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9676B - 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9676B
CN111279676B CN201880070172.2A CN201880070172A CN111279676B CN 111279676 B CN111279676 B CN 111279676B CN 201880070172 A CN201880070172 A CN 201880070172A CN 111279676 B CN111279676 B CN 111279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opening
shield plate
optical axis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01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9676A (zh
Inventor
中村优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79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9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具备: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拍摄元件;搭载所述拍摄元件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基板靠光轴方向前方,并且具有第一开口部;以及透镜镜筒,用于保持透镜。所述拍摄元件接受通过了所述透镜和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光。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拍摄装置等。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采用将保持透镜的透镜镜筒和搭载有拍摄元件的基板容纳于壳体的拍摄装置,也可以搭载于汽车等中。作为与这样的拍摄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装置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4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59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汽车、监控摄像机等各种设备中均采用拍摄装置。在这样的设备中,在拍摄装置的配置空间受到严格的制限的情况下,针对小型化提出了要求。另外,若使拍摄装置小型化,则电子部件相互接近地配置,因此,针对电磁噪声的对策比起以往更为重要。另外,为了防止从拍摄装置发出的电磁噪声对其他装置造成影响,需要采取针对电磁噪声的对策。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对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等加了括号来进行标记,但本发明的各结构构件不限定于这些标记的结构构件,而应宽泛地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技术上能够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拍摄装置,
包括:
拍摄元件(511),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一基板(51),用于搭载所述拍摄元件;
第二基板(52),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基板靠光轴方向前方,并且具有第一开口部(52a);以及
透镜,
所述拍摄元件(511)接受通过了所述透镜和所述第一开口部(52a)的光。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由于在搭载有拍摄元件的第一基板与透镜之间配置未搭载有拍摄元件的第二基板,因此与在第一基板的光轴方向后方配置有第二基板的结构相比,能够构成为缩短光轴方向的长度(厚度)的拍摄装置。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口部(52a)形成有缘部,以使通过了所述透镜的光中的、由所述拍摄元件接受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防止来自由拍摄元件进行拍摄的被拍摄体的光被第一开口部遮蔽。由此,能够清晰地对被拍摄体整体进行拍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口部(52a)为矩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例如,能够成为第一开口部使与矩形状的拍摄区域一致的光不会过量或不足地通过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拍摄装置还具备屏蔽板(61、62),所述屏蔽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具有第二开口部(61a、62a)。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通过屏蔽板遮蔽从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发出的电磁噪声,能够抑制因电磁噪声而致使在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适当的动作中产生不良的情况。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61、62)具有板簧部(61b、61c、62b、62c),所述板簧部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抵接,并且对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施加作用力。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成为通过由板簧部施加的作用力使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位置稳定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板簧部(61b、61c、62b、62c)对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施加光轴方向的作用力。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由于构成为通过板簧部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施力,能够成为使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位置稳定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62)的面被实施有防反射的表面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抑制屏蔽板反射光,能够成为抑制由于屏蔽板的光的反射而对拍摄结果产生重影等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屏蔽板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被实施有防反射的表面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抑制容易成为不良原因的来自被拍摄体侧的光在屏蔽板的面反射,能够成为抑制了重影等的产生的结构。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第二开口部(62a)比所述第一开口部(52a)小。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利用第二开口部遮蔽拍摄所不需要的光,能够成为更有效地抑制了重影等的产生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屏蔽板的放大图。
