部插入至构成拉出框3的保持板33的未图示的开口而被保持板33保持。另外,端子单元20-1、20-2、20-3的上端部如图2所示,插入至构成拉出框3的保持板34的未图示的开口而被保持板34保持。由此,端子装置2固定于拉出框3。保持板33、34固定于侧板31、32,通过从侧板31、32将保持板33拆下,从而能够将端子单元20-1、20-2、20-3从拉出框3内拆下。如上所述,端子装置2能够装卸地配置于拉出框3内。
端子单元20-1具有拉出框侧导体22-1、23-1。另外,端子单元20-2具有拉出框侧导体22-2、23-2。端子单元20-3具有拉出框侧导体22-3、23-3。端子单元20-1、20-2、20-3是彼此相同的结构。在不将端子单元20-1、20-2、20-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示出的情况下记载为端子单元20。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框侧导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端子单元20具有绝缘基座21和拉出框侧导体22、23。绝缘基座21具有:端子收纳部215,其供拉出框侧导体22插入;端子收纳部216,其供拉出框侧导体23插入;以及2个单元收纳部217,它们各自供后面记述的2个挡板驱动单元53插入。
拉出框侧导体22具有端子导体221、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具有端子导体231、中继端子导体232和连接器233。拉出框侧导体22、23是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以拉出框侧导体22的结构为例而进行说明。
拉出框侧导体22的端子导体221具有:底部221a,其沿第1铅垂面即Z-Y平面扩展;以及端子部221b,其从底部221a向后方延伸且与水平面即X-Y平面平行地配置。在端子导体221的端子部221b连接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此外,在端子导体231的端子部连接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底部221a在正视观察时具有4边的长度相等的正方形形状,形成为长方体状。另外,端子部221b形成为从底部221a的由在上下方向相对的边夹着的区域的中间部分垂直于底部221a向后方延伸的形状。底部221a的底面是平坦面。此外,端子部221b在侧视观察时形成为T字状,但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形状。
中继端子导体222具有:底部222a,其沿第1铅垂面即Z-Y平面扩展;以及前端部222b,其从底部222a向前方沿与第1铅垂面正交的第2铅垂面即X-Z平面延伸且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Y字状。中继端子导体222插入至端子收纳部215,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底部222a由多个螺钉25固定。此外,螺钉25穿过在绝缘基座21设置的螺孔219而安装于中继端子导体222。
如图5所示,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底部222a通过多个螺栓24而与端子导体221的底部221a连结。由此,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电连接。此外,在图4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通过4根螺栓24进行固定,但螺栓2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4根。另外,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也可以通过除了螺栓24以外的紧固件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拉出框侧导体22的连接器223与中继端子导体222连接。该连接器223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与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连接。连接器223具有:槽部223a,其与中继端子导体222卡合;以及槽部223b,其与断路器侧导体11卡合。
连接器223和中继端子导体222的连接是通过将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前端部222b插入至连接器223的槽部223a而进行的。构成槽部223a的部件和构成前端部222b的部件具有弹性,如果前端部222b与槽部223a卡合,则前端部222b的外表面和槽部223a的内壁面彼此相互按压。因此,能够使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变得牢固,在将断路器侧导体11从拉出框侧导体22拉出时,能够防止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脱离。如上所述,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还起到止动器的作用。
另外,连接器223和断路器侧导体11的连接是通过将断路器侧导体11的前端部插入至连接器223的槽部223b而进行的。在断路器侧导体11的前端部插入至连接器223的槽部223b时,连接器223能够进行摆头动作。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部分成为连接器223的摆头动作的支点。此外,连接器223也可以是不进行摆动动作的结构。另外,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端子导体221、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
接下来,对在端子单元20安装的挡板装置5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挡板装置的情形的外观斜视图,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有挡板装置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6及图7所示,挡板装置5具有:固定挡板部51,其将端子装置2的前表面覆盖;可动挡板部52,其配置于固定挡板部51和端子装置2之间;以及2个挡板驱动单元53。固定挡板部51具有第1固定挡板511和2个第2固定挡板512。可动挡板部52具有2个可动挡板521。2个可动挡板521中的上侧的可动挡板521是电源侧用的可动挡板,下侧的可动挡板521是负载侧用的可动挡板。
挡板驱动单元53插入至在图4所示的绝缘基座21形成的单元收纳部217。在挡板驱动单元53插入至单元收纳部217后,2个可动挡板521安装于端子单元20-1、20-2、20-3的绝缘基座21。然后,固定挡板部51安装于端子单元20-1、20-2、20-3的绝缘基座21。第1固定挡板511配置于与端子单元20-2相对的位置。2个第2固定挡板512中的一个配置于与端子单元20-1相对的位置,另一个配置于与端子单元20-3相对的位置。
首先,对可动挡板521的结构、挡板驱动单元53的结构及可动挡板521和挡板驱动单元53的关系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动挡板的结构例的图。
