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5326A - 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5326A
CN111605326A CN202010110721.3A CN202010110721A CN111605326A CN 111605326 A CN111605326 A CN 111605326A CN 202010110721 A CN202010110721 A CN 202010110721A CN 111605326 A CN111605326 A CN 111605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housing
tape
print head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07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5326B (zh
Inventor
饭岛章太
泉贵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0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5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41J32/02Ink-ribbon cartridges for endless ribbons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中的盒收纳部分;和设置在盒收纳部分处的打印头。盒收纳部分被构造成可拆卸地收纳包括壳体的盒,在壳体中设置墨带和带。打印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在盒附接到盒收纳部分时,插入壳体的头开口中。打印头被构造成经由墨带对带进行打印。盒收纳部分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开口。在盒附接到盒收纳部分时,盒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从外壳突出。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申请公开号WO2014/063161公开了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在其内设有打印头的外壳。盒附接部分设置在外壳的一端处,并且带排出槽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处。盒附接部分被构造成在盒的一部分从外壳突出的状态下容纳结合有带的盒。从盒中取出的带通过打印头经受打印,然后通过带排出槽被排出。
可以想到的是,盒可以进一步包括墨带,使得打印头可以使用墨带对带进行打印。然而,在上述传统的打印装置中,盒被构造成在带被传送的方向上附接到盒附接部分。因此,用户可能难以将墨带布置在盒内部,以面对打印头。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内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能够收纳结合有墨带的盒,其中盒的一部分从外壳突出,同时便于盒的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和其它的目的,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外壳,盒收纳部分和打印头。盒收纳部分设置在外壳中,并且被构造成可拆卸地收纳包括壳体的盒,在壳体中设置墨带和带,壳体形成有头开口。打印头设置在盒收纳部分处,并且被构造成经由墨带对带进行打印。打印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在盒附接到盒收纳部分时,插入头开口中。盒收纳部分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开口。在盒附接到盒收纳部分时,盒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从外壳突出。
在上述打印装置中,优选的是:外壳形成有排出开口,由打印头打印的带被构造成通过排出开口被排出;并且其中第二方向与带被构造成通过排出开口排出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上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括压纸辊,压纸辊被定位成与打印头相对,并且被构造成输送由打印头打印的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第二方向与带被构造成在打印头和压纸辊之间被输送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优选的是,盒收纳部分进一步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开口。
在该打印装置中,优选地,外壳形成有排出开口,由打印头打印的带被构造成通过排出开口被排出;并且排出开口被定位成在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外壳的中心偏离。
在该打印装置中,优选地,打印头被定位成在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外壳的中心偏离。
该打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压纸辊,压纸辊被构造成输送由打印头打印的带,压纸辊被定位成在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打印头相对。
进一步优选地,在该打印装置中,盒中的带卷绕限定中心的带卷轴,并且打印头被定位成与收纳在盒收纳部分中的盒的带卷轴的中心偏离。
更优选地,在该打印装置中,外壳形成有插入孔,外部电线能够插入通过插入孔,插入孔在第二方向上开口,并且被定位成在第三方向上与打印头偏离。
更优选地,在该打印装置中,在盒附接到盒收纳部分时,盒的该一部分还在第三方向上从外壳突出。
打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盖,可移动盖被构造成在第二方向上覆盖盒收纳部分。
在上述打印装置中,优选地,盒收纳部分包括底壁,底壁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面向收纳在盒收纳部分中的盒。
优选地,该打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壳盖,外壳盖可移动地连接到外壳,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覆盖盒收纳部分。
