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1279B -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1279B
CN111761279B CN202010442332.0A CN202010442332A CN111761279B CN 111761279 B CN111761279 B CN 111761279B CN 202010442332 A CN202010442332 A CN 202010442332A CN 111761279 B CN111761279 B CN 111761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exhaust manifold
air
water inle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23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1279A (zh
Inventor
李远智
龙辉
罗捷
郑伟
班小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Huxin Automob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Huxin Automob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Huxin Automob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Huxin Automob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23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1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1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1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1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1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03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包括:冷水输送组件,包括沿纵向排列的冷却位以及连接在相邻冷却位之间的衔接通道,所述冷水输送组件的首尾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承接台座,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冷水输送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配合于所述冷却位的容置口以及配合于所述衔接通道的容置槽;所述承接台座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的穿孔;进水接头,其能够与进水口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出水接头,其能够与出水口进行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能够在排气歧管法兰焊接的过程中,通过冷风与冷水的多次交互换热,为其高效降温,避免法兰的弯曲变形所造成的缺陷,以保证成品的平整度。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歧的管路。当发电机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也就是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解决的办法是,使各缸的排气尽量分开,每缸一个分支,或者两缸一个分支,并使每个分支尽量加长并独立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的气体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具有多个分歧支路的排气歧管。
为便于排气歧管与发动机的连接固定,现有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先制造一种排气歧管专用的法兰片,法兰片上具有对应于排气歧管各个支路的洞口(气道);然后将排气歧管上各个支路的管口分别焊接在法兰片的各个洞口上,形成带有法兰的排气歧管;最后通过法兰安装在发动机上。
随着汽车轻量化不不断发展,排气歧管法兰的设计由厚度为10mm的碳钢改进成使用厚度为4mm的409L不锈钢材料,并通过冲压工艺,成型、翻边,达到跟碳钢材料同样的性能。409L不锈钢对腐蚀、高温和疲劳的抵抗性强,可实现排气系统部件的寿命化和轻量化。
但是不锈钢法兰在冲压成型后,材料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在其与排气歧管焊接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产生,不锈钢法兰在材料的内应力释放及材料的热变形的共同影响下,其平面度很难达到设计要求,造成后续需要打磨处理,增加生产成本。若要克服法兰在高温状态下的内应力释放及热变形,需要在焊接过程中,快速的把焊接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才能达到克服变形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能够在排气歧管法兰焊接过程中,快速的把焊接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以克服法兰变形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包括:冷水输送组件,包括沿纵向排列的冷却位以及连接在相邻冷却位之间的衔接通道,所述冷水输送组件的首尾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承接台座,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冷水输送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配合于所述冷却位的容置口以及配合于所述衔接通道的容置槽;所述承接台座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的穿孔;进水接头,其能够穿过所述承接台座上的一个穿孔并与所述进水口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出水接头,其能够穿过所述承接台座上的另一个穿孔并与所述出水口进行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位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衔接通道连通的环形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冷水输送组件首尾两端的冷却位上,并与对应的环形通道连通;所述冷却位对应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进水接头与出水接头能够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