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6574A -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6574A
CN111776574A CN202010716021.9A CN202010716021A CN111776574A CN 111776574 A CN111776574 A CN 111776574A CN 202010716021 A CN202010716021 A CN 202010716021A CN 111776574 A CN111776574 A CN 111776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aring surface
conveying part
carrying surface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60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楚
吴海贤
李怀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60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6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6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和仓储系统,其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部,设于仓储系统的货架的顶部,第一输送部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一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其中,第一承载面的第二端形成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延伸至仓储系统的第一目标区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仅可以提高仓储系统的平面利用率,还可以降低仓储系统的电力成本以及搬运机器人的设备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仓储系统通常采用搬运机器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将货物从货架搬运至目标区域。由于搬运机器人在搬运过程中的需要进行的动作较多,因此搬运机器人在搬运过程中的搬运效率较低且能耗较大,并且,仓储系统的仓库需要对搬运机器人预留出行进通道,导致仓储系统的仓库平面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部,设于仓储系统的货架的顶部,第一输送部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一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
其中,第一承载面的第二端形成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延伸至仓储系统的第一目标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输送机构还包括:
第二输送部,位于第一目标区域,第二输送部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二承载面位于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的下方,第二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
其中,第二承载面的第二端形成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延伸至仓储系统的第二目标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与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部设有可滚动的第一滚筒,多个第一滚筒沿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第一滚筒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设置;
和/或,第二输送部设有可滚动的第二滚筒,多个第二滚筒沿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二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第二滚筒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输送机构还包括:
第三输送部,位于第二目标区域,第三输送部具有第三承载面,第三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三承载面位于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的下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与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输送部还具有第四承载面,第四承载面位于第三承载面的下方,且第四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中,第四承载面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三承载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输送部设有提示装置,用于根据输送至第三输送部的货物的标识,生成相应的操作提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仓储系统,包括: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输送机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仓储系统还包括:
货架,货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输送部;
搬运机器人,用于将货架上的货物搬运至第一输送部的第一承载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仅可以提高仓储系统的平面利用率,还可以降低仓储系统的电力成本以及搬运机器人的设备投入成本。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第一输送部的正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第二输送部的正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挡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挡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第三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第三输送部的正视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仓储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仓储系统1;第一目标区域1a;第二目标区域1b;
输送机构100;
第一输送部10;第一承载面10a;第一滚筒11;
第二输送部20;第二承载面20a;第二滚筒21;
第三输送部30;第三承载面30a;第四承载面30b;第三滚筒31;
挡板组件40;第一挡板41;第一转轴411;第二挡板42;第二转轴421;传动杆43;第一锥齿轮组44;第二锥齿轮组45;第一固定部46;第二固定部47;第三固定部48;
货架200;
搬运机器人300;
工作站40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参照图1-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输送机构100可以应用于仓储系统1,具体地,用于将仓储系统1的货架200上的货物输送至仓储系统1的第一目标区域1a内。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100包括第一输送部10。
