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8586B -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8586B
CN111688586B CN202010174406.7A CN202010174406A CN111688586B CN 111688586 B CN111688586 B CN 111688586B CN 202010174406 A CN202010174406 A CN 202010174406A CN 111688586 B CN111688586 B CN 111688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ntact
abutting
main body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44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8586A (zh
Inventor
关崇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085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013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8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8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8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00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n which the fastener is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6Noise prevention; Anti-rattl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2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console boxes, e.g. between passenger sea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rigid with the latch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8Interior l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该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的储物箱。储物箱(10)具备箱主体(12)和开闭箱主体(12)的至少一部分的盖体(13)。盖体具备相对于箱主体可移动的盖体主体(21)和相对于盖体主体可移动且将盖体卡止于箱主体的卡止部(22)。箱主体与盖体主体(21)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一抵接部(28)。卡止部具有在通过卡止部将盖体卡止于箱主体时与第一抵接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43)。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为因与另一方抵接而至少一部分变形以吸收冲击的变形部。

Description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该开闭体装置具有将开闭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开闭体卡止并保持于主体的卡止部,该收纳装置具备该开闭体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配设于汽车的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等的作为收纳装置的储物箱。储物箱具备:箱主体,其为在上表面等具有开口部的作为主体的收纳体;及盖体,开闭该箱主体的开口部的作为开闭体的盖体。盖体通过被弹簧推压的卡止部即卡扣卡止于箱主体。此时,卡扣若越过设置于箱主体的门闩部,则通过弹簧的推压与盖体主体抵接。在卡扣或盖体主体安装有冲击吸收用吸收部件,以免在发生该抵接时产生高频段的刺耳的声音(低级音)(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27239号公报(第2-4页、图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若以上述结构,则另外还需要由橡胶或弹性体形成的吸收部件。并且,当吸收部件无法充分吸收冲击时,有时需要进一步的冲击吸收结构,以免因卡扣与吸收部件的合成树脂彼此接触而产生刺耳的声音。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的开闭体装置及具备该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为如下:具备:主体;以及开闭体,开闭该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开闭体具备:开闭体主体,相对于所述主体可移动;以及卡止部,相对于该开闭体主体可移动,且将所述开闭体卡止并保持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和所述开闭体主体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卡止部具有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在通过该卡止部将所述开闭体卡止于所述主体时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为变形部,该变形部因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方抵接而至少一部分变形以吸收冲击。
技术方案2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为如下: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中,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为为变形部,该变形部具备:抵接主体部,沿与和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方抵接的抵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另一方抵接;以及弯曲部,连着该抵接主体部形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为如下: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中,弯曲部被设定为壁厚比其周边小。
