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4811A -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4811A
CN111554811A CN202010332251.5A CN202010332251A CN111554811A CN 111554811 A CN111554811 A CN 111554811A CN 202010332251 A CN202010332251 A CN 202010332251A CN 111554811 A CN111554811 A CN 111554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ing
unit
edge
support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2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4811B (zh
Inventor
隋鑫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22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4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4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50Forming devices by joining two substrates together, e.g. lamina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缘仿形单元及仿形测试装置,仿形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单元;中间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单元一侧;边缘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单元设有中间仿形单元的一侧;其中,边缘仿形单元位于中间仿形单元至少一侧且与中间仿形单元相邻以与中间仿形单元拼接形成仿形支撑面。上述仿形测试装置,由于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单元,因此可根据保护盖板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可形成不同形状的仿形支撑面进行贴合测试,从而快速获得满足需要的仿形测试装置。

Description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显示设备的要求逐渐提高,基于OLED显示面板的可弯曲的特点,采用曲面盖板)与柔性的OLED显示面板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的技术应运而生,使得显示装置的可视面积进一步加大。
但是,由于柔性的OLED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极易产生气泡而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劣化,因此通常需要使用具有不同曲率的仿形装置进行贴合测试以确认贴合治具的形状以避免气泡的产生。仿形装置制作和验证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导致仿形装置的整体制作时间较长,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于贴合柔性的OLED显示面板与盖板的仿形装置的制作时间较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问题的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
支撑单元;
中间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单元一侧;及
边缘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单元设有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边缘仿形单元位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相邻以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拼接形成仿形支撑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仿形单元具有第一子仿形支撑面,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具有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所述第一子仿形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拼接形成所述仿形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仿形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平滑过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多个边缘仿形单体;
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堆叠设置以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
堆叠设置的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及
包覆部,所述包覆部包覆于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外侧以形成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边缘仿形单体的刚度大于所述包覆部的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或
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依次堆叠;或
部分所述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其余部分所述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二方向依次堆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中间仿形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和/或所述中间仿形单元朝向所述边缘仿形单元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所述边缘仿形单元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调节件;
所述支撑单元设有用于内嵌所述调节件的调节腔,所述支撑单元可在位于所述调节腔中的所述调节件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调节在预设方向上所述支撑单元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少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拼接形成支撑所述中间仿形单元与所述边缘仿形单元的抵持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边缘仿形单元,用于显示面板和保护盖板贴合,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
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相互堆叠;
包覆部,包覆于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外,所述包覆部形成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上述贴合治具,由于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单元,因此可根据保护盖板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与边缘仿形单元可形成不同形状的仿形支撑面进行贴合测试,从而快速获得满足需要的贴合治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贴合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单元与调节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贴合治具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仿形装置;200、显示装置;210、显示面板;212、主显示区;214、侧显示区;230、保护盖板;300、贴合治具;320、支撑单元;321、调节腔;323、放置面;325、支撑面;327、第一支撑部;329、第二支撑部;3292、第三限位部;340、中间仿形单元;341、第一限位部;343、第一子仿形支撑面;360、边缘仿形单元;361、边缘仿形单体;363、包覆部;3632、第二限位部;367、第二子仿形支撑面;400、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快速发展,因OLED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曲、良好的柔韧性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OLED显示面板的诞生为全面屏的设计概念的实施提供了基础,采用边缘具有弧度的曲面保护盖板与柔性的显示面板形成的边缘弯曲的OLED显示面板使得可视面积进一步加大,具有更加优异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目前电子设备发展的一大趋势。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贴合装置示意图。
