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2471B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2471B
CN114342471B CN202080004626.3A CN202080004626A CN114342471B CN 114342471 B CN114342471 B CN 114342471B CN 202080004626 A CN202080004626 A CN 202080004626A CN 114342471 B CN114342471 B CN 114342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 device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2471A (zh
Inventor
强鹂
杨林平
范晶
谭佳瑶
李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54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2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可以用于通信领域。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其中,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重选到第二小区;完成小区重选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当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不同无线技术的小区重选将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在终端设备变更无线接入技术情况下,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更新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基于移动性的需求会进行小区选择或重选。在一些情景下,不同的小区之间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当终端设备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之间移动时,终端设备的当前信息往往不能及时更新给网络设备。这会导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信令,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避免由于终端设备更换无线接入技术带来的网络设备侧状态不同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其中,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或者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到第二小区,完成小区重选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小区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小区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其中,注册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用于非接入层信令连接恢复。注册流程可以包括初始注册流程或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的条件,当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跨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选择或重选(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将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在终端设备变更无线接入技术情况下,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更新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或者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
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称之为源接入网设备S-RAN,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称之为目标接入网设备T-RAN。S-RAN和T-RAN可以接入同一个核心网中。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核心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接入5G核心网设备,示例性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AMF。在注册流程中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向AM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被分配有注册区域,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处于注册区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将当前是空闲态的状态信息或即将转变为空闲态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的注册流程是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流程,注册流程中的请求消息可以用于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发起注册流程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可以进行状态转变,由此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保持空闲态。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注册流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注册请求消息中。当注册流程为初始注册,注册请求消息为初始注册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移动注册更新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移动注册更新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周期性更新注册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周期性更新注册请求消息。终端设备也可以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服务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服务请求流程,服务请求消息承载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服务请求消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空闲态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通知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包括接入层和非接入层。非接入层层是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功能层,非接入层支持核心网和终端设备之间业务和信令消息的传输。接入层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功能层。相对于接入层,可以将非接入层及其以上的层称之为上层(upper layer(s))。相对于非接入层,可以将接入层及其以下的层称之为下层(lower layer(s))。
接入层可以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接入层根据系统信息感知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由于接入层感知无线接入技术的变化,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接入层可以指示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可以是发送指示信息或使用原因值。接入层通过原因值通知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原因值用于向非接入层指示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的原因。原因值可以是关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或者原因值可以表述为终端设备进行了无线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inter-RAT cell(re-)selection)。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层通过系统信息感知当前RAT发生变化,采用原因值指示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采用原因值通知方式的简单,易于实现。且不需要非接入层自己感知RAT变化,非接入层只需要根据接入层的通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第二小区的信息。其中,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可以将接收到第二小区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将能够感知无线接入技术发生了变化,从而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根据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的第二小区的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当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将能够感知到RAT发生变化,不需要接入层的指示就可以自主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为AMF,AMF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网络设备进行状态同步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已经处于空闲态时,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进行状态同步: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AMF通知接入网设备删除与终端设备间的信令面连接和用户面资源。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可选地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AMF通过SMF通知UPF释放N3接口的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另一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仍处于连接态时,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进行状态同步: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AMF指示终端设备释放NAS连接;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S-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如果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T-RAN上存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则AMF指示T-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可选地T-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或T-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进行状态同步。从而使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时保持在空闲态,避免传输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其中,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或者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到第二小区。完成小区选择或重选终端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处于终端设备分配的注册区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接入技术间小区选择或重选,由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释放请求消息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到空闲态,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层消息包括原因值,原因值是关于终端设备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可以指示网络设备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指示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原因值请求网络设备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向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层消息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可以通知核心网设备进行N3资源连接释放,使得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同步处在空闲态。