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5931A -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5931A
CN111755931A CN202010575733.3A CN202010575733A CN111755931A CN 111755931 A CN111755931 A CN 111755931A CN 202010575733 A CN202010575733 A CN 202010575733A CN 111755931 A CN111755931 A CN 111755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terminal
positioning
bending
trim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勇
张兰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757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5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9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2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feeding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contact member feed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和成型设备。该装置包括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第一导轨滑块底板、第二导轨滑块机构、上顶气缸机构和夹紧定位机构;通过设置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机构使输送装置能够输送多种距离,降低设备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和。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一种常用的电连接器。接线端子由绝缘外壳和导电件组成:两根导电件分别嵌合于绝缘外壳的相应孔位,并且导电件伸出绝缘外壳一定距离;导电件伸出端与绝缘外壳衔接处为导电件折弯位置;导电件伸出端中段为斜面压折位置;导电件末端为合拢修整位置。在接线端子成型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接线端子在上料装置中上料后,治具输送装置将绝缘外壳输送至端子压折装置对导电件伸出端中段进行斜面压折;2)端子修整装置对导电件末端开口进行合拢修整,而后治具输送装置将接线端子输送至端子弯曲装置;3)端子弯曲装置对导电件伸出端与绝缘外壳衔接处进行初次折弯;4)端子定型装置将初次折弯后的导电件伸出端再次折弯定型;5)治具输送装置将折弯定型后的接线端子输送至出料装置进行下料完成接线端子成型过程。
现有接线端子生产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在对导电件末端开口进行合拢修整时,采用左右方向的夹紧方式修整,即使用气缸带动左右端夹具直接将导电件开口从左右方向夹紧在夹具中进行合拢修整;封闭夹具定位需要多个定位面贴合定位夹具完成定位,对导电件的尺寸精度以及形状准确度要求较高;而导电件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会有导电件末端上下方向的翘曲情况,当导电件末端有上下方向翘曲变形时,导电件相对左右端夹具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导电件末端不能准确的嵌合于相应的夹具中,造成导电件末端合拢修整的形状与目标形状不一致,从而影响导电件修整质量。2、在对接线端子导电件进行折弯时,直接用折弯块在导电件末端下压进行折弯;而折弯块与导电件之间为滑动摩擦,在下压折弯块末端时摩擦力较大;折弯块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会带动与导电件连接的绝缘外壳倾斜,使得导电件与绝缘外壳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引起折弯角度的不准确;当折弯块折弯力量较大时甚至会造成导电件末端断裂。3、在输送接线端子时每次输送固定距离,输送距离为两个工位之间的间距;因输送距离为固定距离,需要对两个导电件进行修整时,需要同时设置两个修整装置同时修整;而两个导电件之间间距较小,设置两个修整装置时还需要设置错位装置,增加了加工装置的数量和设备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机构使输送装置能够输送多种距离,降低设备的复杂性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端子修整装置提高导电件修整质量;通过设置端子弯曲装置降低折弯时折弯装置与导电件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治具输送装置使输送装置能够输送多种距离,降低设备的复杂性的一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第一导轨滑块底板、第二导轨滑块机构、上顶气缸机构和夹紧定位机构;所述的治具第一气缸机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和夹紧定位机构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第一气缸机构伸出端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伸出端与第一导轨滑块底板相连接,并且治具第二气缸机构的行程与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有多个,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都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上,并且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分别与上顶气缸机构相连接;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上,上顶气缸机构与多个接线端子相接触;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位于上顶气缸机构上方内外侧,并且夹紧定位机构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内外端面相接触;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包括上顶气缸和治具输送板;所述的上顶气缸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上;所述的治具输送板与上顶气缸伸出端相连接,并且治具输送板与接线端子相接触;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包括治具输送板主体和治具输送板凹槽;所述的治具输送板主体固定在上顶气缸伸出端;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凹槽有多个,多个治具输送板凹槽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所述的治具第一气缸机构用于驱动上顶气缸机构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所述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用于驱动上顶气缸机构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导电件之间长度相同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和第一导轨滑块底板用于带动上顶气缸机构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用于带动上顶气缸机构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用于带动接线端子运动;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用于对接线端子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凹槽为长方形。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中导轨方向沿着接线端子运动方向。