具体地,第一输送部10设于货架200的顶部,第一输送部10具有第一承载面10a,第一承载面10a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一承载面10a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其中,第一承载面10a的第二端形成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延伸至仓储系统1的第一目标区域1a。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货架20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一输送部10的输送方向沿货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部10的输送方向可以为其长度方向。第一输送部10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承载面10a,且第一承载面10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承载面10a的第一端(即图示中第一承载面10a的左端)位于第二端(即图示中第一承载面10a的右端)的上方。其中,第一承载面10a的第二端形成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货架200上的货物可以通过人力或搬运机器人300被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的第一承载面10a上,由于第一承载面10a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承载面10a上的货物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向第一承载面10a的第二端滑动,最终由第一承载面10a的第二端滑落至第一目标区域1a。可以理解的是,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目标区域1a位于第一输送部10的第二端,即图示中第一输送部10的右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通过将第一输送部10设于货架200的顶部,由此,第一输送部1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不大于货架200的平面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搬运机器人本体大于料箱本体投影面积所导致平面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仓储系统1的平面利用率,从而提升仓储系统1的货物转运量。
再者,通过将第一输送部10的第一承载面10a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货物从货架200被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之后,可以通过自身重量沿第一承载面10a自动滑落至第一目标区域1a。由此,一方面,第一输送部10无需设置电力机构即可实现货物的自动输送,可以节省输送机构100的电力成本。
另一方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仓储系统采用搬运机器人将货物从货架搬运至第一目标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在将货物从货架200输送至第一目标区域1a的过程中无需通过搬运机器人300进行搬运,可以减少仓储系统1中搬运机器人300的投入数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搬运机器人投入量较大所导致的动力能耗大的技术问题,并且降低了仓储系统1在搬运机器人300上投入的设备成本。
再一方面,即便采用搬运机器人300将货物从货架200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搬运机器人300在搬运过程中只需进行提升动作,无需做直线运动,从而节省了搬运机器人300的能耗,提高搬运机器人300单次充电下的工作时长。
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仅可以提高仓储系统1的平面利用率,还可以降低仓储系统1的电力成本以及搬运机器人300的设备投入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输送部20。
具体地,第二输送部20位于第一目标区域1a,第二输送部20具有第二承载面20a,第二承载面20a位于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的下方,第二承载面20a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其中,第二承载面20a的第二端形成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延伸至仓储系统1的第二目标区域1b。其中,作业人员可以在第二目标区域1b对货物进行分拣或进行其他操作。
通过在第一目标区域1a设置第二输送部20,且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目标区域1b,可以将第一输送部10输出的货物通过第二输送部20输送至第二目标区域1b,以供操作人员对货物进行操作。并且,第二输送部20的第二承载面20a倾斜设置,第二承载面20a上的货物可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滑动至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由此,第二输送部20无需设置额外的电力机构即可实现货物的自动输送,可以进一步节省输送机构100的电力成本。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仓储系统采用搬运机器人将货物搬运至第二目标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在将货物从第一目标区域1a输送至第二目标区域1b的过程中无需通过搬运机器人300进行搬运,可以进一步减少仓储系统1中搬运机器人300的投入数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搬运机器人300投入量较大所导致的动力能耗大的技术问题,可以进一步降低仓储系统1在搬运机器人300上投入的设备成本。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输送部20位于第一输送部10的右侧的第一目标区域1a内。具体地,第二输送部20的输送方向可以为其长度方向,进一步地,第二输送部2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前后方向设置。第二承载面20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在上下方向上,第二承载面20a的第一端(即图示中的第二承载面20a的前端)位于第二端(即图示中第二承载面20a的后端)的上方。其中,第二承载面20a的第二端形成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承载面20a位于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的下方,且在左右方向上,第二承载面20a与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货物可以从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输出后掉落在第二承载面20a上。由于第二承载面20a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因此第二承载面20a上的货物可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向第二承载面20a的第二端滑动,最终由第二承载面20a的第二端滑落,此时货物被输送至第二目标区域1b。可以理解的是,在图3的示例中,第二目标区域1b位于货架200的后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送部20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货架200与第二目标区域1b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只要确保货架200上的货物经过第一输送部10和第二输送部20可以被输送至第二目标区域1b即可。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9所示,货架200可以为在前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货架200的顶部均设有第一输送部10。多个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均位于第二输送部20的上方。由此,各个货架200上的货物均可以被各自的第一输送部10输送至第二输送部20,然后统一通过第二输送部20被输送至第二目标区域1b。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承载面10a的输送方向与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一承载面10a的输送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前后方向设置。其中,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位于其左端,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位于其后端。由此,可以将货架200上的货物通过第一输送部10和第二输送部20输送至位于货架200后方的第二目标区域1b。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输送部10和第二输送部20之间设有挡板组件40。挡板组件40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传动杆43。
