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5043A -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 Google Patents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5043A
CN111795043A CN201910281420.4A CN201910281420A CN111795043A CN 111795043 A CN111795043 A CN 111795043A CN 201910281420 A CN201910281420 A CN 201910281420A CN 111795043 A CN111795043 A CN 111795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laminating
cavity
window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14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周华伟
蔡鹏程
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14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5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5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视窗,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腔体,贴合腔体的侧面设有第一视窗,第一视窗用于观察贴合腔体内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在贴合过程中的贴合状态,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及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如此,在贴合过程中,方便使用者沿垂直贴合腔体的方向透过第一视窗获取两个工件之间的贴合情况。本申请的贴合设备应用于显示加工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背景技术
贴合设备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如显示面板与盖板的贴合、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的贴合等等。但现有的贴合设备中,使用者无法获取贴合作业时贴合设备的贴合腔体内部情况,例如工件之间的贴合状态等;如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艺参数的调节,影响贴合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贴合精度的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腔体,贴合腔体的侧面设有第一视窗,第一视窗用于观察贴合腔体内在贴合过程中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贴合过程为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相贴合的过程,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及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
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或者,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以及与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相连的部件。其中,与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相连的部件,为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以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为始,朝向第一工件背离第二工件的表面所在方向延伸的结构。
在贴合过程中,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二工件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或者,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以及与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相连的部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工件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相连的部件。其中,与第二工件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相连的部件,为在贴合过程中第二工件以第二工件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为始,朝向第二工件背离第一工件的表面所在方向延伸的结构。
所谓“正投影”为平行投射线垂直投影面。沿第二方向的平行投射线,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内。
在贴合过程中,沿第二方向的平行投射线,第一工件能够于贴合腔体侧面上形成第一正投影,第二工件能够于贴合腔体侧面上形成第二正投影,第一正投影朝向第二正投影的边缘,与第二正投影朝向第一正投影的边缘位于第一视窗内。
如此,在贴合过程中,透过第一视窗,实现沿第二方向的视角对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的贴合状态进行监控,例如,第一工件的边缘部位与第二工件上对应的边缘部位之间在贴合时是否存有间隙而引起气泡,又例如,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各部分之间的贴合平整度,从而根据观察到的工件之间的贴合状态及时调节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提高了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包括位于贴合腔体内的第一承载机构及第二承载机构,第二承载机构能够相对第一承载机构运动,第一承载机构用于固定第一工件,第二承载机构用于固定第二工件,第一承载机构在贴合过程中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的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视窗,从而通过第一视窗能够观察到第一承载机构,方便对第一承载机构的状态进行监控,以便于调整第一承载机构在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承载机构在贴合过程中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的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视窗,从而通过第一视窗能够观察到第二承载机构,方便对第二承载机构的状态进行监控,以便于调整第二承载机构在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还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设有第一视窗及第一承载机构,第二腔体设有第二承载机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能够于第一方向合并形成贴合腔体,方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装夹及松夹,亦方便贴合设备的组装及运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腔体设第二视窗,从而增加了贴合腔体的可视范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合并时,第一视窗与第二视窗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即在同一方向增大了贴合腔体的可视范围;又或者,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合并时,第一视窗与第二视窗朝向不同方向设置,以能够从不同方位观察贴合腔体内的情况,如此,可根据所观察的情况调节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腔体还包括推送机构,第二承载机构包括承载膜,承载膜用于固定第二工件,推送机构用于将承载膜及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推送至第一腔体而与第一工件贴合于一起,通过推送机构提供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贴合时的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压力,有利于提高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贴合平整度,从而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还包括摄像机构,摄像机构设置于贴合腔体的外部,用于透过第一视窗获取贴合腔体内的影像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透过第一视窗获取贴合腔体内的影像信息,方便使用者记录贴合设备的贴合作业过程。