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2010A -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2010A
CN111622010A CN202010550104.5A CN202010550104A CN111622010A CN 111622010 A CN111622010 A CN 111622010A CN 202010550104 A CN202010550104 A CN 202010550104A CN 111622010 A CN111622010 A CN 11162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heat exchange
calendering
cooling
gla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0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2010B (zh
Inventor
姚垚
刘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ba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ba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bang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ba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01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2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1/00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1/00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 D21G1/0073Accessories for calender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1/00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 D21G1/02Rolls; Their bearing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1/00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 D21G1/02Rolls; Their bearings
    • D21G1/0253Heating or cooling the rolls;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 D21G1/028Heating or cooling the rolls;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using electrical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包括压光机构、冷却机构以及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构,压光机构包括机架、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压光辊和第二压光辊、用于对第一压光辊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光辊转动的驱动组件;冷却机构包括沿传送机构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箱,冷却箱内转动连接有出料辊,第一压光辊与出料辊外共同套设且张紧有压紧带;压光机构位于进料位置设有收料板,收料板承接于第一压光辊上侧。通过收料板和压紧带的设置,不合格产品在热压和冷却过程中,会粘附于压紧带上,并自动挑选出,收纳于收料板处收集,减少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混合出料,影响整体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品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品表面磨光工艺,通常是将醇性上光油均匀涂覆于待处理纸品的表面,即为上光过程,再将醇性上光油烘干、冷却,随后经过压光处理,得到耐磨并具有装饰性的磨光纸品,这些纸品通常用于产品的外包装、宣传单等,市场需求量极大。
现有的纸品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如公告号为CN208328549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纸品上光压光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依次布置并由输送带连接的输纸机、上光机、压光机,还包括PLC控制模块、微波加热器;PLC控制模块与压光机相连,所述压光机机台上焊接压光钢板;PLC控制模块控制压光钢板运转到焊接口时输纸机自动停止,停止时间按纸品加工长度计算并输入述微波加热器与压光钢板连接,并对压光钢板进行加热。通过该技术方案,实现上光机和压光机的自动化对接,在压光机和收纸机中加装散热风扇,能够及时及时地将处理后的纸品余热散发出去,方便了齐纸,保证了加工后纸品表面的光亮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纸品表面上油过多易导致表面粘性较大,在压光后收料堆叠的过程中,易与相邻纸品粘连,影响纸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包括压光机构、冷却机构以及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构,所述压光机构包括机架、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压光辊和第二压光辊、用于对第一压光辊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光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光辊和第二压光辊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沿传送机构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转动连接有出料辊,所述第一压光辊与出料辊外共同套设且张紧有压紧带;所述压光机构位于进料位置设有收料板,所述收料板承接于第一压光辊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首先从第一压光辊和第二压光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通过第一压光辊对工件上表面进行压光,工件通过传送带在冷却通道中进行输送,若工件为上表面上光油涂抹过多的不合格产品,在热压和冷却期间,工件会粘附于压紧带上,并从出料辊处被带至压紧带上侧,最后被重新输送至第一热压辊处,并被第一热压辊处的收料板拦截,存放于收料板上。