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072A -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 Google Patents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072A
CN111731072A CN202010564762.XA CN202010564762A CN111731072A CN 111731072 A CN111731072 A CN 111731072A CN 202010564762 A CN202010564762 A CN 202010564762A CN 111731072 A CN111731072 A CN 111731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ld storage
header
coolan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47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建生
邱慧峰
李帅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d chain cube (Shangh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to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to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ato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47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0Refrigerated goods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6/00Devi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ool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with a cooling mode not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1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exchanging means being enclosed in on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8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3291Locations with heat exchange within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itsel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所述蓄冷条包括:蓄冷管套;蓄冷管,穿过所述蓄冷管套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蓄冷管套,包括:折流组件,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多个肋片,分布于所述蓄冷管的外壁;相变材料层,夹设于所述蓄冷管套与所述蓄冷管之间,且所述多个肋片插入所述相变材料层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条能够实现快速充冷。

Description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蓄冷条、一种蓄冷组件以及一种冷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品的保鲜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因为能够满足物品保鲜要求而越来越普及。冷链物流主要采用冷藏车运输物品,冷藏车可以采用充冷机进行预先充冷的方式,实现冷藏车保持低温环境;在冷链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充冷过程,并且缩短充冷时间会相应的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
目前,冷藏车通过在其冷藏车厢内设置蓄冷条以及由蓄冷条组成的蓄冷组件保持低温环境。因此,为了降低充冷时间,提高冷藏车的运输效率,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充冷的蓄冷条,以降低充冷时间,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冷条、一种蓄冷组件和一种冷藏车,能够实现快速充冷。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冷条,包括:蓄冷管套;蓄冷管,穿过所述蓄冷管套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蓄冷管套,包括:折流组件,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多个肋片,分布于所述蓄冷管的外壁;相变材料层,夹设于所述蓄冷管套与所述蓄冷管之间,且所述多个肋片插入所述相变材料层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冷管内设置的所述折流组件能够减缓载冷剂在所述蓄冷管内的流动性,并且相对的延长了所述载冷剂在所述蓄冷管内流动的路程,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所述载冷剂;进一步的,所述多个肋片能够增加所述蓄冷管与相变材料层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了充冷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组件为沿所述蓄冷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式折流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板,所述多个折流板沿所述蓄冷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且所述多个折流板中相邻的两个折流板对向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包括:第一折流板件,设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所述第二侧伸入所述蓄冷管内部;第二折流板件,设有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且与所述第一折流板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