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5608A - 镜筒和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筒和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5608A
CN111665608A CN202010143516.7A CN202010143516A CN111665608A CN 111665608 A CN111665608 A CN 111665608A CN 202010143516 A CN202010143516 A CN 202010143516A CN 111665608 A CN111665608 A CN 111665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lens
image pickup
cam
circui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35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5608B (zh
Inventor
盐野雅人
岩井圭太
中森圭那绘
上村昂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665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5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5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5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26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by pressing one or more vibrators against the driven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镜筒和摄像设备。根据本公开的镜筒包括配置在凸轮筒的内周侧且构成用于致动器的电源的升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配置在筒的侧表面。升压变压器被构造为根据凸轮筒的旋转而与筒一起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镜筒和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镜筒,其具有构成筒内的电源的回路组成部件。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应用于诸如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的镜筒。
背景技术
超声波马达可以安装在诸如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可更换镜头等的光学装置上,以提高自动聚焦功能的速度并实现静音性。
用于驱动超声波马达的电源需要回路组成部件(以下称为升压变压器),该回路组成部件将供应到超声波马达的电压进行升压并且对超声波马达施加期望的交流电压。
同时,来自升压变压器的漏磁通成为引起磁噪声的原因。磁噪声可能会叠加于摄像信号,从而使图像品质劣化。
因此,对于这样的光学装置,需要减少磁噪声以增加灵敏度并实现安装在该光学装置上的摄像器件的较高的图像品质。
日本特开2013-179787号公报讨论了一种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中,升压单元配置在与安装有控制单元和切换单元的保持基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以使升压单元靠近振动致动器。
该构造可以缩短用于在升压单元与振动致动器之间流动的高压驱动信号的配线,从而可以抑制漏磁通的影响。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3-179787号公报中讨论的构造中,作为用于驱动振动致动器的电源所需的升压变压器配置在作为从动构件的凸轮筒的外侧。
升压变压器通常在其中具有诸如线圈等的磁回路,并且作为回路组成部件具有相对大的外形。因此,将升压变压器配置在凸轮筒的外侧会增大光学装置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镜筒,其中构成电源的回路组成部件可以配置在根据凸轮筒的旋转而移动的镜筒的侧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镜筒,其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其被构造为在摄像器件上形成被摄体像;凸轮筒,其被构造为绕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旋转以驱动构成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筒,其被构造为保持所述第一透镜并且与所述凸轮筒凸轮接合,并且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内周侧;以及回路组成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所述内周侧并且构成用于致动器的电源。所述回路组成部件配置在所述筒的侧表面。所述回路组成部件被构造为根据所述凸轮筒的旋转而与所述筒一起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和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和数码相机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的截面图(缩回状态)。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的截面图(伸出状态)。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的主要部分的与光轴正交的截面图。
图8A是当变焦位置在广角端处时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B是当变焦位置在远摄端时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立体图。