另外,由于将摄像机构设置于贴合腔体的外部而非内部,使得摄像机构不会因贴合设备在贴合过程中的真空环境的负压而发生爆炸,从而保护了摄像机构,延长了摄像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方式中,影像信息包括,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的第一边缘部与第二工件的第二边缘部的贴合影像。
在曲面工件的边缘部位贴合时,若边缘部位的弧度越大,则越易产生气泡。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可通过摄像机构获取的第一工件的第一边缘部与第二工件的第二边缘部的贴合影像,得到第一边缘部与第二边缘部的贴合状态。使用者根据贴合影像,方便调节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例如第二腔体的第二承载机构的运动速率等等,从而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良率及贴合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包括第一滑轨、支架及摄像头,第一滑轨设于贴合腔体的侧面上,支架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轨上,摄像头固定于支架上。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摄像头能够沿第一滑轨运动,方便调节摄像头的位置以获取贴合腔体内不同位置的影像,从而扩大了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另外,由于摄像机构设于贴合腔体的侧面,减少在使用摄像机构时相对第一视窗进行的对位调节,方便了使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固定于贴合腔体的侧面上,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滑动相接,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沿不同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摄像头能够沿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运动,进一步扩大了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还包括与支架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架沿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运动,方便调节摄像头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摄像机构用于透过同一个第一视窗获取贴合腔体内不同的影像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对多个摄像机构可分别进行分工,例如,一个摄像机构用于获取包括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整体的影像,以获取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整体贴合影像;又如,一个摄像机构用于拍摄第一工件的边缘部位的局部,以获取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两者的边缘部位的贴合情况。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摄像机构能够相对贴合腔体运动,摄像机构用于透过不同的第一视窗获取贴合腔体内的影像信息,从而能够获取贴合腔体内不同方位的状态影像。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开口、顶面及侧面,顶面与第一腔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开口与顶面相背设置,第二腔体用于固定第二工件,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开口、底面及侧面,底面与第二腔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开口与底面相背设置,第二腔体能够相对第一腔体运动以与第一腔体沿第一方向合并而形成贴合腔体,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一腔体的侧面与第二腔体的侧面中至少一个设第一视窗。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的侧面与第二腔体的侧面中至少一个设第一视窗,以在贴合设备进行贴合作业时,可透过第一视窗获取贴合腔体内的情况(例如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贴合过程)而实现对贴合腔体内的状态进行监控,方便使用者调节贴合工艺参数,从而提高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还包括与驱动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驱动摄像头运动,实现自动调节摄像头的位置,能够提高摄像机构的工作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摄像机构获取的影像信息,方便使用者观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视窗,用于安装在贴合腔体的侧面上,贴合腔体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视窗用于观察贴合腔体内在贴合过程中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贴合过程为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相贴合的过程,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视窗内,及第二工件的朝向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视窗内,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视窗由玻璃制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视窗为镂空区域。
在一实施方式中,视窗为通孔。
在一实施方式中,视窗由透光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贴合于一起时的一状态侧视图。
图1a为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二方向于第一视窗上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贴合设备中的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未贴合于一起时的一状态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贴合设备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贴合于一起时的一状态侧视图。
贴合设备10用于将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所示Z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第一工件20为刚性曲面工件,第二工件30为柔性工件。第一工件20具第一边缘部21,第二工件30具第二边缘部31,第一边缘部21为弯曲结构。可以理解,第一工件20可以为柔性工件,第一工件20也可以为平面工件;第二工件30也可以为刚性工件。
