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4131A -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4131A
CN111514131A CN202010058320.8A CN202010058320A CN111514131A CN 111514131 A CN111514131 A CN 111514131A CN 202010058320 A CN202010058320 A CN 202010058320A CN 111514131 A CN111514131 A CN 111514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tigenin
group
sebaceous gland
cosmetic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83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民
杨鉴
姚景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14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65Lact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7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8Antiseborrhe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0Anti-acn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08Preparations for oily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外用药物和化妆品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在用于制备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发现牛蒡子苷元的抗皮脂腺分泌作用,药效学试验及临床试验均证明牛蒡子苷元可有效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殖,防止皮脂分泌过多,且外用有效、高效低毒。利用该发现制备抗皮脂腺分泌的药物和/或化妆品,可用于改善油性皮肤,治疗皮肤毛孔粗大及脂溢性皮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和/或化妆品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在用于制备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皮脂腺是一种多腺泡全浆分泌组织,分布于除手掌、足底以外的全身皮肤,以头皮、颜面部密度最高。皮脂腺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与分泌皮脂。皮脂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甘油三酯、蜡酯、角鲨烯等脂质,还有半乳糖、维生素E、抗菌肽等物质,分泌至皮肤表面与表皮脂质一起共同构成一道机体与外界隔离的终末屏障,保持水分,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损伤。
皮脂腺主要具有保护和美容皮肤的作用,其结构虽然简单,但功能调节却十分复杂,既与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等内环境密切相关,也受药物、饮食、紫外线、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
油性皮肤的形成就是由于皮肤油脂分泌过多造成的,它会导致皮肤发亮、不良的外观和不舒服的触感,当然也是人们不希望出现的状况。尤其在夏天,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会加快,体内的汗腺、皮脂腺活动会加强,导致皮脂的分泌越来越多,过多的皮脂分布在皮肤表面,还容易沾污灰尘,积累下去,皮脂就会堵塞毛孔深层,造成角质粗厚。因此,控制皮脂腺分泌、减少出油、改变皮脂腺的组成等是这类皮肤保持健康、美观的关键。
皮肤毛孔粗大指皮肤表面可见的凹凸不平外观。Sugiyama-Nakagiri的研究将毛孔粗大定义为单个超过0.02mm2的圆形结构。目前认为造成面部毛孔粗大的主要成因为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孔周围组织结构弹性松弛、毛囊肥大。有研究指出皮脂腺分泌与毛孔大小存在正相关性。
皮脂腺功能异常与许多皮肤疾病相关,如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复发性较高的皮肤疾病,也是一种基于皮脂溢出的病变,临床发病率高。多发于头面部,也可见于皮脂丰富区域,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诊断容易,但治疗较难,常伴有睑缘炎、毛囊炎,位于面部则会伴有酒渣鼻、螨虫皮炎等。当今化妆品的普遍应用、饮食习惯和规律的改变以及精神因素等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面部脂溢性皮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目前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皮脂分泌过多、免疫机制、激素使用、皮肤屏障受损及精神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当前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同时辅以杀菌去脂及止痒,临床用药以激素类居多,其次为抗真菌性药物。激素类药物在缓解症状方面有其优势,但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故目前临床治疗不推荐单独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研发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的药物,以改善油性皮肤、治疗皮肤毛孔粗大,治疗皮脂腺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皮肤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牛蒡子属于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它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
牛蒡子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以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为主。根据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比牛蒡子苷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牛蒡子苷在体内被分解为牛蒡子苷元而产生众多药理作用。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牛蒡子苷元具有如下药理活性:1)抗病毒作用,包括HIV-1与流感病毒;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3)肾病及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作用;4)热休克反应抑制作用;5)神经保护作用;6)扩张血管作用;7)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8)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9)抑制K+挛缩的作用等。
