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6477A -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6477A
CN111516477A CN202010488352.1A CN202010488352A CN111516477A CN 111516477 A CN111516477 A CN 111516477A CN 202010488352 A CN202010488352 A CN 202010488352A CN 111516477 A CN111516477 A CN 111516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damping
shell
frame
diese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83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周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FAN MEIBIAO KA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FAN MEIBIAO KA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FAN MEIBIAO KA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FAN MEIBIAO KA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83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6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6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21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5Shape of casings for other machine parts and purposes, e.g. utilisation purposes, safety
    • F02F7/007Adaptations fo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82Mounting of engine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减震架固定在在底盘悬架上,发动机机壳固定安装在减震架上,散热风扇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机壳其中一侧边支架,循环冷却装置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于发动机机壳,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两个阻尼减震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减震架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冷却装置利用液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避免发动机机壳长期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散热风扇装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作用,可吹掉发动机机壳上积灰。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人民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整个汽车工业中柴油机由于热效率高、适应性好、输出功率大等优点,正逐渐成为汽车的主要动力;柴油机与其它内燃机相比,具有功率大、燃油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起动性能好、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低、油耗低等一系列优点。
柴油发动机是常规客车的动力源,也是客车最主要的噪声与振动源,其激励力主要有两个类,一是发动机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而产生的惯性不平衡;二是由于燃烧而产生的冲击力,发动机总是与变速箱连在一起,组成动力装置。所以隔振和防冲不仅仅是发动机的问题,而是整个动力装置的问题;动力装置安装在悬置系统上,而悬置系统安置在车架上,车架再与车身连接(此处论述不包括全承载客车在内)。发动机的振动如果未有效地隔离开来,将会传到客车的各个部位,从而到达驾驶员和乘客,最终影响人的听力和舒适性。
柴油发动机因其高热效率、结构紧凑、动力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通讯、军用、发电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柴油机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越来越高的热效率,以及动力性能的稳定提升,而柴油发动机的散热器是柴油发动机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现有的散热器、风冷式中冷器、油冷器都是独立式的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且体积大,风扇进行扇风的时候可能会被中冷器阻挡而影响散热器和油冷器的热交换效率,也可能散热器的不合理的布置使散热效果相对较差,造价也较为昂贵,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也有很大的干扰。
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均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连接在车架上,当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并且当螺栓松动或者焊接部位出现变形时,发动机不能很好的恢复到初始位置,影响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
柴油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的是否散发及时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传统的风冷方式散热效果不佳,并且很容易在发动机表面积攒灰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所述减震架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上,所述发动机机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其中一侧边支架,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所述底盘悬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阻尼减震器包括阻尼筒、阻尼杆和活塞,所述阻尼杆通过活塞插入阻尼筒内,所述阻尼筒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阻尼杆套装有抗震弹簧。
优选地,所述活塞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液流道孔。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阻尼液流道孔用于阻尼液的流通。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所述上机壳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循环腔,所述下机壳内设置有第二冷却循环腔。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冷却循环腔用于冷却液在上机壳内循环冷却,第二冷却循环腔用于冷却液在下机壳内循环冷却。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腔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一进管口和第一出管口。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进管口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一出管口用于冷却液出入。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腔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二进管口和第二出管口。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进管口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二出管口用于冷却液出入。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循环泵。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开关阀用于调节进液开启量,循环泵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上机壳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条,所述下机壳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二个散热条。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用于增加发动机机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装置包括风扇电机、扇叶和安全罩网,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扇叶,所述安全罩网罩在所述扇叶的外部。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风扇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安全罩网可防止扇叶打到其他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条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铝合金散热显著。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壳与所述减震架之间设置有一层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橡胶材料。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减震垫进一步的起到减震效果,橡胶材料的弹性效果显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减震架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冷却装置利用液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避免发动机机壳长期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散热风扇装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作用,同时可吹掉发动机机壳上积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机壳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下机壳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减震架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阻尼减震器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阻尼减震器内部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活塞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散热风扇装置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发动机机壳;2、减震架;3、底盘悬架;4、循环冷却装置;5、散热风扇装置;6、支架;7、进液管;8、出液管;9、循环泵;10、减震垫;11、开关阀;101、上机壳;102、第一冷却循环腔;103、第一散热条;104、第一进管口;105、第一出管口;106、下机壳;107、第二冷却循环腔;108、第二散热条;109、第二进管口;110、第二出管口;201、阻尼减震器;202、减震弹簧;203、上框架;204、下框架;205、阻尼杆;206、阻尼筒;207、活塞;208、抗震弹簧;209、阻尼液;210、阻尼液流道孔;501、风扇电机;502、扇叶;503、安全罩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 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 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3所示,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1、减震架2、底盘悬架3、循环冷却装置4和散热风扇装置5,所述减震架2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3上,所述发动机机壳1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1其中一侧边的支架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4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所述减震架3包括上框架203和下框架204,所述上框架203与所述下框架204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201,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20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02,所述阻尼减震器201包括阻尼筒206、阻尼杆205和活塞207,所述阻尼杆205通过活塞207插入阻尼筒206内,所述阻尼筒206内填充有阻尼液209,所述阻尼杆205套装有抗震弹簧208。