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868A - 一种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2868A
CN111642868A CN202010609565.5A CN202010609565A CN111642868A CN 111642868 A CN111642868 A CN 111642868A CN 202010609565 A CN202010609565 A CN 202010609565A CN 111642868 A CN111642868 A CN 111642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groove
connecting piece
piec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95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远强
安伟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95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28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2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7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more than two elements including connect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穿戴件、挡板和第一连接件;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挡板转动设置于第一凹槽,且挡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第一连接件与穿戴件相连接;在挡板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挡板覆盖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第一凹槽形成容置空间,第一连接件位于容置空间内,穿戴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设备主体转动连接;在挡板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挡板至少部分避让第一凹槽的槽口,以使第一连接件可以经过槽口从第一凹槽内移动至设备主体之外,或者,从设备主体之外移动至第一凹槽内。上述的穿戴设备,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部件之间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穿戴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一些类型的穿戴设备会涉及组成部件的多次组装、更换,例如手表的表带01存在经常更换的情况,表带01和手表的壳体02是通过生耳03实现连接的,目前的生耳03具有两种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种结构是两端具有伸缩头的杆状结构,其与壳体02连接时通过两个伸缩头的伸缩进入到壳体02的两个连接孔中,以使套在生耳03上的表带01与壳体02连接,但是此种结构的生耳03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以使伸缩头从连接孔中脱出,即表带01和壳体02的更换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而大多数的用户一般不会配备此工具,所以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如图2所示,生耳03的第二种结构是在前一种结构的基础之上设置与伸缩头连接的联动件04,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指拨动联动件04来控制伸缩头的伸缩,此种结构中,限于生耳03的体积,联动件04一般都设置的较小,用户不仅不便于对较小的联动件04进行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也会令手指产生疼痛感,同样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部件之间的拆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穿戴件、挡板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挡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穿戴件相连接;
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穿戴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至少部分避让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经过所述槽口从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至所述设备主体之外,或者,从所述设备主体之外移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
本申请提供的穿戴设备,在人工组装设备主体和穿戴件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手持穿戴件并移动穿戴件以使连接在穿戴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向第一凹槽深入,由于第一凹槽内转动的设置有挡板,且挡板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位于第一位置,此第一位置为覆盖第一凹槽的槽口的位置,所以第一连接件在深入的过程中会推动挡板转动,以使挡板转动至第二位置而令挡板的至少部分避让第一凹槽的槽口,使得第一连接件可以顺利的进入到第一凹槽的容置空间中,且在第一连接件进入后,挡板会复位至第一位置,使得挡板与第一凹槽配合形成容置空间,令第一连接件位于容置空间中且无法从容置空间中脱出,以最终通过第一凹槽和挡板对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而实现设备主体和穿戴件的转动连接;而在需要将穿戴件从设备主体上拆卸时,仅需手动转动挡板以使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令槽口打开,就可使第一连接件经过打开的槽口从第一凹槽内移动至设备主体之外。上述的穿戴设备,在拆装的过程中,仅需用户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将第一连接件推到第一凹槽内就可以实现设备主体和穿戴件的连接,无需再进行其他手动操作,也无需使用专门的工具,同样的,在将穿戴件从设备主体上拆下时,也仅需转动挡板并移动穿戴件即可,也无需进行其他手动操作且无需使用工具,所以能够使得设备主体和穿戴件之间的拆装操作可以更加简单、方便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生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生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设备主体和穿戴件处于拆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穿戴设备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挡板处于第二位置);
