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539B -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539B
CN111770539B CN201910262781.4A CN201910262781A CN111770539B CN 111770539 B CN111770539 B CN 111770539B CN 201910262781 A CN201910262781 A CN 201910262781A CN 111770539 B CN111770539 B CN 111770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ode
lmf
target terminal
positioning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27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0539A (zh
Inventor
倪春林
傅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27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539B/zh
Priority to US17/442,112 priority patent/US12004117B2/en
Priority to EP20782100.0A priority patent/EP3952443A4/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35859A priority patent/KR102660850B1/ko
Priority to PCT/CN2020/080257 priority patent/WO20201999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0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3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access points is a mov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12Inter-network no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gateways and public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来自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向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LLMF;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自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第二LMF为第一接入节点或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终端选择的,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LLMF;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并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和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终端的位置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Management Function,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或其他定位系统获取终端位置信息,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终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的服务技术。时至今日,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室外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基于第四代(Fourth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也有效地填补了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的空白。而目前移动通讯网络已进入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时代,相对于4G定位网络架构,5G定位网络架构应具有更高精度和更低时延的定位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用以在终端发生跨节点移动时,为该目标终端选择能够提供定位服务的LMF。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管理功能LMF选择方法,包括: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来自网关位置中心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目标终端选择LMF;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于第二接入节点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寻呼请求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LMF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所述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并向所述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所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和所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包括: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定位QoS信息和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所管辖的LMF的定位能力,选择所述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及向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其中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可选地,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实体或移动性管理功能MME实体。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位管理功能LMF选择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节点在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目标终端选择的第一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时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或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第二LMF或请求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选择LMF。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以及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的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
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可选地,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包括:目标终端当前驻留的第二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原来驻留的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寻呼请求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第一定位管理功能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时发送的,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LMF被移动管理功能实体选择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在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RRC连接后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发送的定位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以及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可选地,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关位置中心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目标终端选择LMF;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于第二接入节点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寻呼请求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LMF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所述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所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之后,向所述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所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接入节点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目标终端选择的第一LMF发起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或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第二LMF或请求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选择LMF。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接入节点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目标终端原来驻留的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寻呼请求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第一定位管理功能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时发送的,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LMF被移动管理功能实体选择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在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RRC连接后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移动管理实体接收到来自网关位置中心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选择第一LMF(第一LMF为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LMF或核心网LMF)为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向该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使该第一LMF发起定位服务过程。但目标终端已经从第一LMF所关联的接入节点移动到该第一接入节点所在的RAN通知区域内的第二接入节点,且在第二接入节点进入RRC未激活状态,导致第一LMF无法完成针对该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因此触发与第一LMF关联的第一接入节点请求其它接入节点寻呼该目标终端,其中被请求的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该目标终端后,可由与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为该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也可以由为该目标终端重新选择核心网LMF以提供定位服务,这样,当终端在发生跨节点移动时,能够为该终端选择可以提供定位服务的LMF,保证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能够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5G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5G网络中的定位服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5G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5G通信系统包括5G核心网(5G Core,5GC)网元101和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Network,NG-RAN)网元102,5GC网元101与NG-RAN网元102通过NG口连接。
其中,组成5GC网元包括用于支持访问和移动管理等控制平面功能的接入移动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用于提供定位服务的核心网定位管理功能(Core Network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CN LMF)实体和用于支持用户平面功能的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等(图中未画出)。
