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0650B - 灯具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具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0650B
CN111520650B CN201910107694.1A CN201910107694A CN111520650B CN 111520650 B CN111520650 B CN 111520650B CN 201910107694 A CN201910107694 A CN 201910107694A CN 111520650 B CN111520650 B CN 111520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portion
electrical
sea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7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0650A (zh
Inventor
陈辉
八田和洋
戴忻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76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0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0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0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0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4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intended only for mounting on a ceiling or the like overhead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02Wall, ceiling, or floor bases; Fixing pendants or arms to the b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涉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其中,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以及连接座;固定座包括第一主体部,连接座具有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第二主体部的与第一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气连接部相匹配装拆的第二电气连接部;第一电气连接部和第二电气连接部中,至少一方以沿装拆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可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在灯具固定装置发生局部变形情况下,也可通过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的滑动来保持两者之间的接触,提高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灯具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吸顶灯需要通过灯具固定装置安装在天花板上,专利公开号为CN104456446A、名称为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连接座,固定座、连接座在中央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第二电气连接部,灯具固定装置还具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配置为在固定座和与固定座配合使用的连接座之间施加轴向作用力,以避免组装后的连接座与固定座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但是,该灯具固定装置的固定座和连接座之间,容易出现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电接触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对现有的灯具固定装置的深入研究,发现造成接触不良现象的原因如下:上述的连接座在其所连接的灯具的重力作用下受到向下的拉力,而连接座是以其边缘的固定件与固定座进行连接以固定的,因此连接座的边缘处的形变小,形变主要集中在连接座的中心处。连接座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导致连接座的中心处与固定座的中心处产生位移,进而导致设置在连接座中心的第二电气连接部受到连接座中心处弯曲形变的影响,与设置在固定座的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呈彼此分离的趋势,因此造成灯具的电气连接不可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装置,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可以互相装配和拆卸的固定座以及连接座,固定座包括可装拆于连接座的第一主体部,连接座具有用于与固定座装拆的第二主体部,在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在第二主体部的与第一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气连接部相匹配装拆并电连接的第二电气连接部,并且,第一电气连接部以沿装拆方向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和/或,第二电气连接部以沿装拆方向相对于第二主体部可移动的方式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可相对于第一主体部移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或可相对于第二主体部移动的第二电气连接部,当连接座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连接座的中心处与固定座的中心处产生位移时,即使连接座的第二主体部发生形变或位移,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中的第二电气连接部因为相对于第二主体部可以滑动,所以不会受到第二主体部本身形变带来的影响,而继续保持与第一电气连接部的有效接触,提高了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或者,当连接座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连接座的中心处与固定座的中心处产生位移时,即使连接座的第二主体部发生形变或位移,需要固定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中的第二电气连接部随之一同移动时,因为第一电气连接部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可以滑动,所以第一电气连接部可以随同第二电气连接部的移动而移动,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彼此相对接触关系不受影响,而继续保持与第二电气连接部的有效接触,从而提高了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开孔,开孔设置在第一主体部的与第二主体部对置的一面,收容有第一电气连接部。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因为设置有开孔,将第一电气连接部收容在开孔中,便于第一电气连接部和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装配定位。同时,因为第一电气连接部能够在开孔中沿开孔内壁滑动,可以更好地规制第一电气连接部在拆卸方向上的移动。开孔既可以是圆孔,也可以是狭长的椭圆孔或其他形状的孔等。
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开孔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主体部的与第一主体部对置的一面,收容有第二电气连接部。
作为一个优选,与连接座分离尚未装配状态下的固定座中,第一电气连接部的端面可以超出开孔的开口所在端面。可沿开孔滑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的端面超出开孔的开口所在端面的部分,在连接座与固定座装配时,会被压入开孔中,而当连接座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连接座的中心处与固定座的中心处产生位移,出现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彼此分离的趋势时,第一电气连接部可以随同第二电气连接部一起以装配状态滑动,第一电气连接部的端部可以滑动直至超出开口所在端面,从而可以更大地幅度地对应发生在连接座中心处的弯曲形变。
