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066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066B
CN111782066B CN202010624063.XA CN202010624063A CN111782066B CN 111782066 B CN111782066 B CN 111782066B CN 202010624063 A CN202010624063 A CN 202010624063A CN 111782066 B CN111782066 B CN 111782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esistance
input
rotating
extern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40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066A (zh
Inventor
陈明广
张杨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40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输入组件,能用于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进行第一运动,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其中,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第二阻力不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的输入组件在进行第一运动时,由于阻力不同,使得第一运动有所不同,从而满足了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输入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时,通常的操作方式是控制电子设备中的输入部件的运动来实现,而现有的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运动输入模式单一,不能满足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输入功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输入组件,能用于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进行第一运动,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
其中,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第二阻力不同。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切换组件,用于改变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的阻力;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施加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
处理组件,依据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所述切换组件具有受所述处理组件控制运动的第二阻力结构;
响应于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存在施加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所述处理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使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一阻力,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响应于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施加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所述处理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使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二阻力,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位于第一位置;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后,从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所述第二位置具有第二阻力结构;
所述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外力相对所述第二阻力结构进行所述第一运动,且所述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形成所述第二阻力;
所述输入组件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输入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处于配合状态,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所述第一阻力,所述第二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阻力。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复位件,所述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使得所述输入组件自动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组件为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绕转动基准转动连接于固定架,所述第一阻力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中心的内齿圈结构,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能够与所述内齿圈结构相对转动接触摩擦的摩擦部件,所述复位件作用于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固定架;
所述转动组件在受到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内齿圈结构与所述固定架的摩擦部件处于接触配合状态,产生第一阻力;
所述转动组件在不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且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后,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径向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内齿圈结构与所述固定架的摩擦部件处于脱离状态,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不接触地相对转动,产生第二阻力。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复位件包括:
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连接位置;
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的转动连接位置,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相互作用的部位的磁性相反,所述复位力为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排斥力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保持不接触。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容置槽,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其中,所述容置槽的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或其中,所述容置槽的平行于所述转动组件两端的侧壁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一磁铁沿圆周方向布置于所述转轴孔的内壁;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的两端外周壁均设置有第二磁铁,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所述第二磁铁对应地与两个所述转轴孔的第一磁铁保持不接触。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复位件为弹力组件,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施加沿所述转动基准的径向弹力,使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保持不接触;
其中,所述弹力组件包括:
转轴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座的外圈与所述转轴孔的内圈之间存在环形空隙,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座转动连接;