组成NG-RAN网元包括RAN节点(如图中所示的102a~102c)。RAN节点包括为5G网络提供无线网络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的gNB或者为4G网络用户提供无线网络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的ng-eNB。在接入网络侧,gNB与ng-eNB、gNB与gNB以及gNB与gNB之间通过Xn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将AMF实体简称为AMF,将LMF实体简称为LMF。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与接入网中的RAN节点(gNB或ng-eNB)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建立RRC连接,以实现终端无线接入性能信息的传输、系统信息的获取、无线资源的获取和移动性管理等。
在5G通信系统中,终端的RRC连接状态包括: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RRC空闲(RRC_IDLE)状态以及RRC未激活(RRC_INACTIVE)状态。RRC_CONNECTED状态指终端与RAN节点建立RRC连接,RRC_IDLE状态指终端与RAN节点未建立RRC连接,RRC_INACTIVE状态指终端与RAN节点间的RRC连接未激活。
当终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终端仍保持在连接管理连接(ConnectionManagement-CONNECTED,CM-CONNECTED)状态,且终端可以在服务RAN节点所在的RAN通知区域(RAN Notification Area,RNA)内进行RAN节点切换而不用通知AMF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终端处于RRC_INACTIV状态时,最后一个为终端服务的RAN节点保留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终端与AMF和UPF的NG口连接,从核心网的角度看,处于RRC_INACTIV状态下的终端和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一样。当终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如果最后一个为终端服务的RAN节点接收到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则该RAN节点在其属于的RNA内的所有小区寻呼终端,如果RNA的小区属于邻gNB或ng-eNB的,则通过Xn口给对应的邻gNB或ng-eNB发送寻呼请求消息(XnAP-RAN-Paging)。
以为终端服务的RAN节点为gNB 102a为例,终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gNB 102a接收到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时,gNB 102a在其属于的RNA内的所有小区寻呼终端,该所有小区包括gNB 102a所辖范围(图1中gNB 102a的虚线框所示的范围)内的小区以及gNB 102a所在的通知范围内(图1中未标出)属于ng-eNB 102b、gNB 102d等的小区;具体地,gNB 102a一方面在所辖范围内寻呼终端,另一方面通过Xn口向ng-eNB 102b、gNB 102d等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消息(XnAP-RAN-Paging);若终端当前驻留在gNB 102a,则gNB 102a与终端重建RRC连接以响应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若终端当前未驻留在gNB 102a,即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发生跨节点移动,则gNB 102a通过Xn口向ng-eNB 102b、ng-eNB 102c等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消息(XnAP-RAN-Paging),以使终端所驻留的RAN节点通过寻呼过程与终端建立RRC连接,从而响应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架构是以5G系统架构为例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也可适用于5G演进系统,或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比如4G通信系统),或者适用于5G系统和其它通信系统(比如4G系统)混合组网的系统架构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举例来说,在4G通信系统或4G通信系统与5G通信系统混合组网的系统中,可由MME实现移动管理。
基于上述系统结构,核心网中的CN LMF在AMF或MME等核心网元的协作下通过RAN节点为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为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LMF可位于核心网内,即CN LMF,也可与接入网的RAN节点共址,即本地LMF(Local LMF,LLMF)。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5G网络中的定位服务网络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示例性地列举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网元。其中,LMF包括核心网LMF(如图中的LMF205),还包括设置于接入网侧的本地LMF。本地LMF与RAN节点之间存在关联,比如一个本地LMF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RAN节点。本地LMF可以与RAN节点共址设置,这样该本地LMF与其所共址的RAN节点关联(如图中的LLMF 208与RAN节点207共址设置)。
基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可包括:定位客户端201通过Le口向网关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202发起定位服务请求;GMLC202通过NLh口与统一数据管理实体(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203进行交互,获取UDM 203存储的与终端209相关的信息,与位置获取功能实体(Location RetrievalFunction,LRF)204交互获取与终端209相关的定位服务信息;GMLC 202通过NLg口向AMF206发起定位服务请求;AMF 206根据网络配置以及终端209相关信息选择为终端209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若AMF选择CN LMF 205为终端209提供定位服务,则通过NLs向CN LMF 205发起定位服务请求,若AMF选择与终端209驻留的RAN节点207所共址的LLMF 208为终端209提供定位服务,则通过N2口向RAN节点207共址的LLMF 208发起定位服务请求;CN LMF205或者LLMF208通过与AMF 206、RAN节点207以及终端209交互获得终端209的位置信息,并通过AMF206、GMLC 202,最终发送给定位客户端201。至此,完成对终端位置信息的获取。
可选地,上述用于移动管理的实体可以是AMF,也可以是MME。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NG、Xn、NLh、NLs、N2等英文缩写为5G网络中用以支持在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网元、网元与网元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接口或称参考点。
在5G网络中,RAN节点侧引入LLMF,LLMF相较于CN LMF可为终端提供更精确和更低时延的定位服务。当终端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发生原服务RAN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跨RAN节点移动时,若原本由CN LMF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由于对于核心网侧来讲,终端原服务RAN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移动,故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CN LMF不会发生变化,当然,为了提供更精确和更低时延的定位服务可以重新选择与终端当前驻留的RAN节点共址的LLMF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若原本由原服务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由于终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故原服务RAN节点并不知道终端发生了移动,则需要重新选择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LMF,以保证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能够进行。
为了满足5G定位服务网络结构下高精度和低时延的定位服务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MF选择方法,该方法可针对终端在同一RNA内跨RAN节点移动且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场景下,为该终端选择提供定位服务的LMF。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此实施例中,目标终端(UE)从第一接入节点移动到处于相同RNA范围内的第二接入节点,且在第二接入节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此种情况下,定位客户端发起该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第一接入节点共址的本地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在得知该UE当前驻留在第二接入节点后,AMF或第一接入节点选择与第二接入节点共址的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的流程。
其中,接入节点可以是RAN节点或基站等,或其它能够实现网络接入功能的网元。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可以是AMF或MME,或其它能够实现移动管理的网元。以下流程中,以接入节点为RAN节点,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AMF为例描述。
如图所示,该信令交互包括:
S301:定位客户端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携带目标UE标识和定位QoS信息。
可选地,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可以是LCS Service Request消息。
S302~S303:GMLC向目标UE的服务AMF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其中,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的定位QoS信息。
该步骤中,GMLC在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之前,获取该目标UE所归属的AMF(即该目标UE的服务AMF),以便请求其为该UE提供定位。若GMLC本地未存储有该目标UE所归属的AMF的地址信息,则GMLC可从UDM获取该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的地址信息(参见S302)。可选地,S302中,GMLC向UDM发送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的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接收UDM返回的UE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携带该目标UE所归属的AMF的地址信息。若GMLC本地存储有该目标UE所归属的AMF的地址信息,则可不执行S302。
可选地,GMLC向AMF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可以是Namf_Location_ProvideLocation Request消息。
S304:AMF接收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使用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AMF可根据目标UE的原服务RAN节点(第一RAN节点)、定位QoS信息、AMF所辖区域内的LMF的定位能力以及定位类型(比如即时定位、延时定位等),为该目标UE选择LMF。
具体地,AMF根据其所辖区域内的LMF(至少包括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还可包括核心网中的CN LMF)的定位能力,以及目标UE的定位QoS信息,以及AMF所存储的该目标UE的注册RAN节点(这里为第一RAN节点),以及定位类型等,确定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满足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使用与第一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其中,AMF所辖区域内的LMF的定位能力,可存储于AMF本地,也可能未存储在AMF本地。如果未存储在AMF本地,则AMF可通过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查询LMF的定位能力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UE从第一RAN节点移动到同一RNA内的第二RAN节点,因此AMF未更新该UE的注册RAN节点,即AMF中存储的该目标UE的注册RAN节点依然是第一RAN节点的信息,且该UE的上下文等信息也依然保存在第一RAN节点中。
S305:AMF根据为目标UE选择的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向该第一RAN节点或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其中,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定位QoS信息。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还包括定位类型。
可选地,定位会话标识由AMF分配,用于标识AMF和LMF之间的定位过程。
该步骤中,AMF可通过AMF与LLME之间的NLs/SLs接口发送。
可选地,AMF向L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 Request消息。
S306:第一RAN节点检测到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则请求包括第二RAN节点在内的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
