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508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5084A
CN111625084A CN202010114601.0A CN202010114601A CN111625084A CN 111625084 A CN111625084 A CN 111625084A CN 202010114601 A CN202010114601 A CN 202010114601A CN 111625084 A CN111625084 A CN 111625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evice
display panel
disposed
vibration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46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延恩京
金佳娜
卢正训
安以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672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6856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25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 B06B1/061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in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8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with foil-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e.g. PVD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integrated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 G10K9/125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with a plurality of a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和支架的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振动装置。第一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显示面板和支架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输出声音和触觉反馈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用于显示图像的各种形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正在增加。例如,显示装置正在与各种电子装置一起使用,诸如,例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装置和智能电视。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用于提供声音的振动装置以及用于向用户提供触觉接口的另一振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能够通过使用一个振动装置提供声音和触觉接口二者的显示装置。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和支架的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第一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显示面板和支架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提供触觉反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且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支架的第一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以及第二粘合剂,设置在支架和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支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第一槽,第一槽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中并且与第一振动装置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第一槽的底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以及第二粘合剂,设置在第一槽的底表面和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第一槽的底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与第一振动装置重叠的第一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振动装置的表面上并且支承第一振动装置的支承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与第一孔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将支承构件附接至支架的与支架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与第一振动装置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相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将支承构件附接至支架的第一孔的侧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将支承构件附接至支架的第一表面。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和支架的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以及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显示面板和支架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并且第二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二声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支架的第一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以及第二粘合剂,设置在支架和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支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振动装置和支架之间的间隙。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和第二振动装置之间的粘合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中并且与第一振动装置重叠,第二槽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中且与第二振动装置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和第二槽的底表面之间的间隙。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且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第一槽的底表面,并且第二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第一槽和第二孔,第一槽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中并且与第一振动装置重叠,第二孔与第二振动装置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的与支架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电池。第二孔与电池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孔中,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二孔中。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振动装置的表面上并且支承第一振动装置的支承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与第一孔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是通过使用音圈根据第一施加电压产生磁力来使显示面板和支架振动的线性谐振致动器(LRA),并且第二振动装置是使用根据第二施加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来使显示面板振动的压电元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包括:音圈,具有被施加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一端和被施加第二驱动电压的第二端;磁体,具有第一表面,磁体的第一表面中设置有用于容纳音圈的音圈槽;弹性体,设置在磁体的与磁体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底架,设置在弹性体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振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被施加第一驱动电压;第二电极,被施加第二驱动电压;以及振动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根据施加到第一电极的第一驱动电压和施加到第二电极的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上述和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振动装置,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和支架二者并且使显示面板和支架振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使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使支架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即,可以通过使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振动装置来提供声音和触觉接口二者。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构思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附接至图2的盖窗的显示面板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4是附接至图3的显示面板的底部的支架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5是设置在图4的支架上的主电路板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的沿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的沿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的沿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图6至图8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详细剖视图。
图10是图7和图8中所示的第一振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6和图8中所示的第二振动装置的详细剖视图。
图12示出使设置在图11中所示的第二振动装置的第一分支电极和第二分支电极之间的振动层振动的方法。
图13是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输出的第一声音、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振动装置输出的第二声音以及由传统扬声器输出的声音中的每个的频率与声压级(SPL)的曲线图。
图14A是当第一振动装置仅附接至显示面板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
图14B是当第一振动装置仅附接至支架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
图14C是当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和支架二者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
图15是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时、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支架时以及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显示面板和支架二者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频率与总谐波失真(THD)的曲线图。
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的底部的支架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6的支架的示例的沿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的底部的支架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1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8的支架的沿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2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的底部的支架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2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0的支架的沿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2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0的支架的沿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2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的底部的支架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2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3的支架的沿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实现显示装置的声音模式和触觉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6和图27示出在呼叫模式中依据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三维(3D)坐标的声音输出。
