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2235A -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2235A
CN113292235A CN202110563375.9A CN202110563375A CN113292235A CN 113292235 A CN113292235 A CN 113292235A CN 202110563375 A CN202110563375 A CN 202110563375A CN 113292235 A CN113292235 A CN 113292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fixedly connected
air
he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33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怀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633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2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2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2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12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by heat treatment, e.g. for crystallisation; Heat treatment of glass products before tempering by coo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4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using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4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using gas
    • C03B27/0404Nozzles, blow heads, blowing units or thei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or bent glass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涉及玻璃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该装置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中的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均与加热管路均使用同一个风管,因此在风路循环过程中,电热丝通过加热第一、第二加热管即可达到加热内部空气的目的,不仅对空气加热更加均匀快速,而且节省了对加热管以及风管单独检查维护的时间,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能够在对玻璃本体加热过程中从炉体中流出的热风进行收集,因此流失的热风能够有效的收集利用,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均由多个加热管共同构成,增大了加热组件热量辐射面积,使玻璃本体表面受热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钢化炉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生产钢化玻璃的设备,包括物理方式玻璃钢化设备和化学方式玻璃钢化设备两种,物理方式玻璃钢化设备通过对平板玻璃进行加热、而后再急冷的技术处理,使冷却后的玻璃表层形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形成张应力,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使普通退火玻璃成为钢化玻璃的设备,由于此种钢化方式并不改变玻璃的化学组成,因此称为物理方式玻璃钢化设备,如果按照设备的加热方式特性来分,该设备可分为强制对流加热钢化设备和辐射式加热钢化设备,对流平钢化机组采用独有的喷射增流技术,通过吸入炉内热空气与经过预热的压缩空气在喷管内混合,使喷管向玻璃表面喷出的气流温度大幅提高,炉内热空气对流循环强制增强,炉温均匀性及稳定性的提高,使玻璃在炉内的加热效果更好,与一般压缩空气对流机型相比,压缩空气消耗减少一半以上。
但是传统钢化炉的加热风路与加热设备是独立设置,安装时需要单独通风管道与加热设备进行安装,并且需要调配二者之间的最佳加热距离,加大了安装难度也增加了投资成本,此外,由于二者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后期维修时需要将管道与加热装置拆卸后才能进行维修,因此也增加了维修成本,此外,传统钢化炉对玻璃上、下表面加热不均匀,温差过大,容易出现翘曲,不易形成所需的温度曲线,在钢化炉内形成翘曲的玻璃下表面容易出现辊道印、白雾等现象,玻璃平整度下降,严重影响玻璃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解决了设备风路与加热装置单独安装造成后期维修难度大、成本高以及玻璃表面加热不均匀,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包括炉体、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炉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正下方一侧与第二加热组件上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主风管,两个所述主风管的顶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分管与第二竖分管,所述第一竖分管与第二竖分管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分管与第二横分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横分管与第二横分管的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电热丝,且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集热组件包括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风罩,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罩,所述回风罩与集热罩的出气方向相反,且二者之间串接有抽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分布在炉体内部上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呈线性阵列分布,且结构均完全相同,所述循环风机的底部开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与循环风机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回风罩的出气口分别位于两个回风口的正下方与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两个所述集热罩均贯穿炉体的侧壁并分别延伸到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为线性阵列分布,且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传送辊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玻璃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驱动轴一端均贯穿炉体的外壁且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全部所述传动轮的外壁共同啮合有传动输送带,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驱动端。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与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的结构尺寸均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正面上方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炉体、第一集热箱以及第二集热箱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正面中部开设有透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内部一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的型号分别为WZP-PT100、DRX-1DPSD-OA01-X。