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对应的部分。
本公开不限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镜筒或光学装置)101和供可更换镜头101可拆卸地安装的数码相机(以下称为相机主体)1的外观的立体图。
位于镜头侧的安装部(以下称为镜头安装部)102和位于相机侧的安装部(以下称为相机安装部)7均具有接合爪,使得可更换镜头101的安装部和相机主体1的安装部可以彼此配合。
如图1所示,将收纳在可更换镜头101中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延伸的光轴方向称为X轴方向,并且将与X轴方向的正交方向称为Z轴方向(水平方向)和Y轴方向(竖直方向)。
以下,将Z轴方向和Y轴方向总称为Z/Y轴方向。
绕着Z轴方向的旋转方向称为俯仰方向,绕着Y轴方向的旋转方向称为平摇方向。俯仰方向和平摇方向(以下总称为俯仰/平摇方向)是绕着彼此正交的Z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双轴旋转方向(biaxial rotational directions)。
相机主体1包括摄像器件16,摄像器件16光电转换(拍摄)通过可更换镜头101中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像。
可更换镜头101通过镜头安装部102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到设置在相机主体1中的相机安装部7。
作为镜筒的可更换镜头101收纳摄像光学系统,该摄像光学系统通过聚焦来自被摄体的光而形成被摄体像。
沿着作为镜筒的可更换镜头101的外周设置有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绕着光轴旋转的变焦操作环103。
当通过使用者旋转变焦操作环103时,构成摄像光学系统的变焦组被移动到与变焦操作环103的角度相对应的预定光学位置。以这种方式,使用者可以以期望的视角拍摄图像。
图2是示出可更换镜头101和相机主体1的电气和光学构造的框图。
通过设置在相机主体1中的相机控制单元12与设置在可更换镜头101中的镜头控制单元104之间的相互协作来进行相机主体1和可更换镜头101的整个系统的控制。
相机控制单元12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3中的计算机程序。
此时,相机控制单元12与镜头控制单元104通信,以通过设置在镜头安装部102中的电触点105交换各种控制信号和数据。电触点105包括从电源单元10向可更换镜头101供电的电源端子。
可更换镜头101中包括的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变焦组201,其连接至变焦操作环103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改变视角;和图像稳定透镜组301,其包括作为抑制图像模糊的图像稳定装置的移位透镜。
图像稳定透镜组301进行图像稳定操作,以通过在正交于光轴的Z/Y轴方向上使移位透镜移位来减少图像模糊。
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圈组401,其进行光量调节;和聚焦组501,其包括聚焦透镜,该聚焦透镜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聚焦调节。
此外,可更换镜头101包括:图像稳定驱动单元302,其驱动图像稳定透镜组301以使移位透镜移位;光圈驱动单元402,其驱动光圈组401;和聚焦驱动单元502,其驱动聚焦组501以移动聚焦透镜。
相机主体1包括上述的快门单元14、快门驱动单元15、摄像器件16、图像处理单元17和上述相机控制单元12。
快门单元14控制由摄像光学系统收集到可更换镜头101中并且供摄像器件16曝光的光量。
摄像器件16对由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以输出摄像信号。图像处理单元17对摄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然后生成图像信号。
显示单元9显示从图像处理单元17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时取景)、显示上述摄像参数、再现并显示记录在存储单元13或未图示的记录介质中的所拍摄图像。
相机控制单元12根据从操作单元11接收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设定值经由光圈驱动单元402和快门驱动单元15来控制光圈组401和快门单元14的驱动。
相机控制单元12根据在操作单元11(释放钮5)上进行的摄像准备操作(半按操作)来控制焦点组501的驱动。
例如,响应于自动聚焦操作的指令,相机控制单元12将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与聚焦组501的当前位置进行比较,以基于散焦量来计算聚焦驱动量,并将聚焦驱动量传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04。
镜头控制单元104经由聚焦驱动单元502将聚焦组501驱动控制到目标位置,以校正焦点没对准的被摄体像。
相机主体1包括作为抖动检测手段的俯仰抖动检测单元18和平摇抖动检测单元19,其能够检测图像模糊(诸如由使用者引起的手致相机抖动)。
俯仰抖动检测单元18和平摇抖动检测单元19均使用角速度传感器(振动陀螺仪)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俯仰方向(绕Z轴方向的旋转方向)和平摇方向(绕Y轴方向的旋转方向)上的图像模糊,并输出抖动信号。
相机控制单元12使用来自俯仰抖动检测单元18的抖动信号来计算图像稳定透镜组301(移位透镜)在Y轴方向上的移位位置。
类似地,相机控制单元12使用来自平摇抖动检测单元19的抖动信号来计算图像稳定透镜组301在Z轴方向上的移位位置。
相机控制单元12基于计算出的俯仰方向和/或平摇方向上的移位位置来驱动控制图像稳定透镜组301移动到目标位置,并进行图像稳定操作以减少曝光或实时取景显示期间的图像模糊。
用作镜筒的可更换镜头101包括:变焦操作环103,其改变摄像光学系统的视角;和变焦检测单元106,其检测变焦操作环103的角度。
变焦检测单元106以绝对值检测由使用者操作的变焦操作环103的角度,并且由例如电阻线性电位计(resistance linear potentiometer)构成。
关于由变焦检测单元106检测到的视角的信息被传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04,并且反映在上述相机控制单元12的各种控制中。
