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230A -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1230A CN102381230A CN2011102426518A CN201110242651A CN102381230A CN 102381230 A CN102381230 A CN 102381230A CN 2011102426518 A CN2011102426518 A CN 2011102426518A CN 201110242651 A CN201110242651 A CN 201110242651A CN 102381230 A CN102381230 A CN 1023812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cylinder
- master cylinder
- cylinder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7532 Colapt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多路阀向主油缸及移动油缸供油,所述多路阀至少包括主油缸换向阀和移动油缸换向阀,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或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本发明可以根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控制主油缸的移动状态,根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控制移动油缸的移动状态;本发明还可以保证主油缸运行过程的同步,并能够实现对主油路的保护。本发明可以减少误操作,具有同步性高、防冲击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罐车液压系统,以及包括该液压系统的背罐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背罐车液压系统广泛使用开式回路,通常是由液压泵、多路阀、液压油箱、液压油缸、液压管路等组成,系统控制方式直观、操作简单。
[0003] 上述液压系统中的多路阀多采用手动操作方式,背罐和卸罐时的动作完全由人为观察和控制,这样的系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背罐时无法准确判断副车架是否已准确安放于罐体内;罐体移动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已移动到位;卸罐时无法准确判断罐体下端面是否处于便于安放的水平状态等。不同操作者对各动作的执行情况的理解不同,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上一个动作还未到位,下一个动作即直接发生,引起机械部分的损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事故。
[0004] 另外,罐体下降时负载变化较大,现有的液压系统主油路中无合适的保护装置,在主油缸运行到底时系统易发生较大冲击,引起机械部分的损坏。同时,现有的液压系统在两个主油缸运行过程中难以保持同步,容易造成翻车事故或造成主车架的扭曲,影响整车性能。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罐车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可以减少不同操作者的人为因素影响,避免对机械部分的损坏,提高整车性能。
[0006] 本发明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多路阀向主油缸及移动油缸供油,所述多路阀至少包括主油缸换向阀和移动油缸换向阀,所述主油缸用于驱动副车架沿主车架摆动,所述移动油缸用于驱动罐体在副车架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
[0007] 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主油缸或所述副车架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主油缸或副车架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31)控制所述主油缸停止动作;
[0008] 和 / 或
[0009] 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移动油缸或所述在副车架上的罐体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移动油缸或罐体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移动油缸换向阀控制所述移动油缸停止动作。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为:
[0011] 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副车架摆动的角度位置信息;
[0012] 或者
[0013] 第一位移传感器,设置于主油缸内,用于检测主油缸的活塞杆行程;[0014] 或者
[0015] 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主车架和副车架的连接处,用于检测副车架相对于主车架的移动位置。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为:
[0017] 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上,在所述罐体移动至接近于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时,所述移动油缸停止动作;
[0018] 或者
[0019] 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移动油缸内,用于检测移动油缸的活塞杆行程。
[00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主油缸、移动油缸分别有两个,所述两个主油缸并列设置,所述两个移动油缸并列设置。
[002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
[0022] 分流集流阀,所述分流集流阀的集流接口连接所述主油缸换向阀的工作油口,所述分流集流阀的两个分流接口同时连接两个主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
[002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
[0024] 双向平衡阀,所述双向平衡阀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到其中一个主油缸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双向平衡阀的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到该主油缸有杆腔的油路上;
[0025] 该主油缸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主油缸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002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
[0027] 单向平衡阀,所述单向平衡阀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移动油缸换向阀到其中一个移动油缸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单向平衡阀的控制油口与从移动油缸换向阀到该移动油缸有杆腔的油路连通;
