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0749B -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0749B
CN111660749B CN202010605033.4A CN202010605033A CN111660749B CN 111660749 B CN111660749 B CN 111660749B CN 202010605033 A CN202010605033 A CN 202010605033A CN 111660749 B CN111660749 B CN 111660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ntrol unit
vehicle
vehicl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5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0749A (zh
Inventor
李勇
林银聚
杨国库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50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0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0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48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regulating means inside the flui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车高控制单元采用内部预设的车身高度控制调节策略,通过控制与车高调节有关的电磁阀通断状态,将前桥和后桥从各自的当前高度分别调整至目标高度,针对安装有较小充气源即压缩机和储气罐的车辆,设计了一种车身高度控制调节策略,在其中设置了误差范围,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车身高度,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也可有效避免较大俯仰角的产生带来的影响,既提高了乘客乘坐舒适性,又增加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悬架主要是由钢板弹簧或者螺旋弹簧,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组成,其刚度和阻尼都不可调整,为被动悬架。当被动悬架的刚度较小时,则悬架的平顺性好,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好,但是过低的悬架刚度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横摆和纵摇,破坏汽车的正常行驶状态,从而降低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而电控空气悬架作为一种刚度可以调整的主动悬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大部分汽车。但是对于那些安装有较小储气罐和压缩机的车辆,在实现汽车高度上升的过程中,无法对四个空气弹簧同时充气,只能同时对两个空气弹簧充气。而传统的做法是先将后桥的两个空气弹簧进行充气到指定高度,然后再对前桥的两个空气弹簧进行充气,但是这样则会导致车辆形成较大的俯仰角,这不仅会减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还会降低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在实现车身高度有效调节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高度调节过程中较大俯仰角的产生,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获取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2)车高控制单元采用内部预设的车身高度控制调节策略,通过控制与车高调节有关的电磁阀通断状态,将前桥和后桥从各自的当前高度分别调整至目标高度,具体如下: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xf1、xf2、xr1以及xr2的数值:xf1=h1-h0-e;xf2=h0-h1-e;xr1=h2-h0-e;xr2=h0-h2-e;公式中,h1为前桥的当前高度,h2为后桥的当前高度,h0为车身目标高度,e为允许误差值;
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 车高控制单元打开放气电磁阀,使得管路与大气相连通;此时如果xf1>xf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前桥降低,此时如果xr1>xr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后桥降低;
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 车高控制单元打开充气电磁阀,使得管路与压缩机相连通;此时如果xf1<xf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前桥升高,此时如果xr1<xr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后桥升高;
如果(xf1>0)||(xf2>0)||(xr1>0)||(xr2>0)==0时,各电磁阀都关闭,使车身高度保持不变。
具体地,在放气过程中,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当放气过程结束时,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
具体地,在充气过程中,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当充气过程结束时,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
具体地,所述目标高度是根据车辆目前的行驶速度自动设定或者直接由驾驶员直接设定,并发送到车高控制单元。
具体地,所述允许误差值e的范围为[-2,+2]mm。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利用车高控制系统的前桥高度传感器和后桥高度传感器获取分别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信号,并将当前高度信号滤波后传送到车高控制单元。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在针对安装有较小充气源,即压缩机和储气罐的车辆,设置了误差范围,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车身高度,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也可有效避免较大俯仰角的产生带来的影响,既提高了乘客乘坐舒适性,又增加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子机械制动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发明。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获取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
具体地,利用车高控制系统的前桥高度传感器2和后桥高度传感器5分别获取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信号,并将当前高度信号滤波后传送到车高控制单元。
(2)上述车高控制单元采用内部预设的车身高度控制调节策略,通过控制与车高调节有关的电磁阀通断状态,将前桥和后桥从各自的当前高度分别调整至目标高度,具体如下: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xf1、xf2、xr1以及xr2的数值:
xf1=h1-h0-e;xf2=h0-h1-e;xr1=h2-h0-e;xr2=h0-h2-e。
公式中,h1为前桥的当前高度,由前桥高度传感器2测得,并发送到车高控制单元。h2为后桥的当前高度,由后桥高度传感器5测得,并发送到车高控制单元。h0为车身目标高度,由目标高度确认单元根据车辆目前的行驶速度自动设定或者直接由驾驶员直接设定,并发送到车高控制单元。e为允许误差值。作为优选,允许误差值e的范围为[-2,+2]mm。
(2.1)如果(xf1>0)||(xf2>0)||(xr1>0)||(xr2>0)==0时,则不需要调整车身高度。车高控制单元向各电磁阀失能控制信号使各其电磁阀均关闭,使车身高度保持不变。
(2.2)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 则需要将车身高度降低,具体如下:
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4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得管路与大气相连通,此时,充气电磁阀3、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和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均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如果xf1>xf2,在打开放气电磁阀4大约0.15秒之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前桥的高度降低。当(xf1>0)||(xf2>0)==0时,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4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大约0.15秒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结束放气。
