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4643A - 一种供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4643A
CN111634643A CN202010603560.1A CN202010603560A CN111634643A CN 111634643 A CN111634643 A CN 111634643A CN 202010603560 A CN202010603560 A CN 202010603560A CN 111634643 A CN111634643 A CN 111634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bracket
supporting plate
right bracket
lef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35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平
付华荣
方兴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aobeirui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aobeirui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aobeirui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aobeirui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35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46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4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0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group of articles arranged in orderly pattern, e.g. workpieces in magaz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料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供料设备由于缺乏回收空料盘的功能,需要人手逐一将空料盘回收,导致空料盘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层机架上设置有出料输送带、中转输送带以及储物架;出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中转输送带的进料端相衔接,储物架设置于出料输送带的上方,储物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可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的支撑装置,储物架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放置于出料输送带的第一托板升降装置;下层机架上设置有回收输送带,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脱离回收输送带的第二托板升降装置;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与中转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第三托板升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供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化设备中一般具备自动供料功能,供料设备可将装满有物料的料盘自动送出,下一工位的抓料装置将料盘上的物料取走,待料盘的物料被抓料装置全部取走后,工作人员需要将空的料盘取走进行回收,在多数情况下,自动化设备都在处理大批量的生产,需要使用的料盘的数量也较多,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对空料盘进行回收,这样的设计,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大的同时也使得空料盘的回收效率较为低下。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寻找一种供料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供料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供料设备由于缺乏回收空料盘的功能,需要人手逐一将空料盘回收,导致空料盘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料设备,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
所述上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出料输送带和中转输送带以及用于储存料盘的储物架;
所述出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进料端相衔接,所述储物架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储物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可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的支撑装置,所述储物架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第一托板升降装置;
所述下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回收输送带,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脱离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二托板升降装置;
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料盘从所述中转输送带转移至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三托板升降装置。
可选地,所述出料输送带包括第一左托架、第一右托架以及设置于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上的第一输送带本体;
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之间;
所述出料输送带还包括第一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一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双向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旋转;
所述第一双向丝杠包括第一正螺纹段和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正螺纹段,所述第一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相互分离。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支撑板;
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支撑板移动至所述料盘的边缘,以使所述支撑板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
可选地,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一托板;
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层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托板位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之间,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中转输送带包括第二左托架、第二右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上的第二输送带本体;
所述中转输送带还包括第二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二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二双向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旋转,所述第二双向丝杠包括第二正螺纹段和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正螺纹段,所述第二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相互分离。
可选地,所述回收输送带包括第三左托架、第三右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上的第三输送带本体;
所述回收输送带还包括第三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三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三双向丝杆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旋转,所述第三双向丝杠包括第三正螺纹段和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正螺纹段,所述第三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相互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二托板;
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托板位于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之间,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三左托架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的顶面均设置有栏杆;
所述栏杆沿所述第三左托架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托板;
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三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可驱动所述第三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回收输送带与所述中转输送带相互平行,所述回收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相互平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料设备,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所述上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出料输送带和中转输送带以及用于储存料盘的储物架;所述出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进料端相衔接,所述储物架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储物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可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的支撑装置,所述储物架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第一托板升降装置;所述下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回收输送带,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脱离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二托板升降装置;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料盘从所述中转输送带转移至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三托板升降装置。本实施例中,装满物料的料盘叠加放置在储物架上,当需要将料盘送出时,第一托板升降装置上升并对上述装满物料的料盘进行承托,位于储物架相对两侧的支撑装置此时工作,将除最底一个料盘外的料盘进行承托,最底的一个料盘位于第一托板升降装置上,并且第一托板升降装置带动该料盘下降,使该料盘被放置于出料输送带上,料盘随着出料输送带移动至中转输送带上,接着第三托板升降装置上升,并且第三托板升降装置将上述的料盘进行提升,使其脱离中转输送带,下一个工序的机械手逐一将该料盘上的物料进行抓取,当该料盘的物料被抓取完后,中转输送带的宽度增大,第三托板升降装置带动空料盘下降,并将该空料盘送至回收输送带上,回收输送带将空料盘进行运输,并运输至其的出料端,此时第二托板升降装置上升,对该空料盘进行承托,接着回收输送带的宽度增大,此时第二托板装置带动空料盘下降到回收输送带的下方,至此,供料装置便完成一个料盘的出料和回收过程,如此循环,后续空料盘依次叠加在第二托板升降装置上,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空料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将多个空料盘同时进行搬运,相对现有的回收方式,上述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空料盘的回收整理均由供料设备完成,大大提升了空料盘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储物架、出料输送带以及第一托板升降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出料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中转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回收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中的回收输送带的结构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上层机架1;下层机架2;出料输送带3;第一左托架301;第一右托架302;第一双向丝杠303;第一输送带本体304;中转输送带4;第二左托架401;第二右托架402;第二双向丝杠403;第二输送带本体404;回收输送带5;第三左托架501;第三右托架502;第三双向丝杠503;第三输送带本体504;储物架6;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第三托板701;电动推杆702;料盘8;支撑装置9;第一气缸901;支撑板902;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第一托板1001;第二气缸1002;第二托板升降装置11;第二托板1101;第三气缸11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料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供料设备由于缺乏回收空料盘的功能,需要人手逐一将空料盘回收,导致空料盘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包括:
呈上下布置的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
所述上层机架1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出料输送带3和中转输送带4以及用于储存料盘8的储物架6;
所述出料输送带3的出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4的进料端相衔接,所述储物架6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3的上方,所述储物架6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可对料盘8的边缘进行承托的支撑装置9,所述储物架6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8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3的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
所述下层机架2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回收输送带5,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进料端位于所述中转输送带4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带3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8脱离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第二托板升降装置11;
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进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料盘8从所述中转输送带4转移至所述回收输送带5的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
本实施例中,装满物料的料盘8叠加放置在储物架6上,当需要将料盘8送出时,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上升并对上述装满物料的料盘8进行承托,位于储物架6相对两侧的支撑装置9此时工作,将除最底一个料盘8外的料盘8进行承托,最底的一个料盘8位于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上,并且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带动该料盘8下降,使该料盘8被放置于出料输送带3上,料盘8随着出料输送带3移动至中转输送带4上,接着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上升,并且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将上述的料盘8进行提升,使其脱离中转输送带4,下一个工序的机械手逐一将该料盘8上的物料进行抓取,当该料盘8的物料被抓取完后,中转输送带4的宽度增大,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带动空料盘8下降,并将该空料盘8送至回收输送带5上,回收输送带5将空料盘8进行运输,并运输至其的出料端,此时第二托板升降装置11上升,对该空料盘8进行承托,接着回收输送带5的宽度增大,此时第二托板1101装置带动空料盘8下降到回收输送带5的下方,至此,供料装置便完成一个料盘8的出料和回收过程,如此循环,后续空料盘8依次叠加在第二托板升降装置11上,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空料盘8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将多个空料盘8同时进行搬运,相对现有的回收方式,上述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空料盘8的回收整理均由供料设备完成,大大提升了空料盘8的回收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输送带3包括第一左托架301、第一右托架302以及设置于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上的第一输送带本体30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带本体304主要包括传输皮带以及电机等驱动结构,其实质为现有技术;
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之间;
所述出料输送带3还包括第一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一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双向丝杠303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杠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303旋转;
所述第一双向丝杠303包括第一正螺纹段和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左托架301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正螺纹段,所述第一右托架302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303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303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相互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使第一左托架301和第一右托架302相互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出料输送带3的宽度调节,进而可使出料输送带3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盘8,另外,为了可以让第一左托架301和第一右托架302移动更加顺畅,第一左托架301的底部和第一右托架302的底部还可以安装相应的滑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9包括第一气缸901和支撑板902;
所述第一气缸90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上,所述第一气缸901的输出轴上与所述支撑板902连接,所述第一气缸901可驱动所述支撑板902移动至所述料盘8的边缘,以使所述支撑板902对料盘8的边缘进行承托。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支撑装置9需要工作时,位于第一左托架301上的第一气缸901和位于第一右托架302上的第一气缸901同时工作,使得两块支撑板902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料盘8的边缘进行承托,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料盘8的相对两侧边缘均设置有与支撑板902相匹配的凹槽结构,当支撑板902对料盘8的边缘进行承托时,支撑板902作用于上述的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10包括第二气缸1002和第一托板1001;
所述第二气缸10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层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100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托板1001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001位于所述第一左托架301和所述第一右托架302之间,所述第二气缸1002可驱动所述第一托板1001沿竖直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缸1002可驱动第一托板1001上升或下降,第一托板1001用于对料盘8进行承托。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输送带4包括第二左托架401、第二右托架40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左托架401和所述第二右托架402的第二输送带本体404;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送带本体404主要包括传输皮带以及电机等驱动结构,其实质为现有技术;
所述中转输送带4还包括第二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二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二双向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双向丝杠4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403旋转,所述第二双向丝杠403包括第二正螺纹段和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左托架401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正螺纹段,所述第二右托架402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403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401和所述第二右托架402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403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401和所述第二右托架402相互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使第二左托架401和第二右托架402相互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中转输送带4的宽度调节,进而可使中转输送带4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盘8另外,为了可以让第二左托架401和第二右托架402移动更加顺畅,第二左托架401的底部和第二右托架402的底部还可以安装相应的滑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输送带5包括第三左托架501、第三右托架50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左托架501和所述第三右托架502上的第三输送带本体50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输送带本体504主要包括传输皮带以及电机等驱动结构,其实质为现有技术;
所述回收输送带5还包括第三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三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三双向丝杆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双向丝杠5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503旋转,所述第三双向丝杠503包括第三正螺纹段和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左托架501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正螺纹段,所述第三右托架502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503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501和所述第三右托架502相互靠近,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503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501和所述第三右托架502相互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使第三左托架501和第三右托架502相互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回收输送带5的宽度调节,进而可使该回收输送带5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盘8,另外,为了可以让第三左托架501和第三右托架502移动更加顺畅,第三左托架501的底部和第三右托架502的底部还可以安装相应的滑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托板升降装置11包括第三气缸1102和第二托板1101;
