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647B - 车辆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647B
CN111711647B CN202010096183.7A CN202010096183A CN111711647B CN 111711647 B CN111711647 B CN 111711647B CN 202010096183 A CN202010096183 A CN 202010096183A CN 111711647 B CN111711647 B CN 111711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ckbone
vehicle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61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647A (zh
Inventor
柳田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1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6Repea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fixed stations via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2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95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构建系统的车辆通信系统。车辆通信系统(1)具备基干模块(10)、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基干模块(10)搭载于车辆(V),构成为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基干通信线束(12)。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和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对数据进行中继。基干通信线束(12)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缆(12a)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12b)。而且,基干通信线束(12)利用基干光缆(12a)和基干电线(12b)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能够通信地连接。基干通信线束中基干光缆实现的通信量比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

Description

车辆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车辆通信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内通信系统,其具备搭载于车辆并输出控制指令的管理器装置,以及与该管理器装置经由通信线连接,并按照从管理器装置输出的控制指令来控制车载设备的车载控制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4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内通信系统例如期望在管理器装置和车载控制装置之间降低通信噪声,在构建车内的通信系统方面存在各种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构建系统的车辆通信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基干模块,所述基干模块被搭载于车辆,并且被构成为包含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一中继设备;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二中继设备;以及基干通信线束,所述基干通信线束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通信线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并且利用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和所述基干电线将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第一终端模块,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被构成为包含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和将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以及第二终端模块,所述第二终端模块被构成为包含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和将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所述基干通信线束中,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实现的通信量比所述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线束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线束分别具有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通信线或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终端电线的条数比所述终端光通信线的条数多。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模块在所述车辆的全长方向上被设置在该车辆的前部侧,所述第二终端模块在所述车辆的全长方向上被设置在该车辆的后部侧,所述基干通信线束被设置在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部与所述车辆的后部之间的中间部。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基干模块构成能够通用于多个车辆的标准化规格部,所述第一终端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模块构成能够根据所述车辆而个别地变更的个别规格部。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终端模块,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被搭载于车辆,且具有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一中继设备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第二终端模块,所述第二终端模块具有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二中继设备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以及基干通信线束,所述基干通信线束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通信线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并且利用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和所述基干电线将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所述基干通信线束中,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实现的通信量比所述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中,基干通信线束中基干光通信线实现的通信量比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因此能够提高通信质量,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构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符号说明
1、1A、1B 车辆通信系统
10、10A、10B 基干模块
11A 第一交换式集线器(第一中继设备)
11B 第二交换式集线器(第二中继设备)
12、12A~12E 基干通信线束
12a 基干光缆(基干光通信线)
12b 基干电线
20A 第一终端模块
20B 第二终端模块
21 电装元件(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
22A 第一终端通信线束
22B 第二终端通信线束
22a 终端光缆(终端光通信线)
22b、22c 终端电线
F 前部
R 后部
M 中间部
P 标准化规格部
Q 个别规格部
V 车辆
X 全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另外,以下记载的结构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并且,以下记载的结构能够适当组合。另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各种省略、替换或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的结构例的框图。车辆通信系统1是应用于车辆V并将搭载于该车辆V的各装置间连接并应用于车内的通信的系统。车辆通信系统1构成设置于车辆V的通信网络即车载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车载LAN例如采用Ethernet(以太网)(注册商标)的通信标准,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此,在车辆V中,所谓全长方向X典型而言相当于车辆V的前后方向,进一步而言,相当于沿着车辆V的前后直行方向的方向。车宽方向Y典型而言相当于车辆V的整个宽度方向,相当于车辆V的车辆左右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全长方向X中,车辆V前进的一侧称为“前部F”,将车辆V后退的一侧称为“后部R”。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各部彼此组装后的状态下的方向。