该步骤中,LLMF A接收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企图通过执行定位服务流程以获取该目标UE的位置信息,由于该目标UE与第一RAN节点之间不存在RRC连接,因此无法执行定位服务流程,这种情况下,第一RAN节点向该第一RAN节点所在的RNA内的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RAN Paging),该寻呼请求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用以请求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其中,第一RAN节点所在的RNA内包括第二RAN节点。
S307: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该目标UE,进而触发该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恢复,第二RAN节点与第一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UE上下文信息的获取。
具体地,第二RAN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寻呼请求,寻呼该UE,该UE在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向所驻留的第二RAN节点发送RRC重连接请求消息(RRC Resume Request),以请求与第二RAN节点恢复RRC连接。第二RAN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RRC重连接请求消息,向该UE的原服务节点(第一RAN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该上下文请求消息携带UE标识以请求获取UE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为与UE建立通信链路的配置信息,比如鉴权信息、承载信息等。第一RAN节点在接收到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向第二RAN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该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该UE的上下文信息。进而第二RAN节点接收到上下文响应消息后,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与UE完成RRC连接重建。
至此,UE建立或恢复与第二RAN节点之间的RRC连接,UE从RRC_INACTIVE状态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
可选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有该UE的定位服务信息。
S308~309:第一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AMF向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可选地,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Request消息。
S308~S309可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一RAN节点发送的重定向消息为重定向请求消息,如LMF RedirectionRequest消息(LMF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以请求AMF为该UE重新选择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该方式中,第一RAN节点在得知目标UE当前驻留在第二RAN节点后(比如接收到第二RAN节点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第一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无法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则向AMF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以请求AMF为该UE重新选择提供定位服务的LMF。可选地,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当前驻留的第二RAN节点的标识。
AMF接收到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重新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具体地,AMF可根据该目标UE所驻留的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的定位能力、定位QoS信息,确定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满足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使用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若AMF确定LLMF B以及CN LMF的定位能力皆满足定位QoS信息,则AMF可优选UE驻留的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因为相较于CN LMF,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更能为UE提供高精度和低时延的定位服务。
方式二:第一RAN节点发送的重定向消息为重定向通知消息,如LMF Redirection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
具体地,第一RAN节点得知目标UE当前驻留于第二RAN节点后(如接收到第二RAN节点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确定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能够满足目标UE的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并向AMF发送重定向通知消息,以通知AMF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即通过该重定向通知消息以获得AMF的理解。可选地,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第二RAN节点的标识和目标UE的标识。
AMF具备对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进行授权或拒绝授权的权利,即AMF有权利拒绝第一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本例子中,AMF响应于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对第一RAN节点选择的LLMF B进行授权(即允许第一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为目标UR提供定位服务),向第二RAN节点或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通知LLMF B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进一步地,AME将所存储的该UE的服务RAN节点从第一RAN节点更新为第二RAN节点。
其中,第一RAN节点中可存储有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该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AN节点是否设置共址的LLMF以及在设置有共址的LLMF B的情况下该LLMF B的定位能力等,以便第一RAN节点判断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是否满足目标UE的定位QoS需求。第一RAN节点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与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比如,第一RAN节点可通过上下文请求消息将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B的定位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RAN节点。
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中,AMF向第二RAN节点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也可由重定向命令(LMF Redirection Command)替代。该命令用于指示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所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所述重定向命令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该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定位QoS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RAN节点与LLMF B为共址关系,故S309可理解为AMF直接向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进而触发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也可理解为AMF向第二RAN节点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以使第二RAN节点根据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与LLMF B交互进而触发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S310:LLMF B响应于接收到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执行定位服务过程,以获取该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311:LLMF B获取到该UE的位置信息后,向AMF发送确定定位响应消息,该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LLMF B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 Response消息。
S312:AMF接收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后,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AMF发送的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可以是Namf_Location_ProvideLocationResponse消息。
S313:GMLC接收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后,向定位客户端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可以是LCS Service Response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301为可选步骤。即针对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可由定位客户端发起,也可由网络侧主动发起。比如,GMLC基于网络侧的策略或配置,需要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则主动发起针对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信令交互时序仅为示例,并不能严格代表实际应用中的信令交互的顺序,比如,S307中的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的RRC连接过程,可在第一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S308)之后执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消息命名仅为示例,可采用其它命名方式进行命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AMF接收到来自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虽然UE已从第一RAN节点移动到同一RNA内的第二RAN节点,并在第二RAN节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但AMF仍保留了UE原服务RAN节点(第一RAN节点)的信息,故AMF根据所辖范围的LMF的定位能力、第一RAN节点的信息以及目标UE的定位QoS信息选择符合定位需求的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第一RAN节点在LLMF A执行定位服务过程时检测到该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通过寻呼确定该UE当前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二RAN节点,进而第一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以通知AMF由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提供定位服务或请求AMF为UE重新选择LMF。这样,针对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目标UE在原服务RAN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跨节点移动的情况,采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为该UE满足定位需求的LMF。
参见图4,为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节点移动到处于相同RNA范围内的第二接入节点,且在第二接入节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此种情况下,定位客户端发起该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第一接入节点共址的本地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在得知该UE当前驻留在第二接入节点后,第二接入节点或AMF选择与第二接入节点共址的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的流程。
其中,接入节点可以是RAN节点或基站等,或其它能够实现网络接入功能的网元。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可以是AMF或MME,或其它能够实现移动管理的网元。以下流程中,以接入节点为RAN节点,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AMF为例描述。
如图所示,该信令交互包括:
S401:定位客户端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402~S403:GMLC向目标UE的服务AMF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S404:AMF接收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使用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S405:AMF根据为目标UE选择的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向该第一RAN节点或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S406:第一RAN节点检测到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则请求包括第二RAN节点在内的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
上述S401~S406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的S301~S306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407: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该目标UE,进而触发该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激活,第二RAN节点与第一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UE上下文信息的获取。
上述S407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的S307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可选地,若第一RAN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中未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则第一RAN节点向第二RAN节点发送携带该UE的定位服务信息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可以是LMF Redirection 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
S408~S409: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该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目标UE标识和第二RAN节点的标识,用以请求AMF为该UE重新选择提供定位服务的LMF;AMF向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其中,由于第二RAN节点与LLMF B为共址关系,故S408可理解为第二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这里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可携带第二RAN节点的标识;也可理解为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直接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这里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可携带LLMF B的标识。
可选地,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Request消息。
S408~S409可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二RAN节点或其所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是重定向通知消息,比如LMF Redirection 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
具体地,若在S407中,第一RAN节点根据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该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AN节点是否设置共址的LLMF以及在设置有共址的LLMF B的情况下该LLMF B的定位能力信息),选择由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则将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第二RAN节点。
在S408中,第二RAN节点向AMF发送重定向通知消息。由于AMF具备对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进行授权或拒绝授权的权利,故在S408中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将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事件携带在定位重定向消息中发送给AMF,以获得AMF的理解。AMF响应于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对第一RAN节点选择的LLMF B进行授权(即允许第一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为目标UR提供定位服务)。进一步地,AMF更新目标UE的服务RAN节点的信息。
在S409中,AMF向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指示LLMF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第二RAN节点确定其所共址的LLMF B能够满足目标UE的定位QoS需求,因此确定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并向AMF发送重定向通知消息,以通知AMF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可选地,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第二RAN节点的标识和目标UE的标识。
AMF具备对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进行授权或拒绝授权的权利,即AMF有权利拒绝第一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本例子中,AMF响应于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对LLMF B进行授权以为面部UE提供定位服务,向第二RAN节点或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通知LLMF B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进一步地,AME将所存储的该UE的服务RAN节点从第一RAN节点更新为第二RAN节点。
方式二: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是重定向请求消息,如LMF Redirection Require消息(LMF重定向请求消息)。
该方式中,第二RAN节点向AMF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以请求AMF为该UE重新选择提供定位服务的LMF。可选地,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当前驻留的第二RAN节点的标识。
AMF接收到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重定向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重新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具体地,AMF可根据该目标UE所驻留的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的定位能力、定位QoS信息,确定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满足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使用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若AMF确定LLMF B以及CN LMF的定位能力皆满足定位QoS信息,则AMF可优选UE驻留的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因为相较于CN LMF,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更能为UE提供高精度和低时延的定位服务。
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中,AMF向第二RAN节点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也可由重定向命令(LMF Redirection Command)替代。该命令用于指示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所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所述重定向命令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该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定位QoS信息。
S410:LLMF B响应于接收到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执行定位服务过程,以获取该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411:LLMF B获取到该UE的位置信息后,向AMF发送确定定位响应消息,该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412:AMF接收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后,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413:GMLC接收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后,向定位客户端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上述S410~S41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S310~S31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AMF重新选择的LLMF B完成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S401为可选步骤。即针对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可由定位客户端发起,也可由网络侧主动发起。比如,GMLC基于网络侧的策略或配置,需要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则主动发起针对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信令交互时序仅为示例,并不能严格代表实际应用中的信令交互的顺序。
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消息命名仅为示例,可采用其它命名方式进行命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RAN节点在LLMF A执行定位服务过程时检测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通过寻呼确定该UE当前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二RAN节点,进而触发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以通知AMF由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提供定位服务或请求AMF为UE重新选择LMF。这样,针对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目标UE在原服务RAN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跨节点移动的情况,采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为该UE满足定位需求的LMF。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此实施例中,目标终端(UE)从第一接入节点移动到处于相同RNA范围内的第二接入节点,且在第二接入节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此种情况下,定位客户端发起该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第一接入节点共址的本地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在得知该UE当前驻留在第二接入节点后,由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确定该第二接入节点所共址的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的流程。
其中,接入节点可以是RAN节点或基站等,或其它能够实现网络接入功能的网元。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可以是AMF或MME,或其它能够实现移动管理的网元。以下流程中,以接入节点为RAN节点,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AMF为例描述。
如图所示,该信令交互包括:
S501:定位客户端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502~S503:GMLC向目标UE的服务AMF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S504:AMF接收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使用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S505:AMF根据为目标UE选择的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向该第一RAN节点或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S506:第一RAN节点检测到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则请求包括第二RAN节点在内的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