以下参照图3和图4说明可更换镜头101的组成部件和相机主体1的位置关系。
图3和图4是包括光轴的XY平面上的截面图,并且分别示出了可更换镜头101的缩回状态和伸出状态。
这里示出的中心线与由摄像光学系统确定的光轴实质重合,因此在下文中被定义为与光轴相同。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采用六组构造作为摄像光学系统的一个示例。
已经移动到预定光学位置的每个变焦组基于视角将来自被摄体的光聚焦在摄像器件16的摄像平面上。
此时,上述变焦组201用作第一变焦组,光圈组401和图像稳定透镜组301用作第三变焦组,聚焦组501用作第五变焦组。
摄像光学系统还包括第二变焦组202、第三变焦组203、第四变焦组204和第六变焦组206。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制透镜组的构造,并且图像稳定透镜组301和聚焦透镜组501可以用作例如第二变焦组。
可选地,透镜组的一部分可以是不可动且固定的。
下面将参照图5、图6和图7说明聚焦组单元550的构造。图5是聚焦组单元55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示出了通过拆解部分组成部件从斜前侧观察的聚焦组单元550。
图6是聚焦组单元550的侧视图。
聚焦组单元550包括筒500以及收纳在筒500内部的聚焦组501。
作为一种超声波马达的直接驱动振动波马达(以下称为振动波马达)507安装于筒500的上表面,并作为聚焦驱动单元502的致动器构成部分。
振动波马达507包括沿光轴方向的长轴线,并且响应于来自镜头控制单元104的指令通过未示出的连接构件使聚焦组501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振动波马达507包括具有振动元件的可动部508和具有摩擦构件的固定部509。
振动元件包括:振动板,其设置有摩擦接触部;和压电元件,其利用粘接剂等固定于振动板的后表面。
振动板在摩擦接触部处与摩擦构件加压接触。当将两相电压施加到压电元件时,以超声波范围中的频率引起振动(超声波振动)。
结果,在振动元件中发生共振现象并且振动元件变形,从而在摩擦接触部处产生球状运动(spherodial motion)。以这种方式,镜头控制单元104将聚焦组501驱动到目标位置。
聚焦驱动单元502生成驱动脉冲并通过该驱动脉冲进行回路的切换。
升压变压器902是输出比施加到镜头控制单元104的电压高的电压的回路部件,并且是构成用于聚焦驱动单元502的电源的回路的一部分。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旨在限制升压变压器902的使用,并且升压变压器902可以是用于步进马达的电源的一部分,该步进马达构成为用于驱动透镜组的致动器的一个示例。
尽管本示例性实施方式采用升压变压器作为回路组成部件,但是回路组成部件并非必须要构成电源,并且不限于升压变压器。当在可更换镜头101的外表面配置液晶显示器等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采用构成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部用电源的回路组成部件。
筒500配置在凸轮筒108的内周侧,并且具有沿着凸轮筒108的内圆的大致筒状形状。
升压变压器902以不从筒500朝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在筒500的侧表面500a。
当通过用作柔性基板的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供电时,升压变压器902在其中包括的线圈的卷绕轴线方向上产生磁通。
当在摄像器件16的用于产生和输出摄像信号的过程中产生这样的磁通时,该变化会作为磁噪声叠加于摄像信号,从而使图像品质劣化。
更具体地,当磁噪声到达摄像器件16时,磁场经过用于提取摄像信号的像素电荷信息的信号线,从而高频改变信号。
结果,电磁感应在信号线中产生磁性,从而在用于像素电荷信息的信号线中产生噪声。
图7是与图6所示的光轴101a正交的截面图。直进引导筒107是通过未示出的固定筒固定于镜头安装部102的固定组成部件。
未示出的卡爪以相等间隔配置于直进引导筒107的外周面。同时,在凸轮筒108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未示出的周向槽。
此外,凸轮筒108连接到变焦操作环103。通过卡爪与相应周向槽之间的接合,变焦操作环103的旋转操作使凸轮筒108绕着光轴旋转。
限制筒500在旋转方向上的运动并引导筒500在光轴方向上直进的直进引导槽107a形成于直进引导筒107。
在凸轮筒108中形成凸轮槽108a,凸轮槽108a均具有与筒500对应的在旋转方向上的角度。
同时,连接构件(以下称为凸轮从动件)520均等地间隔开并以三个相位配置,这不同于升压变压器902和振动波马达507。凸轮从动件520与相应的直进引导槽107a和相应的凸轮槽108a接合。
通过将凸轮从动件520配置在与升压变压器902和振动波马达507不同的相位,可以使筒500在光轴方向上小型化。
这可以使可更换镜头101在光轴方向上小型化。
由使用者进行的变焦操作环103的旋转操作使凸轮筒108旋转,并且凸轮从动件520与相应的直进引导槽107a和凸轮槽108a的接合使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
类似地,为其它变焦组设置未示出的互不相同的凸轮从动件,并且这些凸轮从动件与对应的直进引导槽和对应的凸轮槽(未示出)接合。
因此,由使用者进行的变焦操作环103的旋转操作使凸轮筒108旋转,并且凸轮从动件与相应的直进引导槽和相应的凸轮槽的接合使各个变焦组在光轴方向上同时伸缩。
用作柔性基板的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包括可动弯曲部907a,该可动弯曲部907a使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并由直进引导筒107保持。
因此,由直进引导筒107保持的可动弯曲部907a可以防止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干涉使筒500沿光轴方向进退的驱动,或者防止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配线断裂。
图8A和图8B均是示出摄像器件16与升压变压器902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8A示出了当变焦位置在广角端时可更换镜头101的状态,图8B示出了当变焦位置在远摄端时可更换镜头101的状态。