具体地,第一挡板4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第二挡板42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传动杆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411和第二转轴421传动配合。其中,第一挡板41与第二挡板42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挡板41与第二挡板42相互垂直,比如,第一挡板41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二挡板42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挡板4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挡板42处于竖直状态。第一承载面10a上的货物经过输出端时,触碰竖直状态下的第一挡板41,以使第一挡板41转动至水平状态。同时,第二挡板42在传动杆43的传动下,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货物由第一承载面10a的输出端掉落至第二承载面20a后,沿第二承载面20a滑动的过程中触碰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二挡板42,并推动第二挡板4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其中,在货物经过水平状态的第二挡板42的过程中,第一挡板41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第一挡板41阻挡滑动至第一承载面10a的输出端的下一个货物;直至第二承载面20a上的货物完全经过水平状态的第二挡板42,此时第二挡板42不再受到第二承载面20a上的货物的压力作用,第一挡板41在下一个货物的推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此循环。
通过设置挡板组件40,且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构成互斥机构,可以使第一输送部10上的多个货物在通过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时,间隔预定时间掉落至第二输送部20。由此,可以避免多个货物掉落至第二输送部20时发生堆积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多个货物以预定的顺序在第二输送部20上滑动,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货物的次序在第二目标区域1b对货物进行操作。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一挡板41通过第一转轴41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其中,第一输送部10的输出端设有两个第一固定部46,且两个第一固定部46在第一输送部10的宽度方向(即图示中的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转轴411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第一固定部46之间。如图6所示,第二挡板42通过第二转轴42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承载面20a。其中,第二承载面20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固定部47,两个固定部在第二承载面20a的宽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二转轴421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第二固定部47之间。进一步地,货架200上设有第三固定部48,传动杆43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三固定部48,且传动杆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411的端部以及第二转轴421的端部传动配合。
可选地,如图4-图6所示,第一转轴411、第二转轴421和传动杆43中的任意两个相互垂直。传动杆43的第一端与第一转轴411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44啮合;传动杆43的第二端与第二转轴421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45啮合。例如,第一转轴411可以沿水平方向且沿图示中的前后方向设置,第二转轴421可以沿水平方向且沿图示中的左右方向设置,传动杆43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组44和第二锥齿轮组45,可以使第二转轴421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杆43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从而使传动杆43带动第一转轴411转动,反之同理,由此,可以实现挡板组件40的联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部10设有可滚动的第一滚筒11,多个第一滚筒11沿第一承载面10a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滚筒11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第一滚筒1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一承载面10a的输送方向设置。和/或,第二输送部20设有可滚动的第二滚筒21,多个第二滚筒21沿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二滚筒21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第二滚筒2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设置。优选地,第一输送部10设有第一滚筒11,且第二输送部20设有第二滚筒21。
通过在第一输送部10上设置第一滚筒11,可以使货物沿第一承载面10a滑动的过程中,减少货物与第一承载面10a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并且货物与第一承载面10a之间的作用力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货物与第一滚筒11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由此,可以提高货物通过第一承载面10a时的速率,减少货物因自身的重力太重导致在第一承载面10a上滞留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第一输送部10的输送效率。同理,通过在第二输送部20上设置第二滚筒21,可以提高第二输送部20的输送效率。
示例性地,第一滚筒11可以为多个,且沿第一输送部10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滚筒11的转动轴线可以沿垂直于第一输送部1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承载部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滚筒21也可以为多个,且沿第二输送部20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滚筒21的转动轴线可以沿垂直于第二输送部2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承载部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输送机构100还包括第三输送部30。具体地,第三输送部30位于第二目标区域1b,第三输送部30具有第三承载面30a,第三承载面30a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三承载面30a位于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的下方。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三输送部30的输送方向可以为第三输送部30的长度方向,且第三输送部3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三目标区域具有多个工作站400,且多个工作站400沿第三输送部3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操作人员根据货物的信息对第三承载面30a上的货物进行分拣,并放置于相应的工作站400。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承载面30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在上下方向上,第三承载面30a的第一端(即图示中的第三承载面30a的左端)位于第二端(即图示中第三承载面30a的右端)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承载面30a位于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的下方,且在前后方向上,第三承载面30a与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货物可以从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输出后掉落在第三承载面30a上。由于第三承载面30a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因此第三承载面30a上的货物可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向第三承载面30a的第二端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输送部20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均位于第三承载面30a的上方,以保证各个第二输送部20可以将货物输送至第三承载面30a。