[0028] 该移动油缸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压力进油油压大于所述单向平衡阀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002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双向平衡阀或单向平衡阀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两个主油缸、两个移动油缸的相应油路上。
[003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罐车,该背罐车两个支腿油缸,并包括前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
[003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多路阀还包括用来控制所述支腿的支腿油缸换向阀,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
[0032] 双向液压锁,所述双向液压锁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支腿油缸换向阀到其中一个支腿油缸无杆腔的油路上,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该支腿油缸换向阀到支腿油缸有杆腔的油路上;
[0033] 该支腿油缸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所述双向液压锁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支腿油缸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所述双向液压锁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0034] 本发明的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控制主油缸的移动状态,根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控制移动油缸的移动状态;本发明还可以保证主油缸运行过程的同步,并能够实现对主油路的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避免动作之间的不到位而造成机械部分的损坏,可以减少不同操作者操作差别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误操作,提高系统控制精确度;此外,本发明可以保证两个主油缸的活塞杆动作一致,避免了因不同步而造成翻车事故或造成主车架的扭曲,系统同步性高;而且,本发明既可以防止罐体下降时各油缸的失速运动,又可以提高油缸下降时的速度稳定性,避免了对各油缸形成的巨大冲击,具有较好的防冲击性。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对现有结构改动小,节约成本,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罐车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37]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罐车的位置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38] 图3a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双向平衡阀的放大图;
[0039] 图北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单向平衡阀的放大图;
[0040] 图3c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双向液压锁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罐车液压系统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背罐车液压系统至少包括液压泵4、主油缸1、移动油缸2以及多路阀3。其中,液压泵4通过多路阀3至少向主油缸1及移动油缸2供油,多路阀3至少包括主油缸换向阀31和移动油缸换向阀32,主油缸1驱动副车架6沿主车架7摆动,移动油缸2驱动罐体5在副车架6上移动。
[0043] 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中的多路阀3多采用手动操作方式,背罐和卸罐时的动作完全由人为观察和控制,这样可能导致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上一个动作还未到位,下一个动作即直接发生,引起机械部分的损坏或造成事故。
[0044] 本发明可以避免动作之间的不到位而造成机械部分的损坏,减少不同操作者操作差别的人为影响因素。本发明可以精确地实现主油缸1或移动油缸2的动作控制,其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和/或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
[0045] 其中,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主油缸1或副车架6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主油缸1或副车架6移动至预设位置后,主油缸换向阀31控制主油缸1停止动作。该预设位置可以是主油缸1伸出到位或缩回到位时的主油缸1或副车架6的位置,在各位置可以进行相应的背罐、卸罐、移动罐体或背罐车行走等动作(将在下文进行说明)。[0046] 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优选为角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或第一接近开关,更优选为角度传感器。其中,角度传感器设置于副车架6上(如图2所示实施例),用于检测副车架6摆动的角度位置信息。该角度传感器可以是一个倾角传感器,在不同的角度下其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如不同倾角时极板之间不同的电容值),进而可以将该电信号转换为角度信号。通过对比角度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是否达到预设角度位置,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停止主油缸1的动作。
[0047] 第一位移传感器设置于主油缸1内,用于检测主油缸1的活塞杆行程。该位移传感器可以是多种直线式位移传感器,如磁致伸缩传感器或拉线传感器。对于磁致伸缩传感器,当活塞杆沿行程运动时,该传感器利用磁致伸缩波导管测量存在波导中应变脉冲的发出与返回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能精确地确定活塞(或磁铁)的位值。对于拉线传感器,其拉线的一端随着活塞杆一起平移,该拉线的另一端可以缠绕在绕线轮上,并通过编码器计算绕线轮的角位移,进而确定拉线及活塞杆的行程。此外,第一位移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基于超声波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检测发送超声波和接收反射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计算活塞杆位移。
[0048] 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主车架7和副车架6的连接处,用于检测副车架6相对于主车架7的移动位置,该连接处可以是设置于主车架7和副车架6之间的销轴孔上,在销轴6a(如图2所示)旋转至接近于第一接近开关时,主油缸1停止动作。该第一接近开关可以设置两组,分别对应于主油缸1伸出到位和缩回到位时销轴6a旋转的位置,以便于在完全伸出和完全缩回两个状态时对主油缸1进行动作控制。