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可以是指终端设备选定了第二小区,但还没有驻留到第二小区,仍然在驻留在第一小区中。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直接向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设备去指示接入网设备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接入5G核心网设备。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驻留于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向第二小区发送接入层消息。也可以说是终端设备向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核心网设备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核心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向第一小区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的方法,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或者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重选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或服务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或服务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注册流程。完成小区重选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小区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二小区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其中,注册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用于非接入层信令连接恢复。注册流程可以包括初始注册流程或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能够基于新的触发条件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当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不同无线技术的小区重选将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在终端设备变更无线接入技术情况下,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更新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在注册流程中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或者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
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和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可以接入同一个核心网中。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核心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接入5G核心网设备,示例性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AMF。在注册流程中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向AM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被分配有注册区域,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处于注册区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将当前是空闲态的状态信息或即将转变为空闲态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的注册流程是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流程,注册流程中的请求消息可以用于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发起注册流程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可以进行状态迁移转变,由此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保持空闲态。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注册请求消息中。当注册流程为初始注册,注册请求消息为初始注册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移动注册更新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移动注册更新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周期性更新注册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周期性更新注册请求消息。终端设备也可以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服务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服务请求流程,服务请求消息承载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服务请求消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空闲态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用于通知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包括接入层和非接入层。非接入层层是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功能层,非接入层支持核心网和终端设备之间业务和信令消息的传输。接入层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功能层。相对于接入层,可以将非接入层及其以上的层称之为上层(upper layer(s))。相对于非接入层,可以将接入层及其以下的各层称之为下层(lower layer(s))。
接入层可以用于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接入层根据系统信息感知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由于接入层感知无线接入技术的变化,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接入层可以指示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可以是发送指示信息或使用原因值。接入层可以通过原因值通知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原因值用于向非接入层指示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的原因。原因值可以是关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或者原因值可以表述为终端设备进行了无线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inter-RAT cell(re-)selection)。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层通过系统信息感知当前RAT发生变化,采用原因值指示非接入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采用原因值通知方式的简单,易于实现。且不需要非接入层自己感知RAT变化,非接入层只需要根据接入层的通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可以用于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第二小区的信息。其中,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可以用于将接收到第二小区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将能够感知无线接入技术发生了变化,从而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根据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的第二小区的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当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用于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将能够感知到RAT发生变化,不需要接入层的指示就可以自主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为AMF,AMF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网络设备进行状态同步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已经处于空闲态时,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进行状态同步: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AMF通知接入网设备释放与终端设备间的信令面连接和用户面资源。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AMF通过SMF通知UPF释放N3接口的资源。
另一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仍处于连接态时,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进行状态同步: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AMF通知S-RAN释放信令面连接和用户面资源。AMF指示终端设备释放NAS连接。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S-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如果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T-RAN上存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则AMF指示T-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可选地T-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或T-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和/或T-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资源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进行状态同步。从而使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时保持在空闲态,避免传输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总资源。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其中,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或者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新空口。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重选到第二小区。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接入层消息,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处于终端设备分配的注册区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由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释放请求消息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到空闲态,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层可以指示网络设备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指示的方式可以是原因值,原因值是关于终端设备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可以通过原因值请求网络设备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指示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层消息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可以通知核心网设备进行N3资源连接释放,使得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同步处在空闲态。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可以是指终端设备选定了第二小区,但还没有驻留到第二小区,仍然在驻留在第一小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直接向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设备去指示接入网设备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接入5G核心网设备。