图8为挡板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将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挡板上以形成阻挡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将缓冲件组装至第一凹槽内的示意图;
图12为将挡板组装至设备主体上的示意图。
在图1-图12中:
01-表带,02-壳体,03-生耳,04-联动件;
1-设备主体,2-穿戴件,3-第一凹槽,4-第一连接件,5-挡板,6-缓冲件,7-第二凹槽,8-第三凹槽,9-第二连接件,10-连接孔,1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组成部件之间的组装。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3-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此穿戴设备例如可以为手表(包括机械手表、电子手表、智能手表等)、手环、VR眼镜、AR眼镜等。
上述的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穿戴件、挡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挡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穿戴件相连接;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穿戴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至少部分避让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经过所述槽口从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至所述设备主体之外,或者,从所述设备主体之外移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
穿戴设备主要包括设备主体1、穿戴件2、挡板5和第一连接件4,在这其中,设备主体1为穿戴设备的主体结构(设备主体1例如为手表的用于容纳表盘、指针、机心的壳体),并且设备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3,挡板5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凹槽3,挡板5与第一凹槽3的配合方式,在保证挡板5能对第一凹槽3内的第一连接件4形成阻挡的前提下,可以为如图7和图8所示的将挡板5设置在第一凹槽3内,或者也可以将挡板5设置在第一凹槽3外,挡板5的主要作用是对位于第一凹槽3内的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例如为手表的生耳)形成阻挡和解除阻挡,即挡板5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与穿戴件2(穿戴件2例如为手表的表带)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能够进、出第一凹槽3,具体为:在挡板5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挡板5覆盖第一凹槽3的槽口,并与第一凹槽3围成容置空间,而第一连接件4则可以位于容置空间中,此时挡板5对第一连接件4形成阻挡,使得第一连接件4无法从容置空间中脱出,如此穿戴件2就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设备主体1实现转动连接;在挡板5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即挡板5通过转动由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后,挡板5的至少部分会避让第一凹槽3的槽口,以使槽口打开,挡板5解除对第一连接件4的阻挡,此时就可以令位于容置空间中的第一连接件4经过打开的槽口从第一凹槽3内移动至设备主体1之外,或者,令位于设备主体1之外的第一连接件4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
上述的穿戴设备,在进行设备主体1和穿戴件2的组装操作时,用户仅需手持并移动穿戴件2,以使穿戴件2上的第一连接件4推动挡板5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令挡板5对槽口产生避让,就能够使第一连接件4穿过打开的槽口而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并在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以后再次被复位至第一位置的挡板5阻挡以避免从第一凹槽3内脱出,进而实现设备主体1和穿戴件2的连接,并且在此组装过程中,用户仅需将第一连接件4按压到第一凹槽3内就可以完成组装,无需再进行其他的手动操作,不仅无需使用工具而且也不会疼痛,令整个组装过程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此外,在需要拆卸设备主体1和穿戴件2时,则可以手动推动挡板5以使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凹槽3的槽口开启,令第一连接件4可以经过打开的槽口而从第一凹槽3内脱出,此拆卸过程同样较为简单且无需工具。
当然,在不考虑操作便捷性的情况下,上述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也可以令用户使用工具来驱动挡板5转动而实现避让。
其中,挡板5的转动方向可选为向第一凹槽3的底壁靠近的方向,即通过向第一凹槽3的底部转动挡板5而实现对槽口的避让,如图7所示,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用户在第一凹槽3的外侧直接向第一凹槽3内按压第一连接件4就可实现设备主体1和穿戴件2的组装,从而令组装操作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另外,也可以令挡板5的转动方向为向挡板5的底壁远离的方向,即令挡板5从第一凹槽3的开口处掀起而实现对槽口的避让,之后再令第一连接件4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如此也可以实现设备主体1和穿戴件2的组装和拆卸。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阻挡,以阻止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