技术方案4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为如下: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中,变形部具备孔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收纳装置为如下:其具备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体装置,主体为收纳体,该收纳体具有开口部和与该开口部连通并容纳物体的容纳部,开闭体为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体。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体装置,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设为因与另一方抵接而至少一部分变形以吸收冲击的变形部,由此无需使用其他部件等,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开闭体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体装置的效果之外,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沿与和另一方抵接的抵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抵接主体部,且连着该抵接主体部设置弯曲部,由此能够使抵接主体部容易在弯曲部的位置变形,从而能够轻松地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开闭体装置,除了技术方案2所述的开闭体装置的效果之外,将弯曲部设定为壁厚比其周边小,由此使抵接主体部更容易在弯曲部的位置变形,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开闭体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体装置的效果之外,在变形部具备孔,由此使变形部更容易变形,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并且通过设定孔的形状和大小,由此能够调整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产生的声音。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收纳装置,通过具备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体装置,由此能够以低廉、轻质且部件件数少的简单的结构来控制用盖体关闭开口部时因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而产生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卡止部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因上述收纳装置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而产生的声音的分析数据的一例及比较例的曲线图。
图6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13为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第一抵接部及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卡止部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通过调整上述收纳装置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接触面积带来的缓冲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与因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抵接而产生的声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的变形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开闭体装置(收纳装置即储物箱),12-主体(收纳体即箱主体),13-开闭体(盖体),15-开口部,16-容纳部,21-开闭体主体(盖体主体),22-卡止部,28、57-第一抵接部,33-抵接主体部(第一抵接主体部),35-弯曲部(第一弯曲部),43、60-第二抵接部,49-抵接主体部(第二抵接主体部),52-弯曲部(第二弯曲部),5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中,10表示作为开闭体装置的收纳装置即储物箱。该储物箱10构成例如位于汽车的车辆前座即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中央控制台的一部分。并且,该储物箱10具备安装于汽车的车身侧的作为主体的收纳体即箱主体12及可移动地安装于该箱主体12的作为开闭体的盖体13。以下,关于前后方向、两侧方向及上下方向等方向,以将储物箱10安装于车身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图中将箭头FR方向作为前方方向,将箭头RR方向作为后方方向,将箭头L方向作为左侧方向,将箭头R作为右侧方向,将箭头U作为上方方向,将箭头D作为下方方向。
箱主体12由合成树脂形成为箱形。如图1所示,箱主体12在上端部具备作为被开闭部的开口部15。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5形成为前后方向长、左右方向短的四边形形状。开口部15在箱主体12的内部被划分开,且与容纳物体的容纳部16连通。并且,箱主体12具备支承盖体13的支承部。支承部以能够使盖体13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盖体13。支承部配置于箱主体12的后部的两侧。并且,支承部形成于开口部15的后方。并且,箱主体12具备卡止盖体13的门闩部18。门闩部18配置于与支承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箱主体12的前部。门闩部18位于开口部15的边缘部。门闩部18以朝向开口部15的外方即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方式突出。而且,箱主体12在门闩部18的背面具备供盖体13的一部分插入的凹部19。凹部19连着开口部15形成,且上方及后方开放。
盖体13还称为盖子(lid)等,通过转动箱主体12的开口部15而进行开闭。并且,盖体13还可以用作在关闭开口部15的状态下乘坐人员放置肘部等的扶手。盖体13具备相对于箱主体12可移动的作为开闭体主体的盖体主体21及设置于该盖体主体21且将盖体13卡止于箱主体12的卡止部22。
盖体主体21位于储物箱10的上部。盖体主体21由合成树脂形成。盖体主体21只要能够覆盖开口部15,则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前后方向长的四边形形状。并且,盖体主体21具备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箱主体12的支承部的被支承部。即,本实施方式中,盖体主体21在后部具备被支承部,前部相对于箱主体12沿上下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开闭开口部15。并且,盖体主体21可以通过弹簧或阻尼器等推压构件沿打开开口部15的方向被推压。此外,盖体主体21可以被划分为任意几个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部件即下部件25与第二部件即上部件26上下组合而形成。并且,盖体主体21的至少外表面可以利用皮革或布等表皮覆盖。
