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409A -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8409A
CN111668409A CN201910176697.0A CN201910176697A CN111668409A CN 111668409 A CN111668409 A CN 111668409A CN 201910176697 A CN201910176697 A CN 201910176697A CN 111668409 A CN111668409 A CN 111668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attery
channel
bottom plate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66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8409B (zh
Inventor
郑卫鑫
孙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66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8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电池托盘内适于放置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具有单体防爆阀,托盘主体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部分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适于进入第一通道,从另一部分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进入第二通道。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托盘,通过在气体通道内设置隔板,可以将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流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包作为能量存储装置,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包主要由若干电池单体、电池托盘、盖板组成。电池托盘安装在汽车底部,盖板与电池托盘密封连接并共同形成容纳所述若干电池单体的密闭空间。为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电池单体上通常设置有防爆阀结构。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内部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则防爆阀开启,电池单体内部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防爆阀排出。
相关技术中,电池托盘为中空结构,电池极端情况下,通过托盘上的排气梁将内部气体排出,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单体排气阀将会排气、喷火,并经过排气孔进入排气梁,进入到排气梁内部的火花或高温高压的气体对其他电池单体容易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本公开的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包。
本公开的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托盘,所述托盘内适于放置多个电池单体,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单体防爆阀,所述电池托盘的托盘主体内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托盘主体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气体通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部分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适于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从另一部分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托盘,通过在气体通道内设置隔板,可以将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流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体通道内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适配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槽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被构造成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设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为槽体,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子部适配,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子部适配。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有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二子部。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与所述托盘为一体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彼此独立且不连通。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隔离层。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离层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隔板的表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体通道的周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隔离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气孔相对。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托盘还包括单向止挡板,所述单向止挡板设于所述进气孔处,所述单向止挡板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单向止挡板遮挡所述进气孔;当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单向止挡板打开所述进气孔,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托盘主体包括底板、边梁、以及若干个横梁,所述边梁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并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舱,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将所述底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区域,所述横梁内部和所述边梁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且相互贯通,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边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将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导入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排气孔用于将所述气体通道内的流体排出;所述横梁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横梁内的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横梁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横梁另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梁和所述边梁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板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隔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所述边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电池包防爆阀,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电池包防爆阀封堵。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所述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托盘主体包括底板、边梁以及若干个横梁,所述边梁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并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将所述底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区域,所述横梁内部和所述底板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且相互贯通,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将电池单体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导入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排气孔用于将所述气体通道内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排出;所述横梁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横梁内的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横梁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横梁另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边梁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隔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所述边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电池包防爆阀,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电池包防爆阀封堵。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所述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内。