进水口或出水口内侧边缘的螺纹套、固定于所述螺纹套末端的限位环,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环外侧的密封圈;所述限位环的任一横截面内径小于所述螺纹套的最小内径;所述进水接头以及出水接头内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螺纹套的外螺纹,且所述进水接头以及出水接头的内端头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限位环内侧壁的插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位的中心处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口,所述容置口为配合于所述冷却位外径且上下通透的通道,所述容置槽为开口向上的槽型通道;当所述冷水输送组件嵌入所述容置空间后,所述冷却位的上表面与所述承接台座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冷却位的下表面与所述容置口的底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接台座在相邻容置口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位于所述容置槽的正下方,并连通相邻的中空腔室;所述承接台座的一端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中空腔室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承接台座下侧的壳体,以及分布于所述壳体上表面并对应于各个冷却位的冷却仓;各个冷却仓穿过对应的冷却位上的穿口,且所述冷却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各个冷却仓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伸入任一中空腔室内的输气管,并通过所述输气管连通所述中空腔室与壳体的内部空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位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冷却位的内部连通并朝向所述穿口;所述冷却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喷嘴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冷却仓内部设置有冷却件,所述喷嘴从所述滑槽伸入所述冷却仓的内部,并与所述冷却件的外侧面正对;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件包括沿周向分布且对应于喷嘴数量的侧板,并形成横截面为星形的结构;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隔间,且各个喷嘴朝向对应的隔间;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平滑过渡的受液面,且所述受液面上分布有降液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输气管的上端伸入所述中空腔室内,下端穿过所述隔板,并伸至所述隔板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至少部分的透气孔上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末端经过弯曲后延伸至所述隔板的上方,并正对所述隔板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在排气歧管法兰焊接的过程中,通过冷风与冷水的多次交互换热,为其高效降温,避免法兰的弯曲变形所造成的缺陷,以保证成品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整体结构图及其局部详图。
图2为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3为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结构详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结构详图。
图6为承接台座结构图。
图7为冷水输送组件底部结构图。
图8为冷却件的结构图。
图9为冷却件的俯视图及其正视图。
图10为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的冷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能够在排气歧管法兰焊接的过程中为其高效降温,避免弯曲变形,保证成品的平整度。
所述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包括承接台座200、嵌入在承接台座200内的冷水输送组件100以及分别连接在冷水输送组件100两端的进水接头300和出水接头400。
冷水输送组件100包括沿纵向排列的多个冷却位101以及连接在相邻冷却位101之间的衔接通道102。冷却位101的数量和位置与排气歧管法兰上的各个洞口一一对应(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以四组冷却位101为例展示说明)。各个冷却位101的内部具有空腔;通过衔接通道102的串联,各个冷却位101的内部空腔能够互相连通。冷水输送组件100的首尾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
承接台座200上设置有用于搁置冷水输送组件100的容置空间201,因此,容置空间201包括配合于各个冷却位101的容置口201a以及配合于各个衔接通道102的容置槽201b。优选的,冷却位101为环形结构,衔接通道102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通道,容置口201a与容置槽201b分别与两者的结构配合。
承接台座20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通至容置空间201的穿孔202;当冷水输送组件100嵌入容置空间201内之后,其上的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能够分别正对承接台座200端部的穿孔202。进水接头300能够穿过承接台座200上的其中一个穿孔202并与进水口103进行可拆卸连接;同时,出水接头400能够穿过承接台座200上的另一个穿孔202并与出水口104进行可拆卸连接。
当准备将排气歧管上各个支路的管口分别焊接在法兰的各个洞口上之前,可以先将法兰临时固定在承接台座200的上表面,并使得法兰上的各个洞口分别正对贴合在对应的冷却位101上。当通过进水接头300向冷水输送组件100内注入高速流动的冷水时,冷水能够依次流经各个冷却位101以及衔接通道102,并能够快速带走贴合于其上法兰的热量,起到焊接过程中的降温作用。
此外,插接在承接台座200两侧的进水接头300和出水接头400还能够从横向插接锁定冷水输送组件100,将冷水输送组件100整体固定在承接台座200的容置空间201内,防止冷水输送组件100的松动和脱离。
进一步的,冷却位101的内部具有与衔接通道102连通的环形通道101a,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分别设置于冷水输送组件100首尾两端的冷却位101上,并与对应的环形通道101a连通。