作为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还具有耦合部,耦合部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的至少一方,在固定座与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时,耦合部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和第二电气连接部。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连接座与固定座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在装配推力作用下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接触时,耦合部会将第一电气连接部和第二电气连接部以可拆脱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当第一电气连接部或者第二电气连接部需要随着对方的位移而移动时,因为有耦合部加强了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更好地保证了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而确保电连接稳定性。
耦合部可以采用卡合、嵌合或挂合等其他任何可拆脱方式的耦合方式。
作为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与第一电气连接部对应地设置在开孔内,规制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在装拆方向的移动。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在开孔外周侧部,与第一电气连接部对应位置的限位件,可以防止第一电气连接部从开孔中脱离或被拉脱。而设置于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对应位置或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底部对应位置的限位件,则可以规制第二电气连接部或第一电气连接部在预先设定好的行程范围内移动。
限位件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一体的形成。
作为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复位机构。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该复位机构在装配连接座和固定座时,因装配施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发生移动的行程中,产生施力即复位作用力。以使得固定座与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第一电气连接部和/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单独或共同滑动以适应连接座产生的形变时,更加因为存在该复位作用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在该复位作用力下,具有朝向相对的第二电气连接部或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方向的受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复位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可移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的配重。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固定座与连接座进行装配,因装配施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发生朝向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方向移动的行程中,配重其自身重量对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产生施力即复位作用力。以使得固定座与连接座处于装配后吊挂灯具使用状态,第一电气连接部和/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单独或共同滑动以适应连接座产生的形变时,更加因为存在该复位作用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在该复位作用力下,具有朝向相对的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受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复位机构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电气连接部的底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主体部内部或第二主体部内部。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对固定座与连接座进行装配,因装配施力而使例如第一电气连接部发生朝向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方向移动的行程中,弹簧被压缩而产生自第一电气连接部底部朝向第二电气连接部方向的复位作用力。完成固定座与连接座的装配后,该复位作用力始终得以保持。即始终保持使第一电气连接部压向第二电气连接部,或者使第二电气连接部压向第一电气连接部的作用力。以使得固定座与连接座处于装配后吊挂灯具使用状态,第一电气连接部和/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单独或共同滑动以适应连接座产生的形变时,可以通过该复位作用力,使得第一电气连接部和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保持为互相紧压状态,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气连接部与第二电气连接部的电连接可靠性。
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限位件与第一电气连接部之间的缓冲垫片。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限位件与第一电气连接部之间设置缓冲垫片,能够减小在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中限位件和第一电气连接部之间的冲击,对第一电气连接部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在固定座内部或连接座内部还设置有伸缩杆,弹簧套设在该伸缩杆的外周。
根据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对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起到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伸缩杆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底部的特点,通过伸缩杆伸缩配合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在装拆方向上的移动及设定控制在装拆方向上移动的范围。并且可以将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或者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导线容纳在伸缩杆内,防止导线与弹簧缠绕在一起。
当然,作为其他优选的方案,也可以只设置伸缩杆,不设置弹簧。或者设置的伸缩杆自身内置有弹性元件,使得伸缩杆本身在能伸缩配合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第二电气连接部移动的同时,起到作为复位机构弹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灯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灯具固定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复位机构为配重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复位机构为弹簧时的灯具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设有伸缩杆的灯具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座,102-固定件,1022-固定孔,104-第一主体部,106-第一电气连接部,106a-第一收容槽,106b-第二收容槽,106c-第三收容槽,107-电极,108-第一结合部,1082-凸块,2-连接座,202-第二主体部,204-收容腔,206-第二结合部,208-旋转固定结构,2082-预连接槽,2084-安装槽,2086-楔形凸起,210-第二电气连接部,210a-第一导电端子,210b-第二导电端子,210c-第三导电端子,212-弹性元件,3-开孔,3a-缓冲垫片,4a-配重,4b-弹簧,4d-伸缩杆,5-导线,6-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理解下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能够适当采用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的各种各样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以及连接座2。其中,固定座1具有可装拆于连接座2的第一主体部104,第一主体部104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主体部104的周向设置的凸块1082。连接座2具有用于与固定座1装拆的第二主体部202,第二主体部202设置有用于收容第一主体部104的收容腔204,收容腔204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2084。在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与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相对置的状态下,固定座1的凸块1082从安装槽2084的开孔端进入,沿着收容腔204内壁的周向绕其中心轴旋转至安装槽2084的底部,以实现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的装配。并且,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与第二主体部202对置的一个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设置有电极107。同时,在收容腔20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中至少有一方以沿装拆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设置。本实施例所称装配方向或装拆方向,指的是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与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在彼此对置的状态下,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相向插入装配连接和拆卸的方向。
