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1049A -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1049A
CN111591049A CN202010098989.XA CN202010098989A CN111591049A CN 111591049 A CN111591049 A CN 111591049A CN 202010098989 A CN202010098989 A CN 202010098989A CN 111591049 A CN111591049 A CN 111591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utter device
cutting
guide portion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89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1049B (zh
Inventor
德田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91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1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 B26D1/08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of the guillotine type
    • B26D1/08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of the guillotine type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6Cutting partly, e.g. cutting only the uppermost layer of a multiple-layer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2007/0012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r special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D2007/005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r special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utters, e.g. guillotines, used in a label maker or prin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剪切器装置具备固定刀和与固定刀对置地进行配置的可动刀,且对在固定刀与可动刀之间进行输送的介质进行切断,其中,可动刀以在从介质离开的待机位置和与固定刀进行啮合的切断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而被驱动,并且具有导向部和施力部件,所述导向部在可动刀处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固定刀的刀尖相比更向可动刀突出,在可动刀处于切断位置的情况下,在被可动刀按压而与固定刀进行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所述施力部件将导向部朝向固定刀进行施力。

Description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下的打印机,其具备对印刷后的记录纸进行切断的剪切器,并实施以残留记录纸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切断的局部剪切,以使得被切断的记录纸不会被空调的风等吹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实施了局部剪切的情况下,由于记录纸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或中央部的一部分未被完全切断,因此能够防止被切断的记录纸的飞散。另外,被局部剪切的记录纸虽然通过未完全切断部分而被打印机保持,但是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撕下来。
在对记录纸实施了局部剪切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被切断的记录纸发生翘曲的情况。在使该记录纸回送的情况下,发生了翘曲的记录纸有挂在被剪切器的刀上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36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剪切器装置,其通过第一刀以及第二刀而对介质进行切断,其中,所述第一刀能够在待机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二刀具有导向部和第一施力部件,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第一刀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相比更向所述可动刀突出,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将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固定刀进行施力,当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切断位置移动时,所述导向部在被所述第一刀按压而与所述固定刀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所述第二刀上在厚度方向上设置有翘曲,当所述第一刀向所述切断位置移动且与所述第二刀交叉时,所述第二刀发生挠曲,从而所述第二刀的所述翘曲随着所述第一刀而发生变化。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所述第一刀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刀且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延伸的V字形状的刀尖,所述导向部设置有一对,各个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刀的各个刀尖相对应,且各个所述导向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刀的移动而进行移动。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剪切器装置为,所述第一刀和所述第二刀形成介质切断点,且在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的过程中所述介质切断点进行移动来切断介质的剪刀式。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也可以为板弹簧。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刀被设置在第一结构体上,所述第二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结构体不同的第二结构体上,所述第二结构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结构体能够变更姿势。
