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371B -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2371B
CN111712371B CN201980012717.9A CN201980012717A CN111712371B CN 111712371 B CN111712371 B CN 111712371B CN 201980012717 A CN201980012717 A CN 201980012717A CN 111712371 B CN111712371 B CN 111712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d film
film
long
stretching
stre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27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2371A (zh
Inventor
石原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2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2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uccessiv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8Wide strips, e.g. films,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第1工序和第2工序,上述第1工序为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拉伸长条拉伸前膜、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上述第2工序为沿宽度方向拉伸上述长条第1拉伸膜、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上述长条第2拉伸膜具有与宽度方向成10°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的慢轴。

Description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提升性能会使用相位差膜等光学构件。在相位差膜用于例如移动设备、有机EL电视等的防反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的情况下,要求其慢轴相对于起偏器的透射轴成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角度(斜向方向)。
如果长条相位差膜的慢轴为斜向方向,则能够通过辊对辊的方法层叠透射轴与移动方向垂直或平行的长条起偏器,制造长条偏振膜。因此提出了通过包含将长条拉伸前膜沿斜向方向进行拉伸的工序的方法,制造慢轴为斜向方向的长条相位差膜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1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72518号(对应公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31823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257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为了使拉伸膜充分地显现相位差而增大拉伸前膜的拉伸倍率时,有时得到的拉伸膜的厚度方向的结合力会变小。结果,当将拉伸膜与起偏器等元件贴合、对其施加剥离力时,有时拉伸膜会从元件上剥离。
因此,需要制造充分显现相位差并且剥离强度优异的长条拉伸膜的方法;以及制造包含充分显现相位差、且剥离强度优异的长条拉伸膜的长条偏振膜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沿规定的方向将拉伸前膜进行阶段性地拉伸的制造方法,可得到充分显现相位差、且剥离强度优异的长条拉伸膜,由此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1].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如下工序,
第1工序,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拉伸长条拉伸前膜、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以及
第2工序,沿宽度方向拉伸上述长条第1拉伸膜、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
上述长条第2拉伸膜具有与宽度方向成10°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的慢轴。
[2].根据[1]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上述长条第2拉伸膜的平均NZ系数为1.2以上且1.5以下,
在将上述第1工序的拉伸倍率记为A1、上述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记为A2时,A1为1.2倍以上且1.6倍以下、(A1×A2)为大于1.2倍且为2.0倍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上述长条第2拉伸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2为200nm以上且300nm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上述拉伸膜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5].一种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包含对长条拉伸膜层叠长条起偏器的第3工序,
上述长条拉伸膜是通过[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制造充分显现相位差并且剥离强度优异的长条拉伸膜的方法;以及提供制造包含充分显现相位差并且剥离强度优异的长条拉伸膜的长条偏振膜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扩幅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横向拉伸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及示例物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示例物,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范围及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实施。
