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1256A -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1256A
CN111501256A CN202010332816.XA CN202010332816A CN111501256A CN 111501256 A CN111501256 A CN 111501256A CN 202010332816 A CN202010332816 A CN 202010332816A CN 111501256 A CN111501256 A CN 111501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s
conical
ho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28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328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1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1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125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3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articles, e.g. stock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0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9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by jets of ga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34Driving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包括异形的导轨,导轨的左右两侧为水平,导轨的中部为U型结构,导轨的中部下方设有清洗池;导轨的前侧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前面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部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第一连接管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的上下两侧。本发明采用异形孔塞与第一凹槽、第一通孔相配合的方式,使得高压热气进入第一出气管或第二出气管内之后,先使得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将短袖撑起,然后再想外部吹出高压热气,从而使得短袖在清洗过程中处于撑起状态,且本发明不仅能够对短袖进行流水线式的清洗与干燥操作,且整个过程干燥和清洗过程无需人工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向自动化转化,现在服装生产加工行业也在逐渐实现自动化操作;在服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现在大多的服装尤其是医疗用服装或者儿童类服装,在制作成成衣后需要先清洗消毒,然后再进行包装打包,但是现在成衣清洗和烘干大多是分开进行操作的,而且现在对于刚生产加工完的成衣的清洗大多是多件一起进行清洗,对于清洗之后的衣物还需要重新进行悬挂烘干,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包括异形的导轨,导轨的左右两侧为水平,导轨的中部为U型结构,导轨的中部下方设有清洗池;导轨的前侧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前面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部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上方,第一连接管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套筒,套筒的下端位于第一圆盘的下方,第一圆盘的下端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固定安装于套筒内,第二圆盘的顶面与第一圆盘的底面密封接触配合,第二圆盘与第二圆盘内均设有折形的异形通孔,且第一圆盘的异形通孔的下端与第二圆盘的上端能密封相通,第一圆盘的后侧均设有竖向的泄气孔,泄气孔的下端的轴线与第一圆盘异形通孔的上端轴线共圆,泄气孔均能与对应的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上端相通,套筒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齿轮,导轨左侧的水平部下方固定安装齿条,齿条的横向长度等于第三齿轮的周长的四分之一,齿条能与第三齿轮啮合配合;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的下端固定安装四通阀,四通阀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横管的一端,横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向下倾斜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均封闭,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均向下倾斜,第三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内部相通,第三连接管的下端均固定安装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平行的支管,支管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三连接管内部相通;四通阀的下端固定安装竖管,横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支管、竖管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竖管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管,支管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为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二出气管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五连杆,竖管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外端均向竖管上端一侧倾斜,第五连杆的外端均向对应的支管的上端一侧倾斜;支管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于第五连杆相对于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二气缸,竖管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与第四连杆相对应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向对应的竖管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二气缸均向对应的支管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一气缸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四连杆的外周,第二气缸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五连杆的外周,第一气缸的缸体、第二气缸的缸体均与对应的活动杆内端之间均通过第六弹簧连接;支管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缸体之间以及竖管与对应的第一气缸的缸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软管连通;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外侧均开设数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内侧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均开设内大外小的锥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对应的第二凹槽之间均开设第三通孔,第一凹槽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异形孔塞,异形孔塞包括内侧的圆柱形部和外侧的外大内小的锥形部,异形孔塞的锥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的圆柱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三通孔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或第二出气管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出气管与对应的竖管及第二出气管与对应的支管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软管连通;导轨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能与第一连接管密封插接配合且相通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的横向长度均小于对应侧的导轨的水平部,第一连接管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右侧正下方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电动滑块同步移动向第一连接管内输送高压热气,第一连接管