中国专利CN101874822A公开了一种植物性抗痤疮制剂,是包含牛蒡根提取物、柳兰提取物或葇荑囊链藻提取物的组合物。该专利中用于痤疮治疗的是三种提取物的组合,组分复杂。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牛蒡子苷元对皮脂腺细胞作用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牛蒡子苷元抑制皮脂腺增殖的用途,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牛蒡子苷元在用于制备抗皮脂腺分泌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用途。本发明揭示了牛蒡子苷元可有效抑制皮脂腺的增殖,防止皮脂分泌过多,对人体毒性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牛蒡子苷元在用于制备抗皮脂腺分泌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用途,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和/或化妆品的用途,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脂溢性皮炎为面部脂溢性皮炎或头皮脂溢性皮炎。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能够抑制皮脂腺的增殖,从而抑制皮脂腺活性,防止皮脂分泌过多。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对皮脂腺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能够改善金黄地鼠皮脂腺增厚、腺体排列紧密的组织形态。牛蒡子苷元能够有效改善油性皮肤状况,治疗面部毛孔粗大,临床使用效果显著。临床试验表明牛蒡子苷元对脂溢性皮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牛蒡子苷元可在制备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抗皮脂腺分泌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牛蒡子苷元的药物剂型为其外用制剂。优选地,所述的外用制剂为其散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喷雾剂或贴剂。其中,所述外用制剂的给药形式为皮肤给药。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的化妆品可以是本领域各种类型的化妆品,如香皂、洗面奶、爽肤水、精华、乳液或膏霜。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所述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含量为0.0125-99.00wt%,优选地为0.01%-10wt%,更为优选地为0.05%-2wt%。
在本发明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以及在本发明的药物或/和化妆品的组合物中还包括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药物成份或有效成份,以作为有效成份的联合使用,例如,可以加入维生素E、氨基酸、血液流通促进剂、细胞活化因子等。所述的这些其他药物成份或有效成份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其使用与否取决于制备的需要。
在本发明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以及在本发明的药物或/和化妆品的组合物中,也包括加入选自常规的外用药物和/或化妆品的助剂,如胶凝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保湿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防腐剂、杀菌剂、香精等。所述的这些助剂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其使用与否和使用的多少取决于制备剂型的需要。
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用于制备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研究的原创性:本发明人在国内外首先发现牛蒡子苷元具有很强的抗皮脂腺分泌作用,牛蒡子及其组份的抗皮脂腺分泌作用迄今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
(2)研究的创新性:本发明人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发掘中草药宝库,研发外用有效、高效低毒、价格便宜、特异性高的牛蒡子苷元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
(3)发明的实用性:本发明人的研究工作已证明牛蒡子苷元具有较强的抗皮脂腺分泌作用,而且外用有效、高效低毒。利用该发现制备抗皮脂腺分泌的药物和/或化妆品,可用于改善油性皮肤,治疗皮肤毛孔粗大,治疗脂溢性皮炎。
综上所述,本研究集理论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为一体。这一创新项目在祖国传统医学的二次开发和研究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能为抗皮脂腺分泌治疗另辟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牛蒡子苷元乳膏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41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尼泊金乙酯,置水浴中加热熔融,80℃水浴中保温,制得油相;另取三乙醇胺、甘油、羟苯乙酯及水,混匀,于80℃水浴中保温,制得水相。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下加入牛蒡子苷元,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2牛蒡子苷元乳膏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42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51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尼泊金乙酯,置水浴中加热熔融,80℃水浴中保温,制得油相;另取三乙醇胺、甘油、羟苯乙酯及水,混匀,于80℃水浴中保温,制得水相。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下加入牛蒡子苷元,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3牛蒡子苷元凝胶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52