参阅附图1,显示面板210包括主显示区212及位于主显示区212至少一侧的侧显示区214,保护盖板230包括与主显示区212对应的主保护区,以及与侧显示区214对应的侧保护区,侧保护区位于主保护区的至少一侧且自主保护区弯曲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板230可由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等材料形成,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板230还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萘二甲酸醇酯、聚降冰片烯等材料形成。曲面保护盖板包括多种类型,如侧具有弧面的3D曲面盖板、四周具有弧面的四曲面盖板,与显示面板贴合后形成3D显示装置、四曲面显示装置。
在显示装置200的制造工艺中,需要将显示面板210放置在仿形装置100上,仿形装置100给显示面板210提供支撑,保护盖板230位于盖板支撑台(图中未示出)中,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贴合前需要先对位,使得保护盖板230对应位于仿形装置100正上方,以保证贴合精度。在贴合过程中,对仿形装置100施加向上的力,仿形装置100带动显示面板210向上移动直至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完全贴合。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上述贴合方式对仿形装置100的形状要求很高,如果仿形装置100的形状出现偏差,将导致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在贴合过程中极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了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制作不同形状的仿形装置100依次进行试错,从而挑选出最合适的仿形装置100。但是,一个仿形装置100的制作即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制作多个仿形装置100更是严重影响了测试效率,显著延长了显示装置200的制造周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贴合测试效率的贴合治具300,采用该贴合治具300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具有理想形状的贴合治具300,然后可将该贴合治具300作为样本,根据该贴合治具300的形状批量生产形状相同的仿形装置以满足生产要求,也可将该贴合治具300直接作为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的贴合治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列实施例中,以保护盖板具有主保护区和位于主保护区两侧的侧保护区为例,对贴合治具300的具体构造进行说明,侧显示区214相应位于主显示区212两侧,贴合后主显示区212对应主保护区,形成显示装置的平面显示部分,侧显示区214对应侧保护区,形成显示装置的曲面显示部分。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的形状不限,侧保护区沿周向围绕主保护区的四周,侧显示区214相应可沿周围围绕主显示区212的四周,贴合治具300的形状始终与显示面板210和保护盖板230的形状相匹配。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的示意图。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治具300,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300,贴合治具300包括支撑单元320、中间仿形单元340以及边缘仿形单元360,其中,支撑单元320用于对中间仿形单元340及边缘仿形单元360起到支撑及固定作用,中间仿形单元340以及边缘仿形单元360共同形成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10的仿形支撑面。
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到一实施例中,支撑单元320大致呈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方体状结构,支撑单元320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2中的X方向),支撑单元320的高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2中的Z方向),支撑单元320的长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即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彼此垂直。支撑单元320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放置面323与抵持面325,当支撑单元320放置于工作台上时,支撑单元320的放置面323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接触,抵持面325位于支撑单元320远离工作台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小可调,从而匹配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210。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贴合治具300还包括调节件400(如图3所示),支撑单元320设有用于内嵌调节件400的调节腔321,调节腔321沿第二方向自支撑单元320靠近放置面的一侧延伸至支撑单元320靠近支撑面的一侧,支撑单元320可在位于调节腔321中的调节件的作用下发生可恢复的形变,以改变在预设方向上支撑单元320的尺寸。可选地,调节件400用于调节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当需要增大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时,可在调节腔321中嵌设调节件400,被嵌设的调节件40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调节腔32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在第一方向上撑开支撑单元320以增大支撑单元320的宽度。可以理解,调节件40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的具体数值根据支撑单元320的宽度的增加值选择。
进一步地,调节件400为硬度大于支撑单元320的硬度的块状结构,且调节件400的形状与调节腔321的形状相匹配。可以理解,调节件400的具体形状、材料以及结构不限,可根据设置。
如此,通过在支撑单元320的容纳腔中安装不同尺寸的调节件400,即可灵活调节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如图3所示,较佳地,支撑单元320的放置面323开设有两组调节腔321,两组调节腔32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组调节腔321均包括多个调节腔321,多个调节腔321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组调节件400分别于沿第二方向插设于两组调节腔321,每组调节件400包括间隔设置且一端相互连接的多个调节件400,每个调节件400沿第二方向对应插设于一个调节腔321中。可以理解,调节腔321的数量与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小可调,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单元320包括第一支撑部327与第二支撑部329。其中,第二支撑部329可拆卸地设于第一支撑部327至少一侧且与第一支撑部327相邻,第一支撑部327与第二支撑部329拼接形成抵持面325。
