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1452U -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1452U
CN212741452U CN202021036633.5U CN202021036633U CN212741452U CN 212741452 U CN212741452 U CN 212741452U CN 202021036633 U CN202021036633 U CN 202021036633U CN 212741452 U CN212741452 U CN 212741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ll
fixedly connected
convey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6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zhou Xingya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zhou Xingy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zhou Xingya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zhou Xingy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6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1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1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1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开设有入料开口,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料开口,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并位于入料开口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该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通过传送轴、传送电机和冷却架之间的配合,降低了人工的使用并且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防止夹持导致损伤金属板,通过第二风机和集风箱之间的配合,提高了冷却的效率,降低了热量的损耗,设置均匀加热装置,防止金属板在进行加热时局部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板内部不同位置的强度不同,影响拉丝的效果,提高了加热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拉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背景技术
金属丝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板状金属通过退火炉进行加工,使板状金属的强度降低,从而方便后续的拉丝,然而一般的退火炉在加热的过程中,内部温度均匀度较差,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板状金属内部的结构强度不同,从而影响后续的拉丝过程,导致在拉丝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板状金属经过退火炉加工后在取放时一般是直接通过夹具夹持,然而刚经过加热的金属温度高,夹持过程容易伤到工人,并且夹持力度过大容易导致板状金属发生变形,给后续加工带来不便,经过退火炉加工后的板状金属需要进行冷却,一般的冷却方式是自然冷却,然而自然冷却的效率低,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解决了加热均匀度差、夹持不便和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加热均匀度、方便夹持和提高冷却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开设有入料开口,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料开口,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并位于入料开口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并位于出料开口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右侧壁的入风口处固定连接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开口,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并位于紧靠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冷却架,所述冷却架的底部并位于靠右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支撑腿,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位于远离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腿,所述外壳的后侧内壁并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轴,所述外壳的背部并位于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外壳的内部并与传送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并位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远离加热管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罩,所述限位罩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均匀加热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加热孔、固定杆、定位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通过轴承与限位罩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靠前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靠后端通过轴承与管道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加热孔开设在输送管道的外壁,所述固定杆与输送管道的内壁并位于紧靠前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杆靠近输送管道内侧的一侧面并位于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靠内侧壁与定位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靠外侧壁与输送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轴的靠前侧的一端贯穿外壳并伸至外壳的前侧,所述传送轴共有九个并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冷却架内部的输送轴通过皮带与传送轴传动连接,传送电机进行工作时带动九个传送轴进行转动将内部的加工原料输送至冷却架的上方进行冷却,无需人工使用夹具进行夹持,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并且防止人工夹持损伤加工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入风口开设在第一风机的底部,将入料开口处排出的热风进行再次利用,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均与加热管道连通,通过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对加热管道的内部进行加压。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对加热管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空气进行热传递。