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驻留于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发送接入层消息。也可以说是终端设备向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核心网设备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核心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向第一小区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的方法,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其他步骤。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其他步骤。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也可以简称为终端。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可以包括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可以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电路,例如可以被应用于芯片系统的电路,该芯片系统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本申请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通过空中接口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evolved packet core,EPC)、第五代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也简称为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包括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
3、终端设备的状态
3.1、RRC空闲态(RRC_IDLE)
空闲态是指终端设备在小区中驻留,但是未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终端设备所处的状态。终端设备通常在开机之后,或者在RRC释放之后进入空闲态。
3.2、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
连接态是指终端设备完成随机接入过程之后,未进行RRC释放时所处的状态。终端设备在连接态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终端设备在处于空闲态时,在终端设备完成随机接入过程之后,终端设备的状态转变至连接态。
3.3、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
非激活态是处于连接态和空闲态之间的状态,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空中接口的用户面承载已被暂停(suspend),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核心网(core network,CN)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控制面承载仍被维护。当终端设备发起呼叫或业务请求时,需要激活空口的用户面承载,并重用已有的RAN-CN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控制面承载。
4、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
网络是部署成一个个的小区的,每个小区有自己的覆盖范围。终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经常的移动,如果移动出了当前提供服务的小区的覆盖范围,进入新的小区内,那么终端设备要重新选择驻留到新的小区上才能继续获得服务。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完成这个过程,对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小区重选。对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切换的方式,这是一种网络侧主导的方式,终端设备按照网络下发的指令切到指定的小区。
小区重选的过程可以分成以下步骤:
1)、小区重选的测量。
对当前服务小区和邻小区(包括同频,异频,异系统的小区)进行测量。邻区测量考虑两个参数:小区优先级,当前驻留的小区信号质量。
2)、判别邻小区信号是否符合重选标准。测量完成之后,判别小区质量。
3)、符合则启动重选,接收新小区的系统消息。
完成测量邻小区,并经过判断确认存在符合驻留条件的小区后,将开始尝试驻留新的小区。不符合则仍然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
终端设备尝试驻留新的小区的过程为:搜索目标小区,搜索到以后,接收新的小区上系统消息,判断新的小区是否可以正常驻留,比如通过新的小区的系统消息进行判断。系统消息接收完成,终端设备驻留新的小区。至此,终端设备就重选到了一个新的小区。
5、寻呼(Paging)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寻呼来通知处于RRC空闲态(RRC_IDLE)或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的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paging message),或者,网络可以通过寻呼来向处于RRC空闲态(RRC_IDLE),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或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的终端设备发送短消息(short message)以指示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更新或地震海啸预警/商业移动告警(ETWS/CAM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ervice)。
6、非接入层信令连接恢复流程(Non-Access Stratum Signalling ConnectionRecovery,NAS Signalling Connection Recovery)
NAS信令连接(NAS Signalling Connection)是在终端设备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之间通过N1接口的信令连接,用于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NAS信令交换。
可以用两种连接管理状态(Connection Management,CM)来反应终端设备和AMF之间的NAS信令连接。
1)、连接管理状态空闲态(CM-IDLE)
当终端设备处于CM-IDLE状态,终端设备与AMF之间没有NAS信令连接。
2)、连接管理状态连接态(CM-CONNECTED)
当终端设备处于CM-CONNECTED状态,终端设备与AMF之间存在通过N1接口的NAS信令连接。终端设备和5G接入网(NG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之间保持RRC连接,以及接入网和AMF之间保持连接,用于3GPP接入。
NAS信令连接恢复流程是由NAS层发起的在下层指示“RRC连接失败”时恢复NAS信令连接的机制。可以通过发起初始注册流程、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流程。
7、RAN通知区(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
RNA是和RRC_INACTIVE态相关的概念,RNA可以覆盖一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但一定要在核心网配置的注册区范围内,当终端设备的RNA定时器超时或者终端设备移动出了RNA范围时,终端设备都要发起RNA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ANU)流程。
8、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
无线接入技术也称空中接口,是无线通信的关键问题。它是指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应遵循一定的协议,这些协议即构成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内容。
对于5G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新空口技术(New Radio,NR),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技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等。常见的4G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陆地无线接入技术(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
9、接入网释放流程(AN Release)
AN Release流程适用于释放逻辑上的(NG-AP)信令连接和相关联的N3用户面连接,以及RAN RRC信令和资源。AN Release流程可以由(R)AN发起,也可以由AMF发起。
情形一:RAN发起,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如果存在一些确认的RAN条件,例如:无线连接失败(Radio LinkFailure),或者其他RAN内部原因,则RAN可以决定在RAN中发起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在这种情况下,RAN发送一个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消息给AMF。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请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NG-RAN节点能够请求AMF释放与终端设备相关联的逻辑NG连接。该过程使用终端设备相关的信令。
步骤2:AMF发送上下文释放指示信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指示RAN释放终端设备上下文。
步骤3:如果RAN和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没有释放,RAN请求终端设备释放RAN连接。一旦RAN从终端设备接收到RAN连接释放确认时,则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步骤4:RAN向AMF返回释放完成消息(UE Context Release Complete),携带相关的会话列表。
步骤5:AMF指示SMF通知UPF释放N3的接口资源。
情形二:AMF发起,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于内部AMF事件,包括:接收服务请求或注册请求来建立仍然经由NG-RAN的另一NAS信令连接,则AMF发送上下文释放指示信息。
步骤1之后,继续执行RAN发起中的步骤3至步骤5。
1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如NR,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网络设备102可配置有多个天线,终端设备也可配置有多个天线。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包括网络设备104,网络设备104也可配置有多个天线。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示出。
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还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或解复用器等。
在该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均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例如图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6。但应理解,与网络设备102通信的终端设备和与网络设备104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图1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6可同时与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通信。但这仅示出了一种可能的场景,在某些场景中,终端设备可能仅与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通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注册流程进行说明,终端设备需要通过注册流程注册到网络中才能被授权以获得相关的服务,包括:移动性跟踪和可达性。注册流程是初始注册、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的总称,注册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
一、初始注册(Initial Registration)
初始注册是终端设备发起的第一次注册,初始注册流程可以用于终端设备进行5G系统(5G system,5GS)业务的初始注册。当终端设备发起初始注册,终端设备可以在5G注册类型的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中指示“初始注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AMF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发起初始注册流程。发起初始注册流程的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a)、当终端设备进行5GS业务以进行初始注册;