在以下说明中,“长条”的膜是指具有相对于宽度至少为5倍以上长度的膜,优选具有10倍或其以上的长度,具体而言,是指具有可被卷绕成辊状来保管或运送的程度的长度的膜。长度相对于宽度的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可为例如100000倍以下。
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膜的面内延迟Re为(nx-ny)×d表示的值。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膜的厚度方向延迟Rth为{(nx+ny)/2-nz}×d表示的值。进而只要没有另外说明,NZ系数为(nx-nz)/(nx-ny)表示的值。在此,nx表示垂直于膜厚度方向的方向(面内方向)上的赋予最大折射率的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膜的上述面内方向上的与nx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测定波长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590nm。
NZ系数能够按照下式根据膜的面内延迟Re及厚度方向延迟Rth求出。
NZ系数=(Rth/Re)+0.5
以下说明中,要素的方向为“平行”、“垂直”及“正交”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包含在例如±5°的范围内的误差。
在以下说明中,长条膜的长度方向通常与生产线上膜的移动方向平行。斜向方向是指在膜的面内方向上的既非宽度方向也非长度方向的方向。
[1.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如下工序:第1工序,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拉伸长条拉伸前膜、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以及第2工序,沿宽度方向拉伸上述长条第1拉伸膜、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
(拉伸前膜)
通常,作为拉伸前膜,使用树脂膜。作为树脂膜的材料,通常使用热塑性树脂。
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三乙酰纤维素树脂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醚酮树脂、聚酮硫醚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苯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共聚物树脂、异丁烯/N-甲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等。
热塑性树脂通常可包含聚合物以及还可包含任意的成分。聚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任意的比率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形成拉伸前膜的树脂,优选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以下,有时将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适当地称为“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
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为在重复单元中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作为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可通过将环状烯烃用作单体的聚合反应所能得到的聚合物及其氢化物。此外,作为上述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能够使用在主链中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以及在侧链中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中的任一种。其中,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优选在主链含有脂环式结构。作为脂环式结构,可举出例如环烷烃结构、环烯烃结构等,但从热稳定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环烷烃结构。
1个脂环式结构所包含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5个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个以上,优选为30个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5个以下。通过使1个脂环式结构包含的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机械强度、耐热性以及成型性高度地平衡。
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可以为100重量%以下。通过使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为如上那样多,能够提高耐热性。
此外,在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中,除了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以外的剩余部分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使用目的进行适当选择。
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1)降冰片烯系聚合物、(2)单环的环状烯烃聚合物、(3)环状共轭二烯聚合物、(4)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及它们的氢化物等。在这些中,从透明性及成型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及其氢化物。