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中导轨方向与接线端子运动方向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内侧夹紧定位组件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所述的内侧夹紧定位组件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且内侧夹紧定位组件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相对齐。所述的外侧夹紧定位组件包括压折段定位模块、修整段定位模块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修整段定位模块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压折段定位模块和修整段定位模块分别与端子压折装置和端子修整装置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定型段定位板内侧下端面和内端面分别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并且折弯定型段定位板分别与端子弯曲装置和端子定型装置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定型段定位板为长方形。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和修整段定位模块都包括定位推板、定位盖板和定位弹簧;所述的定位推板嵌合于定位盖板相应凹槽,并且定位推板与相应工位的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所述的定位盖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推板相接触,定位弹簧另一端与定位盖板相接触。
一种接线端子输送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收缩,上顶气缸机构运动到起始位置;
2)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
3)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
4)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
5)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
一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外壳上料装置、端子压折装置、端子修整装置、端子弯曲装置、端子定型装置、出料装置和治具输送装置;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采用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分别与外壳上料装置、端子压折装置、端子修整装置、端子弯曲装置、端子定型装置和出料装置相衔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的优点是:治具输送装置在运动过程中: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收缩,上顶气缸机构运动到起始位置;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通过设置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机构,在输送接线端子时,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加工工位运动到下一加工工位,此时接线端子的第一个导电件与修整装置相接触;而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导电件之间长度相同的距离,使得接线端子与修整装置之间由修整装置与第一个导电件接触运动到修整装置与第二个导电件接触;从而使得一个修整装置分别对两个导电件完成修整加工,而不需要设置两个修整装置及错位装置,减少了加工装置的数量。同时,由于治具输送板凹槽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在下一次推装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和治具第二气缸机构都收缩时,接线端子能够位于相应的治具输送板凹槽之间,从而保证接线端子的循环输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的优点是:1、端子修整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修整块机构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的距离调节修整块调节机构使得修整块机构下端与导电件接触到合适距离;修整驱动气缸动作带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向下运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修整块和第二修整块向下运动;修整块开口下端与导电件末端开口接触,而后修整块开口嵌合于修整下治具,导电件末端开口沿着修整块开口从下端运动到上端完成导电件的修整过程。通过设置修整块机构,当导电件末端上下方向翘曲时,由于修整块开口下端开口大上端开口小,下端较大的开口能够将翘曲的导电件末端包含在修整块开口下端;而后在修整驱动气缸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修整块开口向下运动,此时导电件下端与修整下治具凸台上端面接触,导电件上端被包含在修整块开口下端,使得翘曲后的导电件被限制在修整块开口下端;修整块开口向下运动时被限制的导电件下端受到治具凸台上端面的支撑而固定不动,而导电件的翘曲部分受到修整块开口下端圆弧的导向作用被迫沿着修整块开口下端圆弧相对运动到修整块开口上端;而由于修整块开口上端形状与导电件修整形状相同,翘曲的导电件在运动到修整块开口上端后即折弯为目标形状,从而避免了导电件上下翘曲变形对左右方向闭合模具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导电件的修整质量。2、端子弯曲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折弯驱动气缸动作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气缸连接机构向下运动;折弯气缸连接机构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头机构向下运动;折弯压紧滑块在折弯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弹出,折弯压紧滑块下端面压紧绝缘外壳上端面;折弯滚筒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导电件折弯,并且折弯滚筒绕着折弯芯轴旋转完成接线端子导电件的折弯过程。通过设置折弯头机构,对接线端子导电件进行折弯时折弯压紧滑块在折弯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弹出压紧绝缘外壳上端面对接线端子进行紧固防止折弯时接线端子倾斜侧翻;而后折弯滚筒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导电件折弯;在折弯滚筒折弯接线端子导电件时,折弯滚筒一方面向下运动为接线端子导电件提供折弯力,折弯滚筒另一方面在绕着折弯芯轴旋转,将折弯滚筒与导电件之间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而滚动摩擦相对于滑动摩擦来说摩擦力较小,在折弯滚筒折弯接线端子导电件时降低了接线端子导电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了接线端子导电件因受到摩擦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3、治具输送装置在运动过程中: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收缩,上顶气缸机构运动到起始位置;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通过设置治具第一气缸机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机构,在输送接线端子时,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加工工位运动到下一加工工位,此时接线端子的第一个导电件与修整装置相接触;而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和上顶气缸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导电件之间长度相同的距离,使得接线端子与修整装置之间由修整装置与第一个导电件接触运动到修整装置与第二个导电件接触;从而使得一个修整装置分别对两个导电件完成修整加工,而不需要设置两个修整装置及错位装置,减少了加工装置的数量。