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5422B -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5422B
CN111645422B CN202010128157.8A CN202010128157A CN111645422B CN 111645422 B CN111645422 B CN 111645422B CN 202010128157 A CN202010128157 A CN 202010128157A CN 111645422 B CN111645422 B CN 111645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pply
discharge
flow path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5422A (zh
Inventor
大久保胜弘
钟江贵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45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5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5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5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tubula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145Structure of the manif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153Structures including a sen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3Features not dealing with the colouring process per se, e.g. construction of printers or heads, driving circuit adap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9Manif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59Matrix arrangement of the pressure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67Multiple feed channels per ink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削减液体喷射头的尺寸的同时对供给流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降低进行抑制的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所述液体喷出头具备:液体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供给流道,其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排出流道,其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所述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供给部和所述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有一种从多个喷嘴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液体喷射装置,所述循环式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向多个喷嘴供给液体的共同液室、向共同液室供给液体的供给流道、以及从共同液室排出液体的排出流道。
例如,设想一种如下的结构,即,为了适当地降低油墨等液体的粘度,从而对被供给至供给流道的液体进行加热的结构。由于在通过共同液室的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会降低,因此排出流道内的液体的温度低于供给流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情况较多。有时因如上这样的供给流道内的液体与排出流道内的液体之间的温度差,而导致供给流道内的液体的温度降低。如果使供给流道和排出流道充分地分离,则因与排出流道内的液体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供给流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降低会被抑制。然而,例如在将供给流道和排出流道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地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的结构中,存在水平方向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尺寸较大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73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具备:液体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供给流道,其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以及排出流道,其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所述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供给部和所述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以及喷出控制部,其对由所述液体喷出头实施的液体的喷出进行控制,所述液体喷出头具备:液体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供给流道,其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以及排出流道,其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所述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供给部和所述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附图说明
图1为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进行例示的框图。
图2为液体喷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液体喷出头的俯视图。
图4为液体喷出头的俯视图。
图5为对循环头的结构进行例示的俯视图。
图6为液体喷出头中的油墨的流道的说明图。
图7为液体喷出头的剖视图。
图8为对液体喷出头中的温度检测元件的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剖视图。
图9为被形成于流道结构体的内部的流道的立体图。
图10为被形成于流道结构体的内部的流道的立体图。
图11为被形成于流道结构体的内部的流道的俯视图。
图12为构成流道结构体的多个基板与内部的流道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为第一供给流道以及第一排出流道的立体图。
图14为第一供给流道以及第一排出流道的俯视图。
图15为第一供给流道以及第一排出流道的侧视图。
图16为第二供给流道以及第二排出流道的立体图。
图17为第二供给流道以及第二排出流道的俯视图。
图18为第二供给流道以及第二排出流道的侧视图。
图19为温度检测元件与流道结构体的流道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设想相互正交的X轴、Y轴和Z轴。如在图2中所例示的那样,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X轴的一个方向标记为X1方向,将X1方向的相反的方向标记为X2方向。同样地,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Y轴且相互相反的方向标记为Y1方向以及Y2方向,将从任意的地点观察时沿着Z轴且相互相反的方向标记为Z1方向以及Z2方向。包括X轴和Y轴的X-Y平面相当于水平面。Z轴为沿着铅直方向的轴线,Z2方向相当于铅直方向的下方。
图1为对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进行例示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向介质11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的液滴的喷墨式印刷装置。介质11典型而言为印刷纸张。但是,例如树脂薄膜或者布帛等任意材质的印刷对象被用作介质11。
如在图1中所例示的那样,在液体喷出装置100中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容器12。例如,能够相对于液体喷出装置100而拆装的盒、由挠性的薄膜而形成的袋状的油墨袋、或者能够对油墨进行补充的油墨罐被用作液体容器12。如在图1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容器12包括第一液体容器12a和第二液体容器12b。在第一液体容器12a中贮留第一油墨,在第二液体容器12b中贮留第二油墨。