作为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可举出例如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降冰片烯系单体与能够开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开环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加成聚合物、降冰片烯系单体与能够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加成共聚物等。在这些中,从透明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氢化物。
上述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选自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21302号公报所公开的聚合物。
作为包含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由于市售有各种商品,因此可适当选择使用这些中具有期望特性的树脂。作为该市售品的例子,可举出商品名“ZEONOR”(ZEONCorporation制)、“ARTON”(JSR Corporation制)、“APEL”(Mitsui Chemicals,Inc.制)、“TOPAS”(Polyplastics Co.,Ltd.制)的产品组。
通过利用包含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形成拉伸前膜,能够得到包含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拉伸膜。
形成拉伸前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优选为19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特别优选为170℃以下。通过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提高在高温环境下的拉伸膜的耐久性。此外,通过为上限值以下,可容易地进行拉伸处理。
拉伸前膜的厚度可根据拉伸倍率、期望的拉伸膜的厚度等而确定,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优选为1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拉伸前膜,使用没有进行拉伸处理的未拉伸膜。然而,作为拉伸前膜,也可以使用经拉伸处理的膜。
未拉伸膜能够通过铸塑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吹胀成型法等方法来得到。在这些中,挤出成型法由于残留挥发性成分的量少、尺寸稳定性也优异,因此优选。
(第1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进行如下第1工序: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拉伸长条拉伸前膜、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
在第1工序中,通常一边沿长度方向连续地运送拉伸前膜,一边使用扩幅装置进行拉伸。
作为扩幅装置,可使用例如如下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对导轨和沿该对导轨移动的多个夹持器,该对导轨被设置成使利用上述多个夹持器运送的拉伸前膜的行进方向弯曲,该装置还设置有该对导轨的间隔越往下游变得越宽的拉伸区。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扩幅装置100的平面图。
如图1所示,扩幅装置100为如下装置:用于将从送出辊10送出的拉伸前膜20在利用未图示的烘箱进行加热的环境下、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进行拉伸的装置。
扩幅装置100具有多个夹持器110R和110L、以及一对导轨120R和120L。上述夹持器110R和110L设置成能够分别夹持拉伸前膜20宽度方向的端部21和22。此外,导轨120R和120L设置在膜运送路径的两侧用于引导上述夹持器110R和110L。
夹持器110R和110L设置成可沿导轨120R和120L移动。此外,夹持器110R和110L设置成分别与前后的夹持器110R和110L保持一定间隔、能够以一定的速度移动。进而,夹持器110R和110L具有如下结构:能够分别将依次供给扩幅装置100的拉伸前膜20宽度方向的端部21和22在扩幅装置100的入口部130夹持、在扩幅装置100的出口部140放开。
导轨120R和120L具有对应于要制造的第1拉伸膜30的拉伸方向及拉伸倍率等条件的非对称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扩幅装置100中,设置有导轨120R和120L的间隔越往下游变得越宽的拉伸区域150。该拉伸区域150中,以一侧的夹持器110R的移动距离比另一侧的夹持器110L的移动距离长的方式来设定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因此,扩幅装置100中的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被设定为能够以被该导轨120R和120L引导的夹持器110R和110L将拉伸前膜20的行进方向向左方向弯曲的方式来运送拉伸前膜20的形状。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长条膜的行进方向是指该膜宽度方向的中点的移动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右”和“左”表示从运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观察水平运送的膜的情况下的朝向。
此外,导轨120R和120L具有环状的连续轨道,以使得夹持器110R和110L环绕规定的轨道。因此,扩幅装置100具有能够使在扩幅装置100的出口部140放开了拉伸前膜20的夹持器110R和110L依次返回入口部130的结构。
使用了上述扩幅装置100的拉伸前膜20的拉伸如下所述来进行。
从送出辊10送出拉伸前膜20,将该拉伸前膜20连续地供给扩幅装置100。