b)、当终端设备进行紧急业务以进行初始注册;
c)、当终端设备进行基于NAS的短消息业务以进行初始注册。
二、移动和周期性注册更新(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Mobility andPeriodic Registration Update)
该流程用于终端设备进行5GS业务的移动性和周期性注册更新。该流程用于5GS业务的周期性注册更新时,仅在3GPP接入时执行。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AMF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发起移动和周期性注册更新流程。移动和周期性注册更新可以分为移动注册更新流程和周期性注册更新流程。
移动注册更新发生在终端设备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跟踪区(TrackingArea,TA)发生了变化。移动注册更新的结果是更新TA和相关参数。
对于周期性注册更新,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之后,网络要确定该用户是否依然存在,通过周期性定时器间隔一段时间发起注册请求。
发起移动和周期性注册更新的原因也同样包括多种,例如当终端设备检测到进入跟踪区域,且不在终端设备之前在AMF注册的跟踪区域列表中时。或者,在5GMM-IDLE模式下,当周期性注册更新定时器超时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发起注册流程的方法,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2,该方法包括:
2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
202: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
在201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这里的非激活态可以是指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非激活态是这样一种状态:终端设备仍然保持在CM-CONNECTED状态,且终端设备可以在RNA区域内移动而不用通知NG-RAN。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状态时,最后一个服务接入网会保留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终端设备相关联的AMF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保持连接。从核心网看终端设备,其就和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一样。当终端设备处于RRC_INACTIVE时,如果最后一个服务接入网收到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则该接入网在RNA的所有小区寻呼终端设备,如果RNA的小区属于邻接入网的,则通过Xn口给对应的邻接入网节点发送寻呼消息。这里,非激活态可以是指RRC inactive态,或者可以将非激活态称为5G系统移动性管理连接态模式下的RRC inactive指示(5GSMobility Management Connected Mode with RRC inactive indication)。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不同。示例性的,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LTE。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或者第一小区可以为5G的RAT,第二小区为4G的RAT。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经过小区测量,选定第二小区为新小区,但还没有驻留。或者,终端设备在选定第二小区为新小区之后,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判断第二小区可以正常驻留。或者终端设备在判断第二小区可以正常驻留之后并驻留到第二小区。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
在201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小区重选到第二小区,由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此时的小区重选也可以称之为RAT间小区重选(inter-RAT cell re-selection)或RAT间小区选择(inter-RAT cell selection)。或者说发生UE发生了inter-RATmobility。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会进一步执行202。
在202中,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以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注册流程包括初始注册、移动注册更新或周期性注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发起注册流程的条件,当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将发起注册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根据RAT不同,使得网络设备更新信息。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3中示出的可选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4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
在401中,关于非激活态以及小区重选的含义与2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图3的应用场景对步骤401进行说明。
终端设备为了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需要注册到网络设备上。当终端设备注册到网络设备上的时候,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分配一个注册区域(registration area,RA)。也可以将注册区域称为一个追踪区域ID列表(Tracking Area ID list,TAI list)当终端设备即将离开RA的时候会发起移动注册流程,以告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当前的位置信息。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分配一个新的RA。当网络有下行数据或者信令希望发给终端设备的时候,网络会在RA范围内寻呼该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RA的时候不会考虑RAT的不同,即1个RA内可以存在多种RAT。
如图3所示,图3中示出的终端设备被分配的RA范围内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示例性的,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LTE。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
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可以称之为源接入网设备(Source Radio AccessNetwork,S-RAN),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可以称之为目标接入网设备(Target RadioAccess Network,T-RAN)。在图3中,S-RAN和T-RAN可以接入同一个核心网中,或者可以称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连接到同一个核心网设备中。例如,S-RAN和T-RAN连接同一个AMF。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统称为网络设备。这里核心网设备也只是以AMF举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核心网,核心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AMF、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鉴权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非结构性数据存储功能(Unstructured Data Storage Function,UDFS)、网络业务呈现功能实体(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数据仓库功能实体(NF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实体(Network SliceSelection Function,NSS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进程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统一数据仓库功能(Unified DataRepository,UDR)或应用层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第五代、第六代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第六代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时,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是适用于第六代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
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终端设备如果通过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将转变为空闲态。这里,空闲态可以是指RRC idle态,或者可以将空闲态称为5G系统移动性管理空闲态(5GS Mobility Management Idle Mode,5GMM-Idle mode)。
402: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发起注册流程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
在402中,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重选到RAT不同的第二小区将会转变为空闲态,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在注册流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的作用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已经处于空闲态,或者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
在402中,注册流程以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注册流程包括初始注册、移动注册更新或周期性注册更新。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将会转变为空闲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当前是空闲态的状态信息或即将转变为空闲态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的注册流程是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流程,注册流程中的请求消息可以用于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发起注册流程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可以进行状态转变,由此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保持空闲态。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是如何避免传输数据/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进行说明:
当终端设备转变为或需要转变为空闲态,如果网络设备不能同步进行状态更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将会不一致。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信令的流程为:AMF把数据/信令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在RNA范围内进行RAN寻呼(Radio Access Network Paging,RAN Paging),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RAN寻呼失败。接入网设备将寻呼失败的结果上报AMF,AMF进一步在注册区域的范围内进行核心网寻呼(Core Net Paging,CN Paging),当CN paging成功,AMF把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不一致,会导致下行数据/信令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传输给终端设备,且浪费paging信令及空口资源。