上述S501~S506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的S301~S306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507: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该目标UE,进而触发该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激活,第二RAN节点与第一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UE上下文信息的获取。
上述S507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的S307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508:第一RAN节点向第二RAN节点发送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以使第二RAN节点获取该UE的定位服务信息。
可选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可以是重定向通知消息,如LMFRedirection 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507中,第一RAN节点可根据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选择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为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则向第二RAN节点发送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的定位重定向消息。
其中,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可包括第二RAN节点是否设置共址的LLMF以及在设置有共址的LLMF B的情况下该LLMF B的定位能力信息。第一RAN节点上可存储有该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第二RAN节点的配置信息,比如,第二RAN节点可将所述第二RAN节点信息携带在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第一RAN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S508为可选步骤。若在S507中,第一RAN节点向第二RAN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则S508可以不执行,或者即使执行S508,那么S508中的重定向消息中可以不携带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RAN节点通过S507或S508将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第二RAN节点,若第二RAN节点未接收到第一RAN节点选择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指示信息,则第二RAN节点可根据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LLMF B的定位能力等,确定该LLMF B满足定位需求的情况下,选择该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在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由LLMF B为UE提供定位服务的指示信息或选择由LLMF B为UE提供定位服务后,由于AMF具备对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进行授权或拒绝授权的权利,故第二RAN节点可将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事件携带在定位重定向消息中发送给AMF发送,以获得AMF的理解;AMF接收到该定位重定向消息后,作为响应,对第二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进行授权(即允许第二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为目标UR提供定位服务),更新为目标UE服务的RAN节点信息,其中,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可以是LMF Redirection Require消息(LMF重定向请求消息)。
S509:LLMF B响应于接收到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执行定位服务过程,以获取该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510:LLMF B获取到该UE的位置信息后,向AMF发送确定定位响应消息,该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511:AMF接收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后,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512:GMLC接收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后,向定位客户端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上述S509~S512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的S310~S31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第二RAN节点重新选择的LLMF B完成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S501为可选步骤。即针对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可由定位客户端发起,也可由网络侧主动发起。比如,GMLC基于网络侧的策略或配置,需要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则主动发起针对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信令交互时序仅为示例,并不能严格代表实际应用中的信令交互的顺序。
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消息命名仅为示例,可采用其它命名方式进行命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RAN节点在LLMF A执行定位服务过程时检测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通过寻呼确定该UE当前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二RAN节点,以使第一RAN节点或第二RAN节点选择由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提供定位服务。这样,针对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目标UE在原服务RAN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跨节点移动的情况,采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为该UE满足定位需求的LMF。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定位客户端发起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核心网中的CN LMF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在此情况下,在得知该UE当前驻留在第二RAN节点后,可由第二RAN节点或AMF重新选择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具体可如图6所示。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如图所示,该信令交互包括:
S601:定位客户端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602~S603:GMLC向目标UE的服务AMF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上述S601~S60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中S401~S40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604:AMF接收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使用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AMF可根据目标UE的原服务RAN节点(第一RAN节点)、定位QoS信息、AMF所辖区域内的LMF的定位能力以及定位类型(比如即时定位、延时定位等),为该目标UE选择LMF。
该步骤中,AMF根据其所辖区域内的LMF(至少包括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还可包括核心网中的CN LMF)的定位能力,以及目标UE的定位QoS信息,以及AMF所存储的该目标UE的注册RAN节点(这里为第一RAN节点),以及定位类型,确定第一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A(图中未画出)不满足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使用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或者,AMF根据第一RAN节点的信息确定第一RAN节点未设置共址的LLMF,因此选择使用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AMF也可以根据设置的定位策略为该UE选择核心网LMF。
S605:AMF根据为目标UE选择的CN LMF,向CN 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其中,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目标UE的标识和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可选地,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定位QoS信息。
可选地,AMF向L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 Request消息。
S606:CN LMF接收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响应于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向第一RAN节点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该步骤中,CN LMF接收到A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后,由于该UE当前处于RRC_INACTIVE状态,AMF未更新该UE的服务RAN节点,作为响应,CN LMF根据AMF所存储的该目标UE的注册RAN节点(第一RAN节点)信息,向第一RAN节点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以企图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607:第一RAN节点接收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第一RAN节点请求包括第二RAN节点在内的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
具体地,第一RAN节点接收到CN LMF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企图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由于目标UE当前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故触发第一RAN节点恢复与目标UE的RRC连接;作为响应,第一RAN节点向该第一RAN节点所在的RNA内的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RAN Paging),该寻呼请求携带该目标UE的标识,用以请求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其中,第一RAN节点所在的RNA内包括第二RAN节点。
S608: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该目标UE,进而触发该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激活,第二RAN节点与第一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UE上下文信息的获取。
上述S608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中的S407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609~S611:第二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AMF向第二RAN节点发送定位重定向响应消息和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可选地,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Request消息。
S609~S611可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二RAN节点其所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是重定向通知消息,比如LMF Redirection 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用以获取AMF的理解;该方式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的S408~S409中方式一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二: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向AMF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是重定向请求消息,如LMF Redirection Require消息(LMF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以请求AMF选择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该方式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的S408~S409中方式二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AMF在接收到第二RAN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后,可向CN L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LMF Redirection Notify),以通知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的LMF为与第二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 B,该定位重定向消息可以是LMF Redirection Notify消息(LMF重定向通知消息)。