在扩幅装置100的入口部130,利用夹持器110R和110L依次夹持拉伸前膜20的两端部21和22。被夹持了两端部21和22的拉伸前膜20随着夹持器110R和110L的移动而被运送。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拉伸前膜20的行进方向向左方向弯曲的方式设定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因此,一侧的夹持器110R一边夹持拉伸前膜20一边移动的轨道距离会比另一侧夹持器110L一边夹持拉伸前膜20一边移动的轨道距离长。因此,在扩幅装置100的入口部130、在与拉伸前膜20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一组夹持器110R和110L在扩幅装置100的出口部140,左侧的夹持器110L会在右侧的夹持器110R的前面,因此拉伸前膜20会进行向斜向方向的拉伸,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30。得到的第1拉伸膜30在扩幅装置100的出口部140从夹持器110R和110L上放开,被卷绕回收制成辊40。
第1工序中的拉伸方向为相对于宽度方向为15°以上且50°以下。
第1工序中的拉伸方向相对于宽度方向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优选为48°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通过使第1工序中的拉伸方向为上述范围,能够得到在相对于宽度方向为斜向方向上具有慢轴的拉伸膜。
第1工序中的拉伸倍率A1优选为1.2倍以上,更优选为1.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优选为1.6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倍以下。通过使第1工序中的拉伸倍率A1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增大拉伸膜的面内延迟。此外,通过为上限值以下,能够增大拉伸膜的剥离强度。
第1工序中的拉伸方向和拉伸倍率能够通过上述第1工序中的拉伸条件来进行调节。例如,通过调节来自送出辊10的拉伸前膜20的送出方向D20与第1拉伸膜30的卷绕方向D30所成的送出角度φ,能够调节第1拉伸膜30的拉伸方向。在此,拉伸前膜20的送出方向D20表示从送出辊10送出的拉伸前膜20的行进方向。此外,第1拉伸膜30的卷绕方向D30表示卷绕制成辊40的第1拉伸膜30的行进方向。
此外,通过调节导轨120R和导轨120L的宽度,能够调节第1工序中的第1拉伸膜30的拉伸倍率。
第1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1优选为(Tg)℃以上,更优选为(Tg+2)℃以上,特别优选为(Tg+5)℃以上,优选为(Tg+40)℃以下,更优选为(Tg+35)℃以下,特别优选为(Tg+30)℃以下。在此,Tg是指形成拉伸前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1是指扩幅装置100的拉伸区域150的温度。通过使第1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1为上述范围,能够使拉伸前膜20所包含的分子确实地发生取向,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期望的光学特性的第1拉伸膜30。
第1拉伸膜30的平均面内延迟Re1优选为180nm以上,更优选为200nm以上,优选为260nm以下,更优选为240nm以下。通过使第1拉伸膜30的平均面内延迟Re1为上述范围,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期望的平均面内延迟Re2的第2拉伸膜。
膜的平均面内延迟可通过在沿膜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面内延迟、计算在这些位置的面内延迟的平均值而求出。
第1拉伸膜30的慢轴的方向优选根据第2拉伸膜的慢轴的方向来设定。通常,通过第2工序所得到的第2拉伸膜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取向角)比第1拉伸膜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小。因此,优选第1拉伸膜30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比第2拉伸膜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例如,第1拉伸膜30具有相对于其宽度方向为平均在优选20°以上、更优选25°以上、且优选60°以下、更优选55°以下的范围内的慢轴。由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取向角为10°以上且30°以下的第2拉伸膜。第1拉伸膜30的慢轴的方向能够通过调节第1工序的拉伸方向来进行调节。
膜的平均取向角可通过在沿膜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取向角、计算在这些位置的取向角的平均值而求出。
(第2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第1工序后,进行沿宽度方向拉伸第1拉伸膜、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的第2工序。
在此,“沿宽度方向进行拉伸”是指以宽度方向与拉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在0°±5°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拉伸。
第2工序中的宽度方向的拉伸通常一边沿长度方向连续地运送第1拉伸膜、一边使用横向拉伸装置来进行。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横向拉伸装置的平面图。
如图2所示,横向拉伸装置400是在利用未图示的烘箱进行加热的环境下、将从辊40送出的第1拉伸膜30向与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进行拉伸的装置。
横向拉伸装置400具有多个夹持器410R和410L、以及一对导轨420R和420L。上述夹持器410R和410L设置成能够分别夹持第1拉伸膜30宽度方向的端部31和32。此外,导轨420R和420L设置在膜运送路径的两侧用于引导上述夹持器410R和410L。
夹持器410R和410L设置成可沿导轨420R和420L移动。此外,夹持器410R和410L设置成分别与前后的夹持器410R和410L保持一定间隔、能够以一定速度移动。进而,夹持器410R和410L具有如下结构:能够分别将依次供给横向拉伸装置400的第1拉伸膜30宽度方向的端部31和32在横向拉伸装置400的入口部430夹持、在横向拉伸装置400的出口部440放开。
在导轨420R和420L中,具有越往下游导轨420R与导轨420L的间隔变得越大的拉伸区域450。拉伸区域450处的导轨420R与导轨420L的形状相对于通过被运送的第1拉伸膜30宽度方向的中点的线LN40对称,此外拉伸区域450中的导轨420R与导轨420L的间隔设置为能够根据第2工序中的拉伸倍率而调节。
