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9638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9638B
CN111609638B CN202010057817.8A CN202010057817A CN111609638B CN 111609638 B CN111609638 B CN 111609638B CN 202010057817 A CN202010057817 A CN 202010057817A CN 111609638 B CN111609638 B CN 111609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ime zone
temperature
cooled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78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9638A (zh
Inventor
渡边浩太
石冰洁
竹内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0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9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9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9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却控制的冰箱。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壳体、冷却单元、以及控制部。壳体包括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冷却单元对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控制部使用冷却单元而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并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冷却控制的冰箱。不过,还期待着进一步提高冰箱的冷却控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43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却控制的冰箱。
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壳体、冷却单元、以及控制部。壳体包括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冷却单元对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控制部使用冷却单元而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并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冰箱的F2-F2线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初始设定值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运转频率减少量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运转频率增加量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对实施方式的通常冷却模式的冰箱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是对实施方式的特定冷却模式的冰箱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有时会省略构成的重复说明。本说明书中,以从站立于冰箱的正面的用户观察冰箱的方向为基准,定义了左右。另外,从冰箱一方来观察时,将距离站在冰箱正面的用户较近的一侧定义为“前”,将距离该用户较远的一侧定义为“后”。在本说明书中“横宽度方向”是指上述定义下的左右方向。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基于XX”是指“至少基于XX”,也包括除了XX以外基于其它要素的情况。此外,“基于XX”还指并不局限于直接使用XX的情况,也包括基于对XX进行了运算、加工后的产物的情况。“XX”是任意的要素(例如任意的信息)。另外,“决定控制量(例如冷却能力)”并不局限于直接导出决定对象的控制量的情况,还包括通过对作为基准的控制量进行修正而导出作为决定对象的控制量的情况。
(实施方式)
[1.冰箱的整体构成]
参照图1~图9,对实施方式的冰箱1进行说明。首先,对冰箱1的正体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冰箱1不需要具有全部以下说明的构成,可以适当地省略一些的构成。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主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冰箱1的F2-F2线的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冰箱1例如具有:壳体10、多个门11、多个搁板12,多个容器13、流路形成部件14、冷却单元15、以及控制盘19。
壳体10具有:上壁21、下壁22、左右的侧壁23、24、以及后壁25。上壁21以及下壁22大致水平地展开。左右的侧壁23、24从下壁22的左右的端部向上方直立,与上壁21的左右的端部连接起来。后壁25从下壁22的后端部向上方直立,与上壁21的后端部连接起来。
如图2所示,壳体10例如具有:内箱51、外箱52、以及隔热部53。内箱51是形成壳体10的内面的部件,外箱52是形成壳体10的外面的部件,例如为金属制。外箱52形成为比内箱51大一圈,配置于内箱51的外侧。在内箱51与外箱52之间设置有隔热部53。隔热部53例如是如泡沫橡胶那样的泡沫隔热部件。隔热部53也可以包括真空隔热部件。
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储藏室27。多个储藏室27例如包括:冷藏室27A、蔬菜室27B、制冰室27C、小冷冻室27D、以及主冷冻室27E。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室27A配置在最上部,在冷藏室27A的下方配置蔬菜室27B,在蔬菜室27B的下方配置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在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的下方配置主冷冻室27E。但是,储藏室27的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例如,蔬菜室27B与主冷冻室27E的配置可以颠倒。壳体10在各储藏室27的前面侧具有开口,该开口能够供食材进出于各储藏室27。
壳体10具有第1以及第2分隔部28、29。第1以及第2分隔部28、29例如是分别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分隔壁。第1分隔部28位于冷藏室27A与蔬菜室27B之间,将冷藏室27A与蔬菜室27B之间分隔开。另一方面,第2分隔部29位于蔬菜室27B、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之间,将蔬菜室27B、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之间分隔开。第2分隔部29具有隔热性。
多个储藏室27的开口被多个门11以可开闭的方式关闭。多个门11例如包括:关闭冷藏室27A的开口的左右的冷藏室门11Aa、11Ab、关闭蔬菜室27B的开口的蔬菜室门11B、关闭制冰室27C的开口的制冰室门11C、关闭小冷冻室27D的开口的小冷冻室门11D、以及关闭主冷冻室27E的开口的主冷冻室门11E。
多个搁板12设置于冷藏室27A。
多个容器13包括:设置于冷藏室27A的冷藏室容器13A(例如冷鲜室容器)、设置于蔬菜室27B的第1以及第2蔬菜室容器13Ba、13Bb、设置于制冰室27C的制冰室容器(未图示)、设置于小冷冻室27D的小冷冻室容器13D、以及设置于主冷冻室27E的第1以及第2主冷冻室容器13Ea、13Eb。
流路形成部件14配置于壳体10内。流路形成部件14包括第1管道部件31和第2管道部件32。
第1管道部件31沿着壳体10的后壁25设置,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第1管道部件31例如从蔬菜室27B的下端部的后方延伸到冷藏室27A的上端部的后方。在第1管道部件31与壳体10的后壁25之间形成出第1管道空间D1,该第1管道空间D1是供冷气(空气)流通的通路。第1管道部件31具有多个冷气排出口31a和冷气返回口31b。多个冷气排出口31a在冷藏室27A中分为多个高度位置而设置。冷气返回口31b设置于第1管道部件31的下端部,并位于蔬菜室27B的后方。