同时,由于治具输送板凹槽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在下一次推装治具第一气缸机构和治具第二气缸机构都收缩时,接线端子能够位于相应的治具输送板凹槽之间,从而保证接线端子的循环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接线端子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线端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端子修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修整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修整块治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修整气缸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修整块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端子弯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折弯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折弯气缸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折弯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治具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上顶气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夹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压折段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外壳上料装置2、端子压折装置3、端子修整装置4、端子弯曲装置5、端子定型装置6、出料装置7和治具输送装置8;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8分别与外壳上料装置2、端子压折装置3、端子修整装置4、端子弯曲装置5、端子定型装置6和出料装置7相衔接。
接线端子的流动方向为:上料装置2到端子压折装置3到端子修整装置4到端子弯曲装置5到端子定型装置6到出料装置7。
如图2所示为接线端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接线端子由绝缘外壳b和导电件a组成:两根导电件a分别嵌合于绝缘外壳b的相应孔位,并且导电件a伸出绝缘外壳一定距离;导电件伸出端与绝缘外壳衔接处为导电件折弯位置c;导电件伸出端中段d为斜面压折位置;导电件末端e为合拢修整位置。所述的外壳上料装置2用于接线端子的上料;所述的端子压折装置3用于接线端子导电件a的斜面压折;所述的端子修整装置4用于对接线端子导电件a开口进行合拢修整;所述的端子弯曲装置5用于将整个接线端子导电件a向下初次折弯;所述的端子定型装置6用于将折弯后的接线端子导电件a二次折弯定型;所述的出料装置7用于接线端子的下料;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8用于接线端子的循环输送。
如图3所示,所述的端子修整装置4包括端子修整机架41、修整驱动气缸42、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修整块调节机构44和修整块机构45;所述的修整机架4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修整驱动气缸42固定在端子修整机架41上;所述的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与修整驱动气缸42伸出端相连接;所述的修整块调节机构44固定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上,修整块调节机构44一端与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相接触,修整块调节机构44另一端与修整块机构45上端相接触;所述的修整块机构45下端与端子修整工位相衔接。
如图4所示,所述的修整块机构45包括第一修整块451、第二修整块452、第二限位块453和修整块治具组件454;所述的第一修整块451、第二修整块452和第二限位块453都固定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上;所述的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内外相邻放置,第二修整块452内侧端面与第一修整块451外侧端面相接触,第二修整块452外侧端面与第二限位块453相接触;所述的修整块治具组件454固定在工作台1上,修整块治具组件454上端面与接线端子导电件下端面相配合,并且修整块治具组件454分别与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下端相衔接;所述的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都包括修整块主体4511和修整块开口4512;所述的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开口大上端开口小,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相接触,并且修整块开口4512嵌合于修整块治具组件454。
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限位块453包括第二限位块主体4531、第二限位块凹槽4532和第二限位块孔位4533;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凹槽4532为十字形凹槽,第二限位块凹槽4532深度与第二修整块452厚度相同,并且第二限位块凹槽4532与第二修整块452相嵌合;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孔位4533与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相连接;所述的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为圆弧状,修整块开口4512上端开口的宽度与接线端子导电件宽度相同。
如图6所示,所述的修整块治具组件454包括修整下治具4541、修整治具挡片4542和修整挡片调节螺钉4543;所述的修整下治具4541固定在工作台1上,修整下治具4541分别与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上下相对;所述的修整治具挡片4542固定在修整下治具4541上端面,修整治具挡片4542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端面相接触;所述的修整挡片调节螺钉4543固定在修整下治具4541上;所述的修整下治具4541包括修整下治具主体45411、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和修整下治具滑槽45413;所述的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上端面为多段圆弧形,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与接线端子导电件下端面接触;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侧面为下端圆弧上端直线形,并且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侧面与修整块开口4512相配合;所述的修整下治具滑槽45413为长方形滑槽,修整下治具滑槽45413与修整治具挡片4542相配合。