在上述剪切器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刀的刀尖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导向部进行抵接。
另外,达成上述目的的另一个方式为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对介质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所述介质上进行印刷;剪切器装置,其在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的下游处,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4是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5是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6是表示被印刷的热敏纸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印刷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印刷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印刷装置100应用在例如POS系统中,并对长条状的单据、收据、优惠券、票等进行印刷且作为单张来发行。作为印刷用的介质,印刷装置100能够利用长条状的纸或者薄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作为介质的卷筒状的热敏纸S上进行印刷的热敏打印机为示例而对印刷装置100进行说明。另外,印刷装置100并不限于热敏打印机,也可以为喷墨打印机等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装置。
印刷装置100对被缠绕成卷筒状的热敏纸S进行收纳,且从卷筒拉出热敏纸S并进行输送,并在热敏纸S上印刷预定的信息,且将其切断成预定的长度。将热敏纸S缠绕成卷筒状而成的部件称为卷筒纸R。
在图1中,用符号X来表示热敏纸S的纸宽度方向,用符号Y来表示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用符号Z来表示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用符号F来表示热敏纸S的输送方向。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0由打印机机构部150、外装壳体200和控制部300构成。另外,控制部300也可以记载为处理器。
外装壳体200具备:覆盖主体框架60的主体壳体201、覆盖罩框架12的罩壳体202。
打印机机构部150具备:主体框架60、罩框架12、卷筒纸托架16、剪切器装置20和印刷部70。印刷部70也作为对热敏纸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70A而发挥功能。
主体框架60被形成为,在Z方向的上方处以及Y方向的前方处具有开口的大致箱型。罩框架12以支轴68为中心开闭自如地被安装在主体框架60的上部。在罩框架12上设置有凹部15,该凹部15用于避免在关闭罩框架12时与卷筒纸R的接触。
卷筒纸托架16为被形成在主体框架60的后部的空间,且被罩框架12覆盖。
印刷部70被设置在从卷筒纸托架16向剪切器装置20的纸排出口30进行延伸的热敏纸S的输送路径D上。印刷部70具有热敏头10、头保持机构77和滚筒71。当罩框架12被打开时,热敏头10和头保持机构77与主体框架60侧分离,且滚筒71与罩框架12侧分离。
热敏头10具有被配置在用符号X表示的纸宽度方向上的未图示的多个发热元件和散热板73。在散热板73的Z方向上方处,沿着散热板73的长边方向而形成有引导斜面部74。在关闭罩框架12时,引导斜面部74使后述的滚筒71滑动而将其引导至预定的位置。
头保持机构77由头按压板72和被安装在头按压板72上的弹簧75构成,且被安装在主体框架60上。作为压缩螺旋弹簧的弹簧75与头按压板72和热敏头10的散热板73抵接,且将热敏头10朝向滚筒71进行施力。
滚筒71为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辊,且经由滚筒轴承79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罩框架12上。当关闭罩框架12时,滚筒71在被热敏头10的引导斜面部74引导之后,与热敏头10的发热元件进行压接。
热敏头10和滚筒71在夹持了热敏纸S的状态下压接。滚筒71通过未图示的送纸电机的动力而进行旋转,从而热敏纸S被朝向纸排出口30输送。印刷装置100通过在输送热敏纸S的同时对热敏头10的发热元件选择性地通电且使其发热,从而在热敏纸S上印刷预定的信息。
通过印刷部70进行了印刷的热敏纸S通过剪切器装置20而被切断成预定的长度并作为收据等的单张而被发行。
图6是表示通过印刷装置100而进行了印刷的热敏纸S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符号Wa、符号Wb表示热敏纸S的宽度方向,且在图6的示例中相对于输送方向F正交。
在热敏纸S上,对于每个单张Sa,从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向中央形成有切口Sd,且在中央部形成有未切断部Sc。如此,由于形成有未切断部Sc,因此剪切后的热敏纸S成为连接在一起的状态,而不会飞散至纸排出口30之外,该剪切方法被称为局部剪切,且热敏纸S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撕下。
在打印机机构部150的下部配置有控制部300。控制部300与上述的打印机机构部150一起被收纳在外装壳体200中。控制部300统括性地对印刷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部300根据从与印刷装置100进行连接的未图示的主计算机输入的命令,对印刷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例如,在从主计算机输入有指示印刷的印刷命令以及待印刷的文字或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300使印刷部70进行动作,来执行热敏纸S的输送以及印刷,然后通过剪切器装置20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
1-2.剪切器装置的结构
剪切器装置20被配置在纸排出口30的附近,通过可动刀21和固定刀27而对由热敏头10印刷后的热敏纸S局部性地进行切断。可动刀21被安装在主体框架60上,固定刀27被安装在罩框架12上。另外,也可以将可动刀以及固定刀记载为第一刀以及第二刀。
可动刀21和对可动刀21进行驱动的刀驱动部22被收纳在设置于主体框架60上的第一剪切器罩24内。另一方面,固定刀27被收纳在设置于罩框架12上的第二剪切器罩29内,且被配置在隔着输送路径D与可动刀21对置的位置。
在卷筒纸R被设置在卷筒纸托架16上时,当罩框架12被打开时,固定刀27与罩框架12一起进行移动,固定刀27远离可动刀21。接下来,卷筒纸R被放入卷筒纸托架16中,从卷筒纸R拉出的热敏纸S穿过可动刀21和固定刀27之间。当罩框架12被关闭时,热敏纸S被配置在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