根据本公开的动力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托盘,所述托盘为上述的电池托盘,多个所述单体设于所述托盘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单体的防爆与进气孔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使得从每个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对应的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电池托盘的俯视图;
图1C是电池模组、密封垫、以及图1A的电池托盘中的隔板的分解俯视图;
图1D是电池模组、密封垫、以及图1A的电池托盘中的隔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同时示出了密封垫;
图2C是图2A的电池托盘的俯视示意图,同时示出了密封垫;
图2D是图2A的电池托盘与电池单体的装配立体图;
图2E是图2A的电池托盘与电池单体的装配俯视图;
图2F是沿图2E中A-A截取的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电池托盘与电池单体的装配立体图;
图3C是图3A的电池托盘与电池单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3D是沿图3C中B-B截取的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电池托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4C是沿图4B中C-C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未示出进气孔;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与隔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的主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与隔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上设有隔离层;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与隔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和气体通道的周壁上设有隔离层;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单向止挡板和第二单向止挡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16是图14中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单向止挡板处于第一位置,第二单向止挡板处于第二位置;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动力电池包400;
电池单体200;第一单体电池301;第二单体电池302;
单体防爆阀201;第一单体防爆阀304;第二单体防爆阀305;
托盘100;底板10;边梁20;
托盘主体110;容纳舱111;第一电池仓112;第二电池仓113;
横梁30;气体通道1210;进气孔31;单向止挡板1212;连接部1213;缝隙1214;
第一通道1220;第一进气孔1221;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
第一配合部1223;第一凸起1224;第一子部1225;第二凸起1226;第二子部1227;
第二通道1230;第二进气孔1231;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
隔板130;第二配合部131;第一边缘132;第二边缘133;
隔离层140;
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32;电池包防爆阀40;安装块50;第三安装孔51;密封垫300;通孔30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400的托盘100、动力电池包400和车辆。
如图1A-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托盘100和具有该电池托盘100的动力电池包400。除了电池托盘100之外,该动力电池包400还可以包括盖板(未图示)和若干电池单体200,盖板与电池托盘100密封连接并共同形成容纳所述若干电池单体200的密闭空间。每个电池单体200具有单体防爆阀201(参见图1D)。所述电池托盘100包括托盘主体110,该托盘主体110的至少一部分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托盘主体110上设置有与该气体通道1210连通的若干进气孔31和至少一个排气孔。进气孔31与单体防爆阀201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每个进气孔31用于在对应的单体防爆阀201开启时将电池单体200内部的火焰、烟雾或气体导入气体通道1210内。排气孔连通气体通道1210和电池包外部空间,用于将气体通道1210内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排出至电池包外。当电池单体200内部气压增大,致使其上的单体防爆阀201开启时,电池单体200内部的火焰、烟雾或气体由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电池单体200,然后冲向进气孔31,进而进入到气体通道1210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旦某一电池单体200内部气压增大,致使其上的单体防爆阀201开启时,电池单体200内部的火焰、烟雾或气体将直接通过托盘主体1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托盘主体110的气体通道1210内,使得该火焰、烟雾或气体不会进入托盘内部电池单体200的容纳空间,从而避免该火焰、烟雾或气体对电池造成二次伤害或者影响其他电池。
为了避免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泄漏到电池容纳空间内,优选地,如图1C-图1D、图2B-图2C、图3D所示,所述动力电池包400还包括密封垫300,该密封垫300设置在电池单体200和托盘主体110之间且具备阻燃性能和一定的可压缩性,密封垫3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011,通孔3011与托盘主体110上的进气孔31一一对应,每个通孔3011位于对应的进气孔31和单体防爆阀201之间。通过电池单体200和托盘主体110的挤压,使得密封垫300在进气孔31周围形成密封,防止火焰、烟雾或气体泄漏到电池容纳空间。
为了防止外界的灰尘和水通过排气孔和气体通道1210进入到电池容纳空间内,优选地,如图1A-图1B、图2A-图2E、图3A-图3C、图4C、图5、图6所示,电池托盘100还包括电池包防爆阀40,电池包防爆阀40安装在排气孔上,以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封堵排气孔。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进气孔31进入并积聚在气体通道1210内,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将积聚在气体通道1210内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排出。这里,电池包防爆阀40和单体防爆阀201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对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本公开中,电池托盘100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以下具体介绍电池托盘100的几种优选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这些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A-图1D所示,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和边梁2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上,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C-图1D所示,多个电池单体200组成电池模组,密封垫300设置在电池模组和横梁30之间,每个密封垫3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011,通孔3011与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一一对应,每个通孔3011位于对应的进气孔31和单体防爆阀201之间。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4A-图4C所示,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上,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由于电池包的上部面向乘客箱,在第二种实施例中,由于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因此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体会向下排放,更加安全。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和边梁2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上,另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上,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上,另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由于电池包的上部面向乘客箱,在第四种实施例中,由于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因此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体会向下排放,更加安全。
在第五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还有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六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还有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由于电池包的上部面向乘客箱,在第六种实施例中,由于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因此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体会向下排放,更加安全。