[0049] 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移动油缸2或在副车架6上的罐体5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移动油缸2或罐体5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移动油缸换向阀32控制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该预设位置可以是移动油缸2伸出到位或缩回到位时的移动油缸2或罐体5的位置,在各位置可以进行相应的背罐、卸罐、移动罐体或背罐车行走等动作(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0050] 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优选为第二接近开关或第二位移传感器,更优选为包括两组的第二接近开关。
[0051] 其中,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副车架6上,在罐体5移动至接近于第二接近开关时,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该第二接近开关可以设置两组(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20’和20”),分别对应于移动油缸2伸出到位和缩回到位时罐体5的位置,以便于在完全伸出和完全缩回两个状态时对移动油缸2进行动作控制。
[0052] 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移动油缸2内,用于检测移动油缸2的活塞杆行程。与第一位移传感器相似,第二位移传感器可以是多种直线式位移传感器,如磁致伸缩传感器、拉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结构,由于已在前文进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0053] 应当清楚,本发明的主油缸1和移动油缸2可以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优选地,主油缸1、移动油缸2分别有两个,两个主油缸1并列设置,两个移动油缸2并列设置。
[0054] 本发明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或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检测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反馈系统反馈给操作人员,以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该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该反馈系统可以是如报警装置、显示装置等结构,比如可以在主油缸1伸出到位时,通过蜂鸣报警、指示灯闪
7烁等方式提醒操作人员,随后操作人员可以手动操作多路阀3中的主油缸换向阀31以停止主油缸1的移动。优选地,本发明可以实现主油缸1、移动油缸2操作的自动控制,相应地,该位置信息可以反馈给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可以通过PLC、继电器等结构控制多路阀3,或者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电磁控制方式。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多路阀3中的主油缸换向阀31、移动油缸换向阀32为电磁阀。
[0055] 背罐车在背罐、卸罐、移动罐体或背罐车行走等动作中,对两个主油缸1、两个移动油缸2进行控制时,需要保证其同步运行。否则,油缸相互之间的不同步可能会造成系统整体的不平衡,引起车架扭曲,甚至会造成翻车事故的发生。由于背罐车结构的特殊性,两个移动油缸2之间可以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保证其同步运行,而对于主油缸1则难以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本发明创造性地在液压系统中解决了该技术问题。
[0056]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背罐车液压系统还包括分流集流阀8,分流集流阀8的集流接口连接主油缸换向阀31的工作油口,分流集流阀8的两个分流接口同时连接两个主油缸1的无杆腔或有杆腔。该分流集流阀8可以保证液压油以同样的压力、速度和流量分别向两个主油缸1进油,并以同样的压力、速度和流量分别从两个主油缸1回油。因此能明显提高两个主油缸1动作的一致性。应当清楚,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背罐车液压系统中,移动油缸2中并不包括分流集流阀8。
[0057] 另外,为了防止罐体5下降时各油缸失速运动造成对油缸的损坏。本发明还提供了对各油缸的保护方案。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液压系统还包括双向平衡阀9 (如图1和图3a所示),该双向平衡阀9可以由两个单向平衡阀组成,各单向平衡阀11又可以由一个单向阀和一个先导顺序阀组成。本发明的双向平衡阀9可以采用集成的双向平衡阀9,其包括四个接口。如图1所示,其中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主油缸换向阀31到其中一个主油缸1无杆腔的油路上,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主油缸换向阀31到该主油缸1有杆腔的油路上。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是相对于油缸的其中一个移动状态而言。两个进油接口之间形成进油管腔,两个出油接口之间形成出油管腔。
[0058] 该主油缸1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9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主油缸1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9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可以在主油缸1活塞杆的两侧均形成背压,从而可以平衡罐体负载,并可以保证主油缸1平稳动作。在静止状态时,该双向平衡阀9可以将活塞杆锁紧。本发明可以仅在其中一个主油缸1上设置双向平衡阀9,优选如图1所示,该双向平衡阀9成对设置在两个主油缸1的相应油路上。
[0059] 优选地,本发明的液压系统还包括单向平衡阀11 (如图1和图北所示),该单向平衡阀11可以由一个单向阀和一个先导顺序阀组成。该单向平衡阀11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移动油缸换向阀32到其中一个移动油缸2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单向平衡阀11的控制油口与从移动油缸换向阀32到该移动油缸2有杆腔的油路连通。进油接口是相对于油缸的其中一个移动状态而言。两个进油接口之间形成进油管腔。
[0060] 该移动油缸2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压力进油油压大于单向平衡阀11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可以在移动油缸2的无杆腔一侧形成背压,从而可以防止罐体5下降时移动油缸2失速运动。本发明可以仅在其中一个移动油缸2上设置单向平衡阀11,优选如图1所示,该单向平衡阀11成对设置在两个移动油缸2的相应油路上。
[0061] 优选地,本发明的液压系统还包括两个支腿油缸12和双向液压锁13(如图1和图3c所示)。其中,两个支腿油缸12由多路阀3中的支腿油缸换向阀33控制,双向液压锁13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其中一个支腿油缸换向阀33到支腿油缸12无杆腔的油路上,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该支腿油缸换向阀33到支腿油缸12有杆腔的油路上。该双向液压锁13可以由两个液控单向阀组成。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是相对于油缸的其中一个移动状态而言。两个进油接口之间形成进油管腔,两个出油接口之间形成出油管腔。
