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1018B - 物料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料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1018B
CN111531018B CN202010378843.0A CN202010378843A CN111531018B CN 111531018 B CN111531018 B CN 111531018B CN 202010378843 A CN202010378843 A CN 202010378843A CN 111531018 B CN111531018 B CN 111531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ushing
die
assembly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88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1018A (zh
Inventor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unli Corrugated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unli Corrugated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unli Corrugated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unli Corrugated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88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1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1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1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1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1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20Applications of drives for reducing noise or 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20Storage arrangements; Piling or unpiling
    • B21D43/22Devices for piling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加工设备。冲模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推料组件,片材放置于下模组件上并位于成型腔内。通过上模组件的驱动件能够带动冲模在成型腔内移动,冲裁片材。完成冲裁后,使得推料组件在成型腔内移动,并将冲裁后的片材由成型腔推至出料腔,避免影响冲模的下一次冲裁,提高冲裁效率。同时避免了冲裁后的片材自由脱落至出料腔,而需要增加出料腔的尺寸,导致出料腔内的片材堆叠不整齐,影响后续装盒工序,增加整理工序。同时由于通过推料组件使得冲裁后的片材稳定地由成型腔进入到出料腔内,进而避免冲裁后片材滞留在成型腔,方便对冲裁后的片材进行更加准确地记数,进一步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Description

物料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物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通过模具进行冲裁成型的过程中,当将片材冲裁成型后,片材往往利用自身重力或冲裁过程中的冲裁冲击力从模具中的脱离,进而导致冲裁后的片材脱落不稳定,导致冲裁片材容易滞留在模具中,进而影响下一片片材的冲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冲裁质量的物料加工设备。
一种冲模机构,所述冲模机构包括: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冲模及驱动件,所述冲模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形成有成型腔及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的出料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冲模在成型腔内移动;及
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能够由所述成型腔移动至所述出料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模上形成有推料腔,所述推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推料腔内,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能够由所述推料腔伸入所述成型腔与所出料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模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冲模并列设置,且所述冲模均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成型腔的数量与所述冲模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冲模对应一所述成型腔,或者所述成型腔的数量一个,所述冲模均能够在所述成型腔内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冲模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冲模上均开设有所述推料腔,每一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能够对应穿设于一所述推料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冲模上,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由所述推料腔伸入所述成型腔与所述出料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件及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料件上,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组件上还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进料通道朝向所述成型腔的方向与所述出料腔朝向所述成型腔的方向相交。
一种物料加工设备,所述物料加工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冲模机构。