在第七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还有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另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和/或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八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另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和/或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九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另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上,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另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和/或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另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另一部分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和/或,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和/或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一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所述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所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所述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经所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连通,所述进气孔31设置在所述横梁30上,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并从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二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边梁20、以及若干个横梁3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横梁30设置在底板10上,横梁30将底板10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0的区域,横梁30内部、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所述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所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所述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经所述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与所述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连通,所述进气孔31设置在所述横梁30上,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边梁2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横梁30上的进气孔31进入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并从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三种实施例中,如图3A-图3D所示,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和边梁2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边梁20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设置在边梁2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边梁20内,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三种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多个电池单体200组成电池模组,密封垫300设置在电池模组和边梁20之间,每个密封垫3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011,通孔3011与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一一对应,每个通孔3011位于对应的进气孔31和单体防爆阀201之间。
当电池单体200发生热失控时,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几十升甚至上百升的烟雾或气体。在第十种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设置在边梁20上,使得排气路径更短,从而更快地将烟雾或气体排出,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中,如图2A-图2F所示,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和边梁2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底板10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设置在底板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底板10内,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板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中,如图2B-图2C所示,多个电池单体200组成电池模组,密封垫300设置在电池模组和边梁20之间,每个密封垫3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011,通孔3011与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一一对应,每个通孔3011位于对应的进气孔31和单体防爆阀201之间。
当电池单体200发生热失控时,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几十升甚至上百升的烟雾或气体。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设置在底板10上,使得排气路径更短,从而更快地将烟雾或气体排出,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由于电池包的上部面向乘客箱,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中,由于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因此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体会向下排放,更加安全。
在第十五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和边梁2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进气孔31设置在底板10上,排气孔设置在边梁20上。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底板10上的进气孔31进入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边梁2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第十六种实施例中,托盘主体110包括底板10和边梁20,边梁20设置在底板10的四周并与底板10共同限定出电池容纳空间,边梁20内部和底板10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1210且相互贯通,进气孔31设置在边梁20上,排气孔设置在底板10上。这种实施例中,从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边梁20上的进气孔31进入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再从边梁2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扩散至底板1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当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底边10上的电池包防爆阀40开启,气体通道1210内积累的火焰、烟雾或气体通过电池包防爆阀40排出至电池包外。
在本公开中,电池托盘100可以为矩形,包括矩形的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四周的边梁20。边梁20可以和底板10做成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例如在底板的四周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安装边梁20。边梁20可以是一体结构,可以是由四条边梁20首尾焊接而成或通过其他工艺连接而成。横梁30可以与底板10做成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例如在底板10上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连接横梁30。
在上述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实施例中,电池托盘100的内部均设置有横梁30,横梁30用作加强电池托盘100,至少一部分进气孔31设置在横梁30上。而在上述第十三种至第十六种实施例中,对电池托盘内部是否设置横梁不作特殊限定,电池托盘的内部可以无需设置横梁30,进气孔31可以直接设置在边梁20和/或底板10上。
在上述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实施例中,横梁30可以按照任意适当的布置方式排布在电池托盘内,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可选地,如图1A和图1B所示,横梁30可以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横梁30与底板10垂直,横梁30的两端与边梁20相连。可选地,如图6所示,横梁3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沿托盘主体110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横梁31以及一个或多个沿托盘主体110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横梁32,纵向横梁31和横向横梁32交叉布置,纵向横梁31的两端与边梁20相连,横向横梁32的两端与边梁20相连。