图2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图2的盖窗的图2的显示面板的示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指代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当诸如膜、区域、层或元件的组件被称为在另一组件″上″、″连接到″、″联接到″或"邻近于"另一组件时,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直接连接至、直接联接至或直接邻近于所述另一组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组件。还应当理解,当组件被称为在两个组件"之间"时,其可以是所述两个组件之间唯一的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组件。还应当理解,当组件被称为"覆盖"另一组件时,其可以是覆盖所述另一组件的唯一组件,或者一个或多个中间组件也可以覆盖所述另一组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应以类似的方式来解释。
还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并且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元件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被描述为″第二″元件。
将进一步理解,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对每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可用于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方面。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和″该(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
为了便于描述,诸如″之下″、″以下″、″下″、″下方″、″上方″、″上″等空间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如附图中所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以下″或者″之下″或者″下方″的元件将随之被定向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以下″和″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取向。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盖窗100、显示面板300、显示电路板310、显示驱动器电路320、柔性膜390、第一振动装置510、第二振动装置520、支架600、主电路板700和下盖900。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方”表示盖窗100相对于显示面板300设置的方向(即,Z轴方向),并且术语“下方”表示支架600相对于显示面板300设置的方向(即,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此外,“左”、“右”、“上”和“下”表示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显示面板300时的方向。例如,“左”表示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右”表示X轴方向,“上”表示Y轴方向,并且“下”表示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
显示装置10在平面图中可以是矩形的。例如,如图1和图2中所示,显示装置10可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其具有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短边和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边。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短边与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长边相交的每个拐角可以以预定曲率圆化或者可以成直角。显示装置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另一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显示装置10可包括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以及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延伸的第二区域DR2。第二区域DR2可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或弯曲的。当第二区域DR2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时,由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形成的角度可以是钝角。当第二区域DR2形成为弯曲的时,第二区域DR2可具有恒定的曲率或变化的曲率。
在图1中,第二区域DR2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中的每个延伸。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DR2可仅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个延伸。可选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DR2可不仅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延伸,而且还可以从第一区域DR1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任一个延伸。下文将主要描述第二区域DR2设置在显示装置10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处的情况。
盖窗1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以覆盖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因此,盖窗100可用于保护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
盖窗100可包括对应于显示面板300的透光部分DA100和对应于显示面板300之外的区域的遮光部分NDA100。盖窗100可设置在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透光部分DA100可设置在第一区域DR1的一部分中以及第二区域DR2中的每个的一部分中。遮光部分NDA100可以是不透明的。可选地,遮光部分NDA100可形成为具有图案的装饰层,所述图案可在图像未被显示时展示给用户。
显示面板300可设置在盖窗100下方。显示面板300可与盖窗100的透光部分DA100重叠。显示面板300可设置在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因此,显示面板300的图像不仅可在第一区域DR1中被观看到,而且还可在第二区域DR2中被观看到。
显示面板300可以是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300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或者无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使用包括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使用微型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包含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显示面板使用包括无机半导体的无机发光元件。下文将主要描述显示面板30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
显示电路板310和显示驱动器电路320可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侧部。显示电路板310的端部可通过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至设置于显示面板300的所述侧部上的焊盘上。显示电路板310可例如是可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刚性且不能容易地弯曲的刚性印刷电路板,或者包括刚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二者的复合印刷电路板。
显示驱动器电路320通过显示电路板310接收控制信号和供电电压,并生成和输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信号和电压。显示驱动器电路32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并使用例如玻璃上芯片(COG)方法、塑料上芯片(COP)方法或超声波方法附接至显示面板300上。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器电路320可附接至显示电路板310上。
显示电路板310上可设置有触摸驱动器电路330。触摸驱动器电路33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并附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的上表面。触摸驱动器电路330可通过显示电路板310电连接至显示面板300的触摸传感器层的触摸电极。触摸驱动器电路330可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至触摸电极之中的驱动电极。触摸驱动器电路330可通过检测触摸电极之中的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来输出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
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和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可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上。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从主处理器710接收第一振动数据。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根据第一振动数据生成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并将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输出至第一振动装置510。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从主处理器710接收第二振动数据。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根据第二振动数据生成第三驱动电压和第四驱动电压,并且将第三驱动电压和第四驱动电压输出至第二振动装置520。
用于供应显示驱动电压以驱动显示驱动器电路320的供电电路可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上。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驱动电压、用于驱动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三驱动电压和第四驱动电压可分别由不同的电路生成和供应。相应地,可防止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驱动电压、用于驱动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三驱动电压和第四驱动电压相互影响。因此,如果关于上述驱动电压中的一个存在问题,则可防止所述问题导致关于其它驱动电压的另外的问题。
柔性膜390的侧部可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从显示面板300上方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上。柔性膜390的另一侧部可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从显示电路板310上方附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的上表面上。柔性膜390可以是可弯曲的柔性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省略柔性膜390,并且显示电路板310可直接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侧部。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300的侧部可朝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弯曲。
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表面上。第一振动装置510可例如是通过使用音圈根据施加的电压产生磁力来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的线性谐振致动器(LRA)。第二振动装置520可例如是使用根据施加的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来使显示面板300振动的压电元件或压电致动器。