冷却位101对应于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500,进水接头300与出水接头400能够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500可拆卸连接在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上。
连接组件500包括一体成型于进水口103或出水口104内侧边缘的螺纹套501、固定于螺纹套501末端的限位环502,以及设置于限位环502外侧的密封圈503。限位环502为螺纹套501末端的环形结构,其任一横截面内径小于螺纹套501的最小内径。同时,进水接头300以及出水接头400内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螺纹套501的外螺纹L,且进水接头300以及出水接头400的内端头上设置有配合于限位环502内侧壁的插管C。因此,进水接头300或出水接头400能够通过其内端的插管C插入限位环502,并通过螺纹旋转固定在对应的螺纹套501中,最终挤压位于两者之间密封圈503,将密封圈503挤压在限位环502上,实现密封。较佳的,进水接头300与出水接头400的结构完全相同,且能够互相换用。
进一步的,冷却位101为环形结构,其中心处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口101b,容置口201a为配合于冷却位101外径且上下通透的通道,容置槽201b为配合于衔接通道102宽度且开口向上的槽型通道。
冷水输送组件100的厚度小于承接台座200。当冷水输送组件100嵌入容置空间201后,衔接通道102能够正好完全嵌入对应的容置槽201b中,形成互补,且此时冷却位101的上表面与承接台座200的上表面相齐平,冷却位101的下表面与容置口201a的底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M。
承接台座200在相邻容置口201a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203,过气通道203位于容置槽201b的正下方,并连通相邻的中空腔室M。承接台座200的一端还设置有进风口204,进风口204与中空腔室M连通。进风口204的外端可以设置进风接头,因此,通过该进风接头能够向中空腔室M中鼓入气流,吹过冷却位101的下表面,以辅助冷却位101快速散热降温。本发明的冷水输送组件100可以由铝合金制成,承接台座200可以由铜制成,便于快速导热散热。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还包括冷却组件600。
冷却组件600包括贴合固定于承接台座200下侧的壳体601,以及分布于壳体601上表面并对应于各个冷却位101的冷却仓602。各个冷却仓602的内部腔室与壳体601的内部空间连通,冷却仓602的底部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601上部对应的窗口K上(壳体601的上部设置有对应于各个冷却仓602的通透的窗口K)。各个冷却仓602穿过对应的冷却位101上的穿口101b,且冷却仓60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602a。
当冷却组件600固定于承接台座200下侧之后(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粘合固定),位于冷却位101下部的中空腔室M能够被壳体601的上表面以及冷却仓602的外侧壁共同围合成环形风道;过气通道203能够连通相邻的环形风道,且进风口204也与环形风道连通。
壳体601的外围轮廓可以与承接台座200相同,优选的,冷却仓602的顶部为半球形,当冷却仓602向上穿过对应的穿口101b,并探出上端头时,出风口602a高于冷水输送组件100的上表面,且出风口602a优选位于顶部的半球形区域上。
壳体601上还连接有伸入任一中空腔室M内的输气管604,并通过输气管604连通中空腔室M与壳体601的内部空间。因此,当向进风口204鼓入冷风空气时,气流能够进入与之直接连通的环形风道,随后能够通过各个过气通道203依次进入后续的各个环形风道中(在此过程中,冷风能够与冷却位101的下表面充分接触,带走冷却位101内部液体的热量);然后,环形风道内的冷风能够通过输气管604进入壳体601的内部空间,并进入各个冷却仓602中,以带走冷却位101的内圈热量,最终从各个冷却仓602顶部的出风口602a排出。
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冷却仓602的顶部为外凸的半球形,因此,其还能够作为排气歧管在法兰上固定的定位机构,即,排气歧管各个支路的端口可以通过四个外凸的半球形结构准确按压在待焊接的法兰上,而从各个出风口602a排出的空气还能够进入排气歧管的各个管路内,最终从排气歧管的另一端统一排出。因此,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在焊接排气歧管与法兰的过程中,不但具备降温散热的作用,还能够作为排气歧管的定位机构,还能够借助排气歧管作为冷风气流的最终“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各个冷却位101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喷嘴101c,喷嘴101c与冷却位101的内部连通并朝向穿口101b的轴心。
冷却仓6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各个喷嘴101c的滑槽602b,且冷却仓602的上端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滑槽602b的出风口602a,各个滑槽602b与对应的出风口602a连通,且滑槽602b的宽度不大于出风口602a的内径,便于冷却仓602插入冷却位101中心处的穿口101b时,不受喷嘴101c的行程阻碍(喷嘴101c直接从对应的出风口602a滑入与之连通的滑槽602b)。
各个冷却仓602的内部还设置有冷却件603,喷嘴101c从滑槽602b伸入冷却仓602的内部,并与冷却件603的外侧面正对;进入冷却位101内的冷水能够从喷嘴101c喷射至冷却件603的外侧面上,对吸热升温后的水进行快速散热降温,以便于后期循环利用。壳体60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601a,便于排出自冷却件603上顺流落下的水。
进一步的,冷却件603包括沿周向分布且对应于喷嘴101c数量的多个侧板603a,各个侧板603a的内端彼此衔接为一体并使得冷却件603形成横截面为星形的结构;相邻的侧板603a之间形成隔间603b,且各个喷嘴101c朝向对应的隔间603b;此外,相邻的侧板603a之间形成平滑过渡的受液面603c,且受液面603c上设置有密集分布的降液槽603d,降液槽603d可以为沿水平方向走势的凹槽,其能够减缓喷射到受液面603c上的水因自重而下流的速度,增加了水的冷却时间和冷却效果。冷却件603可以直接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在冷却仓602的内部(冷却件603通过侧板603a的边缘与冷却仓602的内侧壁衔接固定)。
进一步的,壳体60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层隔板605,隔板605上分布有多个透气孔605a;输气管604的上端伸入中空腔室M内,下端穿过隔板605,并伸至隔板605的下方。自受液面603c上落下的水能够聚集在壳体601内,而从输气管604向下注入壳体601内的空气能够鼓入淤积在壳体601底部的积水中,并以鼓泡的形式翻腾出来,最终能够透过隔板605上的透气孔605a,并从冷却仓602顶部的出风口602a排出;如此能够使得气液充分接触,实现换热,利于冷风对升温后的水的降温过程。