在本公开中,托盘主体110内部形成的气体通道1210用于接收和贮存电池单体200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所有的电池单体200排出的烟雾和气体均可以通过对应的进气孔31进入气体通道1210,电池包防爆阀40用于控制气体通道1210的排气。
本公开对气体通道1210的个数不作限定,可以是一个电池单体200对应一个气体通道121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0共用一个气体通道1210。
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是边梁20内部仅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1210,该气体通道1210与每个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均贯通;也可以是边梁2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仅与边梁20内部对应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
在上述第二种实施例中,可以是底板10内部仅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1210,该气体通道1210与每个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均贯通;也可以是底板1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横梁30内部的气体通道1210仅与底板10内部的对应的气体通道1210贯通。
在上述第十三种实施例中,可以是边梁20内部仅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1210,所有的电池单体200均共用该气体通道1210,即,所有的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与该气体通道1210连通;也可以是边梁2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气体通道1210对应多个电池单体200,即,每个气体通道1210具有多个进气孔31和至少一个排气孔;还可以是边梁2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气体通道1210对应一个电池单体200,即,每个气体通道1210具有一个进气孔31和一个排气孔。
在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中,可以是底板10内部仅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1210,所有的电池单体200均共用该气体通道1210,即,所有的进气孔31和排气孔均与该气体通道1210连通;也可以是底板1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气体通道1210对应多个电池单体200,即,每个气体通道1210具有多个进气孔31和至少一个排气孔;还可以是底板10内部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1210,每个气体通道1210对应一个电池单体200,即,每个气体通道1210具有一个进气孔31和一个排气孔。
在本公开中,优选地,每个气体通道1210对应多个电池单体200,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200可以共用一个气体通道1210,这样可以减少排气孔和电池包防爆阀40的数量,使得排气孔的数量和电池包防爆阀40的数量可以小于进气孔31的数量,从而减小了托盘主体110的加工难度,减少了所需的电池包防爆阀40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具体地,电池包防爆阀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1C和图1D所示,密封垫300的数量可以与横梁30的数量相等,且与横梁30一一对应,每个密封垫300设置在对应的横梁30和电池单体200之间,密封垫30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优选的,密封垫采用分体设置,便于匹配具有不同数量的电池单体200的电池模组的使用,本申请对密封垫的材料不作特殊限定,具体的,可以为聚氨酯发泡材料、硅胶泡棉、阻燃聚丙烯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如图1B所示,边梁20的上沿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21并与盖板相连,从而实现边梁20与盖板的连接。在上述第一种至第五种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横梁30的上沿可以与边梁20的上沿平齐,横梁30的上沿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32并与盖板相连,从而实现横梁30与盖板的连接。
在本公开中,如图1B所示,可以在边梁20的外侧设置一个或多个安装块50,安装块5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三安装孔51,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51并与车辆底部相连,从而将电池托盘100固定在车辆的底部。
现有技术中,在电池托盘内设置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当离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的位置相对较远的某一个电池单体200由于热失控,防爆阀开启释放出气体或烟雾,由于托盘的体积较大,释放出气体或烟雾会在电池托盘内部四处扩散而被稀释,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可能无法及时检测排出的气体或烟雾,灵敏性下降,而在本公开中,可以在电池托盘100的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烟雾或气体感应器(未图示),气体通道1210的空间相对电池托盘的体积明显较小,且气体通道1210会将相应的烟雾或气体沿预定的方向排除,因此,一旦有单体防爆阀201开启,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便会感应到相应的烟雾或气体,烟雾或气体感应器将信号反馈给整车控制系统,提醒驾驶员做出反应,或启动电池包的气体灭火阻燃等动作,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本公开对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在气体通道1210内部设置的位置以及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的设置数量不作特殊限定,优选的,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临近排气孔位置设置,可以更为灵敏的检测到相应的气体或烟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400。
如图7-图1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动力电池包400的托盘100,其内部适于放置多个电池单体200,每个电池单体200具有单体防爆阀201,托盘100内具有气体通道1210。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包400在工作过程中,若某一电池单体200出现异常,电池单体200内部气压增大,致使其上的单体防爆阀201开启时,电池单体200内部的产生的流体(例如火焰、烟雾或气体等具有高温、高压的流体)可以直接通过进入气体通道1210内,使得该火焰、烟雾或气体不会进入托盘100内。
为了避免异常电池喷射出的高温、高压的流体,影响其他电池单体200,可以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即利用隔板130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出独立的空间,以避免位于气体通道1210中局部的空间的高温高压的流体对气体通道1210内的其他空间内的气压、温度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隔板130可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当与第一通道1220连通的某一电池单体200出现异常时,从这一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适于进入第一通道1220,由于隔板130的设置,可以利用隔板130将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分隔开,进入到第一通道1220的高温高压的流体,被限定在第一通道1220内,而无法流动至第二通道1230内;同样地,当于第二通道1230连通的某一电池单体200出现异常时,从这一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适于进入第二通道1230内,由于隔板130的设置,可以利用隔板130将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分隔开,进入到第二通道1230的高温高压的流体,被限定在第二通道1230内,而无法流动至第一通道1220内。换言之,可以利用隔板130将进入到第一通道1220或第二通道1230内的流体隔离开,以避免高温高压的流体流入另一通道内。由此,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400的托盘100,通过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可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流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100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横梁30和边梁20均可以构造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作为气体通道1210,这样设置能够使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横梁30和边梁20内部,可以避免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横梁30和边梁20外部,从而可以减小托盘100的体积。
如图9-图12所示,为方便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气体通道1210内可以设置第一配合部1223,隔板130具有与第一配合部1223相适配的第二配合部131,第一配合部1223和第二配合部131中的一个为槽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气体通道1210的周壁上设置配合结构,并利用配合结构安装、固定隔板130,一方面,便于将隔板130安装在气体通道1210内,另一方面,便于提升隔板130装配的稳定性,以使隔板130足以承担高温高压的流体的冲击。