图10是从前侧观察实施方式3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3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3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中将开口部附近放大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特征之一在于构成为:在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这两个基板的结构中,在搭载有拍摄元件的第一基板与透镜之间配置第二基板,由此缩短了光轴方向的长度。基于以下的结构对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不能解释为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此外,在各附图中,存在对相同的结构构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说明的情况。
1.实施方式1
2.实施方式2
3.实施方式3
4.本发明的特征
5.补充事项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搭载于拍摄装置的透镜的中心位置即入射至拍摄元件的光的中心位置称为“光轴”。将相对于透镜位于拍摄元件的相反侧的拍摄对象称为“被拍摄体”。将相对于拍摄元件位于被拍摄体的方向称为“前侧”或“光轴方向前方”,将相对于被拍摄体位于拍摄元件的方向称为“后侧”或“光轴方向后方”。
<1.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拍摄装置的外观图,图1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3和图4 是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4是从后侧观察的图。
图5是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透镜镜筒1、防水密封件2、前壳体3、防水密封件4、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屏蔽板6、以及后壳体7。
<前壳体3>
前壳体3是与后壳体7一起形成拍摄装置的框体(壳体)的构件,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前壳体3在光轴方向前方具有以光轴为中心的开口部。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以能够与后壳体7连结地方式开放,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周面以覆盖光轴。通过连结前壳体3和后壳体7,透镜镜筒1,从而形成容纳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内部空间。如图1所示,透镜镜筒1保持在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前方的开口部。在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之间配置有防水密封件2。
<后壳体7>
如上所述,后壳体7通过与前壳体3连结而形成容纳透镜镜筒1、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等的空间。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是与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大致相同的形状,在组装状态下,通过连结件 83与前壳体3连结。在后壳体7与前壳体3之间配置有防水密封件4。
后壳体7在光轴方向后方具有用于将第一基板51的连接器512与外部设备连结的连接器部74。连接器部74朝向光轴方向后方呈筒状突出。
<透镜镜筒1>
透镜镜筒1保持包括透镜在内的一个以上的光学构件,是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构件。在被透镜镜筒1保持的光学构件中,除了一个以上的透镜以外,还包括间隔件、口径板、以及光学滤光片等。透镜由玻璃或塑料等的具有透过性的材料形成,使来自光轴方向前方的光折射并向光轴方向后方透过。间隔件是在光轴方向上具有适当的厚度的板状且圆环状的构件,用于调整各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位置。间隔件在包括光轴的中心部具有开口部。口径板决定通过的光的最外位置。光学滤光片抑制或遮蔽特定波长的光。光学滤光片包括例如抑制所通过的红外线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这些光学构件的数量能够任意地变更。
<防水密封件2>
防水密封件2是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形成的圆环状的构件,通过配置在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之间,起到使前壳体3与透镜镜筒1无间隙地连结的作用。防水密封件2形成为沿前壳体3的开口部的外缘的位置呈圆环状。
<防水密封件4>
防水密封件4是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形成的矩形状的构件,通过配置在前壳体3与后壳体7之间,起到使前壳体3与后壳体7无间隙地连结的作用。防水密封件4形成为沿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以及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的矩形状的开放部分的矩形状。
此外,前壳体3的光轴方向后方的开放部分、后壳体7的光轴方向前方的开放部分、以及防水密封件4的形状均不限定于矩形状,可以是圆状,也可以是多边形形状等。
<第一基板51>
第一基板51是搭载有拍摄元件511的刚性基板。也可以在第一基板51 上搭载拍摄元件511以外的电子部件。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的面上搭载有连接器512。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上搭载有拍摄元件 511,因此,第一基板51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配置以使在拍摄时光照射至拍摄元件511。通过了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以及第二基板52的开口部52a 的光照射至拍摄元件511。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经由柔性基板53而电连接。柔性基板53是具有挠性的基板,将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电连接。通过拍摄元件511而取得的电信号在通过搭载有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的电子部件实施特定的电气处理或信号处理后,从连接器512经由后壳体7的连接器部74,作为图像数据向拍摄装置的外部输出。第一基板 51通过多个连结件81与前壳体3连结而被位置固定。
<拍摄元件511>
拍摄元件511是将照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例如为 C-MOS传感器、CCD等,但不限定于此。拍摄元件511接受通过了第二基板52的开口部52a的光。此外,在拍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拍摄元件511 以外的需要拍摄功能的拍摄部。
<第二基板52>
第二基板52是搭载有电子部件的刚性基板。第二基板52与第一基板51 同样地沿着与光轴水平的平面配置。即,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互相平行地配置。第二基板52配置在比第一基板51靠光轴方向前方的位置。即,第二基板52配置在第一基板51与透镜镜筒1之间。
第二基板52在以光轴为中心的位置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52a。通过了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的光通过开口部52a。开口部52a形成有缘部,以使拍摄元件511接受而进行拍摄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未被拍摄元件511拍摄的光可以被开口部52a遮蔽,也可直接通过开口部52a。此外,开口部52a是本发明的“第一开口部”的一个具体例。
<屏蔽板6>
