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2334B -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2334B
CN111762334B CN202010633702.9A CN202010633702A CN111762334B CN 111762334 B CN111762334 B CN 111762334B CN 202010633702 A CN202010633702 A CN 202010633702A CN 111762334 B CN111762334 B CN 111762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ston
low
pressu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37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2334A (zh
Inventor
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337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2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2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2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2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2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04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 B64F1/06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using catap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包括控制单元、低压腔壳、前腔壁、后腔壁、仓板和甲板,前腔壁、后腔壁、仓板和甲板构成容纳腔;低压腔壳固定在容纳腔中靠近后腔壁的一端,且低压腔壳的壳壁与前腔壁、仓板和甲板构成梭背运动腔;梭背运动腔中的仓板和甲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梭背;低压腔壳中通过支架固定有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且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水平穿设有上轴芯和组合下轴芯;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的左端均依次穿过支架抵接在低压腔壳左侧的内壁上。本发明适合在一条甲板缝口弹射多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即可升速弹射、也可直接弹射,是当代航母最经济快捷的舰载机弹射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射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是一种攻击力非常强大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它强大的攻击力仰仗于舰载战斗机、电子战斗机和空中预警机,并且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主要有滑跃飞行和弹射飞行两种。我国现有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使用的是滑跃式起飞方式;而空中预警机机体重量比较大,发动机又是省油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故不能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当今世界只有美国能制造舰载飞机短距起飞蒸汽助推装置,即蒸汽弹射器。美国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蒸汽弹射器,采用的开缝气缸蒸汽弹射系统,不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整个装置操控性差、蒸汽泄露及淡水损失严重、制作和安装难度大,而且弹射力小;同时目前研发的蒸汽弹射器大部分采用开缝式气缸,开缝气缸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用下容易变形,并且弹射单元只能整体统一完成单一工作指令,无法分离操控。
同时,现有弹射器的弹射单元的弹射力都较小,无法使一个气缸断续完成弹射和回程两个步骤,并不适合在一条甲板缝口弹射多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即可升速弹射、也可直接弹射的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即可升速弹射、也可直接弹射,是当代航母最经济快捷的舰载机起飞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包括控制单元、低压腔壳、前腔壁、后腔壁、仓板和甲板,前腔壁、后腔壁、仓板和甲板构成容纳腔;
其中,低压腔壳固定在容纳腔中靠近后腔壁的一端,且低压腔壳的壳壁与前腔壁、仓板和甲板限定成梭背运动腔;
梭背运动腔中的仓板和甲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梭背,在梭背左面中部装有一对前钢缆驱动轮,且梭背左侧对应每个弹射单元固定有一对第二冲击栓、正对低压腔壳壁面上对应设有后冲压液缸;在梭背右面上部装有一对后钢缆驱动轮、还固定有第一冲击栓、前腔壁上设置有冲压液缸,冲压液缸与第一冲击栓对应;
低压腔壳中通过支架固定有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且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水平穿设有上轴芯和组合下轴芯,上轴芯和组合下轴芯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后腔壁和前腔壁上;
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的左端均依次穿过支架抵接在低压腔壳左侧的内壁上,右端均依次向右穿出低压腔壳被一一匹配的锁止器锁止在梭背上;