在一些示例中,隔板130、边梁20和底板10均可以构造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以作为气体通道,如此设置能够使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隔板130、边梁20和底板10内部,可以避免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隔板130、边梁20和底板10外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托盘100的体积。
进一步地,如图11、图12所示,隔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32和第二边缘133,第一边缘132和第二边缘133被构造成所述第二配合部131。第一配合部1223可以包括第一子部1225和第二子部1227,第一子部1225和第二子部1227设于气体通道1210的内壁,第一子部1225和第二子部1227均为槽体,第一边缘132与第一子部1225适配,第二边缘133与第二子部1227适配。由此可以利用隔板130的自身结构实现安装与定位,从而可以简化隔板130结构,进而可以简化隔板130与气体通道1210的周壁之间的装配过程。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气体通道1210的内壁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凸起1224和第二凸起1226,第一凸起1224设有第一子部1225,第二凸起1226上设有第二子部1227。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凸起1224部和第二凸起1226部对隔板130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以便于在气体通道1210内安装隔板130,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隔板130与气体通道1210内壁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隔板130可以与托盘100为一体件。可以理解的是,隔板130可以为从托盘100上延伸出来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节省隔板130的装配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隔板130与气体通道12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位于气体通道1210两侧的电池单体200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20与第二通道1230彼此独立且不连通。
如图12、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通道1220的内壁和第二通道1230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隔离层140。需要说明的是,隔离层140可以为防火涂料层或复合防火板层,其具有防火、耐火性能好的优点,当有高温高压的气流流入到第一通道1220或第二通道1230内时,隔离层140可以有效避免热失控或热扩散。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2、图13所示,隔离层140的至少部分设于隔板130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通过隔板130间隔开,通过在隔板130上设置隔离层140,可以降低热量在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之间传递的效率,从而可以对部分电池单体200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30和底板10均可以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以作为气体通道1210,如此设置能够使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横梁30和底板10内部,可以避免气体通道1210形成在横梁30和底板10外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托盘100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210的周壁上可以设置进气孔31,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可以经由进气孔31进入气体通道1210内,隔离层14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气孔31相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隔离层14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气孔31相对”可以理解为:当有流体经由进气孔31喷射入气体通道1210内时,流体朝向隔离层140喷射,即隔离层140与进气孔3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当流体的流速足够大时,流体可以与该隔离层140接触。
还需要说明的是,高温高压的流体从单体防爆阀201喷出、并通过进气孔31喷入到气体通道1210内,流体在进入到第一通道1220或第二通道1230内时具有一定的流速,或者流体呈喷射状喷射到第一通道1220或第二通道1230内,而通过在与进气孔31相对的通道内壁面上设置隔离层140,可以很好地隔绝热量,降低热失控或热扩散的可能性。
例如,当进气孔31与第一通道1220连通时,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经由该进气孔31进入第一通道1220内,第一通道1220内的与该进气孔31相对的内壁面可以设置隔离层140;当进气孔31与第二通道1230连通时,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经由该进气孔31进入第二通道1230内,第二通道1230内的与该进气孔31相对的内壁面可以设置隔离层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30、边梁30和底板10均可以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以作为气体通道1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隔板130上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壁面、以及隔板130上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壁面上均可以设置有隔离层140,由此可以较好地隔绝热量,避免热量在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之间传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隔板130上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壁面、气体通道1210的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部分内壁面、隔板130上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壁面、气体通道1210的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部分内壁面均可以设置隔离层140,由此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热失控或热扩散的可能性。
如图14-图1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托盘100还可以包括单向止挡板1212。具体而言,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设于进气孔31处。需要说明的是,单向止挡板1212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单向止挡板12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单向止挡板1212遮挡进气孔31;当单向止挡板1212位于第二位置时,单向止挡板1212位于气体通道1210内,单向止挡板1212打开进气孔31,单体防爆阀201排出的流体经由进气孔31进入气体通道1210内。即气体通道1210内的流体可以驱动单向止挡板1212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而无法进一步使单向止挡板1212朝向气体通道1210外部运动,也就是说,单向止挡板1212无法运动到气体通道1210的外部。
进一步地,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通过连接部1213与气体通道1210的周壁连接,单向止挡板1212的远离所述连接部1213的部位与进气孔31的周壁之间具有缝隙1214。由此,便于单向止挡板12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在单一方向上阻挡流体,例如,当有电池单体200出现异常时,高温高压的流体可以冲开单向止挡板1212、并通过进气孔31进入到气体通道1210内,此时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由于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压增大,在气体通道1210内的压强作用下,气体通道1210内的气体容易通过其他进气孔31逃逸出气体通道1210,而通过设置单向止挡板1212,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阻挡气流,以使气流无法从气体通道1210内部流通到气体通道1210外部。由此可以将高温高压的流体限定在气体通道1210内,而对于具有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和气体通道1210来讲,可以将高温高压的流体限定在相应地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内。
下面参照图7-图16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400的托盘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如图7、图8-图12、图14-图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托盘100包括托盘主体110和横梁30。
其中,如图7所示,托盘主体100内具有适于收容电池单体200的容纳舱111,每个电池单体200具有单体防爆阀201。
如图7所示,横梁30设于容纳舱111内,且横梁30将所述容纳舱111分隔为第一电池仓112和第二电池仓113。为方便描述,将放置于第一电池仓112内的电池单体200称为第一单体电池301,第一单体电池301上的单体防爆阀201为第一单体防爆阀304,将放置于第二电池仓113内的电池单体200称为第二单体电池302,第二单体电池302上的单体防爆阀201为第二单体防爆阀305。