屏蔽板6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的板状的构件形成。屏蔽板6配置在比第一基板51更靠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即,屏蔽板6配置在第一基板51与后壳体7之间。屏蔽板6具有板簧部6a、6b、6c。板簧部6a对后壳体7施加朝向远离屏蔽板6的方向的作用力。即,利用板簧部6a,后壳体7和屏蔽板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被施力。板簧部6b、6c对后壳体7施加朝向远离第一基板51的方向的作用力。即,利用板簧部6b、6c,第一基板51和屏蔽板 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被施力。屏蔽板6通过多个连结件82与后壳体7连结而被位置固定。
屏蔽板6优选与接地电位进行电连接。例如,屏蔽板6的板簧部6b、6c 与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中至少一方的接地电位的图案接触,由此,构成为屏蔽板6的整体成为接地电位。
<2.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6~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相比,在具有屏蔽板6的构成这一点上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内容的说明,仅以与实施方式 1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6和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7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6和图7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图3和图4 对应。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屏蔽板6的三视图。
如图所示,实施方式的摄装置构成为包括:透镜镜筒1、防水密封件2、前壳体3、防水密封件4、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屏蔽板6、以及后壳体7,除此以外还包括屏蔽板61。
<屏蔽板61>
屏蔽板61与屏蔽板6同样地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的板状的构件形成。如图8所示,屏蔽板61配置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前方且第二基板52 的光轴方向后方的位置。即,屏蔽板61配置在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 之间。屏蔽板61在以光轴为中心的位置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61a。开口部 61a形成有缘部,以使拍摄元件511接受而进行拍摄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开口部61a是本发明的“第二开口部”的一个具体例。
主要如图9所示,屏蔽板61具有板簧部61b、61c。板簧61b形成于矩形状的屏蔽板61的对角线上的角部。板簧61c形成于矩形状的屏蔽板61的对角线上但未形成有板簧61b的角部。板簧部61b从屏蔽板61的板状部分向光轴方向后方突出,并与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抵接。板簧部 61c从屏蔽板61的板状部分向光轴方向前方突出,并与第二基板52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抵接。即,板簧部61b对第一基板51施加朝向光轴方向后方的作用力,板簧部61c对第二基板52施加朝向光轴方向前方的作用力。这样,通过构成为屏蔽板61的板簧部61b、61c对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 52施加光轴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 61的位置稳定。
<3.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0~图1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相比,在屏蔽板61被替换为屏蔽板62 的这一点上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内容的说明,仅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0和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从前侧观察的图,图11是从后侧观察的图。图10和图11分别与实施方式2的图6 和图7对应。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将图12中开口部52a的附近放大的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透镜镜筒1、防水密封件2、前壳体3、防水密封件4、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屏蔽板6、后壳体7、以及屏蔽板62。
<屏蔽板62>
屏蔽板62与实施方式2的屏蔽板61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比开口部61a小的开口部62a,以及被实施了防反射的表面处理。屏蔽板62具有与实施方式2的屏蔽板61的板簧部61b、61c对应的板簧部62b、62c。开口部 62a是本发明的“第二开口部”的一个具体例。
屏蔽板62与屏蔽板61同样地是具有开口部62a的板状的金属构件。在屏蔽板62的两面实施防止光的反射的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例如通过涂装成黑色或者实施黑色阳极化加工处理的方法来进行。另外,也可以对有屏蔽板62的开口部62a形成的端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对屏蔽板62的两面实施了防反射的表面处理,但也可以仅对任一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例如,在仅对光轴方向前方的面(第二基板52侧的面)实施了防反射的表面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照射至光轴方向前方侧的面的光的反射。
如图13所示,当从被拍摄体侧透过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的光正要通过第二基板52的开口部52a时,有时会反射到开口部52a的缘部。为了遮蔽这样的反射光,屏蔽板62的开口部62a形成为比实施方式2的屏蔽板61的开口部61a小。即,开口部62a形成为遮蔽在开口部52a的缘部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4.本发明的特征>
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的结构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征。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配置在比第一基板51靠光轴方向前方的第二基板52具有开口部52a,拍摄元件511接受通过了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和开口部52a的光。通过该结构,与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配置第二基板52的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拍摄装置能够成为缩短光轴方向的长度 (厚度)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开口部52a的缘部形成为,透过了透镜镜筒1的透镜等的光中的、在拍摄元件511接受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通过该结构,本发明的拍摄装置能够防止来自由拍摄元件511进行拍摄的被拍摄体的光被开口部52a遮蔽。由此,能够清晰地拍摄被拍摄体整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由于开口部52a为矩形状,因此例如,能够成为使与矩形状的拍摄区域一致的光不会过量或不足地通过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在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之间具备具有开口部61a的屏蔽板61或具有开口部62a的屏蔽板62。