偶数弹射单元和奇数弹射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自端依次平行间隔排列,同时多个奇数弹射单元的直径尺寸互不不同,并纵列排列设置在低压腔壳的中部;每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对称设置在奇数弹射单元的两侧,且每对偶数弹射单元的两个偶数弹射单元直径尺寸相同,不同对偶数弹射单元之间的直径尺寸不同;在低压腔壳的中心顶部设有一条与低压腔壳两端密闭与外界连同的隧道管,供滑块的后钢缆往返运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奇数弹射单元与偶数弹射单元结构均相同,均包括气缸、液杆缸、多级液杆缸、前冲压液缸、套框、活塞套和活塞套仔套;
气缸通过支架连接在低压腔壳中,且气缸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右端面沿中心向外周固定有单作用杆缸和空心推杆、且在单作用杆缸与空心推杆之间滑动装有低压排气阀、低压排气阀的阀架与单作用杆缸的单向活塞杆固接、阀架四角经拉簧与单作用杆缸挂连,活塞左面与单作用杆缸左腔设置有第一高压进气阀控制高压汽流通断;单作用杆缸左腔装有单向缸电控排气阀,空心推杆左端环向设有低压排气口,空心推杆扣接在活塞的右端面,推杆右端面设有电控空气排放阀,推杆向右穿过低压腔壳的壳壁,并通过锁止器锁接在梭背上;
套框的左端套接在气缸的右端,套框的右端连接在低压腔壳的壳壁上;
液杆缸经支架固定在气缸上下两侧,活塞套和活塞套仔套,滑动连接在套框中;液杆缸的活塞杆右端穿过套框与活塞套连接,且活塞套随液杆缸的活塞杆动作,实现左端与气缸右端抵接或分离;多级液杆缸的无杆端向右经支架固接在套框上下两侧,且位于低压腔壳的右端内壁上;活塞套仔套右侧与多级液杆缸的多级塞杆连接,随多级液杆缸的多级塞杆动作,实现活塞套仔套左端与活塞套右端接合或分离;
伸缩管由支架固接在气缸一侧,左端连接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右位时,伸缩管接口通低压壳内接口,接口通低压腔壳内;左位时,伸缩管接口通储汽罐接口,储汽罐接口通储汽罐,塞套与伸缩管芯固接,随活塞套左右动作,实现与气缸右端抵接或分离,伸缩管芯在伸缩管内左右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推杆中偏置固定有小气缸;上轴芯和组合下轴芯均偏心设置在空心推杆中,且上轴芯向左穿出活塞、气缸、低压腔壳固接在后腔壁上,向右穿出推杆、梭背固接在前腔壁上;
组合下轴芯、左端固接在后腔壁上、并连接四通进气管、整体空心的左下轴芯两根向右穿过轴芯活塞、左下轴芯右端外周固接轴芯活塞,且下轴芯左段对应气缸左端内腔环向设置有左下轴芯平衡汽口,轴芯活塞设有多个亭柱式排汽口,并套装套式排汽阀;套式排汽阀设置有多个,经连接支架连接排汽杆缸的塞杆,排汽杆缸经固定架固接在左下轴芯上;套式排汽阀的连接支架随排汽杆缸的塞杆左右移动,实现套式排汽阀打开或关闭轴芯活塞左面亭柱式排汽口,轴芯活塞右面固接右下轴芯;
组合下轴芯向左穿出气缸和低压腔壳与四通进气管连接后固接在后腔壁上,向右穿出推杆固接在前腔壁上。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气缸的左端连接有四通进气管,四通进气管与储汽罐连通,四通进气管与储汽罐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进气阀;每个气缸的左端外周均连通有多个单向阀;第二高压进气阀和单向阀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包括密封带、密封带换向轮、滑块后钢缆、滑块前钢缆、滑块隧道、前钢缆驱动轮、后钢缆驱动轮、钢缆换向轮,密封带与滑块左端连接、经设在后腔壁和前腔壁上下拐角处的密封带换向轮与滑块右端连接;
滑块后钢缆由滑块左端经钢缆换向轮、隧道管、穿过梭背经装在前腔壁的钢缆换向轮换向后,再经固装在梭背右面上的后钢缆驱动轮换向后固定在前腔壁上;
滑块前钢缆由滑块右端连接、经装在前腔壁上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换向后,再经设置在低压腔壳壳壁右端面与仓板连接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换向后、再经低压腔壳右端面中部的钢缆换向轮换向后、再由梭背左面固装的前钢缆驱动轮换向后固接在低压腔壳右端面上;并且在隧道管内设有张力传感器、左端两个后钢缆换向轮之间设有钢缆张力调整缸。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甲板的中间开设有滑块隧道、滑块隧道顶部中心水平开设有缝口、滑块与滑块隧道的缝口滑动连接,在仓板上水平开设有滑槽,梭背的底端连接有滑靴,梭背的滑靴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梭背上固定有位置传感器,且位置传感器与第一冲击栓同侧、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梭背运动腔中的甲板的底端固定设有齿牙的齿牙排,且在齿牙排两端及垂向对应P距离分别设有4个齿位置,位置传感器交替与两端及之间的缺齿位置对正感应;
前冲压液缸的无塞端搭接在前腔壁上、有塞端置于梭背运动腔中,且冲压活塞的端部都装有保护层;低压腔壳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冷却器,且每个弹射单元的活塞推杆右端和低压腔壳的腔体上都设置有电控空气排放阀。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后冲压液缸的无塞端搭接在低压腔壳的右壳体上,后冲压液缸中滑动连接有后冲压活塞,后冲压活塞与第二冲击栓对应;
前冲压液缸的冲压活塞的端面积等于液杆缸的无杆端的内径截面积,从而能保证前冲压液缸的冲压活塞移动时和液杆缸的活塞杆速度一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中,梭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停靠在第一冲击栓距离前冲压液缸内腔底的五分之一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具有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偶数弹射单元,且每个弹射单元的弹射力都大于弹射活塞端面积与蒸汽压力的积零点五倍以上,又可使一个气缸断续完成弹射和回程两个步骤,适合在一条甲板缝口弹射多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即可升速弹射、也可直接弹射,是当代航母最经济快捷的舰载机起飞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发明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处于弹射初始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处于弹射结束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液压动力回程结束、蒸汽动力回程即将开始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 