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左侧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第一连接管分离且不再向其输送高压热气;齿条位于左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的左侧下方,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电动滑块均分别与电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所述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包括转动管、第二转轴、第一支架、进气管、皮带、第四通孔、第一锥形管、第一锥形孔塞、第一连杆、第二弹簧、第一推杆、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通孔、第二锥形孔塞、第三弹簧、第二推杆、第六通孔、第二锥形管、第一连管、第三锥形管、第三锥形孔塞、第三推杆、第四弹簧、第四锥形管、第四锥形孔塞、第三连杆、第五弹簧;导轨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两转动管呈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二转轴,转动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高压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连接,右侧的转动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第一锥形管均与对应的第四通孔相通,第一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第四通孔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二弹簧,第一锥形孔塞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皮带与转动管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凹槽,皮带内部靠近转动管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三凹槽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与对应的第三凹槽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五通孔,第三凹槽均能与第一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第四凹槽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第二锥形孔塞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内远离转动管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外端能与第二推杆外端接触配合,皮带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六通孔,第六通孔的外端外侧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第二锥形管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第一连管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第二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第三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第三推杆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内,第三推杆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的外周,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内壁;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上小下大的第四锥形管,第四锥形管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第四锥形管均能与第三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第一连接管上端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第四推杆的外端均能与第四锥形孔塞外侧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所述的第一凹槽的上方均固定安装向对应的出气管下端一侧倾斜的轮架,轮架内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两块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环形板,第一转轴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数块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弧形块,弧形块均位于对应的两环形板之间,弧形块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外侧上方,轮架的内后侧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轴承安装处均安装扭簧,第四转轴的前端外周均固定安装棘爪,棘爪的下方均固定安装限位块,位于第一转轴后侧的环形板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棘轮,棘爪与对应的棘轮啮合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位于右侧的第二转轴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第一电机与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用于服装生产加工中医疗制服短袖或是儿童短袖的清洗与干燥;初始状态时,清洗池内装有清洗液,第一弹簧均处于拉长状态,异形孔塞的圆柱部均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内,第一圆盘的异形通孔与对应的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相通,异形孔塞的圆锥形部均与对应的第一凹槽密封接触配合,第一气缸均处于收缩状态,第四连杆与竖管上部形成的夹角最小,第一出气管与对应的竖管之间的距离最小,第二气缸均处于收缩状态,第五连杆与对应的支管上部形成的夹角最小,第二出气管与对应的支管之间的距离最小;工作人员先在导轨右侧的水平部左端将短袖的领口从竖管及第一出气管的下端向上穿过,然后再将短袖的两个衣袖分别穿入对应的支管及对应的第二出气管外周,由于竖管与对应的两支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使得两支管将短袖竖向悬挂,从而将衬衣短袖的衣身部分套在竖管及第一出气管的外侧;然后短袖随对应的电动滑块自右向左移动,当电动滑块及第一连接管移动至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的正下方时,如图1所示,此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其下方的第一连接管密封插接配合且内部相通,从而使得高压热气依次经过第一连接管、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四通阀,其中进入四通阀的一部分热气进入竖管内,另一部分热气依次经过横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进入两侧的支管,由于支管与对应的第二出气管之间以及竖管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软管连接,从而支管内的高压热气均经过对应的第二连接软管进入对应的第二出气管内,竖管内的高压热气均经过对应的第二连接软管进入对应的第一出气管内,且由于竖管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对应的第一气缸内部相通,支管均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缸体内部相通,从而使得竖管内的高压热气经过第一连接软管进入对应的第一气缸内,支管内的高压热气经过第一连接软管进入对应的第二气缸内,从而使得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动杆均向外侧伸长,从而第一气缸推动对应的第四连杆沿对应的铰接点转动,第二气缸推动对应的第五连杆沿对应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一出气管与竖管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出气管与对应的支管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竖管外侧的第一出气管将短袖的衣身部分撑起,支管外侧的第二出气管将短袖的衣袖部分撑起,在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将短袖撑起的过程中,由于进入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内的高压热气的压力对异性孔塞的推力小于对应的第一弹簧的弹力,从而高压热气先将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将短袖撑起;高压热气不断输送进对应的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内,使得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高压热气对异型孔塞的推力大于对应的第一弹簧的弹力时,异形孔塞逐渐随对应的第一通孔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弹簧均继续被拉长,当异形孔塞的圆柱部