弹性件,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环形间隙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转轴座和所述转轴孔,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轴座施加沿所述转轴孔的径向的作用力。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输入组件,能用于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进行第一运动,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其中,输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在第二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不同。可见,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时,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且输入组件具有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不同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产生不同的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在第一状态下,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一外力值,第一外力值能够克服第一阻力,使得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在第二状态下,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二外力值,第二外力值能够克服第二阻力,使得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不同状态下的输入组件在进行第一运动时,第一运动有所不同,从而满足了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输入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输入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转动组件、2为复位件、21为第一磁铁、22为第二磁铁、3为摩擦部件、4为固定架、41为容置槽、5为内齿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满足了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输入功能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输入组件和感应组件,其中,输入组件能用于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进行第一运动,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其中,输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输入组件在第一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在第二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不同。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输入组件具有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不同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产生不同的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在第一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为了能够使输入组件克服第一阻力进行第一运动,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一外力值,第一外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阻力的阻力值,方向相反;输入组件在第二状态下,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为了能够使输入组件克服第二阻力进行第一运动,则此时,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二外力值,第二外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阻力的阻力值,方向相反。
可见,不同状态下的输入组件在进行第一运动时,由于阻力不同,使得第一运动有所不同,从而满足了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输入功能需求。
例如,由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阻力大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阻力,当输入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为了能够驱动输入组件继续进行第一运动,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可以由较大的第一外力值减小为第二外力值,因此,实现相同的第一运动,可以采用更小的外力,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输入效率。
另外,输入组件初始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开始进行第一运动,之后,输入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由于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从第一阻力减小为第二阻力,此时如果输入组件继续受到与第一状态下相同大小的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由于外力大于第二阻力,因此,输入组件的第一运动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当第二阻力足够小时,输入组件不再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输入组件依靠惯性可以继续进行第一运动,直至停止。即以相同的外力或依靠惯性可以提高第一运动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输入效率。
此外,输入组件自身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能够根据自身承受的外力不同自动切换,从而自动改变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运动,实现了不同输入功能的自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动可以为转动、滑动或摇动。以转动为例,输入组件可以为滚轮或轨迹球,当接触滚轮或轨迹球后,滚轮或轨迹球的转动阻力增大,而当不接触滚轮或轨迹球时,滚轮或轨迹球的转动阻力减小,可以通过相同的外力或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增加了转动的时间,提高输入效率。
当第一运动为滑动时,输入组件可以为拨动开关,拨动开关可用于调节音量、明暗等,当接触拨动开关后,拨动开关的滑动阻力增大,而当不接触拨动开关时,拨动开关的滑动阻力减小,可通过相同的推力或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滑动,增加了滑动的时间,提高了输入效率。
当第一运动为摇动时,输入组件可以为摇杆或指点杆,当接触摇杆或指点杆后,摇杆或指点杆的摇动阻力增大,而当不接触摇杆或指点杆时,摇杆或指点杆的摇动阻力减小,可通过相同的推力或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摇动,增加了摇动的时间,提高了输入效率。
当然,输入组件也可以在不接触时,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产生的阻力增大,而在接触输入组件时,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产生的阻力减小。如此,能够防止误触或误操作。即正常接触使用输入组件时,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所受的阻力减小,方便输入组件的运动,而当不接触使用输入组件时,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所受的阻力增大,不容易发生误触导致输入组件产生第一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切换组件、检测组件和处理组件;其中切换组件用于改变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具体为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之间的切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施加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用于输入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操作体可以为外部工具或人体操作部位;处理组件依据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动作,以改变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