可选地,S610以及S611中所携带的内容可承载于一条消息上发送给LLMF B,比如AMF向LLMF B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该确定定位请求消息用于响应S609中LLMF B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以及用于通知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S612:LLMF B响应于接收到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命令,执行定位服务过程,以获取该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613:LLMF B获取到该UE的位置信息后,向AMF发送确定定位响应消息,该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614:AMF接收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后,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615:GMLC接收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后,向定位客户端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上述S612~S615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中的S410~S413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AMF重新选择的LLMF B完成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
基于图6和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S608中,第一RAN节点可选择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并将由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RAN节点(比如将该指示信息携带在上下文响应消息中),以使LLMF B执行S612~S615所执行的内容,完成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或者,第一RAN节点将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第二RAN节点,触发第二RAN节点选择LLMF B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以使LLMF B执行S612~S615所执行的内容,完成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RAN节点所辖范围内,AMF选择核心网中的CN LMF提供定位服务,当第一RAN节点在CN LMF执行定位服务过程时检测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通过寻呼确定该UE当前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二RAN节点时,触发第一RAN节点或AMF或第二RAN节点重新选择LLMF B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这样,即使原服务RAN节点所辖范围内由核心网的CN LMF为UE提供定位服务,当目标服务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的定位能力与核心网的CN LMF的定位能力皆满足定位需求时,可灵活选择更高定位精度和更低时延的LLMF为UE提供定位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S601为可选步骤。即针对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可由定位客户端发起,也可由网络侧主动发起。比如,GMLC基于网络侧的策略或配置,需要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则主动发起针对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信令交互时序仅为示例,并不能严格代表实际应用中的信令交互的顺序。
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消息命名仅为示例,可采用其它命名方式进行命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图3所示的信令交互图,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目标UE当前驻留的RAN节点(第二RAN节点)未设置共址的LLMF,或者所共址的LLMF B不满足UE定位需求,在此情况下,定位客户端发起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核心网中的CN LMF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在得知该UE当前驻留在第二RAN节点后,可由第一RAN节点触发AMF重新选择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MF选择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如图所示,该信令交互包括:
S701:定位客户端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
S702~S703:GMLC向目标UE的服务AMF发送定位服务请求消息。
S704:AMF接收到GMLC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服务请求消息,为该目标UE选择LMF。这里,AMF选择使用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为该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S705:AMF根据为目标UE选择的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向该第一RAN节点或与第一RAN节点共址的LLMF A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S706:第一RAN节点检测到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则请求包括第二RAN节点在内的其它RAN节点寻呼该目标UE。
S707:第二RAN节点接收到第一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该目标UE,进而触发该目标UE与第二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恢复,第二RAN节点与第一RAN节点信令交互完成UE上下文信息的获取。
S708:第一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
上述S701~S708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S301~S308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709:AMF接收到该定位重定向消息后,响应于该定位重定向消息,为该目标UE重新选择LMF。这里,AMF选择核心网中的CN LMF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
该步骤中,AMF可根据该目标UE所驻留的第二RAN节点的信息、定位服务信息,确定与第二RAN节点共址的LLMF B(图中未画出)不满足定位QoS需求,因此选择核心网中的CN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或者,AMF可根据该目标UE所驻留的第二RAN节点的信息、定位QoS信息,确定第二RAN节点未设置共址的LLMF,因此选择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或者,AMF也可以根据设置的定位策略为该UE选择核心网LMF。
S710:AMF向核心网中的CN 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
该步骤中,由于AMF选择由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因此AMF向CN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请求该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A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Request消息。
S711:CN LMF响应于接收到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执行定位服务过程,以获取该UE的位置信息。
S712:CN LMF获取到该UE的位置信息后,向AMF发送确定定位响应消息,该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CN 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可以是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 Response消息。
S713:AMF接收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后,向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S714:GMLC接收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后,向定位客户端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该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UE的位置信息。
上述S713~S714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3中S313和S314所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AMF重新选择的CN LMF完成为UE的定位服务。
基于图7和图4的信令交互图,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RAN节点确定目标UE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一RAN节点后,向第一RAN节点发送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第二RAN节点根据接收的该UE的定位服务信息以及第二RAN节点信息,确定所共址的LLMF B不满足定位需求或确定未设置共址的LLMF后,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以触发AMF选择使用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进而执行S710~S714完成CN LMF为UE提供的定位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RAN节点在LLMF A执行定位服务过程时检测目标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通过寻呼确定该UE当前所驻留的RAN节点为第二RAN节点时,触发第一RAN节点或第二RAN节点向AMF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以使AMF选择符合定位需求的核心网中的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这样,即使原服务RAN节点所辖范围内由原服务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为UE提供定位服务,当目标服务RAN节点所共址的LLMF的定位能力不满足定位需求或目标服务RAN节点未设置共址的LLMF时,可灵活选择核心网中的CN LMF为UE提供定位服务,以确保满足UE的定位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S701为可选步骤。即针对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可由定位客户端发起,也可由网络侧主动发起。比如,GMLC基于网络侧的策略或配置,需要获取目标UE的位置信息,则主动发起针对该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信令交互时序仅为示例,并不能严格代表实际应用中的信令交互的顺序。
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交互图中的消息命名仅为示例,可采用其它命名方式进行命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基于图6和图7所示的信令交互图,定位客户端发起目标UE的定位服务请求,AMF首先选择与核心网中的CN LMF为目标UE提供定位服务,在此情况下,目标UE现驻留的第二RAN节点未设置有共址的LLMF B或者共址设置的LLMF B不满足UE的定位QoS需求,则AMF可再次确定由CN LMF为该UE提供定位服务,并将第二RAN节点的标识发送给CN LMF,触发CN LMF执行该UE的定位服务流程,以确保满足UE的定位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寻呼过程目标终端原服务RAN节点向其所在RNA内的RAN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消息中除了携带目标终端标识之外还携带有寻呼原因,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寻呼原因指为该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因此寻呼请求消息携带的寻呼原因中可包括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与原服务RAN节点共址的LLMF的定位能力等信息,以使得目标终端现驻留的RAN节点根据寻呼原因选择为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LMF。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所执行的流程。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800包括:接收单元801、处理单元802以及发送单元803。
所述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网关位置中心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目标终端选择LMF。
