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1162B -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1162B
CN111441162B CN202010250399.4A CN202010250399A CN111441162B CN 111441162 B CN111441162 B CN 111441162B CN 202010250399 A CN202010250399 A CN 202010250399A CN 111441162 B CN111441162 B CN 111441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eeve
ironing
conical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03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1162A (zh
Inventor
王开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zi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102503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1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1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1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1/00Ironing boards 
    • D06F81/08Ironing boards  incorporating heating, steaming, or forced ventil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3/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3/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63/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for folding or winding articles, e.g. gloves or stockings
    • B65B63/045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for folding or winding articles, e.g. gloves or stockings for folding garments, e.g. stockings, shi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转动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本发明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长与收缩实现对短袖制服的悬挂与分离,从短袖制服衣袖进行悬挂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三动力装置相配合的方式将熨烫好的短袖制服平铺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且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依次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很多行业对于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窗口服务行业要求员工工作时着制服工装,根据不同的季节定制不同的制服工装,制服工装的生产在现在服装生产企业的业务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制服工装在生产后需要进行熨烫,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制服工装的熨烫大多是采用手工熨烫,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高,且人工进行熨烫容易存在熨烫不够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转动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水蒸汽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连接,右侧的转动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第一锥形管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相通,第一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第一通孔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第一锥形孔塞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皮带与转动管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皮带内部靠近转动管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均能与第一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第二锥形孔塞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内远离转动管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外端能与第二推杆外端接触配合,皮带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外端外侧均设有能与之相通的插接出气结构,皮带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为水平的呈环形闭合的导轨,导轨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下部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倒U型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两竖直部下部之间设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支架对应侧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支架设有驱动横管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横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活动端斜向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斜向下并向前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后端均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管一侧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连接管的前端固定安装倾斜的与之内部相通的套筒,套筒与对应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平行,套筒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套筒的上端外周套装与之内部相通的能转动的第一熨烫装置,横管的后侧中部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倒L型的第一硬管,第一硬管水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竖直部的长度,第一硬管的下方设有的L型的第二硬管,第二硬管的竖直部插入第一硬管内与之内部相通且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第一硬管设有使得第二硬管相对其上下移动的第三动力装置,第二硬管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圆环,圆环的内侧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第二硬管内部相通,圆环的内侧轴承安装可转动的第二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与之相通,第二熨烫装置始终与环形凹槽内部相通,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在通入水蒸气后都能向外侧扩张并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与短袖制服接触配合进行熨烫,第一熨烫装置与第二熨烫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电动滑块、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三动力装置、水蒸汽供应设备分别与电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第二熨烫装置包括竖管、第一进气孔、第四锥形管、第四锥形孔塞、第二连杆、第四弹簧、第二转轴、第三连杆、第一螺旋叶片、第六通孔、第一套管、活动管、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五弹簧、第一熨烫板、第七通孔、第一出气孔,圆环的内侧通过两个位于环形凹槽上下两侧的密封轴承安装竖向的竖管,竖管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竖管的下部一侧开设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口与环形凹槽相通,竖管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上大下小的第四锥形管,第四锥形管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能与之内部相通,第四锥形管内下部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竖管的下部固定安装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下侧与第四锥形孔