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为不同种类的油墨。第二油墨与第一油墨相比具有消耗量较多的倾向。例如,若设想使用了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普通的彩色印刷,则基本上存在蓝绿色油墨以及品红色油墨的消耗量与其他颜色的彩色油墨的消耗量相比较多这样的倾向。以以上的倾向作为前提,在本实施方式中,蓝绿色油墨或者品红色油墨被用作第二油墨,蓝绿色油墨或者品红色油墨以外的彩色油墨被用作第一油墨。
如在图1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控制单元21、温度检测元件22、输送机构23、移动机构24和液体喷出单元25。控制单元21对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各要素进行控制。控制单元21具备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温度检测元件22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单元25内的油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元件22被设置于液体喷出单元25。
输送机构23在由控制单元21实施的控制下,沿着Y轴对介质11进行输送。移动机构24在由控制单元21实施的控制下,使液体喷出单元25沿着X轴而进行往复。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24具备对液体喷出单元25进行收纳的大致箱型的输送体241、和被固定有输送体241的无接头带242。另外,也可以采用将液体容器12与液体喷出单元25一起搭载于输送体241上的结构。
液体喷出单元25在由控制单元21实施的控制下,将从液体容器12被供给的油墨从多个喷嘴的各自向介质11喷出。通过与由输送机构23实施的介质11的输送和输送体241的反复的往复同时地,使液体喷出单元25向介质11喷出油墨,从而在介质11的表面上形成图像。
图2为液体喷出单元25的分解立体图。如在图2中所例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单元25具备支承体251和多个液体喷出头252。支承体251为,对多个液体喷出头252进行支承的板状部件。在支承体251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253。各液体喷出头252在被插入至安装孔253中的状态下,被支承体251支承。多个液体喷出头252沿着X轴以及Y轴而排列成矩阵状。但是,液体喷出头252的个数、以及多个液体喷出头252的排列的方式并不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
多个液体喷出头252的各自在由控制单元21实施的控制下喷出油墨的液滴。即,控制单元21作为对由液体喷出头252实施的油墨的喷出进行控制的喷出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如在图2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头252具备流道结构体31、配线基板32和保持部件33。流道结构体31位于配线基板32与保持部件33之间。具体而言,相对于流道结构体31在Z2方向上设置有保持部件33,相对于流道结构体31在Z1方向上设置有配线基板32。
图3为从Z1方向观察了液体喷出头252的俯视图。如在图3中所例示的那样,各液体喷出头252的流道结构体31以及保持部件33被构成为,在沿着Z轴的俯视观察时包含第一部分U1、第二部分U2和第三部分U3的外形。第一部分U1、第二部分U2和第三部分U3沿着Y轴排列。第二部分U2位于第一部分U1与第三部分U3之间。具体而言,第一部分U1相对于第二部分U2而位于Y1方向,第三部分U3相对于第二部分U2而位于Y2方向。配线基板32被形成为,与第二部分U2相对应的外形。
在图3中图示了,沿着Y轴的第二部分U2的中心线Lc。第一部分U1相对于中心线Lc而位于X2方向,第三部分U3相对于中心线Lc而位于X1方向。即,第一部分U1和第三部分U3隔着中心线Lc而位于相反的方向。如在图3中所例示的那样,以各液体喷出头252的第三部分U3与其他液体喷出头252的第一部分U1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多个液体喷出头252沿着Y轴而被排列。
如在图3中所例示的那样,各液体喷出头252具备接地部34。接地部34为,被使用于液体喷出头252的接地的电极。接地部34沿着第三部分U3的X1方向的侧面而被设置。即,第三部分U3中的、与在Y2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液体喷出头252的第一部分U1相对置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置有接地部34。在以上的结构中,接地部34并不存在于,各液体喷出头252的第三部分U3与在Y2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液体喷出头252的第一部分U1之间。因此,与在Y2方向上相邻的液体喷出头252中接地部34存在于第一部分U1与第三部分U3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在使第一部分U1与第三部分U3充分地接近的状态下对多个液体喷出头252进行设置。
图4为从Z2方向观察了液体喷出头252的俯视图。如在图4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头252具备四个循环头H1~H4。图2的保持部件33为,对四个循环头H1~H4进行收纳以及支承的结构体。各循环头Hn(n=1~4)从多个喷嘴N喷出油墨。如在图4中所例示的那样,多个喷嘴N被区分为,第一喷嘴列La和第二喷嘴列Lb。第一喷嘴列La以及第二喷嘴列Lb的各自为,沿着Y轴而排列的多个喷嘴N的集合。第一喷嘴列La和第二喷嘴列Lb以在X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被并列设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与第一喷嘴列La相关联的要素的符号上添加下标a,在与第二喷嘴列Lb相关联的要素的符号上添加下标b。
图5为对各循环头Hn的结构进行例示的俯视图。在图5中示意性地图示了从Z1方向观察的循环头Hn的内部的结构。如在图5中所例示的那样,各循环头Hn具备第一液体喷出部Qa和第二液体喷出部Qb。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喷出部Qa将从第一液体容器12a被供给的第一油墨从第一喷嘴列La的各喷嘴N喷出。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喷出部Qb将从第二液体容器12b被供给的第二油墨从第二喷嘴列Lb的各喷嘴N喷出。
第一液体喷出部Qa具备第一液体贮留室Ra、多个压力室Ca和多个驱动元件Ea。第一液体贮留室Ra为,跨及第一喷嘴列La的多个喷嘴N而连续的共同液室。压力室Ca和驱动元件Ea针对第一喷嘴列La的每个喷嘴N而被形成。压力室Ca为,与喷嘴N连通的空间。从第一液体贮留室Ra被供给的第一油墨被填充到多个压力室Ca的各自中。驱动元件Ea使压力室Ca内的第一油墨的压力发生变动。通过例如使压力室Ca的壁面发生变形从而使该压力室Ca的容积发生变化的压电元件、或者通过压力室Ca内的第一油墨的加热从而使在压力室Ca内产生气泡的发热元件,作为驱动元件Ea而适当地被利用。通过驱动元件Ea使压力室Ca内的第一油墨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该压力室Ca内的第一油墨从喷嘴N被喷出。即,压力室Ca作为产生用于喷出从第一液体贮留室Ra被供给的第一油墨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室而发挥功能。
与第一液体喷出部Qa同样地,第二液体喷出部Qb具备第二液体贮留室Rb、多个压力室Cb和多个驱动元件Eb。第二液体贮留室Rb为,跨及第二喷嘴列Lb的多个喷嘴N而连续的共同液室。压力室Cb和驱动元件Eb针对第二喷嘴列Lb的每个喷嘴N而被形成。从第二液体贮留室Rb被供给的第二油墨被填充到多个压力室Cb的各自中。驱动元件Eb为例如上述的压电元件或者发热元件。通过驱动元件Eb使压力室Cb内的第二油墨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该压力室Cb内的第二油墨从喷嘴N被喷出。即,与压力室Ca同样地,压力室Cb作为产生用于喷出从第二液体贮留室Rb被供给的第二油墨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室而发挥功能。
如在图5中所例示的那样,在各循环头Hn中设置有供给口Ra_in、排出口Ra_out、供给口Rb_in和排出口Rb_out。供给口Ra_in以及排出口Ra_out与第一液体贮留室Ra连通。供给口Rb_in以及排出口Rb_out与第二液体贮留室Rb连通。
图2的流道结构体31为,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将被贮留在液体容器12中的油墨供给至四个循环头H1~H4的流道的结构体。配线基板32为,用于将各液体喷出头25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21的安装部件。
图6为液体喷出头252中的油墨的流道的说明图。另外,虽然在图6中,将四个循环头H1~H4便于理解地图示在表示流道结构体31的虚线的框线的内侧,但是四个循环头H1~H4实际上位于流道结构体31的外侧。