此时如果xr1>xr2,在打开放气电磁阀4大约0.15秒之后,高控制单元再向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后桥的高度降低。当(xr1>0)||(xr2>0)==0时,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4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大约0.15秒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结束放气。
(2.3)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则需要将车身高度升高,具体如下:
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3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得管路与压缩机相连通。此时,放气电磁阀4、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和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均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如果xf1<xf2,在打开充气电磁阀3大约0.15秒之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前桥的高度升高。当(xf1>0)||(xf2>0)==0时,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3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大约0.15秒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1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结束充气。
此时如果xr1<xr2,在打开充气电磁阀3大约0.15秒之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使后桥的高度升高。当(xr1>0)||(xr2>0)==0时,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3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大约0.15秒后车高控制单元再向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6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结束充气。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在针对安装有较小充气源即压缩机和储气罐的车辆,设置了误差范围,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车身高度,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也可有效避免较大俯仰角的产生带来的影响,既提高了乘客乘坐舒适性,又增加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获取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2)车高控制单元采用内部预设的车身高度控制调节策略,通过控制与车高调节有关的电磁阀通断状态,将前桥和后桥从各自的当前高度分别调整至目标高度,具体如下: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xf1、xf2、xr1以及xr2的数值:xf1=h1-h0-e;xf2=h0-h1-e;xr1=h2-h0-e;xr2=h0-h2-e;公式中,h1为前桥的当前高度,h2为后桥的当前高度,h0为车身目标高度,e为允许误差值;
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 车高控制单元打开放气电磁阀,使得管路与大气相连通;此时如果xf1>xf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前桥降低,此时如果xr1>xr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后桥降低;
如果(xf1>0)||(xf2>0)||(xr1>0)||(xr2>0)!=0且xf1+xr1<xf2+xr2时, 车高控制单元打开充气电磁阀,使得管路与压缩机相连通;此时如果xf1<xf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前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前桥升高,此时如果xr1<xr2,车高控制单元再打开后桥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使后桥升高;
如果(xf1>0)||(xf2>0)||(xr1>0)||(xr2>0)==0时,各电磁阀都关闭,使车身高度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气过程中,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当放气过程结束时,车高控制单元向放气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气过程中,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当充气过程结束时,车高控制单元向充气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随后再向相应的空气弹簧控制电磁阀发出失能控制信号使其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高度是根据车辆目前的行驶速度自动设定或者直接由驾驶员直接设定,并发送到车高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允许误差值e的范围为[-2,+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车高控制系统的前桥高度传感器和后桥高度传感器获取分别前桥和后桥的当前高度信号,并将当前高度信号滤波后传送到车高控制单元。
CN202010605033.4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660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5033.4A CN11166074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5033.4A CN11166074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749A CN111660749A (zh) 2020-09-15
CN111660749B true CN111660749B (zh) 2021-08-03

Family

ID=7239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5033.4A Active CN11166074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07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9522B (zh) * 2020-11-26 2022-06-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系统及其单轴内平衡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455175B (zh) * 2020-11-27 2022-08-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悬架高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8533A (ja) * 1997-04-10 1998-10-20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高調整装置
CN202764646U (zh) * 2012-08-21 2013-03-06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车身升降控制装置
CN104015581A (zh) * 2014-05-20 2014-09-03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
DE102015107674A1 (de) * 2014-05-16 2015-1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luftfeder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5599558A (zh) * 2016-01-15 2016-05-25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调节与整车姿态联合控制方法
CN105946497A (zh) * 2016-07-11 2016-09-21 安庆新景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整车姿态控制方法
CN106143039A (zh) * 2016-08-23 2016-11-23 河北嘉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车高调节的控制方法