工作时,输入组件在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下进行第一运动,如果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二外力值,则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此时,检测组件给出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动作,切换组件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为第二阻力。此后,如果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作用于输入组件,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使得输入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此时,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切换为第一外力,检测组件给出的检测结果是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动作,切换组件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切换为第一阻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可以为压力检测组件、电容检测组件、红外检测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输入组件的压力,通过检测输入组件的压力变化确定操作体的存在;电容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输入组件的电容,通过检测输入组件的电容变化,甄别操作体是否为人体操作部位,以避免其他非操作体误触碰输入组件,提高输入的准确性;红外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输入组件的温度或红外信息,通过检测输入组件的温度或红外信息变化,甄别操作体是否为人体操作部位,以避免其他非操作体误触碰输入组件,提高输入的准确性;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切换组件具有受处理组件控制的第二阻力结构,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能够配合形成阻力,其中,第二阻力结构可以为能够发生体积膨胀和收缩的结构,或者第二阻力结构为能够改变自身摩擦系数的结构;
响应于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存在施加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控制第二阻力结构,使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一阻力,输入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响应于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施加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控制第二阻力结构,使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二阻力,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以检测组件为压力检测组件,且切换组件的第二阻力结构为能够发生体积膨胀和收缩的结构为例,该电子设备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输入组件在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下进行第一运动,如果压力检测组件通过检测输入组件的压力,给出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的第二阻力结构动作,具体为控制第二阻力结构处于收缩状态,第二阻力结构和输入组件的第一阻力结构之间形成的阻力为第二阻力,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为第二阻力,第二阻力较小,此时,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二外力值,第二外力值能够克服第二阻力,使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此过程中,如果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作用于输入组件,压力检测组件通过检测到压力的变化,具体为压力增大,给出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处理组件根据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的第二阻力结构动作,具体为膨胀,膨胀后的第二阻力结构和输入组件的第一阻力结构之间的压力变大,从而形成的第一阻力比第二阻力大,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切换为第一阻力,此时,输入组件切换为第一状态,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相应地切换为第一外力值,第一外力值能够克服第一阻力,使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此时,承受第一阻力的第一运动所需要的外力比承受第二阻力的第一运动的外力小,,从而提高了输入效率;此外,在相同大小外力驱动下或者在惯性作用下,输入组件的第一运动的时间增加,提高了输入效率。满足了电子设备对不同输入功能的需求。同时,该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是否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自动切换输入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自动切换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因此,操作更加简单。
同理地,当检测组件为电容检测组件时,如果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作用于输入组件,电容检测组件检测到电容变化,给出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的检测结果,处理组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的第二阻力结构,使得第二阻力结构与第一阻力结构的阻力由第二阻力切换至第一阻力,输入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当检测组件为红外检测组件时,如果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作用于输入组件,红外检测组件检测到温度变化,给出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的检测结果,处理组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的第二阻力结构,使得第二阻力结构与第一阻力结构的阻力由第二阻力切换至第一阻力,输入组件的温度状态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当然,第二阻力结构为能够改变摩擦系数的结构时,当不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时,第二阻力结构的摩擦系数低,使得第二阻力结构和第一阻力结构形成的第二阻力较小,当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时,第二阻力结构的摩擦系数变大,使得第二阻力结构和第一阻力结构形成的第一阻力较大,通过摩擦系数的改变进行阻力的切换。或者,相反地,当不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时,第二阻力结构的摩擦系数较高,使得第二阻力结构和第一阻力结构形成的第二阻力较大,当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时,第二阻力结构的摩擦系数变小,使得第二阻力结构和第一阻力结构形成的第一阻力变小。
以上的压力检测组件、电容检测组件和红外检测组件与不同类型的切换组件可以任意组合,只要能够根据是否存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自动切换阻力即可。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通过输入组件的位置变化来改变输入组件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
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输入组件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二状态下,输入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同;其中,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后,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