贴合设备10包括贴合腔体101。贴合腔体101的侧面设有第一视窗1151。第一视窗1151用于观察贴合腔体101内在贴合过程中的第一工件20及第二工件30。贴合过程为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相贴合的过程。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及第二工件30的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贴合过程为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开始贴合至完成贴合的过程,所述开始贴合为第一工件20的待贴合部位与第二工件30的待贴合部位至少部分开始接触,所述完成贴合为第一工件20的待贴合部位与第二工件30对应的待贴合部位贴合于一起。第一工件20的待贴合部位,可以为第一工件20的部分区域(例如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或表面部分区域)。第二工件30的待贴合部位,可以为第二工件30的一个表面(即在贴合过程中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或表面部分区域)。
可以理解,贴合过程也可以为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开始至完成贴合的过程中的部分过程,例如,易产生气泡的第一工件20的第一边缘部21与第二工件30的第二边缘部31相贴合的过程。
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或者,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及与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相连的部件。其中,与第一工件20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相连的部件,为第一工件20以第一工件20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为始,朝向第一工件20背离第二工件30的表面所在方向延伸的结构。
在贴合过程中,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或者,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部件包括第二工件30的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及与第二工件30的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相连的部件。与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相连的部件,为第二工件30以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为始,朝向第二工件30背离第一工件20的表面所在方向延伸的结构。
所谓“正投影”为平行投射线垂直投影面。沿第二方向的平行投射线,第一工件20的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部件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第二工件30的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部件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即在贴合过程中,透过第一视窗1151至少可观察到,第一工件20朝向第二工件30的表面与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工件20的表面两者之间的贴合状态。
换而言之,在贴合过程中,沿第二方向的平行投射线,第一工件20能够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形成第一正投影201(如图1a所示),第二工件30能够于贴合腔体101侧面上形成第二正投影203。第一正投影201朝向第二正投影203的边缘,与第二正投影203朝向第一正投影201的边缘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
本实施方式中,在贴合过程中,贴合腔体101内为真空环境,以提高贴合精度,第一工件20的整体与第二工件30的整体,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以方便透过第一视窗1151观察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朝向第一视窗1151设置的部分是否有扭曲、破裂等现象。可以理解,在贴合过程中,贴合腔体101内也可以为非真空环境。可以理解,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的至少朝向第二工件30的一面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第二工件30的至少朝向第一工件20的一面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视窗1151内,从而方便使用者透过第一视窗1151获取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之间的贴合状态。
可以理解,不限定贴合腔体101中的个数及排列方式,例如,贴合设备1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贴合腔体101;贴合腔体101可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工位1011及多个第二定位工位1013,用于一次贴合多个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从而提高贴合设备110的贴合效率。
具体的,贴合设备10还包括第一腔体11及第二腔体13。
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一腔体11用于固定第一工件20。第一腔体11包括第一开口111、顶面113及侧面115。顶面113与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固定连接。第一开口111与顶面113相背设置。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上设第一视窗1151。第一腔体11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工件20的第一承载机构117。第一定位工位1011为设于第一承载机构117的定位凹槽。第一承载机构117在贴合过程中沿第二方向于贴合腔体101的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视窗1151,从而通过第一视窗1151能够观察到第一承载机构117,方便对第一承载机构117的状态进行监控以便于调整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可以理解,第一腔体11内还设有其他必要或非必要结构,例如驱动第一承载机构117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等,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腔体13用于固定第二工件30。第二腔体13包括第二开口131、底面133及侧面135,底面133与第二腔体13的侧面135固定连接,第二开口131与底面133相背设置。第二腔体13还包括第二承载机构137及推送机构139。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承载机构137包括柔性承载膜1371,第二定位工位1013为柔性承载膜1371朝向第一承载机构117一面上的粘贴区域。通过胶水/双面胶将第二工件30固定于柔性承载膜1371的第二定位工位1013。本实施方式中,推送机构139用于将柔性承载膜1371及第二工件30沿第一方向推送至第一腔体11,以使第二工件30与第一工件20贴合。可以理解,第二腔体13内还设有其他必要或非必要结构,例如驱动推送机构139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等,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腔体13能够相对第一腔体11运动以与第一腔体11沿第一方向合并而形成贴合腔体101,第一开口131与第二开口131相连通。
