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556B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556B
CN111566556B CN201880083850.9A CN201880083850A CN111566556B CN 111566556 B CN111566556 B CN 111566556B CN 201880083850 A CN201880083850 A CN 201880083850A CN 111566556 B CN111566556 B CN 11156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optical axis
housing
substrate
waterproof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38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556A (zh
Inventor
中村优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6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在摄像装置中,采用以下结构。摄像装置具有:第1壳体;第2壳体,其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基板,其收纳于由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搭载有电子部件;透镜镜筒,其对透镜进行保持,并被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支承;以及防水密封件,其被保持于形成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所述第1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1面、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2面以及从所述第1面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内表面,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板的端部对置,所述第2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3面和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4面,所述第3面和所述第4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摄像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在壳体中收纳有对透镜进行保持的透镜镜筒和搭载有摄像元件的基板的摄像装置。近年来,这样的摄像装置也搭载于汽车的情况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防水性,有时采用在构成壳体的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配置有防水用的密封部件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这样具有防水性能的照相机(摄像装置)的现有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3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4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46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具有防水性能的摄像装置中,近年来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但在现有的结构中,小型化存在界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等,本发明采用如下手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发明,用括号标注了附图中的标号等,但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不被这些标注的标号限定,应该广泛地解释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可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摄像装置,其具有:第1壳体(3、31或者7、71);第2壳体(7、71或者3、31),其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基板(51、52),其收纳于由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搭载有电子部件;透镜镜筒(1),其对透镜进行保持,并被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支承;以及防水密封件(4),其被保持于形成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所述第1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1面(3d、71d)、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2面(3c、71c)以及从所述第1面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内表面(3e、71e),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板的端部对置,所述第2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3面(7d、31d)和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4面(7e、31e),所述第3面和所述第4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摄像装置,其具有:第1壳体(3、31、32或者7、71、72);第2壳体(7、71、72、或者3、31、32),其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基板(51、52),其收纳于由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搭载有电子部件;透镜镜筒(1),其对透镜进行保持,并被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支承;以及防水密封件(4),其被保持于形成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面(32c、3d、71d),其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部分;以及内表面(32d、3e、71e),其从所述第1面沿光轴方向延伸,所述第1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板的端部对置,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3面(72d、7d、31d),该第3面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部分,所述第3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根据上述任意结构的摄像装置,成为与基板对置的内表面比以往结构向壳体的外侧扩展的结构,因此即使在壳体为与以往相同的大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基板的配置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由此,在采用了使用与以往相同大小的基板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摄像装置构成得比较小型。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1壳体配置在比所述第2壳体靠光轴方向前方的位置,所述透镜镜筒被所述第1壳体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的摄像装置,成为透镜镜筒被位于光轴方向前方的前壳体(第1壳体)支承的结构,能够成为在前壳体的内侧确保了比较大的基板配置区域的结构。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1壳体配置在比所述第2壳体靠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所述透镜镜筒被所述第2壳体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的摄像装置,成为透镜镜筒被位于光轴方向前方的前壳体(第2壳体)支承的结构,能够成为在后壳体(第1壳体)的内侧确保了比较大的基板配置区域的结构。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基板搭载有摄像元件。