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包括炉体、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炉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的正下方,第一加热组件的正下方一侧与第二加热组件上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热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主风管,两个主风管的顶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分管与第二竖分管,第一竖分管与第二竖分管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分管与第二横分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第一横分管与第二横分管的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电热丝,且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口,该装置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中的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均与加热管路均使用同一个风管,因此在风路循环过程中,电热丝通过加热第一、第二加热管即可达到加热内部空气的目的,不仅对空气加热更加均匀快速,而且节省了对加热管以及风管单独检查维护的时间,使后期风管的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2、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该装置在炉体两侧设置的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能够在对玻璃本体加热过程中从炉体中流出的热风进行收集,因此流失的热风能够有效的收集利用,节省了加热组件加热空气的能耗,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3、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该装置通过炉体上下设置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不仅能够对玻璃本体同时进行上下加热,而且均由多个加热管共同构成,增大了加热组件热量辐射面积,使玻璃本体表面受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处理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加热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加热组件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集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第一加热组件;201、循环风机;202、主风管;203、第一竖分管;204、第二竖分管;205、第一加热管;206、出风口;207、电热丝;208、第二加热管;209、第三加热管;210、第一横分管;211、第二横分管;212、回风口;3、第二加热组件;4、集热组件;401、集热管;402、回风罩;403、集热罩;404、抽风机;5、第一集热箱;6、第二集热箱;7、玻璃本体;8、传送辊;9、传动轮;10、传动输送带;11、电动机;12、出料口;13、第二进料口;14、第一挡风板;15、第二出料口;16、第二挡风板;17、PLC控制器;18、底座;19、透气口;20、温度传感器;21、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包括炉体1、第一加热组件2、第二加热组件3以及集热组件4,炉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第二加热组件3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的正下方,第一加热组件2的正下方一侧与第二加热组件3上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热组件4,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分布在炉体1内部上下端,炉体1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两个集热罩403均贯穿炉体1的侧壁并分别延伸到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的内部,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送辊8,传送辊8为线性阵列分布,且数量有若干个,传送辊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玻璃本体7,传送辊8驱动轴一端均贯穿炉体1的外壁且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9,传动轮9的外壁与传动输送带10之间为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轮9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动机11的驱动端,炉体1的两侧壁中部均出料口12,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料口13与第二出料口15,第二进料口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风板14,第二出料口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挡风板16,第二进料口13、第二出料口15与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16的结构尺寸均相适配,炉体1的正面上方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7,炉体1、第一集热箱5以及第二集热箱6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底座18的上表面,底座18的正面中部开设有透气口19,炉体1的内部一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0,第一加热管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0与位移传感器21的型号分别为WZP-PT100、DRX-1DPSD-OA01-X。
请参阅图3-5,第一加热组件2包括循环风机201,循环风机201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主风管202,两个主风管202的顶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分管203与第二竖分管204,第一竖分管203与第二竖分管20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分管210与第二横分管21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第一横分管210与第二横分管211的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电热丝207,且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口206,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呈线性阵列分布,且结构均完全相同,循环风机201的底部开设有回风口212,回风口212与循环风机20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回风罩402的出气口分别位于两个回风口212的正下方与正上方。
请参阅图6,集热组件4包括集热管401,集热管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风罩402,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罩403,回风罩402与集热罩403的出气方向相反,且二者之间串接有抽风机404。
使用时,首先将玻璃本体7放置在装置左侧的传送辊8上,启动电动机11带动传送辊8转动,从而在传动输送带10带动传动轮9转动,进而玻璃本体7被传送至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的中间位置,此时玻璃本体7的右端到达位移传感器21的下方,位移传感器21将玻璃本体7的位置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控制电动机11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工作,空气通过循环风机201将空气通过主风管202输送至第一竖分管203与第二竖分管204内部,进而空气被平均分配到第一加热管205至第三加热管209中,加热管表面的电热丝207通电后对加热管外壁进行加热,从而高温管壁将其内部空气加热,高温空气通过各个加热管底部的出风口206中喷出,热空气孔喷到玻璃本体7上下表面,喷出的热空气加热玻璃本体7后通过出料口12流到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中,此时集热组件4中的抽风机404将带有热量的空气再次吸入到炉体内部,空气通过回风口212进入到第一加热组件2和第二加热组件3中再次被加热,温度传感器20将炉体1内部的温度数据实时传递给PLC控制器17,当炉体1内部温度达到PLC控制器17设定的温度值时,电动机11再次被启动带动传送辊8转动,从而玻璃本体7被输送出炉体1外,完成一个玻璃本体7的加工。