优选的,至少部分的透气孔605a上设置有U型管605b,U型管605b的末端经过弯曲后延伸至隔板605的上方,并正对隔板605的上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冷却过程为:如图10所示(深色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浅色箭头表示气体流动方向),通过进水接头300向各个冷却位101以及衔接通道102内注入流动的冷水;冷却位101与正在焊接的法兰接触换热后,能够通过流动的冷水带走其部分热量;吸热升温的水能够一部分从出水接头400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喷嘴101c喷射到冷却件603的受液面603c上,以增大水的铺开面积,而受液面603c上落下的水能够聚集在壳体601底部。
与此同时,向进风口204鼓入冷风空气,气流能够进入与之直接连通的环形风道,随后能够通过各个过气通道203依次进入后续的各个环形风道中(在此过程中,冷风能够与冷却位101的下表面充分接触,带走冷却位101内部液体的热量);然后,环形风道内的冷风能够通过输气管604注入壳体601底部聚集的水中,并以鼓泡方式与水充分接触换热,随后透过隔板605的透气孔605a或U型管605b进入各个冷却仓602的隔间603b中,以带走冷却位101的内圈热量,同时上升的气流还能够与受液面603c上的自然下落的液体进行充分换热,最终从各个冷却仓602顶部的出风口602a排出。被风冷降温后的冷水还能够直接进行循环利用,循环降温。
经过上述过程,注入系统的冷水与冷风能够在多点处进行交互换热,实现最终的高效降温和循环利用,降温效率较高。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水输送组件(100),包括沿纵向排列的冷却位(101)以及连接在相邻冷却位(101)之间的衔接通道(102),所述冷水输送组件(100)的首尾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
承接台座(200),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冷水输送组件(100)的容置空间(201),所述容置空间(201)包括配合于所述冷却位(101)的容置口(201a)以及配合于所述衔接通道(102)的容置槽(201b);所述承接台座(20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201)的穿孔(202);所述冷却位(101)的中心处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口(101b),所述容置口(201a)为配合于所述冷却位(101)外径且上下通透的通道,所述容置槽(201b)为开口向上的槽型通道;当所述冷水输送组件(100)嵌入所述容置空间(201)后,所述冷却位(101)的上表面与所述承接台座(200)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冷却位(101)的下表面与所述容置口(201a)的底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M);所述承接台座(200)在相邻容置口(201a)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203),所述过气通道(203)位于所述容置槽(201b)的正下方,并连通相邻的中空腔室(M);所述承接台座(200)的一端还设置有进风口(204),所述进风口(204)与所述中空腔室(M)连通;
进水接头(300),其能够穿过所述承接台座(200)上的一个穿孔(202)并与所述进水口(103)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
出水接头(400),其能够穿过所述承接台座(200)上的另一个穿孔(202)并与所述出水口(104)进行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位(101)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衔接通道(102)连通的环形通道(101a),所述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冷水输送组件(100)首尾两端的冷却位(101)上,并与对应的环形通道(101a)连通;
所述冷却位(101)对应于所述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500),所述进水接头(300)与出水接头(400)能够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500)可拆卸连接在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00)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进水口(103)或出水口(104)内侧边缘的螺纹套(501)、固定于所述螺纹套(501)末端的限位环(502),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环(502)外侧的密封圈(503);所述限位环(502)的任一横截面内径小于所述螺纹套(501)的最小内径;
所述进水接头(300)以及出水接头(400)内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螺纹套(501)的外螺纹(L),且所述进水接头(300)以及出水接头(400)的内端头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限位环(502)内侧壁的插管(C)。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600);
所述冷却组件(600)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承接台座(200)下侧的壳体(601),以及分布于所述壳体(601)上表面并对应于各个冷却位(101)的冷却仓(602);各个冷却仓(602)穿过对应的冷却位(101)上的穿口(101b),且所述冷却仓(60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602a);
各个冷却仓(602)与所述壳体(601)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壳体(601)上还连接有伸入任一中空腔室(M)内的输气管(604),并通过所述输气管(604)连通所述中空腔室(M)与壳体(601)的内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位(101)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喷嘴(101c),所述喷嘴(101c)与所述冷却位(101)的内部连通并朝向所述穿口(101b);
所述冷却仓(6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喷嘴(101c)的滑槽(602b),所述滑槽(602b)与所述出风口(602a)连通;
所述冷却仓(602)内部设置有冷却件(603),所述喷嘴(101c)从所述滑槽(602b)伸入所述冷却仓(602)的内部,并与所述冷却件(603)的外侧面正对;