更优选地,该打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排出单元,排出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并且被构造成在由打印头对带进行打印之后排出带;和切割器单元,切割器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并且包括切割器,切割器被构造成切割由排出单元排出的带。
更优选地,在打印装置中,第一方向是向上方向,并且第二方向是向后方向。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获得的以下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附接第一盒的状态下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附接第二盒的状态下的局部横截面平面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第一盒附接之前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第一盒附接之后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外壳盖和可移动盖关闭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外壳盖打开的状态下在第二盒附接之后的立体图;和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外壳盖打开的状态下在第二盒附接之后的另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
打印装置1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收纳彼此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盒7和第二盒17中的一个。第二盒17的尺寸大于第一盒7的尺寸。顺便提及,在图2、图4和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盒7,而在图3、图7和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盒17。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基于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1的姿势来描述关于打印装置1的方向。具体地,图1中的左斜上方向、右斜下方向、左斜下方向、右斜上方向、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将分别被称为打印装置1的向左方向,向右方向、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
首先,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打印装置1的概况。
打印装置1包括具有大体上长方体形状的外壳2。外壳2包括底部2A,在底部2A中容纳在向左/向右方向和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电路板(未示出)。电路板设置有CPU和USB连接部分等。CPU被构造成控制在打印装置1中进行的整体操作。
底部2A具有形成有向后开口的插入孔13的后端部分(见图1)。外壳2在向左/向右方向和向前/向后方向上限定中心C1。插入孔13被定位成相对于中心C1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向右偏离。USB连接部分被定位在插入孔13内部。USB电缆(未示出)作为电线的实例能够通过插入孔13连接到USB连接部分。USB电缆的一个端部分被插入到插入孔13中,从而被连接到USB连接部分,并且USB电缆的另一端部分能够连接到个人计算机(未示出)。打印装置1被构造成根据通过USB电缆传输的打印数据在带5上打印字符。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符号和图表。
外壳2包括左侧部2B,左侧部2B连接到底部2A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在左侧部2B中,设置输入部分(未示出)。输入部分处于用于将各种信息输入到打印装置1中的按钮的形式。
外壳2还包括前侧部2C,前侧部2C连接到底部2A和左侧部2B,并在向左/向右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排出开口11形成在前部2C中。排出开口11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向前后方开口。排出开口11相对于中心C1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向左偏离。排出开口11在打印装置1中的外壳2的内部和外部之间提供连通。
外壳2进一步包括右侧部2D,右侧部2D连接到底部2A和前部2C,并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盒收纳部分6被设置为由底部2A、左侧部2B、前侧部2C和右侧部2D所限定的空间。换句话说,盒收纳部分6是从外壳2的顶部表面向下凹入的凹入部分。
第一盒7和第二盒17中选定的一个盒能够附接到盒收纳部分6。第一盒7的附接到盒收纳部分6的前端与第二盒17的附接到盒收纳部分6的前端处于相同位置(参见图5和图7)。进一步,第一盒7的附接到盒收纳部分6的左端与第二盒17的附接到盒收纳部分6的左端处于相同位置(参见图5和图7)。
底部2A具有上表面16,上表面16是盒收纳部分6的下端。上表面16在向左/向右方向和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上表面16用作适合于从下方与附接至盒收纳部分6的第一盒7和第二盒17中的一个相对并接触的表面。在下文中,上表面16将被称为相对表面16。
盒收纳部分6设置第一盒收纳部分21和第二盒收纳部分22。第一盒收纳部分21适合于在其中收纳第一盒7。第一盒收纳部分21构成盒收纳部分6的前部分。因此,相对表面16的前部分构成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下端。
第二盒收纳部分22适合于在其中收纳第二盒1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盒收纳部分22整体上与盒收纳部分6重合。因此,整个相对表面16构成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下端。第二盒收纳部分22包含第一盒收纳部分21。
盒收纳部分6具有第一开口端31、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
第一开口端31向上开口,并且构成了盒收纳部分6的开口上端。第一开口端31还构成了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开口上端,以及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开口上端。