通过该结构,能够遮蔽从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发出的电磁噪声,抑制因电磁噪声而致使在第一基板51以及第二基板52的适当的动作中产生不良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屏蔽板61或62具有板簧部61b、61c、或者62b、62c。通过该结构,屏蔽板61或62对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 施加作用力,能够使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的位置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屏蔽板61或62的板簧部61b、61c、或者62b、62c对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施加光轴方向的作用力。通过该结构,由于成为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施力的结构,能够成为使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的位置稳定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对屏蔽板62的至少一方的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屏蔽板62反射光,成为抑制因屏蔽板62的光的反射而对拍摄结果产生重影等的结构。
特别是,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对屏蔽板62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容易成为不良原因的来自被拍摄体侧的光在屏蔽板62的面上反射,能够成为抑制了重影等的产生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屏蔽板62的开口部62a比第二基板 52的开口部52a小。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屏蔽板62的开口部62a遮蔽拍摄所不需要的光,因此能够成为更有效地抑制了重影等的产生的结构。
<5.补充事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结构中的特征进行了说明。在上述说明中,只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应该宽泛地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能够掌握的范围。
例如,实施方式是具有前壳体3和后壳体7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是具有构成框体部分的壳体的结构即可。另外,在不需要壳体的结构中,前壳体3以及后壳体7不是必须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对具有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这两张刚性基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还具有追加的刚性基板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追加的刚性基板可以配置在第一基板51的光轴方向后方,也可以配置在比第一基板51靠光轴方向前方,且具有开口部。另外,这些基板可以由柔性基板构成以代替刚性基板。
另外,也可以对第二基板52的两面或单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另外,也可以对形成第二基板52的开口部52a的端面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这样,通过对第二基板52实施防反射的表面处理,从而能够抑制在第二基板52上的光的反射,能够抑制重影等的产生。
另外,实施方式的开口部52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开口部)以及开口部61a(本发明的第二开口部)也可以是分别从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1 的缘部朝向内侧而形成的切口状的部分。在该情况下,存在第二基板52以及屏蔽板61分别成为U字状或L字状的情况。此外,本发明中的“开口部”也包括该切口状的部分。
另外,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52a以及开口部61a均不限定为矩形状,也可以是在必要的区域具有光能够通过的开口的圆状、椭圆状、或者多边形状。
另外,第二基板52也可以不配置在第一基板51与透镜镜筒1之间,而配置在比第一基板51靠光轴方向前方的任意位置。即,可以是被透镜或其他的构件夹持在第一基板51与第二基板52之间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作车载用的拍摄装置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透镜镜筒
2:防水密封件
3:前壳体
4:防水密封件
51:第一基板
511:拍摄元件
512:连接器
52:第二基板
52a:开口部
53:柔性基板
6:屏蔽板
6a、6b、6c:板簧部
61、62:屏蔽板
61a、62a:开口部
61b、61c、62b、62c:板簧部
7:后壳体
74:连接器部
81、82、83:连结件

Claims (9)

1.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包括:
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拍摄元件;
搭载所述拍摄元件的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搭载电子部件并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基板靠光轴方向前方,并且具有第一开口部;以及
保持于透镜镜筒的透镜,
所述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透镜镜筒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被固定于所述拍摄装置的壳体内,
所述拍摄元件接受通过了所述透镜和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有缘部,以使通过了所述透镜的光中的、由所述拍摄元件接受的有效范围的光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口部为矩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装置还具备:屏蔽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具有第二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具有:板簧部,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抵接,并且对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施加作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板簧部对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施加光轴方向的作用力。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的面被实施有防反射的表面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板的光轴方向前方的面被实施有防反射的表面处理。
9.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部比所述第一开口部小。
CN201880070172.2A 2017-10-27 2018-08-30 拍摄装置 Active CN111279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8217 2017-10-27
JP2017208217A JP7032103B2 (ja) 2017-10-27 2017-10-27 撮像装置