较佳地,支撑单元320包括一个第一支撑部327与两个第二支撑部329,两个第二支撑部329对称位于第一支撑部327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如此,第一支撑部327与其两侧的第二支撑部329共同拼接形成抵持面325,可通过更换一个或两个第二支撑部329实现支撑单元3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327朝向第二支撑部329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第二支撑部329设有与第三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三限位部3292。如此,第三限位部3292可嵌设于第三限位槽内,从而使第二支撑部329牢固地限位于第一支撑部327两侧。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3292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90°转动的“T”型,第三限位槽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与第三限位部3292匹配的呈90°转动的“T”型。如此,第三限位部3292可沿第三方向插入第三限位槽中,第一支撑部327可限制第二支撑部329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第三限位部3292与第三限位槽的形状与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27可与中间仿形单元340一体成型设置,位于第一支撑部327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支撑部329则用于支撑边缘仿形单元3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320由硅胶材料形成,支撑单元320的邵氏硬度为30HA-40HA,优选为35HA,从而在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可发生一定大小的形变改变自身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小。可以理解,形成支撑单元320的材料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选择。
请继续参阅图2,中间仿形单元340大致呈立方体状,中间仿形单元340可拆卸地限位于支撑单元320的支撑面,中间仿形单元340远离支撑单元320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主显示区212的第一子仿形支撑面343。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保护盖板230的主保护区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340安装于支撑单元320上。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中间仿形单元340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显示面板210的主显示区212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中间仿形单元340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横截面呈矩形,包括首尾相接的两条长边与两条短边,两条长边均沿第三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两条短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别连接于两条长边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仿形单元340朝向支撑单元320的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341,支撑单元320朝向中间仿形单元340一侧的支撑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部341匹配的第一限位槽。如此,第一限位部341可嵌设于第一限位槽内,从而使中间仿形单元340限位于支撑单元320上。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中间仿形单元340包括两个第一限位部341,每个第一限位部341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倒置的“T”型,第一限位槽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与第一限位部341匹配的倒置的“T”型。如此,第一限位部341可沿第三方向插入第一限位槽中,支撑单元320可限制中间仿形单元340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第一限位部341与第一限位槽的形状与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仿形单元340由硅胶材料形成,中间仿形单元340的邵氏硬度为30HA-40HA,优选地,中间仿形单元340的硬度小于支撑单元320的硬度而为30HA。如此,中间仿形单元340与显示面板210有更好的贴合度。
请继续参阅图2,边缘仿形单元360可拆卸地限位于支撑单元320的支撑面,且边缘仿形单元360位于中间仿形单元340至少一侧且与中间仿形单元340相邻,边缘仿形单元360远离支撑单元320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侧显示区214的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与中间仿形单元340的第一子仿形支撑面343拼接形成仿形支撑面。
可选地,第一子仿形支撑面343和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平滑过渡,从而形成平滑延伸的仿形支撑面以与显示装置200的形状相匹配。
如此,中间仿形单元340与边缘仿形单元360拼接形成与显示面板210贴合的仿形支撑面以支撑显示面板210。由于中间仿形单元340与边缘仿形单元360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单元320,因此可根据保护盖板230的主保护区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340,并根据侧侧保护区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边缘仿形单元360,因此不同形状的中间仿形单元340与不同形状的边缘仿形单元360可形成不同形状的仿形支撑面进行贴合测试,从而快速获得满足需要的贴合治具300。
具体地,贴合治具300包括两个边缘仿形单元360,两个边缘仿形单元360分别位于中间仿形单元34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与显示面板210的侧显示区214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贴合治具300包括两个边缘仿形单元360,每个边缘仿形单元360均呈条状结构,两个边缘仿形单元360分别与中间仿形单元340的两条长边对应设置。可以理解,边缘仿形单元360的数量与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边缘仿形单元360包括包覆部363与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相对堆叠呈一个整体,包覆部363包覆于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外侧,包覆部363远离支撑单元320的一侧形成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包覆部363可在边缘仿形单体361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形成目标形状。
如此,可根据显示装置200的边缘形状,从多个不同形状、大小的边缘仿形单体361中选择所需的边缘仿形单体361堆叠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这些边缘仿形单体361全部包覆于包覆部363内,从而形成不同形状的边缘仿形单元360以与保护盖板230的边缘匹配。在测试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边缘仿形单元360的整体形状,仅需调整或更换包覆于包覆部363内的边缘仿形单体361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即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可利用多个不同形状、大小的边缘仿形单元360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堆叠以形成不同形状的边缘仿形单元360。
具体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通过粘结剂相互粘接的方式相互堆叠形成一个整体,包覆部363为具有开口且可产生弹性形变的囊状结构,且边缘仿形单体361的刚度大于包覆部363的刚度。如此,边缘仿形单体361对包覆部363起到支撑作用而使包覆部363的形状与边缘仿形单体361的整体形状相适应,包覆部363包覆于边缘仿形单元360外使边缘仿形单元360具有平滑的外表面以与显示面板210的侧显示区214的形状相适应。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从而可形成不同曲率的弧形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沿第二方向依次堆叠。在另一实施例中,部分边缘仿形单体361沿第一方向堆叠,其余部分边缘仿形单体361沿第二方向依次堆叠。可以理解,边缘仿形单体361的堆叠排列方式不限,可根据待贴合的保护盖板230的边缘的形状选择不同数量及形状的边缘仿形单体361以不同的方式相互堆叠。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边缘仿形单元360可仅包括边缘仿形单体361,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堆叠设置并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多个边缘仿形单体361远离支撑单元320的一侧表面拼接形成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