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 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 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 是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 是图2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 是图2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 为本发明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的梭背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13 为本发明中组合下轴芯结构示意图;
图14 为本发明中两位两通阀原理示意图;
图15 为本发明中前冲压液缸液压回路原理示意图;
图16 为本发明中后冲压液缸液压回路原理示意图;
图17 为本发明中活塞仔环和亭柱式排汽口控制液压回路原理示意图;
图18 为本发明中第二高压进气阀打开示意图;
图19 为本发明中第二高压进气阀关闭示意图。
图中:
30气缸;31气缸接口;32套圈接口;47压力传感器;401锁止器;412滑靴;5冲压活塞;501液压活塞;502大开关阀;503进排液管;505储液罐;506高压液泵;507活塞套;508开关阀;509蓄压器;510小开关阀;511后冲压活塞;512后冲压液缸;513第一三位四通阀;519第二三位四通阀;535第一冲击栓;536第二冲击栓;537活塞杆缸;538活塞杆;545排汽套阀;546杆缸连接;544亭柱式排汽口;543连接支架;542排汽杆缸;541塞杆;59冷却器;23支架;28套框;29低压腔壳;2小气缸;200电控空气排放阀;201轴芯塞;202上轴芯;204后腔壁;205前腔壁;206组合下轴芯;207制动器;208右下轴芯;209左下轴芯;210活塞;10电控排汽阀;12引勾;111仓板;101单向阀;130速度传感器;106空心推杆;107温度传感器;112梭板;113保护层;118梭背;131缺齿位置;132齿牙;134伸缩管芯;135伸缩管;140活塞套仔套;141多级液杆缸;142多级塞杆;150行走机械臂;193滑槽;701低压排气口;702阀架;703拉簧;704低压排气阀;706单作用杆缸;705单向活塞杆;707单向缸电控排气阀;708第一高压进气阀;601两位三通阀;66四通进气管;602伸缩管接口;603储汽罐接口;604低压壳内接口;8甲板;5前冲压液缸;802密封带;801密封带换向轮;805张力传感器;806张力调整缸;807隧道管;808滑块后钢缆;809滑块前钢缆;810滑块隧道;811前钢缆驱动轮;812后钢缆驱动轮;813钢丝换向轮;891缝口;9储汽罐;901第二高压进气阀;974第一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2第三奇数弹射单元;976第一对偶数弹射单元;923第二对偶对单元;933第三对偶数弹射单元;943第四对偶数弹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包括控制单元、低压腔壳29、前腔壁205、后腔壁204、仓板111和甲板8,前腔壁205、后腔壁204、仓板111和甲板8构成容纳腔;
其中,低压腔壳29固定在容纳腔中靠近后腔壁204的一端,且低压腔壳29的壳壁与前腔壁205、仓板111和甲板8限定成梭背运动腔;
梭背运动腔中的仓板111和甲板8之间滑动连接有梭背118,在梭背118左面中部装有一对前钢缆驱动轮811,且梭背118左侧对应每个弹射单元固定有一对第二冲击栓536、正对低压腔壳29壁面上对应设有后冲压液缸512;在梭背118右面上部装有一对后钢缆驱动轮812、还固定有第一冲击栓535、前腔壁205上设置有冲压液缸5,冲压液缸5与第一冲击栓535对应;
低压腔壳29中通过支架23固定有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且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水平穿设有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后腔壁204和前腔壁205上;
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的左端均依次穿过支架23抵接在低压腔壳29左侧的内壁上,右端均依次向右穿出低压腔壳29被一一匹配的锁止器401锁止在梭背118上;
偶数弹射单元和奇数弹射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自端依次平行间隔排列,同时多个奇数弹射单元的直径尺寸互不相同,并纵列排列设置在低压腔壳29的中部;每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对称设置在奇数弹射单元的两侧,且每对偶数弹射单元的两个偶数弹射单元直径尺寸相同,不同对偶数弹射单元之间的直径尺寸不同;在低压腔壳29的中心顶部设有一条与低压腔壳29两端密闭与外界连同的隧道管807,供滑块112的后钢缆808往返运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奇数弹射单元与偶数弹射单元结构均相同,均包括气缸30、液杆缸537、多级液杆缸141、前冲压液缸5、套框28、活塞套507和活塞套仔套140;
气缸30通过支架23连接在低压腔壳29中,且气缸30中滑动连接有活塞210,活塞210的右端面沿中心向外周固定有单作用杆缸706和空心推杆106、且在单作用杆缸706与空心推杆106之间滑动装有低压排气阀704、低压排气阀704的阀架702与单作用杆缸706的单向活塞杆705固接、阀架702四角经拉簧703与单作用杆缸706挂连,活塞210左面与单作用杆缸706左腔设置有第一高压进气阀708控制高压汽流通断;单作用杆缸706左腔装有单向缸电控排气阀707,空心推杆106左端环向设有低压排气口701,空心推杆106扣接在活塞210的右端面,推杆106右端面设有电控空气排放阀200,推杆106向右穿过低压腔壳29的壳壁,并通过锁止器401锁接在梭背118上;
套框28的左端套接在气缸30的右端,套框28的右端连接在低压腔壳29的壳壁上;