上述物料加工设备在使用时,将待冲裁的片材放置于下模组件上,使得待冲裁的片材位于成型腔内。启动上模组件的驱动件,由于驱动件与冲模相连接,进而通过驱动件能够带动冲模在成型腔内移动,冲裁位于成型腔的片材。当完成片材的冲裁后,使得推料组件在成型腔内移动,并由成型腔移动至出料腔,进而将冲裁后的片材推动至出料腔,避免冲裁后的片材停留在成型腔内影响冲模的下一次冲裁,有效提高冲模冲裁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冲裁后的片材自由脱落至出料腔,而需要增加出料腔的尺寸,导致出料腔内的片材堆叠不整齐,影响后续装盒工序,增加整理工序。同时由于通过推料组件使得冲裁后的片材稳定地由成型腔进入到出料腔内,进而避免冲裁后片材滞留在成型腔,方便对冲裁后的片材进行更加准确地记数,进一步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省略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冲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冲模机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冲模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装盒机构与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装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装盒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物料加工设备,100、输送机构,110、推动件,112、推杆,114、推动源,120、上料件,122、上料槽,124、上料源,126、限位件,130、运送件,132、运送槽,200、冲模机构,210、上模组件,211、冲模,212、驱动件,213、第一联动件,2132、第一联动杆,2134、第一调节杆,2136、第一调节孔,214、第一安装件,215、滑动件,216、推料腔,220、下模组件,221、成型腔,222、出料腔,223、导向件,2232、导向孔,224、下模本体,225、配合腔,226、进料通道,230、推料组件,231、推料件,232、第二联动件,233、第二联动杆,234、第二调节杆,235、第二调节孔,236、第二安装件,300、装盒机构,310、支撑组件,312、第一导向槽,314、弹性件,316、支撑件,320、压料组件,322、第二导向槽,324、压板,326、第二动力源,330、推送组件,332、第一导向部,334、第二导向部,336、推送杆,338、第一动力源,400、机架,500、上料机构,510、上料组件,512、第一压板,514、第二压板,520、收料组件,522、张紧辊轮,20、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物料加工设备10,能够用于片材的加工成型,且至少加工成型效率高,片材成型质量稳定。具体地,物料加工设备10包括输送机构100、冲模机构200、装盒机构300、机架400及上料机构500。其中,上料机构500用于将需要冲裁的物料输送至冲模机构200,冲模机构200用于冲裁片材,输送机构100用于将包装盒20(如图9所示)输送至冲模机构200的一侧,通过装盒机构300能够将冲裁后的片材装入到包装盒2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加工设备10还可以仅包括冲模机构200,通过冲模机构200实现片材的冲裁后,使得片材运送到其他工序继续进行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材还可以为其他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00、冲模机构200、装盒机构300及上料机构500均设置于机架400上,通过机架400方便安装支撑输送机构100、冲模机构200、装盒机构300及上料机构500。
请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00包括推动件110、上料件120及运送件130,所述运送件130形成有运送槽132,所述运送槽132用于设置包装盒20。所述上料件120上形成上料槽122,所述上料槽122用于容纳包装盒20,所述推动件110设置于所述运送件130的一侧,所述上料件120能够移动至所述运送件130与所述推动件110之间,以使所述上料槽122与所述运送槽132相连通。所述推动件110能够伸入所述上料槽122内,并向朝向所述运送件130的方向推动,以便于将所述上料槽122内的包装盒20推入到运送槽13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00还可以仅包括运送件130,只要能够实现包装盒20的运送即可。
上述输送机构100在使用时,将包装盒20设置于上料件120的上料槽122内,上料件120带动包装盒20移动至推动件110与运送件130之间,使得上料槽122与运送槽132相连通。通过推动件110将上料槽122内的包装盒20推入到运送件130的运送槽132内。且通过推动件110推动包装盒20由上料槽122移动至运送槽132内时,能够推动运送槽132内的包装盒20移动上料槽122内容纳的包装盒20数量的距离,实现包装盒20在运送件130的移动,方便后续装盒工序。通过设置输送机构100能够有效控制包装盒20的运送速度及运送数量,提高后续装盒的效率。
一实施例中,上料槽122内能够设置一个包装盒20,进而能够实现推动件110单次只推动一个包装盒20上料。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料槽122内还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包装盒20,至少两个包装盒20并列设置,有效提高包装盒20的上料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后续冲模机构200对片材冲裁的数量及装盒机构300进行选择,以使上料槽122内设置的包装盒20的数量与装盒机构300单次装盒的数量相匹配。
一实施例中,推动件110包括推杆112及推动源114,推杆112连接于推动源114朝向运送件130的一侧,推动源114用于驱动推杆112向朝向运送件130的方向推动。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源114为气缸,通过气缸推动推杆112向朝向运送件130的方向推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动源114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的传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推杆112的移动即可。
一实施例中,上料件120包括上料源124及限位件126,上料槽122开设于限位件126上,限位件126设置于上料源124朝向运送件130的方向。上料源124用于驱动限位件126移动至推动件110与运送件130之间。具体地,上料源124用于驱动限位件126移动至推杆112与运送件1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源124为气缸,通过气缸推动限位件126移动至推杆112与运送件13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料源124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的传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限位件126的移动即可。
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00还包括震料盘(图未示),震料盘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与上料槽122相对应连通。在使用时,包装盒20设置于震料盘内进行整理,包装盒20能够由出料口移动至上料槽122内。进一步通过上料源124驱动限位件126带动包装盒20移动至推动件110与运送件130之间,推动件110将上料槽122内的包装盒20推动至运送件130上,实现包装盒20的上料。上料源124驱动限位件126进一步移动至与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方便震料盘内的下一个包装盒20进入到上料槽122,进而方便下一次包装盒20的上料。