第2管道部件32沿着壳体10的后壁25设置,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第2管道部件32例如从主冷冻室27E的后方延伸到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的上端部的后方。在第2管道部件32与壳体10的后壁25之间形成出第2管道空间D2,该第2管道空间D2是供冷气(空气)流通的通路。第2管道部件32具有冷气排出口32a和冷气返回口32b。冷气排出口32a设置于第2管道部件32的上端部,并位于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的后方。冷气返回口32b设置于第2管道部件32的下端部,并位于主冷冻室27E的后方。
冷却单元15包括: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的第1冷却模块40、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的第2冷却模块45、以及通过使制冷剂循环来对第1冷却模块40和第2冷却模块45进行冷却的冷冻循环装置70(参照图3)。第1储藏室例如是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冷藏室27A、蔬菜室27B)。第2储藏室例如是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制冰室27C、小冷冻室27D、主冷冻室27E)。但是,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也可以是“第1储藏室”,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也可以是“第2储藏室”。该情况下,可以将在以下的说明中的“冷藏运转”称作“冷冻运转”,也可以将“冷冻运转”称作“冷藏运转”。
第1冷却模块40例如包括第1冷却器41和第1风扇43。第1冷却器41配置于第1管道空间D1。第1冷却器41例如配置于与冷藏室27A的下端部相对应的高度。第1冷却器41被供给由后述的压缩机17压缩后的制冷剂,并对在第1管道空间D1中流动的冷气进行冷却。
第1风扇43例如设置于第1管道部件31的冷气返回口31b。当第1风扇43被驱动时,蔬菜室27B的空气从冷气返回口31b流入到第1管道空间D1内。流入到第1管道空间D1内的空气在第1管道空间D1内朝上方流动,并被第1冷却器41冷却。被第1冷却器41冷却后的冷气又从多个冷气排出口31a朝向冷藏室27A排出。被排出至冷藏室27A的冷气在冷藏室27A中流动后,经由蔬菜室27B再次返回至冷气返回口31b。由此,在冷藏室27A以及蔬菜室27B中流动的冷气在冰箱1内循环,进行冷藏室27A以及蔬菜室27B的冷却。
另一方面,第2冷却模块45例如包括第2冷却器46和第2风扇48。第2冷却器46配置于第2管道空间D2。第2冷却器46被供给由后述的压缩机17压缩后的制冷剂,并对在第2管道空间D2中流动的冷气进行冷却。
第2风扇48例如被设置于第2管道部件32的冷气返回口32b。当第2风扇48被驱动时,主冷冻室27E的空气从冷气返回口32b流入到第2管道空间D2内。流入第2管道空间D2内的空气在第2管道空间D2内朝上方流动,被第2冷却器46冷却。被第2冷却器46冷却后的冷气又从冷气排出口32a流入到制冰室27C、小冷冻室27D、以及主冷冻室27E。流入到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的冷气在制冰室27C以及小冷冻室27D中流动后,经由主冷冻室27E再次返回至冷气返回口32b。由此,在制冰室27C、小冷冻室27D以及主冷冻室27E内流动的冷气在冰箱1内循环,进行制冰室27C、小冷冻室27D以及主冷冻室27E的冷却。
压缩机17例如设置于冰箱1的底部的机械室。压缩机17对储藏室27的冷却所使用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通过压缩机17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后述的冷凝器71等而被输送至第1以及第2冷却器41、46。
控制盘19例如设置于壳体10的上壁21。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上壁21的上表面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84。控制盘19配置于凹部84。此外,详细后述控制盘19。
[2.冷冻循环装置]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冰箱1被冷冻循环装置70冷却,该冷冻循环装置70被后述的控制部100控制。
[2.1.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
图3是冷冻循环装置70的构成图。通过按照制冷剂的流动顺序依次将压缩机17、冷凝器71、干燥机72、三通阀73、毛细管74、75、第1冷却器41、第2冷却器46连接成环状,来构成冷冻循环装置70。冷凝器71和干燥机72依次经由连接管76而连接于压缩机17的高压排出口。在干燥机72的排出侧连接有三通阀73。三通阀73具有:连接着干燥机72的一个入口、和2个出口。三通阀73的2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依次连接着冷藏侧毛细管74和第1冷却器41。第1冷却器41经由作为连接配管的冷藏侧吸入管77而与压缩机17连接。
三通阀73的2个出口中的另一个出口依次连接着冷冻侧毛细管75和第2冷却器46。第2冷却器46经由作为连接配管的冷冻侧吸入管78而与压缩机17连接。此外,在第2冷却器46与压缩机17之间设置有单向阀79,该单向阀79用于阻止来自第1冷却器41的制冷剂逆流至第2冷却器46侧。
[2.2.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流动]
接下来,对冷冻循环装置70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首先,在冷冻循环装置70中循环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7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制冷剂,在流路A中流动。该气体状制冷剂通过冷凝器71而被散热,从而成为中温、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其后,经过干燥机72而被除去灰尘、水分等杂质后的液状制冷剂一边通过三通阀73而被节流控制,一边进入至冷藏侧毛细管74(或者冷冻侧毛细管75)。此时,冷藏侧毛细管74(或者冷冻侧毛细管75)内的中温、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就会与冷藏侧吸入管77(或者冷冻侧吸入管78)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同时被减压。而且,该制冷剂一边经过第1冷却器41(或者第2冷却器46)一边蒸发,并在第1冷却模块40(或者第2冷却模块45)内被冷却。然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状的制冷剂又流入到冷藏侧吸入管77(或者冷冻侧吸入管78)。此时,从第1冷却器41(或者第2冷却器46)刚流入至冷藏侧吸入管77(或者冷冻侧吸入管78)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为-10℃左右的低温。但是,该制冷剂气体在吸入管77(或者吸入管78)中经过的期间,与上述毛细管74(或者毛细管75)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最终升温至室温程度。然后,该制冷剂气体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7而结束制冷剂的循环。
在上述的冷冻循环装置70中,三通阀73被控制部100(参照图3)所控制,可选择:流路B以及流路C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流路B是为了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27A、27B)而将制冷剂向第1冷却器41供给的流路,而流路C是为了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27C,27D,27E)而将制冷剂向第1冷却器41供给的流路。这两个流路在合流点D合流,制冷剂从该合流点D沿着箭头E的方向流动,并向压缩机17返回。
[3.控制]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控制部100的框图。控制盘19具备:由具有微机、计时器等的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100,对冰箱1的总体进行控制。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存储部116、压缩机17、三通阀73、第1风扇43、第2风扇48以及操作面板部150分别与控制部100连接,并分别通过来自控制部100的指令而被控制。
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设置于第1储藏室内,检测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同样地设置于第2储藏室内,检测第2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与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分别例如由热敏器构成。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是“第1储藏室的温度”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100在进行冷却第1储藏室的冷藏运转时,通过切换三通阀73来将制冷剂的流路切换至流路B,从而对第1冷却器41进行冷却。另外,控制部100在进行冷却第2储藏室的冷冻运转时,通过切换三通阀73来将制冷剂的流路切换至流路C,从而对第2冷却器46进行冷却。其中,在选择了流路B以及流路C这两方的情况下,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这两方。
