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3655A -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3655A
CN111593655A CN202010535897.3A CN202010535897A CN111593655A CN 111593655 A CN111593655 A CN 111593655A CN 202010535897 A CN202010535897 A CN 202010535897A CN 111593655 A CN111593655 A CN 111593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buffer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58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3655B (zh
Inventor
郑良飞
刘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it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it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358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3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3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3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3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3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4Bearings; Hinges
    • E01D19/041Elastomeric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所述插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B,所述缓冲柱贯穿设置在安装环B的内侧,所述环形槽的内侧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的顶部与缓冲柱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弧形钢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通过倾斜加强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柱的表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槽与环形槽之间等间隔开设有穿口,且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与安装槽的内壁相连接。弧形钢板、支撑柱和缓冲柱的配合使用,使得支撑柱在进行抗震振动的过程中,支撑柱能够通过弧形钢板带动缓冲柱做一个向中心靠近的施加力,从而保证了抗震时的支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目前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的使用寿命会降低,为了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桥梁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安装抗震支座,现有的抗震支座在使用的过程中,抗震效果较差,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抗震的效果会缓慢变差,同时在进行抗震的过程中,支座的支撑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底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插槽,所述上支座底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上支座位于插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A,所述安装环A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缓冲柱。
所述下支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安装槽的内侧,所述下支座的内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下支座顶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与环形槽相连通的插口,所述插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B,所述缓冲柱贯穿设置在安装环B的内侧,所述环形槽的内侧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的顶部与缓冲柱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弧形钢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通过倾斜加强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柱的表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槽与环形槽之间等间隔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和弧形钢板相连接,且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与安装槽的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A和安装环B均通过螺栓与其对应的上支座和下支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A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缓冲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支座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橡胶柱帽,所述缓冲橡胶柱帽的内侧与支撑柱的顶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管和缓冲杆,所述缓冲杆贯穿设置在缓冲管的内侧,且缓冲管和缓冲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套,两个安装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且安装套的表面与倾斜加强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钢板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塞,且阻尼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且阻尼塞远离阻尼弹簧的表面通过阻尼杆与环形槽的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支座的顶部等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倾斜加强杆贯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下支座的顶部等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倾斜加强杆贯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支撑柱的贯穿处设置有混凝土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通过支撑柱、缓冲柱的配合使用,使得抗震支座在进行抗震的过程中,缓冲柱那个配合支撑柱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保证了加固支座在进行抗震时的支撑效果。
2、该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通过缓冲柱、弧形钢板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支座在进行抗震的过程中,缓冲机构进行缓冲,从而能够保证缓冲柱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3、该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通过弧形钢板、支撑柱、连接杆和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抗震的过程中,支撑柱能够通过连接杆对缓冲柱起到一个拉动的作用力,从而让缓冲柱在进行支撑时能够更加稳定。
4、该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通过弧形钢板、支撑柱和缓冲柱的配合使用,使得支撑柱在进行抗震振动的过程中,支撑柱能够通过弧形钢板带动缓冲柱做一个向中心靠近的施加力,从而保证了抗震时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支座与弧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下支座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下支座的俯视图。
图中:1上支座、2下支座、、3插槽、4支撑柱、5安装环A、6缓冲柱、7安装槽、8环形槽、9插口、10安装环B、11弧形钢板、12缓冲机构、121缓冲管、122缓冲杆、123安装套、124挤压弹簧、13倾斜加强杆、14安装板、15穿口、16连接杆、17缓冲弹簧、18减震弹簧、19凹槽、20缓冲橡胶柱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上支座1底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插槽3,上支座1底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4,上支座1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橡胶柱帽20,缓冲橡胶柱帽20的内侧与支撑柱4的顶端相接触,上支座1位于插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A5,安装环A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8,减震弹簧18套设在缓冲柱6的外侧,安装环A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缓冲柱6。
下支座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7,支撑柱4设置在安装槽7的内侧,安装槽7与支撑柱4的贯穿处设置有混凝土涂层,下支座2的内侧开设有环形槽8,下支座2顶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与环形槽8相连通的插口9,插口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B10,安装环A5和安装环B10均通过螺栓与其对应的上支座1和下支座2相连接,缓冲柱6贯穿设置在安装环B10的内侧,环形槽8的内侧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钢板11,弧形钢板11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塞,且阻尼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且阻尼塞远离阻尼弹簧的表面通过阻尼杆与环形槽8的内壁相连接,弧形钢板11的顶部与缓冲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弧形钢板1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12,缓冲机构12包括缓冲管121和缓冲杆122,缓冲杆122贯穿设置在缓冲管121的内侧,且缓冲管121和缓冲杆122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套123,两个安装套123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24,且安装套123的表面与倾斜加强杆13相连接,且缓冲机构12通过倾斜加强杆13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下支座2的顶部等间隔开设有通孔,倾斜加强杆13贯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安装板14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柱4的表面相连接,安装槽7与环形槽8之间等间隔开设有穿口15,穿口1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4和弧形钢板11相连接,且连接杆16的外侧套设有缓震弹簧17,缓震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4与安装槽7的内壁相连接。