请参阅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冲模机构200包括上模组件210、下模组件220及推料组件230。上模组件210包括冲模211及驱动件212,冲模211与驱动件212相连接;下模组件220上形成有成型腔221及与成型腔221相连通的出料腔222,驱动件212用于驱动所述冲模211在成型腔221内移动;所述推料组件230能够由所述成型腔221移动至所述出料腔222。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还可以省略。
上述冲模机构200在使用时,将待冲裁的片材放置于下模组件220上,使得待冲裁的片材位于成型腔221内。通过驱动件212带动冲模211在成型腔221内移动,冲裁位于成型腔221的片材。当完成片材的冲裁后,使得推料组件230在成型腔221内移动,并由成型腔221移动至出料腔222,进而将冲裁后的片材推动至出料腔222,避免冲裁后的片材停留在成型腔221内影响冲模211的下一次冲裁,有效提高冲模211冲裁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冲裁后的片材自由脱落至出料腔222,而需要增加出料腔222的尺寸,导致出料腔222内的片材堆叠不整齐,影响后续装盒工序,增加整理工序。同时由于通过推料组件230使得冲裁后的片材稳定地由成型腔221进入到出料腔222内,进而避免冲裁后片材滞留在成型腔221,方便对冲裁后的片材进行更加准确地记数,进一步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出料腔222贯穿下模本体220的一侧壁,运送件130位于出料腔222贯穿下模本体220的一侧,以使运送槽132与出料腔222相对应连通,以便于冲裁后的片材由出料腔222装入到运送槽132的包装盒20内,实现装盒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上模组件210还包括第一联动件213,第一联动件2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冲模211上,第一联动件213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驱动件212,驱动件212用于驱动第一联动件213的另一端围绕驱动件212的转动轴线转动。由于第一联动件213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驱动件212,进而当驱动件212驱动第一联动件213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联动件213的一端移动,以带动第一联动件213一端上的冲模21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的移动,实现对片材的冲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213还可以省略,驱动件212直接驱动冲模21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移动,实现对片材的冲裁。
具体地,第一联动件213包括第一联动杆2132及第一调节杆2134,第一调节杆213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冲模211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联动杆2132的一端上。第一联动杆2132的另一端偏心设置于驱动件212上。第一调节杆2134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一联动杆2132的一端的连接位置可调节。便于第一联动件213能够根据实际冲模211相对下模组件220移动距离或冲模211的位置,调节第一联动杆2132与第一调节杆2134的位置,降低冲模211与下模组件220的安装误差,提高冲裁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调节杆2134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2136,第一调节孔2136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冲模211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联动杆213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调节孔2136相对应连通。通过连接螺钉穿设于第一调节孔2136与第一安装孔以使第一调节杆2134与第一联动杆2132固定连接,且由于第一调节孔2136的长度方向与冲模211的移动方向一致,进而便于调节第一联动杆2132与第一调节杆2134的位置,便于使得第一联动件213适应冲模211与驱动件212之间距离,降低冲模211与下模组件220的安装误差,提高冲裁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2136还可以开设于第一联动杆2132的一端上,第一调节杆2134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2136为两个,两个第一调节孔2136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与第一调节孔2136的数量相匹配,每一第一安装孔与一第一调节孔2136相对应连通。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调节孔2136,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联动杆2132与第一调节杆2134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2136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实现第一联动杆2132与第一调节杆2134的连接即可。
一实施例中,上模组件21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214,冲模211设置于第一安装件214上,第一安装件214连接于第一联动件213上。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件214进一步方便冲模211与第一联动件213的安装连接。
一实施例中,冲模21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冲模211并列设置,且冲模211均连接于驱动件212上。具体地,冲模211均设置于第一安装件214上,进而通过第一安装件214方便不同的冲模211均连接于第一联动件213上,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在使用时,通过驱动件212能够同时驱动不同的冲模211同时冲裁片材,有效提高冲模211冲裁片材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冲模211为四个,四个冲模211并列设置,并均能够在成型腔221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冲模21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两个等其他数目个。
可选地,成型腔221的数量一个,所有冲模211均能够在该成型腔221内移动。具体地,出料腔222的数量与冲模211的数量相对应,出料腔222均与成型腔221相连通。进而便于对应的冲模211冲裁的片材能够堆叠至对应的出料腔222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型腔221的数量还可以与冲模211的数量相对应,每一冲模211对应一成型腔221。具体地,出料腔222的数量与成型腔221的数量相对应,每一出料腔222与一出料腔222相对应连通。进而便于对应的成型腔221内的片材能够堆叠至对应的出料腔222。