第一基板903被配置成与摄像器件16大致平行。升压变压器902始终被配置成比第一基板903更靠近被摄体(位于摄像器件16的相反侧)。
升压变压器902和摄像器件16被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大的距离L。在升压变压器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保持大的距离L使得摄像器件16不易受到漏磁通的影响。
如上所述,变焦操作环103的操作使各变焦组在光轴方向上伸缩,从而改变对焦距离。
此外,变焦操作环103的旋转操作使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
也就是说,当由筒500保持的升压变压器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具有距离L时,改变对焦距离的操作改变了升压变压器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的距离L。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别是当对焦距离在广角方向上时,随着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升压变压器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的距离L增大。
该构造考虑了光学系统的特征:随着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光圈直径更难以被维持。
即,在对焦距离处于光圈直径难以被维持的远摄侧的状态下,所拍摄的图像变暗。相机主体1补偿了所拍摄图像的暗度,由此可以提高摄像器件16的灵敏度。
然而,摄像器件16的灵敏度越高,摄像器件16越容易受到由升压变压器902产生的漏磁通的影响。假定当对焦距离在广角端时长度L=L1并且当对焦距离在远摄端时长度L=L2,则表达式L1<L2成立。
因此,如果使升压变压器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的距离L随着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而增大,则摄像器件16变得不易受到漏磁通的影响。
因此,升压变压器902由根据对焦距离的改变在光轴方向上伸缩的筒500保持。利用该构造,即使摄像器件16的灵敏度增大以补偿随着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而难以维持光圈直径的困难,摄像器件16也不易受到漏磁通的影响。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筒101保持在摄像器件16上形成被摄体像的摄像光学系统。
镜筒101包括用于驱动变焦透镜202、201和203的能够绕着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101a旋转的凸轮筒108。
此外,镜筒101包括保持变焦透镜的筒500,该筒500与凸轮筒108凸轮接合,并且配置在凸轮筒108的内周侧。
此外,镜筒101包括配置在凸轮筒108的内周侧并构成用于致动器507的电源的回路组成部件(升压变压器)902。
回路组成部件(升压变压器)902配置于筒500的侧表面500a。
回路组成部件(升压变压器)902的特征在于:根据凸轮筒108的旋转,与筒500一起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回路组成部件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L随着摄像光学系统的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而增大。
回路组成部件902与摄像器件16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L随着摄像光学系统的对焦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镜筒101包括:引导筒107,其配置在凸轮筒108与筒500之间,并且抑制变焦透镜的旋转以使变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和柔性基板901,其电气连接到回路组成部件902并具有可动弯曲部907a。
用作重叠有配线的重叠部的可动弯曲部907a在镜筒的径向上配置在筒500与引导筒107之间。
凸轮筒108包括使凸轮筒108和筒500彼此连接的凸轮销520,并且回路组成部件902在镜筒的周向上与凸轮销520异相位配置。
回路组成部件902的至少一部分始终在这样的范围内配置在凸轮筒108的内周侧:在该范围内,回路组成部件902在光轴方向上伸缩。
回路组成部件902构成用作振动波马达的超声波马达507用的电源。
镜筒101是包括摄像器件16并且可以插入相机主体和从相机主体移除的可更换镜头。
镜筒101包括:镜头侧端子,其电气连接到配置于相机主体的用于向镜筒供应电压的相机侧端子;和第一基板903,其上安装有电气连接到镜头侧端子的一端的连接器部。
镜筒101包括在光轴方向上配置得比镜筒101的安装部更靠近被摄体的第一基板903。
当回路组成部件902在光轴方向上处于最靠近像面的位置时,回路组成部件902处于比第一基板903更靠近被摄体的位置。
以下将参照图9A和图9B说明聚焦组单元550与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之间的关系。
图9A是用于说明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包括安装部901a,构成用于振动波马达507的电源的升压变压器902安装于该安装部901a。
用作柔性基板的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待连接到第一基板903的部分904。
用作柔性基板的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在其一端处包括设置有连接部905的部件901d。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从安装部901a到设置有连接部905的部件901d的部分由配线部901b一体地形成。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在其不同于设置有部件901d的一端的另一端处包括安装部901e。