制备方法:将卡波姆溶于适量的纯化水中,放置24h溶胀完全,加入三乙醇胺;另取丙二醇和甘油,加入到溶胀好的卡波姆中混匀,制得卡波姆凝胶;最后取牛蒡子苷元、羟苯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适量的纯化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加入上述卡波姆凝胶中,搅匀,加纯化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4牛蒡子苷元凝胶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53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61
制备方法:将卡波姆溶于适量的纯化水中,放置24h溶胀完全,加入三乙醇胺;另取丙二醇和甘油,加入到溶胀好的卡波姆中混匀,制得卡波姆凝胶;最后取牛蒡子苷元、羟苯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适量的纯化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加入上述卡波姆凝胶中,搅匀,加纯化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5牛蒡子苷元软膏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62
制备方法:将十八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加热至70℃熔化。另取月桂醇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及纯化水混合溶解并加热至同样温度。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下加入牛蒡子苷元,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6牛蒡子苷元软膏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63
制备方法:将十八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加热至70℃熔化。另取月桂醇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及纯化水混合溶解并加热至同样温度。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下加入牛蒡子苷元,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7爽肤水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71
制备工艺:
1.将A相各组分混合加热到85℃,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预先将C互相溶解;
2.将A相冷却到45度,加入B、C相;
3.搅拌均匀后出料,PH控制在5.5-7.0。
实施例8润肤乳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72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081
制备工艺:
1.先把卡波941分散在甘油中,再分散在水中并同时升高温度到85℃,然后加入B相其他组分,搅拌均匀;
2.将A相于85℃溶解完全,搅拌均匀;
3.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均质(约4分钟),消泡冷却至45℃;
4.加入C相各组分,搅拌均匀出料。PH值控制在5.5-7.0。
实施例9本发明牛蒡子苷元对皮脂腺细胞的生长增殖的影响
药物配制:将牛蒡子苷元用DMSO溶解,配制为终浓度0.8、1.6、3.125、6.25、12.5、25、50umol/L。以含0.2%DMSO不含待检药物的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将SZ95细胞以2000个/孔的密度接种96孔板,培养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及阴性对照,继续培养72小时和96小时,加入MTT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在酶联免疫仪上测定吸光度值(A值),波长为490nm。
结果如表1所示,牛蒡子苷元对SZ95细胞增殖抑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牛蒡子苷元作用72h、96h后,对SZ95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表1牛蒡子苷元对SZ95细胞增殖的影响(A值,n=6)
药物浓度(umol/L) 72h 96h
0.8 0.521±0.045 0.691±0.043
1.6 0.516±0.049 0.751±0.051
3.125 0.498±0.052 0.513±0.039<sup>**</sup>
6.25 0.384±0.051<sup>*</sup> 0.395±0.037<sup>**</sup>
12.5 0.361±0.019<sup>**</sup> 0.346±0.023<sup>**</sup>
25 0.285±0.026<sup>**</sup> 0.371±0.031<sup>**</sup>
50 0.234±0.020<sup>**</sup> 0.196±0.026<sup>**</sup>
阴性对照组 0.495±0.077 0.751±0.067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
实施例10牛蒡子苷元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
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包含有毛囊、大量皮脂腺及黑素团块等重要结构,在解剖学特征上以及对激素刺激的反应上与人相似,是目前作为筛选和研究药物抗皮脂腺增生活性的理想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最大横径(DT)×最大纵径(DL)的数值变化与皮脂腺斑的真实体积大小变化呈正相关,因此,本实验选用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
成年雄性金黄地鼠56只,体质量(100±20)g,金黄地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3天后开始实验。于第4天实验开始时金黄地鼠用乙醚麻醉后,用剃毛器剃尽金黄地鼠背部毛,用游标卡尺测量背部右侧斑块的最大横径(DT)和最大纵径(DL)。分组及给药如下:
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实施例1牛蒡子苷元乳膏,浓度为3%;
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实施例3牛蒡子苷元凝胶,浓度为1%;
双氯芬酸组:双氯芬酸钠凝胶,浓度为1%;
酮洛芬组:酮洛芬凝胶,浓度为2.5%;
吡罗昔康组:吡罗昔康软膏,浓度为1%;
吲哚美辛组:吲哚美辛凝胶,浓度为1%。
正常对照组:溶媒浓度为1%。正常对照组涂抹溶媒,其余各组分别涂擦相应药物于金黄地鼠的皮脂腺斑处,每天2次,连续28d。
于实验第31天取材,取材前禁食24h,脱颈椎处死金黄地鼠,用游标卡尺测量背部右侧斑块DT和DL。然后切除皮脂腺斑组织,放入装有固定液的玻璃瓶中固定。将标本制成切片,厚度6μm,于光镜下对皮脂腺斑进行组织学观察。
观察指标:(1)皮脂腺面积,用最大横径(DT)×最大纵径(DL)表示;
(2)皮脂腺斑厚度,重叠腺叶<2为薄;2≤重叠腺叶<4为中;重叠腺叶≥4为厚。
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t检验。
实验结果如下:
(1)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面积比较
治疗前地鼠背部皮脂腺斑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与对照组比较,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面积明显缩小(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牛蒡子苷元对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面积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mm<sup>2</sup>) 治疗后(mm<sup>2</sup>)
正常对照组 8 24.56±4.75 25.34±3.67
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 8 23.81±4.38 13.65±2.58<sup>**</sup>
牛蒡子苷元高剂量组 8 22.35±4.12 12.28±2.37<sup>**</sup>
双氯芬酸组 8 22.97±3.95 23.53±4.52
酮洛芬组 8 22.51±4.27 20.64±4.31
吡罗昔康组 8 20.45±3.78 21.65±4.64
吲哚美辛组 8 23.53±4.31 20.71±4.29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厚度比较
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厚度薄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牛蒡子苷元对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厚度比较
Figure BDA000237354423000011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组织学观察
光镜下,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金黄地鼠皮脂腺厚度较薄,多为1~2层,皮脂腺排列松散,腺叶较小,且液化小囊形成数目较多。对照组金黄地鼠皮脂腺呈分叶状分布,排列较紧较厚(重叠腺叶数≥4个),部分腺叶大而饱满。
综上,牛蒡子苷元对皮脂腺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改善皮脂腺增厚、腺体排列紧密的组织形态。
实施例11本发明牛蒡子苷元改善油性皮肤的临床试验
按实施例7、8所制备的化妆品样品邀请40名20-40岁的志愿者试用,每天使用对应组别配方制成的化妆品,连续试用4周后进行评价。受试者入选标准为油性皮肤无皮肤病过敏史的人,各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德国Courage Khazaka公司的皮肤油脂含量Sebumeter测试探头进行检测,患者志愿者于第0天、第14天、第28天的皮肤油脂的含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组油脂含量比较(ug sebum/cm2)
组别 开始试验 第14天 第28天
实施例7组 241.5 161.3 101.7
实施例8组 253.2 153.4 102.4
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化妆品能够改善油性皮肤状况,具有很好的去油、控油效果。
实施例12本发明牛蒡子苷元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
面部皮肤毛孔粗大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26~49岁,平均34.7岁。毛孔粗大主要位于鼻部及颊部,皮肤类型为FitzpatrickⅢ、Ⅳ型。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分为2组,实施例5组、实施例6组,每组20例。其中实施例5组的年龄27~49岁,平均34.5岁,实施例6组的年龄26~48岁,平均34.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毛孔粗大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面部感染性皮肤病患者、活动性单纯疱疹患者;②全身有严重皮肤疾病或系统性疾病者、皮肤肿瘤患者;③疤痕体质者;④孕妇、哺乳期妇女;⑤1年内使用维A酸类药物者;⑥1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光敏药物者;⑦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2、治疗方法
实施例7组:将实施例7护肤品,涂于患者面部,避开眼周及口周,每1次。试用4周。
实施例8组:将实施例8护肤品,涂于患者面部,避开眼周及口周,每1次。试用4周。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评价
面部毛孔粗大的评分标准参考国内学者提出的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法进行评分。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4周,在相同的背景、光线及位置的条件下,进行面部不同位置(面颊部、鼻翼部及鼻尖部)正、侧面临床对比照片。根据王青等(王青,周成霞,孟慧敏,等.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及毛孔粗大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5):865-868)的评分标准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评级方法如下:1级:极少可见毛孔;2级:轻微可见毛孔;3级:清晰可见毛孔;4级:明显可见毛孔或内含小于毛孔大小的角栓;5级:非常明显可见毛孔或内含与毛孔大小一致的角栓;6级:明显扩大毛孔或内含突出毛孔的角栓,成草莓样。
患者满意度的评价:疗程结束后4周,由患者对疗效进行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级满意度主观评价,满意率以非常满意率加满意率计算。
3.2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均完成所在组别的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表
组别 n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4周评分
实施例7组 20 4.13±0.75 1.71±0.53<sup>**</sup>
实施例8组 20 4.21±0.81 1.66±0.51<sup>**</sup>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患者满意度:2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5%,90%,2组均无不满意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2组治疗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反应,1~4d红斑消退,创面脱痂时间为3~10d,所有患者未出现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
实施例13本发明牛蒡子苷元对脂溢性皮炎治疗的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240例。
