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9077A -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9077A
CN111509077A CN201910095888.4A CN201910095888A CN111509077A CN 111509077 A CN111509077 A CN 111509077A CN 201910095888 A CN201910095888 A CN 201910095888A CN 111509077 A CN111509077 A CN 111509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uring
agent
silicon wafer
solution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5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9077B (zh
Inventor
龙维绪
苏晓东
黄洁
查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neng (Su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Shangneng Photovolta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Shangneng Photovolta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Shangneng Photovolta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5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04Chemical etching
    • H01L21/30608Anisotropic liquid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36Special surface textures
    • H01L31/02363Special surface textures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itself, e.g. textured activ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eting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抛光刻蚀,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刻蚀剂、金属络合剂、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制绒刻蚀,第二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成核剂、pH调节剂、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引入制绒辅助溶液,仅需抛光刻蚀和制绒刻蚀两步工艺即可实现单晶硅片的制绒,大大减少了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制绒过程中无需使用双氧水,大大减少了碱的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硅片表面绒面的反射率,绒面反射率能达到10%左右,硅片表面陷光性能更佳,从而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片制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溶液在硅片表面刻蚀出特殊的凹凸结构,这一刻蚀过程称之为制绒,刻蚀出的特殊结构称之为绒面结构。这种绒面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硅片表面对于光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针对单晶硅片,通常使用碱溶液来制绒,如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目前现有技术的单晶硅片制绒关键工艺包含三个步骤:
1、抛光刻蚀: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中,刻蚀温度为60~75℃,刻蚀时间为3~4min;
2、清洗: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0.5%~2%的KOH或NaOH和体积分数5%~10%双氧水溶液中,清洗温度为60~75℃,清洗时间为2~3min;
3、制绒:将清洗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和体积分数0.5%~2%制绒辅助剂混合溶液中,制绒温度为80~85℃,刻蚀时间为7~10min。
现有技术中的单晶硅片制绒工艺步骤相对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碱和双氧水,成本较高,且所需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不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通过简化单晶硅片的制绒工艺,实现了单晶硅片的超快速制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所述制绒方法包括: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抛光刻蚀,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刻蚀剂、金属络合剂、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制绒刻蚀,第二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成核剂、pH调节剂、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75℃~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2min~3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0℃~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5min~6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5%~1%的绒面刻蚀剂;
2%~5%的金属络合剂;
0.05%~0.08%的第一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一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中:
绒面刻蚀剂包括次氯酸钠、氨基三乙醇、PEG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金属络合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DL-羟基丁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全氟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消泡剂包括聚醚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0%~20%的绒面成核剂;
3%~6%的pH调节剂;
0.05%~0.08%的第二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二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
绒面成核剂包括N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大豆卵磷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
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包括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新型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消泡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高碳醇型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晶硅片为太阳能级单晶硅片或电子级单晶硅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引入制绒辅助溶液,仅需抛光刻蚀和制绒刻蚀两步工艺即可实现单晶硅片的制绒,大大减少了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制绒过程中无需使用双氧水,大大减少了碱的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硅片表面绒面的反射率,绒面反射率能达到10%左右,硅片表面陷光性能更佳,从而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单晶硅片制绒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抛光刻蚀后单晶硅片的截面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绒刻蚀后单晶硅片的表面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绒后单晶硅片对波长为350nm~1050nm光的反射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单晶硅片为太阳能级单晶硅片或电子级单晶硅片等,参图1所示,制绒方法包括: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抛光刻蚀,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刻蚀剂、金属络合剂、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制绒刻蚀,第二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成核剂、pH调节剂、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具体包括:
抛光刻蚀: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75℃~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2min~3min。
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通过第一制绒辅助溶液能有效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颗粒、有机物及金属杂质等,同时在硅片表面引入更多的缺陷。
制绒刻蚀: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0℃~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5min~6min。
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通过第二制绒辅助溶液能快速在硅片表面形成1~3微米大小的金字塔绒面结构,反射率降低到10%左右,形成的绒面均匀无有机物残留。
优选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5%~1%的绒面刻蚀剂;