如在图6中所例示的那样,流道结构体31具备第一供给口Sa_in、第一排出口Da_out、第二供给口Sb_in和第二排出口Db_out。向第一供给口Sa_in供给被贮留在第一液体容器12a中的第一油墨。向第二供给口Sb_in供给被贮留在第二液体容器12b中的第二油墨。如在图6中所例示的那样,在流道结构体31的内部形成有第一供给流道Sa、第一排出流道Da、第二供给流道Sb和第二排出流道Db。
第一供给流道Sa为,用于将从第一液体容器12a被供给至第一供给口Sa_in的第一油墨向四个循环头H1~H4供给的流道。在第一供给流道Sa中且在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a_in的上游侧处,针对每个循环头Hn而形成有过滤器部Fa_n。在各过滤器部Fa_n中设置有对混入到第一油墨中的异物或者气泡进行捕集的过滤器。通过了第一供给口Sa_in、第一供给流道Sa和过滤器部Fa_n的第一油墨,经由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a_in而被供给到第一液体贮留室Ra中。
被供给至第一液体贮留室Ra的第一油墨中的、未从第一喷嘴列La的各喷嘴N被喷出的第一油墨从排出口Ra_out被排出。第一排出流道Da为,用于从四个循环头H1~H4向第一排出口Da_out排出第一油墨的流道。具体而言,从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贮留室Ra被排出至排出口Ra_out的第一油墨,通过第一排出流道Da而从第一排出口Da_out被排出至流道结构体31的外部。
第二供给流道Sb为,用于将从第二液体容器12b被供给至第二供给口Sb_in的第二油墨向四个循环头H1~H4供给的流道。在第二供给流道Sb中且在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b_in的上游侧处,针对每个循环头Hn而形成有过滤器部Fb_n。在各过滤器部Fb_n中设置有对混入到第二油墨中的异物或者气泡进行捕集的过滤器。通过了第二供给口Sb_in、第二供给流道Sb和过滤器部Fb_n的第二油墨,经由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b_in而被供给到第二液体贮留室Rb中。
被供给至第二液体贮留室Rb的第二油墨中的、未从第二喷嘴列Lb的各喷嘴N被喷出的第二油墨从排出口Rb_out被排出。第二排出流道Db为,用于从四个循环头H1~H4向第二排出口Db_out排出第二油墨的流道。具体而言,从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贮留室Rb被排出至排出口Rb_out的第二油墨,通过第二排出流道Db而从第二排出口Db_out被排出至流道结构体31的外部。
如在图6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第一循环机构40a和第二循环机构40b。第一循环机构40a具备第一循环流道41a、第一循环泵42a、第一加热机构43a和第一供给流道44a。第一循环流道41a使从流道结构体31的第一排出口Da_out被排出的第一油墨回流到第一液体容器12a中。第一循环泵42a为,将被贮留在第一液体容器12a中的第一油墨以预定的压力送出的加压输送机构。
第一加热机构43a通过对从第一循环泵42a被送出的第一油墨进行加热,从而对第一油墨的温度进行调节。例如,电热线等发热体被用作第一加热机构43a。第一供给流道44a将由第一加热机构43a实施了加热后的第一油墨供给至流道结构体31的第一供给口Sa_in。即,第一加热机构43a被设置在第一供给流道Sa的上游侧,并且对被供给至该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油墨进行加热。
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能理解的那样,被贮留在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贮留室Ra的第一油墨中的、未从第一喷嘴列La的各喷嘴N被喷出的第一油墨按照排出口Ra_out→第一排出流道Da→第一排出口Da_out→第一循环流道41a→第一液体容器12a→第一循环泵42a→第一加热机构43a→第一供给流道44a→第一供给口Sa_in→第一供给流道Sa→过滤器部Fa_n→供给口Ra_in→第一液体贮留室Ra这样的路径而进行循环。即,执行使在各循环头Hn中未被喷出的第一油墨回流至该循环头Hn的循环动作。
与第一循环机构40a同样地,第二循环机构40b具备第二循环流道41b、第二循环泵42b、第二加热机构43b和第二供给流道44b。第二循环流道41b使从流道结构体31的第二排出口Db_out被排出的第二油墨回流到第二液体容器12b。第二循环泵42b将被贮留在第二液体容器12b中的第二油墨以预定的压力送出。第二加热机构43b被设置在第二供给流道Sb的上游侧,并且对被供给至该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油墨进行加热。
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能理解的那样,被贮留在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贮留室Rb的第二油墨中的、未从第二喷嘴列Lb的各喷嘴N被喷出的第二油墨,按照排出口Rb_out→第二排出流道Db→第二排出口Db_out→第二循环流道41b→第二液体容器12b→第二循环泵42b→第二加热机构43b→第二供给流道44b→第二供给口Sb_in→第二供给流道Sb→过滤器部Fb_n→供给口Rb_in→第二液体贮留室Rb这样的路径进行循环。即,执行使在各循环头Hn中未被喷出的第二油墨回流至该循环头Hn的循环动作。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的循环动作例如与由各液体喷出头252实施的喷出动作同时被执行。
控制单元21根据温度检测元件22所检测出的温度(以下称为“检测温度”)来对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单元21在检测温度低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进行动作,并且在检测温度高于阈值的情况下,使由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实施的加热停止。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能理解的那样,控制单元21作为对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通过第一循环机构40a的第一加热机构43a而被加热了的第一油墨的温度,在通过第一供给流道Sa、第一液体贮留室Ra和第一排出流道Da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因此,在第一供给流道Sa内的第一油墨与第一排出流道Da内的第一油墨之间存在温度差。同样地,通过第二循环机构40b的第二加热机构43b而被加热了的第二油墨的温度,在通过第二供给流道Sb、第二液体贮留室Rb和第二排出流道Db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因此,在第二供给流道Sb内的第二油墨与第二排出流道Db内的第二油墨之间存在温度差。
图7为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如在图7中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头252针对四个循环头H1~H4的各自而具备连接部36,所述连接部36用于将该循环头Hn电连接于配线基板32上。连接部36具备第一配线部361、第二配线部362、第三配线部363、第四配线部364和第五配线部365。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了各连接部36的图示。
第二配线部362和第四配线部364为,在硬质的板状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有配线的刚性配线基板。第一配线部361、第三配线部363和第五配线部365为,在挠性的薄膜的表面上形成有配线的柔性配线基板。第二配线部362被设置在流道结构体31与循环头Hn之间,第四配线部364与流道结构体31的侧面相对置。第一配线部361对循环头Hn与第二配线部362进行电连接。第三配线部363对第二配线部362与第四配线部364进行电连接。第五配线部365对第四配线部364与配线基板32进行电连接。
如在图7中所例示的那样,流道结构体31通过多个基板W(W1~W5)的层压而被构成。构成流道结构体31的多个基板W例如通过树脂材料的射出成形而被形成。多个基板W例如通过粘合剂而被相互接合在一起。
具体而言,流道结构体31为,将第一基板W1、第二基板W2、第三基板W3、第四基板W4和第五基板W5在Z2方向上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层压的构成的结构体。第一基板W1位于Z1方向的最外层,第五基板W5位于Z2方向的最外层。也可以表现为,第一基板W1位于铅直方向的最上层,第五基板W5位于铅直方向的最下层。第五基板W5与保持部件33以及四个循环头H1~H4相对置。如在图2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供给口Sa_in、第一排出口Da_out、第二供给口Sb_in和第二排出口Db_out,从第一基板W1中的Z1方向的表面(以下称为“表层面”)311突出。
如在图7中所例示的那样,配线基板32为,包括第一面321和第二面322的板状部件。第一面321为,配线基板32的Z1方向上的表面。第二面322为,配线基板32的Z2方向上的表面。即,第二面322与第一面321相反地配置。在配线基板32的第一面321上设置有连接器35。连接器35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头252和控制单元21进行电连接的连接部件。即,用于驱动液体喷出头252的各种信号从控制单元21被供给至连接器35。如在图7中所例示的那样,配线基板32以第二面322与流道结构体31的第一基板W1相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