参考图1,第一开口端31由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轮廓部31A和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轮廓部31B限定。更具体地,左侧部2B包括后壁部分36,后壁部分36具有顶部水平表面和面向右的内部垂直表面。第一轮廓部31A是后壁部分36的顶部水平表面与内部垂直表面之间的交点。前侧部2C包括突出壁部分39,突出壁部分39具有顶部水平表面和后垂直表面。第二轮廓部31B是顶部水平表面与后垂直表面之间的交点。
第二开口端32向后开口,并且构成了盒收纳部分6的后开口端。第二开口端32还构成了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后开口部分。
具体地,第二开口端32由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轮廓部32A和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轮廓部32B限定。第一轮廓部32A是后壁部分36的内部垂直表面与后壁部分36的后表面之间的交点。第二轮廓部32B是底部2A的上表面(相对表面16)与底部2A的后表面之间的交点。第二轮廓部32B从第一轮廓部32A的底端向右延伸。
第三开口端33向右开口,并且构成了盒收纳部分6的右开口端。第三开口端33还构成了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一部分。
具体地,右侧部2D包括在右侧视图中具有矩形板形状的壁部分25。壁部分25从底部2A向上延伸,并且限定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右端。壁部分25具有连接到突出壁部分39的前端。突出壁部分39比壁部分25进一步向上突出。第三开口端33被定位在壁部分25的后方。
第三开口端33由竖直延伸的第一轮廓部33A和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轮廓部33B限定。第一轮廓部33A是壁部分25的右端表面与后端表面之间的交点。第二轮廓部33B是底部2A的上表面(相对表面16)与右表面之间的交点。第三开口端33的第二轮廓部33B的垂直位置与第二开口端32的第二轮廓部32B的垂直位置相同。
如图1所示,左侧部2B还包括在向前/向后方向上与后壁部分36相对的前壁部分35。前壁部分35竖直延伸,并与后壁部分36间隔开。前壁部分35具有上端部分,上端部分形成有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通过其中的圆柱孔35A。圆柱孔35A在前视图中具有圆形形状。
后壁部分36具有上端部分,上端部分形成有圆柱接合孔(未图示)和支撑孔37。接合孔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并向前开口。接合孔在前视图中是圆形的,并且与圆柱孔35A同轴。支撑孔37被定位在接合孔的后方,并且在后壁部分36的顶部表面上向上开口。支撑孔37具有圆形横截面。
打印装置1进一步包括外壳盖51,外壳盖51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第一开口端31。外壳盖51包括基座部分52、一对突出部分54、一对接合部分56和突出盖53。
基座部分52是板状的。一对突出部分54相对于向左/向右方向被设置在基座部分52的一端部分(左端部分)处。突出部分54被布置成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突出部分54在基座部分52的厚度方向上从基座部分52的左端部分突出。
一对接合部分56中的每个接合部分在向前/向后方向上从一对突出部分54中的相应一个突出部分的每个末端部分突出。具体地,前一个接合部分56从前一个突出部分54的末端部分向前突出,并且后接合部56(未图示)从后一个突出部分54向后突出。前一个接合部分56与前壁部分35的圆柱孔35A可旋转地适配,并且后一个接合部分56(未示出)与后壁部分36的接合孔(未示出)可旋转地适配。因此,外壳盖51由左侧部2B可枢转地支撑。
外壳盖51能够在打开位置(图1)和关闭位置(图6)之间枢转移动。在打开位置处,外壳盖51向上露出第一开口端31。在关闭位置处,外壳盖51从上方关闭第一开口端31。在外壳盖51的关闭位置处,基座部分52的前端部分面对突出壁部分39,并且基座部分52的左端部分面对左侧部2B。在下文中,外壳盖51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移动方向将被适当地称为“关闭方向”。
突出盖53被设置在基座部分52的另一端部分(右端部分)处。突出盖53在关闭方向上从另一端部分突出。在外壳盖51的关闭位置,突出盖53的末端面面向壁部分25的顶部表面。突出盖53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二突出长度L2的第一突出长度L1,突出壁部分39在与关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壁部分25向上突出第二突出长度L2。
打印装置1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盖55。可移动盖55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可移动盖55包括基座部分57和突出壁部分58。基座部分57是板状的,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基座部分57具有一端部分,该一端部分被定位在后壁部分36的上方。轴部分57A被设置在基座部分57的一端部分处,以从其向下突出。轴部分57A与后壁部分36的支撑孔37可旋转地适配。因此,可移动盖55绕着轴部分57A的轴线可枢转移动地由左侧部2B的后壁部分36支撑。可移动盖55能够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朝向壁部分25的后表面枢转地移动,并且能够在第二旋转方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上远离壁部分25的后表面枢转地移动。
基座部分57具有另一端部分,突出壁部分58连接到该另一端部分。突出壁部分58被定位并成形成避免与后壁部分36干涉。突出壁部分58在平面图中绕着轴部分57A的轴线在顺时针方向(第一旋转方向)上从基座部分57突出。
突出壁部分58包括抵接部分59、引导部分58A和弯曲部分58B。抵接部分59是突出壁部分58绕着轴部分57A的轴线的径向最外端部分。换句话说,抵接部分59是突出壁部分58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下游端。即,在平面图中,抵接部分59构成突出壁部分58绕着轴部分57A的轴线在顺时针方向上的自由端部分。
引导部分58A和弯曲部分58B被定位在轴部分57A与抵接部分59之间。引导部分58A垂直于第一旋转方向竖直地延伸。即,引导部分58A面向第一旋转方向上的下游。如后所述,引导部分58A被构造成引导第一盒7向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附接。