支架6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支架600可以是刚性的,并为显示装置10提供结构支承。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遍及整个显示装置10提供结构支承的支架600的尺寸可基本上对应于显示装置10的尺寸。支架600可包括例如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二者。支架600可包括第一相机孔CMH1、电池孔BH和缆线孔CAH,其中,相机装置720插入到第一相机孔CMH1中,电池790设置在电池孔BH中,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的缆线314穿过缆线孔CAH。此外,与第一振动装置510重叠的第一槽GR1和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的第二槽GR2可形成在支架600中。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510的底表面可附接至第一槽GR1的底表面(参见图8)。
主电路板700和电池790可设置在支架600下方。主电路板700可例如是刚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主电路板700可包括主处理器710、相机装置720和主连接器730。相机装置72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二者上,主处理器71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上表面上,并且主连接器73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下表面上。
主处理器710可控制显示装置10的功能中的全部或大部分。例如,主处理器710可通过显示电路板310将数字视频数据输出至显示驱动器电路320,使得显示面板300显示图像。此外,主处理器710可从触摸驱动器电路330接收触摸数据,确定用户的触摸坐标,并且然后执行由显示在用户的触摸坐标处的图标指示的应用程序。
主处理器710可将第一振动数据输出至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以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在声音模式中生成的第一振动数据可以不同于在触觉模式中生成的第一振动数据,其中,在声音模式中,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在触觉模式中,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声音模式和触觉模式。此外,主处理器710可生成第一振动数据,使得在输出第一声音的同时提供触觉反馈。
在本文中,将理解的是,术语“触觉反馈”不表示显示装置10的用户可能感觉到的仅作为输出声音(例如,第一声音)的显示装置10的副产物发生的振动。例如,当生成第一声音时,并且尤其是当第一声音的音量增加时,在显示装置10中发生的振动中的少量振动可被用户注意到。这样的振动不构成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触觉反馈”。确切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触觉反馈”可表示由显示装置10特别提供的以通过振动的方式(不是通过声音的方式)向用户传达某些信息的振动反馈。因此,如上所述,第一声音可基于声音数据生成并输出,并且触觉反馈可基于与声音数据不同的振动数据生成并提供。
主处理器710可向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输出第二振动数据以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
主处理器710可例如是应用程序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或形成为集成电路的系统芯片。
如参考图25所描述的,主处理器710可提供触觉模式和声音模式。声音模式可包括单声道模式和立体声模式。
在触觉模式中,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在单声道模式中,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二声音。可选地,在单声道模式中,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高频带的第二声音,以及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输出低频带的第一声音。在立体声模式中,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输出第一立体声声音作为第一声音,并且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二立体声声音作为第二声音。
此外,主电路板700上可设置能够确定显示装置10的三维(3D)坐标的传感器(多个传感器),诸如,例如陀螺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主处理器710可基于从能够确定显示装置10的3D坐标的传感器来确定显示装置10的倾斜度。
第一振动装置510可如图28中所示那样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0的下侧相邻,并且第二振动装置52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0的上侧相邻。在这种情况下,当显示装置10倾斜成使得第一振动装置510如图27中所示那样位于比第二振动装置520高的位置处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第一振动装置510设置成与用户的耳朵相邻。相应地,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
当显示装置10倾斜成使得第二振动装置520如图26中所示那样定位成高于第一振动装置510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第二振动装置520设置成与用户的耳朵相邻。相应地,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二声音。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例如,基于显示装置10被用户握持时的位置)确定显示装置10的当前使用情况,并且主处理器710可利用此信息智能地选择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中的哪一个输出声音。
相机装置720在相机模式中处理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诸如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图像帧,并且将经处理的图像帧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穿过支架600的缆线孔CAH的缆线314可连接至主连接器730,从而将主电路板700电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
此外,主电路板700还可包括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例如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传输无线信号或者从例如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移动通信模块。无线信号可根据文本/多媒体消息的传输/接收包括例如语音信号、视频电话信号或各种类型的数据。
电池790可设置成使得电池79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不与主电路板700重叠。电池790可与支架600的电池孔BH重叠。
下盖900可设置在支架600和主电路板700下方。下盖900可紧固并固定至支架600。下盖900可形成显示装置10的下外部。下盖900可包括例如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二者。
下盖900中可形成有暴露相机装置720的下表面的第二相机孔CMH2。相机装置720的位置以及与相机装置720对应的第一相机孔CMH1和第二相机孔CMH2的位置可变化,并且不限于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显示装置10在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输出第二声音的同时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从显示装置10省略第二振动装置520。在这种情况下,仅第一振动装置510可用于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
图3是附接至图2的盖窗100的显示面板300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4是附接至图3的显示面板300的底部的支架600的示例的仰视图。
图5是设置在图4的支架600上的主电路板700的示例的仰视图。
参考图3至图5,显示面板300下方可设置有面板底盖400。面板底盖400可通过粘合剂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粘合剂可例如是压敏粘合剂(PSA)。
面板底盖400可包括用于吸收从外部入射的光的光吸收构件、用于吸收外部冲击的缓冲构件和用于有效地消散显示面板300的热量的散热构件中的至少一种。
光吸收构件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光吸收构件阻挡光的传输以防止设置在光吸收构件下方的元件(例如,显示电路板310、第一振动装置510等)从显示面板300上方被观看到。例如,光吸收构件可防止在使用显示装置10时这些组件对用户可见。光吸收构件可包括光吸收材料,诸如,例如炭黑或染料。
缓冲构件可设置在光吸收构件下方。缓冲构件可吸收外部冲击以防止显示面板300被损坏,或者减少对显示面板300引起的损坏的量。缓冲构件可由单层或多个层组成。例如,缓冲构件可由诸如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或聚乙烯的聚合物树脂制成,或者可由诸如通过发泡橡胶形成的海绵、基于氨基甲酸乙酯的材料或者基于丙烯酸的材料的弹性材料制成。缓冲构件可以是垫层。
散热构件可设置在缓冲构件下方。散热构件可包括包含例如石墨或碳纳米管的第一散热层以及由能够屏蔽电磁波并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薄膜(诸如,例如铜、镍、铁氧体或银)形成的第二散热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底盖400可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上的元件(诸如,例如显示电路板310和第一振动装置51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上而不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上。
如图3中所示,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侧部的柔性膜390可弯曲并设置在面板底盖400下方。因此,附接至柔性膜390的侧部的显示电路板310可设置在面板底盖400下方。设置在面板底盖400下方的显示电路板310可通过诸如例如螺钉的固定构件或诸如例如PSA的粘合剂附接或粘合至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
显示电路板310可包括第一电路板311和第二电路板312。第一电路板311和第二电路板312中的每个可以是刚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如果第一电路板311和第二电路板312中的任一个是刚性印刷电路板,并且另一个是柔性印刷电路板,则显示电路板310可以是复合印刷电路板。
在图3中,第二电路板312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第一电路板311的侧部延伸。第二电路板312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宽度可小于第一电路板311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宽度。
触摸驱动器电路330、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和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可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12的表面上,并且第一连接器313、第二连接器315和第三连接器316可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12的另一表面上。第一连接器313可包括连接至设置于缆线314的端部处的第一连接端子的插入部分。第二连接器315可包括连接至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的插入部分。第三连接器316可包括连接至设置于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的插入部分。
设置在缆线314的端部处的第一连接端子可插入到第一连接器313的插入部分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设置在缆线314的另一端部处的第二连接端子可弯曲以设置成在主电路板700下方穿过穿透支架600的缆线孔CAH,并且然后可插入到主连接器730的插入部分中。
第一振动装置510可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上。第一振动装置510可通过诸如例如PSA的第一粘合剂610(参见图7)附接至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因此,显示面板300可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通过第一振动装置510振动。
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可插入到第二连接器315的插入部分中。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另一端部可连接至第一振动装置510。
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可插入到第三连接器316的插入部分中。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另一端部可连接至第二振动装置520。
支架600可包括第一槽GR1、第二槽GR2、电池孔BH、缆线孔CAH和第一相机孔CMH1。
第一槽GR1和第二槽GR2可设置在支架600的第一表面中。支架600的第一表面可以是面对面板底盖400的表面。第一槽GR1和第二槽GR2可以是切割成支架600的第一表面的槽。电池孔BH、缆线孔CAH和第一相机孔CMH1可以是穿过支架600的孔。
在图4中,第一槽GR1在平面图中设置在电池孔BH上方。然而,第一槽GR1的位置不限于此位置。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槽GR1可设置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一振动装置510重叠。因此,第一槽GR1可提供第一振动装置510可设置到其中的位置。即,由于第一槽GR1是用于容纳第一振动装置510的槽,因此,第一槽GR1的位置可根据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位置而变化。