如果AMF能够及时获知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改变,当AMF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信令,AMF可以直接在注册区域的范围内进行CN Paging,当CN paging成功,AMF把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终端设备将会转变为空闲态。终端设备通过注册流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状态将要改变或已经改变。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可以进行状态转变,由此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保持空闲态。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信令的过程中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Request Procedures)替换注册流程。服务请求流程同样可以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在服务请求流程中可以发送服务请求消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服务请求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只将注册流程替换为服务请求流程,其余步骤完全相同且适用。
图2至图4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一般性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是基于图2至图4技术方案的思想,图2至图4介绍的内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小区的RAT信息。AS层将系统信息上报给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此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获知发生了inter-RAT cell(re-)selection,也就是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终端设备将执行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知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态,或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态。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示意图,图5中终端设备包括AS层和NAS层,T-RAN是指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AMF是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接入网设备所连接的核心网设备。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
501与201或4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02:终端设备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驻留于第二小区之前接收系统信息,也可以在驻留于第二小区之后接收系统信息。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
在502中,接收系统信息的可以是终端设备的AS层,AS层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功能层。AS层负责在无线连接上传输数据和管理无线资源。终端设备的AS层可以包括:物理层(Phvsical Layer,PHY)、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和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等。
可以将AS层以外的结构称之为NAS层,NAS层是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功能层。NAS支持核心网和终端设备之间业务和信令消息的传输。
示例性的,相对于AS层,可以将NAS层及其以上的层称之为上层(upper layers)。相对于NAS层,可以将AS层及其以下的各层称之为下层(lower layers)。
503:终端设备的NAS层根据AS层接收的第二小区的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AS层通过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获取第二小区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二小区的RAT信息。AS层将第二小区的信息通知NAS层。NAS层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感知RAT发生了变化。NAS层此时也知道终端设备此时还仍处于非激活态,并且位于注册区域内。
504: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到空闲态。
50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可选步骤,NAS层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感知RAT发生变化,根据协议规定,终端设备将进入空闲态。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转变到空闲态,也可以在后续步骤中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
在504中,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内部的上下文信息删除,从而将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态。
505: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
在505中,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注册流程。当注册流程为初始注册,注册请求消息为初始注册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移动注册更新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移动注册更新请求消息。当注册流程为周期性更新注册流程,注册请求消息为周期性更新注册请求消息。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服务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服务请求流程。
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或服务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当终端设备执行了504,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当终端设备没有执行504,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
基于终端设备是否执行了504,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的过程稍有不同,下面将分别对此进行说明。
情形一:终端设备执行了504,终端设备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进而发起注册流程。
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执行inter-RAT小区重选,如果终端设备只是选定了第二小区,但并没有移动和驻留到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转变为空闲态,并在第一小区发起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
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选定并移动到第二小区,并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然后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小区发起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的NAS层发起注册流程向AM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AMF此时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AMF可以通过发起AN release来使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保持一致,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均转变至空闲态。AMF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的过程可以为: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
AMF通知S-RAN释放信令面连接和/或用户面资源。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
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
AMF指示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T-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
T-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T-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AMF通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通知UPF释放N3接口的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同步的过程不限于上述步骤,AMF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上述步骤也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要求执行每一个列举的步骤。
情形二:终端设备没有执行504。终端设备完成小区重选以后仍然处于非激活态,进而发起注册流程。
在情形二中,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执行inter-RAT小区重选。和情形一类似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只是选定了第二小区,但并没有移动和驻留到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仍然处于非激活态,并在第一小区发起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终端设备也可以是选定并移动到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仍然处于非激活态,并在第二小区发起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或者,终端设备移动并驻留到第二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并在连接态发起注册流程。在注册流程中通过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的NAS层发起注册流程向AM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AMF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可以是指:AMF通过发起ANrelease来使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并且网络设备也转变为空闲态,从而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保持一致。AMF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的过程可以为: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
AMF通知S-RAN释放信令面连接和/或用户面资源;
AMF指示终端设备释放NAS连接;
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
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
AMF指示第二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T-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
T-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T-RAN发起与终端设备的RRC连接释放;
T-RAN释放信令面连接和/或用户面资源;
AMF通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通知UPF释放N3的接口的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同步的过程不限于上述步骤,AMF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上述步骤也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要求执行每一个列举的步骤。
在505中,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NAS信令是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传输的信令。终端设备在注册流程中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核心网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