[0062] 该支腿油缸12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液压锁13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支腿油缸12缩回过程中,在该支腿油缸12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液压锁13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可以在支腿油缸12活塞杆的两侧均形成背压,从而可以平衡罐体负载,并可以保证支腿油缸12平稳动作。在静止状态时,该双向液压锁13可以将活塞杆锁紧。本发明可以仅在其中一个支腿油缸12上设置双向液压锁13,优选如图1所示,该双向液压锁13成对设置在两个支腿油缸12的相应油路上。
[0063] 本发明创造性地在背罐车的主油缸1、支腿油缸12及支腿油缸12上分别采用不同的保护装置,既可以防止罐体5下降时各油缸失速运动,又可以提高油缸下降时的速度稳定性,优化了背罐车液压系统的整体布局,同时保证增加整体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了成本。
[0064]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背罐车在进行背罐动作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先将支腿油缸12伸出至接触地面,操作多路阀3,主油缸1伸出,副车架6上升举起罐体5,当副车架6移动至与水平方向成预定角度位置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 (如图2所示1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系统停止供油,主油缸1停止动作。操作多路阀3,移动油缸2动作,当移动油缸2全部伸出时,副车架6上端耳板与罐体5牢牢配合,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 (如图2所示2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系统停止供油,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操作多路阀3,移动油缸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操作多路阀3,主油缸1下降,当主油缸1运行到底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 (如图2所示1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主油缸1停止动作。移动油缸2向车头方向移动,当油缸完成全部行程时,罐体5顶端与托架接触,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如图2所示20’)发出信号,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收回支腿油缸12,背罐动作完成。
[0065] 在进行卸罐动作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先将支腿油缸12伸出至接触地面,操作多路阀3,主油缸1伸出,副车架6上升举起罐体5,当副车架6移动至与水平方向成预定角度位置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如图2所示1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系统停止供油,主油缸1停止动作。操作多路阀3,移动油缸2动作,当移动油缸2全部缩回时,罐体5下降至地面,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如图2所示2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系统停止供油,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操作多路阀3,主油缸1缩回,副车架6收回。当副车架6完全收回,与主车架7牢靠配合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 (如图2所示10)发出信号,多路阀3阀口关闭,系统停止供油,主油缸1停止动作。收回支腿油缸12,卸罐动作完成。
[0066] 本发明的背罐车的其它部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0067]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控制主油缸1的移动状态,根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控制移动油缸2的移动状态;本发明还可以保证主油缸1运行过程的同步,并能够实现对主油路的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68] 1)减少误操作
[0069] 本发明可以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主油缸1停止动作,并可以通过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的检测信号控制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在主油缸1和移动油缸2其中一个执行完动作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可以避免动作之间的不到位而造成机械部分的损坏,可以减少不同操作者操作差别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误操作,提高系统控制精确度。
[0070] 2)同步性高
[0071] 本发明可以通过分流集流阀8使得两个主油缸1的进油出油动作同步,保证两个主油缸1的活塞杆动作一致,避免了因不同步而造成翻车事故或造成主车架7的扭曲,系统同步性高。
[0072] 3)防冲击性好
[0073] 本发明通过双向平衡阀9对主油缸1进行保护,通过单向平衡阀11对移动油缸2进行保护,并通过双向液压锁13对支腿油缸12进行保护,既可以防止罐体5下降时各油缸的失速运动,又可以提高油缸下降时的速度稳定性。本发明避免了对各油缸形成的巨大冲击,具有较好的防冲击性。
[0074]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对现有结构改动小,节约成本,性能可靠等优点。
[0075]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背罐车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G),所述液压泵(4)通过多路阀(3)向主油缸(1)及移动油缸(2)供油,所述多路阀(3)至少包括主油缸换向阀(31)和移动油缸换向阀(32),所述主油缸(1)用于驱动副车架(6)沿主车架(7)摆动,所述移动油缸(¾用于驱动罐体(¾在副车架(6)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所述主油缸(1)或所述副车架(6)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主油缸(1)或副车架(6)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31)控制所述主油缸(1)停止动作;和/或第二位置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油缸(¾或所述在副车架(6)上的罐体(5)的移动位置,在其检测移动油缸(¾或罐体(¾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移动油缸换向阀(3¾控制所述移动油缸(¾停止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0)为: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副车架(6)上,用于检测所述副车架(6)摆动的角度位置信息;或者第一位移传感器,设置于主油缸(1)内,用于检测主油缸(1)的活塞杆行程;或者