进一步地,边缘仿形单元360朝向支撑单元320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部3632,支撑单元320和/或中间仿形单元340朝向边缘仿形单元36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限位部365匹配的第二限位槽。如此,第二限位部3632可嵌设于第二限位槽内,从而使边缘仿形单元360限位于支撑单元320和/或边缘仿形单元360。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边缘仿形单元360包括两个第二限位部3632。其中一个第二限位部3632设于边缘仿形单元360接触支撑单元320的表面,且该第二限位部3632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倒置的“T”型,开设于支撑单元320的支撑面的第二限位槽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也呈与第二限位部3632匹配的倒置的“T”型;另一个第二限位部3632设于边缘仿形单元360接触中间仿形单元340的表面,且该第二限位部3632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呈转动90°的“T”型,开设于中间仿形单元340接触边缘仿形单元360的表面的第二限位槽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纵截面也呈与第二限位部3632匹配的转动90°的“T”型。
如此,边缘仿形单元360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632可沿第三方向分别插入支撑单元320与中间仿形单元340开设的第二限位槽中,因此支撑单元320可限制边缘仿形单元360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移动,中间仿形单元340则与第二限位部3632紧密贴合以使第一仿形支撑与第二仿形支撑面之间的间隙在预设范围以内。可以理解,第二限位部3632与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与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也可择一地开设于支撑单元320或中间仿形单元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仿形单元360由硅胶材料形成,包覆部363的邵氏硬度为30HA,边缘仿形单体361的邵氏硬度为35HA,且包覆部363的厚度为2cm-3cm。如此,边缘仿形单体361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以限定包覆部363的形状,包覆部363则使边缘仿形单元360的表面平滑延伸,从而与显示面板210有更好的贴合度。
上述贴合治具300在贴合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根据保护盖板230的主保护区的形状选择相应的中间仿形单元340,根据侧保护区的形状选择合适的边缘仿形单体361相互堆叠后包覆在包覆部363中形成边缘仿形单元360,然后将中间仿形单元340与边缘仿形单元360安装在支撑单元320上进行贴合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中间仿形单元340形成的第一子仿形支撑面343的形状与保护盖板230的主保护区形状相适应,边缘仿形单元360的第二子仿形支撑面367的形状与侧保护区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实现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的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如果显示面板210与保护盖板230之间产生的气泡数量超过限定值,则根据具体情况更换中间仿形单元340和/或调整边缘仿形单元360的形状。
其中,调整边缘仿形单元360的方式可为整体更换所有的边缘仿形单体361,或利用至少部分取出的边缘仿形单体361重新堆叠。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不同大小、形状的包覆部363,从而根据需要对应选择不同的包覆部363包覆边缘仿形单体361。
上述贴合治具300,可根据待贴合的保护盖板230的形状选择不同的中间仿形单元340与边缘仿形单元360安装于支撑单元320上形成不同形状的仿形支撑面,从而可快速调整贴合治具300的形状,进而快速得到所需的仿形装置的形状,进而省略了制作仿形装置的大量时间,同时保证了贴合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包括:
支撑单元;
中间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单元一侧;及
边缘仿形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单元设有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边缘仿形单元位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相邻以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拼接形成仿形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仿形单元具有第一子仿形支撑面,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具有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所述第一子仿形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拼接形成所述仿形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仿形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多个边缘仿形单体;
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堆叠设置以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
堆叠设置的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及
包覆部,所述包覆部包覆于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外侧以形成所述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边缘仿形单体的刚度大于所述包覆部的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或
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依次堆叠;或
部分所述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堆叠,其余部分所述边缘仿形单体沿第二方向依次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中间仿形单元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中间仿形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和/或所述中间仿形单元朝向所述边缘仿形单元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所述边缘仿形单元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调节件;
所述支撑单元设有用于内嵌所述调节件的调节腔,所述支撑单元可在位于所述调节腔中的所述调节件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调节在预设方向上所述支撑单元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少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拼接形成支撑所述中间仿形单元与所述边缘仿形单元的抵持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10.一种边缘仿形单元,用于显示面板和保护盖板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仿形单元包括:
多个边缘仿形单体,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相互堆叠;
包覆部,包覆于所述多个边缘仿形单体外,所述包覆部形成第二子仿形支撑面。
CN202010332251.5A 2020-04-24 2020-04-24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Active CN111554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2251.5A CN111554811B (zh) 2020-04-24 2020-04-24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2251.5A CN111554811B (zh) 2020-04-24 2020-04-24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811A true CN111554811A (zh) 2020-08-18
CN111554811B CN111554811B (zh) 2023-10-24

Family