该电子设备工作时,输入组件在进行第一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输入组件的位置实现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的自动切换,从而改变第一运动在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的时间,以较少的外力作用时间实现了第一运动的长时间运行,提高了输入效率,满足了电子设备对不同输入功能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第二位置具有第二阻力结构;
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相对第二阻力结构进行第一运动,且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输入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形成第二阻力;
输入组件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处于第一状态,输入组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配合状态,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一阻力,第二阻力小于第一阻力。
该电子设备工作时,输入组件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下进行第一运动,具体为输入组件的第一阻力结构相对固定不动的第二阻力结构进行第一运动,此时,如果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处于第二状态,即输入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阻力,此时,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二外力值,第二外力值克服第二阻力,使得输入组件在第二状态下进行第一运动。
如果之后输入组件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使得输入组件切换至第一状态,即输入组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配合状态,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之间形成第一阻力,此时,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切换为第一外力值,第一外力值克服第一阻力,使得输入组件在第一状态下进行第一运动。
由于第一阻力大于第二阻力,因此,输入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运动的外力大于输入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运动的外力,提高了输入效率,且如果在相同大小的外力下驱动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则增大了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的时长,或者输入组件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进行第一运动,以较少的外力作用时间,实现了第一运动的长时间运行,提高了输入效率满足了电子设备的不同输入功能需求。且输入组件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自动进行位置切换,进而自动切换阻力,最终实现了输入功能的自动切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复位件2,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受到复位件2的复位力,使得输入组件自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也就是说,输入组件在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克服复位件2的复位力,由第二位置自动切换至第一位置,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由第二阻力切换至第一阻力,此过程为阻力增大的过程,使得第一运动的速度减小;如果此时输入组件不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在复位件2的复位力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使得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的阻力由第一阻力自动切换回第二阻力,此过程为阻力减小的过程,使得第一运动的速度增大。当下次输入组件再次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时,又可以增大输入组件所受到的阻力,减小第一运动的速度。即输入组件的初始位置为第二位置,在不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输入组件始终处于第二位置。
通过设置复位件2,能够实现输入组件的位置自动复位,并且输入组件在进行第一运动时,如果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和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均撤销后,输入组件能够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形成阻力较小的第二阻力,输入组件在惯性作用下能够继续进行第一运动,此时,输入组件只受到第二阻力,且此时的第一运动的速度大于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第一运动的速度,直至逐渐停止运动。
其工作场景为:输入组件处于初始的第二位置,第一阻力结构和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此时,输入组件不进行第一运动,之后,人体操作部位或外部工具先对输入组件施加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和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使输入组件进行第一运动的同时,将输入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第一外力值,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形成第一阻力,阻力较大,第一运动的速度较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输入时,如显示页面的滑动浏览,则可以进行慢速下拉或上翻浏览。当人体操作部位或外部工具撤销对输入组件施加一切外力时,输入组件在复位件2的复位力下,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输入组件依靠惯性继续进行第一运动,此时,输入组件对第一运动形成第二阻力,阻力变小,第一运动的速度增大,直至第一运动停止,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页面滑动浏览时,可以进行快速下拉或上翻浏览。显示页面的慢速移动和快速移动可以通过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进行自动切换,只需要根据输入组件是否有人体操作部位或外部工具对其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切换,切换方便。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电子设备,其中,
输入组件为转动组件1,转动组件1绕转动基准转动连接于固定架4,第一运动即为转动,第一阻力结构为设置于转动组件1的中心的内齿圈结构5,第二阻力结构为设置于固定架4的能够与内齿圈结构5相对转动接触摩擦的摩擦部件3,摩擦部件3固定不动,内齿圈结构5随转动组件1的转动相对摩擦部件3运动,复位件2作用于转动组件1和固定架4;
转动组件1在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处于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处于接触配合状态,产生第一阻力;
转动组件1在不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且受到复位件2的复位力后,沿转动组件1的径向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在第二位置,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不接触地相对转动,产生第二阻力。
该电子设备工作时,转动组件1处于初始的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转动组件1的中心的内齿圈结构5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当转动组件1受到人体操作部位或外部工具对其施加的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和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转动组件1移动至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处于接触配合状态,当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力,形成第一阻力,且此时在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作用下,使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的大小为能够克服第一阻力的第一外力值,在第一外力值大小的外力驱动下,转动组件1进行转动。