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207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液流道孔210。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阻尼液流道孔210用于阻尼液209的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机壳1包括上机壳101和下机壳106,所述上机壳101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循环腔102,所述下机壳10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循环腔107。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冷却循环腔102用于冷却液在上机壳101内循环冷却,第二冷却循环腔107用于冷却液在下机壳106内循环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腔102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一进管口104和第一出管口105。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进管口104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一出管口105用于冷却液出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腔107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二进管口109和第二出管口110。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进管口109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二出管口110用于冷却液出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7设置有开关阀11,所述出液管8设置有循环泵9。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开关阀11用于调节进液开启量,循环泵9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机壳101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条103,所述下机壳106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二个散热条108。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散热条103和第二散热108用于增加发动机机壳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装置5包括风扇电机501、扇叶502和安全罩网503,所述风扇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扇叶502,所述安全罩网罩503在所述扇叶502的外部。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风扇电机501驱动扇叶转动,安全罩网可防止扇叶打到其他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条103和第二散热条108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铝合金散热显著。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壳1与所述减震架之间设置有一层减震垫10,所述减震垫10采用橡胶材料。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减震垫10进一步的起到减震效果,橡胶材料的弹性效果显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减震架2、底盘悬架3、循环冷却装置4和散热风扇装置5,减震架2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冷却装置4利用液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避免发动机机壳长期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散热风扇装置5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作用,同时可吹掉发动机机壳1上积灰。
工作原理:减震架2固定在在底盘悬架3上,发动机机壳1固定安装在减震架2上,散热风扇装置4安装在发动机机壳1其中一侧边的支架上,循环冷却装置4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连通于发动机机壳1,循环冷却装置4工作,冷却液流进发动机机壳1内循环对发动机机壳1进行冷却散热;减震架2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机壳(1)、减震架(2)、底盘悬架(3)、循环冷却装置(4)和散热风扇装置(5),所述减震架(2)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3)上,所述发动机机壳(1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1)其中一侧边的支架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4)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所述减震架(3)包括上框架(203和下框架(204),所述上框架(203)与所述下框架(204)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201),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20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02),所述阻尼减震器(201)包括阻尼筒(206)、阻尼杆(205)和活塞(207),所述阻尼杆(205)通过活塞(207)插入阻尼筒(206)内,所述阻尼筒(206)内填充有阻尼液(209),所述阻尼杆(205)套装有抗震弹簧(2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7)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液流道孔(2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包括上机壳(101)和下机壳(106),所述上机壳(101)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循环腔(102),所述下机壳(10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循环腔(1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腔(102)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一进管口(104)和第一出管口(1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腔(107)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二进管口(109)和第二出管口(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设置有开关阀(11),所述出液管(8)设置有循环泵(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101)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条(103),所述下机壳(106)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二个散热条(1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装置(5)包括风扇电机(501)、扇叶(502)和安全罩网(503),所述风扇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扇叶(502),所述安全罩网罩(503)在所述扇叶(502)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条(103)和第二散热条(108)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壳(1)与所述减震架之间设置有一层减震垫(10),所述减震垫(10)采用橡胶材料。
CN202010488352.1A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Pending CN1115164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8352.1A CN111516477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8352.1A CN111516477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6477A true CN111516477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8352.1A Pending CN111516477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64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958A (zh) * 2021-03-19 2021-06-29 柳州市华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42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江苏台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活塞温度的多缸柴油机
CN107906164A (zh) * 2017-09-19 2018-04-13 池滨智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座
CN208168979U (zh) * 2018-05-25 2018-11-30 合肥众机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减震安装支架
CN208646596U (zh) * 2018-07-25 2019-03-26 安徽省传奇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拖拉机的降温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42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江苏台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活塞温度的多缸柴油机
CN107906164A (zh) * 2017-09-19 2018-04-13 池滨智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座
CN208168979U (zh) * 2018-05-25 2018-11-30 合肥众机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减震安装支架
CN208646596U (zh) * 2018-07-25 2019-03-26 安徽省传奇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拖拉机的降温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958A (zh) * 2021-03-19 2021-06-29 柳州市华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51622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111516477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CN113043834B (zh) 无护板式高可靠性商用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CN108571555A (zh) 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CN114006498B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基座
CN217633607U (zh) 一种汽车减震的缓冲装置
CN11370798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箱
CN111927614A (zh)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柴油发动机
CN109854667B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减震器
KR100534998B1 (ko) 쇽 업소버 냉각장치
CN112228500A (zh) 一种弹簧缓冲型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207657563U (zh) 一种车辆及其前置冷却系统
CN219994257U (zh) 一种散热汽车减震器
CN215621279U (zh) 驻车空调
CN215109704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汽车发动机风扇
CN219888157U (zh) 防尘减震的发动机缸盖
CN212889761U (zh) 一种汽车空调散热装置
CN21217191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发动机减震架
CN213175822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
CN212671933U (zh) 一种多功能航模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N213211712U (zh) 一种磁盘阵列固定装置
CN216269092U (zh) 一种军用越野改装车电控装置
CN113899233B (zh) 一种汽车及其冷却系统、中冷冷却装置
CN21580479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散热器
CN217950534U (zh) 一种静音式风冷气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