可动刀21由刀驱动部22进行驱动,在待机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图2~图5中,对可动刀21的待机位置标记符号UP,对切断位置标记符号CP。
图2以及图3是剪切器装置2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是表示可动刀21位于待机位置UP的状态。图3是表示可动刀21位于切断位置CP的状态。
图4以及图5是剪切器装置20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4是表示可动刀21处于待机位置UP的状态,图5是表示可动刀21处于切断位置CP的状态。
图2以及图3的符号Y表示前方,符号X表示右方向。图4以及图5的符号Z表示上方,符号X表示右方向。这些图2~图5中的左右方向与印刷装置100、可动刀21以及固定刀27的宽度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可动刀21由例如金属制的长板状的部件组成,且在与固定刀27对置的一侧形成有V刀尖21v。V刀尖21v在可动刀21中为印刷装置100的后部侧的端。V刀尖21v为组合左刀尖21c和右刀尖21d而成的V字形状的刀,且成为可动刀2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最接近于固定刀27而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离固定刀27最远的形状。刀尖21c和刀尖21d以在可动刀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处空开间隙的方式进行配置。将该间隙设为缺口部21n。另外,V刀尖21v在严格意义上无需是V字形状的刀,只要为一个刀尖以及另一个刀尖以预定的角度连接的结构即可。另外,缺口部21n并不限于在可动刀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处,也可以设置在从中央偏离开的位置。而且,左刀尖21c以及右刀尖21d并不限于直线形状,也可以局部地具备曲线形状等。V刀尖21v与第一刀尖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在可动刀21上,安装有对可动刀21的前部以及左右端部进行保持的托架21a。可动刀21经由托架21a与刀驱动部22进行连接。当刀驱动部22进行动作时,刀驱动部22使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朝向切断位置CP进行平行移动。由此,可动刀21与托架21a一起从待机位置UP朝向固定刀27进行移动。另外,刀驱动部22使可动刀21从切断位置CP朝向待机位置UP进行平行移动。由此,可动刀21与托架21a一起从切断位置CP进行移动,且返回至待机位置UP。
托架21a具有一对突出部21b。突出部21b与V刀尖21v中的最接近固定刀27的端部相比,进一步地突出至更接近固定刀27的位置。在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移动至切断位置CP的过程中,突出部21b成为前头,且与V刀尖21v相比更早地与固定刀27进行接触。突出部21b与被设置于固定刀27上的导向部27b进行抵接,通过刀驱动部22的动力,推动导向部27b而移动。
固定刀27由例如金属制的长板状的板状部件组成,且在与可动刀21对置的端形成有刀尖27g。刀尖27g为大致直线形状,且通过刀尖27g和V刀尖21v夹着热敏纸S,从而使热敏纸S被剪切。此处,在缺口部21n处,由于没有V刀尖21v,因此热敏纸S未被剪切,从而形成未切断部Sc。另外,固定刀27并不限于直线形状,也可以局部地具备曲线形状等。另外,刀尖27g与第二刀尖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在罩框架12上,固定有朝向可动刀21进行延伸的支柱12b。在支柱12b的顶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沿着固定刀27的宽度进行延伸的板12c,且在板12c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固定刀27。
如图4所示,在固定刀27上,在两端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而较低的方向,即,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而设置有翘曲。翘曲的方向也能够称为固定刀27的厚度方向。通过该翘曲,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成为向上方凸起的曲面。
在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上,配置有两个导向部27b。这一对导向部27b被分开配置在固定刀27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各个导向部27b能够在上表面27f上进行滑动。
对于两个导向部27b,分别由臂27c进行支承。臂27c为棒状部件,且能够转动地被安装在竖立设置于支柱12b上的支轴12f上。支轴12f为从上表面27f向上方突出的轴,且在支轴12f上安装有分别与两个导向部27b相对应的两个臂27c。臂27c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导向部27b上,且臂27c和导向部27b以支轴12f为中心一体地进行转动。臂27c与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臂27c为在印刷装置100的上下方向、即固定刀27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挠曲的板弹簧。臂27c在如图4所示那样挠曲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支轴12f上,且通过其弹性力,而向将导向部27b压贴于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的方向进行施力。由于该施加力在导向部27b与臂27c一起进行转动时也发挥作用,因此导向部27b通过臂27c的弹性,而维持与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进行接触的状态。
臂27c只要为具有将导向部27b向固定刀27进行施力的弹力的部件即可,并不限定于板弹簧。也可以代替臂27c,而配置包括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橡胶等弹性部件的多个部件。
通过臂27c以支轴12f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导向部27b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剪切器装置20具备将导向部27b朝向可动刀21进行施力的弹簧12e。
弹簧12e由被竖立设置于支柱12b上的突出部12d进行支承。突出部12d被设置在固定刀27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且为向上方突出的轴,并对弹簧12e的中央部进行支承。弹簧12e由例如扭转螺旋弹簧构成,且相对于突出部12d而将两个导向部27b分别朝向可动刀21进行施力。弹簧12e与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如此,导向部27b在印刷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通过臂27c而被朝向固定刀27进行施力,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弹簧12e而被朝向可动刀21进行施力。导向部27b能够对抗弹簧12e的施加力而向后方进行移动。由于固定刀27具有翘曲,因此导向部27b在向后方进行移动时会沿着作为曲面的上表面27f进行移动。在该过程中,导向部27b能够通过臂27c的施加力而以从上表面27f翘起的方式进行移动。