控制部100例如以通过交替地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而使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维持在各自的设定温度带的方式,对冷却单元15进行控制。控制部100按照下述说明的通常冷却模式和特定冷却模式(节能模式)的任意一个模式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
存储部116存储着冰箱1运转所需的信息。存储部116例如存储有冷藏运转所花费的时间(冷藏运转时间)、冷冻运转所花费的时间(冷冻运转时间)、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初始设定值、运转频率减少量表、以及运转频率增加量表。关于这些将在后面阐述。
操作面板部150受理:用于切换各储藏室的设定温度或运转模式的操作(例如通常冷却模式与特定冷却模式的切换操作),并且显示设定内容、或当前的运转状况。操作面板部150例如是所谓触摸式的操作面板部。触摸式的操作面板部具备:由静电电容式开关构成的触摸传感器。
另外,设定温度是指:储藏室内被一直维持的温度带的温度。例如,第1储藏室(27A、27B)的设定温度为1℃~4℃(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带)的中央值。另一方面,目标冷却温度是在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中,反馈控制等的目标值。目标冷却温度可以与设定温度同样地是储藏室内被一直维持着的温度带的中央值,也可以比中央值低。
以下,为了进行说明,将最初进行冷藏运转的时间带称为第1时间带,将在第1时间带后进行冷冻运转的时间带称为第2时间带,将在第2时间带后进行冷藏运转的时间带称为第3时间带。对于第1时间带~第3时间带以下进行说明。另外,假设控制部100在第3时间带之后反复进行同样的控制。此外,“最初运转”可以是指:例如通过未图示的门开闭检测传感器而检测到门11的开闭后的最初运转,也可以指:从通常冷却模式转移到特定冷却模式后的最初运转,还可以是指:通过设置于储藏室的传感器(例如照相机)而检测到储藏室内的状态的变化后的最初运转。
[3.1.通常冷却模式]
通常冷却模式是指如下模式,即:在冷藏运转中,控制部100基于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来对冷却单元15进行反馈控制(例如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由此将第1储藏室维持在冷藏温度带的设定温度带,并且,在冷冻运转中,基于通过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而检测出的第2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来对冷却单元15进行反馈控制(例如PID控制),由此将第2储藏室维持在冷冻温度带的设定温度带。
即,控制部100在通常冷却模式下,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例如,在第1时间带的中途,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在上述第1时间带的期间,来对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进行变更。另外,控制部100在通常冷却模式下,基于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例如,在第2时间带的中途,通过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在上述第2时间带的期间,来对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进行变更。并且,控制部100在通常冷却模式下,基于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例如,在第3时间带的中途,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在上述第3时间带的期间,来对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进行变更。通常冷却模式是第2冷却模式的一个例子。
在通常冷却模式下的冷藏运转中,控制部100对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在通常冷却模式下的冷冻运转中,控制部100对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通过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而检测出的第2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冷冻室目标冷却温度。
在通常冷却模式下,基于由传感器检测出的空气温度来对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进行反馈控制,由此能够根据负荷而迅速地进行储藏室的冷却。另一方面,在通常冷却模式下,由于反馈控制的特性,会使消耗电力与下述的特定冷却模式相比变大。
[3.2.特定冷却模式(节能模式)]
特定冷却模式是:与通常冷却模式相比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冷却模式。这里控制部100存储:预先设定的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以及冷冻运转限制时间。“冷藏运转限制时间”是指:交替地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的情况下的冷藏运转一次的最大时间。另一方面,“冷冻运转限制时间”是指,交替地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的情况下的冷冻运转一次的最大时间。
控制部100例如在特定冷却模式下又例如以下那样地交替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即,在冷藏运转中,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达到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在该时刻结束冷藏运转,并转移至冷冻运转。另一方面,在冷藏运转中,在达到目标冷却温度之前已经过了冷藏运转限制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在该时刻结束冷藏运转,并转移至冷冻运转。同样地,在冷冻运转中,在冷冻运转限制时间内到达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在该时刻结束冷冻运转,并转移至冷藏运转。另一方面,在冷冻运转中,在达到目标冷却温度之前已经过了冷冻运转限制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在该时刻结束冷冻运转,并转移至冷藏运转。
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例如是50分钟。冷冻运转限制时间例如是100分钟。但是,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以及冷冻运转限制时间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冷藏运转限制时间是“第1规定时间”的一个例子,也是“第2规定时间”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规定时间与第2规定时间例如是相同的值。但是,第1规定时间与第2规定时间也可以相互不同。例如,第2规定时间可以比第1规定时间长。第1规定时间例如是:基于能够将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高效地冷却到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即,比最大运转频率还低的运转频率)而设定的时间。例如,在从消耗电量的观点而推定为压缩机17以20Hz的运转频率进行动作、且进行50分钟冷藏运转这一情形是高效的情况下,就会将第1规定时间设定为50分钟。另一方面,第2规定时间例如是:第2储藏室的空气温度的上升收敛在允许范围内的时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特定冷却模式下,将从开始冷藏运转起到冷藏运转结束并变化到冷冻运转为止的经过时间作为冷藏运转时间,来进行监视,并根据监视的结果,来决定:下次的冷冻运转时以及冷藏运转时中的至少一方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换句话说,在特定冷却模式下,使用冷却单元15,并在第1时间带来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并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以及在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特定冷却模式是第1冷却模式的一个例子。另外,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分别是“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以及“压缩机的压缩能力”的一个例子。此外,以下,作为特定冷却模式的一个例子,对下述情形进行说明,即:监视冷藏运转时间,并根据该监视的结果,来决定下次的冷藏运转时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情形。