连接位置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四侧伸入所述蓄冷管内部且与所述第二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组件设于所述蓄冷管位于所述蓄冷管套内的部分蓄冷管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冷组件,包括:载冷剂输入集管,设有输入开口;载冷剂输出集管,设有输出开口;多个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其中,每个所述蓄冷条的所述蓄冷管分别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冷组件还包括:载冷剂中转集管,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其中,所述多个蓄冷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之间,所述多个蓄冷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蓄冷条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蓄冷条分别沿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的不同位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车,包括冷藏车车体,设有冷藏车厢,其中,所述冷藏车厢设有载冷剂输入端和载冷剂输出端;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蓄冷组件,设于所述冷藏车厢内;其中,所述蓄冷组件的所述输入开口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入端,所述蓄冷组件的所述输出开口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端。
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相对于单一中空的蓄冷管,载冷剂在所述单一中空的蓄冷管内部流动过程中紊流层(载冷剂贴附蓄冷管内壁的载冷剂流动层)换热快而层流层(载冷剂位于蓄冷管中心处的载冷剂流动层)换热慢,甚至层流层载冷剂未进行充分换热就已经在充冷过程中循环到冷藏车外的循环管路中的问题;而上述多个实施例分别提供的蓄冷条,载冷剂在蓄冷管内流动时,旋涡状流态或“S”形流态可以使载冷剂本身在所述蓄冷管内充分地搅动,使得紊流层与层流层相对可变化,在增加蓄冷管内壁与载冷剂接触面积的同时,还延长了载冷剂在所述蓄冷管内的流动时间,从而使得载冷剂通过所述蓄冷管充分与所述相变材料层进行换热。因此,上述多个实施例分别提供的蓄冷条具有较高的充冷效率,因此,降低了冷藏车的充冷时间,提高了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条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蓄冷管套10与蓄冷管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结构的蓄冷条100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另一结构的蓄冷条100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蓄冷组件200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为蓄冷条;10为蓄冷管套;11为外鳍片;12为内鳍片;20为相变材料层;30为蓄冷管;31为折流组件;32为折流板;33为第一折流板;34为第二折流板;37为蓄冷管中心线;38为肋片;200为蓄冷组件;210为载冷剂输入集管;211为输入开口;220为载冷剂输出集管;221为输出开口;230为载冷剂中转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蓄冷条100例如包括蓄冷管30、套设在蓄冷管30外部的蓄冷管套10以及夹设于蓄冷管30和蓄冷管套10之间的相变材料层20。其中,蓄冷管30穿过所述蓄冷管套10,且蓄冷管30的两端分别暴露在蓄冷管套10的两侧。举例来说,蓄冷管30可以是两端分别为开口的圆管,蓄冷管套10套在蓄冷管30的中部,并且蓄冷管30两端的开口分别位于蓄冷管套10相对两侧的外部。当然,蓄冷管套10还可以完全套设在蓄冷管30的外部,且蓄冷管30两端的开口分别位于蓄冷管套10相对的两侧。
具体的,参见图2,蓄冷管道30套设在蓄冷管套10内部的部分设有折流组件31,在进行蓄冷工作时,蓄冷管道30内通入载冷剂,所述载冷剂将冷量传导至相变材料层20,相变材料层20吸收所述冷量。其中,折流组件31能够减缓所述载冷剂在蓄冷管道30内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相变材料层31能够完全充分吸收所述载冷剂的冷量。
优选的,折流组件31可以为螺旋式折流板,所述螺旋式折流板沿蓄冷管30的长度方向布设,蓄冷管30通入载冷剂时,所述载冷剂沿所述螺旋式折流板在蓄冷管30内螺旋前进,通过所述螺旋式折流板延长了所述载冷剂在蓄冷管30内的流动路程,相对的,增加了单位体积的载冷剂在蓄冷管30内的流动时长,因此,降低了所述载冷剂在蓄冷管30内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所述载冷剂的冷量能够充分被相变材料层20吸收,提高了充冷效率,降低了充冷所需的时间。
其中,蓄冷管套10还设有多个外鳍片11和多个内鳍片12,其中,多个外鳍片11均匀连接在蓄冷管套10远离蓄冷管30的一侧,多个内鳍片12均匀连接在蓄冷管套10朝向蓄冷管30的一侧,且多个内鳍片12位于蓄冷管套10和蓄冷管30之间。其中,多个外鳍片11和多个内鳍片12分别用于增加蓄冷管套10的管套壁的强度,从而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蓄冷管套10的管套壁的厚度,同时使蓄冷管套10具有很好的强度,不会因变形而破坏相变材料层20。
具体的,参见图3,蓄冷管30内的折流组件31例如包括多个折流板32,且多个折流板32均匀设于蓄冷管30套设于蓄冷管套10内的部分管段内;多个折流板32还能够增大蓄冷管32内壁与载冷剂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了对相变材料层20的充冷,进一步提高了充冷效率,降低了充冷所需的时间。
一方面,举例来说,多个折流板32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33和多个第二折流板34,其中,每一个第一折流板33的一端连接在蓄冷管30内壁的第一侧,且每一个第一折流板3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蓄冷管30内壁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伸出,使得每一个第一折流板33的所述另一端位于蓄冷管30的蓄冷管中心线37处;相应的,每一个第二折流板34的一端连接在蓄冷管30内壁的所述第二侧,且每一个第二折流板34相对的另一端朝向蓄冷管30内壁的所述第一侧伸出,使得每一个第二折流板34的所述另一端位于蓄冷管30的蓄冷管中心线37处;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的高度可以为蓄冷管30内直径的二分之一至内直径的三分之二之间,当然也可以略高于或低于该范围。