CN108068570A (zh) * 2017-06-12 2018-05-25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与整车姿态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JP2018122735A (ja) * 2017-02-01 2018-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高制御システム
JP2019038500A (ja) * 2017-08-29 2019-03-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9649106A (zh) * 2018-12-03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8931063U (zh) * 2018-09-07 2019-06-04 华侨大学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车高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528A (ja) * 1996-07-04 1998-01-20 Hino Motors Ltd 車高調節装置
JP2001219727A (ja) * 2000-02-14 2001-08-14 Hino Motors Ltd 車高調節装置
JP2008265428A (ja) * 2007-04-17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制御装置
DE102011084669B4 (de) * 2011-05-27 2020-06-0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und Steuerung eines pneumatischen Niveauregelsystems eines Fahrwerksystems
KR20140030747A (ko) * 2012-09-03 2014-03-1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고조정장치
CN203093670U (zh) * 2013-01-25 2013-07-31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
CN104097482B (zh) * 2013-04-07 2016-07-06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ecas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587369B (zh) * 2013-10-17 2015-09-30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210652583U (zh) * 2019-05-21 2020-06-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汽车独立悬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8533A (ja) * 1997-04-10 1998-10-20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高調整装置
CN202764646U (zh) * 2012-08-21 2013-03-06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车身升降控制装置
DE102015107674A1 (de) * 2014-05-16 2015-1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luftfeder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4015581A (zh) * 2014-05-20 2014-09-03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
CN105599558A (zh) * 2016-01-15 2016-05-25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调节与整车姿态联合控制方法
CN105946497A (zh) * 2016-07-11 2016-09-21 安庆新景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整车姿态控制方法
CN106143039A (zh) * 2016-08-23 2016-11-23 河北嘉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车高调节的控制方法
JP2018122735A (ja) * 2017-02-01 2018-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高制御システム
CN108068570A (zh) * 2017-06-12 2018-05-25 江苏大学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与整车姿态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JP2019038500A (ja) * 2017-08-29 2019-03-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208931063U (zh) * 2018-09-07 2019-06-04 华侨大学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车高控制系统
CN109649106A (zh) * 2018-12-03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闭环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身高度与姿态控制;李海燕等;《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20;第40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749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0749B (zh) 一种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控制方法
CN107499271B (zh) 一种基于电控空气悬架的客车防侧翻控制方法
US7997600B2 (e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suspension system
RU2405692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ем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5082920A (zh) 阻尼与车身高度可调互联空气悬架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099533B (zh) 一种iahc智能电控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106414121B (zh) 用于对空气悬挂式机动车辆进行水平调节的方法
CN108839532B (zh) 一种四角互联空气悬架的互联状态控制方法
CN104827849A (zh) 一种ahc高度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105946497A (zh) 整车姿态控制方法
CN108297642A (zh) 共享气室空气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061049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djustable roll stabilizer
CN109677227B (zh)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车身姿态调节系统与方法
CN208931063U (zh)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车高控制系统
CN114619824A (zh) 车身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842582U (zh) 一种阻尼连续可调和刚度可变的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209738734U (zh)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车身姿态调节系统
CN111976409B (zh) 一种车辆舒适性和操稳性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25007A (zh) 一种汽车智能悬架系统
CN201516795U (zh) 空气悬挂装置
JP2621390B2 (ja) 電子制御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1047832A (ja) 車輌の減衰係数制御装置
CN205036772U (zh) 微型自平衡式橡胶空气弹簧
CN109515105A (zh)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用带多层附加气室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
CN204451915U (zh) 一种空气弹簧商用车防侧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