此外,在盖体主体21形成有第一抵接部28。第一抵接部28为在关闭盖体13并通过卡止部22将盖体13卡止于箱主体12的状态下与卡止部22侧抵接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28与卡止部22侧沿前后方向抵接。第一抵接部28配置于盖体主体21的下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28与下部件25形成为一体。并且,第一抵接部28位于与卡止部22对置的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28位于盖体主体21的前部。第一抵接部28一体地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即第一延伸部32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抵接主体部即第一抵接主体部33,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延伸部32相连的部分及第一延伸部32与第一抵接主体部33相连的部分各自作为弯曲而变形的弯曲部即第一弯曲部34、35。并且,第一抵接部28的左右两侧(仅图示出其中一个)经由图2所示的狭缝36与盖体主体21分离。因此,第一抵接部28成为能够沿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板簧状的变形部(减震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31的基端部与盖体主体21相连。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1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下方延伸。
第一延伸部32的一个端部即后端部经由第一弯曲部34与第一连接部31的前端部相连,另一个端部即前端部经由第一弯曲部35与第一抵接主体部33的基端部相连。因此,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延伸部32连成曲柄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主体部33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即,第一抵接主体部33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前方而位于与第一连接部31对置的位置。并且,第一抵接主体部33的前端部形成为自由端状。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28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形。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主体部33为与第一连接部31相反的一侧的面即前面与卡止部22侧直接抵接的部分,但也可以在前面安装有缓冲部件。
图1至图3所示的卡止部22也称为操纵杆,其与箱主体12的门闩部18卡合。卡止部22配置于盖体主体21的与被支承部相反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前部。卡止部22构成为被弹簧等卡止推压构件推压,通过该卡止推压构件的推压而维持盖体13的卡止状态,并且能够通过由乘坐人员等采取的外部操作解除卡止。
卡止部22由合成树脂形成。卡止部22一体地具备卡止部主体41、从卡止部主体41延伸的被操作部42及与第一抵接部28抵接的第二抵接部43。
卡止部主体41位于延上下方向延伸的位置。卡止部主体41在一个端部即上端部侧的两侧部具备被支承为相对于盖体主体21能够转动的支承部44。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主体4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下部件25。卡止部22相对于盖体主体21能够在前方上侧至后方下侧的范围转动。并且,卡止部主体41在另一个端部即下端部形成有卡扣部45。卡扣部45朝向箱主体12侧凸出设置。即,本实施方式中,卡扣部45从卡止部主体41朝向后方凸出设置成爪状。卡扣部45相对于门闩部18能够从下方卡合。
被操作部42为在乘坐人员操作卡止部22时钩住手指的指钩部。被操作部42相对于卡止部主体41向与卡扣部4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前侧延伸。并且,被操作部4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被操作部42从盖体主体21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通过以从下方抬起的方式操作,由此抵抗卡止推压构件的推压而使卡止部22转动。
第二抵接部43在卡止部主体41的远离卡扣部45的位置朝向箱主体12侧延伸。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部43在卡止部主体41的后部从卡扣部45的上方的位置朝向后方延伸。第二抵接部43一体地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47、延前后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即第二延伸部48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抵接主体部即第二抵接主体部49,第二连接部47与第二延伸部48相连的部分及第二延伸部48与第二抵接主体部49相连的部分各自形成为弯曲部即第二弯曲部51、52。并且,第二抵接部43形成为板状,成为能够沿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板簧状的变形部(减震结构)。
第二连接部47的基端部与卡止部主体41相连。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47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上方延伸。
第二延伸部48的一个端部即前端部经由第二弯曲部51与第二连接部47的前端部相连,另一个端部即后端部经由第二弯曲部52与第二抵接主体部49的基端部相连。因此,第二连接部47与第二延伸部48连成曲柄状。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主体部49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即,第二抵接主体部49远离第二连接部47的前方,位于比第二连接部47更靠上方且位于与第二连接部47不对置的位置。第二抵接主体部49的前端部形成为自由端状。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部43从侧面观察时朝向上方以台阶状倾斜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主体部49为与第二连接部47相反的一侧的面即后面与第一抵接部28的第一抵接主体部33的前面直接抵接的部分,但也可以在后面安装有缓冲部件。
并且,储物箱10通过如下方式被组装:在对将卡止部22能够转动地支承的同时安装有卡止推压构件的下部件25安装上部件26而形成盖体13,并且将该盖体13的被支承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箱主体12的支承部,且在箱主体12与盖体13之间安装推压构件。
如此完成的储物箱10在车辆的车厢内例如安装于前座之间等。并且,若根据需要抬起卡止部22的被操作部42,则卡止部22转动使卡扣部45对门闩部18的卡合即盖体13相对于箱主体12的卡止被解除,基于推压构件的推压力被解开,由此盖体13转动,并保持在开口部15开得最大的最大开启位置。