优选的,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间隔设置,例如一个第一折流板33相邻一个第二折流板34,使得多个第一折流板33和多个第二折流板34形成交错间隔;该设置方式可以使载冷剂沿着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在蓄冷管30中上下来回循环流动,该方式既增大了所述载冷剂与蓄冷管30内壁的接触面积,同时还延长了单位体积的载冷剂通过蓄冷管30的时间,使得单位体积的载冷剂的冷量能够快速并且充分的被相变材料层20吸收。
其中,蓄冷管30还可以连接多个肋片38,多个肋片38例如均匀分别在蓄冷管30靠近蓄冷管套10的一侧,多个肋片38位于蓄冷管套10和蓄冷管30之间、且夹设在相变材料层20中。多个肋片38用于增大蓄冷管30与相变材料层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促进相变材料层20吸收冷量,从而提高了充冷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充冷所需的时间。
优选的,肋片38连接在蓄冷管30上的位置,对应在两个折流板32之间。举例来说,一个肋片38对应连接在两个第一折流板33之间,一个肋片38还可以对应连接在两个第二折流板34之间,一个肋片38当然还可以对应连接在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之间,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另一方面,参见图4,举例来说,每一个折流板32例如包括一个第一折流板33和一个第二折流板34;其中,一个折流板32的第一折流板33的一端和第二折流板34的一端均连接在蓄冷管30内壁的第一侧,且第一折流板33的所述一端和第二折流板34的所述一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第一折流板33相对的另一端和第二折流板34相对的另一端均朝向蓄冷管30内壁相对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伸出,且第一折流板33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折流板34的所述另一端于蓄冷管中心线37处连接;当然,另一个折流板32也可为相同到的结构并对应连接在蓄冷管30内壁的所述第二侧。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在蓄冷管30内壁连接成三角状,该连接稳固性好,能够避免载冷剂流动时的冲击压力对折流板32带来的损坏。
优选的,多个折流板32也可以分设在蓄冷管30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并且交错间隔设置,从而多个折流板32在蓄冷管30内部形成“S”形的载冷剂流通通道,该结构同样能够增大蓄冷管30内壁与载冷剂的接触面积以及延长单位体积载冷剂通过蓄冷管30的时间。
优选的,折流板32的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还可以设置为弧形面。弧形面结构的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能够进一步缓解载冷剂流动时对第一折流板33和第二折流板34带来的冲击压力,进一步保障了折流板32与蓄冷管30的连接强度。
蓄冷条100的蓄冷管30、蓄冷管套10、折流组件31和多个肋片38例如均为铝合金材质制成;相变材料层20例如为一级相变材料制成,可优选潜热大、相变过程可逆性良好、无毒无害、对金属无腐蚀性的相变材料,例如采用水和添加剂的混合物,该添加剂可以是现有的蓄冷相变材料。
蓄冷条100的使用过程例如是:通过蓄冷管30一端的开口向蓄冷管30内泵入载冷剂,所述载冷剂具有无毒无害、化学稳定性好、比热大、粘度小、导热系数尽可能大等特点,优选为50%乙二醇水溶液;所述载冷剂穿过折流组件31向蓄冷管30的另一端的开口流出;在该过程中,相变材料层20吸收所述载冷剂的冷量,快速高效的完成充冷过程。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蓄冷组件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蓄冷组件200例如包括:载冷剂输入集管210、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以及连通在两者之间的多个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蓄冷条100。
具体的,载冷剂输入集管210的一端设有输入开口211,另一端封闭;载冷剂输出集管220的一端设有输出开口221,另一端封闭;每一个蓄冷条100的蓄冷管30两端的开口分别连通至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举例来说,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上分别开有多个蓄冷条连接开口(图中未标识),所述蓄冷条连接开口例如设有内螺纹,蓄冷管30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多个蓄冷管30分别连接在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之间;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蓄冷管30可拆卸的连接在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之间,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蓄冷组件200例如还包括至少一个载冷剂中转集管230,至少一个载冷剂中转集管230设置在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之间。举例来说,在设有一个载冷剂中转集管230,多个蓄冷条100呈两排分布,其中一部分蓄冷条100连通在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中转集管230之间,另一部分蓄冷条100连通在载冷剂输出集管220和载冷剂中转集管230之间,且多个蓄冷条100在载冷剂中转集管230上的连接位置不同。当然设置两个以上载冷剂中转集管230可将多个蓄冷条100呈三排以上的形式连接在载冷剂输入集管210和载冷剂输出集管220之间。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车(图中未示出),所述冷藏车包括冷藏车车体和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蓄冷组件200,其中所述冷藏车车体设有冷藏车厢,蓄冷组件200例如设于所述冷藏车厢内,例如蓄冷组件200可以安装在冷藏车厢内部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冷藏车厢还设有载冷剂输入端和载冷剂输出端;蓄冷组件200的输入开口211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入端处,蓄冷组件200的输出开口221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端处。