第一定位工位1011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机构117上的定位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工位1011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当第一承载机构117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第一工件20时,则第一承载机构117吸附第一工件20的吸附区域为第一定位工位1011。又如,第一承载机构117通过夹持方式固定第一工件20时,则第一承载机构117夹持第一工件20的区域为第一定位工位1011等等。第一定位工位1011还可以设置于贴合腔体101(第一腔体11或第二腔体13)内侧面上。
第二定位工位1013不限定为承载膜1371上的粘贴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工位1013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当第二承载机构137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第二工件30时,则第二承载机构137吸附第二工件20的吸附区域为第二定位工位1013。又如,第二承载机构137通过夹持方式夹持第二工件30时,第二承载机构137夹持第二工件30的区域为第二定位工位1013。再如,第二定位工位1013可以为第二承载机构137上的凹槽。第二定位工位1013还可以设置于贴合腔体101(第一腔体11或第二腔体13)内侧面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贴合设备10可省略推送机构139,直接通过气枪喷射的气流将第二工件30推送至第一工件10与第一工件10贴合;或者通过水枪喷射的水流将第二工件30推送至第一工件10贴合。
贴合设备10还包括摄像机构15。摄像机构15设置于第一腔体11及第二腔体13的外部,用于透过第一视窗1151及/或第二视窗13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信息。影像信息包括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相贴合过程中(即贴合过程)的贴合影像,例如第一工件20的第一边缘部21与第二工件30的第二边缘部31相贴合的贴合影像,使用者可通过所获取的贴合影像调节贴合制程中的工艺参数,例如推送机构139的运动速率等等,减少第一工件20的第一边缘部21与第二工件30的第二边缘部31在贴合过程中因存在间隙而产生气泡造成产品不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良率及贴合精度。影像信息还包括第一承载机构117的影像、第二承载机构137的影像等等。影像信息可以为静态影像也可以为动态影像。
由于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设第一视窗1151,从而在贴合设备10进行贴合作业时,摄像机构15能够透过第一视窗11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信息,而实现对贴合腔体101内的状态进行监控,方便使用者调节贴合工艺参数,从而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另外,由于将摄像机构15设置于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的外部而非内部,使得摄像机构15不会因贴合设备10在贴合时真空环境的负压而发生爆炸,从而保护了摄像机构15,延长了摄像机构1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仅示例性地为长方体,但在实际应用中不限定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的形状,例如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可均为圆柱体,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在贴合于一起时形成贴合腔体101即可。
第二腔体13的侧面135还设第二视窗1351,摄像机构15能够透过第一视窗1151及第二视窗13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信息,增大了贴合设备10内部的可视范围,即增大了摄像机构15对贴合设备10的监控范围,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视窗1151与第二视窗1351由玻璃制成。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视窗1151与第二视窗1351可以为镂空区域,或为通孔,或者由其他的透光材料制成。
第一视窗1151远离顶面113的边沿与第一腔体的第一开口111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提高第一腔体11的结构强度。第二视窗1351远离底面113的边沿与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131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提高第二腔体13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第一视窗1151远离顶面113的边缘与第一腔体的第一开口111的边缘之间无间距,第二视窗1351远离底面113的边缘与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131的边缘之间无间距。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合并时,第二视窗1351与第一视窗1151朝向同一方向设置,以扩大贴合腔体101一侧的可视范围。如此,减少摄像机构15的运动范围的同时,方便摄像机构15获取贴合腔体101的内部影像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合并时,第二视窗1351与第一视窗1151朝向不同方向设置,以使摄像机构15能够多方位地获取贴合腔体101内部的影像信息。可以理解,贴合设备10的摄像机构15的数量不作限定,其可以为两个或多个,每个摄像机构15对应一个第一视窗1151设置;也可以通过一个摄像机构15透过多个第一视窗1151而获取贴合腔体101内部的影像信息。
摄像机构15包括第一滑轨151、支架153及摄像头155。第一滑轨151设于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上,第一滑轨151自第一视窗1151的一侧横跨至第一视窗1151与第一开口111相邻的一侧。支架153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轨151上,摄像头155固定于支架153上,实现摄像头155能够沿第一滑轨151运动,方便调整摄像头155的位置,扩大了摄像头155的监控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头155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CD)。另外,由于摄像机构15设于第一腔体11,能够随同第一腔体11运动,减少在使用摄像机构15时相对第一视窗1151进行的对位调节,方便了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15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突出第一腔体11设置,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合并时,摄像头155亦能够运动至第二视窗1351以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如此,摄像机构15能够在沿第二方向的视角透过第一视窗1151观察到贴合腔体101内部被贴合的第一工件20及第二工件30两者的各个部位、运动情况,以及贴合腔体101内部机构(例如固定第一承载机构117及第二承载机构137)的运动状态,方便观察贴合腔体101内部整体情况,有利于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可以理解,不限定第一滑轨151的延伸方向,摄像机构15可透过第一视窗11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部影像信息即可。