如图1所示,车辆通信系统1包括基干模块10、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基干模块10搭载于车辆V,构成该车辆V的通信系统的基干部分,有时也称为例如主干线(backbone)等。基干模块10沿着车辆V的全长方向X配置。基干模块10构成能够共通地应用于多个车辆V的标准化规格部P。标准化规格部P与所应用的车型、平台、车辆等级等无关而尽可能标准化地设计且共通化,确保通用性。而且,标准化规格部P通过构建高质量的通信系统来提高车辆V的价值,并且通过部件的标准化来使出货量增加并抑制价格上升。
另一方面,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构成能够根据车辆V而单独变更的个别规格部Q。个别规格部Q根据车型、平台、车辆等级等而具有变化,从而适应用户的各种需求。这样,车辆通信系统1通过构成标准化规格部P和个别规格部Q,从而均衡地兼顾部件的标准化、共通化所实现的通用性的提高以及部件的选择多样性所实现的最优化。以下,对车辆通信系统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基干模块10构成为包含:作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作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以及基干通信线束12。基干模块10中,基干通信线束12形成为线状(line状),形成线状的通信网络。
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对数据进行中继。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前部F侧。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与第一终端模块20A和基干通信线束12连接,将从该第一终端模块20A输出的数据(以太网帧)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传输到第二终端模块20B。另外,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中,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输入从第二终端模块20B输出的数据(以太网帧),并将已输入的数据(以太网帧)传输至第一终端模块20A。
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例如基于路由表来传输数据。该路由表中,后述的前置摄像头21a、ECU21b、21c等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的输入输出I/F的端口号建立对应。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对已输入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目标MAC地址与登记在路由表中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进行比较。然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检测与目标MAC地址一致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获取与检测出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建立了对应的端口号。然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向已获取的端口号所表示的输入输出I/F的端口输出以太网帧。
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对数据进行中继,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同样地构成。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后部R侧。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与第二终端模块20B和基干通信线束12连接,将从该第二终端模块20B输出的数据(以太网帧)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传输至第一终端模块20A。另外,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中,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输入从第一终端模块20A输出的数据(以太网帧),并将已输入的数据(以太网帧)传输至第二终端模块20B。
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例如基于路由表来传输数据。该路由表中,后置摄像头21d、ECU21e、21f等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的输入输出I/F的端口号建立对应。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对已输入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目标MAC地址和登记在路由表中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进行比较。然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检测与目标MAC地址一致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获取与检测出的电装元件21的MAC地址建立了对应的端口号。然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向已获取的端口号所表示的输入输出I/F的端口输出以太网帧。
基干通信线束12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能够通信地连接。基干通信线束12设置在车辆V的前部F与车辆V的后部R之间即中间部M,且沿着车辆V的全长方向X延伸。基干通信线束12构成为包含基干光缆12a和基干电线12b。
基干光缆12a是传播光信号的光纤,例如由石英玻璃制的光纤或塑料制的光纤等构成。基干光缆12a采用具有多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多模光纤、具有1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单模光纤等。基干光缆12a的一端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
另外,在基干光缆12a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之间,设置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部以及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光转换部等转换部。同样,在基干光缆12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之间,设置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部以及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光转换部等转换部。
基干光缆12a将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输出并由电光转换部转换而成的光信号输出至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另外,基干光缆12a将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输出并由电光转换部转换而成的光信号输出至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
基干电线12b沿着车辆V的全长方向X延伸。换言之,基干电线12b与基干光缆12a并行配置。基干电线12b是流过电信号的电线,例如由如下元件构成:对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裸线束集或绞合而构成的芯线实施了绝缘包覆而得到的电线;对导电性的棒部件实施了绝缘包覆而得到的金属棒;汇流条;平面电路体(例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等。基干电线12b中一端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
基干电线12b将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另外,基干电线12b将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
这样,基干通信线束12在第一终端模块20A与第二终端模块20B之间利用基干光缆12a使光信号进行通信,且利用基干电线12b使电信号进行通信。而且,基干通信线束12中,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比基于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多。即,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在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与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合计得到的基干通信线束12的整体的通信量中超过一半。换言之,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在基干通信线束12的整体的通信量中低于一半。