如在图2以及图7中所例示的那样,在配线基板32的第二面322上设置有上述的温度检测元件22。具体而言,在第二面322中的、形成有被供给驱动信号或者电源电压的配线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
图8为对图7中的温度检测元件22的附近进行放大的剖视图。如在图8中所例示的那样,在流道结构体31的第一基板W1上形成有检测孔O。检测孔O为,贯穿第一基板W1的开口。在第一基板W1的表层面311上设置有壁部件313。壁部件313为,对检测孔O进行封闭的板状部件,例如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在表层面311上。壁部件313由与第一基板W1相比导热率较高的材料而构成。例如,第一基板W1由树脂材料而构成,壁部件313由金属制的薄膜而构成。
如在图8中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基板W1的表层面311上形成有支承部312。支承部312为,从表层面311向Z1方向突出的部分,并且被形成为对壁部件313进行包围的环状。以支承部312的顶面与第二面322接触的方式而设置配线基板32。即,支承部312对配线基板32进行支承。在以上的结构中,在由壁部件313的表面、支承部312的内周面和配线基板32的第二面322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根据图8能理解的那样,温度检测元件22在从Z1方向观察时位于检测孔O的内周边缘的内侧。另外,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还可以在温度检测元件22与壁部件313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例如导热润滑脂等导热性的填充材料314。
如以上所例示的那样,温度检测元件22被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基板W1上的检测孔O的内部。即,在构成流道结构体31的多个基板W中的、位于最外层的第一基板W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根据以上的结构,与例如在流道结构体31的内部设置温度检测元件22的结构相比,具有用于将温度检测元件22设置在流道结构体31中的构成被简化这样的优点。
如下文所述,检测孔O与流道结构体31的内部的流道连通。因此,温度检测元件22对流道结构体31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进行检测。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元件22被设置在配线基板32的第二面322上,因此能够通过以使第二面322与第一基板W1相对置的方式设置配线基板32的简便的工序而将温度检测元件22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处。
图9以及图10为被形成在流道结构体31的内部的流道的立体图。图11为从Z1方向观察了流道结构体31的流道的俯视图。此外,图12为用于对构成流道结构体31的多个基板W与流道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通过被形成于构成流道结构体31的多个基板W中的、沿着Z轴而相互相邻的基板W之间的空间,而形成第一供给流道Sa、第一排出流道Da、第二供给流道Sb和第二排出流道Db。具体而言,当着眼于多个基板W中的、沿着Z轴而相邻的任意的基板Wm和基板Wm+1时(m=1~4),通过在基板Wm的与基板Wm+1对置的面上所形成的槽部、和在基板Wm+1的与基板Wm对置的面上所形成的槽部的一方或者双方,从而形成基板Wm与基板Wm+1之间的流道。
如上文所述那样,第一供给流道Sa为,从第一供给口Sa_in至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贮留室Ra为止的流道,第一排出流道Da为,从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贮留室Ra至第一排出口Da_out为止的流道。第二供给流道Sb为,从第二供给口Sb_in至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贮留室Rb为止的流道,第二排出流道Db为,从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贮留室Rb至第一排出口Da_out为止的流道。
图13为提取了第一供给流道Sa以及第一排出流道Da的立体图。图14为第一供给流道Sa以及第一排出流道Da的俯视图,图15为第一供给流道Sa以及第一排出流道Da的侧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参照的各附图中,用符号“Ra/Hn”来表现各循环头Hn的第一液体贮留室Ra,用符号“Rb/Hn”来表现各循环头Hn的第二液体贮留室Rb。
如在图13至图15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供给流道Sa为,包括第一供给部Pa1、第一连结部Pa2和四个过滤器部Fa_1~Fa_4在内的流道。如根据图12以及图15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一供给部Pa1被形成于第一基板W1与第二基板W2之间。第一供给部Pa1在Y2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一供给口Sa_in连通,并且第一供给部Pa1沿着X-Y平面而向Y1方向延伸。第一供给部Pa1包括与贯穿第一基板W1的检测孔O相对应的空间。
如在图12以及图15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连结部Pa2和四个过滤器部Fa_1~Fa_4在第二基板W2与第三基板W3之间沿着X-Y平面而被形成。如在图13至图15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连结部Pa2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a1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一供给部Pa1连通。连通位置Ga1为,Y轴方向上的第一供给部Pa1的大致中央的地点。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的检测孔O位于连通位置Ga1的附近。第一连结部Pa2从连通位置Ga1起向Y2方向延伸,并分支为两个系统而与过滤器部Fa_3和过滤器部Fa_4连通。
如在图13以及图15中所例示的那样,过滤器部Fa_1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a2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一供给部Pa1连通。连通位置Ga2为,第一供给部Pa1的Y1方向上的端部的地点。过滤器部Fa_2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a3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一供给部Pa1连通。连通位置Ga3为,第一供给部Pa1中的连通位置Ga1与连通位置Ga2之间的地点。各过滤器部Fa_n经由贯穿第三基板W3、第四基板W4和第五基板W5的贯穿孔而与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a_in连通。
图16为提取了第二供给流道Sb以及第二排出流道Db的立体图。图17为第二供给流道Sb以及第二排出流道Db的俯视图,图18为第二供给流道Sb以及第二排出流道Db的侧视图。
如在图16至图18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二供给流道Sb为,包括第二供给部Pb1、第二连结部Pb2和四个过滤器部Fb_1~Fb_4在内的流道。如根据图12以及图18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二供给部Pb1被形成在第一基板W1与第二基板W2之间。第二供给部Pb1在Y2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二供给口Sb_in连通,并且第二供给部Pb1沿着X-Y平面而向Y1方向延伸。即,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二供给部Pb1被并列设置在第一基板W1与第二基板W2之间。如在图9以及图10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二供给部Pb1沿着第一供给部Pa1而形成。