非接触位置检测传感器908安装于安装部901e。位置检测传感器908是用于检测聚焦组501的位置、从而计算聚焦驱动量的非接触检测传感器。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从安装部901a到安装有位置检测传感器908的安装部901e的部分由配线部901c一体地形成。升压变压器902设置在部件901d与安装部901e之间,并且与配线部901b以及配线部901c成为一体。
图11是从第一基板903侧观察时的聚焦组单元550的立体图。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连接部904连接到第一基板903。
电触点105在其一端通过连接器部105b电连接到第一基板903。如图2所示,电触点105通过端子105a将来自相机主体1的电源单元10的电力供应到可更换镜头101。
即,从相机主体1供应的电力经过设置在第一基板903和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中的连接部904并且由升压变压器902输出为适当的电压。
图9B是用于说明聚焦组单元550与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振动波马达507包括驱动所需的第二基板906。柔性印刷配线板901设置在聚焦组单元550的外侧。
如图8A和图8B所示,第一基板903的主平面平行于摄像器件16地配置。
设置在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部件901d中的连接部905用于连接到第二基板906。
用于在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中从安装部901a连接到部件901d的配线部901b被配置成与图8A和图8B所示的摄像器件16大致平行并且位于筒500的被摄体侧(位于摄像器件16的相反侧)。
配线部901b以与凸轮从动件(凸轮销)520相同的相位配置。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在避开凸轮从动件(凸轮销)520的状态下一体地配置在聚焦组单元550的外侧。
由于配线部901b配置在筒500的被摄体侧(位于摄像器件16的相反侧),因此摄像器件16变得不易受到漏磁通的影响。
图10A是当以与图9A中的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时的立体图。配线部901c用于将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从安装部901a连接到安装有位置检测传感器908的安装部901e。
配线部901c与图8A和图8B所示的摄像器件16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位于筒500的被摄体侧(位于摄像器件16的相反侧)。
配线部901c以与凸轮从动件(凸轮销)520相同的相位配置。因此,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在避开凸轮从动件520的状态下一体地配置在聚焦组单元550的外侧。
图10B是用于说明第一基板903与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第一基板903的主面大致平行于图8A和图8B所示的摄像器件16地配置。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待连接到第一基板903的部分904。
柔性印刷配线板901在连接部904与构成振动波马达507用的电源的升压变压器902的安装部之间包括可动弯曲部907a、其间介入伸长部907b。
如图7所示,在凸轮筒108旋转并且凸轮从动件(凸轮销)520与直进引导槽107a和凸轮槽108a接合的情况下,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
因此,柔性印刷配线板901通过使可动弯曲部907a相对于连接部904移动并改变伸长部907b的过长的长度而允许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连接部905用于连接到第二基板906。
图12A和图12B是用于说明当筒500在箭头所示的光轴方向上朝向被摄体侧移动时可动弯曲部907a的移动的图。
图12A是从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截面方向观察时的图。当筒500在光轴方向上朝向被摄体侧移动时,可动弯曲部907a也朝向被摄体侧移动。
此时,部分907c由不同于筒500的构件保持。如图12B所示,在部分907c被约束的状态下,可动弯曲部907a的移动使伸长部907b在侧面907b'变长。
可动弯曲部907a是配线在光轴方向上重叠的重叠部。
因此,当筒500如箭头移动所示沿光轴方向朝向被摄体侧移动时,例如,升压变压器902的安装部901a和安装有位置检测传感器908的安装部901e与筒500一起在轴线方向上朝向被摄体侧移动。
因此,建立了从第一基板903到第二基板906的回路连接。
由于可动弯曲部907a和伸长部907b被设置为使筒500在光轴方向上伸缩,因此,相对于连接部904的配线长度,与第二基板906连接的部分905的配线长度变短。
即,从振动波马达507到构成用于驱动振动波马达507的电源的升压变压器902的配线长度可以以最短距离配线。
以这种方式,柔性印刷配线板901的用于避开凸轮从动件520的部分通过使用位于筒500的被摄体侧(位于摄像器件16的相反侧)的配线部901b和配线部901c来配置,使得摄像器件16变得不易受漏磁通的影响。
通过一体地配置柔性印刷配线板901与筒500,对于图5所示的聚焦组单元550的构造形成了最适当的形状。
尽管已经说明了本公开的合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构成用于驱动致动器的电源的回路组成部件可以配置在筒的位于凸轮筒的内周的侧表面。结果,可以实现镜头安装部的小型化。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镜筒,其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被构造为在摄像器件上形成被摄体像;
凸轮筒,其被构造为绕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旋转以驱动构成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
筒,其被构造为保持所述第一透镜并且与所述凸轮筒凸轮接合,并且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内周侧;以及