另一方面,当通过盖体13关闭开口部15时,若抵抗推压构件的推压而向下方压入盖体主体21,则卡止部22的卡扣部45与门闩部18抵接,随着盖体主体21进一步的压入,卡扣部45维持与门闩部18的接触并且卡止部22抵抗卡止推压构件的推压而慢慢转动,在卡扣部45越过门闩部18的位置,通过卡止推压构件的推压,卡止部22进行还原转动(还原移动),从而卡扣部45与门闩部18卡止。此时,通过卡止部22的还原转动(还原移动),第二抵接部43与第一抵接部28从前方抵接。更详细而言,第二抵接部43的第二抵接主体部49与第一抵接部28的第一抵接主体部33从正面抵接。如此一来,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在第一抵接部28中,主要使第一抵接主体部33从第一弯曲部35的位置向与抵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侧弹性地挠曲变形。并且,在第二抵接部43中,主要使第二抵接主体部49从第二弯曲部52的位置向与抵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前侧弹性地挠曲变形。其结果,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的冲击被吸收,锁定声音得到抑制。
如此,将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设为变形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双方均设为因与另一方抵接而至少一部分变形以吸收冲击的变形部,由此无需使用其他部件等,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
具体而言,在图5的曲线图中示出例如与本实施方式对应的实施例和与以往的技术对应的比较例的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的快速傅里叶转换(FFT)分析的数据。如图5所示,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中能够降低刺耳的高频段的音量(声压等级),并且能够将比较例的固有频率fn1转换为低频段侧的固有频率fn,从而能够使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变得悦耳。
因此,无需改变成本或重量、部件件数,也能够通过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的结构来降低锁定声音。
并且,在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设置沿与和另一方抵接的抵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主体部33和第二抵接主体部49,连着第一抵接主体部33和第二抵接主体部49设置第一弯曲部35和第二弯曲部52,由此能够使第一抵接主体部33及第二抵接主体部49容易在第一弯曲部35及第二弯曲部52的位置变形,从而能够轻松地降低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
此外,通过改变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的截面系数或弯曲力矩,能够轻松地将锁定声音的频率和高频段的音量的降低量等变成预期的值。
而且,轻锁定声音的不适感,能够使锁定声音变得悦耳,由此能够获得比以往技术更浑厚、高级的声音。
此外,即使假设在将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设为变形部以抑制锁定声音的减震结构劣化或破损的情况下,也向卡止部22靠近箱主体12的方向作用,即,以卡止部22的卡扣部45对门闩部18钩曲的量变大的方式作用,因此不会影响锁定功能。
另外,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28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那样从盖体主体21以舌片状突出而形成。并且,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那样,在第一抵接部28形成有孔55。孔55可以设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遍及第一抵接部28的第一连接部31、第一延伸部32及第一抵接主体部33形成的减重孔。该情况下,更容易使变形部即第一抵接部28变形,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且能够使第一抵接部28轻质化,并且能够通过设定孔55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的锁定声音。此外,第一抵接部28的第一弯曲部34、35的弯曲形状可以是带有角度且稍细的形状,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那样为圆弧状。并且,如图9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那样,第一抵接部28的第一弯曲部35的壁厚也可以比其周边的部分小,即壁厚形成得薄。该情况下,使第一抵接主体部33在第一弯曲部35的位置更容易变形,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抵接部28与第二抵接部43抵接时产生的锁定声音,并且能够通过设定第一弯曲部35的壁厚来轻松地调整锁定声音的频率和高频段的音量的降低量。并且,如图10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那样,第一抵接部28也可以形成为第一连接部31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上方延伸且第一抵接主体部33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倒U字形。此外,如图11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那样,第一抵接部28也可以形成为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抵接主体部33的两端部通过第一延伸部32、32分别连结的环状。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弯曲部34、35设为圆弧状等。
如此,能够通过任意设定第一抵接部28各部的形状来轻松地调整锁定声音的频率和高频段的音量的降低量。
并且,关于第2至第7实施方式的形状,分别对第一抵接部28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第二抵接部43,还可以分别适用于第一抵接部28及第二抵接部43。
而且,当在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与另一方接触的位置设定有缓冲件(衬垫)时,通过调整该缓冲件的接触面积也能够调谐锁定声音的频率。即,通过改变接触面积来改变缓冲件的压缩量,从而能够改变冲击吸收能力以改变锁定声音。例如,图12至图15所示的第8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抵接部28配置有缓冲件56。缓冲件56配置于第一抵接主体部33,且能够与第二抵接部43的第二抵接主体部49抵接。图13所示的例子中,缓冲件56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其上下尺寸及左右尺寸成为锁定声音的频率的调整量。同样,如图14所示,第二抵接部43中,与缓冲件56(图13)抵接的第二抵接主体部49的上下尺寸及左右尺寸成为锁定声音的频率的调整量。而且,能够通过扩大接触面积来减少缓冲件56的压缩量、增大锁定声音的频率,即将锁定声音变成高音,并且能够通过缩小接触面积来增加缓冲件56的压缩量、减小锁定声音的频率,即将锁定声音变成低音(图15)。如此,通过改变第一抵接部28和第二抵接部43中的至少一方上所配置的缓冲件56与另一方的接触面积,能够轻松地将锁定声音的频率变成预期的值。