如在图12以及图18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二连结部Pb2和四个过滤器部Fb_1~Fb_4在第二基板W2与第三基板W3之间沿着X-Y平面而被形成。如在图16至图18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二连结部Pb2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b1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二供给部Pb1连通。连通位置Gb1相当于第二供给部Pb1的Y1方向上的端部,并且为第一供给部Pa1的连通位置Ga1附近的地点。第二连结部Pb2从连通位置Gb1起向Y1方向延伸,并分支为两个系统而与过滤器部Fb_1和过滤器部Fb_2连通。即,第二连结部Pb2从连通位置Gb1起向与第一连结部Pa2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在图16以及图18中所例示的那样,过滤器部Fb_4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b2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二供给部Pb1连通。连通位置Gb2为,第二供给部Pb1的Y2方向上的端部的地点。过滤器部Fb_3经由被形成在第二基板W2的连通位置Gb3处的贯穿孔而与第二供给部Pb1连通。连通位置Gb3为,第二供给部Pb1中的连通位置Gb1与连通位置Gb2之间的地点。各过滤器部Fb_n经由贯穿第三基板W3、第四基板W4和第五基板W5的贯穿孔而与各循环头Hn的供给口Rb_in连通。
如根据图11能够理解的那样,循环头H1用的过滤器部Fa_1以及Fb_1、和循环头H2用的过滤器部Fa_2以及Fb_2,在从连通位置Ga1或者连通位置Gb1观察时位于Y1方向处。另一方面,循环头H3用的过滤器部Fa_3以及Fb_3、和循环头H4用的过滤器部Fa_4以及Fb_4,在从连通位置Ga1或者连通位置Gb1观察时位于Y2方向处。
如在图13至图15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排出流道Da为,包括第一排出部Pa3的流道。与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同样地,第一排出部Pa3沿着X-Y平面而延伸。具体而言,第一排出部Pa3跨及与第一供给部Pa1相比更宽的范围而沿着Y轴延伸。第一排出部Pa3的Y1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与第一排出口Da_out连通。第一排出部Pa3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超过第一供给部Pa1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
如根据图12以及图15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一排出部Pa3被形成在第四基板W4与第五基板W5之间。当将第一基板W1和第二基板W2的组标记为第一组,将第四基板W4和第五基板W5的组标记为第二组时,第一供给部Pa1被形成在第一组的基板W之间,第一排出部Pa3被形成在与第一组不同的第二组的基板W之间。即,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也可以换言之,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一排出部Pa3被形成在不同层上。此外,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一排出部Pa3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部分相互重叠。各循环头Hn的排出口Ra_out经由贯穿第五基板W5的贯穿孔而与第一排出部Pa3连通。
如上文所述那样,第一排出流道Da内的第一油墨的温度低于第一供给流道Sa内的第一油墨的温度。因此,有可能因第一排出流道Da内的第一油墨的低温而引起第一供给流道Sa内的第一油墨的温度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与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之间,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因此,存在如下这样的优点,即,即使在以充分地抑制了因与第一排出流道Da内的第一油墨的温度差而引起的第一供给流道Sa内的温度的降低的程度来确保了第一供给部Pa1与第一排出部Pa3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液体喷出头252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当从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一排出部Pa3部分重叠。因此,与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供给部Pa1和第一排出部Pa3相互不重叠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在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液体喷出头252的尺寸这样的上述的效果格外显著。
如在图16至图18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二排出流道Db为,包括第二排出部Pb3的流道。与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同样地,第二排出部Pb3沿着X-Y平面而延伸。具体而言,第二排出部Pb3跨及与第二供给部Pb1相比较宽的范围而沿着Y轴延伸。第二排出部Pb3的Y1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与第二排出口Db_out连通。第二排出部Pb3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超过第二供给部Pb1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
如根据图12以及图18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二排出部Pb3被形成在第三基板W3与第四基板W4之间。当将第一基板W1和第二基板W2的组标记为第一组,将第三基板W3和第四基板W4的组标记为第二组时,第二供给部Pb1被形成在第一组的基板W之间,第二排出部Pb3被形成在与第一组不同的第二组的基板W之间。即,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也可以换言之,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二排出部Pb3被形成在不同层上。此外,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二排出部Pb3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部分相互重叠。各循环头Hn的排出口Rb_out经由贯穿第四基板W4和第五基板W5的贯穿孔而与第二排出部Pb3连通。
如上文所述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与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之间,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因此,存在如下这样的优点,即,即使在以充分地抑制因与第二排出流道Db内的第二油墨的温度差而引起的第二供给流道Sb内的温度的降低的程度来确保了第二供给部Pb1与第二排出部Pb3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液体喷出头252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当从Z轴方向观察时,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二排出部Pb3部分重叠。因此,能够减少在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液体喷出头252的尺寸这样的上述的效果格外显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将多个基板W进行层压的简单的结构,而使Z轴方向上的第一供给部Pa1的位置和第一排出部Pa3的位置不同,并且使Z轴方向上的第二供给部Pb1的位置和第二排出部Pb3的位置不同。
另外,如在图10以及图14中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上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Pa4。第一连通通道Pa4为,贯穿第一排出部Pa3的管道。如在图10中所例示的那样,循环头H3的排出口Rb_out经由第一连通通道Pa4而与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连通。此外,如在图16以及图17中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中的第二排出口Db_out的附近形成有第二连通通道Pb4。第二连通通道Pb4为,贯穿第二排出部Pb3的管道。如在图9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排出口Da_out经由第二连通通道Pb4而与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连通。
如参照图12而上文所述的那样,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一连结部Pa2、和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以及第二连结部Pb2,通过第一基板W1、第二基板W2与第三基板W3的层压而被形成。另一方面,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和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通过第三基板W3、第四基板W4与第五基板W5的层压而被形成。