如图8所示,可动挡板521具有:闭塞板部521a、521b、521c;连结部521d,其将闭塞板部521a、521b、521c的一端部彼此连结;连结部521e,其将闭塞板部521a、521b、521c的另一端部彼此连结;以及凸部521f,其从连结部521e向外方凸出。在凸部521f形成开口521g。
可动挡板521能够滑动地安装于绝缘基座21。如图6所示,在各绝缘基座21形成有滑动面211a、212a。而且,各可动挡板521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滑动面211a或者滑动面212a。各可动挡板521在滑动面211a或者滑动面212a沿左右方向滑动,能够选择性地移动至闭塞位置和开放位置。
闭塞位置是通过闭塞板部521a、521b、521c将固定挡板部51的开口511a、512a或者开口511b、512b闭塞的位置。另外,开放位置是没有通过闭塞板部521a、521b、521c将开口511a、512a或者开口511b、512b闭塞的位置。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外观斜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分解斜视图。如图9及图10所示,挡板驱动单元53具有:框体部530;压缩弹簧533,其一端固定于框体部530;以及杆534,其基端被压缩弹簧533的另一端预紧。另外,挡板驱动单元53具有:螺旋弹簧535,其能够旋转地保持于框体部530,一端卡止于框体部530;以及连杆536,其被螺旋弹簧535的另一端预紧,与可动挡板521卡合。
框体部530具有:滑动槽531a,杆534在该滑动槽531a进行滑动;单元基座531,其形成能够旋转地支撑连杆536的圆柱状的轴部531b;以及单元罩532,其从上方安装于单元基座531。在单元罩532形成向右方向或者左方向凸出的多个凸部532a、532b。在由单元基座531和单元罩532形成的空间中对压缩弹簧533、螺旋弹簧535、连杆536和杆534的一部分进行配置。
杆534具有:延伸部534a,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基端部534b,其与延伸部534a的后端连续,固定于压缩弹簧533的另一端;卡合部534c,其从基端部534b沿压缩弹簧533向后方凸出且在左右方向与连杆536相对的面形成为弧状;以及接触部534d,其与断路器主体1接触而从断路器主体1被按压。在图9及图10所示的状态下,杆534在由压缩弹簧533将基端部534b向前方预紧的状态下,基端部534b卡止于框体部530。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对抗压缩弹簧533的推回的力,杆534的接触部534d被断路器主体1向后方按压,杆534向后方移动。
连杆536形成为L字状,角部能够旋转地由单元基座531的轴部531b支撑。连杆536具有:开口536a,其供轴部531b插入;第1臂部536b,其由螺旋弹簧535的另一端预紧,将杆534的卡合部534c向前方预紧;以及第2臂部536c,其前端536d从框体部530的开口530a凸出而插入至可动挡板521的开口521g。
在杆534通过断路器主体1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第1臂部536b的前端被杆534的卡合部534c向后方按压。如果卡合部534c向后方移动,则第1臂部536b在俯视观察时顺时针旋转。因此,第2臂部536c以轴部531b为旋转中心而在俯视观察时顺时针旋转,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从左向右移动。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与可动挡板521的开口521g卡合。因此,伴随前端536d向右方向的移动,可动挡板521向开放位置移动。
挡板驱动单元53并不限定于图9及图10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下述结构,即,在可动挡板521处于放开位置的状态下对杆进行保持。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驱动单元的其他例的仰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的杆的外观斜视图。图13及图14是在图11所示的单元基座安装有杆及连杆的状态的挡板驱动单元的俯视图。图15是沿图11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1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53与图9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53的不同点在于单元基座531的一部分的形状及杆534的形状的一部分。杆534如图12所示,具有从基端部534b的下部向下方凸出的凸起部534e。而且,单元基座531如图11及图13所示,具有:引导槽531c,其对设置于杆534的凸起部534e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凹部531d,其在左方向与引导槽531c相连续。凹部531d具有倾斜部531e,该倾斜部531e伴随杆534向后方的移动而将凸起部534e引导至引导槽531c。
在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杆534的延伸部534a通过由未图示的压缩弹簧533进行的预紧而向前方被拉出。如果从图13所示的状态起使断路器主体1朝向拉出框3移动,则杆534的凸起部534e一边被引导槽531c引导、一边向后方移动,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由此,可动挡板521从断路位置移动至放开位置。
另外,如果从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被拉出的状态起使杆534向后方移动,在凸起部534e处于与凹部531d相对的位置时使杆534旋转,则凸起部534e进入凹部531d。在该状态下,如果消除将杆534向后方按压的力,则凸起部534e由凹部531d卡止。直至凸起部534e成为与凹部531d相对的位置为止,可动挡板521从断路位置移动至放开位置,因此能够在放开位置保持可动挡板521。
因此,在维护检查时能够将电源侧的可动挡板521和负载侧的可动挡板521单独地或者同时地设为放开位置,由此,能够将端子装置2内的电源侧的回路和负载侧的回路单独地或者同时地检查。此外,杆534的基端部534b以延伸部534a为轴中心而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即使使杆534旋转,杆534的基端部534b与第1臂部536b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也不变化,由此,能够避免从杆534向连杆536施加的力变得过大而连杆536压曲这样的情况。
另外,在凸起部534e被凹部531d卡止的状态下,如果将断路器主体1朝向拉出框3移动,则通过断路器主体1而杆534向后方移动。此时,向凹部531d进行了移动的凸起部534e在一边在凹部531d的倾斜部531e滑动、一边向后方移动时进行旋转,因此直至成为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的状态为止,旋转的杆534的姿态恢复为原来的姿态,凸起部534e和凹部531d的卡合被解除。因此,在此后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被拉出的情况下,杆534通过压缩弹簧533而移动。此时,凸起部534e是返回至引导槽531c的状态,因此沿引导槽531c不断移动,凸起部534e与凹部531d相比向前方移动。因此,可动挡板521的位置不会一直处于放开位置。