在此,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是指该基干光缆12a中传播的数据的通信量(例如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等所表示的通信量)。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例如是在一定时间内基干光缆12a中传播的数据的通信量、在处理规定的任务期间内基干光缆12a中传播的数据的通信量等。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是指该基干电线12b中流过的数据的通信量(例如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等所表示的通信量)。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例如是在一定时间内基干电线12b中流过的数据的通信量、在处理规定的任务期间内基干电线12b中流过的数据的通信量等。上述的一定时间例如是1小时单位、数小时单位、数十小时单位、1日单位等期间。另外,上述的规定的任务是与车辆V的行驶等相关的任务。
第一终端模块20A构成车辆V的多个电装元件(第一终端设备)21。第一终端模块20A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前部F侧。第一终端模块20A例如构成为包含多个电装元件21和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多个电装元件21例如构成为包含前置摄像头21a和ECU21b、21c。前置摄像头21a例如对车辆V的前方车辆等进行拍摄。ECU21b、21c例如对车辆V的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气囊等进行控制。
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能够通信地连接。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构成为包含终端光缆22a和终端电线22b、22c。终端光缆22a是传播光信号的光纤,如上所述,由石英玻璃制的光纤或塑料制的光纤等构成。终端光缆22a采用具有多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多模光纤、具有一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单模光纤等。终端光缆22a中一端与前置摄像头21a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另外,在终端光缆22a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之间,设置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部和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光转换部等转换部。终端光缆22a传播从前置摄像头21a输出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输出至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
终端电线22b是流过电信号的电线,如上所述,由如下元件构成:对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裸线束集或绞合而构成的芯线实施绝缘包覆而得到的电线、对导电性的棒部件实施绝缘包覆而得到的金属棒;汇流条、平面电路体(例如FPC或FFC等)等。终端电线22b中一端与ECU21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终端电线22b将从ECU21b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另外,终端电线22b将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ECU21b。
终端电线22c是流过电信号的电线,与上述的终端电线22b同样地构成。终端电线22c的一端与ECU21c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终端电线22c将从ECU21c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另外,将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ECU21c。
这样,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构成为包含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a和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b、22c。并且,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中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b、22c的条数比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a的条数多。由此,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构成为包含较多的耐弯折的性能较强的电线,因此能够提高布线性。
第二终端模块20B与第一终端模块20A同样地构成。具体而言,第二终端模块20B构成车辆V的多个电装元件(第二终端设备)21。第二终端模块20B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后部R侧。第二终端模块20B例如构成为包括多个电装元件21和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多个电装元件21例如构成为包含后置摄像头21d和ECU21e、21f。后置摄像头21d例如对车辆V的后方进行拍摄。ECU21e、21f例如控制车辆V的尾灯、各种电动机等。
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能够通信地连接。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构成为包含终端光缆22d和终端电线22e、22f。终端光缆22d是传播光信号的光纤,如上所述,由石英玻璃制的光纤或塑料制的光纤等构成。终端光缆22d采用具有多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多模光纤、具有1个传播光信号的模式的单模光纤等。终端光缆22d中一端与后置摄像头21d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另外,在终端光缆22d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之间设置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部和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光转换部等转换部。终端光缆22d传播从后置摄像头21d输出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输出至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
终端电线22e是流过电信号的电线,如上所述,由如下元件构成:对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裸线束集或绞合而构成的芯线实施绝缘包覆得到的电线、对导电性的棒部件实施绝缘包覆得到的金属棒、汇流条、平面电路体(例如FPC或FFC等)等。终端电线22e中一端与ECU21e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终端电线22e将从ECU21e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另外,终端电线22e将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ECU21e。
终端电线22f是流过电信号的电线,与上述的终端电线22e同样地构成。终端电线22f中一端与ECU21f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终端电线22f将从ECU21f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另外,将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输出的电信号输出至ECU21f。
这样,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构成为包含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d和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e、22f。并且,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中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e、22f的条数(2条)比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d的条数(1条)多。由此,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构成为在确保了通信速度的基础上包含了较多的抗弯折的性能较强的电线,因此能够提高布线性。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具备基干模块10、第一终端模块20A以及第二终端模块20B。基干模块10搭载于车辆V,构成为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以及基干通信线束12。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和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对数据进行中继。基干通信线束12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缆12a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12b。而且,基干通信线束12利用基干光缆12a和基干电线12b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能够通信地连接。第一终端模块20A构成为包含多个电装元件21以及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第二终端模块20B构成为包含多个电装元件21以及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并且,基干通信线束12中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比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多。