图5是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初始设定值表的一个例子。在特定冷却模式下,首先,在第1时间带,控制部100将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设定为图5所示的初始设定值(例如20Hz),在上述第1时间带的期间,按照上述初始设定值来进行压缩机17的运转,并且,一直到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经过前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前,或者一直到从开始冷藏运转起的经过时间超过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之前,进行冷藏运转。而且,控制部100将从开始冷藏运转起到冷藏运转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存储于存储部116,来作为冷藏运转时间,将此时(冷藏运转结束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存储于存储部116,来作为冷藏室内温度,并将此时的目标冷却温度存储于存储部116。从开始冷藏运转起到冷藏运转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冷藏运转时间)、以及此时(冷藏运转结束时)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冷藏室内温度)是:“在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的一个例子。其中,“在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局限于在冷却结束时获得的信息,也可以是在第1时间带的中途获得的信息。
在第1时间带完成冷藏运转后,在第2时间带,控制部100切换三通阀73来进行冷冻运转,并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在第2时间带完成冷冻运转后,在第3时间带,控制部100切换三通阀73,再次进行冷藏运转,并对第1储藏室冷却进行。
在第3时间带进行冷藏运转时,控制部100读出存储于存储部116的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并在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比冷藏运转限制时间还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小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例如20Hz)。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比冷藏运转限制时间还短的情况下,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的长度(例如,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与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之差的大小),导出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量,并从第1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减去该减少量,来决定第3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量的导出会在后面阐述。
另外,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小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例如20Hz)。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基于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结束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与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导出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量,并将第1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加上该增加量,来决定第3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量的导出会在后面阐述。
其中,代替上述,还可以在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在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结束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本身,来导出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量,并将第1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加上该增加量,来决定第3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
图6是运转频率减少量表。运转频率减少量表存储于存储部116,是表示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为止花费的时间的长度、和与其相对应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量的表。运转频率减少量表能够根据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为止所花费的时间、与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关系性而被实验性地导出来。另外,运转频率减少量表也可以按每一目标冷却温度而准备多个表。
在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比第1规定时间还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的长度,并参照运转频率减少量表来导出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量。例如,在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为45分钟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运转频率减少量表,使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相对于第1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而言减少2.0Hz。即,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的长度越短,控制部100也就越使第3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降低。
图7是运转频率增加量表。运转频率增加量表存储于存储部116,是表示在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的结束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冷藏室内温度)、与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大小所对应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量的表。运转频率增加量表也同样地能够根据上述的关系性实验性地导出来。另外,运转频率增加量表也可以按每一目标冷却温度而准备多个表。
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冷藏室内温度)与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大小,并参照运转频率增加量表,来导出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量。例如,在上述差值为0.7℃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运转频率增加量表,使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相对于第1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而言增加4.0Hz。即,第1时间带的冷却结束时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与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越短,控制部100也就越使第3时间带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增加。
