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6242A - 汽车的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46242A CN111746242A CN202010100704.1A CN202010100704A CN111746242A CN 111746242 A CN111746242 A CN 111746242A CN 202010100704 A CN202010100704 A CN 202010100704A CN 111746242 A CN111746242 A CN 1117462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automobile
- spoiler
- gap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防止从在汽车的开闭体设置的空气扰流板与邻接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看到车身表面。在对汽车的车身开口部(13)进行开闭的开闭体(14)上设置的空气扰流板(18)是将内部件(20)及外部件(19)结合而构成,内部件(19)具有朝向与空气扰流板(18)邻接的邻接构件(17)的端缘延伸的延伸部(20d),因此能够利用延伸部(20d)可靠地防止车身表面被从外部件(19)及邻接构件(17)间的间隙(a)看到,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由于不需要用于堵塞间隙(a)的特殊部件,因此能够将成本的增加抑制为最小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汽车的车身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开闭体上设有空气扰流板的汽车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若在汽车的举升门(尾门)的上部设置的扰流板的缘部和与扰流板邻接的侧部外板的装饰面的缘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则存在侧部外板的弯折到车身内侧的一部分经由所述间隙露出而有损美观性的问题。
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将扰流板6的面向所述间隙的车宽方向侧端部6a以直角向车身内侧弯折,由该车宽方向侧端部6a遮挡来自车身外部的视线,使得所述侧部外板10的一部分难以被看到,防止扰流板6及侧部外板10的对合部12的美观性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93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构造中,在视线方向与扰流板6的车宽方向侧端部6a交叉的情况下,间隙里侧的侧部外板10的一部分不易被看到,但若视线的方向与扰流板6的车宽方向侧端部6a平行,则间隙里侧的侧部外板10的一部分会被看到,存在无法充分防止美观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在扰流板的缘部安装橡胶唇口或成形橡胶以堵塞侧部外板的装饰面之间的间隙,但为此需要橡胶唇口、成形橡胶这样的特殊部件,不仅导致成本升高,而且存在橡胶唇口、成形橡胶经年劣化而开裂或变形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情况提出的,目的在于防止从在汽车的开闭体设置的空气扰流板与邻接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看到车身表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对汽车的车身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开闭体上设有空气扰流板,所述汽车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扰流板是将内部件与外部件结合而构成,所述内部件具有朝向与所述空气扰流板邻接的邻接部件的端缘延伸的延伸部。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技术方案1的构成的基础上,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在从车身外方侧观察时与所述邻接部件的端缘的车身内方侧重叠。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技术方案1或2的构成的基础上,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所述外部件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高。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构成的基础上,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的颜色与所述外部件的外表面的颜色或所述邻接部件的外表面的颜色大致相同。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构成的基础上,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内部件的其他部分相比位于车身内方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的尾门14与本发明的开闭体对应,实施方式的柱装饰件17与本发明的邻接部件对应,实施方式的尾门扰流板18与本发明的空气扰流板对应。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构成,在对汽车的车身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开闭体上设置的空气扰流板是将内部件与外部件结合而构成,内部件具有朝向与空气扰流板邻接的邻接部件的端缘延伸的延伸部,因此能够利用延伸部可靠地防止从外部件与邻接部件间的间隙看到车身表面以提高美观性,而且由于不需要用于堵塞间隙的的特殊部件,因此能够将成本的增加抑制为最小限。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构成,延伸部在从车身外方侧观察时与邻接部件的端缘的车身内方侧重叠,因此能够将车身表面从外部件与邻接部件间的间隙完全覆盖隐藏,能够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构成,延伸部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外部件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高,因此光在延伸部漫反射而使得延伸部与外部件相比变得不明显,由此能够使得外部件与邻接部件间的间隙不明显。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构成,延伸部的外表面的颜色与外部件的外表面的颜色或邻接部件的外表面的颜色大致相同,因此延伸部看起来与外部件或邻接部件连续而变得不明显,由此能够使外部件与邻接部件间的间隙不明显。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构成,延伸部与内部件的其他部分相比位于车身内方侧,因此不仅能够使延伸部具有加强筋的功能以提高空气扰流板的刚性,而且能够在将开闭体打开时防止延伸部与邻接部件的端缘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的车身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2线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 车身开口部