2%~5%的金属络合剂;
0.05%~0.08%的第一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一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其中:
绒面刻蚀剂包括次氯酸钠、氨基三乙醇、PEG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金属络合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DL-羟基丁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全氟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消泡剂包括聚醚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0%~20%的绒面成核剂;
3%~6%的pH调节剂;
0.05%~0.08%的第二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二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其中:
绒面成核剂包括N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大豆卵磷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
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包括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新型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消泡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高碳醇型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3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8%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7%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5%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5%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6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5%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4.5%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7%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5%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抛光刻蚀后,将单晶硅片取出,在溢流的超纯水中清洗2min,在步骤S2制绒刻蚀后,将单晶硅片取出,进行后续清洗。
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抛光刻蚀后单晶硅片的截面SEM图,可见,本实施例抛光刻蚀能有效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颗粒、有机物及金属杂质等,同时在硅片表面引入了更多的缺陷。
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制绒刻蚀后单晶硅片的表面SEM图,可见,本实施例制绒刻蚀能在硅片表面形成1~3微米大小的金字塔绒面结构,形成的绒面均匀无有机物残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中的绒面刻蚀剂可以为次氯酸钠、氨基三乙醇、PEG2000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络合剂可以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DL-羟基丁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表面活性剂可以为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全氟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消泡剂可以为聚醚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的绒面成核剂可以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大豆卵磷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可以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新型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消泡剂可以为聚二甲基硅氧烷、高碳醇型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碱溶液也可以使用NaOH溶液等,此处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上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同样可以实现单晶硅片的超快速制绒,其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溶剂质量分数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3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5%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5%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5%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6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0%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3%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5%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溶剂质量分数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3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8%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2%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5%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6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20%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6%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8%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2%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工艺参数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75℃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2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8%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7%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5%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5%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5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5%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4.5%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7%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5%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工艺参数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78℃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2.5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8%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7%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5%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5%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3℃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5.5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5%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4.5%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7%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5%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中碱溶液及制绒辅助溶液的含量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7%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3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8%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7%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5%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0.7%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6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5%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4.5%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7%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5%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中碱溶液及制绒辅助溶液的含量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3%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1%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3min。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8%的绒面刻蚀剂,绒面刻蚀剂为次氯酸钠;