如图9、图10所示,横梁30内具有气体通道1210,气体通道1210内设有隔板130,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横梁30上设有进气孔31,进气孔31包括第一进气孔1221和第二进气孔1221,第一单体防爆阀304通过第一进气孔1221与第一通道1220连通,第二单体防爆阀305通过第二进气孔1231与第二通道1230连通。
如图14-图16所示,横梁30上还设有单向止挡板1212,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设于进气孔31处。进一步地,单向止挡板1212可以包括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和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其中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设于第一进气孔1221处,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设于第二进气孔1231处。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遮挡第一进气孔1221;当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打开第一进气孔1221,第一单体防爆阀304排出的流体经由第一进气孔1221进入第一通道1220内;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遮挡第二进气孔1231;当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打开第二进气孔1231,第二单体防爆阀305排出的流体经由第二进气孔1231进入第二通道1230内。
如图12所示,隔板130的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表面设有隔离层140,该隔离层140与第一进气孔1221相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隔离层140与第一进气孔1221相对”可以理解为当有流体经由第一进气孔1221喷射入第一通道1220内时,流体朝向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隔离层140喷射,当流体的流速足够大时,流体可以与该隔离层140接触。隔离层140可以为防火涂料层或复合防火板层。
隔板130的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表面也可以设有隔离层140,该隔离层140与第二进气孔1231相对。同样地,这里的“相对”是指当有流体经由第二进气孔1231喷射入第二通道1230内时,流体朝向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隔离层140喷射,当流体的流速足够大时,流体可以与该隔离层140接触。
如图11所示,气体通道1210的内壁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凸起1224和第二凸起1226,第一凸起1224设有槽体,第二凸起1226上设有槽体,隔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32和第二边缘133,第一边缘132与所述第一凸起1224上的槽体配合,第二边缘133与第二凸起1226上的槽体配合,以用于将隔板130安装固定在气体通道1210内。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包400在工作过程中,若某一第一单体电池301中的一个或多个出现异常时,第一单体电池301内部气压增大,致使其上的第一单体防爆阀304开启,第一单体电池301内部的产生的流体(例如火焰、烟雾或气体)可以冲开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经由第一进气孔1221进入到第一通道1220内。
通过设置隔板130,可以避免第一通道1220内的火焰、烟雾或气体进入第二通道1230内。进一步地,通过再隔板130的表面设置隔离层140,当有高温高压的气流流入到第一通道1220或第二通道1230内时,隔离层140可以有效避免热失控或热扩散。
更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进气孔1221处设置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可以利用第一单向止挡板1222遮挡第一进气孔1221,从而可以避免第一通道1220内的高温高压的流体通过第一进气孔1221逃逸至第一通道1220外侧。同样地,通过在第二进气孔1231处设置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可以利用第二单向止挡板1232遮挡第二进气孔1231,从而可以避免第二通道1230内的高温高压的流体通过第二进气孔1231逃逸至第二通道1230外侧。
综上,通过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可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100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隔板130与横梁30为一体成型件。隔板130可以为从托盘100上延伸出来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节省隔板130的装配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隔板130与气体通道12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不但隔板130的表面具有隔离层140,横梁30的位于第一通道1220内的表面、横梁30的位于第二通道1230内的表面也具有隔离层140。
由此可以降低热量在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之间传递的效率,从而可以对部分电池单体200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能。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400,包括如上所述的托盘100和多个电池单体200,多个单体设于所述托盘100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400,通过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可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100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400。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气体通道1210内设置隔板130,可以将气体通道1210分隔为第一通道1220和第二通道1230,由此可以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其中一个通道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到另一通道内,从而可以降低未出现异常的电池被高温高压的流体损坏的概率,以对托盘100内的其他电池进行保护,进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包400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5)

1.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内适于放置多个电池单体,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单体防爆阀,所述电池托盘的托盘主体内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托盘主体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气体通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部分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适于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从另一部分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内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适配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被构造成所述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设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为槽体,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子部适配,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子部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有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二子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托盘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彼此独立且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隔离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隔板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周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隔离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气孔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止挡板,所述单向止挡板设于所述进气孔处,
所述单向止挡板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单向止挡板遮挡所述进气孔;当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单向止挡板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单向止挡板打开所述进气孔,所述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主体包括底板、边梁、以及若干个横梁,所述边梁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并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舱,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将所述底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区域,