如图8和图9所示,可选第一凹槽3包括第二凹槽7,且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7连通,第一连接件4设置于第二凹槽7中,挡板5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挡板5对第一连接件4形成阻挡,以阻止第一连接件4从第二凹槽7中脱出。其中,第一凹槽3的槽内空间为挡板5转动所需的空间,其专门用于供挡板5转动。而第二凹槽7的槽内空间(第一凹槽3的槽内空间和第二凹槽7的槽内空间共同构成了上述的容置空间)则专门用于容置第一连接件4,其形状与第一连接件4匹配,以使第一连接件4可以更加可靠、稳定的容置于该空间内,同时本申请还可选第二凹槽7靠近第一凹槽3的开口,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在挡板5避让时令第一连接件4更容易的进入到第二凹槽7中(如图7所示),并且也能够在拆卸穿戴件2时使第一连接件4可以更容易的从容置空间中脱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挡板5封堵第一凹槽3开口时使挡板5同时对第二凹槽7的开口进行阻挡(如图8所示),以避免第一连接件4从第二凹槽7中脱出,从而使得穿戴件2可以更加稳定的与设备主体1实现连接。
此外,在不考虑上述因素的前提下,第一凹槽3的容置空间可以仅包括一个空间(或者说第一凹槽3仅包括一个凹槽),在此种情况下,第一连接件4容置在此空间中,挡板5也在此空间中进行转动,并且后述的缓冲件6也安装在此空间中。
可选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在所述缓冲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缓冲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中的穿戴设备还包括缓冲件6;此缓冲件6设置于第一凹槽3中,在缓冲件6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挡板5位于第一位置;在缓冲件6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挡板5位于第二位置。本申请通过设置缓冲件6并使其与挡板5配合,能够实现挡板5的自动复位并保证挡板5对位于第一凹槽3内的第一连接件4的正常阻挡。配合方式是缓冲件6处于第一状态时会令挡板5位于第一位置,而缓冲件6处于第二状态时会令挡板5位于第二位置,具体的是:设置在第一凹槽3中的缓冲件6能够对挡板5施加作用力,此作用力能够驱动挡板5向第一凹槽3的槽口所在的位置转动以实现对槽口的封堵。
在缓冲件6设置于第一凹槽3内的基础之上,如图7-图9所示,本申请可以令第一凹槽3还包括用于安装缓冲件6的第三凹槽8,此第三凹槽8位于第一凹槽3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挡板相抵。
具体的,缓冲件6的结构类型可以有多种选择,在一种可选结构中,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可以令缓冲件6包括弹性件(或者说缓冲件6为弹性件),且弹性件与挡板5相抵。进一步的,此弹性件可选为螺旋弹簧,其一端伸入到第三凹槽8中并固定在第三凹槽8中,而其另一端则位于第一凹槽3内并与挡板5的内侧壁抵接,使得螺旋弹簧会沿朝向槽口的方向对挡板5施加弹力,当螺旋弹簧处于第一状态时,即螺旋弹簧处于未被压缩或压缩程度较小的状态时,挡板5在弹力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而当挡板5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以避让槽口时,由于挡板5在转动的过程中向第一凹槽3的底部靠近,所以挡板5会在此过程中压缩设置在底部的螺旋弹簧,使得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增大而转变为第二状态,此时挡板5处于第二位置。在第一连接件4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以后,由于挡板5不再承受除螺旋弹簧外其他部件施加的作用力,所以挡板5会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再次回到第一位置(螺旋弹簧回到第一状态)而对第一连接件4形成阻挡。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挡板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
此外,在另一种可选结构中,还可以令缓冲件6包括第一磁性件(图中未示出),挡板5包括第二磁性件(图中未示出),并且令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在此种结构中,可以利用磁性件之间的磁力驱动挡板5,具体可以为:在第一凹槽3的底部设置第一磁性件,在挡板5上设置第二磁性件,此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为极性不同的磁铁,且两个磁铁之间的磁力为排斥力,在第一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凹槽3底部的第一磁性件和设置在挡板5上的第二磁性件具有较大的间距,挡板5在两个磁性件之间排斥力的作用下被推到第一凹槽3的槽口并对槽口进行封堵;当挡板5对槽口进行避让时,挡板5在转动过程中向第一凹槽3的底部靠近,从而使得两个磁性件之间的间距减小而转变为第二状态,此时挡板5处于第二位置。在第一连接件4进入到第一凹槽3内以后,由于挡板5不再承受除排斥力以外的其他作用力,所以挡板5会在两个磁性件的相互作用下再次回到第一位置(缓冲件回到第一状态)而对第一连接件4形成阻挡。
当然,缓冲件6除为上述两种可选结构之外,还可以其他结构,例如令缓冲件6为套设在后述的第二连接件9上并对挡板5施加弹力的扭簧,对于施加弹力的缓冲件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槽口处,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槽口的表面抵接。
穿戴设备还包括:限位件,该限位件设置于第一凹槽3的槽口处,在挡板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限位件与挡板5靠近槽口的表面抵接。本申请中,在挡板5处于第一位置时需要令其能够对第一凹槽3内的第一连接件4进行阻挡,因此就需使挡板5与第一凹槽3的槽口配合而避免槽口意外开启的情况发生,以使挡板5具有良好的阻挡效果,所以为了避免挡板5翘起至槽口的外部而导致阻挡失效,在槽口处设置了此限位件,当挡板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其被限位件阻挡而停留在该位置,从而实现对槽口的封堵。具体的,限位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可以令限位件为与设备主体1一体结构的凸缘、斜面、台阶结构等,通过此限位件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凹槽3的槽口尺寸小于挡板5的尺寸而对挡板5实现阻挡。
可选的,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挡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挡板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如图3和图10所示,可选挡板5通过第二连接件10设置于设备主体1,具体为:第二连接件10穿过挡板5,并且第二连接件10的两端位于挡板5外部并与设备主体1转动连接。其中,第二连接件10可以为转轴(或者将其称之为生耳),挡板5上开设有通孔,第二连接件10穿过该通孔并与挡板5固定连接,以使挡板5和第二连接件10构成阻挡结构,在此阻挡结构中,第二连接件10的两端伸出至挡板5的外部,与之对应的,如图9所示,在设备主体1上设置与第二连接件10匹配的连接孔11,第二连接件10与挡板5固定连接而形成阻挡结构后,再使第二连接件10的两个端部伸入到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凹槽3的侧壁上的两个连接孔11中并可在连接孔10内转动,如此就实现了挡板5和设备主体1的转动连接,以令挡板5能够通过转动实现对第一凹槽3槽口的覆盖和解除覆盖。