摄像机构15还包括第二滑轨157,第二滑轨157固定于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上,第一滑轨151与第二滑轨153滑动相接。由于摄像头155能够沿第二滑轨157运动,方便调节摄像头155的位置,进一步扩大了摄像头155的监控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轨157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如图1中所示X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可以理解,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可相同也可不相同。可以理解,不限定第二滑轨157的延伸方向,摄像机构15可透过第一视窗11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部影像信息即可,例如第一滑轨151可以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滑轨157沿第一方向延伸。可以理解,摄像机构15可以固定于第二腔体13上;摄像机构15也可独立于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设置,即摄像机构15不固定于贴合腔体101上;摄像机构15能够沿多轴运动,以方便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
需使用贴合设备10进行贴合作业时,请参阅图3,图3为贴合设备中的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未贴合于一起时的一状态侧视图,第一工件20固定于第一承载机构117的第一定位工位1011,第二工件30固定于第二承载机构137的第二定位工位1013。第二腔体13相对第一腔体11运动,第二腔体13与第一腔体11沿第一方向层叠且合并形成贴合腔体101。推送机构139沿第一方向推动第二承载机构137,直至第二工件30与第一工件10贴合。请再次参阅图1,第二工件30被推送至第一腔体11内而与第一工件20贴合于一起,其中第二工件30的第二边缘部31因受力与第一工件20的第一边缘部21贴合于一起并对应形成弯曲结构(如图1所示)。在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的贴合过程中,摄像机构15可透过第一视窗11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部的影像信息,实现对贴合腔体101内部状态进行监控。使用者通过影像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即可调整贴合制程的工艺参数,从而提高贴合设备10的贴合精度及贴合良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摄像机构15用于透过同一个第一视窗1151获取贴合腔体101内不同的影像信息。对多个摄像机构15可分别进行分工,例如,一个摄像机构15用于获取包括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整体的影像,以获取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的整体贴合影像;又如,一个摄像机构15用于拍摄第一工件20的第一边缘部21的局部区域,以获取贴合过程中,第一工件20与第二工件30两者的边缘部位的贴合情况。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15的数量为一个,摄像机构15能够相对第一腔体11及第二腔体12运动,摄像机构15用于透过不同的视窗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影像信息,从而能够获取贴合腔体101内不同方位的状态影像,且降低了摄像机构15的成本。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15可为固定不动,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合并成一体后,摄像机构15的摄像头155正对第一视窗1151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构15可以省略第一滑轨151、第二滑轨157及支架153。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可以互换。
请参阅图4,摄像机构15还包括与支架153连接的驱动件159,驱动件159用于驱动支架153沿第一滑轨151及/或第二滑轨157运动,从而方便调节摄像头155的位置。
贴合设备10还包括与驱动件159及摄像头155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7,控制器17用于控制驱动件159及摄像头155。通过控制器17控制驱动件159驱动摄像头155运动实现自动调节摄像头155的位置,通过控制器17控制摄像头155拍摄实现自动获取影像信息,从而能够提高摄像机构15的工作效率。
贴合设备10还包括与控制器17连接的显示器19,显示器19用于显示摄像机构15获取的影像信息,方便使用者观看。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可以省略摄像机构15,在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上设第一视窗1151,在第二腔体13的侧面135上设第二视窗1351,使用者直接透过第一视窗1151及/或第二视窗1351目视获取贴合腔体101内的状态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腔体13的侧面1351上的第二视窗1351可以省略,如图6所示,在第一腔体11的侧面115设置第一视窗11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贴合设备,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腔体,所述贴合腔体的侧面设有第一视窗,
所述第一视窗用于观察所述贴合腔体内在贴合过程中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所述贴合过程为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相贴合的过程,
在所述贴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工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视窗内,及所述第二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视窗内,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贴合腔体内的第一承载机构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承载机构运动的第二承载机构,所述第一承载机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第二承载机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工件,
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在所述贴合过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的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机构在所述贴合过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的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视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有所述第一视窗及所述第一承载机构,所述第二腔体设有所述第二承载机构,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能够于所述第一方向合并形成所述贴合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设第二视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还包括推送机构,所述第二承载机构包括承载膜,所述承载膜用于固定第二工件,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承载膜及所述第二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推送至所述第一腔体而与所述第一工件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于所述贴合腔体的外部,用于透过所述第一视窗获取所述贴合腔体内的影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包括第一滑轨、支架及摄像头,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贴合腔体的侧面上,所述支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摄像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贴合腔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相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沿不同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摄像机构用于透过同一个第一视窗获取所述贴合腔体内不同的影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摄像机构能够相对所述贴合腔体运动,所述摄像机构用于透过不同的第一视窗获取所述贴合腔体内的影像信息。