塞内端之间固定安装第四弹簧,竖管内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通过数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三连杆固定连接竖管内壁,第二转轴的下端外周固定安装第一螺旋叶片,竖管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前后方向的第六通孔,第六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一活动管,第一活动管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套管内部相通,第一套管内上下侧均开设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内壁与对应的第一滑块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均位于第一滑块远离竖管的一侧,第一滑块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活动管的内端外侧,第一活动管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套管,第一活动管的外端固定安装内部空心的弧形的第一熨烫板,第一熨烫板的凹面均朝向竖管中部且与之同轴,第一熨烫板的凹面中部均开设与对应的第一活动管相通的第七通孔,第一熨烫板的凸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第一熨烫装置包括第三套管、第九通孔、第四套管、第二活动管、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一弹簧、第二熨烫板、第十通孔、第二出气孔、第三转轴、第二螺旋叶片,套筒的上端外侧均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与之同轴的下端开口的第三套管,第三套管与对应的套筒内部相通,第三套管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第九通孔,第九通孔内均固定安装第四套管,第四套管的两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九通孔,第四套管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动管,第四套管内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套管的内端外侧,第二滑块与对应的第二滑槽之间固定安装第六弹簧,第一弹簧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滑块远离第三套管中部的一侧,第二活动管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四套管,第二活动管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凹面朝向第三套管中部的弧形的内部空心的第二熨烫板,第二熨烫板均与第三套管同轴,第二熨烫板的内侧中部均开设第十通孔,第十通孔使得对应的第二熨烫板与对应的第二活动管相通,第二熨烫板的外侧均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孔,第三套管内顶面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下端插入对应的套筒内,第三转轴的下部外周固定安装第二螺旋叶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插接出气结构包括第二锥形管、第一连管、第三锥形管、第三锥形孔塞、第三推杆、第三弹簧,第三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第二锥形管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第一连管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第二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第三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第三推杆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内,第三推杆的外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的外周,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内壁。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位于右侧的第一转轴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第一电机与电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转动管的外周均开设环形凹槽,皮带的内侧能与环形凹槽接触配合,第一锥形管均位于环形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支架一侧的竖直部的内侧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向第二支架中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三齿轮,横管的中部外周固定套装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配合,第二电机与电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块,第一硬管的竖直部下部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始终位于第一硬管的下方,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一端,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诶第二硬管的竖直部上部外周,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用于夏季的短袖制服工装的熨烫;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导轨前侧水平部的横向长度大于皮带的横向长度,皮带的左侧设有衣服叠放工作台,衣服叠放工作台的顶面高于皮带的顶面,衣服叠放工作台位于导轨前侧水平部的正下方,首先工作人员先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均伸长,从而将第一熨烫装置分别插入短袖制服的两个衣袖中,然后再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均收缩,使得两第一熨烫装置将短袖制服悬挂,由于第一熨烫装置与第二熨烫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将短袖制服的衣身部分套在第二熨烫装置的外侧;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侧的第一转轴转动,使得右侧的转动管随之转动,转动管的转动使得皮带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水蒸气供应装置向进气管内供应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右侧的转动管内,由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右侧外周与皮带的内侧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锥形管及对应的第一推杆均插入皮带下部的第一凹槽内,由于第一推杆的外端能与第二推杆的外端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推杆与对应的第二推杆接触并相互推顶,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沿对应的第一锥形管向转动管中部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压缩,同时使得第二锥形孔塞沿对应的第二凹槽向皮带远离转动管的一侧移动,使得对应的第二弹簧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不再将第一锥形管密封封堵,第二锥形孔塞不再将对应的第二凹槽下端封堵,从而使得转动管内部与皮带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转动管内部的水蒸气依次经过第一通孔、第一锥形管、第一凹槽、第二通孔、第二凹槽进入皮带内部,此时,皮带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外周接触配合的部分对应的第二锥形孔塞均与对应的第二凹槽密封接触配合,同时皮带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外周接触配合的第一锥形孔塞均与对应的第一锥形管密封接触配合,由于第三通孔外侧的插接出气结构未与第二熨烫结构插接,从而使得进入皮带内的水蒸气不会向外部传送;同时电动滑块沿导轨自右向左移动,且电动滑块的移动速度与皮带的移动速度相同,当第二出气管位于皮带外侧一个第三锥形管的正上方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沿第一硬管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圆环及第二熨烫装置均向下移动,由于电动滑块与皮带的移动速度相同,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与其正下方的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与之内部相通,从而使得皮带内的水蒸气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部,同时由于第二熨烫装置始终与环形凹槽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进入第二熨烫装置的一部分水蒸气进入环形凹槽,在从环形凹槽依次经过第二硬管、第一硬管、横管、连接软管、连接管套筒进入第一熨烫装置内部,由于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在通入水蒸气后都能向外侧扩张并转动,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与短袖制服接触配合进行熨烫,从而使得短袖制服在随电动导轨及皮带向左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熨烫装置对短袖制服的衣袖部分进行转动熨烫,第二熨烫装置对短袖制服的衣身部分进行转动熨烫,当短