可选地,上模组件210还包括滑动件215,滑动件215设置于第一安装件214上,第一安装件214通过滑动件215能够相对于机架400移动,且第一安装件214的移动方向与冲模211的移动方向一致。通过设置滑动件215能够进一步提高冲模21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冲裁片材的稳定性。
如图5及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冲模211上形成有推料腔216,推料腔216与成型腔221相连通,推料组件230的一端穿设于推料腔216内,推料组件230的一端能够由推料腔216伸入成型腔221与出料腔222内。在使用时,当冲模211完成对片材的冲裁后,推料组件230的一端能够在推料腔216内移动,并由推料腔216移动至成型腔221内,将冲裁后的片材推至出料腔222内。通过在冲模211上开设推料腔216能够为推料组件230提供移动空间,方便推料组件230推动冲裁后的片材。
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与冲模211还可以并列设置,当冲模211完成对片材的冲裁后,并由成型腔221内移出,推料组件230的一端伸入到成型腔221内,并将成型腔221内片材推至出料腔222。
一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件212,驱动件212用于带动推料组件230的一端由推料腔216伸入成型腔221与出料腔222内。通过驱动件212同时驱动冲模211与推料组件230,避免增加驱动件212的数量而增加驱动成本。同时由于推料组件230的移动方向与冲模211的移动方向一致,进而便于通过驱动件212实现同时驱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还可以通过单独的驱动件212驱动,进而便于实现推料组件230的单独控制。
一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包括推料件231及第二联动件232,第二联动件2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推料件231上,第二联动件232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驱动件212,驱动件212用于驱动第二联动件232的另一端围绕驱动件212的转动轴线转动。由于第二联动件232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驱动件212,进而当驱动件212驱动第二联动件23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联动件232的一端移动,以带动第二联动件232一端上的推料件23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移动,实现对片材的推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32还可以省略,驱动件212直接驱动推料件23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移动,实现对片材的推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213与驱动件212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联动件232与驱动件212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由于第二联动件232与驱动件212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较大,进而推料组件230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的移动距离大于冲模211相对于下模组件220的移动距离。在驱动件212同时驱动冲模211与推料组件230移动时,由于推料组件230比冲模211移动的距离大,推料组件230能够有效将成型腔221内冲裁后的片材推至出料腔222,提高推动片材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32包括第二联动杆233及第二调节杆234,第二调节杆23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推料件231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联动杆233的一端上。第二联动杆233的另一端偏心设置于驱动件212上。第二调节杆234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二联动杆233的一端可调节位置,进而能够根据实际推料件231相对下模组件220移动距离或推料件231的位置,调节第二联动杆233与第二调节杆234的位置,以便于适应驱动件212与推料件23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降低推料件231与下模组件220的安装误差,提高推动片材移动至出料腔222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调节杆234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调节孔235,第二调节孔235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推料件231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二联动杆233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调节孔235相连通。通过连接螺钉穿设于第二调节孔235与第二安装孔以使第二调节杆234与第二联动杆233固定连接,且由于第二调节孔235的长度方向与推料件231的移动方向一致,进而能够调节第二联动杆233与第二调节杆234的位置,以便于降低推料件231与下模组件220的安装误差,提高推动片材移动至出料腔222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孔235还可以开设于第二联动杆233的一端上,第二调节杆234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孔235为两个,两个第二调节孔235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与第二调节孔235的相匹配,每一第二安装孔与一第二调节孔235相对应连通。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调节孔235,能够有效提高第二联动杆233与第二调节杆234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孔235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实现第二联动杆233与第二调节杆234的连接即可。
一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还包括第二安装件236,推料件231设置于第二安装件236上,第二安装件236连接于第二联动件232上。通过设置第二安装件236进一步方便推料件231与第二联动件232的安装连接。
一实施例中,推料组件230的数量与冲模211的数量相对应,每一冲模211上均开设有一推料腔216,每一推料组件230的一端能够对应穿设于一推料腔216内。进而能够方便实现每一冲模211冲裁的片材均能够通过推料组件230推动至出料腔222内。