纳入标准:①治疗前1个月内,未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②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有关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面部瘙痒,可见油腻性黄红色斑片,无糜烂未见渗出;③依从性好;④治疗前1个月内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记录;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知晓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皮肤疾病,对治疗会有影响;②妊娠或者哺乳期;③并发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造血系统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⑤依从性差,无法按期复查,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及安全性。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6组:牛蒡子苷元1组、牛蒡子苷元2组、双氯芬酸组、酮洛芬组、吡罗昔康组、吲哚美辛组。
牛蒡子苷元1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6~41岁,平均(24.3±6.1)岁,病程3周~9年,平均(30.1±14.3)个月。
牛蒡子苷元2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4~40岁,平均(25.6±7.6)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1.6±12.8)个月。
双氯芬酸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6~42岁,平均为(23.5±2.2)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为(30.6±12.2)个月。
酮洛芬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5~41岁,平均为(24.3±2.5)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为(32.8±13.2)个月。
吡罗昔康组: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4~42岁,平均为(24.8±2.1)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为(32.4±12.3)个月。
吲哚美辛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5~40岁,平均为(25.4±2.2)岁,病程3周~9年,平均为(30.6±11.2)个月。
6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牛蒡子苷元1组患处涂抹牛蒡子苷元乳膏(按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牛蒡子苷元浓度为3%),每日2次。疗程4周。
牛蒡子苷元2组患处涂抹牛蒡子苷元凝胶(按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牛蒡子苷元浓度为1%),每日2次。疗程4周。
双氯芬酸组患处涂抹双氯芬酸钠凝胶,浓度为1%,每日2次。疗程4周。
酮洛芬组患处涂抹酮洛芬凝胶,浓度为2.5%,每日2次。疗程4周。
吡罗昔康组患处涂抹吡罗昔康软膏,浓度为1%,每日2次。疗程4周。
吲哚美辛组患处涂抹吲哚美辛凝胶,浓度为1%,每日2次。疗程4周。
每天早、晚洁面后涂抹,连用4周后停药。
各组均于治疗结束时评定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考EASI(湿疹皮炎严重指数评分法)(HANIFINJM,THURSTONM,OMOTOM,etal.The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dermatitis.EASIE valuator Group[J].ExpDermatol,2001,10(1):11-18.),仅限于面部。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红斑、脱屑、脂溢、瘙痒程度和皮损面积,红斑、脱屑、脂溢、瘙痒程度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皮损面积0为无;1为直径≤2cm;2为直径>2cm并≤5cm;3为直径>5cm。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疗效指数≥90%为痊愈,疗效指数60%~89%为显效,疗效指数20%~59%为好转,疗效指数<20%为无效或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3.2治疗结果
由表6数据可知,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外用能够有效治疗脂溢性皮炎,愈后复发率低。
表6各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复发例
牛蒡子苷元1组 40 22 12 4 2 85% 1(4.5%)
牛蒡子苷元2组 40 20 14 2 4 85% 2(10%)
双氯芬酸组 40 0 3 2 35 7.5% -
酮洛芬组 40 0 2 2 36 5% -
吡罗昔康组 40 0 3 2 35 7.5% -
吲哚美辛组 40 0 1 3 36 2.5% -
表7各组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n 不良反应例
牛蒡子苷元1组 40 1例红斑
牛蒡子苷元2组 40 2例红斑
双氯芬酸组 40 5例(2例皮炎、3例红斑伴有刺痛)
酮洛芬组 40 6例(3例红斑、3例灼痛)
吡罗昔康组 40 7例(4例红斑、3例光敏性)
吲哚美辛组 40 5例(3例红斑伴有刺痛、2例皮炎)
由表7数据可知,双氯芬酸组、酮洛芬组、吡罗昔康组、吲哚美辛组患者用药部位有红斑、刺痛、灼痛、光敏性和皮炎等不良反应。而本发明牛蒡子苷元外用组用药部位仅个别患者出现极轻微的红斑,其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外用能够有效治疗脂溢性皮炎,愈后复发率低。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外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Claims (10)

1.牛蒡子苷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抗皮脂腺分泌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牛蒡子苷元外用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为散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喷雾剂或贴剂,所述的外用制剂给药方式为皮肤给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品为香皂、洗面奶、爽肤水、精华、乳液或膏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所述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含量为0.0125-99.00wt%。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所述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含量为0.01%-10w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所述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含量为0.05%-2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改善油性皮肤、治疗皮肤毛孔粗大的药物和/或化妆品的用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药物和/或化妆品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溢性皮炎为面部脂溢性皮炎或头皮脂溢性皮炎。