可选地,如图9所示,第三承载面30a的输送方向与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例如,第三承载面30a的输送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承载面20a的输送方向可以沿图示中的前后方向设置。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输送部30还具有第四承载面30b,第四承载面30b位于第三承载面30a的下方,且第四承载面30b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中,第四承载面30b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三承载面30a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承载面30a以及第四承载面30b的输送方向取决于其各自的倾斜方向。
例如,第三承载面30a的倾斜方向可以为左高右低,因此货物在第三承载面30a上时可以向右滑动,因此第三承载面30a的输送方向为由左至右;第四承载面30b的倾斜方向可以为左低右高,因此货物在第四承载面30b上时可以向左滑动,因此第四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为由右至左。
通过设置与第三承载面30a倾斜方向相反的第四承载面30b,可以实现货物在第三输送部30上的双向输送。由此,当第二目标区域1b设有多个工作站400,且第二输送部20为沿第三输送部3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时,可以通过选择第三承载面30a或第四承载面30b对货物进行双向输送,以确保可以将货物输送至相应的工作站4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输送部30设有提示装置,用于根据输送至第三输送部30的货物的标识,生成相应的操作提示。其中,操作提示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或者指示灯亮的方式进行提示。
在一个示例中,货物的标识可以为货物输送至第三输送部30的次序。仓储系统1下发的货物次序在搬运机器人300将货物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之后可以形成记录。货物通过第一输送部10和第二输送部20被输送至第三输送部30时,统一进入第三承载面30a。此时提示装置根据货物到达的次序发出操作提示,以提示工作站400操作人员是否需要将货物搬送至对应的工作站400,或者将货物搬送至第四承载面30b。从而保证货物可以被分拣至不同的工作站400。
在其他示例中,第三输送部30还可以设有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货物上预先贴设的标签,识别装置识别标签并向提示装置发送相应的电信号,以控制提示装置发出相应的操作提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仓储系统1,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仓储系统1还包括货架200和搬运机器人300。具体地,货架200的顶部设有第一输送部10。搬运机器人300用于将货架200上的货物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的第一承载面10a。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输送部10的第一承载面10a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货物从货架200被搬运至第一输送部10之后,可以通过自身重量沿第一承载面10a自动滑落至第一目标区域1a。因此无需搬运机器人300将货架200上的货物搬运至第一目标区域1a。并且,搬运机器人300在搬运过程中只需进行提升动作,无需做直线运动,从而节省了搬运机器人300的能耗,提高搬运机器人300单次充电下的工作时长。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9所示,货架200可以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货架200在图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每组中包括四个货架200,且四个货架200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每个货架200的顶部均设有第一输送部10。每组货架200中,位于中间的两个货架200紧邻设置,位于最后侧的货架200与位于中间的两个货架200间隔设置且对应地设有一台搬运机器人300,该搬运机器人300可以将位于其前后两侧货架200上的货物搬运至与货架200对应的第一输送部10;位于最前侧的货架200与位于中间的两个货架200间隔设置且对应地设有一台搬运机器人300,该搬运机器人300可以将位于其前后两侧货架200上的货物搬运至与货架200对应的第一输送部10。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每组中包括四个货架200,位于前侧的两个货架200紧邻设置,位于后侧的两个货架200紧邻设置,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货架200与位于后侧的两个货架200之间间隔设置,对应的设有一台搬运机器人300,该搬运机器人300可以将位于其前侧的两个货架200以及位于其后侧的两个货架200上的货物搬运至对应的第一输送部10。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对搬运机器人300的设备投入,进一步降低仓储系统1的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两组货架200一一对应的设置有两个第二输送部20,两个第二输送部20分别位于相应一组货架200的左侧,且每个第二输送部20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三输送部30位于两组货架200的后侧,且第三输送部30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且第三输送部30与两个第二输送部20的输出端均相接。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仓储系统1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不仅可以提高仓储系统1的平面利用率,还可以降低仓储系统1的电力成本以及搬运机器人300的设备投入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部,设于仓储系统的货架的顶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面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延伸至仓所述储系统的第一目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输送部,位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所述第二输送部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仓储系统的第二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设有可滚动的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沿所述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滚筒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输送方向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输送部设有可滚动的第二滚筒,多个所述第二滚筒沿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滚筒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输送部,位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所述第三输送部具有第三承载面,所述第三承载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承载面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输出端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面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部还具有第四承载面,所述第四承载面位于所述第三承载面的下方,且所述第四承载面相对所述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四承载面的相对所述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三承载面相对所述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部设有提示装置,用于根据输送至所述第三输送部的货物的标识,生成相应的操作提示。
9.一种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货架,所述货架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输送部;
搬运机器人,用于将所述货架上的货物搬运至所述第一输送部的第一承载面。