优选的,可根据所述车厢的长度布置蓄冷组件200,因此可以根据车厢的长度设置蓄冷组件200为具有一排蓄冷条100或多排蓄冷条100;具体参照第二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所述冷藏车厢还可以设有多组载冷剂输入端和载冷剂输出端,其中每一组载冷剂输入端和载冷剂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单排结构的蓄冷组件200;这样在充冷过程中,每一个蓄冷条100均能够与具有充足冷量的载冷剂相接触,温差相对较大,从而提高了冷量传递效率。
可以采用充冷机对所述冷藏车进行充冷,其过程例如包括:将所述充冷机用于输出具有充足冷量的载冷剂的管道连接至所述载冷剂输入端,将所述充冷机用于回收冷量不足的载冷剂的管道连接至所述载冷剂输出端;开启所述充冷机,将所述具有充足冷量的载冷剂泵入蓄冷组件200中的每一个蓄冷条100,然后将完成充冷的所述冷量不足的载冷剂回流至充冷机,直至完成对蓄冷组件200的多个蓄冷条100的充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蓄冷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冷管套;
蓄冷管,穿过所述蓄冷管套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蓄冷管套,包括:
折流组件,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
多个肋片,分布于所述蓄冷管的外壁;
相变材料层,夹设于所述蓄冷管套与所述蓄冷管之间,且所述多个肋片插入所述相变材料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组件为沿所述蓄冷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式折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板,所述多个折流板沿所述蓄冷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且所述多个折流板中相邻的两个折流板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
第一折流板件,设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所述第二侧伸入所述蓄冷管内部;
第二折流板件,设有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连接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且与所述第一折流板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连接位置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四侧伸入所述蓄冷管内部且与所述第二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组件设于所述蓄冷管位于所述蓄冷管套内的部分蓄冷管内。
6.一种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冷剂输入集管,设有输入开口;
载冷剂输出集管,设有输出开口;
多个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其中,每个所述蓄冷条的所述蓄冷管分别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载冷剂中转集管,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蓄冷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输入集管和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之间,所述多个蓄冷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蓄冷条间隔连接于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和所述载冷剂输出集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蓄冷条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蓄冷条分别沿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载冷剂中转集管的不同位置。
9.一种冷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藏车车体,设有冷藏车厢,其中,所述冷藏车厢设有载冷剂输入端和载冷剂输出端;
如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蓄冷组件,设于所述冷藏车厢内;
其中,所述蓄冷组件的所述输入开口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入端,所述蓄冷组件的所述输出开口设于所述载冷剂输出端。
CN202010564762.XA 2020-06-19 2020-06-19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Pending CN111731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762.XA CN111731072A (zh) 2020-06-19 2020-06-19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762.XA CN111731072A (zh) 2020-06-19 2020-06-19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072A true CN111731072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4762.XA Pending CN111731072A (zh) 2020-06-19 2020-06-19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0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689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基于lng冷回收的充冷装置
TWI768835B (zh) * 2021-04-20 2022-06-21 國立中央大學 攜帶型蓄冷蓄熱裝置的充能系統及其導熱結構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6284Y (zh) * 2003-01-17 2004-03-10 清华大学 一种直接蒸发式蓄冷空调装置