在剪切器装置20中,当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朝向切断位置CP进行移动时,可动刀21的突出部21b与导向部27b进行接触。当可动刀21进一步进行移动时,突出部21b对抗弹簧12e的弹性而推动导向部27b,从而导向部27b向后方进行移动。因此,导向部27b使可动刀21进行移动而不妨碍对热敏纸S进行切断的动作。
另外,在可动刀21从切断位置CP向待机位置UP移动时,导向部27b通过弹簧12e的弹性力,从而追随可动刀21,并向前方进行移动。当可动刀21进一步进行移动时,导向部27b和突出部21b的接触被解除,导向部27b复归至预定的位置。导向部27b的复归位置、即不与可动刀21进行接触的状态下的位置为,与固定刀27的刀尖27g相比更向可动刀21侧突出的位置。该复归位置通过导向部27b和固定刀27的抵接或者导向部27b和罩框架12的抵接从而被定位。固定刀27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由罩框架12进行保持。
在导向部27b的前端形成有平滑的导向面27h。导向面27h在导向部27b的复归位置处位于与固定刀27相比更靠前方的位置。也就是说,导向面27h在可动刀21处于待机位置UP的状态下,向输送路径D突出。因此,在通过印刷部70而进行了印刷的热敏纸S穿过固定刀27与可动刀21之间时,热敏纸S与导向面27h进行接触,且沿着导向面27h进行移动。因此,热敏纸S难以与固定刀27的刀尖27g进行接触,从而热敏纸S可以被平顺地输送而不会被刀尖27g挂住。
如上所述,由于导向部27b通过臂27c而被向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进行施力,因此可以维持导向部27b和上表面27f几乎无间隙地进行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热敏纸S进入导向部27b与上表面27f之间的情况。另外,在上表面27f由平滑的面构成的情况下,在导向部27b被可动刀21推动且沿着上表面27f进行移动时,导向部27b的动作稳定。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移动至切断位置CP的过程中,突出部21b与导向部27b进行抵接。因此,导向面27h不会与可动刀21进行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期待导向面27h难以损伤的效果。
1-3.印刷装置的动作
如上所述,印刷装置100根据从未图示的主计算机输入的印刷命令,通过控制部300的控制,从而由输送部70A对热敏纸S进行输送,且由印刷部70进行印刷。
在热敏纸S的输送中,可动刀21位于待机位置UP,且处于离开输送路径D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固定刀27中,导向部27b向输送路径D突出。因此,如上所述,热敏纸S一边与导向部27b的导向面27h抵接一边被输送。
在热敏纸S的剪切位置到达至剪切器装置20的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的时刻,印刷装置100暂时停止热敏纸S的输送。在此,剪切器装置20进行动作,从而热敏纸S被剪切。
在剪切器装置20中,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移动至切断位置CP,且通过该可动刀21的移动,从而托架21a的突出部21b与导向部27b进行接触。当突出部21b进一步移动时,导向部27b沿着上表面27f进行移动,且V刀尖21v和刀尖27g进行接触。
由于固定刀27具有翘曲,因此可动刀21的刀尖21c以及刀尖21d在最初在刀尖27g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以一点的方式进行接触。另外,可动刀21随着固定刀27的翘曲进行移动,且在刀尖21c以及刀尖21d与刀尖21g以一点的方式进行接触的同时对热敏纸S进行切断。刀尖21c以及刀尖21d与刀尖21g的接触点相当于介质接触点。
随着可动刀21向后方移动,刀尖21c、刀尖21d与刀尖27g的接触点朝向固定刀27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进行移动。如此,在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的过程中,可动刀21和固定刀27维持点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切断不良,可以实现切断能力较高的剪切器装置20。
此处,与可动刀21进行接触的固定刀27的上表面27f被可动刀21向下方按压。如图2所示,由于固定刀27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罩框架12卡合,因此固定刀27的两端以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而被罩框架12进行支承。
另外,固定刀27的厚度方向的刚性被构成为,与可动刀21的厚度方向的刚性相比较小。因此,随着可动刀21向后方进行移动,如图5所示,固定刀27受到可动刀21的按压力而发生变形,从而固定刀27的翘曲变小。也就是说,当可动刀21移动至切断位置CP且与固定刀27交叉时,通过固定刀27发生挠曲,从而固定刀27的翘曲随着可动刀21进行变化。
导向部27b通过臂27c被向固定刀27施力。因此,导向部27b追随固定刀27的翘曲的变化而进行位移,且在与上表面27f进行接触的同时进行移动。
通过该结构,由于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难以产生间隙,因此由可动刀21朝向固定刀27压入的热敏纸S变得难以被夹在固定刀27与导向部27b之间。
印刷装置100在对热敏纸S进行了切断之后,使可动刀21移动至待机位置UP,然后将热敏纸S朝向纸排出口30进行输送。由此,能够取出印刷后的热敏纸S。
在印刷装置100进行印刷的热敏纸S上,在印刷文字或图像的范围的上部、即输送方向F中的下游侧,形成有上边距M。上边距M为,在印刷部70在热敏纸S上进行印刷的时间点,位于印刷部70与纸排出口30之间的部分。为了缩小上边距M,印刷装置100在从主计算机接收到印刷命令之后,能够在开始实施印刷之前对热敏纸S进行回送。
印刷装置100在由印刷部70开始实施印刷之前,通过输送部70A,来实施将热敏纸S向与输送方向F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的动作。将该动作称为回送。回送之时,无法确认被排出至纸排出口30的印刷完的热敏纸S的有无。因此,会有热敏纸S的切口Sd从纸排出口30再次进入印刷装置100的内部的情况。在回送的输送量较大的情况下,切口Sd被输送至与剪切器装置20相比更靠印刷部70侧。也就是说,会有切口Sd穿过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的情况。由于在切口Sd处热敏纸S不连续,并且从卷筒纸R拉出的热敏纸S是卷曲的,因而切口Sd会成为圆形,从而有在输送时与印刷装置100的部件进行接触而被挂住的可能性。
印刷装置100通过导向部27b而防止回送时的热敏纸S被挂住。在回送时,由于导向部27b与刀尖27g相比更向输送路径D突出,因此热敏纸S一边被导向部27b引导一边被回送。因此,不存在热敏纸S在切口Sd处被固定刀27挂住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可动刀21在回送时处于待机位置UP,且处于输送路径D之外,因此也没有热敏纸S被可动刀21挂住的可能性。