根据上述结构的摄像装置,能够成为比较小型的结构,并且能够成为将配置搭载摄像元件的基板的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的结构。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摄像元件基板,该摄像元件基板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搭载有摄像元件。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摄像元件基板的端部对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摄像装置,在具有多个基板的摄像装置中,能够成为比较小型的结构,并且能够成为将配置这些多个基板的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侧观察摄像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摄像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前侧观察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前侧观察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摄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防水密封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变形例的防水密封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变形例的防水密封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是通过连结前壳体和后壳体来收纳基板的结构,其特征之一在于,采用了以下结构: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配置有防水密封件,以使前壳体(或者后壳体)的内表面比现有结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了防水密封件的配置空间。遵照以下的结构,对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一例,并不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在各附图中,有时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1.实施方式
2.变形例
3.本发明的特征
4.补充事项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搭载于摄像装置的透镜的中心位置、即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的中心位置称为“光轴”。将相对于透镜位于与摄像元件相反的一侧的摄像对象称为“被摄体”。将被摄体相对于摄像元件所处的方向称为“光轴方向前方”、“前侧”或者“被摄体侧”,将摄像元件相对于被摄体所处的方向称为“光轴方向后方”、“后侧”或者“摄像元件侧”。
<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摄像装置的外观图,图1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3和图4是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4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5是从前侧观察摄像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A-A线的位置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构成为包含透镜镜筒1、防水密封件2、前壳体3、防水密封件4、第1基板51、第2基板52、屏蔽板6以及后壳体7。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是对防水密封件4进行保持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的周边的结构。
<前壳体3>
前壳体3是与后壳体7一同形成摄像装置的箱体(壳体)的部件,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前壳体3在光轴方向前方具有以光轴作为中心的开口部。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以能够与后壳体7连结的方式开放,以覆盖光轴的方式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周面。通过前壳体3和后壳体7连结,形成了收纳透镜镜筒1、第1基板51、第2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内部空间。详细内容在后文描述,但在前壳体3与后壳体7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对防水密封件4进行保持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如图1所示,在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前方的开口部中保持有透镜镜筒1。在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之间配置有防水密封件2。
<后壳体7>
后壳体7是与前壳体3一同形成摄像装置的箱体(壳体)的部件,与前壳体3同样地,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后壳体7配置在比前壳体3靠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如上所述,通过与前壳体3连结,形成了收纳透镜镜筒1、第1基板51、第2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内部空间。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为与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大致相同的形状,在组装状态下,后壳体7借助连结件84而与前壳体3连结。
后壳体7在光轴方向后方具有用于将第1基板51的连接器512与外部设备连结的连接器部74。在连接器部74的内侧,配置有电线等信号传递单元。连接器部74朝向光轴方向后方呈筒状突出。
<透镜镜筒1>
透镜镜筒1是对包含透镜的一个以上光学部件进行保持并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被透镜镜筒1保持的光学部件除了包含一个以上透镜之外,还包含间隔件、口径板以及光学滤镜等。透镜由玻璃或塑料等具有透射性的原材料形成,使来自光轴方向前方的光折射并且向光轴方向后方透过。间隔件是在光轴方向上具有适当的厚度的板状并且圆环状的部件,调整各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间隔件在包含光轴的中心部具有开口部。口径板决定所通过的光的最外位置。光学滤镜抑制或遮蔽规定的波长的光。光学滤镜例如包含有抑制所通过的红外线的红外截止滤镜等。这些光学部件的数量和种类能够任意变更。
<防水密封件2>
防水密封件2是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的圆环状的部件,通过配置在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之间,将前壳体3和透镜镜筒1无间隙地连结起来,起到抑制水分和尘埃等侵入内部空间的作用。防水密封件2呈沿着前壳体3的开口部的外缘的位置的圆环状。
<防水密封件4>
防水密封件4是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的矩形状的部件,通过配置于形成在前壳体3与后壳体7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将前壳体3和后壳体7无间隙地连结,起到抑制水分和尘埃等侵入内部空间的作用。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密封件4形成为沿着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和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的矩形状。但是,防水密封件4只要构成为与前壳体3和后壳体7的形状一致即可。
<第1基板51>
第1基板51是搭载有摄像元件511的刚性基板。也可以在第1基板51上搭载摄像元件511以外的电子部件。在第1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的面上搭载有连接器512。由于在第1基板51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上搭载有摄像元件511,因此为了使摄像时光会照射到摄像元件511,第1基板51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配置。通过了被透镜镜筒1保持的透镜等以及第2基板52的开口部52a的光照射到摄像元件511。由摄像元件511取得的电信号在被搭载于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电子部件实施了规定的电处理或信号处理之后,作为图像数据从连接器512经由后壳体7的连接器部74而输出到摄像装置的外部。第1基板51借助多个连结件82而与前壳体3连结并且位置被固定。