以上,说明了: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的长度、或者第1时间带的冷却结束时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与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决定第3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例子。然而,还可以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或者上述差值,来决定第2时间带中的冷冻运转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该情况下,在第1时间带完成冷藏运转后,在第2时间带中,控制部100切换三通阀73而进行冷冻运转,来进行第2储藏室的冷却时,控制部100能够读出存储于存储部116的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变更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该情况下的说明只要是在对决定上述的第3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的例子的说明中,将“第3时间带”改称为“第2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改称为“第2储藏室”即可。
另外,还可以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来调整第2时间带中的冷冻运转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和第3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这两方。
[3.3.通常冷却模式与特定冷却模式的切换]
通常冷却模式与特定冷却模式能够任意地切换,并执行。例如,可以在满足第1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以第1冷却模式(例如,特定冷却模式)进行冷却,在满足第2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以第2冷却模式(例如,通常冷却模式)进行冷却。
第1规定条件例如是:第1储藏室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下。具体而言,第1规定条件例如是: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为5℃以下,或者,通过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而检测出的第2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为-18℃以下。
或者,第1规定条件还可以是: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2阈值温度以下。具体而言,第1规定条件例如是: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与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0℃以下。
另一方面,第2规定条件是:第1储藏室的温度为第3阈值温度以上。具体而言,第2规定条件例如是: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为10℃以上,或者,通过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而检测出的第2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为-10℃以上。
或者,第2规定条件还可以是: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4阈值温度以上。具体而言,第2规定条件例如是: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与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10℃以上。
或者,第2规定条件也可以是:在第1时间带中冷却结束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冷却开始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5阈值温度以上。具体而言,第2规定条件例如是:从“第1时间带中的第1储藏室的冷却运转结束时的空气温度”减去“第1时间带中的第1储藏室的冷却运转开始时的空气温度”而得到的值为0℃以上。也就是说,冷却开始与结束的温度差是表示冷却负荷的大小。因此,通过如此设定第2规定条件,能够在冷却负荷大时使冷却模式从特定冷却模式返回至通常冷却模式。
如上述那样,根据第1规定条件和第2规定条件而切换并执行通常冷却模式与特定冷却模式,由此能够一并实现:发挥合适的冷却能力、和节能运转。
[4.流程图]
以下,参照流程图,对基于通常冷却模式和特定冷却模式的冰箱1的动作进行说明。
[4.1.通常冷却模式的流程图]
图8是对通常冷却模式下的冰箱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通常冷却模式下,首先在第1时间带中,控制部100对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步骤S100)。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第1储藏室的冷却是否已结束(步骤S120)。
在判定为第1储藏室的冷却已结束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30。在判定为第1储藏室的冷却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重复步骤S100。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满足第1条件。在判定为满足第1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40,将冷却模式变更为特定冷却模式。在判定为不满足第1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返回至步骤S100,继续进行通常冷却模式。虽然省略了流程图中的详细说明,但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控制部100切换三通阀73,来交替地重复冷藏运转与冷冻运转。
[4.2.特定冷却模式的流程图]
图9是对特定冷却模式下的冰箱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特例冷却模式下,首先,在第1时间带中,控制部100将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设定为:如图5所示那样的冷藏运转中的运转频率的初始设定值,并且,一直到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前,或者一直到从开始冷藏运转起的经过时间超过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之前,进行冷藏运转(步骤S200)。
在步骤S210中,将从开始冷藏运转起到冷藏运转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冷藏运转时间)、此时(冷藏运转结束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冷藏室内温度)、以及此时的目标冷却温度均存储于存储部116(步骤S210)。
接下来,在第2时间带中,控制部100进行冷冻运转,来进行第2储藏室的冷却(步骤S220)。接下来,在第3时间带中,控制部100读出存储部116所存储的的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时间,并判定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冷藏运转时间是否比冷藏运转限制时间还短(步骤S230)。
在步骤S230中,在判定为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的冷藏运转时间比冷藏运转限制时间还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使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减少(步骤S240)。
在步骤S230中,在判定为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的冷藏运转时间为冷藏运转限制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250。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是否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步骤S250)。