如图7所示,所述的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包括修整气缸第一连接件431和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一连接件431一端与修整驱动气缸42伸出单相连接,修整气缸第一连接件431另一端与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相连接;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嵌合于端子修整机架41;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包括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主体4321、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凹槽4322、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推动槽4323和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滑槽4324;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凹槽4322与修整气缸第一连接件431相嵌合;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推动槽4323与修整块调节机构44相嵌合;所述的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滑槽4324分别与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相配合。
如图8所示,所述的修整块调节机构44包括修整块调节固定斜面441、修整块调节滑动斜面442、修整块调节螺母组件443和修整块调节盖板444;所述的修整块调节固定斜面441固定在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上,修整块调节固定斜面441下表面与修整块调节滑动斜面442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的修整块调节滑动斜面442下表面分别与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相接触;所述的修整块调节螺母组件443穿过修整块调节盖板444与修整块调节滑动斜面442相连接;所述的修整块调节盖板444固定在修整气缸第二连接件432上。
所述的端子修整装置4在工作过程中:1)根据修整块机构45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的距离调节修整块调节机构44使得修整块机构45下端与导电件接触到合适距离;2)修整驱动气缸42动作带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向下运动;3)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向下运动;4)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与导电件末端开口接触,而后修整块开口4512嵌合于修整下治具4541,导电件末端开口沿着修整块开口4512从下端运动到上端完成导电件的修整过程。
所述的端子修整装置4解决了在对导电件末端开口进行合拢修整时,采用左右方向的夹紧方式修整,即使用气缸带动左右端夹具直接将导电件开口从左右方向夹紧在封闭夹具中进行合拢修整;封闭夹具定位需要多个定位面贴合定位夹具完成定位,对导电件的尺寸精度以及形状准确度要求较高;而导电件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会有导电件末端上下方向的翘曲情况,当导电件末端有上下方向翘曲变形时,导电件相对左右端夹具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导电件末端不能准确的嵌合于相应的闭合夹具中,造成导电件末端合拢修整的形状与目标形状不一致,从而影响导电件修整质量的问题。通过设置修整块机构45,将左右方向夹紧改为竖直方向压合,当导电件末端上下方向翘曲时,由于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开口大上端开口小,下端较大的开口能够将翘曲的导电件末端包含在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而后在修整驱动气缸4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修整块开口4512向下运动,此时导电件下端与修整下治具凸台45412上端面接触,导电件上端被包含在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使得翘曲后的导电件被限制在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修整块开口4512向下运动时被限制的导电件下端受到治具凸台45412上端面的支撑而固定不动,而导电件的翘曲部分受到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圆弧的导向作用被迫沿着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圆弧相对运动到修整块开口4512上端;而由于修整块开口4512上端形状与导电件修整形状相同,翘曲的导电件在运动到修整块开口4512上端后即折弯为目标形状,从而避免了导电件上下翘曲变形对左右方向闭合模具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导电件的修整质量。
如图9所示,所述的端子弯曲装置5包括端子折弯机架51、折弯驱动气缸52、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和折弯头机构54;所述的端子折弯机架5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折弯驱动气缸52固定在端子折弯机架51上;所述的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一端与折弯驱动气缸52伸出端相连接,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另一端与折弯头机构54相连接;所述的折弯头机构54下端分别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和导电件相衔接;所述的端子折弯机架51包括折弯机架主体511和折弯机架滑槽512;所述的折弯机架滑槽512位于折弯机架51外端面,折弯机架滑槽512为外小内大的阶梯形滑槽,折弯机架滑槽512与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相配合。
如图10所示,所述的折弯头机构54包括折弯头固定件541、折弯芯轴542、折弯滚筒543和折弯压紧组件544;所述的折弯头固定件541上端固定在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上;所述的折弯芯轴542嵌合于折弯头固定件541下端;所述的折弯滚筒543与折弯芯轴542相配合,折弯滚筒543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压紧组件544固定在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上,折弯压紧组件544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衔接。
如图11所示,所述的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包括第一折弯连接件531和第二折弯连接件532;所述的第一折弯连接件531一端与折弯驱动气缸52伸出端相连接,第一折弯连接件531另一端嵌合于第二折弯连接件532;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532嵌合于折弯机架滑槽512;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532包括第二折弯连接件主体5321、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5322、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孔5323、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5324和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孔5325;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5322与折弯压紧组件544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孔5323有多个,多个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孔5323位于不同的高度,并且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孔5323与折弯压紧组件544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5324外表面位于第二折弯连接件滑槽5322表面;所述的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孔5325位于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5324上,并且第二折弯连接件台阶孔5325与折弯头固定件541相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的折弯压紧组件544包括折弯压紧固定块5441、折弯压紧滑块5442、折弯压紧滑杆5443和折弯压紧弹簧;所述的折弯压紧固定块5441固定在第二折弯连接件532上,折弯压紧固定块5441分别与折弯压紧滑块5442和折弯压紧滑杆5443相连接;所述的折弯压紧滑块5442上下端和折弯压紧滑杆5443相固定连接,并且折弯压紧滑块5442下端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压紧弹簧嵌合于折弯压紧滑杆5443外表面,并且折弯压紧弹簧位于折弯压紧固定块5441下端面与折弯压紧滑块5442下端之间;所述的折弯压紧固定块5441包括压紧固定块主体54411、压紧固定块固定孔54412、压紧固定块切口54413和压紧固定块滑孔54414;所述的压紧固定块固定孔54412为滑槽孔,压紧固定块固定孔54412与第二折弯连接件532相连接;所述的压紧固定块切口54413为长方形切口,压紧固定块切口54413与折弯压紧滑块5442相配合;所述的压紧固定块滑孔54414为圆柱形通孔,压紧固定块滑孔54414与折弯压紧滑杆5443相配合。