参见图2所示,图2是固定座1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以及连接座2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2(I)中,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收容于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04的开孔3中,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以凸起的状态设置在第二主体部202的表面。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彼此可以插入和拔出,涉及插入和拔出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具体结构将后述。图2(I)中,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以彼此对置的方式,准备在装配方向上第二电气连接部210插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状态。图2(II)为第二电气连接部210插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完成装配,两者相对固定,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电气导通,灯具固定装置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图2(III)显示的是连接座2承挂灯具使用后,由于其第二主体部202发生形变,而导致第二主体部202中心处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在重力方向上被下拉的情况。通常,在常年使用或灯具较重等情况下,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弯曲形变。
图2(III)中,连接座2的中心处即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处与固定座1的中心处即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处产生位移时,即使连接座2的涉及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处的第二主体部202的局部发生形变或位移,出现拉动固定设置在第二主体部202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随之一同移动的情况时,因为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04可以滑动,所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以因自身重力或者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随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移动而移动,如图2(III)中所例示,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一同下移了距离h。但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的彼此相对接触关系并未发生改变或者改变甚微,而继续保持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有效接触,从而即使发生形变出现第二电气连接部210被拉离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情况时,也可以保证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图2显示的是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04可移动,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02固定设置的情况。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04固定设置,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02可滑动设置的情况,一样可以实现本发明。
因为原理相同所以不再详细图示,以下就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04固定设置,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02可滑动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连接座2中心处即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连接座2的中心处即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处与固定座1的中心处即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处产生位移时,即使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部分发生形变或位移,设置在第二主体部202中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因为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02可以滑动,所以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以滑动的情况相同,可以因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接触摩擦力的存在,而将形变或位移产生的影响到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力,通过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02的滑动而抵消。即第二主体部202虽然发生局部形变,但因为第二电气连接部210通过与第二主体部202之间的滑动,保持了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之间的彼此相对接触关系,而继续保持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有效电接触,从而保证了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如图1中上半部分的固定座1的立体图所示,与连接座2分离尚未装配状态下的固定座1中,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端面可以超出开孔3的开口所在端面,即超出与第二主体部202对置的第一主体部104的端面。在连接座2与固定座1进行装配时,可沿开孔3滑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端面超出开孔3的开口所在端面的部分,会被压入开孔3中,而当连接座2中心处在灯具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连接座2的中心处与固定座1的中心处产生位移,出现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彼此分离的趋势时,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以随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在彼此间摩擦力作用下,一起保持彼此原有接触状态而滑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端部可以滑动直至超出开孔3开口的所在端面,从而可以更大幅度地对应发生在连接座2中心处的弯曲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灯具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耦合部(未图示),耦合部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至少一方,在固定座1与连接座2处于装配状态时,耦合部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