液杆缸537经支架23固定在气缸30上下两侧,活塞套507和活塞套仔套140,滑动连接在套框28中;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右端穿过套框28与活塞套507连接,且活塞套507随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动作,实现左端与气缸30右端抵接或分离;多级液杆缸141的无杆端向右经支架23固接在套框28上下两侧,且位于低压腔壳29的右端内壁上;活塞套仔套140右侧与多级液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连接,随多级液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动作,实现活塞套仔套140左端与活塞套507右端接合或分离;
伸缩管135由支架23固接在气缸30一侧,左端连接两位三通阀601,两位三通阀601右位时,伸缩管接口602通低压壳内接口604,低压壳内接口604通低压腔壳29内;左位时,伸缩管接口602通储汽罐接口603,储汽罐接口603通储汽罐9,塞套507与伸缩管芯134固接,随活塞套507左端动作,实现与气缸30右端抵接或分离,伸缩管芯134在伸缩管135内左右移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推杆106中偏置固定有小气缸2;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均偏心设置在空心推杆106中,且上轴芯202向左穿出活塞210、气缸30、低压腔壳29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向右穿出推杆106、梭背118固接在前腔壁205上;
组合下轴芯206、左端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并连接四通进气管66、整体空心的左下轴芯209两根向右穿过轴芯活塞201、左下轴芯209右端外周固接轴芯活塞201,且下轴芯209左段对应气缸30左端内腔环向设置有左下轴芯平衡汽口607,轴芯活塞201设有多个亭柱式排汽口544,并套装套式排汽阀545;套式排汽阀545设置有多个,经连接支架543连接排汽杆缸542 的塞杆541,排汽杆缸542经固定架546固接在左下轴芯209上;套式排汽阀545的连接支架543随排汽杆缸542 的塞杆541左右移动,实现套式排汽阀545打开或关闭轴芯活塞201左面亭柱式排汽口544,轴芯活塞201右面固接右下轴芯208、右下轴芯208向右穿出推杆106、固接在前腔壁205上;
组合下轴芯206向左穿出气缸30和低压腔壳29与四通进气管66连接后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向右穿出推杆106固接在前腔壁205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气缸30的左端连接有四通进气管66,四通进气管66与储汽罐9连通,四通进气管66与储汽罐9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进气阀901;每个气缸30的左端外周均连通有多个单向阀101;第二高压进气阀901和单向阀101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包括密封带802、密封带换向轮801、滑块后钢缆808、滑块前钢缆809、滑块隧道810、前钢缆驱动轮811、后钢缆驱动轮812、钢缆换向轮813,密封带802与滑块112左端连接、经设在后腔壁204和前腔壁205上下拐角处的密封带换向轮801与滑块112右端连接;
滑块后钢缆808由滑块112左端经钢缆换向轮813、隧道管807、穿过梭背118经装在前腔壁205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固装在梭背118右面上的后钢缆驱动轮812换向后固定在前腔壁205上;
滑块前钢缆809由滑块112右端连接、经装在前腔壁205上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设置在低压腔壳29壳壁右端面与仓板111连接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低压腔壳29右端面中部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由梭背118左面固装的前钢缆驱动轮811换向后固接在低压腔壳29右端面上;并且在隧道管807内设有张力传感器805、左端两个后钢缆换向轮813之间设有钢缆张力调整缸806。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甲板8的中间开设有滑块隧道810、滑块隧道810顶部中心水平开设有缝口891、滑块112与滑块隧道810的缝口891滑动连接,在仓板111上水平开设有滑槽193,梭背118的底端连接有滑靴412,梭背118的滑靴412与滑槽193滑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梭背118上固定有位置传感器130,且位置传感器130与第一冲击栓535同侧、位置传感器130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梭背运动腔中的甲板8的底端固定设有齿牙132的齿牙排,且在齿牙排两端、及垂向对应P距离分别设有4个缺齿位置131,位置传感器130交替与两端间的缺齿位置对正感应;
前冲压液缸5的无塞端搭接在前腔壁205上、有塞端置于梭背运动腔中,且冲压活塞501的端部都装有保护层113;低压腔壳29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7、温度传感器107和冷却器59,且每个弹射单元的活塞推杆右端和低压腔壳29的腔体上都设置有电控空气排放阀20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后冲压液缸512的无塞端搭接在低压腔壳29的右壳体上,后冲压液缸512中滑动连接有后冲压活塞511,后冲压活塞511与第二冲击栓536对应;
前冲压液缸5的冲压活塞501的端面积等于液杆缸537的无杆端的内径截面积,从而能保证前冲压液缸5的冲压活塞501移动时和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速度一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梭背118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停靠在第一冲击栓535距离前冲压液缸5内腔底的五分之一处。
工作原理:
参阅附图1-19,其中标注L、P表示距离;