在图4中,第二槽GR2在平面图中设置在第一相机孔CMH1与电池孔BH之间。然而,第二槽GR2的位置不限于此位置。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槽GR2可设置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并且可设置成使得其不与电池孔BH、缆线孔CAH和第一相机孔CMH1重叠。因此,第二槽GR2可提供第二振动装置520可设置到其中的位置。由于第二槽GR2用作第二振动装置520的音箱,因此第二槽GR2的位置可根据第二振动装置520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包括开口区域的第二槽GR2可帮助传输来自显示装置10的声音,使得声音的音量和质量足以使用户听到所述声音。
由于电池孔BH是用于容纳电池的孔,因此电池790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电池孔BH重叠,如图5中所示。电池孔BH在尺寸上可以大于电池790,如图5中所示。此外,用于连接第一振动装置510和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一柔性电路板560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电池孔BH重叠,如图4中所示。
由于支架600的第一相机孔CMH1是用于容纳主电路板700的相机装置720的孔,因此相机装置720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一相机孔CMH1重叠。
根据图3至图5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振动装置510可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电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第二振动装置520可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电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并且主电路板700和显示电路板310可通过缆线314彼此电连接。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300的沿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300的沿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显示面板300的沿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6至图8,显示面板300可包括衬底SUB1、像素阵列层PAL和偏振膜PF。
衬底SUB1可以是刚性衬底,或者可弯曲、折叠和/或卷曲的柔性衬底。衬底SUB1可由诸如例如玻璃、石英或聚合物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聚合物材料可例如是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芳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CAT)、醋酸丙酸纤维素(CAP)或其组合。衬底SUB1也可包括金属材料。
像素阵列层PAL可设置在衬底SUB1上。像素阵列层PAL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PX。如图9中所示,像素阵列层PAL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层303、发光元件层304和薄膜封装层305。
偏振膜PF可设置在像素阵列层PAL上,并且可防止由于外部光的反射引起的可见性的降低。偏振膜PF可包括线偏振器和诸如四分之一波长(λ/4)板的延迟膜。例如,延迟膜可设置在像素阵列层PAL上,并且线偏振器可设置在延迟膜与盖窗100之间。
面板底盖4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盖窗1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第二表面上,显示面板300的第二表面是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即,面板底盖4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衬底SUB1的下表面上,并且盖窗100可设置在偏振膜PF的上表面上。
柔性膜390的一个侧部可附接至衬底SUB1的侧部,并且柔性膜390的另一侧部可附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的侧部。柔性膜390的一个侧部可通过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至衬底SUB1的表面。柔性膜390的另一侧部可通过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至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一表面。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二表面可面对面板底盖400,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二表面是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
虽然在图6中显示驱动器电路320设置在柔性膜390的表面上,但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器电路320可设置在柔性膜390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柔性膜390的另一表面可以是与衬底SUB1的表面和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一表面附接的表面。
显示电路板310可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下表面上。显示电路板310可通过诸如例如螺钉的固定构件固定至面板底盖400。
触摸驱动器电路330、第一振动驱动器电路340和第二振动驱动器电路350可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连接器313、第二连接器315和第三连接器316可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的第二表面上。
第一振动装置510可设置在面板底盖400与支架600之间。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一表面可通过第一粘合剂610附接至面板底盖400,并且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可通过第二粘合剂620附接至支架600。例如,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可通过第二粘合剂620附接至支架600的第一槽GR1的底表面。
第一振动装置510可附接至面板底盖400和支架600。因此,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可通过第一振动装置510的振动而进行振动。例如,第一振动装置510可通过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第一粘合剂610和第二粘合剂620可例如是PSA。
第一柔性电路板560可附接至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中所示,第二粘合剂62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不与第一柔性电路板560重叠。可选地,第二粘合剂620可设置在附接至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的第一柔性电路板560上。
如图7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装置510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第一表面(例如,下表面)和支架600的与面板底盖400的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例如,上表面)之间。例如,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一表面(例如,上表面)可附接至面板底盖400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例如,下表面)可附接至支架600的第一表面。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位置允许第一振动装置510通过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
第二振动装置520可设置在面板底盖400与支架600之间。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一表面可通过第三粘合剂630附接至面板底盖400。第二振动装置520可附接至面板底盖400。因此,显示面板300可通过第二振动装置520的振动而进行振动。例如,第二振动装置520可通过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第二声音。第三粘合剂630可例如是PSA。
第二柔性电路板570可附接至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二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8中所示,第三粘合剂63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不与第二柔性电路板570重叠。可选地,第三粘合剂630可设置在附接至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柔性电路板570上。
第二振动装置520和支架600之间可设置有间隙。第二振动装置520和支架600之间的间隙可用作显示面板300通过第二振动装置520振动时输出的第二声音的音箱。
当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散热构件上时,散热构件的第一散热层可能由于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的振动而损坏。因此,可从其中设置有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的区域去除散热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可附接至缓冲构件的下表面。可选地,可从设置有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的区域去除缓冲构件和散热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动装置51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可附接至光吸收构件的下表面。
第一柔性电路板560可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至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引线可连接至第一振动装置510的音圈的端部。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可连接至引线。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连接端子可插入到第二连接器315的插入部分中。第一柔性电路板560可例如是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柔性膜。
第二柔性电路板570可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至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二表面。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引线可连接至第二振动装置520的音圈的端部。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可连接至引线。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连接端子可插入到第三连接器316的插入部分中。第二柔性电路板570可例如是FPC或柔性膜。
根据图6至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因此第一振动装置510可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振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一个振动装置可提供声音和触觉接口二者。
此外,由于第二振动装置52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因此第二振动装置520也可使显示面板300振动。因此,可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输出第二声音。
图9是图6至图8的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的详细剖视图。
参考图9,显示面板300可包括衬底SUB1和像素阵列层PAL。像素阵列层PAL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层303、发光元件层304和薄膜封装层305。
衬底SUB1上可形成有缓冲层302。缓冲层302可形成在衬底SUB1上以保护薄膜晶体管335和发光元件免受通过可能容易受到湿气渗透的衬底SUB1引入的湿气的影响。缓冲层302可由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层组成。例如,缓冲层302可以是从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和SiON层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机层交替地堆叠的多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缓冲层302可被省略。
薄膜晶体管层303形成在缓冲层302上。薄膜晶体管层303包括薄膜晶体管335、栅极绝缘层336、层间绝缘膜337、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
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包括有源层331、栅电极332、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在图9中,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形成为顶栅型,在顶栅型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可形成为底栅型或者双栅型,在底栅型中,栅电极332定位在有源层331下方,在双栅型中,栅电极332既定位在有源层331上方又定位在有源层331下方。
有源层331形成在缓冲层302上。有源层331可由例如基于硅的半导体材料或基于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缓冲层302和有源层331之间可形成有遮光层,并且遮光层可阻挡外部光进入有源层331。