CN202048637U (zh) * 2011-05-13 2011-11-23 哈尔滨商业大学 常规空调工况强化换热相变蓄冷器
WO2013151017A1 (ja) * 2012-04-02 2013-10-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バポレータ
CN103662477A (zh) * 2013-12-27 2014-03-26 广州大学 一种蓄冷板及其蓄冷方法
WO2014073721A1 (ko) * 2012-11-09 2014-05-15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축냉모듈, 다수 축냉모듈을 장착한 냉동 컨테이너, 그리고 냉동 컨테이너 차량
CN108362057A (zh) * 2018-02-07 2018-08-03 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板式蓄冷板
CN110030781A (zh) * 2019-04-16 2019-07-19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基于整体式蓄冷板的保温集装箱及其充冷供冷方法
CN111141078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快速冻结蓄冷板的制冷装置
CN212242898U (zh) * 2020-06-19 2020-12-29 中达通智慧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6284Y (zh) * 2003-01-17 2004-03-10 清华大学 一种直接蒸发式蓄冷空调装置
CN202048637U (zh) * 2011-05-13 2011-11-23 哈尔滨商业大学 常规空调工况强化换热相变蓄冷器
WO2013151017A1 (ja) * 2012-04-02 2013-10-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バポレータ
WO2014073721A1 (ko) * 2012-11-09 2014-05-15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축냉모듈, 다수 축냉모듈을 장착한 냉동 컨테이너, 그리고 냉동 컨테이너 차량
CN103662477A (zh) * 2013-12-27 2014-03-26 广州大学 一种蓄冷板及其蓄冷方法
CN108362057A (zh) * 2018-02-07 2018-08-03 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板式蓄冷板
CN110030781A (zh) * 2019-04-16 2019-07-19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基于整体式蓄冷板的保温集装箱及其充冷供冷方法
CN111141078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快速冻结蓄冷板的制冷装置
CN212242898U (zh) * 2020-06-19 2020-12-29 中达通智慧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689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基于lng冷回收的充冷装置
TWI768835B (zh) * 2021-04-20 2022-06-21 國立中央大學 攜帶型蓄冷蓄熱裝置的充能系統及其導熱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0781B (zh) 基于整体式蓄冷板的保温集装箱及其充冷供冷方法
CN101561210B (zh) 一种波浪形翅片式蓄冷热交换器
JP5768480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CN111731072A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108955013A (zh) 一种流动冷库
CN212242898U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111845276A (zh) 可排冷凝水的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101762118B (zh) 电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
CN215477246U (zh) 一种多温区冷板和冷藏集装箱
US2809019A (en) Cooling apparatus
US20110024083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2431432U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110986462A (zh) 一种高效充冷冰排
KR101551692B1 (ko) 축냉 열교환기
CN216048498U (zh) 换热器及存储设备
CN212422749U (zh) 可排冷凝水的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214426496U (zh) 一种新型套管式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CN211977354U (zh) 一种高效充冷冰排
CN111854258A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箱
CN206504528U (zh) 一种蓄能管及电冰箱
CN201599991U (zh) 电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
CN206831861U (zh) 一种多节串联式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7275010U (zh) 一种蓄冷装置
CN108800724B (zh) 圆管三角形翅片一体六边对称布置的冷风机
CN218269652U (zh) 一种蓄冷式翅片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Room 1222, 12 / F, building 1, No. 85, Mingn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Applicant after: Cold chain cube (Shangh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block a, 1229 Zhoujiazui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Applicant before: Zhongdato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