工作原理;参阅附图1-15,当控制单元令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对单元923回程时,第一奇数弹射单元974、第三奇数弹射单元972、第一对偶数弹射单元976、第三对偶数弹射单元933、第四对偶数弹射单元943在梭背118上的锁止器401松开,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数单元923的三个轴芯塞201制动器207解除制动,高压液泵506运转、向蓄压器509冲压、第二三位四通阀519保持在右位、排汽杆缸542的塞杆541经阀架543控制排汽套阀545保持打开亭柱式排汽口544、液流分两路;
一路经打开的大开关阀502、小开关阀510进排液管503,液流进入液杆缸537有杆一侧推动活塞杆538向着后腔壁204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活塞套507、活塞210和冲压活塞501同向左方移动;
另一路液流经进排液管503大开关阀502、小开关阀510进入后冲压液缸512、随之大开关阀502关闭,由于后冲压液缸512空载先接近顶点,控制后冲压液缸512的小开关阀510关闭;
此时,活塞套507的接口32快速到达与气缸接口31接近的位置,控制单元令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对单元923的大开关阀502关闭、此时、刚好传感器130与左起第二个缺齿位置131对正,小开关阀510保持开通,从而使套圈接口32与气缸接口31缓慢接合并压紧,此时、刚好传感器130与左起第三个缺齿位置131对正,小开关阀510关闭;控制单元令第一三位四通阀513左位,蓄压器509的液流进入多级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右侧,多级塞杆142左侧回流储液罐505,多级塞杆142及连接的活塞套仔套140左移,活塞套仔套140左端与活塞套507右端紧密接触,第一三位四通阀513中位,控制单元令单作用杆缸706的单向缸电控排气阀707动作放气,拉簧703拉动低压排气阀 704关闭低压排汽口701,第二三位四通阀519右位、排汽杆缸542的塞杆541经阀架543控制排汽套阀545保持打开亭柱式排汽口544;控制单元令打开多只单向阀101,两位三通阀601左位,高压蒸汽经伸缩管135、伸缩管芯134、活塞套507进入活塞推杆106和由活塞套507活塞套仔套140组成的空腔,进而推动活塞210沿气缸30扩大空腔,活塞210左面低压蒸汽经多只单向阀101排出到低压腔壳29内,组合下轴芯 206的轴芯塞201右侧腔低压蒸汽经亭柱式排汽口544进入活塞推杆106的组合下轴芯 206的轴芯塞201左侧同步增大的低压腔;
此时行走机械臂150及时更换经多次冲击的冲压活塞501的保护层113,当速度传感器130接近初始缺齿位置131时,第二冲击栓536与后冲压液缸512的冲压活塞511接触,控制后冲压液缸512的大开关阀502打开,小开关阀510打开,随之,大开关阀502关闭,回程减速;
此时,两位三通阀601右位、伸缩管135伸缩管芯134内高压蒸汽放回低压腔壳29内,小开关阀510关闭,速度传感器130刚好对正缺齿位置131;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数单元923的三个轴芯塞201制动器207制动,回程结束。
当控制单元令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对单元923准备弹射时;控制单元令两位三通阀601右位保持,冷却器59运转,第一三位四通阀513右位,蓄压器509的液流入多级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左侧、多级塞杆142右侧回流储液罐505,多级塞杆142及连接的活塞套仔套140右移、活塞套仔套140左端与活塞套507右端分离,多级杆缸141回缩到终点、第一三位四通阀513中位,控制单元令第二三位四通阀519左位,排汽杆缸542的塞杆541经阀架543带动排汽套阀545,关闭亭柱式排汽口544,令关闭多只单向阀101、第二三位四通阀519中位,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数单元923的三个轴芯塞201制动器207解除制动,第二高压进气阀901打开,高压蒸汽经四通进气管66进入活塞210左腔,经左下轴芯209内到达组合轴芯206的轴芯塞201的右侧,由于轴芯塞201的左端由左下轴芯209穿出气缸30和低压腔壳29固定在后腔壁204上,右端由右下轴芯208穿出活塞顶杆106固定在前腔壁205上,故活塞210左腔和轴芯塞201的右侧同时产生向右的推力,该推力先打开活塞210中心的第一高压进气阀708、蒸汽进入单作用杆缸706的左侧,单向缸电控排气阀707动作关闭,高压蒸汽经单向活塞杆705推动低压排气阀704打开低压排汽口701,膨胀力推动活塞210及推杆106快速向右钻入活塞套507,第一冲击栓535与前冲压液缸5的冲压活塞501的保护层113接触,此时、刚好传感器130与左起第三个缺齿位置131对正,控制单元令第二高压进气阀901打关闭,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对单元923的大开关阀502打开,小开关阀510开通,控制单元令第二三位四通阀519右位、排汽杆缸542的塞杆541经阀架543带动排汽套阀545,打开亭柱式排汽口544,高压蒸汽进入轴芯塞201的左侧,由低压排汽口701排进低压腔壳29内,液杆缸537有杆一侧液压力推动活塞杆538右侧液流经进排液管503回流储液罐505,从而使套圈接口32与气缸接口31快速分离;
高压蒸汽由套圈接口32与气缸接口31分开处排到低压腔壳29内,继而三个弹射单元的三组大开关阀502关闭、此时、刚好传感器130与左起第二个缺齿位置131对正,三组小开关阀510保持开通、使活塞210活塞顶杆106速度下降,当接近缓冲距离P的终点时、三组小开关阀510关闭,高压液泵506暂停运转,三个弹射单元停住,此时,奇数弹射单元974、第三奇数弹射单元972、偶数弹射单元976、第三对偶数弹射单元933、第四对偶数弹射单元943的冲击栓535刚好与停在对应的冲压液缸内五分之四处的冲压活塞501的保护层113抵接、速度传感器130刚好对正左端的缺齿位置131,第二奇数弹射单元973、第二对偶数单元923的三个轴芯塞201制动器207动作制动,冷却器59运转到温度传感器107、压力传感器47发出信号时冷却器59运转停止、弹射完成。以下不论哪几个弹射单元参加弹射,循环过程依然如此、故不过多冗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低压腔壳(29)、前腔壁(205)、后腔壁(204)、仓板(111)和甲板(8),前腔壁(205)、后腔壁(204)、仓板(111)和甲板(8)构成容纳腔;
其中,低压腔壳(29)固定在容纳腔中靠近后腔壁(204)的一端,且低压腔壳(29)的壳壁与前腔壁(205)、仓板(111)和甲板(8)限定成梭背运动腔;
梭背运动腔中的仓板(111)和甲板(8)之间滑动连接有梭背(118),在梭背(118)左面中部装有一对前钢缆驱动轮(811),且梭背(118)左侧对应每个弹射单元固定有一对第二冲击栓(536)、正对低压腔壳(29)壁面上对应设有后冲压液缸(512);在梭背(118)右面上部装有一对后钢缆驱动轮(812)、还固定有第一冲击栓(535)、前腔壁(205)上设置有冲压液缸(5),冲压液缸(5)与第一冲击栓(535)对应;