在步骤S250中,在判定为能够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的结束时的冷藏室内温度与冷藏室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使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增加(步骤S260)。
在步骤S250中,在判定为未能够将第1储藏室在冷藏运转限制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270。
而且,控制部100以所决定的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来进行冷藏运转(步骤S270)。当冷却运转结束时,同样地,控制部100将从开始冷藏运转起到冷藏运转结束为止的经过时间(冷藏运转时间)、此时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冷藏室内温度)、此时的目标冷却温度均存储于存储部116(步骤S280)。
在步骤S290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满足第2条件。在判定为满足第2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300,将冷却模式变更为通常冷却模式。在判定为不满足第2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310而执行了冷冻运转后,返回至步骤S230,并重复上述流程。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与上述的控制内容同样地,基于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第3时间带后的第4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与在第4时间带后的第5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以上那样的构成,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冰箱1的冷却控制。即,例如,根据PID控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控制,但从节能性能的观点来看有时会使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提高到所需以上。因此,考虑不进行PID控制而将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固定为基准值,以节能性能的观点进行高效的运转。
但是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如下次那样的课题。即,将储藏室高效地冷却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受到储藏室的负荷量(例如收容于储藏室的食材的多少)、冰箱1的个体差(壳体10、门11的隔热性的制造误差)的影响。因此,若将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固定为基准值,则存在着:难以进行与储藏室的负荷量、冰箱1的个体差相对应的合适的控制这一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冰箱1的控制部100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这样的构成,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第1时间带的冷藏运转时间等)来控制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由此能够自动地进行与储藏室的负荷量、冰箱1的个体差(热泄漏)相对应的调整。由此,能够提供可实现一并提高了节能性能和提高了冷却效率的冰箱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运转时间比第1规定时间还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小于基准值。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运转时间(冷藏运转时间)比第1规定时间(冷藏运转限制时间)还短的情况下,使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在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小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根据热负荷来减少冷却能力从而实现节能的冰箱1。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基于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运转时间的长度,来决定: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所需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基于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运转时间(冷藏运转时间)的长度,在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来决定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根据热负荷来进一步高精度地决定冷却能力从而实现节能的冰箱1。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第2规定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大于基准值。根据这样的构成,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在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大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根据热负荷来增加冷却能力从而进行合适的冷却的冰箱1。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第2规定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第1储藏室的温度、或者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决定: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这样的构成,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将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基于第1储藏室的温度,在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来决定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根据热负荷来进一步高精度地决定冷却能力从而实现节能的冰箱1。
(第1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基于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时间、冷却结束时的第1储藏室的温度,来决定: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第1变形例的冰箱具有与实施方式的冰箱1相同的构成,但可以代替监视冷藏运转时间、第1储藏室的温度而监视冷却单元15的消耗电力值(例如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并基于第1时间带中的冷却结束时的冷却单元15的消耗电力值(例如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来决定: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少一方。
若详细而言,在第1时间带中完成了将第1储藏室在第2规定时间(例如,50分)内冷却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第1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消耗电力值之间的差值的大小(即,根据压缩机17的实际消耗电力值相对于基准消耗电力值而言减小了多少程度),使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小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