具体地,推料件23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推料件231并列设置,且推料件231均设置于驱动件212上,每一推料件231对应穿设于一冲模211的推料腔216内。进一步地,推料件231均设置于第二安装件236上,进而通过第二安装件236方便不同的推料件231均连接于第二联动件232上,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在使用时,驱动件212能够同时驱动不同的推料件231同时推动片材,有效提高推料件231推动片材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推料件231为四个,四个推料件231并列设置,推料腔216的数量与推料件231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推动件110对应穿设于一推料腔216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料件231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冲模211的数量进行设定,例如为一个、两个等其他数目个。
一实施例中,下模组件220包括导向件223及下模本体224,成型腔221与出料腔222均开设于下模本体224上,导向件223设置于下模本体224朝向上模组件210的一侧。导向件223上开设有导向孔2232,导向孔2232与成型腔221相连通,导向孔2232的尺寸与冲模211横截面的尺寸相匹配。冲模211能够穿过导向孔2232并穿设于成型腔221内。通过设置导向件223能够进一步提高冲模211相对于下模本体224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冲模211冲裁片材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出料腔222位于成型腔221的下方,导向件223设置于成型腔221背向于出料腔222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件223还可以省略。
具体地,下模本体224朝向上模组件210的一侧开设有配合腔225,配合腔225与成型腔221相连通,导向件223设置于配合腔225内,以使导向孔2232与成型腔221相连通。通过设置配合腔225能够提高导向件223在下模本体224上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导向件223对冲模211导向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导向孔2232的数量与冲模211的数量相一致,每一冲模211能够对应穿设于一导向孔2232,有效提高导向件223对冲模211的导向作用。
一实施例中,成型腔221内设置有模芯,冲模211伸入成型腔221内能够与模芯相配合,冲裁片材。模芯的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冲裁的片材的形状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模芯上开设有模孔,模孔的数量与冲模211的数量相对应,每一冲模211能够对应穿设于一模孔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模芯还可以省略,冲模211直接与成型腔221配合并对片材进行冲裁。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组件220上还形成有进料通道226,进料通道226与成型腔221相连通,出料腔222进料通道226分别位于成型腔221的相对两侧。通过设置进料通道226方便片材由进料通道226输送至成型腔221内,进而便于通过冲模211对片材进行冲裁。具体地,进料通道226朝向所述成型腔221的方向与所述出料腔222朝向所述成型腔221的方向相交。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通道226朝向成型腔221的方向为片材的输送方向,成型腔221朝向出料腔222的方向为冲裁后片材的出料方向。通过将片材的输送方向与出料方向不同向设置,避免片材的输送过程与片材的出料过程相互干扰。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5,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500设置于进料通道226的一侧,上料机构500用于向进料通道226输送物料。利用上料机构500能够有效将物料输送至进料通道226,进而方便冲模机构200的冲裁。
具体地,进料通道226贯穿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两侧,上料机构500包括上料组件510及收料组件520,上料组件510与收料组件520分别位于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两侧,上料组件510用于输送片材至进料通道226,收料组件520用于将冲模机构200冲裁后的废料进行收集,进一步避免废料影响冲模211对片材的冲裁。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通道226开设于下模本体224上,且进料通道226贯穿下模本体224相背对的两侧。在输送片材时,上料组件510将片材由下模本体224一侧的进料通道226输送至成型腔221内。通过冲模211将成型腔221内的片材进行冲裁后,片材的废料能够由下模本体224相背对的另一侧的进料通道226移出成型腔221,通过收料组件520收集,以便于新的未冲裁的片材移动至成型腔221内,能够有效避免废料在成型腔221内残留而影响下一次的冲裁,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片材的冲裁效率。
一实施例中,上料组件510包括第一压板512及与第一压板512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板514,片材能够穿设于第一压板512与第二压板514之间。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冲模机构200用于冲裁的物料为片材,进而通过第一压板512与第二压板514在片材进入到进料通道226内之前,将片材压平,提高冲模211冲裁片材的质量。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料组件510还可以根据物料的形态进行设置,以便于物料适应冲模机构200即可。
一实施例中,收料组件520包括张紧辊轮522及收料轮,冲裁后的废料能够通过张紧辊轮522绕设于收料轮上。通过设置收料轮有效实现废料的收集,通过设置张紧辊轮522能够有效张紧废料,避免了废料在成型腔221内堆积而影响冲模机构200对片材的冲裁。
请参阅图1、图2及图9,一实施例中,出料腔222贯穿所述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两侧,装盒机构300与输送机构100分别位于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两侧,装盒机构300能够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使用时,通过装盒机构300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进而能够有效将出料腔222内的物料由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另一推出,并推入输送机构100上的包装盒20内,实现物料的装盒。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通道226位于出料腔222的上方,上料机构500位于装盒机构300的上方。避免了上料机构500的上料过程与装盒机构300的装盒过程相互干扰,有效提高上料效率及装盒效率。