优选的,所述管道连接件的形状为T形,通过管道连接件将加热管道、限位罩和均匀加热装置进行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罩的外壁并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四分之一周长大小的开口,通过开口将热气排出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均匀加热装置每两个为一组并分别安装在管道连接件的前后两端,管道连接件与均匀加热装置连通,且管道连接件的内部并位于底侧向上三分之一处均处于封死状态,从而使热气通过管道连接件由均匀加热装置的靠近上方的位置进入至输送管道的内部,从而推动螺旋叶片进行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通过传送轴、传送电机和冷却架之间的配合,使加热后的金属板无需进行人工夹持进行输送,降低了人工的使用并且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防止夹持导致损伤金属板。
2、该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通过第二风机和集风箱之间的配合,由冷却架的上方进行抽气,从而提高了冷却架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加热后的金属板散发出的热量的一部分会被再次利用,降低了热量的损耗。
3、该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设置均匀加热装置,防止金属板在进行加热时局部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板内部不同位置的强度不同,影响拉丝的效果,提高了加热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拉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匀加热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101、入料开口;102、出料开口;2、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集风箱;5、冷却架;6、主支撑腿;7、副支撑腿;8、传送轴;9、传送电机;10、加热管道;11、限位罩;12、均匀加热装置;1201、输送管道;1202、加热孔;1203、固定杆;1204、定位轴;1205、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包括外壳1,外壳1的左侧壁开设有入料开口101,外壳1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料开口102,外壳1的左侧壁并位于入料开口101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2,外壳1的右侧壁并位于出料开口102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3,第一风机2的入风口开设在第一风机2的底部,将入料开口101处排出的热风进行再次利用,第一风机2与第二风机3的出风口均与加热管道10连通,通过第一风机2和第二风机3对加热管道10的内部进行加压,加热管道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对加热管道10内部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空气进行热传递,第二风机3右侧壁的入风口处固定连接有集风箱4,集风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开口,外壳1的右侧壁并位于紧靠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冷却架5,冷却架5的底部并位于靠右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支撑腿7,外壳1的底部并位于远离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腿6,外壳1的后侧内壁并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轴8,外壳1的背部并位于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9,传送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并伸至外壳1的内部,传送电机9的输出端伸入外壳1的内部并与传送轴8固定连接,传送轴8的靠前侧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伸至外壳1的前侧,传送轴8共有九个并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冷却架5内部的输送轴通过皮带与传送轴8传动连接,传送电机9进行工作时带动九个传送轴8进行转动将内部的加工原料输送至冷却架5的上方进行冷却,无需人工使用夹具进行夹持,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并且防止人工夹持损伤加工金属板,外壳1的左侧并位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管道10,加热管道10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件,管道连接件远离加热管道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罩11,限位罩1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加热装置12,管道连接件的形状为T形,通过管道连接件将加热管道10、限位罩11和均匀加热装置12进行连接固定,均匀加热装置12每两个为一组并分别安装在管道连接件的前后两端,管道连接件与均匀加热装置12连通,且管道连接件的内部并位于底侧向上三分之一处均处于封死状态,从而使热气通过管道连接件由均匀加热装置12的靠近上方的位置进入至输送管道1201的内部,从而推动螺旋叶片1205进行转动,通过传送轴8、传送电机9和冷却架5之间的配合,使加热后的金属板无需进行人工夹持进行输送,降低了人工的使用并且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防止夹持导致损伤金属板,通过第二风机3和集风箱4之间的配合,由冷却架5的上方进行抽气,从而提高了冷却架5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加热后的金属板散发出的热量的一部分会被再次利用,降低了热量的损耗。
均匀加热装置12包括输送管道1201、加热孔1202、固定杆1203、定位轴1204和螺旋叶片1205,输送管道12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限位罩11的内壁转动连接,输送管道1201的靠前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输送管道1201的靠后端通过轴承与管道连接件转动连接,加热孔1202开设在输送管道1201的外壁,加热孔1202每圈开设有五个,且前后相邻的两个加热孔1202为交错设置,固定杆1203与输送管道1201的内壁并位于紧靠前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轴1204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203靠近输送管道1201内侧的一侧面并位于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螺旋叶片1205的靠内侧壁与定位轴1204的外壁固定连接,螺旋叶片1205的靠外侧壁与输送管道120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均匀加热装置12,防止金属板在进行加热时局部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板内部不同位置的强度不同,影响拉丝的效果,提高了加热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拉丝的效果。
在使用时,启动传送电机9,通过入料开口101将需要进行加工的金属板材放入至外壳1的内部,通过传送电机9带动传送轴8进行转动,传送轴8带动金属板材向外壳1的内部移动,当金属板材移动至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时停止传送电机9,启动第一风机2和第二风机3,同时对加热管道10内部的电热丝进行通电,第一风机2和第二风机3对加热管道10的内部进行加压,使加热管道10内部的高温气体通过管道连接件输送至均匀加热装置12的内部,高温气体进入至输送管道1201的内部后沿输送管道1201向前侧移动,高压气体在进入至输送管道1201的内部时会推动螺旋叶片1205,螺旋叶片1205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进行转动,同时螺旋叶片1205带动输送管道1201进行转动,输送管道1201进行转动时使加热孔1202进行转动,同时高温高压的空气通过加热孔1202排出,通过交错设置的加热孔1202对金属板材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多组均匀加热装置12的配合下,将加热管道10内部的高温气体均匀输送至加热金属板的表面,从而提高了金属加热的均匀度,加热完成后,启动传送电机9,传送电机9带动传送轴8转动将金属板由出料开口102输送至冷却架5的上方,同时,通过第二风机3和集风箱4之间的配合,由冷却架5的上方进行抽气,从而提高了冷却架5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加热后的金属板散发出的热量的