13.一种视窗,用于安装在贴合腔体的侧面上,所述贴合腔体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层叠且贴合于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窗用于观察所述贴合腔体内在贴合过程中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所述贴合过程为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相贴合的过程,
在所述贴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工件的朝向第二工件的表面部件沿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视窗内,及所述第二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工件的表面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于所述贴合腔体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视窗内,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CN201910281420.4A 2019-04-09 2019-04-09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Pending CN111795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420.4A CN111795043A (zh) 2019-04-09 2019-04-09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420.4A CN111795043A (zh) 2019-04-09 2019-04-09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5043A true CN111795043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05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1420.4A Pending CN111795043A (zh) 2019-04-09 2019-04-09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504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3995U (zh) * 2016-01-14 2016-06-22 东莞晶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树脂自动贴合设备
CN105751662A (zh) * 2016-04-05 2016-07-13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高精度视觉对位全贴合设备
CN107238957A (zh) * 2017-08-02 2017-10-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CN107813589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层压装置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设备
CN108198515A (zh) * 2018-02-07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27801B1 (ko) * 2018-06-27 2019-02-26 주식회사 인스풀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합착 장치 및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합착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3995U (zh) * 2016-01-14 2016-06-22 东莞晶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树脂自动贴合设备
CN105751662A (zh) * 2016-04-05 2016-07-13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高精度视觉对位全贴合设备
CN107813589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层压装置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设备
CN107238957A (zh) * 2017-08-02 2017-10-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及其贴合方法
CN108198515A (zh) * 2018-02-07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27801B1 (ko) * 2018-06-27 2019-02-26 주식회사 인스풀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합착 장치 및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합착 방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6111B1 (ko) 접합 장치
JP4078487B2 (ja) 基板組立装置及び方法
JP5710761B2 (ja) ワークの精密貼合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精密貼合方法
CN111862800B (zh) 贴合装置、贴合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54496A (zh) 显示屏贴合设备
CN211538395U (zh) 一种适用于异形曲面五轴联动控制的点胶结构
JP2010232660A (ja) 真空貼合装置
CN111795043A (zh) 贴合设备及其视窗
CN114694525B (zh) 一种微显示器贴合系统及方法
CN216942217U (zh) 一种显示屏贴合装置及设备
CN217346793U (zh) 一种将玻璃屏幕精准安装入软胶治具的装置
CN112213936B (zh) 一种应用于圆形产品贴合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4103087A (zh) 一种导电膜贴附设备
CN110709246A (zh) 真空贴合机和贴合方法
JP2006243617A (ja) 反射ミラー装置、反射ミラー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部品装着ヘッド
KR102064727B1 (ko) 시트 부착 장치 및 장치의 대형화 방지 방법
CN220323694U (zh) 相机组件及贴合机
CN115376422B (zh) Miniled光学显示面板贴合机及其贴合方法
CN220076927U (zh) 撕膜头、撕膜组件及贴合设备
CN111660647B (zh) 真空层压装置及方法
JP2013026370A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CN211603769U (zh) 一种背光源表面自动检测装置
CN219513079U (zh) 一种可混合固晶的固晶机
CN110513370B (zh) 自动化设备的压力控制贴附机构
KR101534766B1 (ko) 회로기판에 도광판을 부착시키는 조립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