AMF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AS层通过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获知RAT变化,并上报NAS层。NAS层发起注册流程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已经处于空闲态,或者通知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实施例二中,NAS层通过第二小区的信息感知RAT变化,并通过发起注册流程的方式通知网络设备,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并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完成小区选择或重选过程会将自己转变到空闲态。终端设备的AS层通知NAS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消息携带原因值,原因值是关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NAS层响应于原因值发起注册流程。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6中示出终端设备包括AS层和NAS层,网络设备以核心网AMF为例。该方法包括:
6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
601与201或4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602:终端设备将自己由非激活态转变为空闲态(RRC-Idle)。
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内部的上下文信息删除,从而将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态。在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完成小区重选会将自己转变到空闲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602之前该方法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AS层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包括第二小区的信息。其中,第二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不同于实施例一,终端设备的AS层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将会感知RAT发生了变化。从而终端设备将自己由非激活态转变为空闲态。
603:终端设备的AS层指示或通知(indicate or notify)NAS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的AS层通过原因值通知NAS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原因值是关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
在步骤603中,当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终端设备的AS层通知NAS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原因值通知NAS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原因值是关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或者原因值也可以表述为: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的含义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的含义是相同的,都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选到RAT不同的小区。
终端设备的AS层通过原因值通知NAS当前连接状态的变化的原因是RAT发生了变化。终端设备的NAS响应于原因值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604: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或服务请求流程。
终端设备的NAS层根据AS层的通知能够获知,此时终端设备已经处于空闲态,并且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的原因是终端设备进行了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终端设备响应于原因值发起注册流程。终端设备在注册流程中注册请求消息,且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终端设备发起服务请求流程,在服务请求流程中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服务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与实施例一类似的,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小区发起注册流程,也可以在移动到第二小区以后发起注册流程。
步骤604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AMF,AMF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AMF可以通过发起AN release来使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保持一致,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均转变至空闲态。
AMF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状态同步的过程可以为:
AMF删除自己本地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信息;
AMF通知S-RAN释放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面连接和/或用户面资源;
AMF指示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终端设备已经进入空闲态,S-RAN根据指示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AMF通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通知UPF释放N3的接口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同步的过程不限于上述步骤,AMF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上述步骤也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要求执行每一个列举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二,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到第二小区,将自己转变为空闲态。AS层向NAS层发送原因值用于指示转变为空闲态的原因,NAS层响应于原因值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实施例二中,NAS层根据AS层的原因值发起注册流程,通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的状态已经转变,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同样适用于图3中的应用场景。实施例三不同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之处在于: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通过AS层消息请求RRC连接释放(如,RRC connection release or RRCrelease)。
对于终端设备通过AS层消息请求RRC(连接)释放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两种方式。
方式一: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但还没有驻留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此时仍然和第一小区保持连接。终端设备通过AS层向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发送AS消息,AS消息用于向S-RAN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RRC connection release or RRC release)。
方式二: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并驻留于第二小区。终端设备此时和第二小区保持连接。终端设备通过AS层向第二小区所属的T-RAN发送AS消息,T-RAN通过AMF通知第一小区的S-RAN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下面将对两种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方式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7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
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这里的非激活态可以是指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非激活态是这样一种状态:终端设备仍然保持在CM-CONNECTED状态,且终端设备可以在RNA区域内移动而不用通知NG-RAN。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状态时,最后一个服务接入网保留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和终端设备相关联的与服务AMF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的连接。从核心网看终端设备,其就和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一样。当终端设备处于R-C_INACTIVE时,如果最后一个服务接入网收到来自UPF的下行数据或者来自AMF的下行信令,则该接入网在RNA的所有小区寻呼终端设备,如果RNA的小区属于邻接入网的,则通过Xn口给对应的邻接入网节点发送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不同。示例性的,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E-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LTE。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NR,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或者第一小区的RAT可以为UTRA,第二小区的RAT可以为NR。。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
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经过小区测量,选定第二小区为新小区。或者,终端设备在选定第二小区为新小区之后,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判断第二小区可以正常驻留。或者终端设备在判断第二小区可以正常驻留之后并驻留到第二小区。上述三种情况之一都可以被理解为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
702:终端设备发送接入层消息,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重选到第二小区将转变为空闲态。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当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将通过AS层向第一小区所属的S-RAN发送AS消息,AS消息用于向S-RAN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RRC connectionrelease or RRC release)。此时,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是指终端设备选定了第二小区但还没有驻留到第二小区。终端设备仍然驻留于第一小区。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小区发送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AS消息中可以包括原因值,原因值是关于终端设备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虽然图7中没有示出,但本申请实施例三可以和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第一小区的S-RAN和第二小区的T-RAN接入同一个5G核心网设备。该5G核心网设备可以为AMF。
S-RAN根据接收到的AS消息,将同步进行状态转变。S-RAN可以通过发起ANrelease来使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保持一致,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均转变至空闲态。S-RAN根据AS消息进行状态转变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RAN发送一个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消息给AMF;