14 尾门(开闭体)
17 柱装饰件(邻接部件)
18 尾门扰流板(空气扰流板)
19 外部件
20 内部件
20d 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汽车的沿着构成全景车顶的车顶玻璃11的后缘及侧部外板12的后缘形成的车身开口部13配置尾门14。在上半部安装有后挡风玻璃15的尾门14绕沿着其上缘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铰接轴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使车身开口部13开闭。车顶侧轨(未图示)沿着车顶玻璃11的侧缘及侧部外板12的上缘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车顶侧轨的外表面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合成树脂制的柱装饰件17覆盖,并且,设有沿着尾门14的上缘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合成树脂制的尾门扰流板18。柱装饰件17的后端与尾门扰流板18的车宽方向外端隔着槽状的间隙a连接。
如图2所示,中空闭合截面的尾门扰流板18构成为,使位于车身外方的外部件19及位于车身内方的内部件20的前侧的平板部19a、20a通过振动熔接21而结合,且使外部件19及内部件20的后侧的膨大部19b、20b通过振动熔接22结合。尾门扰流板18使用卡夹等机构固定于构成尾门14的主体部的尾门面板23。
在柱装饰件17的后端设有朝向车身内侧延伸的安装托架17a,该安装托架17a与侧部外板12的安装部12a重合,并使用螺栓24及螺母25紧固。
柱装饰件17的后端与尾门扰流板18的外部件19的前端齐平面地整齐排列,在二者之间形成前述间隙a。在尾门扰流板18的内部件20的前部形成朝向车身内侧弯曲的阶梯部20c和从阶梯部20c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而与柱装饰件17的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稍微重叠的延伸部20d。
合成树脂制的柱装饰件17及尾门扰流板18的外部件19的作为装饰面的外表面被涂装为例如黑色,但尾门扰流板18的内部件20的阶梯部20c及延伸部20d面向间隙a的面无涂装,保持为例如黑色的合成树脂的表皮。由此,尾门扰流板18的内部件20的阶梯部20c及延伸部20d面向间隙a的面的面粗度比尾门扰流板18的外部件19的外表面的面粗度高。
接下来,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作用。
相互邻接配置的柱装饰件17及尾门扰流板18的相对端部间形成间隙a,因此在从车身外部观察时,存在覆盖在柱装饰件17及尾门扰流板18上的侧部外板12的一部分的涂色经由间隙a可见而有损美观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侧部外板12的涂色为白色这样的明亮颜色的情况下,存在由于间隙a更加明显而显著有损美观性的可能。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尾门扰流板18的内部件20的延伸部20d从阶梯部20c的前端横穿间隙a而朝向柱装饰件17的端缘延伸,因此由该延伸部20d覆盖侧部外板12的一部分以遮挡视线,从而侧部外板12的涂色不易经由间隙a被从车身外部看到,能够提高美观性。此时若以橡胶唇口、成形橡胶填埋间隙a,则需要橡胶唇口、成形橡胶这样的特殊部件而成本增加,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只是在内部件20一体地形成阶梯部20c及延伸部20d,因此成本增加被抑制为最小限。
特别是,在从车身外方侧观察间隙a时,内部件20的延伸部20d与柱装饰件17的端缘的车身内方侧重叠,穿过间隙a的视线由延伸部20d完全遮挡以覆盖隐藏侧部外板12的涂色,能够进一步提高美观性。延伸部20d的颜色与涂装了的外部件19的颜色大致相同,而且无涂装的延伸部20d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涂装了的外部件19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高,因此光由表面粗糙的延伸部20d漫反射,延伸部20d与外部件19相比变得不明显。其结果使外部件19及柱装饰件17间的间隙a不明显,能够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另外,尾门扰流板18的后部由于外部件19及内部件20的膨大部19b、20b而上下方向的厚度增大、刚性增加,尾门扰流板18的前部在平板部19a、20a的位置处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小、刚性降低。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在内部件20的前端部形成的阶梯部20c及延伸部20d构成针对弯曲载荷具有抵抗力的曲柄状的截面,从而尾门扰流板18的前部的刚性提高。
此外,延伸部20d借助阶梯部20c而相对于内部件20的平板部20a向车身内方侧位移,并相对于柱装饰件17的端缘迂回至车身内方侧,因此能够在将尾门14绕铰接轴向上方打开时,防止延伸部20d与柱装饰件17的端缘干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设计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开闭体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尾门14。
另外,本发明的邻接部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柱装饰件17,例如也可以是侧部外板12或车顶玻璃11等。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扰流板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尾门扰流板18。
另外,为了使外部件19的延伸部20d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外部件19的其他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高,在实施方式中使延伸部20d的外表面无涂装而对其他外表面进行涂装,但使表面粗糙度具有差异的手段是任意。
另外,尾门14、柱装饰件17的材质不限定于合成树脂。
另外,尾门14、柱装饰件17及侧部外板12的颜色是任意的。
Claims (5)
1.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在对汽车的车身开口部(13)进行开闭的开闭体(14)上设有空气扰流板(18),该汽车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扰流板(18)是将内部件(20)及外部件(19)结合而构成,所述内部件(20)具有朝向与所述空气扰流板(18)邻接的邻接构件(17)的端缘延伸的延伸部(2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20d)在从车身外方侧观察时与所述邻接构件(17)的端缘的车身内方侧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20d)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所述外部件(19)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20d)的外表面的颜色与所述外部件(19)的外表面的颜色或所述邻接构件(17)的外表面的颜色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20d)与所述内部件(20)的其他部分相比位于车身内方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61546 | 2019-03-27 | ||