袖制服随电动导轨移动至皮带右侧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沿第一硬管的竖直部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熨烫装置随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与插接出气结构分离,使得水蒸气不再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第一熨烫装置在没有水蒸气充入的条件下收缩,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外侧均不与短袖制服内侧接触配合,由于导轨前侧水平部的横向长度大于皮带的横向长度,第二熨烫装置与插接出气结构分离后,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横管向后侧翻转九十度,由于第一硬管水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竖直部的长度,使得第一硬管、第二硬管的竖直部均处于水平,从而使得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也随之转动九十度,电动滑块带着熨烫好的短袖制服继续向左移动,同时对熨烫好的短袖制服进行晾干,当电动滑块及熨烫好的短袖制服移动至衣服叠放工作台正上方时,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与衣服叠放工作台顶面平行,然后第二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沿第一硬管竖直部向后侧移动,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均伸长,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均从短袖制服内部抽出,从而使得短袖制服平铺于衣服叠放工作台顶面,然后电动滑块继续沿导轨移动,当电动滑块移动至导轨后侧时,第二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沿第一硬管竖直部向前移动,再通过第二动力装置使得横管向下转动九十度恢复初始状态,电动滑块沿闭合的导轨移动至皮带左侧,即可进行下一件衣服的熨烫,同理其他的电动滑块按顺序依次进行上述操作,即可连续对短袖制服进行熨烫和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顶面,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衣服叠放工作台对熨烫好的衣服进行打包;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长与收缩实现对短袖制服的悬挂与分离,且采用从短袖制服衣袖进行悬挂的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本发明采用皮带与导轨同速移动,且通过多个电动滑块带动对应的第二熨烫装置与皮带外侧的插接出气结构相配合的方式,短袖制服移动的过程中进行熨烫,不仅能够实现快速熨烫,且能多件短袖制服依次沿皮带移动并进行熨烫,从而实现大批量流水线式的移动熨烫,且本发明采用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横管进行转动的方式,使得熨烫好的短袖制服能够实现与衣服叠放工作台顶面平行,并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三动力装置相配合的方式将熨烫好的短袖制服平铺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且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依次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采用自动化的操作实现叠放收纳操作,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Ⅰ局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4Ⅱ局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3Ⅲ局部的放大图;图7是图3Ⅳ局部的放大图;图8是图3Ⅴ局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1Ⅵ局部的放大图;图10是图6Ⅶ局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如图所示,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1,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1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3,第一转轴2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3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4的前端固定连接水蒸汽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1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5连接,右侧的转动管1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7,第一锥形管7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6相通,第一锥形管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9,第一通孔6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9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1,第一锥形孔塞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8,皮带5与转动管1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2,皮带5内部靠近转动管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12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2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14,第一凹槽12均能与第一锥形管7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13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16,第二锥形孔塞16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23的一端,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5内远离转动管1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1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17,第一推杆8外端能与第二推杆17外端接触配合,皮带5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15,第三通孔15的外端外侧均设有能与之相通的插接出气结构,皮带5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为水平的呈环形闭合的导轨25,导轨25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6,电动滑块26的下部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支撑杆27,支撑杆27的下端固定安装倒U型的第二支架28,第二支架28两竖直部下部之间设有横管29,横管29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支架28对应侧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支架28设有驱动横管29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横管29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活动端斜向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第一电动伸缩杆33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斜向下并向前的第一连接管34,第一连接管34的后端均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连接软管35的一端,连接软管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管29一侧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连接管34的前端固定安装倾斜的与之内部相通的套筒36,套筒36与对应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平行,套筒36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套筒36的上端外周套装与之内部相通的能转动的第一熨烫装置,横管29的后侧中部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倒L型的第一硬管30,第一硬管30水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28竖直部的长度,第一硬管30的下方设有的L型的第二硬管74,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插入第一硬管30内与之内部相通且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第一硬管30设有使得第二硬管74相对其上下移动的第三动力装置,第二硬管74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圆环31,圆环31的内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32,第一环形凹槽32与第二硬管74内部相通,圆环31的内侧轴承安装可转动的第二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与之相通,第二熨烫装置始终与第一环形凹槽32内部相通,