回路组成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所述内周侧并且构成用于致动器的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路组成部件配置在所述筒的侧表面,并且
所述回路组成部件被构造为根据所述凸轮筒的旋转而与所述筒一起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随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对焦距离朝向远摄方向移动,所述回路组成部件与所述摄像器件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还包括:
引导筒,其配置在所述凸轮筒与所述筒之间,并且被构造为抑制所述第一透镜的旋转以便使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和
柔性基板,其包括电气连接到所述回路组成部件并重叠有配线的重叠部,
其中,所述重叠部在所述镜筒的径向上配置在所述筒和所述引导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还包括凸轮销,所述凸轮销被构造为使所述凸轮筒和所述筒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回路组成部件在所述镜筒的周向上以与所述凸轮销不同的相位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
所述致动器被构造为在光轴方向上驱动第二透镜,并且
所述第二透镜是聚焦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是变焦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回路组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回路组成部件沿光轴方向伸缩的范围内始终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内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回路组成部件构成用于振动波马达的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振动波马达是超声波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随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对焦距离增加,所述回路组成部件与所述摄像器件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中,
所述镜筒是可更换镜头,该可更换镜头能够插入包括所述摄像器件的相机主体或从所述相机主体移除,
所述镜筒包括:
镜头侧端子,其电气连接到配置于所述相机主体以向所述镜筒供应电压的相机侧端子;和
第一基板,电气连接到所述镜头侧端子的一端的连接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被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比所述镜筒的安装部靠近被摄体;并且
当所述回路组成部件在光轴方向上处于最靠近像面的位置时,所述回路组成部件处于比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被摄体的位置。
1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镜筒,其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其被构造为在摄像器件上形成被摄体像;
凸轮筒,其被构造为绕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旋转以驱动构成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
筒,其构造为保持所述第一透镜且与所述凸轮筒凸轮接合,并且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内周侧;和
回路组成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内周侧并且构成用于致动器的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路组成部件配置于所述筒的侧表面,且
所述回路组成部件被构造为根据所述凸轮筒的旋转而与所述筒一起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
相机主体包括所述摄像器件。
CN202010143516.7A 2019-03-07 2020-03-04 镜筒和摄像设备 Active CN111665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1913 2019-03-07
JP2019041913A JP7187355B2 (ja) 2019-03-07 2019-03-07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5608A true CN111665608A (zh) 2020-09-15
CN111665608B CN111665608B (zh) 2022-08-16

Family

ID=7233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3516.7A Active CN111665608B (zh) 2019-03-07 2020-03-04 镜筒和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1908B2 (zh)
JP (1) JP7187355B2 (zh)
CN (1) CN1116656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2486A (zh) * 2004-05-26 2005-11-30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的镜头镜筒