通过收料板和压紧带的设置,不合格产品在热压和冷却过程中,会粘附于压紧带上,并自动挑选出,收纳于收料板处收集,减少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混合出料,影响整体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设于冷却箱内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沿冷却箱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罩和进风管,所述冷却罩罩设于压紧带下侧的上方,所述冷却罩上开设有通风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管均连通于通风腔和出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往进风管内注入温度较低的气体,气体进入通风腔中并通过若干出风孔流出,对工件和压紧带进行风冷冷却,提高了工件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箱内设有用于对压紧带上侧进行预加热的预加热组件,所述预加热组件包括若干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被冷却后的压紧带运动至上侧时,通过预加热组件中的电热丝对压紧带进行预加热,防止压紧带在经过第一压光辊时,发生温度骤变,提高了压紧带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组件与预加热组件之间设有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板的设置,减少预加热组件对冷却组件处对工件冷却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箱内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辊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有换热辊,若干所述换热辊根据所处位置分为上换热辊组和下换热辊组,所述上换热辊组滚动连接于压紧带上侧,所述下换热辊组滚动连接于压紧带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通过换热管注入下换热辊组中的冷却水通过换热辊与压紧带进行换热,提高了压紧带和工件的冷却效果。在下换热辊组中进行换热而导致温度提升的冷却水在流经上换热辊组时,与温度较低的压紧带进行换热,对压紧带进行预加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压紧带的冷却和预热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管包括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所述下换热管自下换热辊组中远离第一压光辊的换热辊向靠近第一压光辊的换热辊的方向依次穿设于下换热辊组中的每一换热辊中;所述上换热管自上换热辊组中远离第一压光辊的换热辊向靠近第一压光辊的换热辊的方向依次穿设于上换热辊组中的每一换热辊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管路的设置,因为第一压光辊内的加热组件的设置,靠近第一压光辊一侧的压紧带温度较高,冷却水首先穿过靠近出料辊一侧的换热辊,并通过内辊和外辊与压紧带进行换热,换热管中的冷却水在依次穿设的过程中逐渐加热,冷却水对靠近下料辊一侧的下侧压紧带的冷却效果大于靠近第一压光辊一侧的下侧压紧带,使压紧带通过冷却水的换热,呈朝向出料辊方向的温度逐渐降低,使工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压紧带进行渐变式降温,避免压紧带突然降温,对压紧带的寿命和工件压光的质量造成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辊包括内辊和外辊,所述外辊套设于内辊外且相对于内辊转动,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穿设于内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热管内的冷却水与内辊进行换热,内辊再与外辊进行换热,最后换热辊在与压紧带进行接触时,通过外辊与压紧带滚动接触和换热,通过换热辊的设置,使换热管能够在内辊中呈螺旋状设置,提高了冷却水在换热辊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冷却水与换热辊的换热效果,以及对工件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管包括固定穿设于内辊的固定段和用于连接相邻换热辊中固定段的连接段,所述固定段和连接段通过密封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箱内设有用于安装换热辊的安装台,每一所述换热辊对应两个分设于其两端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固定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定位件连接于固定部;所述内辊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固定部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定位连接块的定位槽,所述连接块嵌设于定位槽中且沿水平方向限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换热组件中相邻换热辊之间的温差时,可通过将安装台的转动部从固定部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换热辊中固定设置的换热管的固定段和连接段解除连接,以更换不同规格的换热辊,通过不同规格的换热辊中,固定段螺旋设置的圈数控制冷却水在换热辊中停留的时间,从而调节相邻换热辊之间的温度差,提高了对压紧带温度的可控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收料板和压紧带的设置,不合格产品在热压和冷却过程中,会粘附于压紧带上,并自动挑选出,收纳于收料板处收集,减少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混合出料,影响整体产品的质量;