弯曲部分58B被弯曲成弧形,使得弯曲部分58B朝向基座部分57的另一端部分凹入。引导部分58A和弯曲部分58B相对于抵接部分59被进一步定位在第二旋转方向上(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上游)。
可移动盖55能够绕着支撑孔37(即,轴部分57A的轴线)在打开位置(图1)和关闭位置(图4)之间枢转移动。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在打开位置处打开(露出)。在可移动盖55的打开位置处,基座部分57大体上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在关闭位置处通过可移动盖55被关闭。在关闭位置处,基座部分57大体上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突出壁部分58被定位在第二开口端32的第二轮廓部32B和第三开口端33的第二轮廓部33B的上方;并且抵接部分59的自由端面与壁部分25的后表面接触。换句话说,当可移动盖55处于关闭位置时,可移动盖55的至少一部分在向上/向下方向上与第二盒收纳部分22重叠。
引导部分58A和弯曲部分58B相对于抵接部分59的自由端面(抵接部分59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下游端)被进一步定位在第二旋转方向上。因此,当可移动盖55处于关闭位置时,引导部分58A和弯曲部分58B不太可能与第一盒7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盒收纳部分6中设置头保持器69、打印头60和色带卷取轴62。头保持器69和打印头60被定位在外壳2的中心C1的左方。色带卷取轴62被定位在外壳2的中心C1的右方。此外,插入孔13被定位成从打印头60向右偏离。
头保持器69从盒收纳部分6的相对表面16的左前部分向上延伸。打印头60被定位在头保持器69的左表面上。打印头60是包括多个发热元件的热头,多个发热元件在向上/向下方向上排列成行。替代地,多个发热元件可以在向前/向后方向上排列成行。色带卷取轴62被定位在头保持器69的右方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色带卷取轴62能够绕着其轴线旋转。压纸辊65被定位在打印头60的左方,以在向左/向右方向上面对打印头60。色带卷取轴62和压纸辊65通过多个齿轮(未图示)被驱动地连接到输送器辊(未图示)。
内部单元10在邻近排出开口11的位置处设置在外壳2的前部2C的内部中。内部单元10包括切割器单元100和排出单元200。切割器单元100被构造成对带5进行切割操作。切割操作包括用于将带5完全切割成两个分开部分的全切割操作。具体地,根据完全切割,跨越带5的整个宽度和整个厚度切割带5(即,带5在其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被切断)。
切割器单元100包括固定刀片179、可移动刀片(全切割刀片)140和切割器马达105。固定刀片179和可移动刀片140被布置成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彼此相对。可移动刀片140通过来自切割器马达105的驱动力而在远程位置(图2)与全切割位置(未图示)之间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移动。在远程位置处,可移动刀片140被定位成远离固定刀片179或在固定刀片179的左方。在全切割位置处,可移动刀片140被定位成使得带5被夹持在可移动刀片140与固定刀片179之间,以对带5进行全切割操作。
排出单元200被构造成保持由切割器单元100切割的带5,并通过排出开口11向前排出由切割器单元100切割的带。排出单元200包括排出辊220、相对辊230和排出马达299。相对辊230和排出辊220被布置成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彼此相对。排出辊220被构造成与相对辊230协作地夹持带5,并且通过来自排出马达299的驱动力而向前排出带5。这时,相对辊230通过驱动辊220的旋转而旋转。因此,排出单元200通过排出开口11向前排出带5。
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第一盒7。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基于第一盒7被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假设来描述第一盒7的结构。第一盒7具有盒状的壳体70。壳体70形成有支撑孔75、77、78,带排出开口73和头开口71。
支撑孔75、支撑孔77和支撑孔78在壳体70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整个厚度上延伸。带排出开口73被定位在壳体70的左端部分的前端处,并且向前开口。头开口71处于切口的形式,并且被定位在壳体70的左端部分的前半部分处,如图4所示。头开口71延伸通过壳体70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厚度。
第一带卷轴41、色带卷轴43和色带卷取卷轴45设置在第一盒7的壳体70内。第一带卷轴41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带5卷绕在第一带卷轴41上。第一带卷轴41由支撑孔75可旋转地支撑。从第一带卷轴41放出的带5通过带排出开口73被拉出。通过带排出开口73被拉出的带5移动通过压纸辊65与打印头60之间的部分,并且朝向内部单元10排出。附带地,第一带卷轴41限定中心轴线C2,中心轴线C2被定位在打印头60的右方。换句话说,打印头60被定位成从中心轴线C2向左偏离。
色带卷轴43在向上/向下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打印的墨带8卷绕在色带卷轴43上。色带卷轴43由支撑孔77可旋转地支撑。色带卷取卷轴45是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中空圆柱构件。色带卷取卷轴45由支撑孔78可旋转地支撑。第一盒收纳部分21(盒收纳部分6)的色带卷取轴62插入色带卷取卷轴45中。用于打印的墨带8被卷绕在色带卷取卷轴45上。从色带卷轴43放出的墨带8通过带排出开口73被拉出,与带5一起移动通过压纸辊65与打印头60之间的部分,并且进入壳体70中并卷绕在色带卷取卷轴45上。
在第一盒7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时,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打印头60和头保持器69被插入在头开口71中。通过带排出开口73拉出的带5和墨带8沿着头开口71的左侧向前移动。