在上述结构中,可选第二连接件10与挡板5以及设备主体1(具体为连接孔11)均可拆卸连接,如此就可以在挡板5或第二连接件10发生损坏时,将第二连接件10先后从设备主体1、挡板5上拆下,以实现第二连接件10或挡板5的更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两个挡板分别覆盖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两个容置空间,在两个所述挡板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两个容置空间内,所述穿戴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第一凹槽3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的,挡板5的数量也可选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3相对设置于设备主体1上,两个挡板5分别覆盖两个第一凹槽3的槽口,且与两个第一凹槽3形成两个容置空间,在两个挡板5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两个容置空间内,穿戴件2通过第一连接件4的两端与设备主体1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一凹槽3,使其分别容纳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以共同配合实现对第一连接件4的连接,能够使得每个第一凹槽3所占用的空间均较小,以使第一凹槽3和挡板5构成的连接结构可以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穿戴设备,例如手表等。
而令两个第一凹槽3在设备主体1上相对设置,能够使其更具有针对性的实现与直杆状的第一连接件4的配合,从而使得此种连接结构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手表的壳体和表带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设备主体1还包括:连接部12,第一凹槽3设置于连接部12上。具体的是,设置在设备主体1上的连接部12也为多个,且用于连接一个穿戴件2的连接部1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用于连接一个穿戴件2的两个第一凹槽3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部12上,此两个第一凹槽3位于两个连接部12的相对部位,如此就可以将穿戴件2设置于两个连接部12之间,并使穿戴件2上的第二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进入到两个第一凹槽3内,并同时被两个第一凹槽3中的挡板5阻挡,从而实现穿戴件2与设备主体1的转动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所述穿戴设备为手表,所述设备主体1为所述手表的壳体,所述穿戴件2为所述手表的表带,如图3-图12所示。
穿戴设备的上述连接结构的制造、组装步骤为:
加工成型挡板5,具体加工方式可以为铸造、机床加工等;
如图10所示,在挡板5上组装第二连接件10以使挡板5和第二连接件10构成阻挡结构;
在设备主体1上加工出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可以采用机床加工而成型;
如图11所示,在第一凹槽3内组装缓冲件6,即,将缓冲件6安装到第三凹槽8中;
如图12所示,将阻挡结构组装到设备主体1上。
通过上述方法就能够实现连接结构的成型以及组装,从而得到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设备。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穿戴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穿戴件、挡板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挡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穿戴件相连接;
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穿戴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至少部分避让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经过所述槽口从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至所述设备主体之外,或者,从所述设备主体之外移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挡板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阻挡,以阻止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在所述缓冲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缓冲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挡板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挡板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槽口处,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槽口的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挡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挡板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两个挡板分别覆盖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两个容置空间,在两个所述挡板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两个容置空间内,所述穿戴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为手表,所述设备主体为所述手表的壳体,所述穿戴件为所述手表的表带。