2.通过冷却机构的设置,提高了工件在热压后的冷却效果;
3.通过预加热组件的设置,防止压紧带在经过第一压光辊时,发生温度骤变,提高了压紧带的使用寿命;
4.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提高了压紧带的冷却效果和预加热效果,且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沿工件传送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垂直于工件传送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换热辊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在换热管中的流动示意图。
图中,1、压光机构;11、机架;12、第一压光辊;121、辊体;122、第一转轴;124、安装腔;13、第二压光辊;131、第二转轴;14、加热组件;141、电加热管;15、驱动组件;152、第一电机;153、第二链轮;154、链条;16、收料板;161、挡板;2、冷却机构;21、冷却箱;22、冷却组件;221、冷却罩;222、通风腔;223、出风孔;224、进风管;23、冷却通道;24、出料辊;241、压紧带;3、传送机构;31、架体;32、辊轴;33、传送带;34、第二电机;4、预加热组件;41、预加热箱;42、电热丝;43、隔热板;5、换热组件;51、换热辊;511、内辊;512、外辊;513、嵌槽;52、换热管;521、上换热管;522、下换热管;523、固定段;524、连接段;525、密封连接件;526、密封圈;527、限位环;528、螺纹套;53、上换热辊组;54、下换热辊组;55、安装台;551、固定部;552、转动部;553、定位件;554、连接块;555、定位槽;5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包括压光机构1、冷却机构2以及用于将工件在冷却机构2中输送的传送机构3。
工件通过压光机构1完成压光后,提高工件表面上光的光泽度,然后通过传送机构3在冷却机构2中传输,使冷却机构2对压光后的工件进行冷却,即完成了工件的压光工序。
压光机构1包括机架11、第一压光辊12、第二压光辊13、用于对第一压光辊12加热的加热组件14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光辊12转动的驱动组件15。
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的轴线均垂直于传送机构3的传输方向,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沿竖直方向排列且呈间隔设置,当工件从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之间的间隔通过时,被第一压光辊12热压。
第一压光辊12包括辊体121和沿其轴线穿设且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22,第一转轴122两端固定连接于机架11。第一压光辊12通过第一转轴122转动连接于机架11。驱动组件15包括固定套设于辊体121两端的第一链轮(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机152、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152输出端的第二链轮153以及同时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153啮合的链条154。第一电机152通过链传动带动辊体121相对于第一转轴122转动,对第一压光辊12进行驱动。
加热组件14包括若干嵌设于第一转轴122内的电加热管141,第一转轴122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管141的安装腔124,若干电加热管141沿安装腔124内壁等距排列。
第二压光辊13包括沿其轴线固定穿设的第二转轴131,第二压光辊13通过第二转轴131转动连接于机架11。
压光机构1位于进料位置设有收料板16,收料板16承接于第一压光辊12上侧,收料板16朝向远离第一压光辊12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收料板16远离第一压光辊12的一端设有挡板161。
传送机构3包括架体31、分别转动连接于架体31两端的两根辊轴32、套设于两根辊轴32外且被两根辊轴32张紧的传送带33以及用于驱动辊轴32转动的第二电机34。
参照图1和图2,冷却机构2包括沿传送机构3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箱21和设于冷却箱21内的冷却组件22,冷却箱21罩设于传送带33外,并与冷却箱21围成用于对工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通道23。
冷却箱21内远离压光机构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出料辊24,第一压光辊12与出料辊24外共同套设且张紧有压紧带241,压紧带241为钢带,当工件通过第一压光辊12与第二压光辊13之间进入冷却通道23内时,通过压紧带241对工件压紧,并通过传送带33输送。
冷却组件22包括沿冷却箱21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罩221和进风管224。冷却罩221呈中空且开口朝向压紧带241下侧的匚形,冷却罩221罩设于压紧带241下侧的上方。冷却罩221内形成通风腔222,冷却罩221朝向压紧带241一侧和朝向压紧带241与传送带33之间的工件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孔223,进风管224均连通于通风腔222和出风孔223。
冷却箱21内还设有对压紧带241上侧进行预加热的预加热组件4以及用于对下侧和上侧压紧带241换热的换热组件5。
预加热组件4包括预加热箱41和设于预加热箱41内的若干电热丝42,预加热箱41固定连接于冷却箱21,预加热箱41罩设于压紧带241上侧,若干电热丝42设于预加热箱41朝向压紧带241的一侧且沿压紧带241运行方向等距排列,电热丝42对压紧带241进行预加热。冷却组件22与预加热组件4之间设有隔热板43,隔热板43固定连接于冷却箱21,隔热板43朝向预加热组件4的一端端面涂覆有隔热涂层,减少预加热组件4对冷却组件22处对工件冷却的影响。
参照图2和图3,换热组件5包括若干换热辊51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换热管52。