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彼此插入,连接座2与固定座1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在装配推力作用下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接触时,耦合部会将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以可拆脱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如上所述,当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者第二电气连接部210需要随着对方的位移而移动时,因为耦合部的设置,加强了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使得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仅仅依靠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摩擦力,而可以进一步借助耦合部产生的连接强化作用,更好地保证在滑动过程中,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而确保彼此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耦合部可以采用卡合、嵌合或挂合等其他任何可拆脱方式的耦合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中,限位件6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对应地设置在开孔3的后部,以规制所对应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在装拆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3所示,限位件6设置在相对于开孔3的外周侧部,并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对应,可以起到防止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从开孔3中脱离或被拉脱的作用。而设置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底部对应位置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底部对应位置的限位件(未图示),则可以规制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在预先设定好的行程范围内移动。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6是单独设置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连接的,但并不限于此,限位件6也可以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一体的形成,或者以开孔3底部的孔径拓宽,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直径与该孔径拓宽部相适应,卡合于该孔径拓宽部的方式形成。
如图3所示,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复位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可移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底部的配重4a。配重4a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随着可移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而移动,为简便起见,图3中并未示出配重4a可以上移或下移的规定的范围。
如图3所示,在固定座1与连接座2进行装配,因装配施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发生朝向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方向(图3的向上方向)移动的行程中,配重4a因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移动而被顶起,其自身重量对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产生施力即复位作用力。以使得固定座1与连接座2处于装配后吊挂灯具使用状态、第一电气连接部106需要向下滑动以适应连接座2中心处产生的形变时,除了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以在保持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适当下滑以适应连接座2中心处产生的形变外,因为存在来自配重4a的复位作用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在承受该复位作用力下,具有朝向相对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受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优选,本发明的灯具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复位机构可以是弹簧4b。图4中,弹簧4b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固定座1的内部上侧内壁。
如图4所示,在对固定座1与连接座2进行装配,因装配施力而使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发生朝向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方向(图4中的上方)移动的行程中,弹簧4b被压缩而产生自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底部朝向第二电气连接部210方向的复位作用力。完成固定座1与连接座2的装配后,该复位作用力始终得以保持。即始终保持使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压向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作用力。以使得固定座1与连接座2处于装配后吊挂灯具使用状态、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单独或共同滑动以适应连接座2产生的形变时,除了滑动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该复位作用力,使得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保持为互相紧压状态,进一步确保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在固定座1未与连接座2装配而处于未使用状态下时,弹簧4b可以是自由未压缩状态,也可以是预紧压缩状态。优选为预紧压缩状态。在预紧压缩状态下,上述的限位件6则规制了弹簧4b的预紧压缩范围。
以下,对本发明灯具固定装置进行更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可以互相装配和拆卸使用的固定座1和连接座2。其中,固定座1能够被预先安装在墙体表面或天花板上,连接座2可以是单独作为转接件使用的,也可以是与灯具预连接或直接与灯具一体成型的,从而通过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的装配,将灯具(未图示)固定在墙面或天花板表面,同时将灯具通过与墙面电线的电性连接与市电导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的固定座1一端(图3中固定座1的上端)与墙面或天花板等基体连接,另一端(图3中固定座1的下端)用于与连接座2之间装配连接。
其中,固定座1的一端(图3中固定座1的上端)被配置为平面,以便固定座1贴合墙面或天花板表面固定,该上端平面的外缘沿径向方向延伸出多个与固定座1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的固定件102,固定件102上设置有固定孔1022,用户可以使用自攻螺丝穿过该固定孔1022,将固定座1固定在墙体或天花板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02的数量被配置为四个,且沿固定座1上端平面的外缘均匀布置。对于方形灯具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灯具,因为安装完成后需要保证方形灯具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灯具的各边与房屋的四边适应及匹配。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固定件102的数量配置为四个,且沿外缘周向均匀布置,使得安装人员可以将固定件102作为安装方向的指示参照物,使固定座1能够更好地适配于方形灯具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灯具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0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为两个、三个或者大于四个。在固定件102的数量为四个以上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其中四个间隔90°设置的固定件102用作安装方向的指示物,并通过与其他固定件102之间的配合使其适用于其他形状灯具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固定座1的主体部分为圆筒状的第一主体部104,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具有用于容纳电连接部分及其他功能组件的腔体。