所述横梁内部和所述边梁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且相互贯通,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边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将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导入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排气孔用于将所述气体通道内的流体排出;
所述横梁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横梁内的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横梁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横梁另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边梁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隔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所述边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电池包防爆阀,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电池包防爆阀封堵。
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所述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主体包括底板、边梁以及若干个横梁,所述边梁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并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将所述底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区域,
所述横梁内部和所述底板内部均形成有气体通道且相互贯通,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将电池单体排出的火焰、烟雾或气体导入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排气孔用于将所述气体通道内的火焰、烟雾或气体排出;
所述横梁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横梁内的气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横梁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横梁另一侧的电池单体排出的流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隔板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所述边梁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所述底板内部的气体通道贯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所述边梁和所述底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气体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电池包防爆阀,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电池包防爆阀封堵。
22.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所述烟雾和/或气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内。
23.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池单体,
托盘,所述托盘为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多个所述单体设于所述托盘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防爆与进气孔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使得从每个单体防爆阀排出的流体经由对应的进气孔进入所述气体通道。
2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CN201910176697.0A 2019-03-08 2019-03-08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111668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6697.0A CN111668409B (zh) 2019-03-08 2019-03-08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6697.0A CN111668409B (zh) 2019-03-08 2019-03-08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409A true CN111668409A (zh) 2020-09-15
CN111668409B CN111668409B (zh) 2021-12-07

Family

ID=7238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6697.0A Active CN111668409B (zh) 2019-03-08 2019-03-08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840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15679A (ja) * 2019-07-10 2021-0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13594598A (zh) * 2021-07-29 2021-11-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WO202206781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装置、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EP4020676A1 (en) * 2020-12-24 2022-06-29 SK Innovation Co., Ltd. Battery pack cas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EP4047729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K On Co., Ltd. Battery pack
CN115149176A (zh) * 2022-07-20 2022-10-04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下箱体、电池包、排气方法及电动装置
WO202225201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和用电装置
WO2023273887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EP4254576A1 (fr) * 2022-03-31 2023-10-04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 Batterie avec traverses et cornières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et procédé d assemblage d'une telle batterie
WO2023202007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WO2023240872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包
US11901555B2 (en) 2021-07-30 2024-02-1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apparatus
WO2024036536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放组件、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US11990592B2 (en) 2020-11-17 2024-05-2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pparatus using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battery
US12002984B2 (en) 2022-11-11 2024-06-04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pparat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of battery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619A (zh) * 2008-04-14 2011-04-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02088104A (zh) * 2009-11-19 2011-06-08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电池组、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和形成该电池组的方法
CN102473884A (zh) * 2009-09-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JP2012113899A (ja) * 2010-11-23 2012-06-14 Denso Corp 電池システム
CN102668227A (zh) * 2010-07-30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
CN204130608U (zh) * 2014-10-23 2015-01-2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箱结构
US20160013526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CN106532176A (zh) * 2015-09-10 2017-03-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牵引电池组件
CN106654114A (zh) * 2017-01-22 2017-05-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及汽车
TW201806214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原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導流隔板結構的電池模組