若干换热辊51根据所处位置分为上换热辊组53和下换热辊组54,上换热辊组53滚动连接于压紧带241上侧,下换热辊组54滚动连接于压紧带241下侧。冷却箱21内设有用于安装换热辊51的安装台55,用于安装下换热辊组54的安装台55固定安装于架体31上。冷却箱21内固定设有安装板56,用于安装上换热辊组53的安装台55固定安装于安装板56下侧面。
参照图3和图4,换热辊51包括内辊511和外辊512,外辊512套设于内辊511外且通过轴承相对于内辊511转动,内辊511两端沿其周向均开设有用于嵌设轴承的嵌槽513。
每一换热辊51对应两个分设于其两端的安装台55。安装台55包括固定部551和转动部552,转动部552转动连接于固定部551,转动部552通过定位件553定位,定位件553为螺栓。内辊511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块554,固定部551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定位连接块554的定位槽555,连接块554嵌设于定位槽555中且沿水平方向限位固定。
换热管52也根据穿设的换热辊51的不同分为上换热管521和下换热管522。
参照图5,上换热管521依次穿设于上换热辊组53中每一换热辊51中,自穿设顺序自上换热辊组53中远离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换热辊51向靠近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换热辊51呈S型依次穿设。下换热管522依次穿设于下换热辊组54中每一换热辊51中,且穿设顺序自下换热辊组54中远离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换热辊51向靠近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换热辊51呈S型依次穿设。下换热管522靠近第一压光辊12的一端连通于上换热管521远离第一压光辊12的一端。
因为第一压光辊12内的加热组件14的设置,靠近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压紧带241温度较高,通过将换热管52依照上述管路设置,冷却水首先穿过靠近出料辊24一侧的换热辊51,并通过内辊511和外辊512与压紧带241进行换热,换热管52中的冷却水在依次穿设的过程中逐渐加热,冷却水对靠近下料辊一侧的下侧压紧带241的冷却效果大于靠近第一压光辊12一侧的下侧压紧带241,使压紧带241通过冷却水的换热,呈朝向出料辊24方向的温度逐渐降低。
同理,上换热管521内的冷却水在沿管路依次与换热辊51换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预加热组件4的加热,上换热管521内的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而被冷却组件22和换热组件5降温后的下侧压紧带241在运动到上侧后,通过预加热组件4和换热组件5进行预加热,上侧压紧带241也自出料辊24向第一压光辊12方向逐渐升温,以适应第一压光辊12中加热组件14的温度,避免压紧带241突然降温或升温,对压紧带241的寿命和工件压光的质量造成影响。
参照图4,换热管52包括固定段523和连接段524。固定段523呈螺旋状穿设于内辊511,且两端露出于内辊511外。连接段524两端通过密封连接件525分别与相邻两个换热辊51露出的固定段523密封连接。密封连接件525中空且内径等于换热管52的内径,密封连接件525两端沿其周向设有外螺纹,密封连接件525两端固定设有密封圈526。固定段523和连接段524朝向密封连接件52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螺纹套528且固定设有用于对螺纹套528限位的限位环527,螺纹套528螺纹连接于密封连接件525。通过密封连接件525的设置,在更换换热辊51的时候,方便对换热管52一并拆卸下来,在安装时,提高了固定段523和连接段524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加热组件14将第一压光辊12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工件从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之间通过并完成热压,然后工件通过传送带33在冷却通道23中进行输送,并通过压紧带241和冷却组件22对工件进行渐变降温冷却,最后通过出料辊24导出,即完成热压以及热压后的冷却工序。
2.若工件为上表面上光油涂抹过多的不合格产品,在热压和冷却期间,工件会粘附于压紧带241上,并从出料辊24处被带至压紧带241上侧,最后被重新输送至第一压光辊12处,并被第一压光辊12处的收料板16拦截,存放于收料板16上。
3.加热组件14在将第一压光辊12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后,热量会通过压紧带241传导,通过冷却组件22的设置,当工件在冷却通道23中被压紧带241和传送带33带动运输时,冷却组件22持续对工件吹冷风进行冷却,且冷却组件22和换热组件5同时通过风冷和水冷对压紧带241下侧进行降温,提高工件的冷却效果。当被冷却后的压紧带241运动至上侧时,通过预加热组件4和换热组件5进行渐变式预加热,减少压紧带241在经过第一压光辊12时,发生温度骤变,提高了压紧带241的使用寿命。
4.在调节换热组件5中相邻换热辊51之间的温差时,可通过将安装台55的转动部552从固定部551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换热辊51中固定设置的换热管52的固定段523和连接段524解除连接,以更换不同规格的换热辊51,可通过固定段523在换热辊51中螺旋设置的圈数控制冷却水在换热辊51中停留的时间,从而调节相邻换热辊51之间的温度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包括压光机构(1)、冷却机构(2)以及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光机构(1)包括机架(11)、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用于对第一压光辊(12)加热的加热组件(14)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光辊(12)转动的驱动组件(15),所述第一压光辊(12)和第二压光辊(13)转动连接于机架(11);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沿传送机构(3)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箱(21),所述冷却箱(21)内转动连接有出料辊(24),所述第一压光辊(