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9164B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9164B
CN111759164B CN201910262514.7A CN201910262514A CN111759164B CN 111759164 B CN111759164 B CN 111759164B CN 201910262514 A CN201910262514 A CN 201910262514A CN 111759164 B CN111759164 B CN 111759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oking
materials
temperatur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25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9164A (zh
Inventor
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25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9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9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9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9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9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对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控制对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在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抑制物料中细菌滋生,使得烹饪腔内的物料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良好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了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高压锅和电饭煲的升级换代产品,由于其具备安全性、低功耗和自动便捷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然而食物的保鲜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
具体地,由于的烹饪腔的容量大,且烹饪时间长,因此,在完成对物料的烹饪后,可能会放置较长时间才会被用户食用,为了提升的安全性,通常在完成烹饪后即排出锅内的热蒸汽,以降低锅内压力,因此,烹饪熟的物料在烹饪腔内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导致滋生细菌,另外,锅内的大量氧气也会对食物造成氧化,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另外,灭菌循环操作能够促使物料沸腾或翻滚,进而物料中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析出于汤汁中,因此,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
其中,冷却的方式是指烹饪腔通过热传导降温,由于盛放物料的内锅通常是热传导效率高的金属材质,因此,在烹饪腔处于密封状态时,烹饪腔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经热传导降温冷却,水蒸汽冷却为凝结水露后,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腔内通常设有浮子,浮子上设置磁铁,锅盖设有磁环开关,因此,上述有压和上述无压是可以通过检测浮子是否浮起来判断,浮子位移检测作为常规技术,当浮子上浮时接近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一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一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有压的状态,反之,浮子掉下时远离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二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二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无压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一方面,总时长用于确定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另一方面,灭菌循环操作也更利于保持物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中,物料的属性信息包括物料的品种、重量、新鲜度、重量和体积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开盖信号是的上盖打开时的触发信号,可通过微动开关或干簧管检测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后或者所述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为止,则进入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即通过高温对物料进行灭菌,同时,有利于维持物料的食用口感,另外,起压是指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来监控烹饪腔内的压力,加热至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达到温度阈值为止,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的安全性。
可选地,加热灭菌处理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执行的进程而言,通常是具备时长限制的,即在计时达到时长阈值时,停止加热灭菌处理,其中,加热灭菌处理时长的数值范围为20分钟~50分钟。
可选地,温度阈值的数值范围为95℃~103℃。
可选地,指定加热功率的数值范围为1500W~2000W。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若检测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在排气降压处理过程中,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则继续按照所述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至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负压为止,以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过程,此时烹饪腔内呈负压且温度为常温,氧气浓度极低,不仅能抑制细菌滋生,也能减少氧气对物料的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计时方式控制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即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就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进一步地提升降压排气处理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30分钟~50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时,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执行完全部灭菌循环操作后,才进入真空保鲜的状态,即保证烹饪腔内处于常温负压条件时,对物料进行真空保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可选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的数值范围为10小时~24小时。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4小时~8小时。
可选地,预设次数的数值范围为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根据所述物料量对所述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是决定烹饪温度和烹饪腔内的气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于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以准确地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进而在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时,更新预设负压,进而提升了对物料进行真空保鲜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以下步骤: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另外,灭菌循环操作能够促使物料沸腾或翻滚,进而物料中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析出于汤汁中,因此,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
其中,冷却的方式是指烹饪腔通过热传导降温,由于盛放物料的内锅通常是热传导效率高的金属材质,因此,在烹饪腔处于密封状态时,烹饪腔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经热传导降温冷却,水蒸汽冷却为凝结水露后,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步骤还包括: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腔内通常设有浮子,浮子上设置磁铁,锅盖设有磁环开关,因此,上述有压和上述无压是可以通过检测浮子是否浮起来判断,浮子位移检测作为常规技术,当浮子上浮时接近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一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一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有压的状态,反之,浮子掉下时远离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二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二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无压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一方面,总时长用于确定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另一方面,灭菌循环操作也更利于保持物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中,物料的属性信息包括物料的品种、重量、新鲜度、重量和体积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开盖信号是的上盖打开时的触发信号,可通过微动开关或干簧管检测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后或者所述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为止,则进入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即通过高温对物料进行灭菌,同时,有利于维持物料的食用口感,另外,起压是指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来监控烹饪腔内的压力,加热至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达到温度阈值为止,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的安全性。
可选地,加热灭菌处理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执行的进程而言,通常是具备时长限制的,即在计时达到时长阈值时,停止加热灭菌处理,其中,加热灭菌处理时长的数值范围为20分钟~50分钟。