如此,剪切器装置20为通过在固定刀27上设置翘曲从而具有较高的切断能力的结构,在热敏纸S的输送时导向部27b向输送路径D突出,从而能够防止热敏纸S被固定刀27挂住。因此,能够对印刷后的热敏纸S进行回送,并缩小上边距M。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剪切器装置20具备固定刀27和与固定刀27对置地进行配置的可动刀21,且对在固定刀27与可动刀21之间进行输送的介质即热敏纸S进行切断。可动刀21被驱动,以便在从热敏纸S离开的待机位置UP和与固定刀27啮合的切断位置CP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剪切器装置20具备导向部27b。导向部27b在可动刀21处于待机位置UP的情况下,与固定刀27的刀尖21c以及刀尖21d相比更向可动刀21突出,在可动刀21处于切断位置CP的情况下,在被可动刀21按压而与固定刀27进行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剪切器装置20具备将导向部27b朝向固定刀27施力的臂27c。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剪切器装置20,通过与固定刀27的刀尖21c、刀尖21d相比更向可动刀21突出的导向部27b,从而能够防止在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进行输送的热敏纸S被挂住。因此,也能够防止在例如对印刷后的热敏纸S进行回送时,因热敏纸S被挂住而导致的卡纸。由于导向部27b通过臂27c而被朝向固定刀27施力,因此难以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不可能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有热敏纸S进入。另外,即使设为例如为了提高剪切器装置20的切断能力而使固定刀27具有翘曲的结构,也能够实现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不产生间隙地、导向部27b进行移动的结构。
如图5所示,在剪切器装置20中,在固定刀27上设置向厚度方向即用符号Z表示的方向凸起的翘曲。当可动刀21移动至切断位置CP且与固定刀27进行交叉时,固定刀27发生挠曲。由此,固定刀27的翘曲随着可动刀21进行变化。
通过在固定刀27上设置翘曲,由于直线状的刀尖21c和刀尖21d分别与固定刀27的刀尖27g以一点的方式进行接触,因此能够实现切断能力较高且锋利的剪切器装置20的结构。另外,在对热敏纸S进行切断的过程中固定刀27的翘曲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导向部27b和固定刀27的接触被维持,热敏纸S难以被固定刀27挂住。
在剪切器装置20中,在可动刀21上通过刀尖21c以及刀尖21d而设置有朝向固定刀27而在两个方向上突出的V字形状的V刀尖21v。剪切器装置20具备与可动刀21的刀尖21c以及刀尖21d相对应的一对导向部27b、27b。各个导向部27b对应于可动刀21的V刀尖21v的移动而进行移动。
由此,在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的过程中,由V刀尖21v朝向固定刀27按压的热敏纸S不会进入导向部27b和固定刀27之间。因此,能够以不阻碍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的动作的方式来设置导向部27b,从而能够防止热敏纸S被挂住。
在剪切器装置20中,臂27c为板弹簧。
通过由板弹簧来构成臂27c,从而能够以容易的结构将导向部27b向固定刀27进行施力。另外,能够通过具有较高耐久性的机构而对导向部27b进行施力。
在剪切器装置20中,可动刀21被配置在作为第一结构体的主体框架60上。固定刀27被配置在与主体框架60不同的、作为第二结构体的罩框架12上,罩框架12能够变更相对于主体框架60的姿势。
由此,在将热敏纸S配置在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时,通过使罩框架12相对于主体框架6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容易地配置热敏纸S。
在剪切器装置20中,在可动刀21从待机位置UP移动至切断位置CP的过程中,作为可动刀21的V刀尖21v以外的部分的突出部21b与导向部27b进行抵接,从而使导向部27b进行移动。
由于突出部21b和导向部27b进行抵接,而导向部27b与V刀尖21v未接触,从而导向部27b难以损伤。由此,能够提高导向部27b的耐久性。
另外,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具备:输送部70A,其对热敏纸S进行输送;印刷部70,其在通过输送部70A而被输送的热敏纸S上进行印刷;剪切器装置20,其在热敏纸S的输送方向F上被配置在印刷部70的下游处,且对热敏纸S进行切断。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00,在剪切器装置20中,通过与固定刀27的刀尖21c、刀尖21d相比更向可动刀21突出的导向部27b,从而能够防止在可动刀21与固定刀27之间进行输送的热敏纸S被挂住。因此,在例如对印刷后的热敏纸S进行回送时,也能够防止因热敏纸S被挂住而导致的卡纸。由于导向部27b通过臂27c被朝向固定刀27进行施力,因此难以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不会有热敏纸S进入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例如为了提高剪切器装置20的切断能力而使固定刀27具有翘曲的结构中,也能够实现在导向部27b与固定刀27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条件下导向部27b进行移动的结构。另外,能够通过对热敏纸S进行回送,来缩小在印刷后的热敏纸S上产生的上边距M,从而能够在对热敏纸S进行回送时防止热敏纸S被剪切器装置20挂住的情况。
2.第二实施方式
2-1.剪切器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120进行说明。另外,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20重复的说明。
剪切器装置120代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剪切器装置20,而被设置在印刷装置100上。相对于剪切器装置20为可动刀21朝向固定刀27进行平行移动来剪切热敏纸S的结构,而剪切器装置120为使后述的可动刀121朝向固定刀127转动来剪切热敏纸S的所谓的剪刀式的装置。另外,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可动刀以及固定刀记载为第一刀以及第二刀。
可动刀121在热敏纸S能够穿过剪切器装置120而进行输送的预定的待机位置和在与固定刀127之间夹着热敏纸S并切断的切断位置之间能够进行往复移动。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图7~图8中,用符号A来表示可动刀121的待机位置,且用符号B来表示切断位置。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用符号X来表示印刷装置100以及剪切器装置120的宽度方向,且用符号Y来表示后方。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12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且表示包括位于待机位置A的可动刀121以及固定刀127的各部。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剪切器装置12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且表示包括位于切断位置B的可动刀121以及固定刀127的各部。