12)与出料辊(24)外共同套设且张紧有压紧带(241);所述压光机构(1)位于进料位置设有收料板(16),所述收料板(16)承接于第一压光辊(12)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还包括设于冷却箱(21)内的冷却组件(22),所述冷却组件(22)包括沿冷却箱(21)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罩(221)和进风管(224),所述冷却罩(221)罩设于压紧带(241)下侧的上方,所述冷却罩(221)上开设有通风腔(222)和出风孔(223),所述进风管(224)均连通于通风腔(222)和出风孔(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1)内设有用于对压紧带(241)上侧进行预加热的预加热组件(4),所述预加热组件(4)包括若干电热丝(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2)与预加热组件(4)之间设有隔热板(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1)内设有换热组件(5),所述换热组件(5)包括若干换热辊(51)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换热管(52),所述换热管(52)穿设于所有换热辊(51),若干所述换热辊(51)根据所处位置分为上换热辊组(53)和下换热辊组(54),所述上换热辊组(53)滚动连接于压紧带(241)上侧,所述下换热辊组(54)滚动连接于压紧带(241)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2)包括上换热管(521)和下换热管(522),所述下换热管(522)自下换热辊组(54)中远离第一压光辊(12)的换热辊(51)向靠近第一压光辊(12)的换热辊(51)的方向依次穿设于下换热辊组(54)中的每一换热辊(51)中;所述上换热管(521)自上换热辊组(53)中远离第一压光辊(12)的换热辊(51)向靠近第一压光辊(12)的换热辊(51)的方向依次穿设于上换热辊组(53)中的每一换热辊(5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辊(51)包括内辊(511)和外辊(512),所述外辊(512)套设于内辊(511)外且相对于内辊(511)转动,所述换热管(52)呈螺旋状穿设于内辊(5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2)包括固定穿设于内辊(511)的固定段(523)和用于连接相邻换热辊(51)中固定段(523)的连接段(524),所述固定段(523)和连接段(524)通过密封连接件(525)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箱(21)内设有用于安装换热辊(51)的安装台(55),每一所述换热辊(51)对应两个分设于其两端的安装台(55),所述安装台(55)包括固定部(551)和转动部(552),所述转动部(552)转动连接于固定部(551),所述转动部(552)通过定位件(553)连接于固定部(551);所述内辊(511)两端固定设有连接块(554),所述固定部(551)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定位连接块(554)的定位槽(555),所述连接块(554)嵌设于定位槽(555)中且沿水平方向限位固定。
CN202010550104.5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Active CN111622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104.5A CN111622010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104.5A CN111622010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010A true CN111622010A (zh) 2020-09-04
CN111622010B CN111622010B (zh) 2022-01-04

Family

ID=7227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0104.5A Active CN111622010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20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677A (zh) * 2021-04-17 2021-07-16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发热监控装置
CN116856137A (zh) * 2023-09-04 2023-10-10 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纤维膜材料的热轧光设备及热轧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6027A (en) * 1983-03-03 1984-09-12 Matsumoto Kikai Manufacturing Calendering sheet paper
CN101233246A (zh) * 2005-08-01 2008-07-30 艾伯纳工业筑炉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金属带材的装置
CN103801494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江苏纳特管业有限公司 用于钢带涂塑后的风冷装置
CN203821162U (zh) * 2014-03-14 2014-09-10 昆山博立雅彩印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光机
CN204278743U (zh) * 2014-11-26 2015-04-22 昆山奥博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上光机
CN207433021U (zh) * 2017-09-27 2018-06-01 江西省宜春正大化工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醇性压光油印刷品压光机
CN207619733U (zh) * 2017-11-22 2018-07-17 南通富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压光机