请参阅图7至图9,一实施例中,装盒机构300包括支撑组件310、压料组件320及推送组件330,支撑组件310用于支撑物料;压料组件320能够相对于支撑组件310移动,以使压料组件320位于支撑组件310的上方,并与支撑组件310相对间隔设置;推送组件330设置于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之间,推送组件330能够在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之间相对于支撑组件310移动,推送组件330朝向支撑组件310的一侧通过第一导向部与第一导向槽相配合于支撑组件310上。在本实施例中,物料为片材,多个片材能够堆叠在支撑组件3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需要装盒的物料。
上述装盒机构300在使用时,待装盒的物料堆叠在支撑组件310上,使得压料组件320相对于支撑组件310移动,进而使得物料被限制在压料组件320与支撑组件310之间,避免物料在装盒的过程中出现歪斜等情况影响装盒稳定性及装盒效率。驱动推送组件330在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之间移动,将支撑组件310上的物料推入到包装盒20内。同时由于推送组件330朝向支撑组件310的一侧通过第一导向部与第一导向槽相配合于支撑组件310上,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推送组件330在推送物料的过程中移动方向的稳定,避免物料在推动过程中与包装盒20发生错位,影响装盒效率。另一方面,尤其是针对片状的物料进行装盒时,片状的物料可以堆叠在支撑组件310上,通过第一导向部与第一导向槽的配合,有效将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之间的物料推入到包装盒20内,避免靠近支撑组件310的片状物料残留,进一步提高装盒的稳定性及装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332设置于推送组件330朝向支撑组件310的一侧,第一导向槽312开设于支撑组件310上,第一导向部332穿设于第一导向部332内并能够在第一导向部332内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332还可以设置于支撑组件310上,第一导向槽312开设于推送组件330朝向支撑组件310的一侧。
一实施例中,推送组件330朝向压料组件320的一侧通过第二导向部与第二导向槽配合于压料组件320上,第一导向部332与第二导向部的导向方向相同。通过第二导向部与第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推送组件330在推送物料的过程中移动方向的稳定,避免物料在推动过程中相对于包装盒20发生错位,影响装盒效率。同时,针对堆叠的片材进行装盒时,进一步通过第二导向部与第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有效将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之间的全部片材推入到包装盒20内,避免靠近支撑组件310或压料组件320的片材残留在支撑组件310上,更进一步提高装盒的稳定性及装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334设置于推送组件330朝向压料组件320的一侧,第二导向槽322开设于压料组件320上,第二导向部334穿设于第二导向槽322内并能够在第二导向槽322内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334还可以设置于压料组件320上,第二导向槽322开设于推送组件330朝向压料组件320的一侧。
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10包括弹性件314及支撑件316,支撑件316用于支撑物料,弹性件314设置于支撑件316背向于压料组件320的一侧。由于物料堆叠在支撑件316上,进而通过弹性件314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弹性支撑,避免压料组件320压设在物料上,或者推料组件230推动在物料上后,将物料压坏,有效保护物料。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14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14还可以由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6至图9,一实施例中,出料腔222贯穿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两侧,支撑组件310设置于出料腔222背向于成型腔221的一侧,推送组件330能够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内。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冲模机构200能够冲裁片材,冲裁后的片材堆叠在出料腔222内,并设置于支撑组件310上,利用支撑组件310支撑片材。通过推送组件330伸入到出料腔222内,进而能够将出料腔222内的片材由所述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另一侧推出,并推入到包装盒20中,实现冲裁后的片材的装盒。
一实施例中,推送组件330包括推送杆336及第一动力源338,第一动力源338用于驱动推送杆336相对于支撑组件310在支撑组件310与压料组件320移动。具体地,第一动力源338用于驱动推送杆336在出料腔222内移动。通过第一动力源338驱动推送杆336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内,并将片材由下模组件220相背对的另一侧推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38为气缸,通过气缸推动推送杆336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38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的传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压推送杆336的移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推送组件3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推送组件330并列设置于支撑组件310与压板组件之间。具体地,推送杆33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推送杆336均连接于第一动力源338上,进而能够利用一第一动力源338实现不同的推送杆336的同时移动,实现不同推送杆336推送的不同的物料的同时装盒。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38的数量与推送杆336的数量还可以一致,每一推送杆336通过一第一动力源338驱动推送。
在本实施例中,推送杆336的数量与冲模211的数量相一致,每一推送杆336对应能够推送一冲模211冲裁的片材,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片材装盒的效率。其中出料腔222的数量可以与冲模211的数量相一致,以使每一推送杆336能够对应穿设于一出料腔22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推送杆336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出料腔222的数量为一个,推送杆336能够对应穿设于该出料腔222内。