AMF发送上下文释放指示信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指示RAN释放终端设备上下文;AMF通知S-RAN释放与终端设备间的信令面连接/或用户面资源;S-RAN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AMF指示SMF通知UPF释放N3的接口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同步的过程不限于上述步骤,AMF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上述步骤也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要求执行每一个列举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方式一,由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由终端设备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请求消息,S-RAN根据接收到的RRC connection release请求消息可以执行AN release或其他流程使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为空闲态。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方式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801: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RAT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处于非激活态。
801与7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802:终端设备向第二小区发送接入层消息,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在802中,不同于702,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二小区是指终端设备已经驻留于第二小区。终端设备在第二小区中处于连接态。此时,终端设备向第二小区所属的T-RAN发送接入层消息,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与第一小区的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803:第二小区向AMF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AMF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第二小区所属的T-RAN根据接收到的AS消息向AMF发送第一消息,请求AMF指示第一小区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804:AMF发送RRC连接释放指示信息。
AMF根据第一消息会向S-RAN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RAN进行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S-RAN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释放指示信息,同步进行状态转变。S-RAN可以通过发起AN release来使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保持一致,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均转变至空闲态。S-RAN根据AS消息进行状态转变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RAN发送一个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消息给AMF;AMF发送上下文释放指示信息(N2 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指示RAN释放终端设备上下文;AMF通知S-RAN释放与终端设备间的信令面连接/或用户面资源;S-RAN删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AMF指示SMF通知UPF释放N3的接口资源。N3是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同步的过程不限于上述步骤,也可以执行其他动作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步在空闲态。上述步骤也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要求执行每一个列举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由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连接释放请求消息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步到空闲态,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的方法,下文中将介绍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的通信的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采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示出的方法。该装置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注册请求消息以发起注册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在非激活态进行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将发起注册流程,用于NAS信令连接恢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在RAT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网络设备更新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内容可以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方法中关于终端设备所执行动作的部分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三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接入层消息,所述接入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资源连接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装置在处于非激活态inter-RAT cell(re-)selection,向网络设备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请求消息,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RRCconnection release请求消息可以执行AN release或其他流程使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为空闲态。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状态同步,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令时浪费空口资源,减少下行数据/信令传输时延,避免因传输时延过长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呼叫失败等问题。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三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内容可以实施例三的方法中关于终端设备所执行动作的部分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9中,通信装置以终端设备作为例子。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9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通信装置的收发模块,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通信装置的处理模块。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模块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模块9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模块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模块901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收发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2中的202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2中的201,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4中402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4中的401,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5中的502和503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5中的501、504和505,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6中的603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6中的601、602和604,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7中的702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7中的701,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901用于执行图8中的802、803和804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图8中的801,和/或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芯片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模块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可以参照图10所示的设备。在图10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010,发送数据处理器1020,接收数据处理器10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可以是图10中的该处理器10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可以是图10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020,和/或接收数据处理器1030。虽然图10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1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11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130,接口1140。其中处理器1130完成上述处理模块的功能,接口1140完成上述收发模块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160、处理器1130及存储在存储器1160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130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160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110中,只要该存储器1160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130即可。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通过小区选择或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终端设备被分配有追踪区域ID列表;
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
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位于所述追踪区域ID列表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小区选择或重选到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其中,
所述注册流程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非接入层信令连接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从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了跨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选择或重选,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信息发起注册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终端设备转变至空闲态;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转变为空闲态;
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发起注册流程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所述注册请求消息用于发起所述注册流程,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通知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通知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通过原因值通知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原因值是关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接入层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的第二小区的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入层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