所述处理单元802用于,响应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于第二接入节点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寻呼请求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LMF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所述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所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之后,向所述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所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所执行的流程。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接入节点体900包括:接收单元901、处理单元902以及发送单元903。
所述处理单元902用于,在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目标终端选择的第一LMF发起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903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9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或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第二LMF或请求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选择LMF。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所执行的流程。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接入节点设备1000包括:接收单元1001、处理单元1002以及发送单元1003。
所述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001接收的目标终端原来驻留的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发送单元1003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寻呼请求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第一定位管理功能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时发送的,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LMF被移动管理功能实体选择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所述接收单元10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在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RRC连接后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图8所执行的流程。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即示出了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8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可选地,还可包括通信接口1103。其中,处理器1101也可以为控制器。所述处理器1101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执行前述流程涉及的功能。存储器1102用于与处理器1101耦合,其保存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相连,该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02存储的指令,以完成上述方法中客户端设备执行相应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800和通信装置110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它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它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分开设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图9所执行的流程。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即示出了接入节点设备9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2所示,该通信装置1200包括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可选地,还可包括通信接口1203。其中,处理器1201也可以为控制器。所述处理器1201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执行前述流程涉及的功能。存储器1202用于与处理器1201耦合,其保存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2相连,该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02存储的指令,以完成上述方法中客户端设备执行相应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节点设备900和通信装置120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它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它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分开设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图10所执行的流程。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即示出了接入节点设备10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可选地,还可包括通信接口1303。其中,处理器1301也可以为控制器。所述处理器1301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执行前述流程涉及的功能。存储器1302用于与处理器1301耦合,其保存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2相连,该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302存储的指令,以完成上述方法中客户端设备执行相应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节点设备1000和通信装置130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它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它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分开设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8中所执行的流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9中所执行的流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10中所执行的流程。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定位管理功能LMF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来自网关位置中心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目标终端选择LMF;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于第二接入节点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寻呼请求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LMF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所述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并向所述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所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和所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质量QoS信息;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定位QoS信息和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所管辖的LMF的定位能力,选择所述第一LMF 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以及向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其中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5.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实体或移动性管理功能MME实体。
6.一种定位管理功能LMF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节点接收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第一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时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或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第二LMF或请求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选择LMF。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响应消息以及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的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所在的通知区域内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节点。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11.一种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终端当前驻留的第二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原来驻留的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后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寻呼请求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第一定位管理功能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时发送的,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LMF被移动管理功能实体选择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在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RRC连接后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发送的定位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或者,
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上下文响应消息以及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所述上下文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定位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信息至少包括定位会话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QoS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16.一种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关位置中心GMLC的定位服务请求消息,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目标终端选择LMF;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定位服务请求消息,选择第一LMF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的定位重定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于第二接入节点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发送的定位重定向消息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寻呼请求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第二LMF发送确定定位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LMF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所述第二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所述确定定位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LMF发送的确定定位响应消息之后,向所述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所述定位服务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17.一种接入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所述确定定位请求消息携带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第一LMF发起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过程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请求至少第二接入节点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接入节点设备关联的本地LMF;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寻呼到所述目标终端后发送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或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所述定位重定向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接入节点设备为所述目标终端选择的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关联的第二LMF或请求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选择LMF。