栅极绝缘层336可形成在有源层331上。栅极绝缘层336可以是无机层,诸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栅电极332和栅极线可形成在栅极绝缘层336上。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中的每个可以是由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层间绝缘膜337可形成在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上。层间绝缘膜337可以是诸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的无机层。
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可形成在层间绝缘膜337上。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中的每个可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336和层间绝缘膜337的接触孔连接至有源层331。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中的每个可以是由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用于使薄膜晶体管335绝缘的保护层338可形成在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上。保护层338可以是诸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的无机层。
平坦化层339可形成在保护层338上以使由薄膜晶体管335导致的台阶平坦化。平坦化层339可由诸如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层制成。
发光元件层304形成在薄膜晶体管层303上。发光元件层304包括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
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发光元件可以是各自包括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的有机发光器件。
阳极341可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阳极341可通过穿过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的接触孔连接至薄膜晶体管335的源电极333或漏电极334。
像素限定层344可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并且可覆盖阳极341的边缘以限定像素PX。例如,像素限定层344可用作用于限定像素PX的像素限定层。像素PX中的每个是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在其中顺序地堆叠的区域,使得来自阳极341的空穴和来自阴极343的电子在发光层342中复合在一起以发射光。
发光层342形成在阳极341和像素限定层344上。发光层342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种。可选地,发光层342可以是发射白光的白光发射层。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层342可以是红光发射层、绿光发射层和蓝光发射层的堆叠,并且可以是对像素PX中的全部公共的公共层。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300还可包括用于显示红、绿和蓝的滤色器。
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此外,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以以两个或更多个堆叠的串联式结构形成,在这种情况中,所述堆叠之间可形成电荷生成层。
阴极343形成在发光层342上。阴极343可形成为覆盖发光层342。阴极343可以是对像素PX中的全部公共的公共层。
当发光元件层304形成为在向上方向上发射光的顶部发射型时,阳极341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诸如,例如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或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制成。APC合金是银(Ag)、钯(Pd)和铜(Cu)的合金。此外,阴极343可由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镁(Mg)、银(Ag)或Mg和Ag的合金)或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例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制成。当阴极343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光输出效率可通过微腔增加。
当发光元件层304形成为在向下方向上发射光的底部发射型时,阳极341可由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例如镁(Mg)、银(Ag)或者Mg和Ag的合金)或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例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制成。阴极343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诸如,例如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制成。当阳极341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光输出效率可通过微腔增加。
薄膜封装层305形成在发光元件层304上。薄膜封装层305可用于防止氧或湿气渗透发光层342和阴极343。为此,薄膜封装层305可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无机层可由例如硅氮化物、铝氮化物、锆氮化物、钛氮化物、铪氮化物、钽氮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或钛氧化物制成。此外,薄膜封装层305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有机层可形成为足够的厚度以防止颗粒穿透薄膜封装层305并进入发光层342和阴极343。有机层可包括例如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
触摸传感器层可形成在薄膜封装层305上。与单独的触摸面板附接至薄膜封装层305上时相比,当触摸传感器层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305上时,显示装置10的厚度可减小。
触摸传感器层可包括用于使用电容方法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电极和用于连接焊盘和触摸电极的触摸线。例如,触摸传感器层可使用自电容方法或互电容方法感测用户的触摸。
图10是图7和图8中示出的第一振动装置510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10,第一振动装置510可以是通过使用音圈产生磁力使显示面板300振动的LRA。第一振动装置510可包括下底架501、柔性电路板502、音圈503、磁体504、弹簧505和上底架506。
下底架501和上底架506可由金属材料制成。柔性电路板502设置在下底架501的与上底架506面对的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柔性电路板560。音圈503可连接至柔性电路板502的与上底架506面对的表面。因此,音圈503的一个端部可电连接至第一柔性电路板560的引线中的任何一条,并且音圈503的另一端部可连接至引线中的另一条。磁体504可以是永磁体,并且面对音圈503的表面中可形成有用于容纳音圈503的音圈槽504a。磁体504和上底架506之间可设置有诸如弹簧505的弹性体。
流经音圈503的电流的方向可通过施加至音圈503的一个端部的第一驱动电压和施加至音圈503的另一端部的第二驱动电压控制。施加的磁场可根据流经音圈503的电流而形成在音圈503周围。例如,第一驱动电压为正电压且第二驱动电压为负电压时流经音圈503的电流的方向与第一驱动电压为负电压且第二驱动电压为正电压时流经音圈503的电流的方向相反。吸引力和排斥力根据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的交流电(AC)驱动而交替地作用在磁体504和音圈503上。因此,磁体504可由于弹簧505而在音圈503和上底架506之间往复。
由磁体504的往复运动生成的振动可传输至下底架501和上底架506二者。因此,下底架501可放置成面对支架600,并且上底架506可放置成面对显示面板300。可选地,下底架501可面对显示面板300,并且上底架506可面对支架600。
根据图10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磁体504的往复运动可使得显示面板300振动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使得支架600振动以提供触觉反馈。
图11是图6和图8中示出的第二振动装置520的详细剖视图。图12示出使设置在图11中示出的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振动的方法。
参考图11和图12,第二振动装置520可以是使用根据施加的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使显示面板300振动的压电元件或压电致动器。第二振动装置520可包括振动层511、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第一电极512可包括第一干电极5121和第一分支电极5122。如图11中所示,第一干电极512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可选地,第一干电极5121可穿透振动层511的一部分。第一干电极5121也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从第一干电极5121分支。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布置成彼此平行。
第二电极513可包括第二干电极5131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第二电极513可与第一电极512间隔开,并且与第一电极512电绝缘。第二干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干电极512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第一侧表面上,并且第二干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第二侧表面上。可选地,第二干电极5131可穿透振动层511的一部分。第二干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从第二干电极5131分支。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布置成彼此平行。
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或Y轴方向)方向上布置成彼此平行。此外,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竖直方向(Z轴方向)上交替地布置。例如,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以以第一分支电极5122、第二分支电极5132、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顺序在竖直方向(Z轴方向)上反复地布置。
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连接至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焊盘。第二柔性电路板570的焊盘可连接至设置在第二振动装置520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振动层511可以是根据施加至第一电极51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第二电极513的驱动电压变形的压电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层511可以是压电材料(诸如例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或锆钛酸铅(PZT))和电活性聚合物中的任一种。
由于振动层511的产生温度高,因此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由具有高熔点的银(Ag)或者Ag和钯(Pd)的合金制成。当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由Ag和Pd的合金制成以提高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的熔点时,Ag含量可高于Pd含量。
振动层511可设置在每对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振动层511可根据施加至每个第一分支电极512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相应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驱动电压之间的差进行收缩或扩张。
参考图12,当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设置于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是向上方向(↑)时,振动层511可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并且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此外,当设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设置于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是向下方向(↓)时,振动层511可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并且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向振动层511施加电场的极化过程来确定。
当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设置于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如图12中所示那样是向上方向(↑)时,如果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一分支电极5122并且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二分支电极513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一力F1进行收缩。第一力F1可以是压缩力。此外,如果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一分支电极5122并且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二分支电极513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二力F2进行扩张。第二力F2可以是拉伸力。