此外,导轨420R和420L具有环状的连续轨道,以使得夹持器410R和410L环绕规定的轨道。因此,横向拉伸装置400具有能够使在横向拉伸装置400的出口部440放开了第1拉伸膜30的夹持器410R和410L依次返回入口部430的结构。
使用了上述横向拉伸装置400的第1拉伸膜30的拉伸如下所述来进行。
从辊40送出第1拉伸膜30,将第1拉伸膜30连续地供给横向拉伸装置400。
在横向拉伸装置400的入口部430,利用夹持器410R和410L依次夹持第1拉伸膜30宽度方向的端部31和32。被夹持了端部31和32的第1拉伸膜30随着夹持器410R和410L的移动而被运送。
如上所述,夹持器410R和410L移动的导轨420R和420L被配置成在拉伸区域450中相对于通过被运送的第1拉伸膜30宽度方向的中点的线LN40对称、且越往下游间隔变得越大,因此用夹持器410R和410L夹持的第1拉伸膜30能够在拉伸区域450中沿第1拉伸膜30的宽度方向被拉伸,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50。得到的第2拉伸膜50在横向拉伸装置400的出口部440从夹持器410R和410L上放开,被卷绕回收制成辊60。
第2工序中的拉伸倍率A2优选设定成与第1工序中的拉伸倍率A1的积(A1×A2)为规定的值。
(A1×A2)优选为大于1.2倍,更优选为1.25倍以上,优选为2.0倍以下,更优选为1.8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5倍以下。
通过使(A1×A2)为上述下限值的范围,能够使第2拉伸膜50显现充分的面内延迟。此外,通过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增大拉伸膜的剥离强度。
第2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2可以与第1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1相同。具体而言,优选为(Tg)℃以上,更优选为(Tg+2)℃以上,特别优选为(Tg+5)℃以上,优选为(Tg+40)℃以下,更优选为(Tg+35)℃以下,特别优选为(Tg+30)℃以下。在此,Tg是指形成拉伸前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序中的拉伸温度T2是指横向拉伸装置400的拉伸区域450的温度。
拉伸温度T2也可以是与拉伸温度T1不同的温度。在拉伸温度T2为与拉伸温度T1不同的温度的情况下,优选使拉伸温度T2比拉伸温度T1低。拉伸温度T2优选为(T1-15)℃以上,更优选为(T1-10)℃以上,优选为(T1-2)℃以下,更优选为(T1-5)℃以下。
第2拉伸膜50的平均面内延迟Re2优选为200nm以上,更优选为21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20nm以上,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9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0nm以下。
第2拉伸膜50的平均面内延迟Re2能够通过调节第1工序的拉伸倍率A1与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A2的积(A1×A2)来进行调节。例如,通过增大(A1×A2),能够增大平均面内延迟Re2。
第2拉伸膜50由于在第1工序中沿斜向方向拉伸,因此具有斜向方向的慢轴。具体而言,第2拉伸膜50具有与宽度方向成10°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的慢轴。
第2拉伸膜50的平均NZ系数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2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2以上,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4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6以下。
平均NZ系数能够通过调节第1工序的拉伸倍率A1与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A2来进行调节。例如,能够通过增大拉伸倍率A2来减小平均NZ系数。
膜的平均NZ系数可通过在沿膜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NZ系数、计算在这些位置的NZ系数的平均值而求出。
在包含向斜向方向拉伸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有时难以得到期望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当为了得到期望的延迟而提高拉伸倍率时,会增加拉伸膜产生凝聚破坏的倾向,拉伸膜与其他膜贴合物的剥离强度会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将拉伸前膜通过第1工序和第2工序沿规定的方向以2个阶段进行拉伸,由此能够得到平均面内延迟大且剥离强度大的长条拉伸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可得到平均面内延迟大且剥离强度大的拉伸膜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膜所包含的聚合物在面内的取向程度与在厚度方向上的聚合物的结合力得到平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变更实施。
例如,上述制造方法除了具有第1工序和第2工序以外,还可以具有任意的工序。作为这样的工序,可举出例如在拉伸膜的表面设置保护层的工序、对拉伸膜进行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的工序。
此外,例如作为拉伸前膜,可以使用沿任意方向将未拉伸膜进行了拉伸的膜。作为像这样将供给第1工序之前的拉伸前膜进行拉伸的方法,可使用例如辊式、浮式纵拉伸法;使用扩幅装置的横拉伸法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拉伸膜30进行卷绕制成辊40、从该辊40送出第1拉伸膜30供给第2工序,但是也可以不将在第1工序中得到的第1拉伸膜30卷绕而供给第2工序。