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被配置为圆形平面,其中央位置设置有开孔3,开孔3中收容有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被配置为同轴设置的两个圆环状槽体与一个圆形槽体,自外而内依次为第一收容槽106a(圆环状)、第二收容槽106b(圆环状)和第三收容槽106c(圆形),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第三收容槽106c内分别容纳有L电极、N电极以及E电极,分别用于与市电的火线、零线和地线连通。将L电极、N电极和E电极设置在各收容槽中,可以防止电极外露造成安全问题。
根据不同情况,L电极、N电极和E电极的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例如,可以不采用在收容槽中设置电极的方式,而是将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第三收容槽106c各个收容槽的槽体本身局部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为符合安全标准,优选将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第三收容槽106c的靠近内侧(第一主体部104的内侧)的部分环形槽体,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以圆形收容槽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其他形状的收容槽例如环形槽、条形槽等所形成的第一电气连接部,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在采用环形槽、条形槽等形成第一电气连接部时,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的装配,并不限于下述的旋转装配方式,可以适当优选调整为卡扣或卡位等各种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与固定座1的上端面保持平行,以方便水平地安装灯具。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的外缘设置有第一结合部108,其被配置为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凸块1082。本实施例中,凸块1082的数量具体被配置为与固定件102数量相同的四个,且设置位置也与固定件102对应(每个对应设置的凸块1082与固定件102位于经过固定件102对称轴的基本相同的径向方向上)。通过以上方式,能够使得凸块1082在承受灯具重量时,能够有效地将重量转移至固定件102处,提高灯具固定装置的整体承重性能。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件102与凸块1082之间架设起加强作用的U型板,提高强度的同时,增强凸块1082与固定件102之间的力学传递,提高承重性能。
与固定座1对应地、连接座2的主体部分为第二主体部202,第二主体部202的一端(图1中连接座2的上端)设置有凹入连接座2的收容腔204,用于收容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
收容腔204的内壁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主体部104外缘的第一结合部108相配合的第二结合部206,第二结合部206被配置为与凸块1082相同个数的多组沿周向均匀且间隔布置的旋转固定结构208,每组旋转固定结构208包括一布置于收容腔204内壁处、且沿收容腔204的轴向朝向收容腔204的开口部分设置的预连接槽2082,和一布置于收容腔204的内壁、且沿收容腔204的周向设置的安装槽2084。预连接槽2082与安装槽2084相互连通,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与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对置,相向靠近进行装配时,随着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与收容腔204的端面的靠近和贴合,凸块1082首先进入预连接槽2082,并在到达至预连接槽2082底部时,恰好位于(或靠近)安装槽2084的槽口处,此时绕中心轴旋转连接座2,即可将凸块1082滑入安装槽2084中。将凸块1082旋入安装槽2084后,连接座2或灯具的重力能够通过安装槽2084的上侧壁压在固定座1的凸块1082上,以实现灯具固定。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084槽口处的上侧壁,即靠近收容腔204开口端的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楔形凸起2086,楔形凸起2086靠近槽口的一面为坡度较小(优选为10°-30°)的斜面,该斜面能够作为凸块1082滑动进入安装槽2084的引导面;楔形凸起2086的远离槽口的一面垂直或基本垂直安装槽2084的侧壁,当凸块1082经过该楔形凸起2086,完全进入安装槽2084中时,凸块1082将因该楔形凸起2086形成的落差而抵靠并挤压安装槽2084的上侧壁固定,该楔形凸起2086垂直于侧壁的一侧能够沿横向抵持住凸块1082,防止灯具因本身晃动或操作者的不当操作而发生反向旋转,从安装槽2084中滑出。
收容腔20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配合固定座1上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使用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第二电气连接部210被配置为同轴设置的两个圆环筒状导电端子和一个圆形针状导电端子,自外而内依次为第一导电端子210a(圆环状)、第二导电端子210b(圆环状)和第三导电端子210c(圆形针状),第一导电端子210a、第二导电端子210b、第三导电端子210c分别用于与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以及第三收容槽106c中的L电极、N电极以及E电极电性连接。或者可以与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以及第三收容槽106c的底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环状导电槽体部分电性连接(未图示)。
同轴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子210a、第二导电端子210b、第三导电端子210c所共有的中心轴,与旋转对称设置的多个旋转固定结构208的旋转中心轴重合,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第三收容槽106c所共有的中心轴,与旋转对称设置的多个凸块1082的旋转中心轴重合。当凸块1082与旋转固定结构208中的预连接槽2082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也处于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以上方式,灯具安装人员在托举连接座2,将凸块1082对入预连接槽2082的过程中,也能够同时完成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对准及插入,进而可以通过更加简单连贯的单一动作完成连接座2和固定座1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简化了安装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灯具固定装置还具有弹性元件212。该弹性元件212可以设置在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也可以设置在连接座2的收容腔204的端面。当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进入收容腔204并旋转固定时,弹性元件212会因针对固定座1和连接座2的装配推力而受到压缩,装配完成后,呈被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212将分别对第一主体部104的下端面与收容腔204的底部端面施加在弹性元件212伸缩方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一方面能够沿抵持住固定座1和连接座2,抑制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该作用力还能够增大弹性元件212与弹性元件212抵靠位置之间的静摩擦力,抑制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沿周向的相对移动,提高灯具固定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收容腔204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四个通孔,四个弹性元件212分别穿过通孔设置,能够在通孔内上下运动。由于操作者拆卸灯具时,需要首先上推灯具,再旋转才能将灯具脱出。本实施例中,通孔的设置位置与安装槽2084的位置保持对应,使操作者施加更大推力时,凸块1082在安装槽2084中的推力方向位移也更大,减少材料本身受力变形对拆卸过程造成的影响,便于拆卸时凸块1082从安装槽2084内脱出。
以下,针对本实施例的灯具固定装置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安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固定座1在房屋建造或装修过程中,可被预先安装在墙面或天花板上。将墙面电线插入固定座1中各电极对应的接口固定后,再使用自攻螺丝穿过固定孔1022,即可将固定座1固定在墙面或天花板上。
接着,将连接座2与固定座1对准,上推连接座2,用连接座2的各预连接槽2082承接固定座1的各凸块1082,当各凸块1082均被收容于各预连接槽2082中时,由于几何位置关系的限定,第一导电端子210a、第二导电端子210b、第三导电端子210c将被同时分别推入第一收容槽106a、第二收容槽106b和第三收容槽106c中。凸块1082运动到预连接槽2082底部的过程中,第一导电端子210a、第二导电端子210b、第三导电端子210c也将相应地与L电极、N电极和E电极接触并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完成电气连接。