另一方面,未能够在第1时间带中将第1储藏室在第2规定时间(例如,50分)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第1时间带中的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与基准消耗电力值之间的差值的大小(即,根据压缩机17的实际消耗电力值相对于基准消耗电力值而言变大了多少程度),使在第2时间带对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和在第3时间带对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大于基准值(初始设定值)。
即使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相同,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也会根据储藏室的负荷量而变化,因此,能够代替储藏库的温度传感器而使用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根据第1变形例的冰箱,能够不使用储藏库的温度传感器,而根据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来决定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此外,冷却单元15的消耗电力值并不局限于压缩机17的消耗电力值,可以是第1风扇43和第2风扇48中的至少一方的消耗电力值。
(第2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基于第1时间带中的冷藏运转时间、冷却结束时的第1储藏室的温度,来决定了:第2时间带和第3时间带中的至少一方中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第2变形例的冰箱虽然具有与实施方式的冰箱1同样的构成,但是,具备如下的控制部100,该控制部100基于在第1时间带的中途的第1时刻获得的信息(例如,在第1时间带的中途通过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0而检测出的第1储藏室的空气温度),来预测第1时间带的经过时的第1储藏室的温度,并基于预测出的温度与第1储藏室的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决定:第1时刻后的第1时间带的剩余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的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例如,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第2变形例的冰箱由于能够在第1时间带的中途变更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所以,不用等待第2时间带、第3时间带就能够将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变更为合适的冷却能力。因此,根据第2变形例的冰箱,能够更高水平地一并实现:节能性能的提高和冷却效率的提高。
以上,对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了冷却被输送至第1储藏室的空气的第1冷却器41、和冷却被输送至第2储藏室的空气的第2冷却器46。也可以对其进行代替地,设置一个冷却器来冷却:被输送至第1储藏室的空气、以及被输送至第2储藏室的空气这两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通过调整压缩机17的运转频率而变更。也可以对其进行代替地,通过调整第1风扇43、第2风扇48的转速来变更冷却单元15的冷却能力。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具备:基于在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的控制部,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却控制。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例子提示而已,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与发明的范围、要旨所包含的内容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冰箱,15…冷却单元,17…压缩机,27…储藏室,27A…冷藏室(第1储藏室),27B…蔬菜室(第1储藏室),27C…制冰室(第2储藏室),27D…小冷冻室(第2储藏室),27E…主冷冻室(第2储藏室),40…第1冷却模块,41…第1冷却器,45…第2冷却模块,46…第2冷却器,70…冷冻循环装置,100…控制部,110…第1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2…第2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16…存储部。

Claims (19)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该冰箱具备:
壳体,其包括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
冷却单元,其对上述第1储藏室和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部,其使用上述冷却单元而在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并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第1时间带将上述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运转时间比第1规定时间还短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小于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将上述第1储藏室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所花费的上述运转时间的长度,来决定: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所需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未能够在上述第1时间带将上述第1储藏室在第2规定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大于基准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未能够上在述第1时间带将上述第1储藏室在上述第2规定时间内冷却至目标冷却温度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或者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上述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决定: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单元包括: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冷却器,其被供给通过上述压缩机而被压缩后的制冷剂,并对被输送至上述第1储藏室和上述第2储藏室中的至少一方的空气进行冷却,
上述控制部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中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满足第1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以第1冷却模式进行冷却,在满足第2规定条件下,上述控制部以第2冷却模式进行冷却,
上述第1冷却模式是: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在上述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和在上述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时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中的至少一方的控制模式,