接下来,将参考图3描述第二盒17。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基于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姿势来描述第二盒17的结构。附带地,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头保持器69连接的第二盒17,用于示出图3的横截面平面与用于示出图2的横截面平面处于相同高度。
第二盒17包括前部17A和后部17B。前部17A构成第二盒17的前部分,并且具有与第一盒7的结构近似相同的结构。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前部17A的位置与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第一盒7的位置近似相同。
前部17A包括壳体前部170A,并且后部17B包括与壳体前部170A一体的壳体后部170B。壳体前部170A形成有支撑孔377和378,带排出开口373和头开口371。支撑孔377和支撑孔37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通过壳体前部170A的厚度。支撑孔377具有与第一盒7的支撑孔77相同的结构。支撑孔378具有与第一盒7的支撑孔78相同的结构。
色带卷轴343和色带卷取卷轴345被定位在壳体前部170A内。支撑孔377可旋转地支撑色带卷轴343。用于打印的墨带8卷绕在色带卷轴343上。卷绕在色带卷轴343上的墨带8的长度大于卷绕在第一盒7的色带卷轴43上的墨带8的长度。因此,在使用第二盒17和第一盒7之前,卷绕在色带卷轴343上的墨带8的直径大于卷绕在第一盒7的色带卷轴43上的墨带8的直径。支撑孔378可旋转地支撑色带卷取卷轴345。当第二盒17被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时,盒收纳部分6(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色带卷取轴62被插入色带卷取卷轴345中。用于打印的墨带8通过色带卷取卷轴345被卷取,并卷绕在色带卷取卷轴345上。
带排出开口373和头开口371被成形为分别与带排出开口73和头开口71的形状相同。此外,从带排出开口373排出的墨带8要沿着与之后从带排出开口73排出的墨带8被输送的输送通道相同的输送通道被输送。
后部17B构成第二盒17的后部分。后部17B通过第二开口端32向后突出,并通过第三开口端33向右突出。壳体后部170B具有后端部分(通过第二开口端32突出),该后端部分不与处于打开位置的可移动盖55接触。壳体后部170B的后端部分在平面图中为半圆形。在此,半圆形与处于打开位置的可移动盖55的弯曲部分58B的弧形形状同心。当可移动盖55处于打开位置时,半圆形的后端部分与弯曲部分58B面对,并且其之间具有间隙。
壳体后部170B形成有支撑孔399,并且第一带卷轴341被定位在壳体后部170B内。支撑孔399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在整个壳体后部170B中延伸。支撑孔399可转动地支撑第一带卷轴341。卷绕在第一带卷轴341上的带5的长度比卷绕在第一盒7的第一带卷轴41上的带5的长度大。因此,在使用第一盒7和第二盒17之前,卷绕在第一带卷轴341上的带5的直径大于卷绕在第一盒7的第一带卷轴41上的带5的直径。
从第一带卷轴341放出的带5通过带排出开口373被排出。然后,通过带排出开口373排出的带5要沿着与从第一盒7的带排出开口73排出的带5要被输送的输送通道相同的输送通道被输送。附带地,第一带卷轴341限定中心轴线C3,中心轴线C3与第一盒7的第一带卷轴41的中心轴线C2近似处于相同的左右位置。换句话说,打印头60被定位成从中心轴线C3向左偏离。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图4至图6描述在打印装置1中进行的并且使用第一盒7的打印处理。在此,在第一盒7附接至第一盒收纳部分21之前,外壳盖51处于打开位置,可移动盖55处于关闭位置(参见图4),并且可移动刀片140位于远程位置。
为了用第一盒7进行打印操作,首先,用户将第一盒7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更具体地,第一盒7被放置在第一盒收纳部分21上方,并且向下移动。因此,第一盒7通过第一开口端31进入外壳2的内部中。可移动盖55的引导部分58A限制第一盒7向后移动,同时引导第一盒7向下移动。色带卷取轴62插入色带卷取卷轴45中;头保持器69和打印头60插入头开口71中;并且上表面16从下方与第一盒7接触。因此,如图5所示,第一盒7被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
然后,外壳盖51从打开位置(图5)枢转地移动至关闭位置(图6)。当外壳盖51到达关闭位置时,压纸辊65到达邻近打印头60的位置并且从其左侧接近打印头60。压纸辊65朝向打印头60以重叠关系按压通过带排出开口73排出的带5和墨带8。带5和墨带8被夹持在压纸辊65与打印头60之间。
在用户操作输入部分时,输送器马达和排出马达299由CPU旋转地驱动,以加热打印头60的发热元件。通过输送器马达的旋转,在平面图中,压纸辊65和色带卷取轴62分别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通过排出马达299的旋转,在平面图中,排出辊22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并且相对辊23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通过压纸辊65和色带卷取轴62的旋转,被夹持在压纸辊65与打印头60之间的带5和墨带8都被向前输送。墨带8的墨通过由打印头60施加到墨带8的热量而被热转印到带5上。以这种方式,打印头60可以在带5上打印字符。
通过色带卷取轴62的旋转,用过的墨带8被卷绕在色带卷取卷轴45上。通过打印头60打印的带5被输送到排出辊220与相对辊230之间的位置。带5通过排出辊220和相对辊230被向前输送,并且带5的前端部分通过排出开口11向前被排出。输送器马达和排出马达299的旋转,以及打印头60处的发热都通过CPU被停止。
然后,切割器马达105由CPU驱动,以将可移动刀片140从远程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带5通过可移动刀片140和固定刀片179被完全切割,并且最后,通过排出开口11露出的切割后的带5被使用者取出。
附带地,第一盒7可以在可移动盖55处于打开位置的同时,而不是在可移动盖55处于其关闭位置的同时,被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如果第一盒7在可移动盖55处于其打开位置的同时被附接,则可移动盖55可以在第一盒7位于相对表面16上之后被移动到其关闭位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1至图3、图7和图8描述在打印装置1中进行的并且使用第二盒17的打印处理。这里,在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之前,外壳盖51处于打开位置,可移动盖55处于打开位置(参见图1),并且可移动刀片140处于远程位置。