利用该结构,车辆通信系统1使基干通信线束12中光通信量比电通信量多,因此能够在第一终端模块20A与第二终端模块20B之间降低通信噪声。另外,车辆通信系统1能够抑制因第一终端模块20A与第二终端模块20B之间的距离变长而导致的信号衰减。由此,车辆通信系统1能够提高通信质量,其结果为,能够适当地构建系统。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1中,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具有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a或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b、22c中的至少一者。并且,终端电线22b、22c的条数比终端光缆22a的条数多。另外,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具有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缆22d或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22e、22f中的至少一者。并且,终端电线22e、22f的条数比终端光缆22d的条数多。
根据该结构,就车辆通信系统1而言,例如在将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布线于车辆V的前部F、后部R的深入部位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与终端光缆22a相比抗弯曲性能更强的终端电线22b、22c进行布线,从而能够提高布线性。另一方面,就车辆通信系统1而言,通过使用通信速度比终端电线22b、22c快的终端光缆22a,从而能够确保通信速度。另外,就车辆通信系统1而言,个别规格部Q构成为包含较多的终端电线22b、22c,由此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而谋求部件的选择多样性所实现的优化。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1中,第一终端模块20A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前部F侧,第二终端模块20B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后部R侧。基干通信线束12设置在车辆V的前部F与车辆V的后部R之间即中间部M。根据该结构,车辆通信系统1能够利用基干通信线束12来构成车辆V的通信系统的基干部分(所谓backbone),能够在车辆V的前部F和后部R之间提高车辆V的通信质量。另外,就车辆通信系统1而言,即使对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进行升级或降级而通信量发生增减,由于以光通信为主,因此能够恰当地应对该变化,能够提高通用性。
在上述车辆通信系统1中,基干模块10构成能够共通地应用于多个车辆V的标准化规格部P。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构成能够根据车辆V个别地变更的个别规格部Q。根据该结构,不论所应用的车型、平台、车辆等级如何,车辆通信系统1均能够利用标准化规格部P尽可能地标准化、共通化,确保通用性。车辆通信系统1利用个别规格部Q,根据车型、平台、车辆等级等而具有变化,从而能够适应用户的要求。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A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A的结构例的框图。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A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的不同点在于基干模块10A的通信网络形成为环状(ring状)。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A中,通信网络形成为环状,具备基干模块10A和第一~第三终端模块20A~20C。基干模块10A构成为包含第一~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A~11C和基干通信线束12A~12C。
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前部F侧,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后部R侧,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前部F侧。基干通信线束12A~12C设置在车辆V的前部F与车辆V的后部R之间即中间部M。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且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B与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连接。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A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且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C与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连接。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B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连接,且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C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
这样,车辆通信系统1A中,第一~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A、11B、11C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的通信网络。根据该结构,即使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通信路径发生异常,车辆通信系统1A也能够经由其他通信路径进行通信。例如,即使基干通信线束12A发生异常,车辆通信系统1A也能够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B、基干通信线束12C向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传输数据。由此,车辆通信系统1A能够提高耐故障性。另外,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经由第三终端通信线束22C(终端电线22g、22h、22i)连接有ECU21、21h、21i。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B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B的结构例的框图。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B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和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1A的不同点在于,基干模块10B的通信网络形成为E字状。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通信系统1B的通信网络形成为E字状,具备基干模块10B和第一~第六终端模块20A~20F。基干模块10B构成为包含第一~第六交换式集线器11A~11F和基干通信线束12A~12E。第一、第三、第五交换式集线器11A、11C、11E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前部F侧,第二、第四、第六交换式集线器11B、11D、11F设置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的后部R侧。第一、第三、第五交换式集线器11A、11C、11E沿着车宽方向Y依次配置,第二、第四、第六交换式集线器11B、11D、11F也沿着车宽方向Y依次配置。基干通信线束12A~12E设置在车辆V的前部F与车辆V的后部R之间即中间部M。
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连接,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C与第四交换式集线器11D连接,第五交换式集线器11E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E与第六交换式集线器11F连接。进而,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B与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连接,第三交换式集线器11C经由基干通信线束12D与第五交换式集线器11E连接。