CN202010716021.9A 2020-07-23 2020-07-23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Pending CN111776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021.9A CN111776574A (zh) 2020-07-23 2020-07-23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021.9A CN111776574A (zh) 2020-07-23 2020-07-23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574A true CN111776574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6021.9A Pending CN111776574A (zh) 2020-07-23 2020-07-23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6574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0640A1 (de) * 1996-03-07 1997-09-11 Mannesmann Ag Gefällerollenbahn mit Bremsrollen
CN10460916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柴占安 无动力传送线换线装置
CN206351903U (zh) * 2016-12-23 2017-07-25 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 一种炭块自动输送辊道
CN206520969U (zh) * 2017-01-19 2017-09-26 东莞市海通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货架卡板分离器
CN208070626U (zh) * 2018-02-12 2018-11-09 深圳市华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滚筒支架
CN208790442U (zh) * 2018-09-21 2019-04-26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车身线束的自动上线装置
CN209337512U (zh) * 2019-01-14 2019-09-03 绵阳正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可移动无动力流水生产线
CN209601537U (zh) * 2019-02-22 2019-11-08 宜都楚韵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砌块输送装置
CN209814912U (zh) * 2019-04-09 2019-12-20 苏州日东平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上下料装置
CN110963301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输送辊道
CN111071691A (zh) * 2019-12-30 2020-04-28 苏州新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滚筒线
CN210504234U (zh) * 2019-06-20 2020-05-12 无锡天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无动力辊道输送机
CN212767918U (zh) * 2020-07-23 2021-03-23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挡板组件及输送机构、仓储系统
CN213201054U (zh) * 2020-07-23 2021-05-14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仓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0640A1 (de) * 1996-03-07 1997-09-11 Mannesmann Ag Gefällerollenbahn mit Bremsrollen
CN10460916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柴占安 无动力传送线换线装置
CN206351903U (zh) * 2016-12-23 2017-07-25 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 一种炭块自动输送辊道
CN206520969U (zh) * 2017-01-19 2017-09-26 东莞市海通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货架卡板分离器
CN208070626U (zh) * 2018-02-12 2018-11-09 深圳市华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滚筒支架
CN208790442U (zh) * 2018-09-21 2019-04-26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汽车车身线束的自动上线装置
CN110963301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输送辊道
CN209337512U (zh) * 2019-01-14 2019-09-03 绵阳正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可移动无动力流水生产线
CN209601537U (zh) * 2019-02-22 2019-11-08 宜都楚韵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砌块输送装置
CN209814912U (zh) * 2019-04-09 2019-12-20 苏州日东平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上下料装置
CN210504234U (zh) * 2019-06-20 2020-05-12 无锡天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无动力辊道输送机
CN111071691A (zh) * 2019-12-30 2020-04-28 苏州新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滚筒线
CN212767918U (zh) * 2020-07-23 2021-03-23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挡板组件及输送机构、仓储系统
CN213201054U (zh) * 2020-07-23 2021-05-14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仓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0490B (zh) 立体仓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679678B2 (ja) 保管設備からの運搬ユニ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8778980B (zh) 伸缩驱动器,含伸缩驱动器的码垛机及其操作方法和使用
US9975699B2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preparing storage units at a picking station
ES2665674T3 (es) Método de cumplimiento y reabastecimiento de unidades de almacenamiento
EP3022134B2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preparing storage units at a picking station
WO2005077789A1 (en) An automated warehouse, and an autonomous vehicle for transferring load units for said automated warehouse
US20230065714A1 (en) Conveyor system
CN103738640A (zh) 自动货柜系统
CN111232530A (zh) 货架和仓储装置
CN109843750A (zh) 多层货物存储装置、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和用于在其中操作的拾取器传送车
CN209455449U (zh) 一种自动上货货架
CN103086110B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全自动化货架
JP2021501103A (ja) シャトル車両を備えた棚システム
KR20190105992A (ko) 화물의 적재와 꺼냄이 용이한 탑차
CN213201054U (zh) 仓储系统
KR20160009365A (ko) 자동 화물 시스템
CN210449899U (zh) 仓储和货物分拣系统
CN212767918U (zh) 挡板组件及输送机构、仓储系统
CN111776574A (zh) 输送机构及仓储系统
US20190071249A1 (en) Material placement device
CN210392411U (zh) 货物自动分播系统
CN210339179U (zh) 一种基于新型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
CN115709866A (zh) 一种适用于四向穿梭车的密集库仓储系统及仓储方法
CN212150304U (zh) 货架和仓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