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时,异形孔塞不再将对应的第一通孔密封封堵,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内的高压热气经过异形孔塞的外侧向外部吹出,当第一连接管随对应的电动滑块移动至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左侧下方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管分离,高压热气不再进入对应的第一连接管内,由于第一连接管内设有单向阀,第一弹簧在弹力作用下,使得异形孔塞的圆柱形部将对应的第一通孔密封封堵,从而将对应的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的第一凹槽密封封堵,从而使得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竖管、支管内的高压热气无法向外部吹出,从而使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动杆均仍旧处于伸长状态,从而使得第二出气管仍旧将短袖的衣袖部分撑起,第一出气管仍旧将短袖的衣身部分撑起,从而使得短袖继续处于撑起状态随对应的电动滑块向左侧移动进入导轨的U型部,由于清洗池位于导轨U型部的正下方,且导轨U型部的底面与清洗池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短袖领口至电动滑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动滑块带动短袖移动至导轨倒U型部的水平部时,将短袖完全的浸泡于清洗池内的液面之下,且电动滑块继续带动短袖向左移动,同时短袖正面朝前进行移动,能够有效的减少移动的阻力,且撑开的短袖在清洗池内进行移动清洗,能够有效地将短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渍清洗干净,清洗完毕后,电动滑块带动短袖继续向左移动,沿导轨的U型部向上移动,当电动滑块及短袖移动至左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下方时,同理,热气移动供应装置持续向第一连接管内输送高压热气,从而将清洗后的短袖进行干燥;当短袖干燥完成后,电动滑块带动对应的短袖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与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分离,从而使得热气不再进入第一连接管内,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内的高压热气将短袖继续撑起;当电动滑块带动短袖及套筒移动至齿条处时,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配合,由于齿条的横向长度等于第三齿轮周长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得电动滑块带动套筒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圆盘与套筒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圆盘与套筒内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从而使得套筒随第三齿轮在前向后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二圆盘随套筒向后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一圆盘的异形通孔与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不再内部相通,此时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与第一圆盘的泄气孔相通,从而使得竖管、支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内的高压热气均依次经过四通阀、第二圆盘对应的异形通孔、泄气孔向外部放出,从而使得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处于收缩状态,使得第一出气管与竖管、第二出气管与对应的支管之间的距离最小,从而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不再将短袖撑起,同理其他的电动滑块带动短袖进行上述清洗干燥操作,然后电动滑块逐渐累积在导轨左侧的水平部最左侧,对清洗干燥后的短袖进行悬挂散去短袖的水蒸气及热气,然后工作人员即可将短袖取下,同时电动滑块沿导轨向右移动恢复至初始装状态,从而继续进行下一轮短袖的烘干操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两个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第一连接管的密封插接配合从而进行高压热气的输送,且导轨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是将短袖进行撑起操作,使得短袖在经过清洗池的过程中处于撑起状态,从而能够把短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渍清洗干净,二导轨左侧的热气供应移动装置将清洗后的短袖进行烘干干燥,然后再通过第三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得第二圆盘的异形通孔与泄气孔相通进行放气操作,从而使得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不再将短袖撑起,能够有效的减少短袖撑起的时间,从而对短袖进行保护;同时本发明结构新颖,功能多样,采用异形孔塞与第一凹槽、第一通孔相配合的方式,使得高压热气进入第一出气管或第二出气管内之后,先使得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将短袖撑起,然后再想外部吹出高压热气,从而使得短袖在清洗过程中处于撑起状态,且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的操作进行清洗干燥操作,不仅能够对短袖进行流水线式的清洗与干燥操作,且整个过程干燥和清洗过程无需人工进行工序交替,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Ⅰ局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2Ⅱ局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2Ⅲ局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2Ⅳ局部的放大图;图7是图2Ⅴ局部的放大图;图8是图5Ⅵ局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5Ⅶ局部的放大图;图10是轮架的内部结构图;图11是图2Ⅷ局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异形的导轨1,导轨1的左右两侧为水平,导轨1的中部为U型结构,导轨1的中部下方设有清洗池9;导轨1的前侧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电动滑块2的前面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上部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2上方,第一连接管3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2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管3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圆盘62,第一圆盘62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套筒66,套筒66的下端位于第一圆盘62的下方,第一圆盘62的下端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二圆盘63,第二圆盘63固定安装于套筒66内,第二圆盘63的顶面与第一圆盘62的底面密封接触配合,第二圆盘63与第二圆盘62内均设有折形的异形通孔64,且第一圆盘62的异形通孔64的下端与第二圆盘62的上端能密封相通,第一圆盘62的后侧均设有竖向的泄气孔65,泄气孔65的下端的轴线与第一圆盘62异形通孔64的上端轴线共圆,泄气孔65均能与对应的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上端相通,套筒66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齿轮67,导轨1左侧的水平部下方固定安装齿条68,齿条68的横向长度等于第三齿轮67的周长的四分之一,齿条68能与第三齿轮67啮合配合;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的下端固定安装四通阀4,四通阀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横管5的一端,横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向下倾斜的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均封闭,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三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7均向下倾斜,第三连接管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6内部相通,第三连接管7的下端均固定安装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6平行的支管8,支管8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8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三连接管7内部相通;四通阀4的下端固定安装竖管10,横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支管8、竖管10