之后,如果撤销人体操作部位或外部工具对转动组件1的一切外力后,转动组件1在复位件2的复位力下,复位至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转动组件1依靠惯性继续转动,内齿圈结构4和摩擦部件3不再接触产生摩擦力,转动组件1只受到转动基准的转动阻力,即转动组件1受到第二阻力,由于第二阻力小于第一阻力,因此,位于第二位置的转动组件1的转动速度大于位于第一位置时的转动速度,转动组件1仅在第二阻力下逐渐停止转动。不同的转动速度对应不同的输入信号,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页面的下拉和上翻时,能够自动切换慢速和快速上拉和上翻浏览。
作为优化,摩擦部件3为杆状结构,固定于固定架4,且部分伸入转动组件1的中心,随着转动组件1沿径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切换,使得摩擦部件3与内齿圈结构5接触配合或脱离接触。当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接触配合时,转动组件1的转动因为存在接触摩擦,因此转动阻力增大,且转动存在顿挫感。当然,摩擦部件3还可以为外齿圈结构,固定于固定架4,部分伸入转动组件1的中心,能够与内齿圈结构5接触配合或脱离接触,外齿圈结构与内齿圈结构5的接触面积增大,转动阻力更大,因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摩擦部件3的结构形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第一阻力结构还可以为设置于转动组件1的外圈的外齿圈结构,第二阻力结构为设置于固定架4的摩擦部件3,摩擦部件3与外齿圈结构接触配合或脱离接触,同样能够实现阻力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组件1受到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时,第一条件的外力的方向可以沿转动组件1的外圈的切线方向,能够驱动转动组件1进行转动;在转动组件1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时,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方向通常为沿转动组件1的径向指向转动基准。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组件除了采用转动组件,第一运动为转动外,输入组件还可以为滑动组件或摇杆组件,相应地,第一运动为滑动或摇动。通过改变滑动组件或摇杆组件自身的状态,实现阻力的切换,进而实现滑动或摇动速度的改变,同样能够满足电子设备的不同输入功能的需求,且能够自动完成输入功能的切换。滑动组件和摇杆组件自身状态和阻力的切换可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方式实现,如检测组件、切换组件和处理组件的配合,通过压力改变、电容改变或温度改变切换状态和阻力,或者采用机械结构实现位置改变进行状态切换和阻力切换,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复位件2,该复位件2包括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第一磁铁21设置于固定架4的转动连接位置;第二磁铁22设置于转动组件1的转动连接位置,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的相互作用的部位的磁性相反,复位力2为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之间的排斥力,转动组件1通过排斥力与固定架之间保持不接触。
该复位件2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动组件1处于初始的第二位置时,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转动组件1通过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的排斥力作用,悬浮于固定架4,使得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因此,第二阻力即转动组件转动所承受的空气阻力,阻力很小,可以实现转动组件1的快速转动,并能够依靠惯性获得更长的转动时间。
进一步地,对复位件2的设置结构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4设置有用于容置转动组件1的容置槽41,转动组件1转动设置于容置槽41中,其中,容置槽41的位于转动组件1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磁铁21,转动组件1的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磁铁22。即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以端面相对的方式布置,通过两端的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的轴向排斥作用,实现转动组件1悬浮于固定架4的容置槽41中。
或者,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复位件2的布置结构,其中,容置槽41的平行于转动组件1两端的侧壁均开设有转轴孔,第一磁铁21沿圆周方向布置于转轴孔的内壁;转动组件1的转轴的两端外周壁均设置有第二磁铁22,位于转轴两端的第二磁铁22对应地与两个转轴孔的第一磁铁21保持不接触。即第一磁铁21围成的内圈与第二磁铁22的外周壁相对设置,通过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的径向排斥作用实现转动组件1悬浮于固定架4的容置槽41中。
当然,复位件2除了采用磁铁的结构外,还可以为弹力组件,弹性组件用于对转动组件1施加沿转动基准的径向弹力,使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
该复位件2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动组件1处于初始的第二位置时,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转动组件1通过弹性组件的径向弹力作用,悬浮于固定架4,使得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因此,第二阻力仅为转动组件1的转动基准处的转动摩擦力,阻力较小,相对于内齿圈结构5和摩擦部件3处于接触摩擦的情况,该阻力可以实现转动组件1的快速转动,并能够依靠惯性获得更长的转动时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力组件包括转轴座和弹性件;其中,转轴座设置于固定架4的转轴孔内,转轴座的外圈与转轴孔的内圈之间存在环形空隙,转动组件1的转轴与转轴座转动连接;弹性件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环形间隙内,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转轴座和转轴孔,弹性件对转轴座施加沿转轴孔的径向的作用力。
该弹性组件工作时,转动组件1的转轴在转轴座中转动,而转轴座设置于固定架4的转轴孔中,转轴座与转轴孔之间形成环形间隙,环形间隙内沿圆周方向布置多个弹性件,转轴座通过弹性件在转轴孔中可以径向移动,转轴座和转动组件1一起径向移动,实现了转动组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切换,并通过弹性件的径向弹力实现转轴座和转动组件1的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使转动组件1悬浮于固定架4中,转动组件1在惯性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转轴座与转轴之间的转动摩擦力,阻力较小。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2还可以为喷气组件,喷气组件用于向转动组件1施加沿转动基准的径向气流,使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
该复位件2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动组件1处于初始的第二位置时,转动组件1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处于脱离状态,转动组件1通过喷气组件的径向气流的支撑作用,悬浮于固定架4,使得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因此,第二阻力仅为转动组件1所承受的空气阻力,阻力较小,相对于内齿圈结构5和摩擦部件3处于接触摩擦的情况,该阻力可以实现转动组件1的快速转动,并能够依靠惯性获得更长的转动时间。
具体地,喷气组件包括喷气口,喷气口设置于固定架4的转轴孔内,喷气口沿转轴孔的圆周布置,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沿转轴孔的径向向内,转动组件1的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轴孔,在喷气口的气流作用下,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保持不接触。
该喷气组件工作时,转动组件1的转轴在转轴孔中转动,转轴与转轴孔之间存在径向间距,转轴可以在转轴孔中径向移动,实现了转动组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切换,并通过转轴孔内周向布置的喷气口的径向气流实现转动组件1的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使转动组件1悬浮于固定架4中,转动组件1在惯性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阻力较小。喷气组件需要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以提供喷气组件的径向气流。
