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7058A - 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7058A
CN111577058A CN202010351708.7A CN202010351708A CN111577058A CN 111577058 A CN111577058 A CN 111577058A CN 202010351708 A CN202010351708 A CN 202010351708A CN 111577058 A CN111577058 A CN 111577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sprocket
nut
chain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7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飞
林湛
李樊
李博
杜呈欣
吴卉
孟宇坤
阚庭明
张铭
周超
赵俊华
蔡晓蕾
汪晓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Priority to CN2020103517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7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7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安全防护装置。本发明包括:门框架、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设于所述门框架上,且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所在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体升降开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体升降开闭。本发明实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并行打开,交错关闭,单独驱动控制,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的运行时速和列车类型的不断增加,站台安全防护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现有站台防护系统主要以平移式站台门系统为主,但平移式站台门系统不能满足同一线路复杂车型的站台混合运营,可靠性差,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站台防护系统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门框架、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设于所述门框架上,且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所在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体升降开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体升降开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将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门框架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体升降开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门体升降开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在竖直平面相互平行,实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并行打开,交错关闭,单独驱动控制,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全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框架包括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横梁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顶侧,且所述横梁均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纵梁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线轨和第三线轨,所述第二纵梁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线轨和第四线轨,所述第一线轨与所述第二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线轨与所述第四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线轨和所述第二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三线轨和所述第四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门体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门体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二横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适配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一端与第一配重块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一链轮的上侧、第二链轮的下侧和第三链轮的上侧并与所述第一横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
所述第一螺母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母沿纵向同步升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端设有第一关节轴,所述第一关节轴上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对接螺母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纵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重块锁紧适配的第一电磁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杠传动适配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上,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第一端与第二配重块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四链轮的上侧、第五链轮的下侧、第六链轮的上侧和第七链轮的下侧并与光轴连接,所述光轴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机架,所述第四链轮和所述第六链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五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螺母沿纵向同步升降;
所述第七链轮通过托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一纵梁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一纵梁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二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防护装置的第二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门框架;101:横梁;102:第一纵梁;103:第二纵梁;2:第一门体;3:第二门体;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一线轨;7:第三线轨;8: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10: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丝杠;12:第一螺母;13:第一链条;14:第一配重块;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第三链轮;18:第一连杆;19:第一机架;20:第一支架;21:第一关节轴;22:第一重力传感器;23:第一对接螺母;24:第一固定杆;25:第二驱动电机;26:第二丝杠;27:第二螺母;28:第二链条;29:第二配重块;30:第四链轮;31:第五链轮;32:第六链轮;33:第七链轮;34:光轴;35:托架;36:垫块;37:第二关节轴;38:第二重力传感器;39:第二对接螺母;40:第二固定杆;41:联轴器;42:法兰盖;43:滑轴;44:轴承;45:第二机架;46:锁紧螺母;47:顶盖;48:安装座;49: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门框架1、第一门体2、第二门体3、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均设于门框架1上,且第一门体2与第二门体3所在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