<摄像元件511>
摄像元件511是将所照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摄像元件511例如是C-MOS传感器或CCD等,但不限于此。摄像元件511接受通过了第2基板52的开口部52a的光。另外,在摄像装置中,也可以采用需要摄像功能的摄像元件511以外的摄像部。
<第2基板52>
第2基板52是搭载有电子部件的刚性基板。与第1基板51同样地,第2基板52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配置。即,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彼此平行配置。第2基板52配置在比第1基板51靠光轴方向前方的位置。即,第2基板52配置在第1基板51与透镜镜筒1之间。第2基板52借助多个连结件81而与前壳体3连结并且位置被固定。
第2基板52在以光轴作为中心的位置具有作为圆状的贯通孔的开口部52a。通过了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的光通过开口部52a。开口部52a以使由摄像元件511接受并拍摄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的方式形成有缘部。不由摄像元件511拍摄的光被开口部52a遮蔽。在第2基板52的前侧,实施了着色为黑色等加工,以防止光反射。
另外,在摄像装置中,第2基板52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仅具有第1基板51的结构。另外,也可以采用除了第2基板52之外还具有搭载电子部件的基板的结构。
<柔性基板53>
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经由柔性基板53而电连接。柔性基板53是具有挠性的基板,将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电连接起来。
<屏蔽板6>
屏蔽板6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的板状的部件形成。屏蔽板6配置在比第1基板51靠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即,屏蔽板6配置在第1基板51与后壳体7之间。屏蔽板6优选与接地电位电连接。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形成于屏蔽板6的板簧部与第1基板51或第2基板52的接地电位的图案接触,由此屏蔽板6整体成为接地电位。屏蔽板6借助多个连结件83而与后壳体7连结并且位置被固定。另外,屏蔽板6也可以不配置在第1基板51与后壳体7之间,而是配置于除此以外的场所,优选配置于第1基板51等容易产生电磁噪声的部位的周围。
<防水密封件4的配置>
图7是防水密封件4附近的剖视图。在图7中示出了防水密封件4、前壳体3的一部分以及后壳体7的一部分。如图7所示,前壳体3具有外表面3a和内表面3e。前壳体3具有与光轴垂直的面3b和3d、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3c。即,前壳体3的后侧的面具有两级台阶。后壳体7具有外表面7a和内表面7g。后壳体7具有与光轴垂直的面7b、7d、7f、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7c和7e。即,后壳体7的前侧的面具有三级台阶。前壳体3的面3b和3d分别与后壳体7的面7b和7d对置。前壳体3不位于与后壳体7的面7f对置的位置。
防水密封件4被保持于由前壳体3的面3c和3d以及后壳体7的面7d和7e形成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防水密封件4被面3d和面7d在光轴方向上按压并且被保持。防水密封件4也可以被面3c和面7e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按压并且被保持。
前壳体3的内表面3e从形成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的面3d的内侧的端部朝向前侧延伸。如图6所示,该内表面3e与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端部对置。即,第1基板51的端部和第2基板52的端部面向内表面3e。
在现有的摄像装置中,前壳体3的部分形成为与后壳体7的面7f对置,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构成为不具有该前壳体3的部分。由此,能够削减前壳体3的结构的一部分,从而确保了前壳体3的内部空间比现有结构大。
<2.变形例>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本变形例中,除了构成为具有防水密封件4附近的形状与实施方式不同的前壳体31和后壳体71以外,其余与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关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等的说明。
图8是防水密封件4附近的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了防水密封件4、前壳体31的一部分以及后壳体71的一部分。如图8所示,前壳体31具有外表面31a和内表面31g。前壳体31具有与光轴垂直的面31b、31d、31f、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31c和31e。即,前壳体31的后侧的面具有三级台阶。后壳体71具有外表面71a和内表面71e。后壳体71具有与光轴垂直的面71b和71d、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71c。即,后壳体71的前侧的面具有两级台阶。前壳体31的面31b和31d分别与后壳体71的面71b和71d对置。后壳体71不位于与前壳体31的面31f对置的位置。
防水密封件4被保持于由前壳体31的面31d和31e以及后壳体71的面71c和71d形成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防水密封件4被面31d和面71d在光轴方向上按压并且被保持。防水密封件4也可以被面31e和面71c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按压并且被保持。
后壳体71的内表面71e从形成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的面71d的内侧的端部朝向后侧延伸。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位于比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靠前侧的位置,后壳体71的内表面71e与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端部对置。即,第1基板51的端部和第2基板52的端部面向内表面71e。
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代替像实施方式那样将前壳体3的内部空间确保得较大的结构,采用了将后壳体71的内部空间确保得较大、并且由后壳体71来收纳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结构。由此,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将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收纳空间确保得较大。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本变形例中,除了构成为具有防水密封件4附近的形状与实施方式不同的前壳体32和后壳体72以外,其余与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关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等的说明。
图9是防水密封件4附近的剖视图。在图9中示出了防水密封件4、前壳体32的一部分以及后壳体72的一部分。如图9所示,前壳体32具有外表面32a和内表面32d。前壳体32具有弯曲面32c和与光轴垂直的面32b。弯曲面32c为具有相对于光轴垂直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并且弯曲的形状。后壳体72具有外表面72a和内表面72f。后壳体72具有弯曲面72d、与光轴垂直的面72b、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72c。弯曲面72d为具有相对于光轴垂直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并且弯曲的形状。前壳体32的面32b与后壳体72的面72b对置。前壳体32不位于与后壳体72的面72e对置的位置。
即,与实施方式相比,构成为:前壳体3的面3c和3d被置换为了弯曲面32c,后壳体7的面7d和7e被置换为了弯曲面72d。
防水密封件4被保持于由前壳体32的弯曲面32c和后壳体72的弯曲面72d形成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防水密封件4被弯曲面32c和弯曲面72d按压并保持。