可选地,温度阈值的数值范围为95℃~103℃。
可选地,指定加热功率的数值范围为1500W~2000W。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若检测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在排气降压处理过程中,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则继续按照所述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至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负压为止,以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过程,此时烹饪腔内呈负压且温度为常温,氧气浓度极低,不仅能抑制细菌滋生,也能减少氧气对物料的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计时方式控制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即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就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进一步地提升降压排气处理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30分钟~50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时,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执行完全部灭菌循环操作后,才进入真空保鲜的状态,即保证烹饪腔内处于常温负压条件时,对物料进行真空保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步骤还包括: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可选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的数值范围为10小时~24小时。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4小时~8小时。
可选地,预设次数的数值范围为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步骤还包括: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根据所述物料量对所述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是决定烹饪温度和烹饪腔内的气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于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以准确地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进而在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时,更新预设负压,进而提升了对物料进行真空保鲜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运行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步骤S102,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步骤S104,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另外,灭菌循环操作能够促使物料沸腾或翻滚,进而物料中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析出于汤汁中,因此,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
其中,冷却的方式是指烹饪腔通过热传导降温,由于盛放物料的内锅通常是热传导效率高的金属材质,因此,在烹饪腔处于密封状态时,烹饪腔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经热传导降温冷却,水蒸汽冷却为凝结水露后,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腔内通常设有浮子,浮子上设置磁铁,锅盖设有磁环开关,因此,上述有压和上述无压是可以通过检测浮子是否浮起来判断,浮子位移检测作为常规技术,当浮子上浮时接近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一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一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有压的状态,反之,浮子掉下时远离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二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二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无压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一方面,总时长用于确定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另一方面,灭菌循环操作也更利于保持物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中,物料的属性信息包括物料的品种、重量、新鲜度、重量和体积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开盖信号是的上盖打开时的触发信号,可通过微动开关或干簧管检测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后或者所述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为止,则进入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即通过高温对物料进行灭菌,同时,有利于维持物料的食用口感,另外,起压是指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来监控烹饪腔内的压力,加热至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达到温度阈值为止,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的安全性。
可选地,加热灭菌处理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执行的进程而言,通常是具备时长限制的,即在计时达到时长阈值时,停止加热灭菌处理,其中,加热灭菌处理时长的数值范围为20分钟~50分钟。
可选地,温度阈值的数值范围为95℃~103℃。
可选地,指定加热功率的数值范围为1500W~2000W。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若检测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在排气降压处理过程中,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则继续按照所述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至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负压为止,以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过程,此时烹饪腔内呈负压且温度为常温,氧气浓度极低,不仅能抑制细菌滋生,也能减少氧气对物料的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计时方式控制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即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就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进一步地提升降压排气处理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30分钟~50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时,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执行完全部灭菌循环操作后,才进入真空保鲜的状态,即保证烹饪腔内处于常温负压条件时,对物料进行真空保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可选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的数值范围为10小时~24小时。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4小时~8小时。
可选地,预设次数的数值范围为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根据所述物料量对所述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是决定烹饪温度和烹饪腔内的气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于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以准确地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进而在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时,更新预设负压,进而提升了对物料进行真空保鲜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200,所述运行控制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02,所述处理器202能够执行以下步骤: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另外,灭菌循环操作能够促使物料沸腾或翻滚,进而物料中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析出于汤汁中,因此,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
其中,冷却的方式是指烹饪腔通过热传导降温,由于盛放物料的内锅通常是热传导效率高的金属材质,因此,在烹饪腔处于密封状态时,烹饪腔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经热传导降温冷却,水蒸汽冷却为凝结水露后,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执行的步骤还包括: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腔内通常设有浮子,浮子上设置磁铁,锅盖设有磁环开关,因此,上述有压和上述无压是可以通过检测浮子是否浮起来判断,浮子位移检测作为常规技术,当浮子上浮时接近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一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一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有压的状态,反之,浮子掉下时远离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二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二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无压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执行的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一方面,总时长用于确定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另一方面,灭菌循环操作也更利于保持物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中,物料的属性信息包括物料的品种、重量、新鲜度、重量和体积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开盖信号是的上盖打开时的触发信号,可通过微动开关或干簧管检测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后或者所述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为止,则进入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即通过高温对物料进行灭菌,同时,有利于维持物料的食用口感,另外,起压是指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来监控烹饪腔内的压力,加热至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达到温度阈值为止,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的安全性。