CN202010058320.8A 2019-02-01 2020-01-19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Pending CN1115141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4632 2019-02-01
CN2019101046325 2019-0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131A true CN111514131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8320.8A Pending CN111514131A (zh) 2019-02-01 2020-01-19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413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66255A1 (en) * 2004-11-22 2007-07-19 Gupta Shyam K Treatment of Topical Discomforts Including Acne, Sunburn, Diaper Rash, Wound, Wrinkles and Dandruff/Hair Loss by Natural Lignans via Fatty Acid Desaturase Inhibition
JP2017186270A (ja) * 2016-04-04 2017-10-12 クラシエ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皮脂腺細胞の活性化の抑制剤
CN108601762A (zh) * 2016-02-08 2018-09-28 客乐谐控股株式会社 炎性体活性化抑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66255A1 (en) * 2004-11-22 2007-07-19 Gupta Shyam K Treatment of Topical Discomforts Including Acne, Sunburn, Diaper Rash, Wound, Wrinkles and Dandruff/Hair Loss by Natural Lignans via Fatty Acid Desaturase Inhibition
CN108601762A (zh) * 2016-02-08 2018-09-28 客乐谐控股株式会社 炎性体活性化抑制剂
JP2017186270A (ja) * 2016-04-04 2017-10-12 クラシエ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皮脂腺細胞の活性化の抑制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8000B (zh) 青黛之經油萃取的產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KR102309958B1 (ko) 구근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 개선용 조성물
CN111973641B (zh) 去头屑组合物和其使用方法
KR100990195B1 (ko) 알레르기, 아토피성 피부질환 완화 천연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050002581A (ko) 한방 약재를 이용한 피부노화 방지 및 여드름 개선용 화장료
KR102189330B1 (ko) 구근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 개선용 조성물
US20220233627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lant extracts and oil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their preparation
KR20210018388A (ko) 식물추출물 또는 이의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상태 개선용 조성물
CN112022767A (zh) 一种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693411B (zh) 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向日葵芽和鹰嘴豆籽提取物的组合物
US11337942B2 (en) External us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aeonol and panthenol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as active ingredients
CN111514131A (zh) 一种牛蒡子苷元的用途
CN110812377B (zh) 一种痤疮治疗修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499271A (zh) 一种抗敏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071600B1 (ko) 민감성피부 및 피부트러블 개선용 크림 조성물 제조방법
CN113081933A (zh)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44356A (zh) 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WO2022047726A1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57388A (zh) 一种用于妊娠纹修复的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9926A (zh) 温中舒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53431A (zh) 防治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制剂
CN114748468A (zh) 一种治疗青春痘的组合物
CN111110595B (zh) 一种植物蛋白乳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95701B (zh) 一种祛痘和消除痘印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54533B (zh)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