在图12中图示了,Z轴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以下称为“基准位置”)Zref。基准位置Zref为第三基板W3的两面之间的位置,且为“预定位置”的一个示例。如根据图12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一连结部Pa2、和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以及第二连结部Pb2,相对于基准位置Zref而位于Z1方向。Z1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另一方面,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和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相对于基准位置Zref而位于Z2方向。Z2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如以上所例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一排出部Pa3以及第二排出部Pb3,以相对于基准位置Zref而相互相反地配置。此外,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位于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与各第一液体喷出部Qa之间。同样地,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位于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与各第二液体喷出部Qb之间。
如根据图12能够理解的那样,第二排出流道Db的第二排出部Pb3位于第一排出流道Da的第一排出部Pa3与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或者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之间。即,第二排出部Pb3被形成在,与第一排出部Pa3相比较靠近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位置处。
作为与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设想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一方或者双方位于第一排出部Pa3与第二排出部Pb3之间的结构。在比较例中,由于对于第一供给部Pa1或者第二供给部Pb1在Z1方向以及Z2方向的双方都存在有低温的油墨,因此有可能使第一供给部Pa1内的第一油墨或者第二供给部Pb1内的第二油墨的温度降低。因此,为了向第一液体贮留室Ra以及第二液体贮留室Rb供给目标的温度的油墨,从而需要使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的设定温度上升,由此存在其结果为电力消耗增大这样的问题。
与以上的比较例对照性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和第一排出部Pa3以及第二排出部Pb3隔着基准位置Zref而相互分离。即,降低了通过第一排出部Pa3以及第二排出部Pb3的低温的油墨给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油墨的温度带来影响的程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因与第一排出部Pa3或者第二排出部Pb3的温度差而引起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油墨的温度降低的可能性。此外,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为了向第一液体贮留室Ra以及第二液体贮留室Rb供给目标的温度的油墨而所需的第一加热机构43a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3b的设定温度与比较例相比被降低,因此还存在能够减少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电力消耗这样的优点。
另外,如果第一排出部Pa3以及第二排出部Pb3中的、靠近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一方中的油墨温度的降低显著的话,易于使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中的油墨的温度降低。考虑到以上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液体容器12b的第二油墨所通过的第二排出部Pb3,与第一液体容器12a的第一油墨所通过的第一排出部Pa3相比被设置在更靠近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位置处。在第二油墨的消耗量多于第一油墨的消耗量这样的上述的倾向的前提下,循环头Hn内的第二油墨的流速大于第一油墨的流速。因此,与第一油墨相比,能够抑制第二油墨的温度的降低。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油墨相比温度难以降低的第二油墨所通过的第二排出部Pb3与第一排出部Pa3相比被设置在更靠近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降低第一供给部Pa1以及第二供给部Pb1的油墨的温度降低的可能性这样的上述的效果格外显著。
如参照图13以及图14而如上文所述那样,第一排出部Pa3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超过第一供给部Pa1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即,第一排出部Pa3的流道阻力低于第一供给部Pa1的流道阻力。因此,能够使从各循环头Hn的排出口Ra_out被排出的第一油墨,在第一排出部Pa3内顺畅地流动至第一排出口Da_out为止。另外,向第一供给部Pa1供给从第一循环泵42a被加压输送过来的第一油墨。因此,虽然是第一供给部Pa1的流道阻力超过第一排出部Pa3的流道阻力的结构,但是第一油墨顺畅地在第一供给部Pa1内流动。
如参照图16以及图17而如上文所述那样,第二排出部Pb3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超过第二供给部Pb1中的流道面积的平均值。即,第二排出部Pb3的流道阻力低于第二供给部Pb1的流道阻力。因此,能够使从各循环头Hn的排出口Rb_out被排出的第二油墨在第二排出部Pb3内顺畅地流动至第二排出口Db_out为止。另外,由于向第二供给部Pb1供给从第二循环泵42b被加压输送过来的第二油墨,因此第二油墨顺畅地在第二供给部Pb1内流动。
接下来,参照图19,而对温度检测元件22与流道结构体31的流道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在图19中所例示的那样,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中的、在从连通位置Ga1观察时位于Y2方向的部分(以下称为“共同部分”)Bc为,对于四个循环头H1~H4而言共同的流道。即,通过了共同部分Bc的第一油墨被分配至四个循环头H1~H4。
第一供给流道Sa在连通位置Ga1处,从共同部分Bc起分支为第一分支部分B1和第二分支部分B2。第一分支部分B1为,第一供给部Pa1中的、在从连通位置Ga1观察时位于Y1方向的部分。第一分支部分B1在连通位置Ga1处与共同部分Bc连通。第一分支部分B1为,用于将来自共同部分Bc的第一油墨供给至循环头H1以及循环头H2的各自的第一液体喷出部Qa中的流道。
第二分支部分B2为上述的第一连结部Pa2。与第一分支部分B1同样地,第二分支部分B2在连通位置Ga1处与共同部分Bc连通。第二分支部分B2为,用于将来自共同部分Bc的第一油墨供给至循环头H3以及循环头H4的各自的第一液体喷出部Qa中的流道。
如在图19中所例示的那样,贯穿第一基板W1的检测孔O被设置在,从共同部分Bc起分支为第一分支部分B1和第二分支部分B2的连通位置Ga1的附近。如上文所述那样,温度检测元件22被设置在检测孔O的内侧。因此,温度检测元件22被设置在连通位置Ga1的附近。具体而言,从Z轴方向观察的温度检测元件22的重心γ位于以连通位置Ga1为中心的半径ρ的圆范围内。半径ρ为,例如共同部分Bc的全长λ的1/5。共同部分Bc的全长λ为,共同部分Bc中的位于上游侧的Y2方向上的端部与位于下游侧的连通位置Ga1之间的距离。此外,温度检测元件22位于与针对每个循环头Hn而被设置的各过滤器部Fa_n相比靠上游侧处。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分支部分B1、第二分支部分B2和共同部分Bc所连通的连通位置Ga1的附近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因此无需针对每个循环头Hn而独立地设置温度检测元件22。因此,能够简化液体喷出头252的结构。
如上文所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给流道Sb的第二供给部Pb1沿着第一供给流道Sa的第一供给部Pa1而形成。因此,温度检测元件22所检测出的检测温度成为,不仅反映了第一供给流道Sa内的第一油墨的温度,还反映了第二供给流道Sb内的第二油墨的温度的数值。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存在如下这样的优点,即,通过一个温度检测元件22不仅对第一供给流道Sa还对第二供给流道Sb的油墨的温度进行检测。