在将剪切器装置120设置在印刷装置100上的结构中,可动刀121被安装在图1所示的主体框架60上,固定刀127被安装在罩框架12上。
可动刀121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且通过支轴44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主体框架60上。在支轴44上通过防松螺母而安装有未图示的螺旋弹簧,且通过螺旋弹簧的施加力,从而可动刀121的刀尖121g和固定刀127的刀尖127g之间的压接力被维持为切断热敏纸S所需的压接力以上。另外,刀尖121g与第一刀尖的一个示例相对应,刀尖127g与第二刀尖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可动刀121经由蜗轮53以及蜗杆齿轮51,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被驱动。
蜗杆齿轮51与上述驱动电机进行连结,且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从而蜗杆齿轮51进行旋转。蜗杆齿轮51与蜗轮53进行啮合,且将驱动力传递至蜗轮53。蜗轮53通过支轴54,从而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主体框架60上,且与蜗杆齿轮51进行连动并旋转。
在蜗轮53上设置有曲柄销55,该曲柄销55竖立设置于支轴54的延伸方向上。曲柄销55与被设置于可动刀121上的滑槽48嵌合,且通过滑槽48和曲柄销55来构成曲柄机构。通过随着蜗轮53的旋转,而曲柄销55在滑槽48中进行移动,从而可动刀121向图7中用箭头标记C所示的方向进行移动。
在待机位置A处,在可动刀121的刀尖121g与固定刀127的刀尖127g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该间隙为热敏纸S被输送的输送路径D。在切断位置B处,刀尖121g与刀尖127g重叠,并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
在可动刀121上,在与支轴44进行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突出部121b。突出部121b与刀尖121g相比更向固定刀127侧突出。
固定刀127通过支柱12g从而被固定在罩框架12上。固定刀127为例如金属制的板状部件,且在与可动刀121对置的端部上形成有刀尖127g。固定刀127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向下凸起的翘曲。因此,固定刀127的上表面127f成为凹面。
另外,在支柱12g上,竖立设置有支轴12h,且臂127c能够旋转地被安装在支轴12h上。臂127c为棒状的板弹簧。在臂127c的顶端安装有导向部127b,且通过臂127c的弹性力,从而导向部127b被压贴在上表面127f上。臂127c与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相对应。另外,臂127c只要为具有将导向部127b朝向固定刀127进行施力的弹力的部件即可,并不限定于板弹簧。也可以代替臂127c,而配置包含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橡胶等弹性部件的多个部件。
导向部127b与臂127c一起进行转动,且在上表面127f上进行滑动。
另外,在支柱12g上固定有弹簧12i的一端。弹簧12i由扭转螺旋弹簧构成,且弹簧12i的另一端与导向部127b抵接,并将导向部127b朝向可动刀121进行施力。弹簧12i与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导向部127b在可动刀121处于待机位置A的状态下,位于图7的位置P1。导向部127b在位置P1处与固定刀127的刀尖127g相比更向可动刀121侧突出。导向部127b被未图示的抵接部件限制,以不向与位置P1相比更靠可动刀21侧进行移动。
2-2.剪切器装置的动作
当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从而蜗杆齿轮51被驱动且蜗轮53旋转一圈时,可动刀121从待机位置A朝向切断位置B进行转动。
当可动刀121转动时,突出部121b与导向部127b抵接。当可动刀121进一步转动时,突出部121b对抗弹簧12i的施加力且对导向部127b进行按压。由此,导向部127b移动至不妨碍热敏纸S的剪切的位置。
通过可动刀121的转动,从而刀尖121g与固定刀127的刀尖127g进行接触。由于在固定刀127上设置有翘曲,因此直线状的刀尖121g和刀尖127g形成一个点的介质切断点。进一步通过可动刀121转动,而可动刀121压在固定刀127的上表面127f上,从而固定刀127在使翘曲缩小的同时与可动刀121进行接触。也就是说,当可动刀121移动至切断位置B且与固定刀127交叉时,通过固定刀127进行挠曲,从而固定刀127的翘曲随着可动刀121进行变化。在该过程中,刀尖121g和刀尖127g的介质切断点沿着刀尖127g进行移动,由此热敏纸S被剪切。
另外,在可动刀121上,设置有缺口部121n。在缺口部121n处未形成有对热敏纸S进行剪切的刀,且在切断位置B中也不与固定刀127进行啮合。因此,热敏纸S在缺口部121n的位置未被切断,从而实施局部剪切。
接下来,当可动刀121从切断位置B向待机位置A移动时,随着可动刀121的移动,导向部127b通过弹簧12i的施加力从而向可动刀121侧进行移动。在可动刀121处于待机位置A的状态下,导向部127b与刀尖127g相比更向可动刀121侧突出。由于热敏纸S被导向部127b引导并进行输送,因此热敏纸S难以与刀尖127g进行接触,从而热敏纸S不会被刀尖127g挂住而被平顺地输送。
如上所述,由于导向部127b通过臂127c而被向上表面127f施力,因此可以维持导向部127b和上表面127f几乎无间隙地进行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热敏纸S进入导向部127b与上表面127f之间的情况。
另外,由于通过导向部127b而使维持热敏纸S难以与刀尖127g进行接触的状态得以维持,因此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即使印刷装置100对热敏纸S进行回送,热敏纸S也难以与刀尖127g进行接触。
如此,在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剪切器装置120应用于印刷装置100并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在上述第一实施中所说明的剪切器装置20以及印刷装置100相同的效果。
即,剪切器装置120为,可动刀121和固定刀127形成一个点的介质切断点,且在可动刀121从待机位置A移动至切断位置B的过程中介质切断点进行移动来切断热敏纸S的剪刀式的剪切器。在该结构中,也能够通过导向部127b而避免热敏纸S和刀尖127g的接触,从而避免热敏纸S的卡纸。另外,由于剪切器装置120较锋利,因此即使在固定刀127上设置了翘曲的结构中,也通过由臂127c对导向部127b进行施力,从而难以在导向部127b与上表面127f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实现切断性能良好、并且能够防止通过导向部127b进行回送时的热敏纸S的卡纸的剪切器装置120。