第一驱动机构设于门框架1上,用以驱动第一门体2升降开闭,第二驱动机构设于门框架1上,用以驱动第二门体3升降开闭。可以理解的,门框架1用以安装支撑第一门体2、第二门体3、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保证平稳运行。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所在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也就是说,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相互独立的与门框架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体2升降开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门体3升降开闭,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2位于第二门体3的前侧,第一门体2与第二门体3竖直平行间隔设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体2上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门体3上升,实现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的同步并行打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体2下降,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门体3下降,实现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的同步交错关闭。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和等于门框架1的竖直高度。又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组合构成安全门,有效减小门框架1运行过程中的承重,提高容错率,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将第一门体2、第二门体3、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门框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体2升降开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门体3升降开闭,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所在竖直平面相互平行,实现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并行打开,交错关闭,单独驱动控制,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全性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门框架1包括横梁101、第一纵梁102和第二纵梁103,横梁101设于第一纵梁102和第二纵梁103之间的顶侧,且横梁101均与第一纵梁102和第二纵梁103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横梁1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102和第二纵梁103的顶端连接,横梁101与第一纵梁102和第二纵梁103均保持垂直,组合成门框架1,结构强度高,支撑效果好。
进一步的,第一纵梁102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线轨6和第三线轨7,第二纵梁103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线轨和第四线轨,第一线轨6与第二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线轨7与第四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理解的,第一纵梁102与第二纵梁103相对侧为内侧,相背侧为外侧。第一线轨6和第三线轨7均沿第一纵梁102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二线轨和第四线轨均沿第二纵梁103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且相互向平。第一线轨6与第二线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组成一对滑行线轨。第三线轨与第四线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组成一对滑行线轨。
进一步的,第一线轨6和第二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一滑块8,第三线轨7和第四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二滑块9,第一滑块8上设有与第一门体2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一横杆4,第二滑块9上设有与第二门体3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二横杆5。可以理解的,第一线轨6和第二线轨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块8,两个第一滑块8组成一对滑动支撑块,两个第一滑块8分别沿第一线轨6和第二线轨的长度方向即纵向可往复活动。第三线轨7和第四线轨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块9,两个第二滑块9组成一对滑动支撑块,两个第二滑块9分别沿第三线轨7和第四线轨的长度方向即纵向可往复活动。
其中,第一滑块8上设有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一横杆4,第一横杆4与第一门体2的底端边侧连接,第一门体2的顶端边侧可直接与横梁101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线轨6和第二线轨上同时设置另两个第一滑块,并通过第一横杆连接固定。第一滑块8向上滑动时,实现第一门体2的上升叠收,实现第一门体2的打开,第一滑块8向下滑动时,实现第一门体2的下降展开,实现第一门体2的关闭。
其中,第二滑块9上设有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二横杆5,第二横杆5与第二门体3的底端边侧连接,第二门体3通过第三线轨7和第四线轨上设置的另外两个第二滑块,并通过第一横杆连接固定。第二滑块9向上滑动时,实现第二门体3的上升叠收,第二门体3打开,第二滑块9向下滑动时,实现第二门体3的下降展开,第二门体3关闭。值得说明的,当第二门体3的顶端上升至横梁101位置时,与第二门体3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二滑块9继续上滑,实现第二门体3完全叠收,保证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11,第一丝杠11上设有与第一丝杠11传动适配的第一螺母12,第一驱动电机10设置在第一纵梁102上,第一螺母12与第一滑块8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电机10优选伺服电机,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朝上设置。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1与第一丝杠11的下端连接,联轴器41的上端侧设有法兰盖42。第一丝杠11上套设有第一螺母12,第一螺母12与第一丝杠11传动适配。第一驱动电机10驱动第一丝杠11转动,第一螺母12沿第一丝杠1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第一丝杠11的上端通过安装座48与横梁101连接,安装座48内设有轴承,第一丝杠11的上端穿设在轴承内,保证第一丝杠11的自由转动。安装座48位于横梁101的底侧,横梁101的上侧设有与第一丝杠11的上端锁紧适配的锁紧螺母46,锁紧螺母46与横梁101之间设有顶盖47,提高锁紧程度。第一螺母12与第一滑块8连接,第一滑块8与第一螺母12同步升降,实现对第一门体2的升降驱动,完成第一门体2的开闭。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驱动电机10通过轴承44与滑轴43连接,轴承44的一侧与第一驱动电机10的外壳固定连接,轴承44套设在滑轴43上,滑轴43竖直纵向设置,滑轴43的上端与横梁101固定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驱动电机10的纵向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链条13,第一链条13的第一端与第一配重块14连接,第一链条13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一链轮15的上侧、第二链轮16的下侧和第三链轮17的上侧并与第一横杆4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链条13的第一端与第一配重块14连接,实现对第一链条13张紧的作用。第一链条13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一链轮15的上侧、第二链轮16的下侧和第三链轮17的上侧,第一链条13分别与第一链轮15、第二链轮16和第三链轮17啮合。第一链条13的第二端最终与第一滑块8上的第一横杆4连接,实现传动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横梁10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机架19,第一链轮15和第三链轮17均设置在第一机架19上;
第一螺母12上设有第一支架20,第二链轮16设置在第一支架20上,且与第一螺母12沿纵向同步升降。可以理解的,横梁101的左端设有第一机架13,第一链轮15和第三链轮17均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机架19上。当第一链条13传动时,第一链轮15和第三链轮17在第一机架19上转动。
其中,第一支架20设置在第一螺母12的上端,第二链轮16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架20上,当第一链条13传动时,第二链轮16转动。第二链轮16与第一螺母12沿纵向同步升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重块14的上端设有第一关节轴21,第一关节轴21上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22,第一链条13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杆24,第一重力传感器22通过第一对接螺母23与第一固定杆24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配重块14的上端设置第一关节轴21,第一配重块14在一定范围内的晃动。第一关节轴21上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22,实时监测第一配重块14的工作状况,提高安全性。第一重力传感器22通过第一对接螺母23与第一链条13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一固定杆24连接,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可通过拆卸第一固定杆24和第一对接螺母23,实现检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纵梁102上设有与第一配重块14锁紧适配的第一电磁锁。可以理解的,正常运行时,第一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第一配重块14,此时第一配重块14锁死,第一驱动电机10通过第一链条13带动第一门体2升降;断电状态下,第一电磁锁失效,第一配重块14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第一门体2与第一配重块达到力学平衡,手动解锁功能开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5,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26,第二丝杠26上设有与第二丝杠26传动适配的第二螺母27,第二驱动电机25设置在第二纵梁103上,第二螺母27与第二滑块9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二驱动电机25优选伺服电机,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朝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杠11的下端连接,联轴器的上端侧设有法兰盖42。第二丝杠26上套设有第二螺母27,第二螺母27与第二丝杠26传动适配。