图1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此外,在图16及图17中,省略了拉出框3及拉出轨道4。
如图16所示,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断路器侧导体11-1经由第2固定挡板512的开口512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5。在端子收纳部215中,断路器侧导体11-1与拉出框侧导体22-1的连接器223连接。同样地,断路器侧导体11-2经由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5,与拉出框侧导体22-2的连接器223连接。断路器侧导体11-3经由第2固定挡板512的开口512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5,与拉出框侧导体22-3的连接器223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杆534被压入至挡板驱动单元53。
如图17所示,拉出型断路器100如果从图16所示的状态起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向前方拉出,则压入至断路器主体1的单元收纳部217的杆534通过图10所示的压缩弹簧533的伸展力而向前方被按压。因此,在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经过开口511a、512a后,挡板驱动单元53的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使可动挡板521向闭塞位置移动。由此,开口511a、512a被闭塞板部521a、521b、521c闭塞。
接下来,对绝缘基座21的结构、固定挡板部51的结构及绝缘基座21和固定挡板部51的关系进行说明。首先,对绝缘基座21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18及图19所示,绝缘基座21左右对称地形成。该绝缘基座21具有:作为上壁部的壁部211;作为底壁部的壁部212;作为左侧的侧壁部的壁部213;以及作为右侧的侧壁部的壁部214。在由壁部211、212、213、214包围的空间中形成端子收纳部215、216和2个单元收纳部217。2个单元收纳部217各自是对上述的挡板驱动单元53进行收纳的空间,形成于端子收纳部215和端子收纳部216之间。
壁部211具有:滑动面211a,其供可动挡板521进行滑动;以及引导部211b,其配置于滑动面211a的前方,向下方凸出。通过引导部211b抑制可动挡板521从滑动面211a脱落。
壁部212具有:滑动面212a,其供可动挡板521进行滑动;以及引导部212b,其配置于滑动面212a的前方,向上方凸出。通过引导部212b抑制可动挡板521从滑动面212a脱落。
壁部213、214具有滑动槽213a、214a和止动器部213b、214b。图10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53的多个凸部532a在挡板驱动单元53插入至单元收纳部217时,在滑动槽213a、214a进行滑动。而且,图10所示的挡板驱动单元53的多个凸部532b抵接于止动器部213b、214b,由此限制挡板驱动单元53向后方的移动。
另外,壁部213、214具有滑动面213c、214c。2个可动挡板521在上述的滑动面211a、212a和滑动面213c、214c进行滑动,由此2个可动挡板521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
另外,壁部213、214形成与滑动面213c、214c相比分别向前方凸出的第1凸出部213d、214d、第2凸出部213e、214e及卡合部213f、214f。第2凸出部213e、214e与第1凸出部213d、214d相比向前方凸出,卡合部213f、214f与第2凸出部213e、214e相比向前方凸出。第1凸出部213d、214d的前表面是第1固定挡板511的背面进行接触的第1挡板安装面,第2凸出部213e、214e的前表面是第2固定挡板512的背面进行接触的第2挡板安装面。第1凸出部213d、214d的前表面和滑动面213c、214c的前后方向的间隔,大于可动挡板521的前后方向的厚度。
卡合部213f形成为L字状,具有:第1延伸部213f1,其向前方延伸;以及第2延伸部213f2,其从第1延伸部213f1的前端朝向左方向延伸。卡合部214f具有:第1延伸部214f1,其向前方延伸;以及第2延伸部214f2,其从第1延伸部214f1的前端朝向右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卡合部213f、214f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且朝向断路器主体1的外方的方向、即前端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因此,卡合部213f、214f能够容易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没有相对的其他部位的位置,能够通过模塑成型而一体形成绝缘基座21。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1固定挡板的结构例的图。如图20所示,第1固定挡板511具有:开口511a,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1插入;开口511b,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2插入;以及开口511c,其供杆534插入。另外,第1固定挡板511具有:开口511d,其供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插入;多个开口511e、511h,它们供第2凸出部213e、214e插入;多个开口511f、511i,它们供卡合部213f、214f插入;以及2个凹部511g,它们与多个引导部211b、212b卡合。此外,多个凹部511g形成为能够与多个引导部211b、212b嵌合的形状,但只要是能够卡合的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图20所示的形状。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2固定挡板的结构例的图。如图21所示,第2固定挡板512具有:开口512a,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1插入;开口512b,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2插入;凸状的多个卡合部512c、512d,它们向下方凸出,与卡合部213f、214f卡合;以及多个凹部512e,它们与多个引导部211b、212b卡合。此外,多个凹部512e只要是能够与多个引导部211b、212b卡合的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图21所示的形状。
另外,第2固定挡板512具有供第1延伸部213f1、214f1的至少一个插入的多个切口部512f、512g、512h。切口部512f朝向左方形成了切口,切口部512g、512h朝向右方形成了切口。切口部512f与上述的卡合部512c相邻地配置,切口部512g与上述的卡合部512d相邻地配置。切口部512h配置于切口部512g的下方。