与图12类似,当设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设置于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是向下方向(↓)时,如果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二分支电极5132并且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一分支电极512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拉伸力进行扩张。此外,如果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二分支电极5132并且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一分支电极512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压缩力进行收缩。
当施加至第一电极51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第二电极513的驱动电压在正极性和负极性之间反复地交替时,振动层511可反复地收缩和扩张,从而导致第二振动装置520振动。由于第二振动装置520设置在面板底盖400的表面上,因此当第二振动装置520的振动层511收缩和扩张时,显示面板300可由于应力而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振动,第三方向是显示面板300的厚度方向。当显示面板300通过第二振动装置520以这种方式振动时,可输出第二声音。
保护层519可另外地设置在第二振动装置520的第二表面和侧表面上。保护层519可由绝缘材料制成,或者可由与振动层511相同的材料制成。保护层519可设置在第一电极512、第二电极513以及被暴露的没有被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覆盖的振动层511上。保护层519可围绕第一电极512、第二电极513以及被暴露的没有被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覆盖的振动层511。因此,第二振动装置520的振动层511、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被保护层519保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护层519可被省略。
图13是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的第一声音、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振动装置520输出的第二声音以及由传统扬声器输出的声音中的每个的频率与声压级(SPL)的曲线图。
图13示出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一声音SOUND1、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二声音SOUND2以及由传统扬声器输出的第三声音SOUND3。在图13中,X轴表示频率(Hz),并且Y轴表示SPL(dB)。
参考图13,第一声音SOUND1可以是在约150Hz至约500Hz的低频带中具有高SPL的低音调声音。例如,第一声音SOUND1的SPL可以在约150Hz至约500Hz下为约60dB或更高。
第二声音SOUND2可以是在约500Hz到10kHz的高频带中具有高SPL的高音调声音。例如,第二声音SOUND2的SPL可以在约500Hz至约10kHz下为约70dB或更高。
第三声音SOUND3可以是在约500Hz至约10kHz的高频带中具有高SPL的高音调声音。例如,第三声音SOUND3的SPL可以在约500Hz至约10kHz下为约70dB或更高。
由于显示装置10可以输出第一声音SOUND1和第二声音SOUND2,因此与传统扬声器仅输出第三声音SOUND3时相比,可增强低音。所以,与传统扬声器仅输出第三声音SOUND3时相比,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输出低音增强的声音。
图14A是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图14B是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图14C是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的第一声音的基音和谐波泛音的频率与SPL的曲线图。
在图14A至图14C中,由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的第一声音包含基音FT和谐波泛音。谐波泛音表示具有基音FT的频率的整数倍的频率的泛音。图14A至图14C示出与具有基音FT的频率的约两倍的频率的泛音对应的第一谐波泛音HT1、与具有基音FT的频率的约三倍的频率的泛音对应的第二谐波泛音HT2、与具有基音FT的频率的约四倍的频率的泛音对应的第三谐波泛音HT3以及与具有基音FT的频率的约五倍的频率的泛音对应的第四谐波泛音HT4。在图14A至图14C中,X轴表示频率(Hz),并且Y轴表示SPL(dB)。
参考图14A,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在约150Hz至约200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低于第四谐波泛音HT4的SPL。此外,在约300Hz至约800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低于第二谐波泛音HT2的SPL。此外,在约350Hz至约450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低于第三谐波泛音HT3和第四谐波泛音HT4的SPL。
参考图14B,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支架600的与面对显示面板300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时,在约600Hz至约700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低于第二谐波泛音HT2的SPL。
参考图14C,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支架600的第一表面和显示面板300时,在约150Hz至约1k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高于第一谐波泛音HT1至第四谐波泛音HT4中的每个的SPL。
如图14A至图14C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在约150Hz至约1kHz的频带中,基音FT的SPL高于第一谐波泛音HT1至第四谐波泛音HT4中的每个的SPL。然而,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以及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时不是这种情况。因此,如图15中所示,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一声音的总谐波失真(THD)可以低于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和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
图15是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支架600时以及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频率与THD的曲线图。
参考图15,X轴表示频率(Hz),并且Y轴表示第一声音的THD。第一声音的THD是表示由于谐波泛音引起的基音的失真度的系数。
在约150Hz至约1kHz的频带中,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①)二者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大部分低于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②)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和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③)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即,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可低于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和当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时输出的第一声音的THD。因此,如图15中所示,当第一振动装置510附接至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二者时,与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显示面板300时和第一振动装置510仅附接至支架600时相比,可以提供具有更高声音质量的第一声音。
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底部的支架600的示例的仰视图。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6的支架600的沿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图4和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第二孔H2代替第二槽GR2。当参考图16和图17时,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先前参考图4和图8描述的元件和特征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16和图17,第二孔H2可以是穿过支架600的孔。由于第二孔H2用作第二振动装置520的音箱,因此第二孔H2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二振动装置520的位置而改变。当第二孔H2代替第二槽GR2设置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时,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二声音的音箱的空间可以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声音的SPL。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底部的支架600的示例的仰视图。图1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8的支架600的沿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图4和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第二槽GR2,并且电池孔BH设置成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当参考图18和图19时,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先前参考图4和图8描述的元件和特征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18和图19,电池孔BH是穿过支架600的孔,并且可以设置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电池790和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二声音的音箱的空间可以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声音的SPL。
电池790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振动装置520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因此,电池孔BH在与电池790重叠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电池孔BH在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池孔BH不与第一槽GR1重叠。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在电池孔BH与第二振动装置520重叠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第一槽GR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可以如图20至图22所示那样附接至单独的支承构件,并且单独的支承构件可以附接至支架600。
图2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底部的支架600的示例的仰视图。图2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0的支架600的沿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图2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0的支架600的沿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图4和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第一孔H1代替第一槽GR1。当参考图20至图22时,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先前参考图4和图8描述的元件和特征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20至图2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用于将第一振动装置510固定到支架600的单独的支承构件650。第一振动装置510的第二表面可通过第二粘合剂620附接至支承构件650。支承构件650可以通过固定构件660固定到支架600的表面。例如,可以通过延伸穿过支架600的上表面的固定构件660将支承构件650固定到支架600的面对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参见图21),或者可以通过延伸穿过支架600的侧表面的固定构件660将支承构件650固定到支架600的侧表面(参见图22),其中,支架600的侧表面与支架600的面对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相邻。因此,第一振动装置510可以通过使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支承构件650可以包括例如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两者。支承构件650可以由与支架600相同的材料制成。