为了用第二盒17进行打印操作,第二盒17被首先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更具体地,第二盒17被放置在第二盒收纳部分22上方,并向下移动。第二盒17通过第一开口端31进入外壳2的内部。色带卷取轴62插入色带卷取卷轴345中;头保持器69和打印头60插入头开口371中;并且上表面16从下方与第二盒17接触。因此,如图7所示,第二盒17被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
然后,外壳盖51从打开位置(图1)被枢转地移动至关闭位置(图8)。当外壳盖51处于关闭位置时,压纸辊65到达邻近打印头60的位置并且从其左侧接近打印头60。压纸辊65朝向打印头60以重叠关系按压通过带排出开口73排出的带5和墨带8。
输送器马达和排出马达299由CPU旋转地驱动,以加热打印头60的发热元件。从第一带卷轴341放出带5,并且从色带卷轴343放出墨带8。墨带8的墨通过从打印头60施加的热而被热转印到带5。墨带8的用过部分通过色带卷取轴62的旋转而被卷绕在色带卷取卷轴345上。
打印过的带5通过带排出开口373的排出以及切割器单元100对打印过的带5的完全切割操作与相对于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第一盒7进行的相同。因此,将省略进一步的描述。进一步地,然后,切割后的带5通过排出单元200以与附接到第一盒收纳部分21的第一盒7所进行的相同方式通过排出开口11排出,因此,将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如上所述,为了附接包括墨带8和带5的第二盒17,第二盒17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向下移动,以通过第一开口端31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在附接第二盒17时,打印头60插入第二盒17的头开口371中。在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状态下,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后部17B通过第二开口端32向后突出。即,打印装置1可以在第二盒收纳部分22中容纳第二盒17(结合有墨带8和带5),并且第二盒17的一部分从外壳2突出。在第二盒17没有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状态下,该结构可以实现打印装置1的外壳2的小型化。因此,可以便于没有第二盒17的打印装置1的运输和包装。
第二开口端32向后开口,其是与带5要通过排出开口11排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第二盒17的后部17B在远离排出开口11的位置处通过第二开口端32向后露出。因此,便于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
第二开口端32向后开口,其是与带5在打印头60与压纸辊65之间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换句话说,第二开口端32朝向带5在打印头60与压纸辊65之间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开口。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后部17B在远离打印头60和压纸辊65的位置处通过第二开口端32向后突出。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便于将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
此外,第二盒收纳部分22具有向右开口的第三开口端33。即,盒收纳部分6向右开口。当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时,该第三开口端33允许第二盒17的后部17B向右突出通过其中。利用这种结构,在将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期间,第二盒17不太可能与外壳2干涉。进一步便于将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盒收纳部分6)。
此外,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包括能够覆盖和不覆盖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的可移动盖55。在关闭位置处,可移动盖55关闭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两者。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盒收纳部分6露出至外壳2的外部最小化,从而抑制例如灰尘的异物进入盒收纳部分6。
当第二盒17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时,外壳2的相对表面16适合于从下方面向并接触第二盒17。利用这种结构,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其中而几乎没有晃动。
可以想到各种修改。
例如,盒收纳部分6可以不能容纳第一盒7和第二盒17中选择的一个。即,盒收纳部分6可以仅能够收纳一种类型的盒,而不是多种类型的盒。此外,盒收纳部分6可以不具有第三开口端33。在这种情况下,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后部17B不会从外壳2向右突出。
此外,排出开口11可以形成在外壳2的左侧部2B中,而不是形成在前侧部2C中,使得排出开口11可以向左开口。即,第二开口端32开口的方向(即,向后方向)与排出开口11开口的方向(即,向右方向)正交。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端32可以例如向右开口,而不是向后开口(即,带5在打印头60与压纸辊65之间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同样,第三开口端33可以向左开口,而不是向右开口。在后一种情况下,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后部17B可以通过第三开口端33向左突出,而不是向右突出。
此外,可移动盖55可以不打开和关闭外壳2的第三开口端33。更具体地,第三开口端33可以总是向右开口,而不管可移动盖55的移动,使得可移动盖55仅覆盖和不覆盖第二开口端32。替代地,打印装置1可以不包括可移动盖55,从而第二开口端32和第三开口端33均是常开口的。
更进一步地,外壳2的相对表面16可以从下方面向附接的第二盒17,并且在其之间具有间隙。即使具有这种结构,相对表面16也可以抑制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的第二盒17的摆动。因此,可以实现第二盒17稳定地附接到第二盒收纳部分22(盒收纳部分6)。