接下来,对固定挡板部51及可动挡板部52向绝缘基座21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有挡板驱动单元的情形的图。图23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可动挡板部的情形的图。图24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第1固定挡板的情形的图。图25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安装第2固定挡板的情形的图。图26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装置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图27是沿图26所示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此外,在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及图27中,为了便于说明,在绝缘基座21未图示出拉出框侧导体22及拉出框侧导体23。
首先,如图22所示,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在左右方向相邻地配置。接下来,向在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中的正中间的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形成的2个单元收纳部217插入2个挡板驱动单元53。此外,2个挡板驱动单元53以彼此上下左右反转的状态插入至2个单元收纳部217。
接下来,如图23所示,2个可动挡板521安装于端子单元20-1、20-2、20-3。具体地说,2个可动挡板521中的一个能够滑动地配置于上侧的滑动面211a、213c、214c,向开口521g插入上侧的挡板驱动单元53中的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另外,另一个可动挡板521能够滑动地配置于下侧的滑动面212a、213c、214c,向开口521g插入下侧的挡板驱动单元53中的第2臂部536c的前端536d。
此外,一个可动挡板521配置于滑动面211a和引导部211b之间,由此防止从端子单元20脱落。另外,另一个可动挡板521配置于滑动面212a和引导部212b之间,由此防止从端子单元20脱落。
接下来,如图24所示,在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安装第1固定挡板511。在图24所示的状态下,第1固定挡板511的上下的凹部511g被嵌入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的引导部211b、212b。
并且,在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h中嵌入端子单元20-1的第2凸出部213e和端子单元20-2的第2凸出部214e。在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e中嵌入端子单元20-2的第2凸出部213e和端子单元20-3的第2凸出部214e。在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i中嵌入端子单元20-1的卡合部213f和端子单元20-2的卡合部214f,在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f中嵌入端子单元20-2的卡合部213f和端子单元20-3的卡合部214f。
如上所述,第1固定挡板511与端子单元20-1、20-2、20-3嵌合。因此,能够将第1固定挡板511安装于端子单元20-2,并且通过第1固定挡板511将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进行连结。此外,在图24所示的状态下,2个挡板驱动单元53的上述的杆534是从第1固定挡板511的上述的开口511c凸出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25及图27所示,在安装有第1固定挡板511的状态的各端子单元20-1、20-3安装第2固定挡板512。在图25及图27所示的状态下,第2固定挡板512的各卡合部512c与相邻的2个端子单元20的卡合部213f、214f卡合,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d与端子单元20的卡合部213f、214f的任意者卡合。
具体地说,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c插入至相邻的2个端子单元20的卡合部213f、214f和第1固定挡板511的前表面之间。因此,由卡合部213f、214f的第2延伸部213f2、214f2的背面和第1固定挡板511的前表面夹持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c。
另外,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d插入至在包含第2凸出部213e的前表面的平面和卡合部213f的第2延伸部213f2的背面之间形成的空间、或者插入至在包含第2凸出部214e的前表面的平面和卡合部214f的第2延伸部214f2的背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由此,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d与卡合部213f、214f的任意者卡合。
另外,在第2固定挡板512的切口部512f、512g中,插入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中的至少一个,与卡合部213f、214f中的至少一个卡合。切口部512f形成于包含卡合部512c的左右及下方的区域。向切口部512f中的位于卡合部512c的下方的区域插入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且向切口部512g插入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中的至少一者。然后,通过使第2固定挡板512向下方移动,从而在卡合部213f、214f中的至少一个插入至切口部512f、512g的状态下,卡合部213f、214f中的至少一个与切口部512f、512g卡合,且卡合部512c、512d与卡合部213f、214f卡合。同样地,向第2固定挡板512的切口部512h插入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中的至少一个,与卡合部213f、214f的至少一个卡合。
第1固定挡板511的板厚与第1凸出部213d、214d的前表面和第2凸出部213e、214e的前表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因此,第2固定挡板512的背面按压接触于第1固定挡板511的前表面和第2凸出部213e的前表面。另外,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d按压接触于卡合部213f的第2延伸部213f2的背面或者卡合部214f的第2延伸部214f2的背面。