ID=7200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2251.5A Active CN111554811B (zh) 2020-04-24 2020-04-24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48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22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2289189A (zh) * 2020-10-27 2021-01-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仿形治具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382202A (zh) * 2020-11-23 2021-02-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仿形器具和仿形装置
CN114822253A (zh) * 2022-04-25 2022-07-29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形治具及贴合装置
CN115107344A (zh) * 2021-03-23 2022-09-27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7951A (zh) * 2015-08-10 2015-11-18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盖板的组焊装置及方法
CN206882466U (zh) * 2017-05-25 2018-01-16 芜湖诚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支架整形装置
CN207895780U (zh) * 2018-02-11 2018-09-2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治具
CN108973303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及贴合方法
CN208674145U (zh) * 2018-08-17 2019-03-29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热压封装装置
CN109878188A (zh) * 2019-04-04 2019-06-14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合设备的真空腔体组件
CN110065226A (zh) * 2019-04-02 2019-07-30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仿形机构及设有其的贴合设备
CN209813104U (zh) * 2019-03-29 2019-12-20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形pad的弧面角度填充治具
CN110667095A (zh) * 2019-09-29 2020-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胶治具组件及贴合方法
CN110696469A (zh) * 2019-11-22 2020-01-17 深圳市劲拓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玻璃的贴合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7951A (zh) * 2015-08-10 2015-11-18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盖板的组焊装置及方法
CN206882466U (zh) * 2017-05-25 2018-01-16 芜湖诚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支架整形装置
CN207895780U (zh) * 2018-02-11 2018-09-2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治具
CN108973303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及贴合方法
CN208674145U (zh) * 2018-08-17 2019-03-29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热压封装装置
CN209813104U (zh) * 2019-03-29 2019-12-20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形pad的弧面角度填充治具
CN110065226A (zh) * 2019-04-02 2019-07-30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仿形机构及设有其的贴合设备
CN109878188A (zh) * 2019-04-04 2019-06-14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合设备的真空腔体组件
CN110667095A (zh) * 2019-09-29 2020-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胶治具组件及贴合方法
CN110696469A (zh) * 2019-11-22 2020-01-17 深圳市劲拓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玻璃的贴合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22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2289189A (zh) * 2020-10-27 2021-01-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仿形治具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382202A (zh) * 2020-11-23 2021-02-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仿形器具和仿形装置
CN115107344A (zh) * 2021-03-23 2022-09-27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4822253A (zh) * 2022-04-25 2022-07-29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形治具及贴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811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4811A (zh) 边缘仿形单元及贴合治具
TWI603823B (zh) 複合終端效應器及用於製作終端效應器的方法
EP2845260B1 (en) Fuel cell stack assembly
US10158064B2 (en) Diaphragm actua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aphragm actuator
CN102458788A (zh) 模具系统和操作所述系统的方法
US20160131275A1 (en) Seat valve
CN101404333A (zh) 用于制造五层膜电极组件的加热加压装配架
CN110667095B (zh) 硅胶治具组件及贴合方法
KR102184530B9 (ko) 가교형 공중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분자막, 상기 고분자막을 포함하는 음이온 교환막, 상기 음이온 교환막을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및 상기 가교형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JP2023530763A (ja) 光起電力セルの適合した位置決めを含む湾曲した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9845022A (zh) 用于检查二次电池的质量的夹具装置
EP2012291B1 (en) Electromechanical relief display
EP3731003A1 (en) Protective film for a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the protective film
CN103149662B (zh) 反射镜粘接方法及反射镜粘接装置
CN216133605U (zh) 一种柔性屏结构
CN112903432B (zh) 一种牙科膜片弹性回复测试装置
JP7025549B2 (ja) 2d二脚曲げ設計マウント技術、および実行方法
CN207918818U (zh) 一种基于可调节夹具的培养基存放装置
US9395315B2 (en) Lens module testing device
CN220263810U (zh) 一种用于继电器产品包装的eps泡沫塑料托盘
US20130161476A1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fans
CN219575990U (zh) Fpc连接器、笔记本电池组及笔记本
CN220534971U (zh) 一种用于侧立面和异型面的绝缘热覆膜装置
CN208767084U (zh) 一种贴醋酸布和泡棉的治具
CN116547822A (zh) 用于层压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