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采用了由弯曲面32c和弯曲面72d形成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的结构,但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是能够将前壳体3的内部空间确保得较大的结构。
<3.本发明的特征>
包含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示的具体结构的本发明具有以下那样的特征。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前壳体3或后壳体71(第1壳体)具有内表面(3e或71e)、与光轴垂直的面(3d或71d)、以及与光轴平行的面(3c或71c)。后壳体7或前壳体31(第2壳体)具有与光轴垂直的面(7d或31d)和与光轴平行的面(7e或31e)。防水密封件4被由这些面形成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保持。前壳体3或后壳体71的内表面(3e或71e)从与光轴垂直的面(3d或71d)沿光轴方向延伸,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的端部与该内表面对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成为与基板(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对置的内表面比现有结构向壳体(前壳体3或后壳体71)的外侧扩展的结构,因此即使在壳体为与以往相同的大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基板的配置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由此,在采用了使用与以往相同大小的基板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摄像装置构成得比较小型。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采用了具有前壳体32(或后壳体)和后壳体72(或前壳体)的结构,其中,该前壳体32具有包含与光轴垂直的部分的弯曲面32c,该后壳体72具有包含与光轴垂直的部分的弯曲面72d,由这些弯曲面32c和72d形成了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成为将基板的配置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能够形成在前壳体3的内侧确保了比较大的基板配置区域的结构。另外,在变形例的摄像装置中,能够成为在后壳体71的内侧确保了比较大的基板配置区域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可以采用仅具有搭载有摄像元件511的第1基板51的结构,也可以采用除了第1基板51以外还具有包含第2基板52的一个以上基板的结构。即使在该情况下,在至少一个基板的端部配置为与前壳体或后壳体的内表面对置的结构中,也能够成为能够将该基板的配置空间确保得比较大的结构。由此,能够构成比较小型的摄像装置。
<4.补充事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本发明的结构的特征进行了说明。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的一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内容,能够根据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广泛地解释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掌握的范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采用与光轴垂直的面和平行的面而对前壳体和后壳体的面进行了说明,但这些面不需要严格地与光轴垂直或平行,也可以具有角度。有时将相对于与光轴垂直的面具有不到45°的角度的状态称为与光轴大致垂直,将相对于与光轴平行的面具有不到45°的角度的状态称为与光轴大致水平。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对具有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这两块刚性基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还具有追加的刚性基板的结构。另外,第2基板52也可以不沿着与光轴垂直的面配置,可以按照任意的配置方法配置。另外,第2基板52也可以配置于第1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另外,第1基板51和第2基板52也可以不是刚性基板,而由具有挠性的柔性基板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优选用作车载用的摄像装置等。
标号说明
1:透镜镜筒;2:防水密封件;3、31、32:前壳体;4:防水密封件;51:第1基板;511:摄像元件;512:连接器;52:第2基板;52a:开口部;53:柔性基板;6:屏蔽板;7、71、72:后壳体;74:连接器部;81~84:连结件。

Claims (7)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第1壳体;
第2壳体,其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
基板,其收纳于由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搭载有电子部件;
透镜镜筒,其对透镜进行保持,并被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支承;以及
防水密封件,其被保持于形成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
所述第1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1面、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2面以及从所述第1面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内表面,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板的端部对置,
所述第2壳体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第3面和与光轴大致平行的第4面,所述第3面和所述第4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一方壳体的端面在该一方壳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具有两级台阶,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另一方壳体的端面在该另一方壳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具有三级台阶,
所述另一方壳体的所述三级台阶中的内表面侧的台阶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方壳体的内表面重叠规定的量,所述另一方壳体的所述三级台阶中的内表面侧的台阶之外的两级台阶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方壳体的所述两级台阶分别对置,由此形成了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2.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第1壳体;
第2壳体,其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
基板,其收纳于由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搭载有电子部件;
透镜镜筒,其对透镜进行保持,并被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支承;以及
防水密封件,其被保持于形成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内,
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面,其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部分;以及内表面,其从所述第1面沿光轴方向延伸,所述第1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板的端部对置,
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3面,该第3面具有与光轴大致垂直的部分,所述第3面形成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一方壳体的端面在该一方壳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具有两级台阶,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另一方壳体的端面在该另一方壳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具有三级台阶,