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10的数量与推送组件330的数量相一致,支撑组件310之间并列设置,每一推送组件330通过至少一第一导向部332与第一导向部332相配合于一支撑组件310上。通过设置不同的支撑组件310能够提高对不同冲模211冲裁的片材的支撑。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1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冲模211冲裁的所有片材均能够堆叠在该支撑组件310上。
一实施例中,压料组件320与推送组件330的移动方向一致,压料组件320能够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内。能够避免压料组件320干扰推料组件230的移动,同时仅通过出料腔222即可实现压料组件320的移动,能够有效简化下模组件220及装盒机构300的结构。
一实施例中,出料腔222与成型腔221的连通处形成有限位槽,压料组件320能够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插设于限位槽内。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进一步提高压料组件320在出料腔222内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将片材限制在压料组件320与支撑组件310之间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压料组件320包括压板324及第二动力源326,第二动力源326用于驱动压板324相对于支撑组件310移动,以使压板324位于支撑组件310的上方。具体地,第二动力源326用于驱动压板324在出料腔222内移动。通过第二动力源326驱动压板324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伸入出料腔222内,并将片材限制在压板324与支撑组件3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326为气缸,通过气缸推动压板324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326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的传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压板324的移动即可。
具体地,压板324能够由下模组件220的一侧插设于限位槽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为燕尾槽,压板324横截面的尺寸与限位槽的尺寸相匹配,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压板324在限位槽内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压板324压料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加工设备包括冲模机构、输送机构和装盒机构,所述冲模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冲模、驱动件及第一联动件,所述冲模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冲模上,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转动;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导向件及下模本体,所述下模本体上形成有成型腔及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的出料腔,所述下模本体上还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与所述进料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成型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本体朝向所述上模组件的一侧,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通过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导向孔的尺寸与所述冲模横截面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冲模穿过所述导向孔及所述进料通道并在所述成型腔内移动;
所述冲模上形成有推料腔,所述推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推料腔内,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能够由所述推料腔伸入所述成型腔与所出料腔内;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件及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料件上,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偏心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转动;所述推料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由所述推料腔伸入所述成型腔与所述出料腔内;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推动件、上料件及运送件,所述运送件形成有运送槽,所述运送槽用于设置包装盒,所述上料件上形成上料槽,所述上料槽用于容纳包装盒,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运送件的一侧,所述上料件能够移动至所述运送件与所述推动件之间,以使所述上料槽与所述运送槽相连通,所述推动件能够伸入所述上料槽内,并向朝向所述运送件的方向推动,以便于将所述上料槽内的包装盒推入到运送槽内;及
所述出料腔贯穿所述下模组件相背对的两侧,所述装盒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下模组件相背对的两侧,所述装盒机构能够由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伸入出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冲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滑动件能够用于相对机架移动,且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冲模的移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冲模并列设置,且所述冲模均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的数量与所述冲模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冲模对应一所述成型腔,或者所述成型腔的数量一个,所述冲模均能够在所述成型腔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冲模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冲模上均开设有所述推料腔,每一所述推料组件的一端能够对应穿设于一所述推料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及