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6783A -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6783A
CN111516783A CN202010420402.2A CN202010420402A CN111516783A CN 111516783 A CN111516783 A CN 111516783A CN 202010420402 A CN202010420402 A CN 202010420402A CN 111516783 A CN111516783 A CN 111516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x body
supporting rod
motor vehicl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0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付生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420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6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6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6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盒体、靠垫、限位机构、锁紧机构、锁紧杆以及非机动车本体。本发明可沿着支撑机构移动靠垫,使得驾驶人员坐在的前端也能够靠在靠垫上,靠垫能够抵住驾驶员的腰,从而使得驾驶员在骑行中更为舒适,不会因为长时间骑行而导致腰部弯曲劳累;可自由移动的靠垫还可使得后面乘坐的人与驾驶员贴合更为紧密,从而提高儿童在乘坐时的安全性;限位机构能够进一步对后面乘坐的人进行限位,可在前后两人的外部形成保护栏,从而避免在骑行时人们左右摇摆,防止小孩坠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目前主要的非机动车为自行车、电动车以及摩托车,在非机动车的末端,都会预留有安装架来固定一个靠背,用以坐在后面的乘客依靠。
当只有一个人在骑行时,驾驶人员与靠背之间有很大的间距,使得驾驶人员无法依靠到靠背,在长时间骑行后,便会腰酸背痛,很是疲惫,影响骑行的注意力;当后面携带的为儿童时,大人无法有效的照看到小孩,固定式的靠背也无法保证儿童与大人紧密贴合,使得儿童容易左右摇摆,存在掉落的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调节靠背位置的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安装杆、第二支撑杆、安装螺钉以及锁紧孔,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垂直固定有所述安装杆,且所述安装杆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安装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安装螺钉,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面均等距开有若干个所述锁紧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且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管和支撑管;所述滑管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且所述滑管表面垂直设有中空结构的所述支撑管;所述滑管与所述支撑管的底端相对位置处为通孔结构;所述支撑管垂直对称设于盒体的底面,且所述盒体的外壁胶合有靠垫;所述盒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锁紧机构,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手柄、弹簧、支杆以及锁紧杆;所述手柄贯穿于所述盒体的底面中心处,且所述手柄的顶端垂直固定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贯穿于所述弹簧的中线处,且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内壁;所述支杆的两端均垂直设有所述锁紧杆,且所述锁紧杆分别贯穿于所述支撑管、所述滑管;所述锁紧杆的底端配合伸入于对应的所述锁紧孔内,所述锁紧杆的位移距离大于所述锁紧孔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安装螺钉固定于安装架顶部,且所述安装架设于非机动车本体的末端;所述非机动车本体的顶部设有坐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于所述坐垫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坐垫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中空方管状,且所述滑管为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套接的方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部顶部安装有限位机构,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带、卷筒以及扭簧;所述卷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部中线处,且所述卷筒与所述盒体内壁的连接处安装有所述扭簧;所述卷筒的外壁缠绕有所述限位带,且所述限位带的端部外伸于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限位带的端部与所述盒体的另一侧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卡头和卡座,且所述限位带的端部安装有所述卡座;且所述卡头固定于所述盒体与所述卡座相对的另一侧壁;所述卡座与所述卡头相互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座的背部面积大于所述盒体的侧部开口面积,且所述卡座的侧面开有与所述卡头配合的通孔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沿着支撑机构移动靠垫,使得驾驶人员坐在的前端也能够靠在靠垫上,靠垫能够抵住驾驶员的腰,从而使得驾驶员在骑行中更为舒适,不会因为长时间骑行而导致腰部弯曲劳累;可自由移动的靠垫还可使得后面乘坐的人与驾驶员贴合更为紧密,从而提高儿童在乘坐时的安全性;限位机构能够进一步对后面乘坐的人进行限位,可在前后两人的外部形成保护栏,从而避免在骑行时人们左右摇摆,防止小孩坠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盒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机构,11、第一支撑杆,12、安装杆,13、第二支撑杆,14、安装螺钉,15、锁紧孔,2、移动机构,21、滑管,22、支撑管,3、盒体,4、靠垫,5、限位机构,51、限位带,52、卡座,53、卷筒,54、扭簧,55、卡头,6、锁紧机构,61、手柄,62、弹簧,63、支杆,64、锁紧杆,7、非机动车本体,71、安装架,72、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安装杆12、第二支撑杆13、安装螺钉14以及锁紧孔15,且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