所述壳体(60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601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件(603)包括沿周向分布且对应于喷嘴(101c)数量的侧板(603a),并形成横截面为星形的结构;相邻的侧板(603a)之间形成隔间(603b),且各个喷嘴(101c)朝向对应的隔间(603b);
相邻的侧板(603a)之间形成平滑过渡的受液面(603c),且所述受液面(603c)上分布有降液槽(603d)。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层隔板(605),所述隔板(605)上分布有透气孔(605a);
所述输气管(604)的上端伸入所述中空腔室(M)内,下端穿过所述隔板(605),并伸至所述隔板(605)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透气孔(605a)上设置有U型管(605b),所述U型管(605b)的末端经过弯曲后延伸至所述隔板(605)的上方,并正对所述隔板(605)的上表面。
CN202010442332.0A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Active CN111761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332.0A CN11176127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332.0A CN11176127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1279A CN111761279A (zh) 2020-10-13
CN111761279B true CN111761279B (zh) 2021-04-23

Family

ID=7271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2332.0A Active CN11176127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12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2421U1 (de) * 1996-07-17 1996-10-17 Fritz Freier Bergbaumaschinen Auflagetisch für die Hartlegierungsauftragsschweißung von Stahlplatten
CN202780164U (zh) * 2012-08-31 2013-03-13 东莞市力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六工位钎焊机的水冷装置
CN103252570A (zh) * 2013-02-21 2013-08-21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凸焊下电极
CN203956314U (zh) * 2014-07-11 2014-11-26 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水冷装置的弧焊夹具
CN108655638A (zh) * 2018-05-21 2018-10-16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水冷焊接夹具及制造方法、机匣体夹具及焊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2421U1 (de) * 1996-07-17 1996-10-17 Fritz Freier Bergbaumaschinen Auflagetisch für die Hartlegierungsauftragsschweißung von Stahlplatten
CN202780164U (zh) * 2012-08-31 2013-03-13 东莞市力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六工位钎焊机的水冷装置
CN103252570A (zh) * 2013-02-21 2013-08-21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凸焊下电极
CN203956314U (zh) * 2014-07-11 2014-11-26 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水冷装置的弧焊夹具
CN108655638A (zh) * 2018-05-21 2018-10-16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水冷焊接夹具及制造方法、机匣体夹具及焊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1279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9912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onduit surrounded by metal foam
US8272431B2 (en) Heat exchanger using graphite foam
US6666263B2 (en) Device for cooling a vehicle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a battery or a fuel cell
KR20060051116A (ko) 핀 구조체 및 이 핀 구조체를 내장한 전열관 및 이전열관을 조립한 열 교환기
EP2289098A1 (en) Liquid cooler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CN101189417A (zh) 增压空气中冷器
CN111761279B (zh) 一种排气歧管法兰焊接散热器
CN210570092U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换热器
CN107621180A (zh) 一种换热器、燃气轮机、锅炉及换热器制备方法
CN201184761Y (zh) 同心套管换热器
CN111761280B (zh) 一种应用于排气歧管法兰焊接的双重散热器
CN109682224B (zh) 一种橄榄球形凝汽器管束及其应用
CN201170697Y (zh) 高效氮气冷却器
CN204535477U (zh) 一种高效管壳式换热器
CN215638950U (zh) 冷凝模块和凝汽器
CN215725313U (zh) 一种可抽式烟气冷却器
JP2006526098A (ja) 自動車に搭載した空気調和装置に接続する薄板からなる内部構造体を具備する燃料冷却装置
CN201954999U (zh) 开孔平直高效内翅换热管
CN218139803U (zh) 一种磷石膏管材生产用冷却定型装置
CN212312471U (zh) 冷却结构件
CN215952986U (zh) 进气装置及包括其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试验设备
CN220546803U (zh) 一种热电混合脱硝装置
CN21872331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螺旋式翅片管散热器
CN215566272U (zh) 一种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换热器结构
CN212651794U (zh) 一种卧式甲醛氧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