这样,车辆通信系统1B具备沿着车辆V的全长方向X延伸的多个基干通信线束12A、12C、12E以及沿着车辆V的车宽方向Y延伸的多个基干通信线束12B、12D。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连接第一~第六交换式集线器11A~11F的通信路径。在车辆通信系统1B中,在车辆V的前部F与后部R之间通信量增加时,能够使数据分散于多个基干通信线束12A、12C、12E而进行通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数据延迟。
[变形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的终端电线22b、22c的条数比终端光缆22a的条数多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终端光缆的条数比终端电线的条数多。另外,对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的终端电线22e、22f的条数比终端光缆22d的条数多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终端光缆的条数比终端电线的条数多。
针对于第一终端模块20A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前部F侧,第二终端模块20B在车辆V的全长方向X上设置在该车辆V的后部R侧,并且基干通信线束12设置在车辆V的前部F与车辆V的后部R之间即中间部M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一终端模块20A设置在车辆V的车宽方向Y的一侧,第二终端模块20B设置在车辆V的车宽方向Y的另一侧,基干通信线束12设置在车辆V的车宽方向Y的一侧与车辆V的车宽方向Y的另一侧之间即中间部。
针对在车辆通信系统1中基干模块10构成能够共通地应用于多个车辆V的标准化规格部P,并且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构成能够根据车辆V个别变更的个别规格部Q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构成标准化规格部P、个别规格部Q。
车辆通信系统1也可以构成为与第一终端模块20A和第二终端模块20B中的光通信量的比例相比,基干模块10的光通信量的比例多。
对车载LAN采用Ethernet通信标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CAN、CAN-FD等其他通信标准。
对中继设备是基于路由表来向特定的端口传输信息的交换式集线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向全部端口传输信息的集线器。
作为标准化规格部P,举出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和基干通信线束12而构成的基干模块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标准化规格部P,例如也可以设置成不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和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而包含基干通信线束12的基干模块10。在该情况下,作为个别规格部Q,第一终端模块20A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还包含多个电装元件21和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这样,也可以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作为能够个别变更的部件来处理。
具体而言,第一终端模块20A具有多个电装元件21、在多个电装元件21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和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进行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22A。第二终端模块20B具有多个电装元件21、在多个电装元件21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和将多个电装元件21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进行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22B。基干通信线束12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缆12a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12b,利用基干光缆12a和基干电线12b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与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能够通信地连接。基干通信线束12中基干光缆12a实现的通信量比基干电线12b实现的通信量多。这样,也可以形成第一终端模块20A包含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且第二终端模块20B包含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的结构,并且形成将第一交换式集线器11A和第二交换式集线器11B作为能够个别变更的元件来进行处理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车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干模块,所述基干模块被搭载于车辆,并且被构成为包含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一中继设备;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二中继设备;以及基干通信线束,所述基干通信线束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通信线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并且利用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和所述基干电线将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
第一终端模块,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被构成为包含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和将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以及
第二终端模块,所述第二终端模块被构成为包含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和将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
所述基干通信线束中,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实现的通信量比所述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线束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线束分别具有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通信线或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终端电线的条数比所述终端光通信线的条数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模块在所述车辆的全长方向上被设置在该车辆的前部侧,
所述第二终端模块在所述车辆的全长方向上被设置在该车辆的后部侧,
所述基干通信线束被设置在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部与所述车辆的后部之间的中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干模块构成能够通用于多个车辆的标准化规格部,
所述第一终端模块和所述第二终端模块构成能够根据所述车辆而个别地变更的个别规格部。
4.一种车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终端模块,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被搭载于车辆,且具有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一中继设备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终端通信线束;
第二终端模块,所述第二终端模块具有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的第二中继设备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二终端通信线束;以及
基干通信线束,所述基干通信线束具有传播光信号的基干光通信线和流过电信号的基干电线,并且利用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和所述基干电线将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
所述基干通信线束中,所述基干光通信线实现的通信量比所述基干电线实现的通信量多,
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线束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线束分别具有传播光信号的终端光通信线或流过电信号的终端电线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终端电线的条数比所述终端光通信线的条数多。
CN202010096183.7A 2019-03-18 2020-02-17 车辆通信系统 Active CN111711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9495 2019-03-18