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冲模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端偏心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的连接位置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冲模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朝向所述上模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配合腔内,以使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联动杆及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料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另一端偏心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
CN202010378843.0A 2020-05-07 2020-05-07 物料加工设备 Active CN111531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8843.0A CN111531018B (zh) 2020-05-07 2020-05-07 物料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8843.0A CN111531018B (zh) 2020-05-07 2020-05-07 物料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1018A CN111531018A (zh) 2020-08-14
CN111531018B true CN111531018B (zh) 2022-07-15

Family

ID=7197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8843.0A Active CN111531018B (zh) 2020-05-07 2020-05-07 物料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1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694B (zh) * 2021-11-16 2024-05-07 深圳永宁世纪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热板机冲裁成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64788U (zh) * 2012-12-27 2013-06-05 福建工程学院 用于覆晶薄膜冲裁的冲模
CN204471500U (zh) * 2014-11-28 2015-07-15 江苏力德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pc加工的自动冲模装置
CN205217799U (zh) * 2015-12-24 2016-05-11 云南贵鼓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冲压模具
CN106166576B (zh) * 2016-07-22 2018-01-16 宁海县博楷迪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剪切模具
CN206046894U (zh) * 2016-09-08 2017-03-29 佛山市承安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的冲切设备
CN207222673U (zh) * 2017-05-16 2018-04-13 浙江金三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高速切割锯片裁切工艺中的开式可倾压力机
CN108393387A (zh) * 2018-02-09 2018-08-14 焦天龙 一种平板电脑外壳冲压设备
CN208697638U (zh) * 2018-08-23 2019-04-05 武汉天天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粘性胶带的切割装置
CN209077563U (zh) * 2018-11-30 2019-07-09 重庆天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的角钢冲孔设备
CN110666885A (zh) * 2019-10-30 2020-01-10 湖北富和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用铝箔复合透明麦拉制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1018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06495A (en) Machine for producing blister packages
RU228551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алых тонких листовых изделий из пленочного действующего ингредиента
JP2004338954A (ja) 三方裁断機に装填をする装置
CN111531018B (zh) 物料加工设备
KR101772828B1 (ko) 스퀘어링 장치 및 카운터 이젝터 및 제함기
US5535573A (en) Apparatus (blank unit) for feeding blanks to an article which is to be wrapped
CN111532468B (zh) 翻盖机构及物料加工设备
CN212423623U (zh) 装盒机构及物料加工设备
CN109121409B (zh) 装载装置,工作站,加工机以及运送插入板材的方法
CN111715769B (zh) 物料加工设备
CN215098450U (zh) 泡罩包装生产线
CN111064064B (zh) 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6964150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rticles to a transferring line, in particular for feeding a container filling machine
US6684610B2 (en) Machine for packaging a pile of paper products, such as serviettes and the like
CN112103522A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110803320A (zh) 一种尼龙扎带分料机构
US20050160888A1 (en) Transport punch
CN219769219U (zh) 用于围条机的下料机构及围条机
CN107639671B (zh) 上模、加工工位、操作上模的加工机器和方法
CN219468072U (zh) 一种多头秤定量包装生产线的料盒成型接料机
CN219468071U (zh) 一种多头秤定量包装生产线
CN220263280U (zh) 一种分距数片机
CN220008982U (zh) 一种纸盒成型预处理装置
CN218753690U (zh) 一种集料分料机构
CN218258973U (zh) 一种高速薄膜捆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