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炉体两侧设置的第一集热箱与第二集热箱能够在对玻璃本体加热过程中从炉体中流出的热风进行收集,因此流失的热风能够有效的收集利用,节省了加热组件加热空气的能耗,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该装置通过炉体上下设置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不仅能够对玻璃本体同时进行上下加热,而且均由多个加热管共同构成,增大了加热组件热量辐射面积,使玻璃本体表面受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处理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包括炉体(1)、第一加热组件(2)、第二加热组件(3)以及集热组件(4),所述炉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所述第二加热组件(3)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的正下方一侧与第二加热组件(3)上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热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包括循环风机(201),所述循环风机(201)的两侧壁对称固定有主风管(202),两个所述主风管(202)的顶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分管(203)与第二竖分管(204),所述第一竖分管(203)与第二竖分管(20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分管(210)与第二横分管(21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横分管(210)与第二横分管(211)的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所述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电热丝(207),且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口(206);
所述集热组件(4)包括集热管(401),所述集热管(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风罩(402),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罩(403),所述回风罩(402)与集热罩(403)的出气方向相反,且二者之间串接有抽风机(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分布在炉体(1)内部上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205)、第二加热管(208)以及第三加热管(209)呈线性阵列分布,且结构均完全相同,所述循环风机(201)的底部开设有回风口(212),所述回风口(212)与循环风机(20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回风罩(402)的出气口分别位于两个回风口(212)的正下方与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两个所述集热罩(403)均贯穿炉体(1)的侧壁并分别延伸到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与第二加热组件(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送辊(8),所述传送辊(8)为线性阵列分布,且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传送辊(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玻璃本体(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8)驱动轴一端均贯穿炉体(1)的外壁且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9),所述传动轮(9)的外壁与传动输送带(10)之间为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9)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动机(11)的驱动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第一集热箱(5)与第二集热箱(6)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料口(13)与第二出料口(15),所述第二进料口(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风板(14),所述第二出料口(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挡风板(16),所述第二进料口(13)、第二出料口(15)与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16)的结构尺寸均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正面上方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7),所述炉体(1)、第一集热箱(5)以及第二集热箱(6)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底座(18)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8)的正面中部开设有透气口(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一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0),所述第一加热管(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0)与位移传感器(21)的型号分别为WZP-PT100、DRX-1DPSD-OA01-X。
CN202110563375.9A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Pending CN113292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3375.9A CN113292235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3375.9A CN113292235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2235A true CN113292235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3375.9A Pending CN113292235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22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8242A (zh) * 2022-11-03 2023-03-24 宿迁市新大江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异型玻璃钢化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8242A (zh) * 2022-11-03 2023-03-24 宿迁市新大江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异型玻璃钢化炉
CN115838242B (zh) * 2022-11-03 2023-10-24 宿迁市新大江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异型玻璃钢化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1061U (zh) 一种食品烘烤用节能型隧道炉
CN102690048B (zh) 玻璃钢化用加热炉的加热方法
CN103123209B (zh) 双门热风循环烘箱
CN102029707B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113292235A (zh)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CN201756501U (zh) 一种带体外循环装置的辐射加热炉
CN217103579U (zh) 一种对流钢化炉风路结构
CN202945153U (zh) 节能热风循环对流加热型玻璃加热炉
CN209840647U (zh) 手套烘干机
CN204509106U (zh) 一种新型光伏增透玻璃钢化炉
CN215909620U (zh) 一种制锅加工用表面烘干设备
CN113584269B (zh) 一种碳钢锻造热处理用节能型退火炉及其操作方法
CN205102522U (zh) 一种节能的玻璃纤维烘房
CN208346033U (zh) 一种新型玻璃加工设备
CN205487577U (zh) 一种漆包线涂漆后风干装置
CN104826846B (zh) 一种玻璃清洗、烘干装置
CN110173983B (zh) 橡塑板热风加热炉
CN203820854U (zh) 一种卧式连续式回火炉
CN201872330U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206778868U (zh) 一种涂布复合机的烘箱
CN219616003U (zh) 一种隧道式油漆烘干机
CN205588525U (zh) 新型烘箱
CN20574787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用镀膜玻璃的清洗系统
CN214360989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钢化炉
CN204125344U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连续加工的洁净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