CN202010609565.5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16428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9565.5A CN111642868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9565.5A CN111642868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2868A true CN111642868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9565.5A Pending CN111642868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286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733A (zh) * 2020-09-16 2020-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3974281A (zh) * 2021-11-12 2022-01-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4762552A (zh) * 2021-01-14 2022-07-19 疆域康健创新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3974281B (zh) * 2021-11-12 2024-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1960A (en) * 1968-03-28 1971-06-01 Tsuneo Ojima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bracelet to a wrist watch
US4340999A (en) * 1980-01-18 1982-07-27 Fratelli Chini Egidio & Mario S.N.C. Metal clasp
CN1161185A (zh) * 1996-04-04 1997-10-08 株式会社山 佩带品用的连结件
FR2898777A1 (fr) * 2006-03-23 2007-09-28 Sarl Bd Product Sarl Mousqueton de fermeture notamment destine a un bracelet ou a un collier.
CN101836780A (zh) * 2009-03-19 2010-09-22 里什蒙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腕带的固定装置
CN109463860A (zh) * 2018-12-27 2019-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N111134428A (zh) * 2018-11-06 2020-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表带以及腕戴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1960A (en) * 1968-03-28 1971-06-01 Tsuneo Ojima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bracelet to a wrist watch
US4340999A (en) * 1980-01-18 1982-07-27 Fratelli Chini Egidio & Mario S.N.C. Metal clasp
CN1161185A (zh) * 1996-04-04 1997-10-08 株式会社山 佩带品用的连结件
FR2898777A1 (fr) * 2006-03-23 2007-09-28 Sarl Bd Product Sarl Mousqueton de fermeture notamment destine a un bracelet ou a un collier.
CN101836780A (zh) * 2009-03-19 2010-09-22 里什蒙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腕带的固定装置
CN111134428A (zh) * 2018-11-06 2020-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表带以及腕戴式设备
CN109463860A (zh) * 2018-12-27 2019-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733A (zh) * 2020-09-16 2020-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4762552A (zh) * 2021-01-14 2022-07-19 疆域康健创新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4762552B (zh) * 2021-01-14 2024-04-05 疆域康健创新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3974281A (zh) * 2021-11-12 2022-01-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974281B (zh) * 2021-11-12 2024-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2868A (zh) 一种穿戴设备
EP1661474B1 (en) Shield mounting device for helmet
JPH07505720A (ja) 時計バンドの迅速取付け装置
KR20020055415A (ko) 손목 장착형 전자기기
EP3879844A1 (en) Wearable device
CN111150189B (zh) 一种智能腕带设备
EP3510888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ain body thereof
JPH0843553A (ja) 時計バンド等の部品を交換できる時計
JP4754249B2 (ja) バンドの連結構造
CN1123164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CN111867311B (zh) 电子设备
JPH09304741A (ja) 眼鏡用バネ機構付き蝶番
JP2003065320A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CN110897279A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108847859A (zh) 电子设备
CN210181416U (zh)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
JP2020165964A (ja) 回転ベゼル阻止装置
CN112425870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2036329U (zh) 一种弹簧按键式易拆调节表带长度的结构及其手表
CN100576111C (zh) 用于保护怀表的上条机构的入口的装置
WO2023181647A1 (ja) 時計およびバンド
CN212074990U (zh) 收纳装置
TWM515130U (zh) 手錶組裝工具
CN220105419U (zh) 一种可调节头戴及头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