虽然已经具体参考其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上述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备注>
打印装置1是打印装置的实例。外壳2是外壳的实例。第二盒17是盒的实例。盒收纳部分6和第二盒收纳部分22是盒收纳部分的实例。排出开口11是排出开口的实例。压纸辊65是压纸辊的实例。相对表面16是盒收纳部分的底壁的实例。中心C1是外壳的中心的实例。中心C3是盒的带卷轴的中心的实例。可移动盖55是可移动盖的实例。外壳盖51是外壳盖的实例。向上方向是第一方向的实例。向后方向是第二方向的实例。向右方向是第三方向的实例。向左方向是第四方向的实例。

Claims (15)

1.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盒收纳部分,所述盒收纳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成可拆卸地收纳包括壳体的盒,在所述壳体中设置墨带和带,所述壳体形成有头开口;和
打印头,所述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盒收纳部分处,并且被构造成经由所述墨带对所述带进行打印,所述打印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收纳部分时,插入所述头开口中,
其中所述盒收纳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开口,并且
其中在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收纳部分时,所述盒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外壳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排出开口,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所述带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排出开口被排出,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带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排出开口被排出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纸辊,所述压纸辊被定位成与所述打印头相对,并且被构造成输送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所述带,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带被构造成在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辊之间被输送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盒收纳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进一步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形成有排出开口,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所述带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排出开口被排出,并且
其中所述排出开口被定位成在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所述外壳的中心偏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打印头被定位成在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所述外壳的中心偏离。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纸辊,所述压纸辊被构造成输送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所述带,所述压纸辊被定位成在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与所述打印头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盒中的所述带卷绕限定中心的带卷轴,并且
其中所述打印头被定位成与收纳在所述盒收纳部分中的所述盒的所述带卷轴的中心偏离。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形成有插入孔,外部电线能够插入通过所述插入孔,所述插入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开口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打印头偏离。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收纳部分时,所述盒的所述一部分还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外壳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盖,所述可移动盖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覆盖所述盒收纳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盒收纳部分包括底壁,所述底壁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面向收纳在所述盒收纳部分中的所述盒。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外壳,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覆盖所述盒收纳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被构造成在由所述打印头对所述带进行打印之后排出所述带;和
切割器单元,所述切割器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包括切割器,所述切割器被构造成切割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所述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向上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后方向。