JP2019049495A JP7043446B2 (ja) 2019-03-18 2019-03-18 車両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647A CN111711647A (zh) 2020-09-25
CN111711647B true CN111711647B (zh) 2023-04-18

Family

ID=6959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6183.7A Active CN111711647B (zh) 2019-03-18 2020-02-17 车辆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0584B2 (zh)
EP (1) EP3745655A1 (zh)
JP (1) JP7043446B2 (zh)
CN (1) CN111711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2097B2 (ja) * 2019-08-30 2023-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1964660B2 (en) * 2021-12-17 2024-04-23 Veoneer Us Safety Systems, Llc Built-in end-to-end 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in ASIC hardwa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188A (zh) * 2009-09-24 2012-07-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通信系统、光通信线束及光分配装置
CN103634047A (zh) * 2013-12-09 2014-03-12 赵生捷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桥接系统
CN104539738A (zh) * 2015-01-22 2015-04-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led通信的车辆自组织网络
CN106488446A (zh) * 2015-08-27 2017-03-0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中继仪器、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5235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Yazaki Corpor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vehicle, signal relay apparatu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JP4922120B2 (ja) * 2007-10-05 2012-04-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US9065673B2 (en) * 2007-12-17 2015-06-2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entralized vehicular electronics system utilizing ethernet with audio video bridging
US8116940B2 (en) * 2008-06-18 2012-02-14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in a vehicle
JP2010124333A (ja) * 2008-11-20 2010-06-0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方法
US8692980B2 (en) * 2010-11-01 2014-04-08 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 Inc. Flash LADAR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JP6418043B2 (ja) * 2015-04-08 2018-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イッチングハブ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JP2017124700A (ja) * 2016-01-13 2017-07-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モジュール
DE112017003134B4 (de) * 2016-06-24 2023-03-16 Yazaki Corporation Fahrzeugstromkreisstruktur
JP6427144B2 (ja) 2016-06-29 2018-1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08966B2 (ja) * 2016-09-27 2020-06-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車載通信方法
JP2018074306A (ja) 2016-10-27 2018-05-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内通信システム、車内通信方法、マネージャ装置、及び車載制御装置
JP6935273B2 (ja) * 2017-08-30 2021-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有線無線複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有線無線複合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188A (zh) * 2009-09-24 2012-07-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通信系统、光通信线束及光分配装置
CN103634047A (zh) * 2013-12-09 2014-03-12 赵生捷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桥接系统
CN104539738A (zh) * 2015-01-22 2015-04-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led通信的车辆自组织网络
CN106488446A (zh) * 2015-08-27 2017-03-0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中继仪器、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5655A1 (en) 2020-12-02
JP7043446B2 (ja) 2022-03-29
JP2020155807A (ja) 2020-09-24
US20200304335A1 (en) 2020-09-24
CN111711647A (zh) 2020-09-25
US11050584B2 (en)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1647B (zh) 车辆通信系统
US7941253B1 (en) Marine propulsion drive-by-wire control system with shared isolated bus
JP4413238B2 (ja) 車両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1131463A (zh) 一种兼容tsn并引入fc协议的车载以太网络架构
US20120221201A1 (en) Wire harnes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JP7063589B2 (ja) 車両用の回路体
US20190168693A1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CN106789679A (zh) 一种线卡框、多框集群路由器、选路及报文处理方法
JP2006347258A (ja) 車載通信用アダプタおよび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7000846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020579A (ja) 電装システム
HU206657B (en) Electrical cabl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KR20140032566A (ko) 가시광 통신 및 광 네트워킹이 가능한 차량용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718471B (zh) 数据传输设备、轨道车辆过渡单元和轨道车辆联合系统
CN204731585U (zh) 一种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can总线网络结构
CN103842214B (zh) 车辆数据设定系统及其输出设定方法
US20050213973A1 (en) Optical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s and devices
JP2006246280A (ja) 分岐ケーブル接続装置及び分岐ケーブル
EP2282228B1 (en) Digital harness with analog inputs
JP6863270B2 (ja) 配線システム
JP5312178B2 (ja) 車載通信装置
US20150132010A1 (en) Data network, aircraft or spacecraft, and method
JP6250602B2 (ja) 電気接続箱、ワイヤハーネス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98132B2 (ja) クロスコネクトモジュール
CN211206856U (zh) 一种16芯mpo/mtp布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