US20130044381A1 (en) * 2011-02-09 2013-02-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201317978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kon Corp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装置、それを備える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US8643956B2 (en) * 2010-12-28 2014-0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80231734A1 (en) * 2017-02-14 2018-08-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649A (ja) * 1993-10-21 1995-05-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
JP3376659B2 (ja) * 1993-12-10 2003-02-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
US8339503B2 (en) * 2008-09-10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5998699B2 (ja) 2012-07-20 2016-09-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
WO2014208195A1 (ja) * 2013-06-26 2014-12-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2486A (zh) * 2004-05-26 2005-11-30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的镜头镜筒
US8643956B2 (en) * 2010-12-28 2014-0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044381A1 (en) * 2011-02-09 2013-02-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201317978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kon Corp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装置、それを備える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US20180231734A1 (en) * 2017-02-14 2018-08-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44278A (ja) 2020-09-10
JP7187355B2 (ja) 2022-12-12
US11391908B2 (en) 2022-07-19
CN111665608B (zh) 2022-08-16
US20200285019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5639B2 (ja)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レンズ鏡筒調整装置
US7437064B2 (en) Drive mechanism for camera
JP4789655B2 (ja) 振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4750565B2 (ja) 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4493046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のレンズ鏡筒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963596B2 (ja) 移動体を保持するための保持機構、およびこの保持機構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4455350B2 (ja) 撮像装置
JP7237658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249934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
US20100086291A1 (en) Camera modul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214381107U (zh) 相机模组及移动终端
JP580051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23111971A (ja) 光学機器
CN111665608B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JP2007233140A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
JP2008046200A (ja)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US20220229265A1 (en)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JP200604790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1644638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1104363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6008995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22150648A (ja) 光学機器
US11974043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unit,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230016323A1 (en) Optical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CN115903335A (zh) 能够小型化的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