18.一种接入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目标终端原来驻留的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寻呼请求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在第一定位管理功能LMF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时发送的,所述第一LMF为核心网LMF或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关联的本地LMF,所述第一LMF被移动管理功能实体选择为所述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定位重定向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所述移动管理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信息,以使得与所述接入节点设备关联的本地LMF在所述接入节点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RRC连接后发起所述目标终端的定位服务流程。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62781.4A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70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781.4A CN111770539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US17/442,112 US12004117B2 (en) 2019-04-02 2020-03-19 LMF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location service method and device
EP20782100.0A EP3952443A4 (en) 2019-04-02 2020-03-19 LMF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LOCATION SERVICE METHOD AND DEVICE
KR1020217035859A KR102660850B1 (ko) 2019-04-02 2020-03-19 Lmf 선택 방법, 단말 위치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PCT/CN2020/080257 WO2020199935A1 (zh) 2019-04-02 2020-03-19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781.4A CN111770539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539A CN111770539A (zh) 2020-10-13
CN111770539B true CN111770539B (zh) 2021-07-09

Family

ID=7266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2781.4A Active CN111770539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52443A4 (zh)
KR (1) KR102660850B1 (zh)
CN (1) CN111770539B (zh)
WO (1) WO2020199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420B (zh) * 2020-12-28 2021-07-20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对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672421B (zh) * 2020-12-28 2021-08-3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对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885285A (zh) * 2021-02-05 2022-08-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位置圈选范围内的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GB2603907B (en) * 2021-02-17 2023-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localis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260015B (zh) * 2021-05-11 2022-1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
CN115550887A (zh) * 2021-06-30 2022-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服务实体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0497B (zh) * 2022-01-10 2022-04-19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66403B (zh) * 2022-01-10 2022-11-18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Trp发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897569A (zh) * 2022-02-10 2023-10-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582B (zh) * 2022-03-02 2023-05-05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响应时间选择lmf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12962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位管理功能网元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5226174B (zh) * 2022-05-26 2023-05-16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管理切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4487A (zh) * 2022-07-12 2022-11-1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的终端告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16891A (zh) * 2022-08-05 2022-1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1229A (zh) * 2022-08-10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网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484584B (zh) * 2022-09-15 2023-06-06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052B9 (zh) * 2014-10-23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4181281A (zh) * 2015-05-12 2022-03-15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用于炎症和纤维化的肽治疗
WO2017079906A1 (zh) * 2015-11-10 2017-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服务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管理设备
US10516971B2 (en) * 2017-01-09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ntrol plane location in a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US10383081B2 (en) * 2017-05-05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sitioning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broadcast of assistance data
CN109392085A (zh) * 2017-08-08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5g系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73B (zh) * 2018-09-18 2021-07-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选择方法、装置、管理功能实体、接入网节点、gmlc及nr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99935A1 (zh) 2020-10-08
KR20210147029A (ko) 2021-12-06
EP3952443A4 (en) 2022-06-15
EP3952443A1 (en) 2022-02-09
CN111770539A (zh) 2020-10-13
KR102660850B1 (ko) 2024-04-24
US20220167302A1 (en) 2022-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0539B (zh) 一种lmf选择方法、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EP3358887B1 (en)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nd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1836182B (zh) 一种终端定位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18346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0049533B (zh) 一种本地数据网络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EP331010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0913472B (zh) 定位管理方法、装置、5g无线接入网节点及核心网节点
US202201745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local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l-lmf) entity
CN111567113A (zh) 会话建立方法、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和注册方法及设备
CN109417699A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EP4207828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125958A (zh) 下行定位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1535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EP4280645A1 (en) Terminal location capability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EP4027663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ight area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4335190A1 (en) User device positioning using assistance data
EP3895458B1 (en)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of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2004117B2 (en) LMF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location service method and device
EP3737199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service request
CN11434247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6542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259830A1 (e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ue) and user equipment (ue)
EP4133792A1 (en) Network nodes for improved client device mobility analytic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5412833A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