参考图21,支承构件650可包括底部部分651、侧壁652和固定部分653。在图21中,支承构件650包括多个侧壁652和多个固定部分653。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650可以包括仅一个侧壁652和仅一个固定部分653。
底部部分651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平坦的,并且第二粘合剂620可以附接至底部部分651的上表面。底部部分65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支架60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在平面图中,底部部分651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四边形。
侧壁652可以从底部部分651的边缘延伸并且平行于第一孔H1的侧壁延伸。侧壁652可以从底部部分651的至少一侧延伸。
参考图4和图8中所示的第一槽GR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槽GR1不完全延伸穿过支架600。例如,第一槽GR1可以形成在支架600的上表面中,并且可以朝支架600的下表面穿透,而不延伸穿过支架600的下表面。相反,参考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第一孔H1,第一孔H1可以完全延伸穿过支架600。例如,第一孔H1可以是延伸穿过支架6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二者的通孔。支承构件6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孔H1内。例如,支承构件650的侧壁652的至少一部分和底部部分651可以设置在第一孔H1内。
固定部分653可以从侧壁652的上边缘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支架600的第一表面上。固定部分653可以包括固定构件660插入到其中的固定孔,并且支架600可以包括与固定部分653的固定孔重叠的固定槽。固定构件660可以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插入到固定部分653的固定孔和支架600的固定槽中,从而将固定部分653固定到支架600。固定构件660可以是螺钉,固定部分653的固定孔可以是螺钉孔,并且支架600的固定槽可以是螺钉槽。固定构件660也可称为紧固件。紧固件表示被构造成将一个组件物理地紧固至另一组件的任何组件,诸如,例如螺钉、螺栓、销等。
在图21中,支架600可以包括从支架600的第一表面突出的环形或钩形突起,并且支承构件650的固定部分653可以包括插入部分代替固定孔,支架600的突起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构件650可以在没有固定构件660的情况下固定至支架600。
如图21中所示,支承构件650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成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相对。例如,支承构件650的侧壁652可以分别设置成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上表面延伸到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下表面的侧表面相对。
参考图2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650不包括固定部分653,并且可以包括底部部分651和侧壁652。
侧壁652可以包括固定构件660插入到其中的孔,并且支架600可以包括与侧壁652的孔重叠的固定槽。固定构件660可以在与第三方向(Z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插入到侧壁652的孔和支架600的固定槽中。因此,侧壁652可以固定至支架600。固定构件660可以是螺钉,侧壁652的固定孔可以是螺钉孔,并且支架600的固定槽可以是螺钉槽。
为了扩大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二声音的音箱的空间,可以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那样用第二孔H2代替图20中所示的第二槽GR2。可选地,可以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那样省略图20中所示的第二槽GR2,并且电池孔BH可以延伸直至第二槽GR2的区域。
如图22中所示,支承构件650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成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相对。例如,支承构件650的侧壁652可以分别设置成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从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上表面延伸到第一振动装置510的下表面的侧表面相对。
图2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显示面板300的底部的支架600的示例的仰视图。图2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3的支架600的沿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23和图24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承构件650形成为覆盖第一孔H1。当参考图23和图24时,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先前参考图20至图22描述的元件和特征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23和图24,支承构件650可以相对于支架600的第二表面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从第一孔H1突出。支承构件650可通过固定构件660固定到支架600的第二表面。因此,第一振动装置510可以通过使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
如图24中所示,支承构件650可包括底部部分651和固定部分653。虽然在图24中支承构件650包括多个固定部分653,但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650可以仅包括一个固定部分653。
底部部分651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平坦的,并且第二粘合剂620可以附接至底部部分651的上表面。底部部分65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支架60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在平面图中,底部部分651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四边形。
固定部分653可以从底部部分651的边缘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支架600的第二表面上。底部部分65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固定部分653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底部部分65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与固定部分653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相同。固定构件660可以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插入到固定部分653的固定孔和支架600的固定槽中,从而将固定部分653固定到支架600。固定构件660可以是螺钉,固定部分653的固定孔可以是螺钉孔,并且支架600的固定槽可以是螺钉槽。
为了扩大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而输出的第二声音的音箱的空间,可以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那样用第二孔H2代替图23中所示的第二槽GR2。可选地,可以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那样省略图23中所示的第二槽GR2,并且电池孔BH可以延伸直至第二槽GR2的区域。
图2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实现显示装置10的声音模式和触觉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5,确定显示装置10是否以触觉模式操作(操作2501)。如果在操作2501中确定显示装置10以触觉模式操作(是),则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提供触觉反馈(操作2502)。反之,如果在操作2501中确定显示装置10没有以触觉模式操作(否),则所述方法进行至操作2503。
在操作2503中,确定显示装置10是否以声音模式操作。如果在操作2503中确定显示装置10没有以声音模式操作(否),则所述方法结束。反之,如果在操作2503中确定显示装置10以声音模式操作(是),则所述方法进行至操作2504。
在操作2504中,确定显示装置10是否以单声道模式操作。如果在操作2504中确定显示装置10正以单声道模式操作(是),则所述方法进行至操作2505。反之,如果在操作2504中确定显示装置10没有以单声道模式操作(否),则所述方法进行至操作2506。
在操作2505中,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提供声音。
在操作2506中,确定显示装置10是否以立体声模式操作。如果在操作2506中确定显示装置10以立体声模式操作(是),则所述方法进行至操作2507。反之,如果在操作2506中确定显示装置10没有以立体声模式操作(否),则所述方法结束。
在操作2507中,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用第一振动装置510使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振动来提供第一立体声声音,并且通过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使显示面板300振动来提供第二立体声声音。
图26和图27示出在呼叫模式中依据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三维(3D)坐标的声音输出。
例如,如图26和图27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处于呼叫模式中时,由于第二振动装置520在呼叫模式中时比第一振动装置510更靠近用户的耳朵,因此可以使用第二振动装置520输出声音。图26和图27示出例如由于用户将显示装置10向上移动并握持到他或她的耳朵而倾斜的显示装置10。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0可以使用例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来检测这种倾斜动作,并且由显示装置10输出的声音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显示装置10的位置在由第一振动装置510输出和由第二振动装置520输出之间进行切换。
图2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接至图2的盖窗100的图2的显示面板300的示例的仰视图。先前已经描述了图28中所示的元件。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对这些元件的冗余描述。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9)

1.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支架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架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提供触觉反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第二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槽,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所述第一槽的底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第二粘合剂,设置在所述第一槽的所述底表面和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第一槽的所述底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重叠的第一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表面上并且支承所述第一振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第一孔重叠。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紧固件,将所述支承构件附接至所述支架的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相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紧固件,将所述支承构件附接至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孔的侧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紧固件,将所述支承构件附接至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
15.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
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支架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以及