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竖管10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管11,支管8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为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管53,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8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二出气管53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五连杆69,竖管10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四连杆12,第四连杆12的外端均向竖管10上端一侧倾斜,第五连杆69的外端均向对应的支管8的上端一侧倾斜;支管8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于第五连杆69相对于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二气缸70,竖管10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与第四连杆12相对应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向对应的竖管10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二气缸70均向对应的支管8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一气缸13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四连杆12的外周,第二气缸70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五连杆69的外周,第一气缸13的缸体、第二气缸70的缸体均与对应的活动杆内端之间均通过第六弹簧连接;支管8与对应的第二气缸70的缸体之间以及竖管10与对应的第一气缸13的缸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软管15连通;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外侧均开设数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6,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内侧对应第一凹槽16的位置均开设内大外小的锥形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与对应的第二凹槽16之间均开设第三通孔18,第一凹槽16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异形孔塞19,异形孔塞19包括内侧的圆柱形部和外侧的外大内小的锥形部,异形孔塞19的锥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19的圆柱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三通孔18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19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或第二出气管53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20,第一出气管11与对应的竖管10及第二出气管53与对应的支管8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5连通;导轨1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能与第一连接管3密封插接配合且相通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的横向长度均小于对应侧的导轨1的水平部,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右侧正下方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电动滑块2同步移动向第一连接管3内输送高压热气,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左侧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第一连接管3分离且不再向其输送高压热气;齿条68位于左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的左侧下方,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电动滑块2均分别与电源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服装生产加工中医疗制服短袖或是儿童短袖的清洗与干燥;初始状态时,清洗池9内装有清洗液,第一弹簧20均处于拉长状态,异形孔塞19的圆柱部均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18内,第一圆盘62的异形通孔64与对应的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相通,异形孔塞19的圆锥形部均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密封接触配合,第一气缸13均处于收缩状态,第四连杆12与竖管10上部形成的夹角最小,第一出气管11与对应的竖管10之间的距离最小,第二气缸70均处于收缩状态,第五连杆69与对应的支管8上部形成的夹角最小,第二出气管53与对应的支管8之间的距离最小;工作人员先在导轨1右侧的水平部左端将短袖的领口从竖管10及第一出气管11的下端向上穿过,然后再将短袖的两个衣袖分别穿入对应的支管8及对应的第二出气管53外周,由于竖管10与对应的两支管8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使得两支管8将短袖竖向悬挂,从而将衬衣短袖的衣身部分套在竖管10及第一出气管11的外侧;然后短袖随对应的电动滑块2自右向左移动,当电动滑块2及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的正下方时,如图1所示,此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其下方的第一连接管3密封插接配合且内部相通,从而使得高压热气依次经过第一连接管3、第一圆盘62、第二圆盘63、四通阀4,其中进入四通阀4的一部分热气进入竖管10内,另一部分热气依次经过横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进入两侧的支管8,由于支管8与对应的第二出气管53之间以及竖管10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5连接,从而支管8内的高压热气均经过对应的第二连接软管25进入对应的第二出气管53内,竖管10内的高压热气均经过对应的第二连接软管25进入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内,且由于竖管10通过第一连接软管15与对应的第一气缸13内部相通,支管8均通过第一连接软管15与对应的第二气缸70的缸体内部相通,从而使得竖管10内的高压热气经过第一连接软管15进入对应的第一气缸13内,支管8内的高压热气经过第一连接软管15进入对应的第二气缸70内,从而使得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70的活动杆均向外侧伸长,从而第一气缸13推动对应的第四连杆12沿对应的铰接点转动,第二气缸70推动对应的第五连杆69沿对应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一出气管11与竖管10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出气管53与对应的支管8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竖管10外侧的第一出气管11将短袖的衣身部分撑起,支管8外侧的第二出气管53将短袖的衣袖部分撑起,在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将短袖撑起的过程中,由于进入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内的高压热气的压力对异性孔塞19的推力小于对应的第一弹簧20的弹力,从而高压热气先将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将短袖撑起;高压热气不断输送进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内,使得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高压热气对异型孔塞19的推力大于对应的第一弹簧20的弹力时,异形孔塞19逐渐随对应的第一通孔18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弹簧20均继续被拉长,当异形孔塞19的圆柱部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凹槽16内时,异形孔塞19不再将对应的第一通孔18密封封堵,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内的高压热气经过异形孔塞19的外侧向外部吹出,当第一连接管3随对应的电动滑块2移动至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左侧下方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管3分离,高压热气不再进入对应的第一连接管3内,由于第一连接管3内设有单向阀,第一弹簧20在弹力作用下,使得异形孔塞19的圆柱形部将对应的第一通孔18密封封堵,从而将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的第一凹槽16密封封堵,从而使得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竖管10、支管8内的高压热气无法向外部吹