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第二丝杠26转动,第二螺母27沿第二丝杠26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第二螺母27与第二滑块9连接,第二滑块9与第二螺母27同步升降,实现对第二门体3的升降驱动,完成第二门体3的开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链条28,第二链条28的第一端与第二配重块29连接,第二链条28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四链轮30的上侧、第五链轮31的下侧、第六链轮32的上侧和第七链轮33的下侧并与光轴34连接,光轴34设置在横梁101上。可以理解的,第二配重块29的上端设有第二关节轴37,第二关节轴37上设有第二重力传感器38,第二链条28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杆40,第二重力传感器38通过第二对接螺母39与第二固定杆40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二配重块29的上端设置第二关节轴37,第二配重块29在一定范围内的晃动。第二关节轴37上设有第二重力传感器38,实时监测第二配重块29的工作状况,提高安全性。第二重力传感器38通过第二对接螺母39与第二链条28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二固定杆40连接,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可通过拆卸第二固定杆40和第二对接螺母39,实现检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横梁10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机架45,第四链轮30和第六链轮32均设置在第二机架45上;
第二螺母27上设有第二支架49,第五链轮31设置在第二支架49上,且与第二螺母27沿纵向同步升降;第七链轮33通过托架35与第二滑块9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二机架45设置在横梁101的右端,第四链轮30和第六链轮32均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第二机架45上。第二螺母27的上端侧设有第二支架49,第五链轮31可自由转动的设置第二支架49上,且第五链轮31与第二螺母27沿纵向同步升降。第七链轮33可自由转动的安装在托架35上,托架35通过垫块36设置在第二滑块9上,实现第二链条28的传动,带动第二门体3升降,实现开闭。值得说明的,第二配重块29的工作原理与第一配重块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一重力传感器22、第二重力传感器38以及第一电磁锁和第二电磁锁进行控制调节,主要体现在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的上升速度、高度、以及手动解锁等方面。通过光学传感器对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的运动轨迹范围内是否存在异物,实现对第一门体2和第二门体3的紧急制动,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中央控制系统,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应急反应,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架、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设于所述门框架上,且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所在的竖直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体升降开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门框架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体升降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包括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横梁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顶侧,且所述横梁均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纵梁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线轨和第三线轨,所述第二纵梁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线轨和第四线轨,所述第一线轨与所述第二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线轨与所述第四线轨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线轨和所述第二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三线轨和所述第四线轨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可往复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门体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门体的底端边侧连接的第二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适配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一端与第一配重块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一链轮的上侧、第二链轮的下侧和第三链轮的上侧并与所述第一横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
所述第一螺母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母沿纵向同步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端设有第一关节轴,所述第一关节轴上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链条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对接螺母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重块锁紧适配的第一电磁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杠传动适配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上,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第一端与第二配重块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第四链轮的上侧、第五链轮的下侧、第六链轮的上侧和第七链轮的下侧并与光轴连接,所述光轴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机架,所述第四链轮和所述第六链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五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螺母沿纵向同步升降;
所述第七链轮通过托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CN202010351708.7A 2020-04-28 2020-04-28 安全防护装置 Pending CN111577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708.7A CN111577058A (zh) 2020-04-28 2020-04-28 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708.7A CN111577058A (zh) 2020-04-28 2020-04-28 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7058A true CN111577058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2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708.7A Pending CN111577058A (zh) 2020-04-28 2020-04-28 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70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597A (zh) * 2022-01-24 2022-06-14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循环式加热机的前封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597A (zh) * 2022-01-24 2022-06-14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循环式加热机的前封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0700A (en) Operating system for elevator doors
CN111267871A (zh) 铁路站台安全防护装置
CN111577058A (zh) 安全防护装置
CN111216753A (zh) 一种可翻转座椅及安装有该座椅的交通工具
LT5617B (lt) Transporto priemonė ir transporto sistema
CN212535426U (zh) 安全防护装置
CN111377204A (zh) 一种侧挂式轨道小车运输系统
CN213141101U (zh) 一种新型高速货梯导轨
CN208347526U (zh) 塞拉门门机系统的端部吊架结构
CN214780144U (zh) 一种用于双开电梯门的驱动装置
CN211765545U (zh) 一种可翻转座椅及安装有该座椅的交通工具
CN206108814U (zh) 一种行驶稳定的前移式叉车
CN211001325U (zh) 一种轿厢门设备及轿厢
CN208294313U (zh) 塞拉门吊架装置
CN207596416U (zh) 一种用于桥梁检查车的升降机构
JP2002339639A (ja) 非常用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CN212502497U (zh) 一种侧挂式轨道小车运输系统及其载物箱
CN101985340A (zh)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CN220376049U (zh) 一种曳引乘客电梯安全制动装置
KR101757657B1 (ko) 수직 및 수평 엘리베이터용 이송구조의 틸팅장치
CN106836905B (zh) 一种车库双向存取装置
CN212190125U (zh) 一种分拣机构和分拣机器人
CN217558078U (zh) 一种下置式站台门移动盒驱动系统
CN114084177B (zh) 一种一体式框架开闭机构及轨道交通车辆
CN217030653U (zh) 一种隧涵洞采集设备举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