PCT/JP2018/032196 WO2019082506A1 (ja) 2017-10-27 2018-08-30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676A CN111279676A (zh) 2020-06-12
CN111279676B true CN111279676B (zh) 2021-10-26

Family

ID=6624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0172.2A Active CN111279676B (zh) 2017-10-27 2018-08-30 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536B2 (zh)
JP (1) JP7032103B2 (zh)
CN (1) CN111279676B (zh)
WO (1) WO20190825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74361A (ja) * 2017-03-31 2018-11-0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2380310B1 (ko) 2020-08-26 2022-03-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D978214S1 (en) * 2020-12-03 2023-02-14 Axis Ab Camera
USD978215S1 (en) * 2020-12-03 2023-02-14 Axis Ab Camera
JP7479109B2 (ja) 2021-05-21 2024-05-08 パナソニック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用撮像装置
USD980896S1 (en) * 2021-06-01 2023-03-14 Axis Ab Camera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2307A (ja) * 2009-03-25 2010-11-04 Kyocera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2480589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模块
CN103888642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2014157309A (ja) * 2013-02-18 2014-08-28 Panasonic Corp ステレオ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06040638U (zh) * 2016-09-06 2017-03-22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接收二极管及红外触摸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5750A1 (en) * 2004-06-09 2005-12-15 Salman Akram Wafer-level packaged microelectronic imagers and processes for wafer-level packaging
US7294827B2 (en) * 2004-09-21 2007-11-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module with light-blocking features
JPWO2007097155A1 (ja) * 2006-02-20 2009-07-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102313959B (zh) * 2007-11-21 2014-11-1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
JP5691188B2 (ja) 2010-02-12 2015-04-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
JP5565117B2 (ja) 2010-06-07 2014-08-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JP5913870B2 (ja) 2011-08-31 2016-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TWI741988B (zh) * 2015-07-31 2021-10-1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堆疊式透鏡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裝置
KR102374766B1 (ko) * 2015-09-01 2022-03-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차량용 카메라 및 카메라 모듈의 제조방법
TWI630452B (zh) * 2017-09-01 2018-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模組及攝像模組之組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2307A (ja) * 2009-03-25 2010-11-04 Kyocera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2480589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模块
CN103888642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2014157309A (ja) * 2013-02-18 2014-08-28 Panasonic Corp ステレオ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06040638U (zh) * 2016-09-06 2017-03-22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接收二极管及红外触摸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676A (zh) 2020-06-12
JP2019078986A (ja) 2019-05-23
US20200252527A1 (en) 2020-08-06
US11405536B2 (en) 2022-08-02
WO2019082506A1 (ja) 2019-05-02
JP7032103B2 (ja)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676B (zh) 拍摄装置
CN111566556B (zh) 摄像装置
US10116845B2 (en) Imaging device
CN110476117B (zh) 拍摄装置
US11381719B2 (en) Imaging device
US11196905B2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number of components of an optical element switching mechanism
JP6793581B2 (ja) 撮像装置
JP2018174361A (ja) 撮像装置
JP7161472B2 (ja) 撮像装置
CN110476409B (zh) 拍摄装置
WO2019230477A1 (ja) 撮像装置
CN110581939B (zh) 摄像装置
WO2019049538A1 (ja) 撮像装置
JP4358694B2 (ja) 画像入力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19062354A (ja) 撮像装置
JP5147978B2 (ja) 撮像装置
JP5149053B2 (ja) 撮影光学ユニット
JP2008180922A (ja) 光学ローパスフィルタ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20187237A (ja) 撮像装置
JP2020016829A (ja) レンズ保持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012951A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JP2010147751A (ja) 撮像素子の取付構造及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