出,从而使得第一气缸13和第二气缸70的活动杆均仍旧处于伸长状态,从而使得第二出气管53仍旧将短袖的衣袖部分撑起,第一出气管11仍旧将短袖的衣身部分撑起,从而使得短袖继续处于撑起状态随对应的电动滑块2向左侧移动进入导轨1的U型部,由于清洗池9位于导轨9U型部的正下方,且导轨9U型部的底面与清洗池9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短袖领口至电动滑块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动滑块2带动短袖移动至导轨1倒U型部的水平部时,将短袖完全的浸泡于清洗池9内的液面之下,且电动滑块2继续带动短袖2向左移动,同时短袖2正面朝前进行移动,能够有效的减少移动的阻力,且撑开的短袖2在清洗池9内进行移动清洗,能够有效地将短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渍清洗干净,清洗完毕后,电动滑块2带动短袖继续向左移动,沿导轨1的U型部向上移动,当电动滑块2及短袖移动至左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下方时,同理,热气移动供应装置持续向第一连接管3内输送高压热气,从而将清洗后的短袖进行干燥;当短袖干燥完成后,电动滑块2带动对应的短袖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3与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分离,从而使得热气不再进入第一连接管3内,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内的高压热气将短袖继续撑起;当电动滑块2带动短袖及套筒66移动至齿条68处时,第三齿轮67与齿条68啮合配合,由于齿条68的横向长度等于第三齿轮67周长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得电动滑块2带动套筒66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圆盘63与套筒66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圆盘62与套筒66内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从而使得套筒66随第三齿轮67在前向后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二圆盘随套筒66向后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第一圆盘62的异形通孔64与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3不再内部相通,此时第二圆盘62的异形通孔64与第一圆盘62的泄气孔65相通,从而使得竖管10、支管8、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70内的高压热气均依次经过四通阀4、第二圆盘63对应的异形通孔64、泄气孔65向外部放出,从而使得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70均处于收缩状态,使得第一出气管11与竖管10、第二出气管70与对应的支管8之间的距离最小,从而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不再将短袖撑起,同理其他的电动滑块2带动短袖进行上述清洗干燥操作,然后电动滑块2逐渐累积在导轨1左侧的水平部最左侧,对清洗干燥后的短袖进行悬挂散去短袖的水蒸气及热气,然后工作人员即可将短袖取下,同时电动滑块2沿导轨1向右移动恢复至初始装状态,从而继续进行下一轮短袖的烘干操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两个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第一连接管3的密封插接配合从而进行高压热气的输送,且导轨1右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是将短袖进行撑起操作,使得短袖在经过清洗池9的过程中处于撑起状态,从而能够把短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渍清洗干净,二导轨1左侧的热气供应移动装置将清洗后的短袖进行烘干干燥,然后再通过第三齿轮67与齿条68的配合,使得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与泄气孔65相通进行放气操作,从而使得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不再将短袖撑起,能够有效的减少短袖撑起的时间,从而对短袖进行保护;同时本发明结构新颖,功能多样,采用异形孔塞19与第一凹槽16、第一通孔18相配合的方式,使得高压热气进入第一出气管11或第二出气管53内之后,先使得第一出气管11及第二出气管53将短袖撑起,然后再想外部吹出高压热气,从而使得短袖在清洗过程中处于撑起状态,且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的操作进行清洗干燥操作,不仅能够对短袖进行流水线式的清洗与干燥操作,且整个过程干燥和清洗过程无需人工进行工序交替,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包括转动管26、第二转轴27、第一支架28、进气管29、皮带30、第四通孔31、第一锥形管32、第一锥形孔塞33、第一连杆60、第二弹簧34、第一推杆35、第三凹槽36、第四凹槽37、第五通孔38、第二锥形孔塞39、第三弹簧40、第二推杆41、第六通孔42、第二锥形管43、第一连管44、第三锥形管45、第三锥形孔塞46、第三推杆47、第四弹簧48、第四锥形管49、第四锥形孔塞50、第三连杆51、第五弹簧52;导轨1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26,两转动管26呈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转动管26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26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26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26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二转轴27,转动管2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28,第一支架28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26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29,进气管29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28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29的前端固定连接高压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28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二转轴2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26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30连接,右侧的转动管26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31,第四通孔3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32,第一锥形管32均与对应的第四通孔31相通,第一锥形管32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33,第四通孔31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60,第一连杆6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33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二弹簧34,第一锥形孔塞3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35,皮带30与转动管26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凹槽36,皮带30内部靠近转动管26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三凹槽36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四凹槽37,第四凹槽37与对应的第三凹槽36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五通孔38,第三凹槽36均能与第一锥形管32密封插接配合,第四凹槽3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39,第二锥形孔塞39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弹簧40的一端,第三弹簧4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30内远离转动管26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39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41,第一推杆35外端能与第二推杆41外端接触配合,皮带30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六通孔42,第六通孔42的外端外侧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43,第二锥形管43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44,第一连管4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45,第二锥形管45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