低压腔壳(29)中通过支架(23)固定有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且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水平穿设有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后腔壁(204)和前腔壁(205)上;
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的左端均依次穿过支架(23)抵接在低压腔壳(29)左侧的内壁上,右端均依次向右穿出低压腔壳(29)被一一匹配的锁止器(401)锁止在梭背(118)上;
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包括密封带(802)、密封带换向轮(801)、滑块后钢缆(808)、滑块前钢缆(809)、滑块隧道(810)、前钢缆驱动轮(811)、后钢缆驱动轮(812)、钢缆换向轮(813),密封带(802)与滑块(112)左端连接、经设在后腔壁(204)和前腔壁(205)上下拐角处的密封带换向轮(801)与滑块(112)右端连接;
滑块后钢缆(808)由滑块(112)左端经钢缆换向轮(813)、隧道管(807)、穿过梭背(118)经装在前腔壁(205)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固装在梭背(118)右面上的后钢缆驱动轮(812)换向后固定在前腔壁(205)上;
滑块前钢缆(809)由滑块(112)右端连接、经装在前腔壁(205)上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设置在低压腔壳(29)壳壁右端面与仓板(111)连接下拐角处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经低压腔壳(29)右端面中部的钢缆换向轮(813)换向后、再由梭背(118)左面固装的前钢缆驱动轮(811)换向后固接在低压腔壳(29)右端面上;并且在隧道管(807)内设有张力传感器(805)、左端两个后钢缆换向轮(813)之间设有钢缆张力调整缸(806);
奇数弹射单元与偶数弹射单元结构均相同,均包括气缸(30)、液杆缸(537)、多级液杆缸(141)和活塞套仔套(140);
气缸(30)通过支架(23)连接在低压腔壳(29)中,气缸(30)的左端连接有四通进气管(66),四通进气管(66)与储汽罐(9)连通,四通进气管(66)与储汽罐(9)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进气阀(901);每个气缸(30)的左端外周均连通有多个单向阀(101);第二高压进气阀(901)和单向阀(101)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液杆缸(537)经支架(23)固定在气缸(30)上下两侧,活塞套(507)和活塞套仔套(140),滑动连接在套框(28)中;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右端穿过套框(28)与活塞套(507)连接,且活塞套(507)随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动作,实现左端与气缸(30)右端抵接或分离;多级液杆缸(141)的无杆端向右经支架(23)固接在套框(28)上下两侧,且位于低压腔壳(29)的右端内壁上;活塞套仔套(140)右侧与多级液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连接,随多级液杆缸(141)的多级塞杆(142)动作,实现活塞套仔套(140)左端与活塞套(507)右端接合或分离;前冲压液缸(5)的冲压活塞(501)的端面积等于液杆缸(537)的无杆端的内径截面积,从而能保证前冲压液缸(5)的冲压活塞(501)移动时和液杆缸(537)的活塞杆(538)速度一致;
偶数弹射单元和奇数弹射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奇数弹射单元和多对偶数弹射单元均自端依次平行间隔排列,同时多个奇数弹射单元的直径尺寸互不相同,并纵列排列设置在低压腔壳(29)的中部;每对偶数弹射单元均对称设置在奇数弹射单元的两侧,且每对偶数弹射单元的两个偶数弹射单元直径尺寸相同,不同对偶数弹射单元之间的直径尺寸不同;在低压腔壳(29)的中心顶部设有一条与低压腔壳(29)两端密闭与外界连同的隧道管(807),供滑块(112)的后钢缆(808)往返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奇数弹射单元与偶数弹射单元结构均还包括前冲压液缸(5)、套框(28)和活塞套(507);
气缸(30)中滑动连接有活塞(210),活塞(210)的右端面沿中心向外周固定有单作用杆缸(706)和空心推杆(106)、且在单作用杆缸(706)与空心推杆(106)之间滑动装有低压排气阀(704)、低压排气阀(704)的阀架(702)与单作用杆缸(706)的单向活塞杆(705)固接、阀架(702)四角经拉簧(703)与单作用杆缸(706)挂连,活塞(210)左面与单作用杆缸(706)左腔设置有第一高压进气阀(708)控制高压汽流通断;单作用杆缸(706)左腔装有单向缸电控排气阀(707),空心推杆(106)左端环向设有低压排气口(701),空心推杆(106)扣接在活塞(210)的右端面,推杆(106)右端面设有电控空气排放阀(200),推杆(106)向右穿过低压腔壳(29)的壳壁,并通过锁止器(401)锁接在梭背(118)上;
套框(28)的左端套接在气缸(30)的右端,套框(28)的右端连接在低压腔壳(29)的壳壁上;
伸缩管(135)由支架(23)固接在气缸(30)一侧,左端连接两位三通阀(601),两位三通阀(601)右位时,伸缩管接口(602)通低压壳内接口(604),低压壳内接口(604)通低压腔壳(29)内;左位时,伸缩管接口(602)通储汽罐接口(603),储汽罐接口(603)通储汽罐(9),活塞套(507)与伸缩管芯(134)固接,随活塞套(507)左右动作,实现与气缸(30)右端抵接或分离,伸缩管芯(134)在伸缩管(135)内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06) 中偏置固定有小气缸(2);上轴芯(202)和组合下轴芯(206)均偏心设置在空心推杆(106)中,且上轴芯(202)向左穿出活塞(210)、气缸(30)、低压腔壳(29)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向右穿出推杆(106)、梭背(118)固接在前腔壁(205)上;