此外,也可以如图16所示的第9实施方式那样,在箱主体12形成有第一抵接部57。例如,第一抵接部57也可以形成于门闩部18。并且,例如第一抵接部57也可以形成为具备从箱主体12延伸的延伸部58及形成于延伸部58的前端部的门闩主体部59。而且,通过盖体13关闭开口部15时,若在卡止部22的卡止部主体41的箱主体12侧形成的第二抵接部60与第一抵接部57的延伸部58抵接,则如双点划线所示,延伸部58从基端部向与抵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侧弹性地挠曲变形,由此第一抵接部57与第二抵接部60抵接时的冲击被吸收,可起到能够降低锁定声音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若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中的任一方为通过变形来抑制锁定声音的变形部,则另一方也可以是刚体。
此外,可以在箱主体12及盖体主体21均设置第一抵接部。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设置于车辆的车厢内的储物箱1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能够适用于配置于车辆的其他位置的例如杂物箱(托盘)或杯托等任意的车辆用收纳箱等。并且,并不限于车辆用收纳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安装于各种场所的收纳装置。而且,并不限于收纳装置,即开闭体并不限于开闭收纳箱的开口部的盖体,也能够用作具备覆盖操作部等部分的盖体的盖装置。并且,开闭体并不限于支承为相对于主体能够转动的开闭体,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滑动等相对于主体可移动的开闭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设置于车辆的车厢内的储物箱或具有盖体的杂物箱或杯托等。

Claims (4)

1.一种开闭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以及
开闭体,开闭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开闭体具备:
开闭体主体,相对于所述主体可移动;以及
卡止部,相对于所述开闭体主体可移动,且将所述开闭体卡止于所述主体,
所述主体和所述开闭体主体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一抵接部,
所述卡止部具有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具有朝向所述主体延伸的延伸部,且在通过所述卡止部将所述开闭体卡止于所述主体时以所述延伸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为因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方抵接而至少一部分变形以吸收冲击的变形部,并且,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为具有抵接主体部和弯曲部的变形部,所述抵接主体部沿与和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方抵接的抵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另一方抵接,所述弯曲部连着所述抵接主体部形成并弯曲而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被设定为壁厚比所述弯曲部的周边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具备孔。
4.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体装置,
主体为收纳体,该收纳体具有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并容纳物体的容纳部,
开闭体为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体。
CN202010174406.7A 2019-03-15 2020-03-13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Active CN111688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9032 2019-03-15
JP2019-049032 2019-03-15
JP2020-008575 2020-01-22
JP2020008575A JP7401318B2 (ja) 2019-03-15 2020-01-22 開閉体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8586A CN111688586A (zh) 2020-09-22
CN111688586B true CN111688586B (zh) 2024-03-22

Family

ID=7224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4406.7A Active CN111688586B (zh) 2019-03-15 2020-03-13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91696A1 (zh)
CN (1) CN111688586B (zh)
DE (1) DE102020106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1971B4 (de) * 2017-02-08 2020-02-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chwenkbare Armlehne mit Riegelmechanismus
US11414886B2 (en) * 2018-01-08 2022-08-16 PGT Innovations, Inc Window security device
US11549284B2 (en) * 2018-05-16 2023-01-10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cking structure
US11077778B2 (en) * 2019-08-05 2021-08-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ffset dual pawl armrest latch
US20220065007A1 (en) * 2020-08-26 2022-03-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oor latch assembl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06337A (en) * 1981-09-09 1983-04-07 Pdl Ind Ltd A weatherproof and/or dust proof fitting
FR2664876A1 (fr) * 1990-07-19 1992-01-24 Lir France Sa Boitier muni d'un fermoir monopiece.