复位件2优选采用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结构简单,在第二位置时,使得转动组件1与固定架4之间不存在物理接触,阻力很小,能够使得转动组件1在惯性作用下快速转动并转动更长的时间,应用于电子设备输入时,可以实现显示页面的快速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鼠标,现有的鼠标在使用时,通过用手指拨动滚轮转动实现显示页面的滑动,现有的一种鼠标采用双模式滚轮设计,即普通滚轮模式和快速滚轮模式,普通滚轮模式工作时,滚轮滚动具有一格一格地顿挫感,滚轮滚动的阻力较大,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无法实现显示页面的快速滑动,而快速滚轮模式工作时,滚轮滚动没有顿挫感,滚轮滚动的阻力较小,能够实现显示页面的快速滑动。现有的普通滚轮模式和快速滚轮模式的切换是通过手动按动开关,改变滚轮的阻力来实现的,用户每次更换当前滚轮模式时需要先按动按压开关进行切换后再使用,操作较为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鼠标中,转动组件1为滚轮,滚轮的中心设置有内齿圈结构5,滚轮可相对固定架4转动,且滚轮可相对固定架4沿滚轮的径向活动;摩擦部件3固定于固定架4;复位件2作用于滚轮和固定架4,滚轮在不受外力按压作用下,摩擦部件3和内齿圈结构5始终处于脱离状态,且复位件2处于自然状态;滚轮在受外力按压作用下,滚轮沿径向移动,使得摩擦部件3和内齿圈结构5处于配合状态,且复位件2对滚轮施加使滚轮与摩擦部件3脱离结合的复位力。
工作时,在使用鼠标时,用手指接触滚轮并滚动滚轮的过程中,滚轮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滚轮沿径向活动,使得滚轮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处于配合状态,此时,接触滚轮并滚动的过程中,滚轮处于普通滚轮模式,滚轮滚动存在顿挫感,滚轮滚动较慢,而当手指从滚轮上脱离接触时,滚轮不受外部压力,滚轮在复位件的复位力作用下沿径向反向移动复位,滚轮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脱离结合,此时,如果手指在快速滚动滚轮的情况下脱离与滚轮接触,滚轮在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滚动,且此时由于滚轮的内齿圈结构5与摩擦部件3脱离结合,因此,滚轮的滚动不存在顿挫感,能够在脱离手指的情况下快速滚动,实现快速滚轮模式的切换。
可见,本申请中的鼠标不需要通过按压开关的反复按压切换,在正常接触滚动滚轮时,滚轮处于普通滚轮模式,在快速滚动滚轮后脱离接触滚轮后,滚轮依靠惯性快速滚动,滚轮自动切换为快速滚轮模式,从而实现了鼠标的普通滚轮模式和快速滚轮模式的快速自动切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输入组件,能用于受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后进行第一运动,使得感应组件产生输入信号;
其中,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一阻力;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具有第二阻力;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第二阻力不同,所述输入组件自身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能够根据自身承受的外力不同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切换组件,用于改变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的阻力;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施加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
处理组件,依据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切换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所述切换组件具有受所述处理组件控制运动的第二阻力结构;
响应于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存在施加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所述处理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使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一阻力,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响应于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施加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的操作体,所述处理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使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第二阻力,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位于第一位置;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输入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后,从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输入组件具有第一阻力结构,所述第一位置具有第二阻力结构;
所述输入组件能够受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外力相对所述第二阻力结构进行所述第一运动,且所述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处于脱离状态,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第一运动形成所述第二阻力;
所述输入组件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所述输入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输入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处于配合状态,所述第一阻力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力结构形成所述第一阻力,所述第二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复位件,所述输入组件在不受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使得所述输入组件自动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组件为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绕转动基准转动连接于固定架,所述第一阻力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的中心的内齿圈结构,所述第二阻力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能够与所述内齿圈结构相对转动接触摩擦的摩擦部件,所述复位件作用于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固定架;
所述转动组件在受到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外力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内齿圈结构与所述固定架的摩擦部件处于接触配合状态,产生第一阻力;
所述转动组件在不受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外力下,且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后,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径向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内齿圈结构与所述固定架的摩擦部件处于脱离状态,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不接触地相对转动,产生第二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复位件包括:
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连接位置;