CN209159163U (zh) * 2018-11-13 2019-07-26 深圳市广艺兴纸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品表面装饰磨光的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
CN209580833U (zh) * 2018-12-17 2019-11-05 东莞市喜宝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光打码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6027A (en) * 1983-03-03 1984-09-12 Matsumoto Kikai Manufacturing Calendering sheet paper
CN101233246A (zh) * 2005-08-01 2008-07-30 艾伯纳工业筑炉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金属带材的装置
CN103801494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江苏纳特管业有限公司 用于钢带涂塑后的风冷装置
CN203821162U (zh) * 2014-03-14 2014-09-10 昆山博立雅彩印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光机
CN204278743U (zh) * 2014-11-26 2015-04-22 昆山奥博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上光机
CN207433021U (zh) * 2017-09-27 2018-06-01 江西省宜春正大化工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醇性压光油印刷品压光机
CN207619733U (zh) * 2017-11-22 2018-07-17 南通富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压光机
CN209159163U (zh) * 2018-11-13 2019-07-26 深圳市广艺兴纸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品表面装饰磨光的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
CN209580833U (zh) * 2018-12-17 2019-11-05 东莞市喜宝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光打码一体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677A (zh) * 2021-04-17 2021-07-16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发热监控装置
CN113131677B (zh) * 2021-04-17 2022-07-05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发热监控装置
CN116856137A (zh) * 2023-09-04 2023-10-10 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纤维膜材料的热轧光设备及热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010B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2010B (zh)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CA1190747A (en) Glass sheet roller conveyor furnace including gas jet pump heating
US4529380A (en) Glass sheet roller conveyor furnace including gas jet pump heating
CN115183561B (zh) 一种peek板材预浸料用复合板材立式烘干装置及实施方法
CN209840641U (zh) 一种分段式循环风道高温隧道炉
CN206771988U (zh) 一种单线烘干烧结炉
WO1997044283A9 (en) Heating glass sheets in tempering furnace
CN102029707A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209166020U (zh) 一种烘干传送装置
EP0122885A2 (en) A method of supplying hot air to an apparatus for hot extruding, drawing and similarly processing plastomers and elastomers, incorporating a means of recovering and utilizing heated air from the cooling of heated parts
WO1998003439A1 (en) A method for adjusting and directing heat effects in a glass tempering oven and an oven
CN109013924A (zh) 辊底式铝合金热成型炉
CN108486344B (zh) 一种便于传送和退火的不锈钢退火炉
CN116814913A (zh) 一种高效连续再结晶退火设备及方法
CN110757779A (zh) 一种泡棉管成型设备
CN111254263A (zh) 一种前进离合器毂的热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2046307B (zh) 利用中间包的余热的保护渣供应装置
CN112939434B (zh) 一种玻璃生产的钢化炉
CN212741452U (zh)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CN213058862U (zh) 一种传输高温玻璃的冷却炉
CN210854152U (zh) 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
CN211493021U (zh) 一种瓦楞纸用双面机
CN113292235A (zh)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CN112624597A (zh) 一种便于均匀冷却的钢化玻璃加工设备
CN219567789U (zh) 一种用于石英玻璃管成形工艺的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