2.5%的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0.07%的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
0.015%的第一消泡剂,第一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3%的KOH溶液和体积分数1%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6min。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5%的绒面成核剂,绒面成核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4.5%的pH调节剂,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pH酸型调节剂为乳酸,pH碱型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0.07%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0.015%的第二消泡剂,第二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余为电阻率大于15MΩ·cm的去离子水。
对比例: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抛光刻蚀: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溶液中,刻蚀温度为63℃,刻蚀时间为3.5min;
2、清洗: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的KOH和体积分数6%双氧水溶液中,清洗温度为63℃,清洗时间为2.5min;
3、制绒:将清洗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2%的KOH和体积分数1%制绒辅助剂(制绒辅助剂为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制绒辅助品TS52,主要成分包括水、山梨酸钠、乙酸钠、消泡剂、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中,制绒温度为83℃,刻蚀时间为8.5min。
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绒后单晶硅片对波长为350nm~1050nm光的反射率曲线图,下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绒后单晶硅片制备的太阳能电池与现有对比例制绒后单晶硅片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参数对比。
表1:实施例1和对比例的单晶硅片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参数
序号 Voc(mV) Isc(A) FF(%) Rs(mΩ) Rsh(Ω) EFF(%) Irev(A)
对比例 669.3 9.842 80.99 2.12 845 21.84 0.10
实施例1 669.9 9.841 80.98 2.56 819 21.87 0.08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单晶硅片的绒面反射率在波长600nm~1000nm处能够达到10%左右,且实施例1中单晶硅片的电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单晶硅片的电性能。
实施例1和实施例2、3相比,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及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按质量分数不同,实施例1-3均可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绒面结构,但相比实施例1中的单晶硅片反射率更佳。
实施例1和实施例4、5相比,刻蚀工艺的温度及时间不同,但均可实现单晶硅片表面的制绒,在本发明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制绒效果相差不大。
实施例1和实施例6、7相比,碱溶液及制绒辅助溶液的含量不同,但均可实现单晶硅片表面的制绒,制绒辅助溶液的含量越大,制绒效果越加,但相对成本也会较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引入制绒辅助溶液,仅需抛光刻蚀和制绒刻蚀两步工艺即可实现单晶硅片的制绒,大大减少了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制绒过程中无需使用双氧水,大大减少了碱的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硅片表面绒面的反射率,绒面反射率能达到10%左右,硅片表面陷光性能更佳,从而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绒方法包括:
S1、将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抛光刻蚀,第一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刻蚀剂、金属络合剂、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S2、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碱溶液和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制绒刻蚀,第二制绒辅助溶液包括绒面成核剂、pH调节剂、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将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75℃~80℃温度下进行抛光刻蚀2min~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将抛光刻蚀后的单晶硅片浸没在质量分数1%~3%的KOH或NaOH溶液和体积分数0.5%~1.0%的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在80℃~85℃温度下进行制绒刻蚀5min~6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0.5%~1%的绒面刻蚀剂;
2%~5%的金属络合剂;
0.05%~0.08%的第一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一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中:
绒面刻蚀剂包括次氯酸钠、氨基三乙醇、PEG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金属络合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DL-羟基丁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全氟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消泡剂包括聚醚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
10%~20%的绒面成核剂;
3%~6%的pH调节剂;
0.05%~0.08%的第二表面活性剂;
0.01%~0.02%的第二消泡剂;
及去离子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中:
绒面成核剂包括N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大豆卵磷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pH调节剂包括pH酸型调节剂及pH碱型调节剂;
第二绒面表面活性剂包括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新型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消泡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高碳醇型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绒辅助溶液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MΩ·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硅片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硅片为太阳能级单晶硅片或电子级单晶硅片。
CN201910095888.4A 2019-01-31 2019-01-31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Active CN111509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888.4A CN111509077B (zh) 2019-01-31 2019-01-31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888.4A CN111509077B (zh) 2019-01-31 2019-01-31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077A true CN111509077A (zh) 2020-08-07
CN111509077B CN111509077B (zh) 2022-01-18

Family

ID=7187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5888.4A Active CN111509077B (zh) 2019-01-31 2019-01-31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907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791A (zh) * 2021-04-14 2021-08-24 吕建忠 一种光伏用多晶硅消泡式制绒方法
CN113322008A (zh) * 2021-05-10 2021-08-31 南京卓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碱抛光添加剂、抛光液及抛光方法
CN113584597A (zh) * 2021-08-06 2021-11-02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强去污能力的单晶硅制绒添加剂及应用