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的转动连接位置,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相互作用的部位的磁性相反,所述复位力为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排斥力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保持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转动组件的容置槽,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其中,所述容置槽的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或其中,所述容置槽的平行于所述转动组件两端的侧壁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一磁铁沿圆周方向布置于所述转轴孔的内壁;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的两端外周壁均设置有第二磁铁,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所述第二磁铁对应地与两个所述转轴孔的第一磁铁保持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复位件为弹力组件,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施加沿所述转动基准的径向弹力,使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保持不接触;
其中,所述弹力组件包括:
转轴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座的外圈与所述转轴孔的内圈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座转动连接;
弹性件,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环形间隙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转轴座和所述转轴孔,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轴座施加沿所述转轴孔的径向的作用力。
CN202010624063.X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82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063.XA CN11178206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063.XA CN11178206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066A CN111782066A (zh) 2020-10-16
CN111782066B true CN111782066B (zh) 2021-11-16

Family

ID=7276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4063.XA Active CN11178206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206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01996U (zh) * 2017-10-25 2018-05-01 胡文强 一种简易微动开关式可调阻尼鼠标
CN108132718A (zh) * 2016-11-30 2018-06-08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滚轮组件以及相关的输入设备
CN109739374A (zh) * 2019-02-22 2019-05-10 深圳市多彩实业有限公司 多模式鼠标
CN209417687U (zh) * 2019-02-22 2019-09-20 深圳市多彩实业有限公司 鼠标的模式调节机构及鼠标
CN110730942A (zh) * 2017-06-13 2020-01-24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输入设备
CN111309167A (zh) * 2020-04-14 2020-06-19 广东易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模组及鼠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1055A1 (en) * 2005-04-05 2006-10-05 An-Sheng Chang Wireless mouse
US8446366B2 (en) * 2005-12-23 2013-05-21 Logitech Europe S.A. Multi-function roll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ontrol device
CN102012752B (zh) * 2009-09-07 2012-10-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输入装置、操作方法及光学反射板模块
CN103425419B (zh) * 2012-05-23 2018-0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94270B (zh) * 2014-05-04 2018-02-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信息传送方法
CN10632537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模式切换方法
US10168804B2 (en) * 2015-09-08 2019-01-01 Apple Inc. Stylu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479995B (zh) * 2016-06-08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检测处理方法及检测处理电路
US10996770B2 (en) * 2018-06-27 2021-05-04 Logitech Europe S.A. Multi-mode scroll wheel for input device
CN111026269B (zh) * 2019-12-04 2023-10-10 上海褚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力反馈的生物组织结构的触觉反馈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2718A (zh) * 2016-11-30 2018-06-08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滚轮组件以及相关的输入设备
CN110730942A (zh) * 2017-06-13 2020-01-24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输入设备
CN207301996U (zh) * 2017-10-25 2018-05-01 胡文强 一种简易微动开关式可调阻尼鼠标
CN109739374A (zh) * 2019-02-22 2019-05-10 深圳市多彩实业有限公司 多模式鼠标
CN209417687U (zh) * 2019-02-22 2019-09-20 深圳市多彩实业有限公司 鼠标的模式调节机构及鼠标
CN111309167A (zh) * 2020-04-14 2020-06-19 广东易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模组及鼠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竞技神器——电脑游戏鼠标导购;ALONG;《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90131;第55-5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066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5396B (zh) 具磁感应滚轮的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
US9035873B2 (en) Haptic feedback input device
CN110647247B (zh) 输入设备的多模式滚轮
US201300574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ntrol device
WO2022105705A1 (zh) 穿戴式设备
CN103282850B (zh) 用于人机界面的转动/推动操作装置
WO2007064432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modal changes in a device in response to proximity and force indications
JP2010257051A (ja) 回転式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813927B (zh) 旋转调节器
CN11178206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090033625A1 (en) Pointing device for interface with a graphical display
JP4709170B2 (ja) 節度装置
JP6302805B2 (ja) 位置検出装置
US10684706B1 (en) Mouse roller module
JPH10225890A (ja) 旋回軸のストッパ装置
JP5879317B2 (ja) 操作装置
JP2009153669A (ja) 遊技機用の操作ハンドル
CN113721772B (zh) 电子设备
CN110539573A (zh) 一种笔及电子设备
CN108930707B (zh) 转轴机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JPS63172205A (ja) レンズ鏡筒
CN111596775A (zh) 滚轮模块
JPH02253212A (ja) レンズ鏡筒
CN213149723U (zh) 输入设备
CN1045718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