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主车架(7)和副车架(6)的连接处,用于检测副车架(6)相对于主车架(7)的移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00)为: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所述副车架(6)上,在所述罐体(¾移动至接近于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时,所述移动油缸(2)停止动作;或者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移动油缸O)内,用于检测移动油缸O)的活塞杆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1)、移动油缸(¾分别有两个,所述两个主油缸(1)并列设置,所述两个移动油缸(¾并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集流阀(8),所述分流集流阀(8)的集流接口连接所述主油缸换向阀(31)的工作油口,所述分流集流阀(8)的两个分流接口同时连接两个主油缸(1)的无杆腔或有杆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平衡阀(9),所述双向平衡阀(9)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31)到其中一个主油缸⑴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双向平衡阀(9)的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所述主油缸换向阀(31)到该主油缸(1)有杆腔的油路上;该主油缸(1)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9)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主油缸(1)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双向平衡阀(9)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平衡阀(11),所述单向平衡阀(11)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移动油缸换向阀(32)到其中一个移动油缸(¾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单向平衡阀(11)的控制油口与从移动油缸换向阀(32)到该移动油缸(2)有杆腔的油路连通;该移动油缸(¾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压力进油油压大于所述单向平衡阀(11)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平衡阀(9)或单向平衡阀(11)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两个主油缸(1)、两个移动油缸O)的相应油路上。
9. 一种背罐车,包括两个支腿油缸(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罐车液压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C3)还包括用来控制所述支腿的支腿油缸换向阀(33),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双向液压锁(13),所述双向液压锁(1¾的两个进油接口连接在从支腿油缸换向阀(33)到其中一个支腿油缸(1¾无杆腔的油路上,两个出油接口连接在从该支腿油缸换向阀(33)到支腿油缸(12)有杆腔的油路上;该支腿油缸(12)伸出过程中,在其无杆腔进油压力大于所述双向液压锁(13)的开启压力后,其有杆腔开始回油;该支腿油缸(1¾缩回过程中,在其有杆腔进油压力大于所述双向液压锁(13)的开启压力后,其无杆腔开始回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26518A CN102381230A (zh) | 2011-08-23 | 2011-08-23 |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26518A CN102381230A (zh) | 2011-08-23 | 2011-08-23 |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1230A true CN102381230A (zh) | 2012-03-21 |
Family
ID=4582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26518A Pending CN102381230A (zh) | 2011-08-23 | 2011-08-23 |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81230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9883A (zh) * | 2012-07-19 | 2012-10-1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罐车 |
CN102734055A (zh) * | 2012-06-25 | 2012-10-1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驱动的动力装置 |
CN102745156A (zh) * | 2012-07-19 | 2012-10-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和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 |
CN102745155A (zh) * | 2012-07-19 | 2012-10-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背罐车过载保护系统和背罐车过载保护方法 |
CN103359594A (zh) * | 2013-07-30 | 2013-10-23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锁罐摇台 |
CN104279199A (zh) * | 2014-10-21 | 2015-01-14 | 恒天创丰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支撑控制系统及防误操作支撑装置 |
CN106314245A (zh) * | 2015-06-16 | 2017-01-11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自卸汽车辅助举升系统 |
CN113581986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锁罐摇台测试系统及可靠性测试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44861A (en) * | 1988-06-22 | 1991-09-03 | Edelhoff Polytechnik Gmbh & Co. | Garbage-collecting truck having a replaceable container which is reciprocably mounted on a tiltable frame |
JPH05221258A (ja) * | 1992-02-12 | 1993-08-31 | Komatsu Ltd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自動排土装置 |
DE102008020777A1 (de) * | 2008-04-25 | 2009-10-29 |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 - Gmbh & Co Kg | Absetzkipper mit Überladungssicherung |