CN202010110721.3A 2019-02-26 2020-02-24 打印装置 Active CN111605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2857A JP7247647B2 (ja) 2019-02-26 2019-02-26 印刷装置
JP2019-032857 2019-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5326A true CN111605326A (zh) 2020-09-01
CN111605326B CN111605326B (zh) 2023-01-10

Family

ID=7214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0721.3A Active CN111605326B (zh) 2019-02-26 2020-02-24 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4303B2 (zh)
JP (1) JP7247647B2 (zh)
CN (1) CN111605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56254A (ja) * 2022-10-11 2024-04-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745A (ja) * 1993-06-28 1995-01-13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用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03011435A (ja) * 2001-06-27 2003-01-15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字装置
CN1950214A (zh) * 2004-03-24 2007-04-18 迪默公司 带式打印机
CN10107766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墨带盒及使用墨带盒的打印机
WO2014063161A2 (en) * 2012-10-19 2014-04-24 Zink Imag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ll bleed printing
CN107856424A (zh) * 2014-03-24 2018-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2746B2 (ja) * 1987-03-14 1995-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文書印刷装置
JP2002361962A (ja) 2001-06-11 2002-12-18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並びに、被印字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252430B2 (ja) 2014-10-15 2017-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6880643B2 (ja) 2016-10-19 2021-06-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0104331A (ja) 2018-12-26 2020-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供給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745A (ja) * 1993-06-28 1995-01-13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用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03011435A (ja) * 2001-06-27 2003-01-15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字装置
CN1950214A (zh) * 2004-03-24 2007-04-18 迪默公司 带式打印机
CN10107766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墨带盒及使用墨带盒的打印机
WO2014063161A2 (en) * 2012-10-19 2014-04-24 Zink Imag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ll bleed printing
CN107856424A (zh) * 2014-03-24 2018-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69621A1 (en) 2020-08-27
CN111605326B (zh) 2023-01-10
JP2020131690A (ja) 2020-08-31
US11084303B2 (en) 2021-08-10
JP7247647B2 (ja) 2023-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1756B2 (en) Tape cassette
CN106364174B (zh) 打印装置
JP2011051354A (ja) プリンタ
CN111376618B (zh) 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盒
CN111376616B (zh)
US9211737B2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CN111605326B (zh) 打印装置
JP4604925B2 (ja) 印刷装置
CN111605325B (zh) 打印装置
CN111376617B (zh)
CN113165401B (zh) 墨盒
CN113165402A (zh) 墨盒
JPWO2004085164A1 (ja) プリンタ及びそれに取り付けられる連続紙ホルダ
CN111376620B (zh) 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盒
US10946677B2 (en) Printer
JP5737575B2 (ja) 電子機器
CN118322730A (zh) 色带盒
CN118322729A (zh) 色带盒
JP2023080686A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CN113165400A (zh) 墨盒
JP2017081015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3121857A (ja) 給紙ガイ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