[2.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能够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长条拉伸膜来制造长条偏振膜。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包含对长条拉伸膜层叠长条起偏器的第3工序,该长条拉伸膜是通过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与在上述项目[1.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方法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由于偏振膜具有的拉伸膜的剥离强度大,因此能够得到机械强度优异的偏振膜。
(起偏器)
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起偏器,可举出:以适当的顺序和方式对聚乙烯醇、部分甲缩醛化聚乙烯醇等适当的乙烯醇系聚合物的膜实施利用碘和二向色性染料等二向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拉伸处理、交联处理等适当的处理而形成的起偏器。这样的起偏器在被照射自然光时能够透过线偏振光,特别优选透光率与偏光度优异的起偏器。起偏器上可以层叠任意的构件(例如,保护膜)。
(第3工序)
在第3工序中,进行对长条拉伸膜层叠长条起偏器的工序。
层叠能够例如使长条起偏器与长条拉伸膜在其长度方向平行、通过辊对辊(rollto roll)进行贴合来进行。贴合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粘接剂。通过像这样使用长条膜进行制造,能够有效地制造长条偏振膜。
此外,在第3工序中,也可以对长条拉伸膜层叠下述膜:该膜是对长条起偏器层叠保护膜等任意的构件而成的膜。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范围及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实施。
以下的操作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在常温常压大气中进行。
[评价方法]
(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
对于评价对象的膜,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Axometric公司制,产品名“Axoscan”),在波长590nm处,在沿膜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面内延迟。计算这些位置的面内延迟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
(膜的平均NZ系数)
对于评价对象的膜,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Axometric公司制,产品名“Axoscan”),在波长590nm处,在沿膜的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NZ系数。计算这些位置的NZ系数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膜的平均NZ系数。
NZ系数为测定面内延迟Re和厚度方向延迟Rth、根据下式求出的值。
NZ系数=(Rth/Re)+0.5
(膜的平均取向角)
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Axometric公司制,产品名“Axoscan”),在沿膜的宽度方向排列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慢轴与膜的宽度所成的取向角。计算这些位置的取向角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膜的平均取向角。
(膜的剥离强度)
准备由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环烯烃系聚合物)的树脂形成的未拉伸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厚度为100μm,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对评价对象的拉伸膜以及上述未拉伸膜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使粘接剂附着在拉伸膜的实施了电晕处理的面、以及未拉伸膜的实施了电晕处理的面,使附着了粘接剂的面彼此贴合。此时,作为粘接剂使用UV粘接剂。由此,得到具有拉伸膜与未拉伸膜的样品膜。
然后,将上述样品模裁切为15mm的宽度,用粘合剂将拉伸膜侧贴合在载玻片的表面。此时,作为粘合剂使用双面粘合胶带(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产品编号“CS9621”)。
将上述未拉伸膜夹在测力计的顶端,沿载玻片表面的法线方向进行拉伸,由此实施90度剥离试验。此时,未拉伸膜剥离时所测定的力是为了将拉伸膜与未拉伸膜剥离所需要的力,因此将该力的大小作为评价对象的拉伸膜的剥离强度。
[实施例1]
(长条拉伸前膜的制造)
将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的氢化物)的树脂A(玻璃化转变温度126℃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树脂、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的颗粒在100℃干燥5小时。将该颗粒供给挤出机,在挤出机内使其熔融,经过聚合物管和聚合物过滤器从T模头在浇铸鼓上挤出为片状。挤出的树脂在浇铸鼓上被冷却固化,得到厚度70μm的长条拉伸前膜20。卷绕该拉伸前膜、得到送出辊10。
(第1工序)
如图1所示,从送出辊10送出长条拉伸前膜20,供给具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扩幅装置100,以表1所示的条件沿斜向方向进行拉伸,得到第1拉伸膜30。将得到的第1拉伸膜30进行卷绕回收制成辊40。此时,将来自送出辊10的拉伸前膜20的送出方向D20与第1拉伸膜30的卷绕方向D30所成的送出角度φ设定为45°。使用得到的第1拉伸膜30的一部分,测定其平均面内延迟Re1和平均取向角θ1。
(第2工序)
将第1工序中得到的第1拉伸膜以表1所示的条件供给横向拉伸装置进行单轴拉伸,得到作为第2拉伸膜的拉伸膜。使用该拉伸膜评价平均面内延迟Re2、平均取向角θ2、平均NZ系数、剥离强度。
[实施例2~4]