46,第三锥形孔塞4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47,第三推杆47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44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45内,第三推杆47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48,第四弹簧4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47的外周,第四弹簧4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44内壁;第一连接管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上小下大的第四锥形管49,第四锥形管49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50,第四锥形管49均能与第三锥形管45密封插接配合,第一连接管3上端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连杆51,第三连杆51与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50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52,第四推杆47的外端均能与第四锥形孔塞50外侧接触配合。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侧的第二转轴27转动,从而使得对应的转动管26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皮带30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与电动滑块2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保持一致;高压热气供应设备向进气管29内供应高压热气,热气进入右侧的转动管26内,由于右侧的转动管26的右侧外周与皮带30的内侧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锥形管32及对应的第一推杆35均插入皮带30下部的第三凹槽36内,由于第一推杆35的外端能与第二推杆41的外端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推杆35与对应的第二推杆41接触并相互推顶,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33沿对应的第一锥形管32向转动管26中部一侧移动,使得第二弹簧34压缩,同时使得第二锥形孔塞39沿对应的第四凹槽37向皮带30远离转动管26的一侧移动,使得对应的第三弹簧40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33不再将第一锥形管32密封封堵,第二锥形孔塞39不再将对应的第四凹槽37下端封堵,从而使得转动管26内部与皮带30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转动管26内部的水蒸气依次经过第四通孔31、第一锥形管32、第三凹槽36、第五通孔38、第四凹槽37进入皮带30内部,此时,皮带30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26外周接触配合的部分对应的第二锥形孔塞39均与对应的第四凹槽37密封接触配合,同时右侧的转动管26外周未与皮带30接触的第一锥形孔塞33均与对应的第一锥形管32密封接触配合,插接出气结构未与第一连接管3密封插接配合,从而使得进入皮带30内的热气不会向外部传送;在使用时,电动滑块2沿导轨1自右向左移动,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管26及皮带30沿顺时针转动,电动滑块2与对应的皮带30最右侧的第三锥形管45的移动同步时,位于皮带30最右侧的第三锥形管45逐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第一连接管3随对应的电动滑块2向左移动,第三推杆47逐渐与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50的外侧接触配合,同时第四锥形管49逐渐插入第三锥形管45内,当第三锥形管45移动至右侧的转动管26正下方时,第四锥形管50与第三锥形管45密封插接配合,使得对应的第四弹簧48、第五弹簧52均被压缩,从而使得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50不再将对应的第四锥形管49密封封堵,第三锥形孔塞46不再将对应的第二锥形管43密封封堵,从而使得皮带30内的热气经过第四锥形管49进入对应的第一连接管3内,从而在电动滑块2向左侧移动的过程中高压热气供应设备向第一连接管3输送热气,当电动滑块2及对应的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皮带30下方最左侧时,第三锥形管45随皮带30继续进行顺时针移动,而第一连接管3向左侧继续移动,从而使得第四锥形管49逐渐与第三锥形管45分离,且第三推杆47在第四弹簧48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初始状态,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三锥形孔塞46将对应的第二锥形管43密封封堵,且对第四锥形孔塞50在对应的第五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从而使得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50将对应的第四锥形管49密封封堵,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3内仍旧保持有高压热气。
具体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凹槽16的上方均固定安装向对应的出气管10下端一侧倾斜的轮架21,轮架21内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的外周固定安装两块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环形板23,第一转轴22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数块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弧形块24,弧形块24均位于对应的两环形板23之间,弧形块24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外侧上方,轮架21的内后侧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四转轴55,第四转轴55的轴承安装处均安装扭簧,第四转轴55的前端外周均固定安装棘爪56,棘爪56的下方均固定安装限位块,位于第一转轴22后侧的环形板23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棘轮54,棘爪56与对应的棘轮54啮合配合。在使用过程中,异形孔塞19沿对应的第一通孔18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异形孔塞19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内,使得出气管11内的高压热风经过第一凹槽16向外部吹出,但是由于异形孔塞19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内,从而使得热风沿异形孔塞19的锥形部外周向外部吹出,且由于轮架21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外侧,从而使得经过异形孔塞19外侧向外部吹出的高压热气将对应的吹向弧形块24的凹面,从而使得第一出气管11外侧位于对应的第一转轴22上方的弧形块24均向衣身下侧转动,第二出气管53外侧位于对应的第二转轴22上方的弧形块24均向袖口一侧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22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棘轮54随对应的第一转轴22转动,且由于弧形块24的凸面与短袖内侧接触配合,使得第一出气管11外侧的弧形块24在转动的过程中将短袖衣身进行抚平捋直,且高压热气向短袖内侧进行吹干,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短袖内部进行均匀烘干;当异形孔塞19将对应的第一凹槽16密封封堵时,由于棘轮54与对应的棘爪56啮合配合,且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对应的弧形块24保持最后吹风的状态不再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将对应的衣物保持撑起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57、第一齿轮58、第二齿轮59,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28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57,第一电机5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58,位于右侧的第二转轴27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59,第一齿轮58与第二齿轮59啮合配合,第一电机57与电源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轮58与第二齿轮59啮合配合,电机57的转动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7转动,从而驱动转动管26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的导轨(1),导轨(1)的左右两侧为水平,导轨(1)的中部为U型结构,导轨(1)的中部下方设有清洗池(9);导轨(1)的前侧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电动滑块(2)的前面