上述第2冷却模式是: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了冷却时获得的信息,在上述第1时间带的期间来变更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的控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上述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2阈值温度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上述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2阈值温度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为第3阈值温度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为第3阈值温度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上述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4阈值温度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上述第1储藏室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4阈值温度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在上述第1时间带中冷却结束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冷却开始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5阈值温度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规定条件是:在上述第1时间带中冷却结束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与冷却开始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第5阈值温度以上。
19.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该冰箱具备:
壳体,其包括第1储藏室和第2储藏室;
冷却单元,其对上述第1储藏室和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
控制部,其使用上述冷却单元而在第1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并在上述第1时间带后的第2时间带对上述第2储藏室进行冷却,且在上述第2时间带后的第3时间带对上述第1储藏室进行冷却,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在上述第1时间带的中途的第1时刻获得的信息,来预测上述第1时间带的经过时的上述第1储藏室的温度,并基于上述预测出的温度与上述第1储藏室的目标冷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决定上述第1时刻后的上述第1时间带的剩余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的上述冷却单元的冷却能力。
CN202010057817.8A 2019-02-26 2020-01-19 冰箱 Active CN111609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286 2019-02-26
JP2019033286A JP7344651B2 (ja) 2019-02-26 2019-02-26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9638A CN111609638A (zh) 2020-09-01
CN111609638B true CN111609638B (zh) 2022-05-13

Family

ID=7220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7817.8A Active CN111609638B (zh) 2019-02-26 2020-01-19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44651B2 (zh)
CN (1) CN1116096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738A (zh) * 1998-04-24 1999-11-03 东芝株式会社 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
CN1287256A (zh) * 1999-09-08 2001-03-14 东芝株式会社 电冰箱
CN1898505A (zh) * 2003-12-24 2007-01-17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1080731A (ja) * 2009-10-09 2011-04-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6123478A (zh) * 2016-06-29 2016-11-16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冰箱控制方法、系统及双系统冰箱
CN106766533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8761A (ja) * 1997-11-17 1999-06-0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0230766A (ja) 1999-02-09 2000-08-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却サイクル及び冷蔵庫
JP3864989B1 (ja) 2005-07-29 2007-0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TWI548846B (zh) 2008-12-24 2016-09-11 Panasonic Corp refrigerator
JP4596083B1 (ja) 2008-12-24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BR112012020452B8 (pt) 2010-03-09 2020-10-27 Panasonic Corp refrigerador.
US9140478B2 (en) 2012-05-21 2015-09-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temperature rate control for refrigeration with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738A (zh) * 1998-04-24 1999-11-03 东芝株式会社 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装置
CN1287256A (zh) * 1999-09-08 2001-03-14 东芝株式会社 电冰箱
CN1898505A (zh) * 2003-12-24 2007-01-17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1080731A (ja) * 2009-10-09 2011-04-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6123478A (zh) * 2016-06-29 2016-11-16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冰箱控制方法、系统及双系统冰箱
CN106766533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9638A (zh) 2020-09-01
JP7344651B2 (ja) 2023-09-14
JP2020139639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4041B1 (ko) 냉각 저장고 및 그 운전 방법
US8474280B2 (en) Refrigerating storage cabine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mpressor thereof
JP6334146B2 (ja) 冷蔵庫
JP2007303796A (ja) 冷却貯蔵庫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KR101324043B1 (ko) 냉각 저장고 및 그 운전 방법
KR20100014963A (ko) 냉각 저장고
JP4584107B2 (ja) 冷却貯蔵庫
US1173294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to alternately cool two storage compartments
JP2011080696A (ja) 冷蔵庫
US7673463B2 (en) Cooling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refrigeration device
JP2005121341A (ja) 冷却貯蔵庫
CN111609638B (zh) 冰箱
CN111854280B (zh) 冰箱
CN111854279B (zh) 冰箱
JP7351735B2 (ja) 冷蔵庫
KR100772233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JP7334091B2 (ja) 冷蔵庫
KR20150031078A (ko) 김치냉장고
JP2014156946A (ja) 冷蔵庫
US1187968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JP7436217B2 (ja) 冷蔵庫
JP2002286347A (ja) 冷却貯蔵庫
JP4705834B2 (ja) 冷却貯蔵庫
JP2020201006A (ja) 冷蔵庫
CN115031467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