所述另一方壳体的所述三级台阶中的内表面侧的台阶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方壳体的内表面重叠规定的量,所述另一方壳体的所述三级台阶中的内表面侧的台阶之外的两级台阶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方壳体的所述两级台阶分别对置,由此形成了所述防水密封件保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1壳体配置在比所述第2壳体靠光轴方向前方的位置,
所述透镜镜筒被所述第1壳体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1壳体配置在比所述第2壳体靠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
所述透镜镜筒被所述第2壳体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基板搭载有摄像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摄像元件基板,该摄像元件基板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搭载有摄像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1壳体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摄像元件基板的端部对置。
CN201880083850.9A 2017-12-27 2018-11-29 摄像装置 Active CN111566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1308A JP7028632B2 (ja) 2017-12-27 2017-12-27 撮像装置
JP2017-251308 2017-12-27
PCT/JP2018/043968 WO2019130969A1 (ja) 2017-12-27 2018-11-29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556A CN111566556A (zh) 2020-08-21
CN111566556B true CN111566556B (zh) 2022-05-24

Family

ID=67067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3850.9A Active CN111566556B (zh) 2017-12-27 2018-11-29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9757B2 (zh)
JP (1) JP7028632B2 (zh)
CN (1) CN111566556B (zh)
WO (1) WO20191309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39325S1 (en) * 2019-10-11 2021-12-28 John F. Bently Mounting holder
WO2021182154A1 (ja) * 2020-03-09 2021-09-16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撮影補助装置
CN113820909A (zh) * 2021-07-22 2021-12-21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防止结露的摄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KR20230020308A (ko) * 2021-08-03 2023-0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683A (zh) * 2003-03-10 2004-09-22 ������������ʽ���� 摄像装置
JP2010078772A (ja) * 2008-09-25 2010-04-08 Rohm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3163864A1 (en) * 2014-06-26 2017-05-03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6643A (ja) * 1986-10-14 1988-04-27 Canon Inc 防水カメラ
JPH11346064A (ja) * 1998-06-01 1999-12-14 Nec Corp 装置の筐体の防水構造
JP2002090603A (ja) * 2000-07-10 2002-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防水カメラ
US6995462B2 (en) * 2003-09-17 2006-02-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Image sensor packages
WO2010087270A1 (ja) * 2009-01-28 2010-08-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
JP2011046331A (ja) 2009-08-28 2011-03-10 Fujitsu General Ltd 車載用カメラ装置
JP5691188B2 (ja) 2010-02-12 2015-04-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
CN201700109U (zh) * 2010-04-26 2011-01-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户外设备的机箱
JP2012074934A (ja) * 2010-09-29 2012-04-12 Kyocera Corp 撮像装置
JP2012183925A (ja) 2011-03-07 2012-09-27 Panasonic Corp 車載カメラ
KR20130013640A (ko) * 2011-07-28 2013-02-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1399899B1 (ko) 2012-06-15 2014-05-29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써모크로믹 윈도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683A (zh) * 2003-03-10 2004-09-22 ������������ʽ���� 摄像装置
JP2010078772A (ja) * 2008-09-25 2010-04-08 Rohm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3163864A1 (en) * 2014-06-26 2017-05-03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28632B2 (ja) 2022-03-02
JP2019117303A (ja) 2019-07-18
US20200363702A1 (en) 2020-11-19
WO2019130969A1 (ja) 2019-07-04
CN111566556A (zh) 2020-08-21
US11199757B2 (en)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556B (zh) 摄像装置
CN111279676B (zh) 拍摄装置
EP3430797B1 (en) Camera assembly with shielded imager circuit
JP7028589B2 (ja) 撮像装置
CN110476117B (zh) 拍摄装置
JP6793581B2 (ja) 撮像装置
CN110476409B (zh) 拍摄装置
JP201004170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821394B2 (ja) 撮像装置
JP7161472B2 (ja) 撮像装置
JP6517866B2 (ja) 撮像装置
JP2018164189A (ja) 撮像装置
CN104754191A (zh) 相机模块
KR20090060653A (ko) 카메라 모듈
US7750279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unit
JP2008103957A (ja)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9062354A (ja) 撮像装置
WO2019049538A1 (ja) 撮像装置
JP5147978B2 (ja) 撮像装置
JP2014230111A (ja) 撮像装置
JP2006101312A (ja) 撮像装置
JP5151960B2 (ja) 撮像素子の取付部材及び撮像装置
WO2018181886A1 (ja) 撮像装置
KR20110080892A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100103294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