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上部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2)上方,第一连接管(3)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电动滑块(2)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管(3)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圆盘(62),第一圆盘(62)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套筒(66),套筒(66)的下端位于第一圆盘(62)的下方,第一圆盘(62)的下端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二圆盘(63),第二圆盘(63)固定安装于套筒(66)内,第二圆盘(63)的顶面与第一圆盘(62)的底面密封接触配合,第二圆盘(63)与第二圆盘(62)内均设有折形的异形通孔(64),且第一圆盘(62)的异形通孔(64)的下端与第二圆盘(62)的上端能密封相通,第一圆盘(62)的后侧均设有竖向的泄气孔(65),泄气孔(65)的下端的轴线与第一圆盘(62)异形通孔(64)的上端轴线共圆,泄气孔(65)均能与对应的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上端相通,套筒(66)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齿轮(67),导轨(1)左侧的水平部下方固定安装齿条(68),齿条(68)的横向长度等于第三齿轮(67)的周长的四分之一,齿条(68)能与第三齿轮(67)啮合配合;第二圆盘(63)的异形通孔(64)的下端固定安装四通阀(4),四通阀(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横管(5)的一端,横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向下倾斜的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均封闭,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三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7)均向下倾斜,第三连接管(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6)内部相通,第三连接管(7)的下端均固定安装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管(6)平行的支管(8),支管(8)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8)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三连接管(7)内部相通;四通阀(4)的下端固定安装竖管(10),横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支管(8)、竖管(10)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竖管(10)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管(11),支管(8)的外周均设有数根以其为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管(53),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支管(8)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二出气管(53)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五连杆(69),竖管(10)的外周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之间均铰接安装数根第四连杆(12),第四连杆(12)的外端均向竖管(10)上端一侧倾斜,第五连杆(69)的外端均向对应的支管(8)的上端一侧倾斜;支管(8)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于第五连杆(69)相对于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二气缸(70),竖管(10)的外周均铰接安装与第四连杆(12)相对应的活动杆朝下的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向对应的竖管(10)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二气缸(70)均向对应的支管(8)的下端一侧倾斜,第一气缸(13)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四连杆(12)的外周,第二气缸(70)的活动杆下端均铰接连接对应的第五连杆(69)的外周,第一气缸(13)的缸体、第二气缸(70)的缸体均与对应的活动杆内端之间均通过第六弹簧连接;支管(8)与对应的第二气缸(70)的缸体之间以及竖管(10)与对应的第一气缸(13)的缸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软管(15)连通;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外侧均开设数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6),第一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53)的内侧对应第一凹槽(16)的位置均开设内大外小的锥形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与对应的第二凹槽(16)之间均开设第三通孔(18),第一凹槽(16)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异形孔塞(19),异形孔塞(19)包括内侧的圆柱形部和外侧的外大内小的锥形部,异形孔塞(19)的锥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19)的圆柱形部均能与对应的第三通孔(18)密封接触配合,异形孔塞(19)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出气管(11)或第二出气管(53)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20),第一出气管(11)与对应的竖管(10)及第二出气管(53)与对应的支管(8)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5)连通;导轨(1)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能与第一连接管(3)密封插接配合且相通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热气移动供应装置的横向长度均小于对应侧的导轨(1)的水平部,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右侧正下方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电动滑块(2)同步移动向第一连接管(3)内输送高压热气,第一连接管(3)移动至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左侧时,热气移动供应装置与第一连接管(3)分离且不再向其输送高压热气;齿条(68)位于左侧的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的左侧下方,热气移动供应设备、电动滑块(2)均分别与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气移动供应装置包括转动管(26)、第二转轴(27)、第一支架(28)、进气管(29)、皮带(30)、第四通孔(31)、第一锥形管(32)、第一锥形孔塞(33)、第一连杆(60)、第二弹簧(34)、第一推杆(35)、第三凹槽(36)、第四凹槽(37)、第五通孔(38)、第二锥形孔塞(39)、第三弹簧(40)、第二推杆(41)、第六通孔(42)、第二锥形管(43)、第一连管(44)、第三锥形管(45)、第三锥形孔塞(46)、第三推杆(47)、第四弹簧(48)、第四锥形管(49)、第四锥形孔塞(50)、第三连杆(51)、第五弹簧(52);导轨(1)的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上方均设有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26),两转动管(26)呈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转动管(26)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26)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26)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26)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二转轴(27),转动管(2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28),第一支架(28)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26)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29),进气管(29)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28)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29)的前端固定连接高压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28)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二转轴(2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