将第1工序的拉伸方向、以及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和拉伸温度如表1所示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长条第1拉伸膜和拉伸膜的制造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代替树脂A的颗粒,使用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的氢化物)的树脂B(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5℃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树脂、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的颗粒来制备拉伸前膜的送出辊,将第1工序的拉伸温度和第2工序的拉伸温度如表1所示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长条第1拉伸膜和拉伸膜的制造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和2]
将第1工序的拉伸方向、拉伸倍率及拉伸温度如表2所示进行变更、不进行第2工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长条拉伸膜的制造及评价。结果示于表2。在表2中,作为A1×A2的值,记载了A1的值。剥离强度表示对第1工序中得到的长条拉伸膜(第1拉伸膜)进行测定的值。
[比较例3和4]
将第1工序的拉伸方向和拉伸倍率及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如表2所示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长条第1膜和拉伸膜的制造及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的说明]
在下述表1与表2中,拉伸角度以及平均取向角θ1和θ2表示相对于膜宽度方向的值。
[表1]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第1工序
树脂 树脂A 树脂A 树脂A 树脂A 树脂B
拉伸方向 斜向 斜向 斜向 斜向 斜向
拉伸角度(°) 45 45 35 35 45
拉伸倍率A1(倍) 1.4 1.4 1.4 1.4 1.4
温度(℃) 135 135 135 135 145
Re1(nm) 215 215 220 220 200
平均取向角θ1(°) 45 45 35 35 45
平均NZ系数 1.07 1.07 1.1 1.1 1.07
第2工序
拉伸方向 横向 横向 横向 横向 横向
拉伸角度(°) 0 0 0 0 0
拉伸倍率A2(倍) 1.15 1.3 1.15 1.3 1.15
A1×A2 1.61 1.82 1.61 1.82 1.61
温度(℃) 130 130 130 130 140
Re2(nm) 220 240 260 270 210
平均取向角θ2(°) 27 18 20 12 27
平均NZ系数 1.43 1.3 1.35 1.22 1.43
剥离强度(N/15mm) 1.55 1.25 1.5 1.3 1.55
[表2]
表2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第1工序
树脂 树脂A 树脂A 树脂A 树脂A
拉伸方向 斜向 斜向 斜向 斜向
拉伸角度(°) 20 20 60 60
拉伸倍率A1(倍) 1.4 3 1.1 1.1
温度(℃) 135 131 135 135
Re1(nm) 160 300 100 100
平均取向角θ1(°) 32 15 60 60
平均NZ系数 1.27 1.06 1.3 1.3
第2工序
拉伸方向 - - 横向 横向
拉伸角度(°) - - 0 0
拉伸倍率A2(倍) - - 3.2 1.5
A1×A2 1.4 3 3.52 1.65
温度(℃) - - 130 130
Re2(nm) - - 220 140
平均取向角θ2(°) - - 25 25
平均NZ系数 - - 1.45 1.45
剥离强度(N/15mm) 1.3 0.2 0.2 1.2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由实施例1~5得到的拉伸膜(第2拉伸膜)显现充分的面内延迟、且剥离强度大。
另一方面,可知由未进行第2工序的比较例1~2得到的拉伸膜(第1拉伸膜)的面内延迟和剥离强度均差、不能兼顾充分的面内延迟与优异的剥离强度。
此外还可知,由第1工序中的拉伸角度相对于宽度方向大于50°的比较例3~4得到的拉伸膜(第2拉伸膜)的面内延迟和剥离强度也均差、不能兼顾充分的面内延迟与优异的剥离强度。
附图标记说明
10:送出辊 20:拉伸前膜
21和22:拉伸前膜宽度方向的端部 30:第1拉伸膜
31和32:第1拉伸膜宽度方向的端部 40:辊
50:第2拉伸膜 60:辊
100:扩幅装置 110R和110L:夹持器
120R和120L:导轨 130:扩幅装置的入口部
140:扩幅装置的出口部 150:扩幅装置的拉伸区域
400:横向拉伸装置 410R和410L:夹持器
420R和420L:导轨 430:横向拉伸装置的入口部
440:横向拉伸装置的出口部 450:横向拉伸装置的拉伸区域

Claims (4)

1.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如下工序:
第1工序,沿相对于宽度方向为35°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拉伸长条拉伸前膜、得到长条第1拉伸膜;以及
第2工序,沿宽度方向拉伸所述长条第1拉伸膜、得到长条第2拉伸膜;
在将所述第1工序的拉伸倍率记为A1、所述第2工序的拉伸倍率记为A2时,A1为1.2倍以上且1.6倍以下、(A1×A2)为大于1.2倍且为2.0倍以下,
所述长条第1拉伸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1为180nm以上且260nm以下,
所述长条第2拉伸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2为200nm以上且300nm以下,
所述长条第2拉伸膜具有与宽度方向成10°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的慢轴,
所述长条第2拉伸膜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长条第1拉伸膜的慢轴与其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长条第2拉伸膜的平均NZ系数为1.2以上且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膜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4.一种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包含对长条拉伸膜层叠长条起偏器的第3工序,
所述长条拉伸膜是通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
CN201980012717.9A 2018-03-27 2019-03-22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712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0213 2018-03-27