可选地,加热灭菌处理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执行的进程而言,通常是具备时长限制的,即在计时达到时长阈值时,停止加热灭菌处理,其中,加热灭菌处理时长的数值范围为20分钟~50分钟。
可选地,温度阈值的数值范围为95℃~103℃。
可选地,指定加热功率的数值范围为1500W~2000W。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若检测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在排气降压处理过程中,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则继续按照所述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至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负压为止,以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过程,此时烹饪腔内呈负压且温度为常温,氧气浓度极低,不仅能抑制细菌滋生,也能减少氧气对物料的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计时方式控制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即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就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进一步地提升降压排气处理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30分钟~50分钟。
其中,的电磁阀208开启时,进行排气降压处理,的电磁阀208关闭时,停止排气降压处理,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通过压力检测组件210获取,压力检测组件210通常采用压力浮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时,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执行完全部灭菌循环操作后,才进入真空保鲜的状态,即保证烹饪腔内处于常温负压条件时,对物料进行真空保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执行的步骤还包括: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可选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的数值范围为10小时~24小时。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4小时~8小时。
可选地,预设次数的数值范围为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202执行的步骤还包括: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根据所述物料量对所述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是决定烹饪温度和烹饪腔内的气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于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以准确地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进而在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时,更新预设负压,进而提升了对物料进行真空保鲜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包括:如图2所示的运行控制装置200。
其中,运行控制装置200中设有MCU、CPU、DSP、单片机和嵌入式设备中的一种逻辑计算器件。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402,上述计算机程序402被图2所示的处理器202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另外,灭菌循环操作能够促使物料沸腾或翻滚,进而物料中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析出于汤汁中,因此,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
其中,冷却的方式是指烹饪腔通过热传导降温,由于盛放物料的内锅通常是热传导效率高的金属材质,因此,在烹饪腔处于密封状态时,烹饪腔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经热传导降温冷却,水蒸汽冷却为凝结水露后,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腔内通常设有浮子,浮子上设置磁铁,锅盖设有磁环开关,因此,上述有压和上述无压是可以通过检测浮子是否浮起来判断,浮子位移检测作为常规技术,当浮子上浮时接近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一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一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有压的状态,反之,浮子掉下时远离磁环开关,磁环开关传递第二反馈信号至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第二反馈信号即对应于无压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一方面,总时长用于确定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另一方面,灭菌循环操作也更利于保持物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中,物料的属性信息包括物料的品种、重量、新鲜度、重量和体积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开盖信号是的上盖打开时的触发信号,可通过微动开关或干簧管检测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后或者所述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为止,则进入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即通过高温对物料进行灭菌,同时,有利于维持物料的食用口感,另外,起压是指烹饪腔内的采样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来监控烹饪腔内的压力,加热至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达到温度阈值为止,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的安全性。
可选地,加热灭菌处理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执行的进程而言,通常是具备时长限制的,即在计时达到时长阈值时,停止加热灭菌处理,其中,加热灭菌处理时长的数值范围为20分钟~50分钟。
可选地,温度阈值的数值范围为95℃~103℃。
可选地,的加热组件204以指定加热功率对物料进行加热,指定加热功率的数值范围为1500W~2000W。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若检测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在排气降压处理过程中,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则继续按照所述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至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负压为止,以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过程,此时烹饪腔内呈负压且温度为常温,氧气浓度极低,不仅能抑制细菌滋生,也能减少氧气对物料的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物料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计时方式控制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即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就结束排气降压处理,进一步地提升降压排气处理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30分钟~50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时,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执行完全部灭菌循环操作后,才进入真空保鲜的状态,即保证烹饪腔内处于常温负压条件时,对物料进行真空保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可选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的数值范围为10小时~24小时。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的数值范围为4小时~8小时。
可选地,预设次数的数值范围为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根据所述物料量对所述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腔内的物料量是决定烹饪温度和烹饪腔内的气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于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以准确地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进而在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时,更新预设负压,进而提升了对物料进行真空保鲜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上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均通过计时器206进行计时控制。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1)加热灭菌过程:
步骤S502,检测是否生成开盖动作信号或计时达到烹饪总时长,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4,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
步骤S506,判断加热灭菌处理的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若否,则执行步骤S504,若是,则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8,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是,执行步骤S504,若否,则执行步骤S510。
步骤S510,判断烹饪温度是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504,若是,则执行步骤S512。
(2)排气降压过程:
步骤S512,判断排气降压处理的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若是,执行步骤S518,若否,则执行步骤S514。
步骤S514,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
步骤S516,检测烹饪腔内是否起压,若是,执行步骤S512,若否,则执行步骤S518。
步骤S518,判断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达到循环次数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20,若否,则执行步骤S502。