26)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30)连接,右侧的转动管(26)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31),第四通孔(3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32),第一锥形管(32)均与对应的第四通孔(31)相通,第一锥形管(32)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33),第四通孔(31)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60),第一连杆(6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33)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二弹簧(34),第一锥形孔塞(3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35),皮带(30)与转动管(26)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凹槽(36),皮带(30)内部靠近转动管(26)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三凹槽(36)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四凹槽(37),第四凹槽(37)与对应的第三凹槽(36)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五通孔(38),第三凹槽(36)均能与第一锥形管(32)密封插接配合,第四凹槽(3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39),第二锥形孔塞(39)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弹簧(40)的一端,第三弹簧(4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30)内远离转动管(26)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39)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41),第一推杆(35)外端能与第二推杆(41)外端接触配合,皮带(30)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六通孔(42),第六通孔(42)的外端外侧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43),第二锥形管(43)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44),第一连管(4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45),第二锥形管(45)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46),第三锥形孔塞(4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47),第三推杆(47)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44)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45)内,第三推杆(47)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48),第四弹簧(4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47)的外周,第四弹簧(4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44)内壁;第一连接管(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上小下大的第四锥形管(49),第四锥形管(49)内均设有能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50),第四锥形管(49)均能与第三锥形管(45)密封插接配合,第一连接管(3)上端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三连杆(51),第三连杆(51)与对应的第四锥形孔塞(50)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52),第四推杆(47)的外端均能与第四锥形孔塞(50)外侧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16)的上方均固定安装向对应的出气管(10)下端一侧倾斜的轮架(21),轮架(21)内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的外周固定安装两块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环形板(23),第一转轴(22)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数块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弧形块(24),弧形块(24)均位于对应的两环形板(23)之间,弧形块(24)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6)外侧上方,轮架(21)的内后侧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四转轴(55),第四转轴(55)的轴承安装处均安装扭簧,第四转轴(55)的前端外周均固定安装棘爪(56),棘爪(56)的下方均固定安装限位块,位于第一转轴(22)后侧的环形板(23)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棘轮(54),棘爪(56)与对应的棘轮(54)啮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57)、第一齿轮(58)、第二齿轮(59),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28)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57),第一电机(5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58),位于右侧的第二转轴(27)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59),第一齿轮(58)与第二齿轮(59)啮合配合,第一电机(57)与电源连接。
CN202010332816.X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Withdrawn CN111501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2816.XA CN111501256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2816.XA CN111501256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1256A true CN111501256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2816.XA Withdrawn CN111501256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12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1153A (zh) * 2020-10-28 2021-02-26 金花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1153A (zh) * 2020-10-28 2021-02-26 金花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2151U (zh) 一种轴承高效输送清洗机
CN104259165B (zh) 清洗机
CN102441540A (zh) 封闭式清洗机
CN209312731U (zh) 一种晶圆清洗干燥装置
CN111501256A (zh)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CN111441162B (zh)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CN108176686A (zh) 一种活塞缸快速清洗装置
CN204035149U (zh) 清洗机
CN203018377U (zh) 隧道式连续清洗机
CN114289415A (zh) 一种节能环保用管道生产用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681134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清洗烘干装置
CN219805034U (zh) 一种高压喷淋清洗机
CN104452166A (zh) 一种自动刷洗机
CN111501258A (zh)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自动化烘干装置
CN208853342U (zh) 一种电缆清洗设备
CN111424410B (zh) 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
CN207899837U (zh) 冲瓶机
CN115193799A (zh) 一种机械设备油污清洁装置
CN209452427U (zh) 一种蛇形管清洗设备
CN210346212U (zh) 一种饮料瓶吹干装置
US3102057A (en) Method of power washing articles
CN110125104B (zh) 一种异型管内外清洗干燥装置
CN108185971B (zh) 一种吊灯的吹气式清洁设备
CN207721779U (zh) 一种家用容器清洁装置
CN209979150U (zh) 一种新型悬臂式水环真空密封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