JP2018-060213 2018-03-27
PCT/JP2019/012274 WO2019188857A1 (ja) 2018-03-27 2019-03-22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及び長尺の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371A CN111712371A (zh) 2020-09-25
CN111712371B true CN111712371B (zh) 2022-08-09

Family

ID=6806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2717.9A Active CN111712371B (zh) 2018-03-27 2019-03-22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124864B2 (zh)
KR (1) KR20200133332A (zh)
CN (1) CN111712371B (zh)
TW (1) TWI783132B (zh)
WO (1) WO20191888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7505Y2 (zh) 1974-10-15 1977-12-27
JP2012101466A (ja) * 2010-11-11 2012-05-3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長尺状延伸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長尺状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73677A (ja) * 2011-02-24 2012-09-10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位相差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長尺状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118172A1 (ja) * 2012-02-08 2013-08-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723258A (zh) 2013-11-15 2016-06-2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长条的偏振膜、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004256A (ja) * 2014-06-19 2016-01-1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903001B2 (ja) * 2015-03-20 2021-07-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798195B2 (ja) * 2016-08-30 2020-12-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912A (zh) 2019-11-01
JPWO2019188857A1 (ja) 2021-03-25
WO2019188857A1 (ja) 2019-10-03
CN111712371A (zh) 2020-09-25
TWI783132B (zh) 2022-11-11
JP7124864B2 (ja) 2022-08-24
KR20200133332A (ko)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7528B2 (ja) 長尺の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488124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702193B2 (ja) 長尺の円偏光板、長尺の広帯域λ/4板、並びに、長尺の広帯域λ/4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425231B1 (ko) 장척의 연신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CN107405822B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拉伸膜
JP5151356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85907B1 (ko) 장척의 연신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8238514A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53067B2 (ja)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長尺の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098296B2 (ja)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515374B1 (ko) 연신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원 편광판, 그리고 표시 장치
CN111712371B (zh) 长条拉伸膜及长条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JP5257505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9055603A (ja)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70354B2 (ja) 延伸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5847790B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KR102287915B1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JP703603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543987B2 (ja)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