以上所例示的方式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变形。在下文,对能够应用于上述的方式的具体的变形的方式进行例示。从以下的例示中被任意地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合并。
(1)在上述的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在流道结构体31中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22的第一基板W1由导热率比第一基板W1以外的基板W(W2~W5)高的材料来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高精度地对第一供给流道Sa以及第二供给流道Sb内的油墨的温度进行检测。
(2)虽然在上述的方式中,向第一供给流道Sa和第二供给流道Sb供给了不同种类的油墨,但是也可以向第一供给流道Sa和第二供给流道Sb供给相同种类的油墨。
(3)虽然在上述的方式中,例示了使搭载有液体喷出头252的输送体241往复的串行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多个喷嘴N跨及介质11的整个宽度而分布的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中。
(4)在上述的方式中所例示的液体喷出装置,除了能被采用于专门用于印刷的设备之外,还能够被采用于传真装置或者复印机等各种设备。不过,液体喷出装置的用途并不被限定于印刷。例如,喷出颜色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能够被用作为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的滤色器的制造装置。此外,喷出导电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能够被用作为形成配线基板的配线或电极的制造装置。此外,喷出与生物体相关的有机物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能够被用作为例如制造生物芯片的制造装置。
符号说明
100…液体喷出装置;11…介质;12…液体容器;12a…第一液体容器;12b…第二液体容器;21…控制单元;22…温度检测元件;23…输送机构;24…移动机构;241…输送体;242…无接头带;25…液体喷出单元;251…支承体;252…液体喷出头;253…安装孔;31…流道结构体;32…配线基板;321…第一面;322…第二面;33…保持部件;34…接地部;35…连接器;36…连接部;40a…第一循环机构;40b…第二循环机构;42a,42b…循环泵;43a,43b…加热机构;44a,44b…供给流道;Sa…第一供给流道;Sb…第二供给流道;Da…第一排出流道;Db…第二排出流道;Sa_in…第一供给口;Sb_in…第二供给口;Da_out…第一排出口;Db_out…第二排出口;Ca、Cb…压力室;Ea、Eb…驱动元件;Fa_1~Fa_4,Fb_1~Fb_4…过滤器部;Ga1~Ga3、Gb1~Gb3…连通位置;H1~H4…循环头;La…第一喷嘴列;Lb…第二喷嘴列;N…喷嘴;Pa1…第一供给部;Pa2…第一连结部;Pa3…第一排出部;Pa4…第一连通通道;Pb1…第二供给部;Pb2…第二连结部;Pb3…第二排出部;Pb4…第二连通通道;B1…第一分支部分;B2…第二分支部分;Bc…共同部分;Qa…第一液体喷出部;Qb…第二液体喷出部;Ra、Rb…液体贮留室;Ra_in、Rb_in…供给口;Ra_out、Rb_out…排出口;U1…第一部分;U2…第二部分;U3…第三部分;W…基板;W1…第一基板;W2…第二基板;W3…第三基板;W4…第四基板;W5…第五基板;Zref…基准位置。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部,其喷出液体;
供给流道,其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以及
排出流道,其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
所述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供给部和所述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供给部和所述排出部在从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观察时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位于所述液体喷出部与所述供给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流道结构体,在所述流道结构体的内部形成有所述供给流道以及所述排出流道,
所述流道结构体包括多个基板的层压,
所述供给部被形成在所述多个基板中的第一组的基板之间,
所述排出部被形成在所述多个基板中的与第一组不同的第二组的基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部包括第一液体喷出部和第二液体喷出部,
所述供给流道包括向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第一供给流道和向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第二供给流道,
所述排出流道包括从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的第一排出流道和从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流道,
所述第一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第一供给部和所述第一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第一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第二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第二供给部和所述第二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第二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给部以及所述第二供给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相对于预定位置而位于第一方向处,
所述第一排出部以及所述第二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预定位置而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被供给至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的液体与被供给至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的液体相比,消耗量较多,
所述第二排出部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与所述第一供给部或者所述第二供给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被供给至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的液体为蓝绿色油墨或者品红色油墨,
被供给至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的液体为蓝绿色油墨以及品红色油墨以外的彩色油墨,
所述第二排出部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与所述第一供给部或者所述第二供给部之间。
8.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部,其喷出液体;
供给流道,其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以及
排出流道,其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
所述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供给部和所述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液体喷出部包括第一液体喷出部和第二液体喷出部,
所述供给流道包括向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第一供给流道和向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第二供给流道,
所述排出流道包括从所述第一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的第一排出流道和从所述第二液体喷出部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流道,
所述第一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第一供给部和所述第一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第一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第二供给流道中的沿着水平面的第二供给部和所述第二排出流道中的沿着所述水平面的第二排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9.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头;以及