如上所述,2个第2固定挡板512在一部分与第1固定挡板511的一部分重合的状态下,安装于端子单元20,在该端子单元20安装有第1固定挡板511。因此,第1固定挡板511配置于端子单元20和第2固定挡板512之间,防止从端子单元20脱落。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拉出型断路器100中,在绝缘基座21设置有第2凸出部213e、214e,但拉出型断路器100也可以是在绝缘基座21没有设置第2凸出部213e、214e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固定挡板部51的结构也是一部分不同。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的其他例的外观斜视图。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固定挡板部的其他例的正视图。图30是表示向图28所示的绝缘基座安装有图29所示的固定挡板部的状态的正视图。
在图28所示的绝缘基座21没有设置图18所示的第2凸出部213e、214e。另外,包含第1凸出部213d、214d的前表面的平面和卡合部213f、214f的第2延伸部213f2、214f2的背面之间的间隔,与第1固定挡板511及第2固定挡板512各自的板厚实质上相同。
在图29所示的第1固定挡板511中,取代图20所示的开口511e、511f、511h、511i而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凸状的卡合部511k。另外,在图29所示的第2固定挡板512中,取代图21所示的卡合部512c而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凸状的卡合部512i。卡合部511k、512i与被插入卡合部213f、214f的第1延伸部213f1、214f1的切口部相邻地配置。卡合部512i的宽度小于卡合部512c的宽度。另外,第1固定挡板511及第2固定挡板512各自的宽度与绝缘基座21的宽度实质上相同。此外,在这里的“宽度”是指左右方向的长度。
如图30所示,在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设置的卡合部213f、214f和图29所示的第1固定挡板511的多个卡合部511k进行卡合。另外,在端子单元20-1的绝缘基座21设置的卡合部213f和图29所示的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i进行卡合。另外,在端子单元20-3的绝缘基座21设置的卡合部214f和图29所示的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i进行卡合。如上所述,拉出型断路器100可以是在绝缘基座21没有设置第2凸出部213e、214e的结构。此外,拉出型断路器100也可以是具有一个端子单元20,进行单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结构。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断路器主体1、端子装置2、拉出框3和挡板装置5。端子装置2具有多个端子单元20,配置于拉出框3内,该端子单元20包含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以及供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插入的绝缘基座21。断路器主体1具有在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与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能够从拉出框3内拉出。挡板装置5具有第1固定挡板511、第2固定挡板512和可动挡板521。第1固定挡板511具有多个开口511a、511b,它们在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插入。第2固定挡板512具有多个开口512a、512b,它们在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插入。可动挡板521在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情况下堵塞多个开口511a、512a或者多个开口511b、512b。多个绝缘基座21在与断路器主体1被拉出的方向即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绝缘基座21各自具有在与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壁部213、214。一对壁部213、214各自具有与第1固定挡板511及第2固定挡板512中的至少一个卡合的卡合部213f、214f。卡合部213f、214f各自具有:第1延伸部213f1、214f1,它们向拉出方向延伸;以及第2延伸部213f2、214f2,它们从第1延伸部213f1、214f1的前端朝向与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一对壁部213、214中的一个第2延伸部213f2和另一个第2延伸部214f2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卡合部213f、214f向与前端彼此相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卡合部213f、214f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没有相对的其他部位的位置,能够通过模塑成型而一体形成绝缘基座21。
另外,第1固定挡板511具有供第1延伸部213f1、214f1插入的开口511f、511i。开口511f、511i是第1开口的一个例子。第2固定挡板512具有:切口部512f、512g,它们供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中的至少一个插入;以及卡合部512c、512d,它们向下方凸出,与在第1固定挡板511的开口511f、511i插入有第1延伸部213f1、214f1的状态下的卡合部213f、214f的第2延伸部213f2、214f2卡合。由此,第2固定挡板512在一部分与第1固定挡板511的一部分重合的状态下,在安装有第1固定挡板511的端子装置2进行安装。因此,第1固定挡板511配置于端子装置2和第2固定挡板512之间,防止第1固定挡板511从端子装置2脱落。卡合部512c、512d是挡板侧卡合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一对壁部213、214各自具有向拉出方向延伸的第2凸出部213e、214e。第1固定挡板511具有供第2凸出部213e、214e插入的开口511e。开口511e是第2开口的一个例子。第2固定挡板512在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面相反的面与第2凸出部213e、214e的前表面抵接。由此,能够在使第1固定挡板511与第2凸出部213e、214e卡合,并且第2固定挡板512与第2凸出部213e、214e的前表面按压接触的状态下对第2固定挡板512进行保持。因此,能够将第1固定挡板511及第2固定挡板512以更稳定的状态安装于端子装置2。
另外,在开口511e插入多个绝缘基座21中的彼此相邻的2个绝缘基座21各自的第2凸出部213e、214e。由此,能够将第1固定挡板511跨越多个绝缘基座21进行安装,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多个绝缘基座21间的位置偏移。