(3)真空保鲜过程:
步骤S520,记录初始保鲜温度。
步骤S522,真空保鲜状态的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
步骤S524,记录结束保鲜温度。
步骤S526,根据初始保鲜温度和结束保鲜温度确定物料量。
步骤S528,根据物料量更新预设负压,更新的预设负压用于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排气降压过程。
其中,图5中的箭头表示数据流向,但是并不限制上述步骤的保护范围,且为了提高预设负压的可靠性,采集初始保鲜温度的响应时间和采集结束保鲜温度的响应时间通常均小于2分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加热灭菌处理和排气降压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消除物料中存活或休眠的细菌,另外,通过使食物保持真空保鲜状态,一方面,真空状态下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另一方面,保持真空保鲜状态时,不需要加热,即物料保持常温即可,不仅有利于降低的功耗,也有利于保证的安全性。
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对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的物料进行保鲜处理,具体包括:
控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然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将加热灭菌处理和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作一次灭菌循环操作;
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所述烹饪腔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冷却方式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下降到外界大气压以下,以使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状态;
若确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后,则检测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初始时刻的烹饪温度,记作初始保鲜温度;
在所述物料处于真空保鲜的累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在结束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时,再次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记作结束保鲜温度;
计算所述初始保鲜温度和所述结束保鲜温度之间的温差;
根据所述温差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
根据所述物料量对预设负压进行调整,以更新所述预设负压;
将更新后的预设负压确定为下一次灭菌循环操作的预设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所述物料进行至少一次灭菌循环操作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
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确定所述烹饪腔进入了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料的属性信息或用户预设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对所述物料进行保鲜处理的总时长;
计时所述保鲜处理的累积时长,并判断所述累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若判定所述累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检测到开盖信号,则停止所述保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具体包括:
按照指定加热功率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灭菌处理;
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是否起压和/或检测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
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起压,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烹饪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则进入所述排气降压处理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
按照指定排气频率对所述物料进行降压排气处理;
若检测到所述降压排气处理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或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时,则结束所述排气降压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烹饪腔内无压,则停止所述排气降压处理,记录完成一次所述灭菌循环操作;
判断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
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下一次的所述灭菌循环操作;
若判定所述灭菌循环操作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确定进入所述真空保鲜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保鲜处理的总时长确定。
8.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运行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
9.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62514.7A 2019-04-02 2019-04-02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59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514.7A CN111759164B (zh) 2019-04-02 2019-04-02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514.7A CN111759164B (zh) 2019-04-02 2019-04-02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9164A CN111759164A (zh) 2020-10-13
CN111759164B true CN111759164B (zh) 2021-10-01

Family

ID=7271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2514.7A Active CN111759164B (zh) 2019-04-02 2019-04-02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91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1850A2 (en) * 1977-10-27 1979-05-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ntinuous desorp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roma and flavour concentrate
CN104688024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5054772A (zh) * 2015-09-06 2015-11-1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带抽气的电压力锅及抽气控制方法
CN108209653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
CN208658651U (zh) * 2018-04-04 2019-03-2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盖、杯、及食物料理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1850A2 (en) * 1977-10-27 1979-05-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ntinuous desorp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roma and flavour concentrate
CN104688024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5054772A (zh) * 2015-09-06 2015-11-1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带抽气的电压力锅及抽气控制方法
CN108209653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
CN208658651U (zh) * 2018-04-04 2019-03-2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盖、杯、及食物料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9164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7841B1 (ko) 압력 밥솥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압력 밥솥
TWI617269B (zh) Heating conditioner
JP6714794B2 (ja) 炊飯器
CN106724736A (zh) 自动加水电锅
CN102961038A (zh)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CN102090840A (zh) 一种压力电饭煲及其米饭烹饪方法
CN104706225A (zh)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电热炊具及发酵食品制作方法
CN107752722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8113462A (zh) 电饭锅
CN106264084B (zh) 锅内食物保鲜方法及锅
CN108991350A (zh) 一种熟成牛肉的加工方法
US20190133157A1 (en) Method for cooking a food product in a vacuum oven and a vacuum oven
CN104970126A (zh) 一种红茶真空脉动干燥提香的方法
CN109419327B (zh) 压力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11759164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547685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318387U (zh) 新型烹饪器具
CN204318386U (zh) 新型烹饪器具
JP6877514B2 (ja) 調理器具、運転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介
CN207118819U (zh) 烹饪器具
CN113693449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20523B (zh)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以及烹饪装置
JP5106273B2 (ja) 炊飯器
CN110547662B (zh)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318391U (zh) 新型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