所述接入层将接收的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通知所述非接入层。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所述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向所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新空口或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流程包括:初始注册流程或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流程。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接入5G核心网设备。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通过小区重选从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所述通信装置被分配有追踪区域ID列表;
收发模块,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发送注册请求消息以发起注册流程:
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位于所述追踪区域ID列表中,所述通信装置从所述第一小区选择或重选到所述第二小区,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其中,
所述注册流程用于所述通信装置和核心网之间的非接入层信令连接恢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注册请求消息以发起注册流程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接收来自向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进行了跨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选择或重选,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响应于所述指示信息发起所述注册流程。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注册流程中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所述通信装置处于空闲态;或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装置转变为空闲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将所述通信装置转变至空闲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用于通知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用于通知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用于通过原因值通知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原因值是关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
20.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用于通知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非接入层用于根据所述接入层接收的第二小区的信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的接入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
所述接入层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通知所述非接入层。
22.如权利要求14-2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所述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新空口或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
25.如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流程包括:初始注册流程或移动和周期注册更新流程。
26.如权利要求14-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接入5G核心网设备。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80004626.3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434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5420.8A CN113179512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5977 WO2022021248A1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5420.8A Division CN113179512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2471A CN114342471A (zh) 2022-04-12
CN114342471B true CN11434247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003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626.3A Active CN114342471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53771A1 (zh)
EP (1) EP4017105B1 (zh)
CN (1) CN114342471B (zh)
AU (1) AU2020460273B2 (zh)
CA (1) CA3150919A1 (zh)
TW (1) TWI802901B (zh)
WO (1) WO202202124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253A (zh) * 2013-09-19 2016-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Rat间和rat内小型蜂窝小区重选
WO2018008944A1 (ko) * 2016-07-04 2018-01-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등록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305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注册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214444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reduction of mobility signalling at inter-rat change
GB2500723A (en) * 2012-03-30 2013-10-02 Nec Corp Intersystem reselection between radio access networks of different types
US11039495B2 (en) * 2017-03-20 2021-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interlayer interac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TWI680690B (zh) * 2017-11-16 2019-12-21 香港商鴻穎創新有限公司 用於使用者設備及用於基地台的無線存取網路通報區域管理方法
US10986602B2 (en) * 2018-02-09 2021-04-2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to authorize user equipment use of local area data network features and control the size of local area data network information in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CN110943818A (zh) * 2018-09-25 2020-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1234180B2 (en) * 2019-01-03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procedures with hierarchical mobility
CN111246503B (zh) * 2020-01-10 2023-03-14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Rrm测量放松与寻呼监听方法、终端、网元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253A (zh) * 2013-09-19 2016-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Rat间和rat内小型蜂窝小区重选
WO2018008944A1 (ko) * 2016-07-04 2018-01-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등록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R2-1914532 "Signalling enhancement for Inactive state".3GPP tsg_ran\wg2_rl2.2019,(第tsgr2_108期),第1-10页. *
Huawei, HiSilicon.R2-1803262 "Inter-RAT mobility for inactive UE".3GPP tsg_ran\WG2_RL2.2018,(第TSGR2_101期),第1-3页. *
Huawei等. "R2-1710583 Inter-RAT mobility for inactive UE".3GPP tsg_ran\WG2_RL2.2017,第1-4页. *
InterDigital, Inc..S2-1903349 "Mobility Registration triggered by CAG cell change".3GPP tsg_sa\wg2_arch.2019,(第tsgs2_132_xian期),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7105B1 (en) 2024-03-13
EP4017105C0 (en) 2024-03-13
WO2022021248A1 (zh) 2022-02-03
AU2020460273B2 (en) 2023-10-12
TW202205896A (zh) 2022-02-01
CA3150919A1 (en) 2022-02-03
CN114342471A (zh) 2022-04-12
EP4017105A4 (en) 2022-09-07
TWI802901B (zh) 2023-05-21
EP4017105A1 (en) 2022-06-22
US20220353771A1 (en) 2022-11-03
AU2020460273A1 (en)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9084B2 (en) TA update in RRC_INACTIVE
JP4916277B2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で使用される方法
CN11387359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注册和会话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46483A (zh) 无线接入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进行的方法
CN110049578B (zh) 无线连接修改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741696A (zh) 用于无线电系统的区域更新过程
KR20190103383A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EP4222992A1 (en) Application function influence in application context relocation
CN11317951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025496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network-initiated connection suspend and early rrc release
CN114830564A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1535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CN11434247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287126A1 (en)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tinuity
CN109565723A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与系统
US202302695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e context management in sidelink relay scenarios
CN11601887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90189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