喷出控制部,其对由所述液体喷出头实施的液体的喷出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被供给至所述供给流道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CN202010128157.8A 2019-03-04 2020-02-28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11645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8549 2019-03-04
JP2019038549A JP7259417B2 (ja) 2019-03-04 2019-03-04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5422A CN111645422A (zh) 2020-09-11
CN111645422B true CN111645422B (zh) 2022-12-09

Family

ID=7233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157.8A Active CN111645422B (zh) 2019-03-04 2020-02-28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5090B2 (zh)
JP (1) JP7259417B2 (zh)
CN (1) CN111645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92193B2 (ja) 2020-07-31 2024-05-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7492192B2 (ja) 2020-07-31 2024-05-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2113266A (ja) 2021-01-25 2022-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498A (en) * 1990-07-16 1992-10-13 Tektronix,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n ink jet to reduce print quality degradation resulting from rectified diffusion
CN104827769A (zh) * 2014-02-07 2015-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10770032A (zh) * 2017-06-22 2020-02-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5826A (ja) 1998-06-30 2000-01-1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211828B2 (ja) 2007-06-28 2013-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及び、流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209431B2 (ja) * 2008-09-30 2013-06-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45630B2 (ja) 2008-09-30 2012-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JP6034207B2 (ja) 2013-01-28 2016-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US9272514B2 (en) 2014-04-24 2016-03-01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head that circulates ink
US10160215B2 (en) 2014-06-27 2018-12-25 Kyocera Corporation Flow channel member,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device
WO2017094515A1 (ja) 2015-12-01 2017-06-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84028B2 (ja) 2016-02-02 2020-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ヘッド用支持体
GB2547951A (en) 2016-03-04 2017-09-06 Xaar Technology Ltd Droplet deposition head and manifold component therefor
JP7127433B2 (ja) * 2018-08-30 2022-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498A (en) * 1990-07-16 1992-10-13 Tektronix,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n ink jet to reduce print quality degradation resulting from rectified diffusion
CN104827769A (zh) * 2014-02-07 2015-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10770032A (zh) * 2017-06-22 2020-02-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9417B2 (ja) 2023-04-18
US11155090B2 (en) 2021-10-26
CN111645422A (zh) 2020-09-11
JP2020142379A (ja) 2020-09-10
US20200282724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5422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0654122B (zh) 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设备
US9481169B2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apparatus
JP7039231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09056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882005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EP2853398B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CN108621569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6304479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941645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725523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7124618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21011032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20078893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10962462B (zh)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头模块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415886A (zh) 流道部件、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搅拌方法
CN112440560B (zh) 液体喷出头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1347783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2440562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11347784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10603915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flow passage structure
JP2022113266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7621657A (zh) 液体喷出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