工作原理:支座在进行抗震的过程中,支撑柱4减震时的振动效果能够通过连接杆16对弧形钢板11施加作用力,从而让弧形钢板11在通过缓冲柱6在进行支撑桥梁的过程中,支撑的力度能够有一个向内集中的效果,从而保证抗震时的支撑效果远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1)和下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底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插槽(3),所述上支座(1)底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4),所述上支座(1)位于插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A(5),所述安装环A(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缓冲柱(6);
所述下支座(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支撑柱(4)设置在安装槽(7)的内侧,所述下支座(2)的内侧开设有环形槽(8),所述下支座(2)顶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与环形槽(8)相连通的插口(9),所述插口(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B(10),所述缓冲柱(6)贯穿设置在安装环B(10)的内侧,所述环形槽(8)的内侧等间隔设置有弧形钢板(11)所述弧形钢板(11)的顶部与缓冲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弧形钢板(1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12),且缓冲机构(12)通过倾斜加强杆(13)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柱(4)的表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槽(7)与环形槽(8)之间等间隔开设有穿口(15),所述穿口(1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4)和弧形钢板(11)相连接,且连接杆(16)的外侧套设有缓震弹簧(17),所述缓震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4)与安装槽(7)的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A(5)和安装环B(10)均通过螺栓与其对应的上支座(1)和下支座(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A(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8),所述减震弹簧(18)套设在缓冲柱(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橡胶柱帽(20),所述缓冲橡胶柱帽(20)的内侧与支撑柱(4)的顶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2)包括缓冲管(121)和缓冲杆(122),所述缓冲杆(122)贯穿设置在缓冲管(121)的内侧,且缓冲管(121)和缓冲杆(122)的外侧均套设有安装套(123),两个安装套(123)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24),且安装套(123)的表面与倾斜加强杆(1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板(11)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塞,且阻尼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且阻尼塞远离阻尼弹簧的表面通过阻尼杆与环形槽(8)的内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2)的顶部等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倾斜加强杆(13)贯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与支撑柱(4)的贯穿处设置有混凝土涂层。
CN202010535897.3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Active CN111593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897.3A CN111593655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897.3A CN111593655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3655A true CN111593655A (zh) 2020-08-28
CN111593655B CN111593655B (zh) 2021-09-17

Family

ID=72181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5897.3A Active CN111593655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36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788A (zh) * 2021-04-16 2021-06-08 许昌学院 一种道路桥梁的防震加护装置
CN114277674A (zh) * 2022-01-14 2022-04-05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 一种可有效抗震的盖梁安装结构
CN114508046A (zh) * 2022-03-18 2022-05-17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89842A (ja) * 2012-02-17 2013-09-26 Kyoto Univ 構造物用の滑り支承
CN207210946U (zh) * 2017-08-24 2018-04-10 冯燕根 一种新型桥梁缓冲减震支座
CN108708272A (zh) * 2018-08-14 2018-10-26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抗震支座
CN209178849U (zh) * 2018-12-06 2019-07-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桥梁拆除的支撑支架
CN111254818A (zh) * 2020-01-21 2020-06-09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减震支座的桥梁整体加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89842A (ja) * 2012-02-17 2013-09-26 Kyoto Univ 構造物用の滑り支承
CN207210946U (zh) * 2017-08-24 2018-04-10 冯燕根 一种新型桥梁缓冲减震支座
CN108708272A (zh) * 2018-08-14 2018-10-26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抗震支座
CN209178849U (zh) * 2018-12-06 2019-07-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桥梁拆除的支撑支架
CN111254818A (zh) * 2020-01-21 2020-06-09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减震支座的桥梁整体加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788A (zh) * 2021-04-16 2021-06-08 许昌学院 一种道路桥梁的防震加护装置
CN114277674A (zh) * 2022-01-14 2022-04-05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 一种可有效抗震的盖梁安装结构
CN114277674B (zh) * 2022-01-14 2024-02-02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 一种可有效抗震的盖梁安装结构
CN114508046A (zh) * 2022-03-18 2022-05-17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3655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3655B (zh) 一种桥梁加固用抗震支座
CN111622135B (zh) 一种桥梁加固托架
CN100453737C (zh)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
CN211036673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桥梁连接装置
CN202787060U (zh) 易更换拉索的减震支座
CN215593663U (zh)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CN215210496U (zh)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缓冲支座
CN220382976U (zh) 一种悬索式柔性光伏支架中立柱装置
CN215758506U (zh) 建筑工程用桥梁减震支座
CN211547292U (zh) 一种桥梁抗震结构
CN205369043U (zh) 大跨径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支撑结构
CN214656440U (zh)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1472217U (zh) 一种桥梁加固装置
CN213867795U (zh) 一种公路桥梁基桩加固装置
CN212561136U (zh) 一种桥梁用减震效果好的支座
CN214656476U (zh) 设置在河道上的桥梁结构
CN215482279U (zh) 一种用于桥梁伸缩缝稳固连接的桥梁钢结构
CN217580276U (zh) 一种地铁车站联合围护桩抗浮结构体系
CN112695625B (zh) 一种采用双层拉索支座的节段高墩桥梁减隔震结构
CN218263846U (zh) 一种桥梁的加固装置
CN216339090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加固装置
CN213508536U (zh) 一种承台锚固钢筋与管桩端板的连接结构
CN111608175B (zh) 一种建筑桥梁用加固桩
CN215595508U (zh) 一种具有抗冲击效果的旋挖机钻杆用出水法兰
CN216141879U (zh) 一种基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