所述的端子弯曲装置5在工作过程中:1)折弯驱动气缸52动作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向下运动;2)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头机构54向下运动;3)折弯压紧滑块5442在折弯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弹出,折弯压紧滑块5442下端面压紧绝缘外壳上端面;4)折弯滚筒543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导电件折弯,并且折弯滚筒543绕着折弯芯轴542旋转完成接线端子导电件的折弯过程。
所述的端子弯曲装置5解决了在对接线端子导电件进行折弯时,直接用折弯块在导电件末端下压进行折弯;而折弯块与导电件之间为滑动摩擦,在下压折弯块末端时摩擦力较大;折弯块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会带动与导电件连接的绝缘外壳倾斜,使得导电件与绝缘外壳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引起折弯角度的不准确;当折弯块折弯力量较大时甚至会造成导电件末端断裂的问题。通过设置折弯头机构54,对接线端子导电件进行折弯时折弯压紧滑块5442在折弯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弹出压紧绝缘外壳上端面对接线端子进行紧固防止折弯时接线端子倾斜侧翻;而后折弯滚筒543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导电件折弯;在折弯滚筒543折弯接线端子导电件时,折弯滚筒543一方面向下运动为接线端子导电件提供折弯力,折弯滚筒543另一方面在绕着折弯芯轴542旋转,将折弯滚筒543与导电件之间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而滚动摩擦相对于滑动摩擦来说摩擦力较小,在折弯滚筒543折弯接线端子导电件时降低了接线端子导电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了接线端子导电件因受到摩擦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
如图13所示,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8包括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上顶气缸机构86和夹紧定位机构87;所述的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和夹紧定位机构87都固定在工作台1上,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伸出端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相连接;所述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伸出端与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相连接,并且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的行程与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有多个,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都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并且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分别与上顶气缸机构86相连接;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86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上顶气缸机构86与多个接线端子相接触;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87位于上顶气缸机构86上方内外侧,并且夹紧定位机构87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内外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中导轨方向沿着接线端子运动方向;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中导轨方向与接线端子运动方向相垂直。
如图14所示,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86包括上顶气缸861和治具输送板862;所述的上顶气缸861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所述的治具输送板862与上顶气缸861伸出端相连接,并且治具输送板862与接线端子相接触;所述的治具输送板862包括治具输送板主体8621和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所述的治具输送板主体8621固定在上顶气缸861伸出端;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为长方形,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有多个,多个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87包括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所述的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都固定在工作台1上;并且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相对齐;所述的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包括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都固定在工作台1上;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和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分别与端子压折装置3和端子修整装置4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为长方形,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内侧下端面和内端面分别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并且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分别与端子弯曲装置5和端子定型装置6相衔接。
如图16所示,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和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都包括定位推板87211、定位盖板87212和定位弹簧;所述的定位推板87211嵌合于定位盖板87212相应凹槽,并且定位推板87211与相应工位的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所述的定位盖板87212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定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推板87211相接触,定位弹簧另一端与定位盖板87212相接触。