之后,旋转连接座2,将凸块1082沿周向旋入安装槽2084,使凸块1082运动至安装槽2084槽底的限位结构处。在旋转连接座2的过程中,由于弹性元件212所施加的作用力,凸块1082将一直抵靠并挤压安装槽2084的上侧壁,因此,在旋转过程中,楔形凸起2086坡度较小的一侧斜面将始终保持对凸块1082位置的引导。当凸块1082越过楔形凸起2086时,凸块1082将在弹性元件212的作用下与安装槽2084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产生的声音可以提示安装人员安装到位。此外,由于中央用于电连接的部分均呈圆环或圆形,圆环状或圆形的导电端子无论如何旋转,均能够保持与收容槽内电极的电连接,不会干扰外缘的机械连接部分的旋转固定。
最后,安装到位后的凸块1082将在弹性元件212以及楔形凸起2086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周向和轴向的稳定,难以从安装槽2084中滑出,从而保证了固定座1和连接座2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安装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灯具的拆卸:首先,上推连接座2,使安装槽2084沿推力运动至凸块1082可以滑出的高度;之后,旋转连接座2,将凸块1082从安装槽2084中滑出即可。
具体来说,为了使得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移动或使得第二电气连接部210能够相对于连接座2的第二主体部20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5 所示,固定座1的第一主体部104的安装有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一面中央位置,设置有开孔3,限位件6设置在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外周侧部,限位件6的尺寸大于开孔3的尺寸。
图示中的限位件6之外,还可以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底部(靠近电极107一侧)对应的位置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底部(靠近第二主体部202一侧)对应的位置,设置限位件(未图示),以规制可移动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者可移动的第二电气连接部(未图示)在预先设定好的后退行程范围内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能够穿过开孔3进行安装,并在开孔3中规定的范围内滑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远离电极107的一端的局部能够从开孔3的开口平面伸出,从而便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定位和插入。由于限位件6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外周侧部并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连接,当限位件6被阻挡时,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停止移动,从而对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防止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从开孔3中脱离。
当然,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动地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04,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固定安装于第二主体部202;或者,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可动地安装于第二主体部202,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04;或者,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动地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04,同时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可动地安装于第二主体部202,只要能够确保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与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电接触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可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04上,复位机构为配重4a,设置在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相匹配的位置上。关于配重4a工作原理及作用效果,因为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复位机构为如图4所示的弹簧4b。关于弹簧4b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效果,因为上述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弹簧作为复位机构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中的一方可动安装,并在可动安装的一方上设置弹簧4b。或者,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均采用可动安装,并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或第二电气连接部210的至少一方设置弹簧4b。当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和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均采用可动方式安装时,两个弹簧4b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从而使第二电气连接部210和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呈相互靠近的趋势。
弹簧4b优选为压簧,压簧因为本身就处于预紧压缩状态,更加优选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在固定座1的外壳内壁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杆4d,弹簧4b套设于伸缩杆4d外周。
通过设置伸缩杆4d,能够对第一电气连接部106起到进一步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伸缩杆4d设置在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底部的特点,通过伸缩杆4d的伸缩来配合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在装拆方向上的移动及控制第一电气连接部106在装拆方向上移动的范围。并且可以将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的导线容纳在伸缩杆4d内,防止导线与弹簧4b缠绕在一起。
图5同时示出了弹簧4b和伸缩杆4d,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其他优选的方案,也可以只设置伸缩杆而不设置弹簧。或者设置的伸缩杆自身内置有弹性部件,使得伸缩杆本身在能伸缩配合第一电气连接部106移动的同时,起到作为复位机构弹簧的作用。同时,伸缩杆4d也可以兼做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配重4a,或者作为配重与弹簧4b共同发挥复位机构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电连接的有效可靠性。
图5以第一电气连接部106为例,说明了弹簧4b及伸缩杆4d的设置情况,但并不限于第一电气连接部106,本发明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10也同样可以采用不固定的形式,而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并匹配设置相应的弹簧及伸缩杆。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复位机构,以配重4a和弹簧4b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是能因位移而产生势能的方案,都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来应用,并不限于配重和弹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包括:
可以互相装配和拆卸的固定座以及连接座;
所述固定座包括可装拆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主体部;
所述连接座具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座装拆的第二主体部;
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