3.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仅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具体的方式以及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虽然对例如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00的印刷部70也作为对热敏纸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70A而发挥功能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例如作为输送部70A而具有对热敏纸S进行输送的输送辊等的结构。
另外,例如,通过应用了本发明的剪切器装置20、120而被剪切的介质并不限定于卷筒状的热敏纸S,也可以为被缠绕成卷筒状的普通纸、其他薄片。另外,应用了本发明的剪切器装置20、120或者具备它们的印刷装置100也可以是被组装在复合机或收银机等装置中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剪切器装置,其通过第一刀以及第二刀而对介质进行切断,其中,
所述第一刀能够在待机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所述第二刀具有导向部和第一施力部件,
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第一刀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相比更向所述可动刀突出,
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将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固定刀进行施力,
当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切断位置移动时,所述导向部在被所述第一刀按压而与所述固定刀进行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刀上在厚度方向上设置有翘曲,
当所述第一刀向所述切断位置移动且与所述第二刀交叉时,所述第二刀发生挠曲,从而所述第二刀的所述翘曲随着所述第一刀而发生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刀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刀且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延伸的V字形状的刀尖,
所述导向部设置有一对,各个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刀的各个刀尖相对应,且各个所述导向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刀的移动而进行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所述剪切器装置为,所述第一刀和所述第二刀形成介质切断点,且在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的过程中所述介质切断点进行移动来切断所述介质的剪刀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为板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刀被设置在第一结构体上,所述第二刀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结构体不同的第二结构体上,所述第二结构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结构体能够变更姿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刀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刀的刀尖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导向部进行抵接。
8.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部,其对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部,其在所述介质上进行印刷;
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剪切器装置,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的下游处,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切断。
CN202010098989.XA 2019-02-21 2020-02-18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1591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9700A JP7283114B2 (ja) 2019-02-21 2019-02-21 カッター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9-029700 2019-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049A true CN111591049A (zh) 2020-08-28
CN111591049B CN111591049B (zh) 2023-04-04

Family

ID=7214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8989.XA Active CN111591049B (zh) 2019-02-21 2020-02-18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0334B2 (zh)
JP (1) JP7283114B2 (zh)
CN (1) CN111591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3212B (zh) * 2020-12-24 2023-11-2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帶匣
JP2023064328A (ja) * 2021-10-26 2023-05-1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3069897A (ja) * 2021-11-08 2023-05-1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6139A1 (ja) * 2003-02-28 2004-09-10 F & F Limited カッター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CN101143526A (zh) * 2006-09-15 2008-03-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装置