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8在运动过程中:1)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和上顶气缸861收缩,上顶气缸机构86运动到起始位置;2)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3)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4)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5)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
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8解决了在输送接线端子时每次输送固定距离,输送距离为两个工位之间的间距;因输送距离为固定距离,需要对两个导电件进行修整时,需要同时设置两个修整装置同时修整;而两个导电件之间间距较小,设置两个修整装置时还需要设置错位装置,增加了加工装置的数量和设备的复杂性的问题。通过设置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和上顶气缸机构86,在输送接线端子时,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和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加工工位运动到下一加工工位,此时接线端子的第一个导电件与修整装置相接触;而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和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导电件之间长度相同的距离,使得接线端子与修整装置之间由修整装置与第一个导电件接触运动到修整装置与第二个导电件接触;从而使得一个修整装置分别对两个导电件完成修整加工,而不需要设置两个修整装置及错位装置,减少了加工装置的数量。同时,由于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在下一次推装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和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都收缩时,接线端子能够位于相应的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之间,从而保证接线端子的循环输送。
上述接线端子的成型方法,使用上述的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一)接线端子上料:外壳上料装置2将排列好的接线端子上料至治具输送装置8进料工位;
(二)接线端子输送:1)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和上顶气缸861收缩,上顶气缸机构86运动到起始位置;2)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3)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4)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5)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
(三)导电件斜面压折:端子压折装置3对本工位的接线端子导电件伸出端中段进行斜面压折;
(四)导电件修整:1)根据修整块机构45与接线端子导电件的距离调节修整块调节机构44使得修整块机构45下端与导电件接触到合适距离;2)修整驱动气缸42动作带动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向下运动;3)修整气缸连接机构43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修整块451和第二修整块452向下运动;4)修整块开口4512下端与导电件末端开口接触,而后修整块开口4512嵌合于修整下治具4541,导电件末端开口沿着修整块开口4512从下端运动到上端完成导电件的修整过程;
(五)导电件折弯:1)折弯驱动气缸52动作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向下运动;2)折弯气缸连接机构53向下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折弯头机构54向下运动;3)折弯压紧滑块5442在折弯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弹出,折弯压紧滑块5442下端面压紧绝缘外壳上端面;4)折弯滚筒543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导电件折弯,并且折弯滚筒543绕着折弯芯轴542旋转完成接线端子导电件的折弯过程;
(六)导电件定型:端子定型装置6对初次折弯后的导电件进行二次折弯定型后,将接线端子输送至出料装置7;
(七)接线端子下料:出料装置7将加工完成的接线端子下料完成接线端子成型过程。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上顶气缸机构(86)和夹紧定位机构(87);所述的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和夹紧定位机构(87)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伸出端与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相连接;所述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伸出端与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相连接,并且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的行程与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有多个,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都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并且多个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分别与上顶气缸机构(86)相连接;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86)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上顶气缸机构(86)与多个接线端子相接触;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87)位于上顶气缸机构(86)上方内外侧,并且夹紧定位机构(87)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内外端面相接触;
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86)包括上顶气缸(861)和治具输送板(862);所述的上顶气缸(861)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上;所述的治具输送板(862)与上顶气缸(861)伸出端相连接,并且治具输送板(862)与接线端子相接触;
所述的治具输送板(862)包括治具输送板主体(8621)和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所述的治具输送板主体(8621)固定在上顶气缸(861)伸出端;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有多个,多个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的宽度都大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宽度和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距离之和;