3相互平行分布;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之间垂直固定有安装杆12,且安装杆12分布于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安装杆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钉14,且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的顶面均等距开有若干个锁紧孔15;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2,且移动机构2包括滑管21和支撑管22;滑管21滑动套接于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且滑管21表面垂直设有中空结构的支撑管22;滑管21与支撑管22的底端相对位置处为通孔结构;支撑管22垂直对称设于盒体3的底面,且盒体3的外壁胶合有靠垫4;盒体3的内部底部安装有锁紧机构6,且锁紧机构6包括手柄61、弹簧62、支杆63以及锁紧杆64;手柄61贯穿于盒体3的底面中心处,且手柄61的顶端垂直固定有支杆63;支杆63贯穿于弹簧62的中线处,且弹簧6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杆63;弹簧62的底端固定连接盒体3的内壁;支杆63的两端均垂直设有锁紧杆64,且锁紧杆64分别贯穿于支撑管22、滑管21;锁紧杆64的底端配合伸入于对应的锁紧孔15内,锁紧杆64的位移距离大于锁紧孔15的深度。
进一步的,安装杆12通过安装螺钉14固定于安装架71顶部,且安装架71设于非机动车本体7的末端;非机动车本体7的顶部设有坐垫72;通过安装螺钉14能够将安装杆12与非机动车连接起来,安装架71为车子自带的连接架体。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平行设于坐垫72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远离安装架71的一端延伸至坐垫72的中部;将两个支撑杆固定在车体的两侧,能够便于靠背的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均为中空方管状,且滑管21为与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相互套接的方管结构;通过采用方管结构能够便于锁紧和移动。
机械架体在安装时,通过安装螺钉14将安装杆12固定在安装架71上,使得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平行置于坐垫72的两侧;
当一个人驾驶时,驾驶人员可上顶手柄61,使得手柄61穿过盒体3底面向上运动,并且与此同时,带动支杆63向上运动、支杆63拉长弹簧62,使得锁紧杆64离开对应的锁紧孔15;然后驾驶人员便可沿着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3移动滑管21,当靠垫4移动至坐垫72的中部时,便可停止操作,然后松开手柄61,弹簧62带动锁紧杆64向下运动,使得锁紧杆64插入到对应的锁紧孔15内,从而实现对于盒体3的限位,此时,驾驶人员坐在坐垫72的前端便能够靠在靠垫4上,抵住驾驶员的腰,从而使得驾驶员在行驶中更为舒适,不会因为长时间骑行而导致腰部弯曲劳累;
当驾驶员带着小孩骑行时,还可移动靠垫4至小孩的腰部,使得小孩能够与大人牢牢的贴在一起,从而避免小孩在骑行时左右摇摆,防止小孩坠落,提高了小孩乘坐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盒体3的内部顶部安装有限位机构5,且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带51、卷筒53以及扭簧54;卷筒53转动连接于盒体3的内部中线处,且卷筒53与盒体3内壁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54;卷筒53的外壁缠绕有限位带51,且限位带51的端部外伸于盒体3的侧面;限位带51的端部与盒体3的另一侧面可拆卸连接;限位机构5还包括卡头55和卡座52,且限位带51的端部安装有卡座52;且卡头55固定于盒体3与卡座52相对的另一侧壁;卡座52与卡头55相互配合连接;卡座52的背部面积大于盒体3的侧部开口面积,且卡座52的侧面开有与卡头55配合的通孔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骑行携带儿童时的安全性,可先进行上述操作,移动靠垫4至小孩的腰部,然后拉出卡座52,带动限位带51向外运动,进而带动卷筒53转动、扭簧54被压缩,然后将卡座52与卡头55扣合在一起,在大人、小孩的外部形成安全带,进一步提高安全保护效果,并且限位带51还可在小孩的两侧形成护栏,使得小孩在乘坐时更为安全可靠;当分离卡头55、卡座52时,在扭簧54的带动下,限位带51能够被收回到卷筒53的外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安装杆(12)、第二支撑杆(13)、安装螺钉(14)以及锁紧孔(15),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3)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之间垂直固定有所述安装杆(12),且所述安装杆(12)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所述安装杆(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安装螺钉(14),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顶面均等距开有若干个所述锁紧孔(15);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2),且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滑管(21)和支撑管(22);所述滑管(21)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且所述滑管(21)表面垂直设有中空结构的所述支撑管(22);所述滑管(21)与所述支撑管(22)的底端相对位置处为通孔结构;
所述支撑管(22)垂直对称设于盒体(3)的底面,且所述盒体(3)的外壁胶合有靠垫(4);所述盒体(3)的内部底部安装有锁紧机构(6),且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手柄(61)、弹簧(62)、支杆(63)以及锁紧杆(64);所述手柄(61)贯穿于所述盒体(3)的底面中心处,且所述手柄(61)的顶端垂直固定有所述支杆(63);所述支杆(63)贯穿于所述弹簧(62)的中线处,且所述弹簧(6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63);所述弹簧(6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3)的内壁;所述支杆(63)的两端均垂直设有所述锁紧杆(64),且所述锁紧杆(64)分别贯穿于所述支撑管(22)、所述滑管(21);所述锁紧杆(64)的底端配合伸入于对应的所述锁紧孔(15)内,所述锁紧杆(64)的位移距离大于所述锁紧孔(15)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2)通过所述安装螺钉(14)固定于安装架(71)顶部,且所述安装架(71)设于非机动车本体(7)的末端;所述非机动车本体(7)的顶部设有坐垫(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平行设于所述坐垫(7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