一部分会被再次利用,提高了冷却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开设有入料开口(101),所述外壳(1)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料开口(102),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并位于入料开口(101)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2),所述外壳(1)的右侧壁并位于出料开口(102)上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3),所述第二风机(3)右侧壁的入风口处固定连接有集风箱(4),所述集风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开口,所述外壳(1)的右侧壁并位于紧靠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冷却架(5),所述冷却架(5)的底部并位于靠右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支撑腿(7),所述外壳(1)的底部并位于远离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腿(6),所述外壳(1)的后侧内壁并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轴(8),所述外壳(1)的背部并位于靠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9),所述传送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传送电机(9)的输出端伸入外壳(1)的内部并与传送轴(8)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左侧并位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管道(10),所述加热管道(10)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远离加热管道(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罩(11),所述限位罩(1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加热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加热装置(12)包括输送管道(1201)、加热孔(1202)、固定杆(1203)、定位轴(1204)和螺旋叶片(1205),所述输送管道(12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限位罩(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201)的靠前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201)的靠后端通过轴承与管道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加热孔(1202)开设在输送管道(1201)的外壁,所述固定杆(1203)与输送管道(1201)的内壁并位于紧靠前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1204)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203)靠近输送管道(1201)内侧的一侧面并位于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205)的靠内侧壁与定位轴(120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205)的靠外侧壁与输送管道(1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轴(8)的靠前侧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伸至外壳(1)的前侧,所述传送轴(8)共有九个并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冷却架(5)内部的输送轴通过皮带与传送轴(8)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的入风口开设在第一风机(2)的底部,所述第一风机(2)与第二风机(3)的出风口均与加热管道(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件的形状为T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罩(11)的外壁并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四分之一周长大小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加热装置(12)每两个为一组并分别安装在管道连接件的前后两端,管道连接件与均匀加热装置(12)连通,且管道连接件的内部并位于底侧向上三分之一处均处于封死状态。
CN202021036633.5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Active CN212741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6633.5U CN21274145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6633.5U CN21274145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1452U true CN212741452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6633.5U Active CN21274145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14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639A (zh) * 2021-07-27 2021-11-02 天长市润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拉丝工艺的预热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639A (zh) * 2021-07-27 2021-11-02 天长市润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拉丝工艺的预热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41452U (zh)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退火炉
WO2021088836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氢钝化一体机
CN111622010B (zh) 一种用于上光压光一体化设备的压光冷却机构
CN108486344B (zh) 一种便于传送和退火的不锈钢退火炉
CN213013481U (zh) 一种布料加工用高效冷却装置
CN215373391U (zh) 一种金刚石生产线用快速烘干装置
CN109282619A (zh) 改进型陶瓷坯干燥装置
CN211413614U (zh) 一种合金锻铸造用模具降温装置
CN21034985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hit或hjt工艺固化、氢钝化一体机
CN211451745U (zh) 用于花盆制造的烘干机构
CN210036167U (zh) 一种生产汽车零部件用的烘干装置
CN213687734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16864253U (zh) 钛合金固溶热处理炉
CN210030788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冷轧工艺的退火装置
CN217839057U (zh) 一种用于连续式退火炉的快速预热装置
CN209888410U (zh) 一种四色印刷机组的干燥装置
CN219693707U (zh) 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18603282U (zh) 散热效果良好的热电机组
CN214866161U (zh) 一种高温初成型的铝材传送用冷床结构
CN219357443U (zh) 一种热挤压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2538648U (zh) 一种翻转式无纺布烘干装置
CN214747026U (zh) 一种纺织品用烘干装置
CN212244096U (zh) 一种带冷却效果的气动封口机
CN216032100U (zh) 一种蜂鸣器注塑模具用取件装置
CN217868972U (zh) 一种气阀钢棒新型退火冷却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