所述第三气缸11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所述第三气缸110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托板1101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托板1101位于所述第三左托架501和所述第三右托架502之间,所述第三气缸1102可驱动所述第二托板1101沿竖直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气缸1102可驱动第二托板1101上升或下降,第二托板1101主要用于对料盘8进行承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左托架501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右托架402的顶面均设置有栏杆;
所述栏杆沿所述第三左托架501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三右托架502的长度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栏杆的作用在于避免空料盘8在累积到一定层数后往右或往左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托板升降装置7包括第电动推杆702和所述第三托板701;
所述电动推杆702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所述电动推杆702与所述第三托板701的底面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02可驱动所述第三托板701沿竖直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推杆702可驱动第三托板701上升或下降,第三托板701用于对料盘8进行承托。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输送带5与所述中转输送带4相互平行,所述回收输送带5与所述出料输送带3相互平行。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供料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
所述上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出料输送带和中转输送带以及用于储存料盘的储物架;
所述出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进料端相衔接,所述储物架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储物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可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的支撑装置,所述储物架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放置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第一托板升降装置;
所述下层机架上设置有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回收输送带,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料盘脱离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二托板升降装置;
所述回收输送带的进料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料盘从所述中转输送带转移至所述回收输送带的第三托板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带包括第一左托架、第一右托架以及设置于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上的第一输送带本体;
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之间;
所述出料输送带还包括第一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一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双向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旋转;所述第一双向丝杠包括第一正螺纹段和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正螺纹段,所述第一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反螺纹段,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相互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支撑板;
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支撑板移动至所述料盘的边缘,以使所述支撑板对料盘的边缘进行承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一托板;
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层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托板位于所述第一左托架和所述第一右托架之间,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带包括第二左托架、第二右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上的第二输送带本体;
所述中转输送带还包括第二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二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二双向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旋转,所述第二双向丝杠包括第二正螺纹段和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正螺纹段,所述第二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反螺纹段,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左托架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相互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输送带包括第三左托架、第三右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上的第三输送带本体;
所述回收输送带还包括第三宽度调整装置;
所述第三宽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三双向丝杆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双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旋转,所述第三双向丝杠包括第三正螺纹段和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左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正螺纹段,所述第三右托架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反螺纹段,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相互靠近,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双向丝杠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相互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二托板;
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托板位于所述第三左托架和所述第三右托架之间,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左托架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右托架的顶面均设置有栏杆;
所述栏杆沿所述第三左托架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三右托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托板升降装置包括第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托板;
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三托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可驱动所述第三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输送带与所述中转输送带相互平行,所述回收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相互平行。
CN202010603560.1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供料设备 Pending CN1116346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560.1A CN11163464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供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560.1A CN11163464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供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4643A true CN111634643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3560.1A Pending CN11163464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供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46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7960U (zh) 一种料盘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0027900B (zh) 生产流水线及送料装置
CN109455520B (zh) 一种平移式机器人及先进先出中转方法
CN209871716U (zh) 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
CN111332731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高速分选检测下料设备
CN109644563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喷砂流水线系统及其下料设备
CN109110511A (zh) 一种托盘自动拆码垛机构及自动拆码垛方法
CN212639185U (zh) 一种分盘上料机构及上料装置
CN105406145A (zh)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码垛与拆垛装置及方法
CN212711414U (zh) 一种供料设备
CN113371468A (zh) 塑料瓶隔板码垛及隔板拆垛全自动多功能一体机
CN113210272A (zh) 一种滤光片检测分选装置及物料分拣方法
CN216426054U (zh) 高位码垛机
CN206481557U (zh) 贴片机送料装置
CN210884402U (zh) 一种高速自动分料装置
CN110391475B (zh) 一种小物料循环倾倒系统
CN111634643A (zh) 一种供料设备
CN211810457U (zh) 一种图书自动包装装置
CN205122722U (zh)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码垛与拆垛装置
CN116924032A (zh) 一种新型芯片上料结构
CN108323149A (zh) 贴片机送料装置
CN211310205U (zh) 一种拆垛分箱设备
CN110386466B (zh) 一种酒瓶卸垛装置
CN213568442U (zh) 一种叠片机
CN112830253A (zh) 一种中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