CN101992713A (zh) * 2009-08-19 2011-03-30 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 汽车用扶手
JP2013028189A (ja) * 2011-07-26 2013-02-07 Nippon Plast Co Ltd 蓋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JP2013116646A (ja) * 2011-12-01 2013-06-13 Nippon Plast Co Ltd 可動装置
CN106414176A (zh) * 2014-05-29 2017-02-15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控制台储物盒
KR20170030148A (ko) * 2015-09-08 2017-03-1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콘솔박스 개폐용 후크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0008A (en) * 1982-09-22 1985-02-19 Pdl Industries Limited Weatherproof and/or dust proof fitting
JPH0611345Y2 (ja) * 1987-11-30 1994-03-23 株式会社ニフコ 開閉装置
US20220396983A1 (en) * 2019-11-01 2022-12-15 Piolax, Inc. Lock lever and opening/clo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06337A (en) * 1981-09-09 1983-04-07 Pdl Ind Ltd A weatherproof and/or dust proof fitting
FR2664876A1 (fr) * 1990-07-19 1992-01-24 Lir France Sa Boitier muni d'un fermoir monopiece.
CN101992713A (zh) * 2009-08-19 2011-03-30 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 汽车用扶手
JP2013028189A (ja) * 2011-07-26 2013-02-07 Nippon Plast Co Ltd 蓋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JP2013116646A (ja) * 2011-12-01 2013-06-13 Nippon Plast Co Ltd 可動装置
CN106414176A (zh) * 2014-05-29 2017-02-15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控制台储物盒
KR20170030148A (ko) * 2015-09-08 2017-03-1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콘솔박스 개폐용 후크
CN108025677A (zh) * 2015-09-08 2018-05-11 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 用于打开和关闭储物箱的钩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8586A (zh) 2020-09-22
DE102020106970A1 (de) 2020-09-17
US20200291696A1 (en)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8586B (zh) 开闭体装置及收纳装置
KR100906670B1 (ko) 자동차 암레스트 콘솔박스의 고정 구조
JP3876226B2 (ja) 容器保持組立体
US7614674B2 (en) Console box
US5390976A (en) Convertible floor console and auxiliary sea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3611751B2 (ja) スライド式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EP3072745B1 (en) Vehicle storage assembly
US11541792B2 (en) Armrest assembly mounted on console of vehicle
JP6838536B2 (ja) 携帯機器の車載用保持装置
JP7401318B2 (ja) 開閉体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KR101152332B1 (ko) 자동차의 센터콘솔 암레스트 조립체
US20020062710A1 (en) Control lever system for parking brake
CN210554526U (zh) 用于车辆的存放装置以及车辆的饰件
JP2013095244A (ja) 回動体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CN219468836U (zh) 载具内部
JP4029336B2 (ja) 収納式カップホルダ
JP3575056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KR20190137353A (ko) 측면 유동으로 인한 소음 방지를 위한 콘솔 암레스트 어셈블리
JPH0715443U (ja) シートアンダトレイ
KR100379032B1 (ko) 자동차용 수납용 이중 시트 장치
JPH05428Y2 (zh)
JP485311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JPS62992Y2 (zh)
KR100681173B1 (ko) 자동차용 콘솔 박스
KR0112291Y1 (ko) 자동차용 콘솔박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