JP2010058754A (ja) * | 2008-09-05 | 2010-03-18 |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 コンテナ荷役車両 |
-
2011
- 2011-08-23 CN CN2011102426518A patent/CN1023812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44861A (en) * | 1988-06-22 | 1991-09-03 | Edelhoff Polytechnik Gmbh & Co. | Garbage-collecting truck having a replaceable container which is reciprocably mounted on a tiltable frame |
JPH05221258A (ja) * | 1992-02-12 | 1993-08-31 | Komatsu Ltd |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自動排土装置 |
DE102008020777A1 (de) * | 2008-04-25 | 2009-10-29 |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 - Gmbh & Co Kg | Absetzkipper mit Überladungssicherung |
JP2010058754A (ja) * | 2008-09-05 | 2010-03-18 |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 コンテナ荷役車両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055A (zh) * | 2012-06-25 | 2012-10-1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驱动的动力装置 |
CN102745156B (zh) * | 2012-07-19 | 2014-12-10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和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 |
CN102745156A (zh) * | 2012-07-19 | 2012-10-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和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 |
CN102745155A (zh) * | 2012-07-19 | 2012-10-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背罐车过载保护系统和背罐车过载保护方法 |
CN102729883B (zh) * | 2012-07-19 | 2014-09-10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罐车 |
CN102729883A (zh) * | 2012-07-19 | 2012-10-1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罐车 |
CN103359594A (zh) * | 2013-07-30 | 2013-10-23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锁罐摇台 |
CN103359594B (zh) * | 2013-07-30 | 2016-01-20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锁罐摇台 |
CN104279199A (zh) * | 2014-10-21 | 2015-01-14 | 恒天创丰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支撑控制系统及防误操作支撑装置 |
CN104279199B (zh) * | 2014-10-21 | 2016-06-22 | 恒天创丰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支撑控制系统及防误操作支撑装置 |
CN106314245A (zh) * | 2015-06-16 | 2017-01-11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自卸汽车辅助举升系统 |
CN106314245B (zh) * | 2015-06-16 | 2020-04-28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自卸汽车辅助举升系统 |
CN113581986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锁罐摇台测试系统及可靠性测试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81230A (zh) | 一种背罐车及其液压系统 | |
CN102039791B (zh) | 车身倾角调整单元、油气悬架机构以及流动式起重机 | |
CN101852220B (zh) | 可控式高压大流量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17381A (zh) | 直接泵控式电液升沉补偿装置 | |
CN102756979B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伸缩机构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2064326U (zh) | 同步分体式液压启闭机 | |
CN104632736A (zh) | 两自由度摇摆台及其液压系统 | |
CN103362492A (zh) | 旋挖钻机桅杆落座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CN103015725B (zh) | 臂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臂架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 |
CN102979692B (zh) | 串联油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泵送装置 | |
CN202538447U (zh) | 立式压滤机液压系统 | |
CN102380239B (zh) | 立式压滤机液压系统 | |
CN103508337B (zh) | 插拔销机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起重机 | |
CN108252971A (zh) | 水电厂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油缸行程同步自动纠偏方法 | |
CN106382265A (zh) | 一种集成式泵控液压单元 | |
CN203939503U (zh) | 一种双模式切换的tbm推进液压系统 | |
CN203547701U (zh) | 旋挖钻机及其桅杆落座控制系统 | |
CN102758421A (zh) | 同步分体式液压启闭机 | |
CN202937013U (zh) | 臂架液压系统、臂架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 |
CN112483495B (zh) | 一种基于同步马达的多缸同步开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6015126A (zh) | 一种用于驱动液压缸快速动作的装置 | |
CN102304931A (zh) | 一种装载机动臂液压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7702039U (zh) | 一种基于plc的液压自适应调平系统 | |
CN103708391B (zh) | 大型结构物大位移升降装置送料系统 | |
CN215293042U (zh) | 一种后翻支撑式卸车机液压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