所述的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用于驱动上顶气缸机构(86)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所述的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用于驱动上顶气缸机构(86)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导电件之间长度相同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和第一导轨滑块底板(84)用于带动上顶气缸机构(86)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用于带动上顶气缸机构(86)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的上顶气缸机构(86)用于带动接线端子运动;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87)用于对接线端子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输送板凹槽(8622)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83)中导轨方向沿着接线端子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85)中导轨方向与接线端子运动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定位机构(87)包括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所述的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且内侧夹紧定位组件(871)和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夹紧定位组件(872)包括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和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和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分别与端子压折装置和端子修整装置相衔接;所述的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内侧下端面和内端面分别与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并且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分别与端子弯曲装置和端子定型装置相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定型段定位板(8723)为长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折段定位模块(8721)和修整段定位模块(8722)都包括定位推板(87211)、定位盖板(87212)和定位弹簧;所述的定位推板(87211)嵌合于定位盖板(87212)相应凹槽,并且定位推板(87211)与相应工位的接线端子绝缘外壳相接触;所述的定位盖板(87212)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推板(87211)相接触,定位弹簧另一端与定位盖板(87212)相接触。
9.一种接线端子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和上顶气缸(861)收缩,上顶气缸机构(86)运动到起始位置;
2)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
3)治具第一气缸机构(81)动作带动接线端子从本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
4)各个工位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上运动将接线端子托起;
5)治具第二气缸机构(82)动作带动接线端子运动与两个接线端子导电件之间相同长度的距离后,上顶气缸(861)动作带动治具输送板(862)向下运动将接线端子落入夹紧定位机构(87)进行定位完成接线端子输送过程。
10.一种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外壳上料装置(2)、端子压折装置(3)、端子修整装置(4)、端子弯曲装置(5)、端子定型装置(6)、出料装置(7)和治具输送装置(8);治具输送装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
CN202010575733.3A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Withdrawn CN111755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733.3A CN111755931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733.3A CN111755931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5931A true CN111755931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733.3A Withdrawn CN111755931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59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000A (zh) * 2021-11-26 2022-03-11 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分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000A (zh) * 2021-11-26 2022-03-11 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分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7107A (zh) 一种接线端子弯曲装置及折弯方法
CN111799629A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成型设备和方法
CN111250599B (zh) 一种窗帘杆金属件冲压步进模
CN108941333A (zh) Gbt安装板组件的生产模具及其生产方法
CN110480702B (zh) 一种排母接线端子生产设备和排母接线端子的裁切方法
CN111755931A (zh) 一种接线端子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US20170033525A1 (en) Terminal crimping device
CN111215557A (zh) 一种ic芯片的引脚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EP0438853B1 (en) Forming press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 leads
CN110465577B (zh) 一种汽车侧板零件多面冲切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72156A (zh) 一种软包电池外壳封边成型方法和封边成型设备
US2964749A (en) Attach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CN111786233A (zh) 一种接线端子修整装置和修整方法
CN216016660U (zh) 应用于铁芯剥漆的捋线机构
CN213968590U (zh) 一种支架弯曲成型装置
KR102299843B1 (ko) 케이블 트레이 지지대 제조 장치
CN110976668B (zh) 一种导线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底夹片上料装置
US4485660A (en) Press sublifter with a movable gauge
CN114793395B (zh) 端子铆压设备和方法
CN112072154A (zh) 一种软包电池外壳翻边机构及翻边方法
CN111215556A (zh) 一种ic芯片引脚加工机的过料装置
JP5332790B2 (ja) 曲げ加工装置
CN216881459U (zh) 一种扁线成型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115864088A (zh) 具有引导表面的压接工具
US4846700A (en) Lead frame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