另外,第2固定挡板512在与第1固定挡板511彼此的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安装于端子装置2。由此,能够将第1固定挡板511及第2固定挡板512以更稳定的状态安装于端子装置2。
另外,挡板装置5具有挡板驱动单元53,该挡板驱动单元53与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的拉出联动地移动可动挡板521。挡板驱动单元53配置于多个绝缘基座21中的一个绝缘基座21的内部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之间。在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之间配置挡板驱动单元53,因此能够抑制绝缘基座21的宽度及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宽度变大。另外,在绝缘基座21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配置挡板驱动单元53。因此,与在拉出框侧导体22的上方和拉出框侧导体23的下方各自配置挡板驱动单元53的情况相比,即使在断路器主体1扭转而收纳于拉出框3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可动挡板521高精度地移动。另外,例如在挡板驱动单元53配置于端子单元20-1、20-3的情况下,挡板驱动单元53在左右分离地配置,如果断路器主体1在左右扭转而插入,则一个挡板驱动单元53提前被驱动,另一个挡板驱动单元53延迟被驱动,延迟被驱动的可动挡板521有可能与断路器侧导体11或者断路器侧导体12发生碰撞。因此,通过将挡板驱动单元53配置于多个绝缘基座21中的中央的绝缘基座21,从而即使断路器主体1以在左右扭转的状态收纳于拉出框3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可动挡板521高精度地移动。
另外,挡板驱动单元53具有在拉出方向被预紧的杆534和连杆536。连杆536伴随杆534向与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而旋转,将可动挡板521从堵塞多个开口511a、511b、512a、512b的断路位置移动至使多个开口511a、511b、512a、512b露出的放开位置。由此,挡板驱动单元53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可动挡板521移动。
另外,挡板驱动单元53具有单元基座531,该单元基座531能够旋转地保持连杆536,伴随杆534向与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而供杆534插入。单元基座531能够在可动挡板521处于放开位置的状态下保持杆534。由此,能够在维护检查时将电源侧的回路和负载侧的回路单独地或者同时地将可动挡板521设为放开位置而对端子装置2内进行检查。
另外,杆534具有凸起部534e,该凸起部534e向与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下方凸出。挡板驱动单元53具有:引导槽531c,其对凸起部534e进行引导;以及凹部531d,其在与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引导槽531c相连续,将凸起部534e卡止。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可动挡板521维持在放开位置。
另外,凹部531d具有倾斜部531e,该倾斜部531e伴随杆534向与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使凸起部534e向引导槽531c进入。由此,通过将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收纳,从而能够使凸起部534e返回引导槽531c,能够容易地避免可动挡板521的位置维持在放开位置。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的不同点在于端子单元20的数量和固定挡板部的结构。下面,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31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图3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安装挡板装置的情形的外观斜视图。如图31及图32所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端子装置2A具备彼此具有相同结构的4个端子单元20-1、20-2、20-3、20-4。另外,挡板装置5A具有固定挡板部51A、可动挡板部52A和2个挡板驱动单元53。
可动挡板部52A具有2个可动挡板521A。可动挡板521A具有4个闭塞板部,这一点与具有3个闭塞板部521a、521b、521c的可动挡板521不同。
固定挡板部51A具有第1固定挡板511、第2固定挡板512、第3固定挡板513和辅助面板514。第1固定挡板511安装于端子单元20-2。第2固定挡板512安装于端子单元20-1。第3固定挡板513安装于2个端子单元20-3、20-4。另外,辅助面板514安装于端子单元20-3的壁部213和端子单元20-4的壁部214。
图3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3固定挡板的外观斜视图,图3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辅助面板的外观斜视图。如图33所示,第3固定挡板513具有:开口513a,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1插入;开口513b,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2插入;凸状的多个卡合部513c、513d、513i,它们向下方凸出,与卡合部213f、214f中的至少一个卡合;以及多个凹部513e,它们与多个引导部211b、212b卡合。
另外,第3固定挡板513具有:多个切口部513f、513g、513h,它们供第1延伸部213f1、214f1中的至少一个插入;以及开口513j,其供第1延伸部213f1、214f1插入。切口部513f、513g、513h是与上述的切口部512f、512g、512h相同的结构。开口513j与卡合部513i相邻地配置。在第3固定挡板513的安装工序中,在开口513j中的位于卡合部513i的下方的区域插入第1延伸部213f1、214f1,然后,使第3固定挡板513向下方移动。由此,在卡合部213f、214f插入开口513j的状态下,卡合部213f、214f与开口513j及卡合部513i卡合。
第3固定挡板513的卡合部513c、513d、513i与第2固定挡板512的卡合部512c、512d同样地起作用。另外,第3固定挡板513的凹部513e与第2固定挡板512的凹部512e同样地起作用。因此,第3固定挡板513在一部分与第1固定挡板511的一部分重合的状态下,在安装有第1固定挡板511的端子单元20-2、20-3、20-4进行安装。
如图34所示,辅助面板514具有多个开口514a和多个开口514b。在多个开口514a插入端子单元20-3的第2凸出部213e和端子单元20-4的第2凸出部214e。另外,在多个开口514b插入端子单元20-3的卡合部213f和端子单元20-4的卡合部214f。辅助面板514配置于第3固定挡板513和端子单元20-3、20-4之间。因此,第3固定挡板513的背面在第2凸出部213e、214e的前表面的基础上,还与辅助面板514的前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将第3固定挡板513稳定地安装于端子装置2A。此外,挡板装置5A也可以是没有设置辅助面板514的结构。