远离所述安装架(7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坐垫(72)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均为中空方管状,且所述滑管(21)为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3)相互套接的方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的内部顶部安装有限位机构(5),且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带(51)、卷筒(53)以及扭簧(54);所述卷筒(53)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3)的内部中线处,且所述卷筒(53)与所述盒体(3)内壁的连接处安装有所述扭簧(54);所述卷筒(53)的外壁缠绕有所述限位带(51),且所述限位带(51)的端部外伸于所述盒体(3)的侧面;所述限位带(51)的端部与所述盒体(3)的另一侧面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卡头(55)和卡座(52),且所述限位带(51)的端部安装有所述卡座(52);且所述卡头(55)固定于所述盒体(3)与所述卡座(52)相对的另一侧壁;所述卡座(52)与所述卡头(55)相互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52)的背部面积大于所述盒体(3)的侧部开口面积,且所述卡座(52)的侧面开有与所述卡头(55)配合的通孔结构。
CN202010420402.2A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Pending CN111516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0402.2A CN111516783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0402.2A CN111516783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6783A true CN111516783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0402.2A Pending CN111516783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678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4725A (en) * 1999-03-09 2000-12-26 Santa Cruz; Cathy D. Detachable passenger arm rest for two wheeled vehicles
CN2749752Y (zh) * 2004-11-02 2006-01-04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后靠背
CN201419747Y (zh) * 2009-06-04 2010-03-10 黄轩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动靠背
CN204037748U (zh) * 2014-02-21 2014-12-24 李明秀 机车多功能靠背架兼坐垫防护罩
CN207292223U (zh) * 2017-05-02 2018-05-01 杨加根 一种电动自行车移动靠背
CN209634636U (zh) * 2018-11-21 2019-11-15 西安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坐垫位置的摩托车座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4725A (en) * 1999-03-09 2000-12-26 Santa Cruz; Cathy D. Detachable passenger arm rest for two wheeled vehicles
CN2749752Y (zh) * 2004-11-02 2006-01-04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后靠背
CN201419747Y (zh) * 2009-06-04 2010-03-10 黄轩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动靠背
CN204037748U (zh) * 2014-02-21 2014-12-24 李明秀 机车多功能靠背架兼坐垫防护罩
CN207292223U (zh) * 2017-05-02 2018-05-01 杨加根 一种电动自行车移动靠背
CN209634636U (zh) * 2018-11-21 2019-11-15 西安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坐垫位置的摩托车座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25063A1 (zh) 可折叠电动车和可折叠车架
CN203777180U (zh) 便携式电动轮椅
CN111516783A (zh)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
CN109223329B (zh) 上下车辅助装置及含有该上下车辅助装置的汽车
CN108215975A (zh) 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10494424U (zh) 轻便可折叠自动化助残车
CN204096005U (zh) 座椅转向自行车
CN21811283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
CN207997931U (zh) 一种儿童座椅以及自行车
CN102700665B (zh) 折叠自行车
CN202497356U (zh) 可携带微型低速折叠电动休闲椅车
CN206900563U (zh)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CN220743234U (zh) 一种腰靠可调节的电动三轮车
CN218751199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8858622U (zh) 一种折叠式两轮电动车
CN211943627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CN111559450A (zh) 一种可分离式残疾人专用车
CN215513959U (zh) 电动车载伸缩式儿童椅
CN212195762U (zh) 一种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出行装置
CN214564828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头枕管
CN211032285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观光电动车座椅
CN115027598B (zh)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CN213292505U (zh)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电动车儿童座椅
CN215553851U (zh) 一种可调整前后轮间距的折叠车架
CN22043035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