JP2019061546A JP6949072B2 (ja) | 2019-03-27 | 2019-03-27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6242A true CN111746242A (zh) | 2020-10-09 |
CN111746242B CN111746242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7264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00704.1A Active CN111746242B (zh) | 2019-03-27 | 2020-02-18 | 汽车的车身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49072B2 (zh) |
CN (1) | CN1117462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6638B (zh) * | 2021-05-26 | 2024-09-27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侧扰流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47969A (ja) * | 2000-06-07 | 2001-12-18 | Uchihama Kasei Kk | 車体用装着部材 |
JP2009196435A (ja) * | 2008-02-20 | 2009-09-03 | Daikyonishikawa Corp | リヤスポイラー構造 |
CN103660880A (zh) * | 2012-09-20 | 2014-03-26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车辆用车门构造 |
JP2015189316A (ja) * | 2014-03-28 | 2015-11-0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63676B2 (ja) * | 2018-03-29 | 2022-05-09 |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スポイラ |
JP6958641B2 (ja) * | 2018-04-23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19
- 2019-03-27 JP JP2019061546A patent/JP6949072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18 CN CN202010100704.1A patent/CN1117462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47969A (ja) * | 2000-06-07 | 2001-12-18 | Uchihama Kasei Kk | 車体用装着部材 |
JP2009196435A (ja) * | 2008-02-20 | 2009-09-03 | Daikyonishikawa Corp | リヤスポイラー構造 |
CN103660880A (zh) * | 2012-09-20 | 2014-03-26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车辆用车门构造 |
JP2015189316A (ja) * | 2014-03-28 | 2015-11-0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49072B2 (ja) | 2021-10-13 |
JP2020158029A (ja) | 2020-10-01 |
CN111746242B (zh) | 202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8306B2 (en) | Vehicle seal system | |
CN108725159B (zh) | 车辆用密封条 | |
US20100313487A1 (en) | Applique with integrated end cap and window molding | |
US8146979B2 (en) | Seal moldings for vehicles | |
US7434870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8215700B2 (en) | Vehicle window/garnish assembly and seal design therefor | |
US8910987B1 (en) | Vehicle body trim structure | |
US8522481B2 (en) | Glass ru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 |
US20070296238A1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9403492B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11746242B (zh) | 汽车的车身构造 | |
CN115052770B (zh) | 车辆的尾门 | |
JP5945986B2 (ja) |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 |
JP4923724B2 (ja) | 車体構造 | |
JP7222759B2 (ja) |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構造 | |
CN108349358B (zh) | 配备有能够减小窗户丝网印花的饰件的尾门 | |
CN112208309B (zh) | 车窗板安装构造 | |
US20180126826A1 (en) | Windshield wrapped vehicle pillar | |
US20220388376A1 (en) | Vehicle window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vehicle window | |
US11254198B2 (en) | Automobile door sealing member | |
US20240116461A1 (en) | Applique and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 |
JP7103118B2 (ja) | 車両の側部ドア構造 | |
JP3924950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パネル | |
JP6194904B2 (ja) |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 |
KR200192382Y1 (ko) | 자동차용 쿼터 인너 어퍼 센터 필러 트림의 보강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