CN107768560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原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流隔板结构的电池模块
CN207097887U (zh) * 2017-06-06 2018-03-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
CN207459036U (zh) * 2017-11-24 2018-06-05 天台县银兴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电池托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619A (zh) * 2008-04-14 2011-04-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02473884A (zh) * 2009-09-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N102088104A (zh) * 2009-11-19 2011-06-08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电池组、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和形成该电池组的方法
CN102668227A (zh) * 2010-07-30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
JP2012113899A (ja) * 2010-11-23 2012-06-14 Denso Corp 電池システム
US20160013526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CN204130608U (zh) * 2014-10-23 2015-01-2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箱结构
CN106532176A (zh) * 2015-09-10 2017-03-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牵引电池组件
TW201806214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原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導流隔板結構的電池模組
CN107768560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原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流隔板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06654114A (zh) * 2017-01-22 2017-05-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及汽车
CN207097887U (zh) * 2017-06-06 2018-03-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
CN207459036U (zh) * 2017-11-24 2018-06-05 天台县银兴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电池托盘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7129B2 (ja) 2019-07-10 2023-05-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21015679A (ja) * 2019-07-10 2021-0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WO202206781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装置、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US11990592B2 (en) 2020-11-17 2024-05-2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pparatus using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battery
EP4020676A1 (en) * 2020-12-24 2022-06-29 SK Innovation Co., Ltd. Battery pack cas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EP4047729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K On Co., Ltd. Battery pack
EP4123808A4 (en) * 2021-05-31 2023-01-25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15812262A (zh) * 2021-05-31 2023-03-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和用电装置
WO202225201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和用电装置
US11916248B2 (en) 2021-05-31 2024-02-27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ereof, and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WO2023273887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113594598A (zh) * 2021-07-29 2021-11-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US11901555B2 (en) 2021-07-30 2024-02-1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apparatus
EP4254576A1 (fr) * 2022-03-31 2023-10-04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 Batterie avec traverses et cornières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et procédé d assemblage d'une telle batterie
WO2023186978A1 (fr) * 2022-03-31 2023-10-05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 Batterie avec traverses et cornières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e telle batterie
WO2023202007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WO2023240872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15149176B (zh) * 2022-07-20 2023-07-07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下箱体、电池包、排气方法及电动装置
CN115149176A (zh) * 2022-07-20 2022-10-04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下箱体、电池包、排气方法及电动装置
WO2024036536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放组件、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US12002984B2 (en) 2022-11-11 2024-06-04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pparat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of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409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8409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111668408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0190212B (zh)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110190211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JP7457025B2 (ja) 電池トレイ、動力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11668410B (zh)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JP5000107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CN111668406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US20210384584A1 (en) Battery housing with spark trap
CN113966565A (zh) 电池包及交通设备
JP5632402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WO2020215443A1 (zh) 上盖组件和电池包
CN216793916U (zh) 电池包
CN116034513A (zh) 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系统
CN219180709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20796842U (zh) 电池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9759870U (zh) 一种加强管组件、箱体、电池包、及汽车
CN218472201U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216720131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9917479U (zh) 电池包
CN218070108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用电装置和制造电池包的设备
KR20240001662A (ko) 배터리 팩
CN114824572A (zh) 一种高成组效率的热安全电池系统
CN117712613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排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