CN101823375A (zh) * 2009-03-02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自动切割器及带自动切割器的打印机
CN102126358A (zh) * 2009-12-28 2011-07-20 星精密株式会社 带有切刀机构的打印装置
CN103237636A (zh) * 2010-12-15 2013-08-07 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不会导致固定刀的变形的固定刀支承装置、具备固定刀支承装置的用纸切断装置、以及具备用纸切断装置的打印机
CN105730018A (zh) * 2014-12-25 2016-07-0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单元和热敏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2C (zh) * 1997-04-09 2003-10-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自动裁纸装置、控制该装置的方法及采用该装置的打印机
JP3614314B2 (ja) * 1999-03-25 2005-0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455091B2 (ja) * 2004-02-20 2010-04-2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用紙カッター
JP4438639B2 (ja) * 2005-02-10 2010-03-2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5396884B2 (ja) * 2009-01-29 2014-0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2011104674A (ja) * 2009-11-13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用紙切断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
JP2011143601A (ja) 2010-01-14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オートカッター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176813A (ja) 2012-02-28 2013-09-09 Seiko Epson Corp 用紙切断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6471512B2 (ja) * 2015-01-23 2019-02-20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カッタ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6139A1 (ja) * 2003-02-28 2004-09-10 F & F Limited カッター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CN101143526A (zh) * 2006-09-15 2008-03-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装置
CN101823375A (zh) * 2009-03-02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自动切割器及带自动切割器的打印机
CN102126358A (zh) * 2009-12-28 2011-07-20 星精密株式会社 带有切刀机构的打印装置
CN103237636A (zh) * 2010-12-15 2013-08-07 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不会导致固定刀的变形的固定刀支承装置、具备固定刀支承装置的用纸切断装置、以及具备用纸切断装置的打印机
CN105730018A (zh) * 2014-12-25 2016-07-0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单元和热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1599A (ja) 2020-08-31
US20200269612A1 (en) 2020-08-27
US11440334B2 (en) 2022-09-13
CN111591049B (zh) 2023-04-04
JP7283114B2 (ja)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1049B (zh) 剪切器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6899479B2 (en) Printer and commodi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106238B2 (ja) カッター付きプリンタ
EP1038687A2 (en) Printer
US8911166B2 (en) Cutting device and printer with a cutting device
EP0058900A2 (en) Serial printer provided with cutter
JP2015044353A (ja) プリンタ装置
EP0676295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t
US5819662A (en) Printer
US7097373B2 (en) Printer
CN108025566B (zh) 打印机
US641299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laten with a plurality of impact surfaces
US8534940B2 (en) Printer with moveable first and second print head units
JP2013056384A (ja) スライド式カッタ
US8550734B2 (en) Transportation guide mechanism and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8891920U (zh) 刀具单元及打印机
JP2004122430A (ja) カッターユニット及びこの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プリンター
JP6225567B2 (ja) 印刷ヘッド、及び、印刷装置
US1168517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3651512B2 (ja) プリンタ
JPH0858168A (ja) 印字装置の用紙検出装置
JP2018130969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H0839874A (ja) プリンタ
JP2009226554A (ja) カッタ装置および当該カッタ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H07129854A (ja) レシート発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