组合下轴芯(206)、左端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并连接四通进气管(66)、整体空心的左下轴芯(209)两根向右穿过轴芯活塞(201)、左下轴芯(209)右端外周固接轴芯活塞(201),且下轴芯(209)左段对应气缸(30)左端内腔环向设置有左下轴芯平衡汽口(607),轴芯活塞(201)设有多个亭柱式排汽口(544),并套装套式排汽阀(545);套式排汽阀(545)设置有多个,经连接支架(543)连接排汽杆缸(542)的塞杆(541),排汽杆缸(542)经固定架(546)固接在左下轴芯(209)上;套式排汽阀(545)的连接支架(543)随排汽杆缸(542) 的塞杆(541)左右移动,实现套式排汽阀(545)打开或关闭轴芯活塞(201)左面亭柱式排汽口(544),轴芯活塞(201)右面固接右下轴芯(208);
组合下轴芯(206)向左穿出气缸(30)和低压腔壳(29)与四通进气管(66)连接后固接在后腔壁(204)上,向右穿出推杆(106)固接在前腔壁(2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甲板(8)的中间开设有滑块隧道(810)、滑块隧道(810)顶部中心水平开设有缝口(891)、滑块(112)与滑块隧道(810)的缝口(891)滑动连接,在仓板(111)上水平开设有滑槽(193),梭背(118)的底端连接有滑靴(412),梭背(118)的滑靴(412)与滑槽(19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梭背(118)上固定有位置传感器(130),且位置传感器(130)与第一冲击栓(535)同侧、位置传感器(130)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梭背运动腔中的甲板(8)的底端固定设有齿牙(132)的齿牙排,且在齿牙排两端及垂向对应P距离分别设有4个缺齿位置(131),位置传感器(130)交替与两端及之间的缺齿位置对正感应;
前冲压液缸(5)的无塞端搭接在前腔壁(205)上、有塞端置于梭背运动腔中,且冲压活塞(501)的端部都装有保护层(113);低压腔壳(29)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7)、温度传感器(107)和冷却器(59),且每个弹射单元的活塞推杆右端和低压腔壳(29)的腔体上都设置有电控空气排放阀(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后冲压液缸(512)的无塞端搭接在低压腔壳(29)的右壳体上,后冲压液缸(512)中滑动连接有后冲压活塞(511),后冲压活塞(511)与第二冲击栓(536)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梭背(118)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停靠在第一冲击栓(535)距离前冲压液缸(5)内腔底的五分之一处。
CN202010633702.9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Active CN111762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3702.9A CN111762334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3702.9A CN111762334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2334A CN111762334A (zh) 2020-10-13
CN111762334B true CN111762334B (zh) 2024-02-02

Family

ID=7272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3702.9A Active CN111762334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2334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8132A (en) * 1962-12-06 1965-04-13 Dowty Rotol Ltd Aircraft and devices for launching same
CN102198865A (zh) * 2010-09-17 2011-09-28 朱惠芬 航母舰载机蒸汽弹射器及其弹射方法
CN102910296A (zh) * 2012-08-01 2013-02-06 朱惠芬 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WO2013055276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Lifeng Wang A take-off and landing system for carrier aircraft on an aircraft carrie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WO2013097295A1 (zh) * 2011-12-29 2013-07-04 Ren Mingqi 弹射用动力源单元体和航母燃气蒸汽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3900070A (zh) * 2014-03-25 2014-07-02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混燃蒸汽发生装置
CN104443421A (zh) * 2014-07-29 2015-03-25 李广 一种双球罐半开口汽缸蓄压蒸汽弹射器
CN104787354A (zh) * 2015-03-11 2015-07-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直线加速式弹滑一体弹射器
CN105584641A (zh) * 2016-01-04 2016-05-18 济南环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式舰载机弹射器及分散蓄能集中做功的方法
CN107140227A (zh) * 2017-05-18 2017-09-08 李广 具有并联和分离功能的内置无缝敞口气缸蒸汽弹射器
JP2017171111A (ja) * 2016-03-24 2017-09-28 映二 白石 航空機用の装置
CN108438247A (zh) * 2018-05-12 2018-08-24 李广 一种具有并联、串联和分离功能的蒸汽弹射器
CN108657459A (zh) * 2018-05-07 2018-10-16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舰载飞机的水动力弹射装置
CN109747854A (zh) * 2017-11-08 2019-05-14 沈金钟 一种航空母舰飞机火药气体弹射器