CN113980580A (zh) * 2021-12-24 2022-01-28 绍兴拓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的碱刻蚀抛光方法
CN114016131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海县太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材料及其在制备异形件中的用途
CN114316804A (zh) * 2021-12-15 2022-04-12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单晶硅碱抛光外观问题的添加剂及其抛光工艺
CN114351257A (zh) * 2021-12-15 2022-04-15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t太阳能电池快速制绒的添加剂及制绒工艺
CN114351258A (zh) * 2022-01-11 2022-04-15 江苏捷捷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单晶硅片碱抛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634766A (zh) * 2022-03-10 2022-06-17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背抛光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4933905A (zh) * 2022-06-01 2022-08-2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晶硅制绒添加剂及制绒方法
CN115948123A (zh) * 2022-12-12 2023-04-11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碱抛光添加剂及碱抛光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1025A2 (ko) * 2010-08-12 2012-02-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결정성 실리콘 웨이퍼의 텍스쳐 에칭액 조성물 및 텍스쳐 에칭 방법 (2)
CN103614778A (zh) * 2013-11-25 2014-03-05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单晶硅片的无醇碱性制绒液、制绒方法、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7683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无醇制绒工艺及其制绒添加剂
US9453190B1 (en) * 2015-11-12 2016-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rface treatment of textured silic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1025A2 (ko) * 2010-08-12 2012-02-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결정성 실리콘 웨이퍼의 텍스쳐 에칭액 조성물 및 텍스쳐 에칭 방법 (2)
CN103614778A (zh) * 2013-11-25 2014-03-05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单晶硅片的无醇碱性制绒液、制绒方法、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7683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无醇制绒工艺及其制绒添加剂
US9453190B1 (en) * 2015-11-12 2016-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rface treatment of textured silicon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791A (zh) * 2021-04-14 2021-08-24 吕建忠 一种光伏用多晶硅消泡式制绒方法
CN113322008A (zh) * 2021-05-10 2021-08-31 南京卓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碱抛光添加剂、抛光液及抛光方法
CN113584597A (zh) * 2021-08-06 2021-11-02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强去污能力的单晶硅制绒添加剂及应用
CN114016131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海县太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材料及其在制备异形件中的用途
CN114316804A (zh) * 2021-12-15 2022-04-12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单晶硅碱抛光外观问题的添加剂及其抛光工艺
CN114351257A (zh) * 2021-12-15 2022-04-15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t太阳能电池快速制绒的添加剂及制绒工艺
CN113980580A (zh) * 2021-12-24 2022-01-28 绍兴拓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的碱刻蚀抛光方法
CN113980580B (zh) * 2021-12-24 2022-04-08 绍兴拓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的碱刻蚀抛光方法
CN114351258A (zh) * 2022-01-11 2022-04-15 江苏捷捷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单晶硅片碱抛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634766A (zh) * 2022-03-10 2022-06-17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背抛光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4634766B (zh) * 2022-03-10 2024-02-13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片背抛光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4933905A (zh) * 2022-06-01 2022-08-2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晶硅制绒添加剂及制绒方法
CN114933905B (zh) * 2022-06-01 2023-06-2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制绒液及制绒方法
CN115948123A (zh) * 2022-12-12 2023-04-11 嘉兴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碱抛光添加剂及碱抛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077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9077B (zh) 单晶硅片制绒方法
CN102181935B (zh) 一种制作单晶硅绒面的方法及腐蚀液
CN102343352B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回收方法
CN112542531B (zh) 一种硅片预处理及异质结电池制备方法
CN110165015B (zh) 一种太阳能单晶电池片制绒工艺
AU2015323848A1 (en) Wet etching method for an N-type bifacial cell
CN107431099B (zh) 太阳能电池用结晶硅基板的制造方法、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及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12940875B (zh) 太阳能电池硅片清洗剂和太阳能电池硅片清洗方法
CN114086259B (zh) 一种无醇型两亲性制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487B (zh) 基于复合陷光结构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5467A (zh) 单晶硅制绒添加剂、制绒方法以及绒面单晶硅片制备方法
CN114292708A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制绒前清洗的硅片清洗剂及使用方法
CN114317135A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制绒后的清洗剂及其清洗工艺
CN114350265A (zh) 一种单晶硅碱抛光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44399A (zh) 光伏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05995B (zh) 一种单晶硅片的清洗及制绒方法
CN112813501A (zh) 一种单晶硅片制绒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6799106A (zh) 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高效吸杂的前清洗方法
CN103924305B (zh) 一种准单晶硅片绒面的制备方法
JP2014082285A (ja) 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0993740A (zh) 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CN113921649A (zh) 一种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JP2012256713A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4318550A (zh) 一种单晶硅二次制绒的添加剂及其制绒工艺
JP2016032073A (ja) 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No. 136, Xinyang Avenue, Xinzhu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00

Patentee after: Shangneng (Su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2nd Floor, Building 3, Jiaxing Photovoltaic Science Park, 1288 Kanghe Road,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 XING SHANGNENG PHOTOVOLTAIC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