如上所述,即使在极数增加而大于或等于4极的情况下,通过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相同的原理,也能够将固定挡板部51A安装于端子装置2A。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断路器主体,2、2A端子装置,3拉出框,4拉出轨道,5、5A挡板装置,10框体,10a前表面部,11、11-1、11-2、11-3、12、12-1、12-2、12-3断路器侧导体,20、20-1、20-2、20-3、20-4端子单元,21绝缘基座,22、22-1、22-2、22-3、23、23-1、23-2、23-3拉出框侧导体,24螺栓,25螺钉,31、32侧板,33、34保持板,41、42轨道部件,51、51A固定挡板部,52、52A可动挡板部,53挡板驱动单元,100拉出型断路器,211、212、213、214壁部,211a、212a、213c、214c滑动面,211b、212b引导部,213a、214a滑动槽,213b、214b止动器部,213d、214d第1凸出部,213e、214e第2凸出部,213f、214f、512c、512d、511k、512i、513c、513d、513i、534c卡合部,213f1、214f1第1延伸部,213f2、214f2第2延伸部,215、216端子收纳部,217单元收纳部,219螺孔,221、231端子导体,221a、222a底部,221b端子部,222、232中继端子导体,222b前端部,223、233连接器,223a、223b槽部,511第1固定挡板,511a、511b、511c、511d、511e、511f、511h、511i、512a、512b、513a、513b、513j、514a、514b、521g、536a开口,511g、512e、513e、531d凹部,512第2固定挡板,512f、512g、512h、513f、513g、513h切口部,513第3固定挡板,514辅助面板,521、521A可动挡板,521a、521b、521c闭塞板部,521d、521e连结部,521f、532a、532b凸部,530框体部,531单元基座,531a滑动槽,531b轴部,531c引导槽,531e倾斜部,532单元罩,533压缩弹簧,534杆,534a延伸部,534b基端部,534d接触部,534e凸起部,535螺旋弹簧,536连杆,536b第1臂部,536c第2臂部,536d前端。

Claims (8)

1.一种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拉出框;
端子装置,其具有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所述拉出框内,该端子单元包含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和供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插入的绝缘基座;
断路器主体,其具有在收纳于所述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以及
挡板装置,其具有可动挡板和多个固定挡板,该多个固定挡板具有在所述断路器主体向所述拉出框内收纳时供所述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的多个开口,该可动挡板在将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堵塞所述多个开口,
多个所述绝缘基座在与所述断路器主体被拉出的方向即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2方向上进行排列,
所述多个绝缘基座各自具有在所述第2方向相对的一对壁部,
所述一对壁部各自具有与所述固定挡板卡合的卡合部,
多个所述卡合部各自具有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以及从所述第1延伸部的前端向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延伸部,
所述一对壁部中的一个所述壁部的所述第2延伸部和另一个所述壁部的所述第2延伸部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固定挡板包含第1固定挡板和第2固定挡板,
所述第1固定挡板具有供所述卡合部的所述第1延伸部插入的第1开口,
所述第2固定挡板具有:
切口部,其供所述卡合部的所述第1延伸部插入;以及
挡板侧卡合部,其在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各自正交的第3方向凸出,与在所述第1固定挡板的第1开口插入有所述第1延伸部的状态的所述卡合部的所述第2延伸部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壁部各自具有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凸出部,
所述第1固定挡板具有供所述绝缘基座的所述凸出部插入的第2开口,
所述第2固定挡板在与所述断路器主体相对的面相反的面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开口插入所述多个绝缘基座中的彼此相邻的2个绝缘基座的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装置具有挡板驱动单元,该挡板驱动单元与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的拉出联动地移动所述可动挡板,
所述挡板驱动单元配置于所述多个绝缘基座中的一个绝缘基座的内部的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驱动单元具有:
杆,其在所述第1方向被预紧;以及
连杆,其伴随所述杆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而旋转,使所述可动挡板从将所述多个开口堵塞的断路位置移动至使所述多个开口露出的放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驱动单元具有单元基座,该单元基座将所述连杆能够旋转地保持,伴随所述杆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而供所述杆插入,
所述单元基座在所述可动挡板处于所述放开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保持所述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具有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
所述挡板驱动单元具有:
引导槽,其对所述凸起部进行引导;以及
凹部,其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所述引导槽连续,将所述凸起部卡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伴随所述杆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引导槽进入。