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架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提供触觉反馈,并且所述第二振动装置配置成通过使所述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二声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第二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振动装置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附接至所述支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二振动装置和所述支架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粘合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振动装置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重叠,所述第二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与所述第二振动装置重叠。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二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槽的底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第二表面附接至所述第一槽的底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振动装置的第一表面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槽和第二孔,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与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重叠,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振动装置重叠。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电池,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电池重叠。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中,所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孔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表面上并且支承所述第一振动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第一孔重叠。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是通过使用音圈根据第一施加电压产生磁力来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架振动的线性谐振致动器,并且所述第二振动装置是使用根据第二施加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来使所述显示面板振动的压电元件。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振动装置包括:
所述音圈,具有被施加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一端和被施加第二驱动电压的第二端;
磁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音圈的音圈槽;
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磁体的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
底架,设置在所述弹性体上。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振动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被施加第一驱动电压;
第二电极,被施加第二驱动电压;以及
振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施加到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
CN202010114601.0A 2019-02-28 2020-02-25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6250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024349 2019-02-28
KR10-2019-0024349 2019-02-28
KR1020190067234A KR102668569B1 (ko) 2019-02-28 2019-06-07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음향 제공 방법
KR10-2019-0067234 2019-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084A true CN111625084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3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601.0A Pending CN111625084A (zh) 2019-02-28 2020-02-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5438B2 (zh)
CN (1) CN1116250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5606A (zh) * 2020-12-08 2022-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402B (zh) * 2019-06-28 2022-04-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移动终端
KR20210084879A (ko) * 2019-12-30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91304A (ko) * 2020-12-23 2022-06-3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368206A1 (en) * 2021-05-11 2022-11-17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11641151B2 (en) * 2021-05-11 2023-05-02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ith elastic members with brackets, foams and damping glue
CN115003020A (zh) * 2021-09-30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447A (zh) * 2016-04-05 2017-10-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38991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846B2 (en) 1998-06-23 2002-08-06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JP3937982B2 (ja) * 2002-08-29 2007-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出力装置および入出力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4056528B2 (ja) * 2005-02-03 2008-03-0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07026736A1 (ja) * 2005-08-31 2007-03-08 Nec Corporation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音響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US20080084384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Immersion Corporation Multiple Mode Haptic Feedback System
US9753536B2 (en) * 2011-02-24 2017-09-05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20116177A (ko) 2011-04-12 2012-10-22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용 햅틱 구조체
WO2013047609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GB201208852D0 (en) * 2012-05-18 2012-07-04 Hiwave Technologies Uk Ltd Vibratory pane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vibratory panel devices
JP6305676B2 (ja) * 2012-05-29 2018-04-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KR102046426B1 (ko) * 2013-07-12 2019-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838781B2 (en) * 2014-05-27 2017-12-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ound coupling
JP6275566B2 (ja) * 2014-06-26 2018-02-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367098B2 (ja) * 2014-11-26 2018-08-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237656B2 (en) * 2016-03-28 2019-03-19 Lg Display Co., Ltd. Panel vibration type sound genera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529804B1 (ko) 2016-12-29 2023-05-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70183B1 (ko) * 2017-07-12 2022-03-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WO2019092821A1 (ja) * 2017-11-08 2019-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US10848874B2 (en) * 2018-02-20 2020-11-24 Google Llc Panel audio loudspeaker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KR102526888B1 (ko) 2018-08-14 2023-04-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JP7387979B2 (ja) * 2018-08-29 2023-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振動デバイス、振動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601564B1 (ko) 2018-09-05 202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20108087A (ja) * 2018-12-28 2020-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振動デバイス、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KR102535015B1 (ko) 2019-01-22 2023-05-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447A (zh) * 2016-04-05 2017-10-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38991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5606A (zh) * 2020-12-08 2022-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78750A1 (en) 2020-09-03
US11675438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543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ound providing method of the display device
CN110830613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2564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145975A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음향 제공 방법
CN110881159B (zh) 显示装置
US11510010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ircuit board having sound generator
CN112053630A (zh) 显示装置
US1119086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786646A (zh) 显示装置
KR102505583B1 (ko) 전자 기기
CN112118519A (zh) 显示设备
KR102668569B1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음향 제공 방법
KR20200105617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음향 제공 방법
CN111506187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通过显示装置提供触觉反馈的方法
US2024005671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148767A (zh) 显示装置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200095315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CN111506187A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通过显示装置提供触觉反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