CN110371311A (zh) * 2019-07-08 2019-10-25 李广 一种储库式弹射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3036B (fi) * 2002-09-16 2004-02-27 Robonic Ltd Oy Järjestely katapultissa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8132A (en) * 1962-12-06 1965-04-13 Dowty Rotol Ltd Aircraft and devices for launching same
CN102198865A (zh) * 2010-09-17 2011-09-28 朱惠芬 航母舰载机蒸汽弹射器及其弹射方法
WO2013055276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Lifeng Wang A take-off and landing system for carrier aircraft on an aircraft carrie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WO2013097295A1 (zh) * 2011-12-29 2013-07-04 Ren Mingqi 弹射用动力源单元体和航母燃气蒸汽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2910296A (zh) * 2012-08-01 2013-02-06 朱惠芬 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CN103900070A (zh) * 2014-03-25 2014-07-02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混燃蒸汽发生装置
CN104443421A (zh) * 2014-07-29 2015-03-25 李广 一种双球罐半开口汽缸蓄压蒸汽弹射器
CN104787354A (zh) * 2015-03-11 2015-07-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直线加速式弹滑一体弹射器
CN105584641A (zh) * 2016-01-04 2016-05-18 济南环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式舰载机弹射器及分散蓄能集中做功的方法
JP2017171111A (ja) * 2016-03-24 2017-09-28 映二 白石 航空機用の装置
CN107140227A (zh) * 2017-05-18 2017-09-08 李广 具有并联和分离功能的内置无缝敞口气缸蒸汽弹射器
CN109747854A (zh) * 2017-11-08 2019-05-14 沈金钟 一种航空母舰飞机火药气体弹射器
CN108657459A (zh) * 2018-05-07 2018-10-16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舰载飞机的水动力弹射装置
CN108438247A (zh) * 2018-05-12 2018-08-24 李广 一种具有并联、串联和分离功能的蒸汽弹射器
CN110371311A (zh) * 2019-07-08 2019-10-25 李广 一种储库式弹射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del Research of Steam Catapult launch process for carrier-based aircraft;Qidan Zhu;《2018 3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CCC)》;第8519-8524页 *
舰载机弹射起飞仿真及安全指标分析;吴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第3期);全文 *
舰载机蒸汽弹射器弹射性能数值仿真研究;王忠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第06期);第1-1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2334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5122A (en) Reverse-osmosis pump
CN102094926B (zh) 势能贮存式突伸起落架缓冲器
CN104395064B (zh) 压力机
CN111762334B (zh) 一种弹射元件调向的储库式蒸汽弹射器
CN102381230A (zh)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CN113819106B (zh) 一种机械自动换向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89889U (zh) 锁模装置
CN106958376A (zh) 一种遥控自动车位锁
CN110371311B (zh) 一种储库式弹射机
CN110645234B (zh) 一种三方向剪切打包机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905872B (zh) 一种基于对蓄能器控制的双缸联动液压回路
CN104443421A (zh) 一种双球罐半开口汽缸蓄压蒸汽弹射器
CN215444561U (zh) 一种串联缸同步液压系统
CN210565452U (zh) 蓄能器与液压缸复合装置
CN104132020A (zh) 舟桥跳板液压翻转装置所用液压阀组
US3136226A (en)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actuators
CN210705967U (zh) 注吹机合模机构的油路控制系统
CN113339335B (zh) 一种增压弹射的伺服作动系统
CN215927950U (zh) 一种拉伸机联动控制系统
CN108513600B (zh) 一种复进式顺序阀及其顺序驱动方法
CN107939759B (zh) 一种非差动驾驶室双缸举升系统
CN115892397B (zh) 水压驱动单侧提拉式释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04633A (zh)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气门节能系统
CN103979464B (zh) 用于叉车推出器与侧移器的联合液压系统
CN216447204U (zh) 一种高负载同步缸分流支路串联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