CN201880090664.8A 2018-03-07 2018-03-07 拉出型断路器 Active CN111801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8796 WO2019171500A1 (ja) 2018-03-07 2018-03-07 引出形遮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1862A CN111801862A (zh) 2020-10-20
CN111801862B true CN111801862B (zh) 2022-04-05

Family

ID=6784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0664.8A Active CN111801862B (zh) 2018-03-07 2018-03-07 拉出型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43294B2 (zh)
KR (1) KR102357014B1 (zh)
CN (1) CN111801862B (zh)
TW (1) TWI699058B (zh)
WO (1) WO20191715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4664A1 (de) * 1985-12-13 1987-06-19 Siemens Ag Einschubrahmen mit einer fahrschiene fue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geraet
JP2755049B2 (ja) * 1992-06-30 1998-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遮断器の安全シャッター装置
CN2199617Y (zh) * 1994-08-18 1995-05-31 浙江省鄞县电器开关厂 高压开关柜的绝缘隔板
JP4074038B2 (ja) * 1999-11-10 2008-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遮断器の挿入/引出し装置
KR100463604B1 (ko) * 2002-05-22 2004-12-29 엘지산전 주식회사 인출형 기중차단기의 셔터 플레이트 결합구조
JP2005045970A (ja) * 2003-07-24 2005-0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引出形遮断器
JP4597816B2 (ja) * 2005-08-26 2010-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遮断器
JP4584843B2 (ja) * 2006-02-02 2010-11-24 寺崎電気産業株式会社 引出形回路遮断器のシャッタ装置
JP4641978B2 (ja) * 2006-06-21 2011-03-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遮断器
JP2008131818A (ja) * 2006-11-24 2008-06-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引出形遮断器、及び引出形遮断器の引出ハンドル
KR20080079566A (ko) * 2007-02-27 2008-09-01 제너럴 일렉트릭 캄파니 인출식 회로 차단 장치용 셔터 잠금 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JP4925974B2 (ja) * 2007-08-28 2012-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回路遮断器、引出形回路遮断器の端子装置、及び端子装置の相間絶縁板
KR100924431B1 (ko) * 2007-12-13 2009-10-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기중차단기의 크레들
JP5630380B2 (ja) * 2011-05-27 2014-1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遮断器
KR101809389B1 (ko) * 2013-10-10 2017-12-14 슈나이더 일렉트릭 인더스트리스 에스에이에스 회로 차단기 장치
US9312668B2 (en) * 2014-06-20 2016-04-12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Arc resistant shutters
CN206313347U (zh) * 2016-12-13 2017-07-07 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 一种开关电器用抽屉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71500A1 (ja) 2019-09-12
TW201939834A (zh) 2019-10-01
KR102357014B1 (ko) 2022-02-08
TWI699058B (zh) 2020-07-11
KR20200110799A (ko) 2020-09-25
CN111801862A (zh) 2020-10-20
JPWO2019171500A1 (ja) 2020-08-20
JP6843294B2 (ja)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22418A (ja) 引出形遮断器の安全シャッター装置
WO2014142875A1 (en) Independent shutter system for rack-in breakers
US20010025773A1 (en) Draw out arrangement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s
JPH0113284B2 (zh)
CN111801862B (zh) 拉出型断路器
US7064641B2 (en) Cathedral door shutter assembly
DK2259396T3 (en) Device for locking a component on a rail
CN111448728B (zh) 拉出型断路器
KR101740078B1 (ko) 이중 인클로저를 구비한 다극 개폐 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KR100555634B1 (ko) 전동기 제어반
CN212783322U (zh) 负荷断路开关
CN204632710U (zh) 保险模块
KR870000268Y1 (ko) 콘트롤센터 제어유니트의 셔터장치
JP4486949B2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分電盤
CN213242416U (zh) 负荷断路开关
JPH0127367Y2 (zh)
CN218456257U (zh) 一种能够方便灵活调整的配电箱
JP7361996B1 (ja) 配電盤
CN213519839U (zh) 灭弧室及负荷断路开关
KR810001471Y1 (ko) 폐쇄 배전반
JP2024017339A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分電盤
JPS635384Y2 (zh)
CN111785574A (zh) 负荷断路开关
JPS6237375Y2 (zh)
CN111785573A (zh) 负荷断路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