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对置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相匹配装拆并电连接的第二电气连接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以沿装拆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可移动的方式,和/或,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以沿装拆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可移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耦合部,所述耦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耦合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对置的一面,收容有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的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固定装置中,所述固定座处于未与所述连接座装配状态时,所述固定座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的端面,超出所述开孔的开口所在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开孔内,规制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在装拆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固定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
所述复位机构与可移动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或可移动的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匹配设置,当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复位机构以使装配时移动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或移动的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复位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配重,设置在可移动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的底部,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时,以将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压向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的方向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或所述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的底部,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处于装配状态时,以使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压向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或者使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压向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的方式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内部或所述连接座内部还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由多个槽体组成,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由多个可插入上述槽体的多个导体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槽体为同轴的圆环状收容槽,所述多个导体为多个同轴的环状导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槽体的至少局部由导电材料制成。
CN201910107694.1A 2019-02-02 2019-02-02 灯具固定装置 Active CN111520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7694.1A CN111520650B (zh) 2019-02-02 2019-02-02 灯具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7694.1A CN111520650B (zh) 2019-02-02 2019-02-02 灯具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0650A CN111520650A (zh) 2020-08-11
CN111520650B true CN111520650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90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7694.1A Active CN111520650B (zh) 2019-02-02 2019-02-02 灯具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0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8014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固定座、连接座、灯体组件及灯具固定装置
WO2022268015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接线结构及照明装置
WO2023051071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固定座、连接座及固定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3323A (ja) * 2009-06-17 2011-01-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ed照明装置の取付構造
CN102588913A (zh) * 2010-12-15 2012-07-18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机构和具有该安装机构的照明装置
CN204176480U (zh) * 2014-08-21 2015-02-25 广东工业大学 磁性吸顶吊灯
CN109140397A (zh) * 2014-11-28 2019-01-0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3323A (ja) * 2009-06-17 2011-01-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ed照明装置の取付構造
CN102588913A (zh) * 2010-12-15 2012-07-18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机构和具有该安装机构的照明装置
CN204176480U (zh) * 2014-08-21 2015-02-25 广东工业大学 磁性吸顶吊灯
CN109140397A (zh) * 2014-11-28 2019-01-0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0650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0650B (zh) 灯具固定装置
EP3511607B1 (en) Ceiling lamp structure
WO2016082300A1 (zh)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WO2016082299A1 (zh) 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CN110783781B (zh) 一种旋转安全插座
US10935218B2 (en) Installation assembly of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and ceiling lamp
CN110762492A (zh) 固定座、灯具固定装置以及灯具
CN111520688B (zh) 灯具固定装置
CN210772011U (zh) 固定座、灯具固定装置以及灯具
CN112178594B (zh) 灯具固定装置
CN109506218B (zh) 照明灯具的灯座、光源模组及照明灯具
WO2021098541A1 (zh) 固定座、灯具固定装置以及灯具
CN112178595B (zh) 灯具固定装置
CN209876677U (zh) 灯具固定装置
CN209977835U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筒灯
CN220382454U (zh) 插座
CN111637425A (zh) 灯具转接件以及连接座
CN113948903A (zh) 旋转两脚插座
KR100632130B1 (ko) 형광등 소켓
CN216698965U (zh) 可快速拆装的底座及消防探头
CN211118883U (zh) 一种分体结构的壁灯
CN111555061B (zh) 插头结构、插座结构以及接电组件
CN216488673U (zh) 旋转装置
CN221057211U (zh) 高压电瓷绝缘子安装结构
CN112344303B (zh) 灯具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