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在通入水蒸气后都能向外侧扩张并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与短袖制服接触配合进行熨烫,第一熨烫装置与第二熨烫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电动滑块26、第一电动伸缩杆33、第三动力装置、水蒸汽供应设备分别与电源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夏季的短袖制服工装的熨烫;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导轨25前侧水平部的横向长度大于皮带5的横向长度,皮带5的左侧设有衣服叠放工作台77,衣服叠放工作台77的顶面高于皮带5的顶面,衣服叠放工作台77位于导轨26前侧水平部的正下方,首先工作人员先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33均伸长,从而将第一熨烫装置分别插入短袖制服的两个衣袖中,然后再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33均收缩,使得两第一熨烫装置将短袖制服悬挂,由于第一熨烫装置与第二熨烫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将短袖制服的衣身部分套在第二熨烫装置的外侧;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侧的第一转轴2转动,使得右侧的转动管1随之转动,转动管1的转动使得皮带5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水蒸气供应装置向进气管4内供应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右侧的转动管1内,由于右侧的转动管1的右侧外周与皮带5的内侧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锥形管7及对应的第一推杆8均插入皮带5下部的第一凹槽12内,由于第一推杆8的外端能与第二推杆17的外端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推杆8与对应的第二推杆17接触并相互推顶,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9沿对应的第一锥形管7向转动管1中部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11压缩,同时使得第二锥形孔塞16沿对应的第二凹槽13向皮带5远离转动管1的一侧移动,使得对应的第二弹簧23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9不再将第一锥形管7密封封堵,第二锥形孔塞16不再将对应的第二凹槽13下端封堵,从而使得转动管1内部与皮带5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转动管1内部的水蒸气依次经过第一通孔6、第一锥形管7、第一凹槽12、第二通孔14、第二凹槽13进入皮带5内部,此时,皮带5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1外周接触配合的部分对应的第二锥形孔塞16均与对应的第二凹槽13密封接触配合,同时皮带5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1外周接触配合的第一锥形孔塞9均与对应的第一锥形管8密封接触配合,由于第三通孔15外侧的插接出气结构未与第二熨烫结构插接,从而使得进入皮带5内的水蒸气不会向外部传送;同时电动滑块26沿导轨25自右向左移动,且电动滑块26的移动速度与皮带5的移动速度相同,当第二出气管位于皮带5外侧一个第三锥形管20的正上方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沿第一硬管30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圆环31及第二熨烫装置均向下移动,由于电动滑块23与皮带5的移动速度相同,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与其正下方的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与之内部相通,从而使得皮带5内的水蒸气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部,同时由于第二熨烫装置始终与第一环形凹槽32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进入第二熨烫装置的一部分水蒸气进入第一环形凹槽32,在从第一环形凹槽32依次经过第二硬管74、第一硬管30、横管29、连接软管35、连接管34、套筒36进入第一熨烫装置内部,由于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在通入水蒸气后都能向外侧扩张并转动,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与短袖制服接触配合进行熨烫,从而使得短袖制服在随电动导轨26及皮带5向左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熨烫装置对短袖制服的衣袖部分进行转动熨烫,第二熨烫装置对短袖制服的衣身部分进行转动熨烫,当短袖制服随电动导轨26移动至皮带5右侧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沿第一硬管30的竖直部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熨烫装置随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与插接出气结构分离,使得水蒸气不再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从而使得第二熨烫装置、第一熨烫装置在没有水蒸气充入的条件下收缩,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外侧均不与短袖制服内侧接触配合,由于导轨26前侧水平部的横向长度大于皮带5的横向长度,第二熨烫装置与插接出气结构分离后,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横管29向后侧翻转九十度,由于第一硬管30水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28竖直部的长度,使得第一硬管30、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均处于水平,从而使得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也随之转动九十度,电动滑块26带着熨烫好的短袖制服继续向左移动,同时对熨烫好的短袖制服进行晾干,当电动滑块26及熨烫好的短袖制服移动至衣服叠放工作台77正上方时,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与衣服叠放工作台77顶面平行,然后第二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沿第一硬管30竖直部向后侧移动,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33均伸长,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均从短袖制服内部抽出,从而使得短袖制服平铺于衣服叠放工作台77顶面,然后电动滑块26继续沿导轨25移动,当电动滑块26移动至导轨25后侧时,第二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沿第一硬管30竖直部向前移动,再通过第二动力装置使得横管29向下转动九十度恢复初始状态,电动滑块26沿闭合的导轨25移动至皮带5左侧,即可进行下一件衣服的熨烫,同理其他的电动滑块26按顺序依次进行上述操作,即可连续对短袖制服进行熨烫和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77顶面,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衣服叠放工作台77对熨烫好的衣服进行打包;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33的伸长与收缩实现对短袖制服的悬挂与分离,且采用从短袖制服衣袖进行悬挂的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本发明采用皮带5与导轨25同速移动,且通过多个电动滑块26带动对应的第二熨烫装置与皮带5外侧的插接出气结构相配合的方式,短袖制服移动的过程中进行熨烫,不仅能够实现快速熨烫,且能多件短袖制服依次沿皮带5移动并进行熨烫,从而实现大批量流水线式的移动熨烫,且本发明采用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横管29进行转动的方式,使得熨烫好的短袖制服能够实现与衣服叠放工作台77顶面平行,并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33与第三动力装置相配合的方式将熨烫好的短袖制服平铺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77,且熨烫好的短袖制服依次叠放于衣服叠放工作台77,采用自动化的操作实现叠放收纳操作,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熨烫装置包括竖管37、第一进气孔38、第四锥形管39、第四锥形孔塞40、第二连杆41、第四弹簧42、第二转轴43、第三连杆44、第一螺旋叶片45、第六通孔46、第一套管47、第一活动管48、第一滑槽49、第一滑块50、第五弹簧54、第一熨烫板51、第七通孔52、第一出气孔53,圆环31的内侧通过两个位于第一环形凹槽32上下两侧的密封轴承安装竖向的竖管37,竖管37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竖管37的下部一侧开设第一进气孔38,第一进气孔38与第一环形凹槽32相通,竖管37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上大下小的第四锥形管39,第四锥形管39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能与之内部相通,第四锥形管39内下部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40,竖管37的下部固定安装第二连杆41,第二连杆41下侧与第四锥形孔塞40内端之间固定安装第四弹簧42,竖管37内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转轴43,第二转轴43的下端通过数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三连杆44固定连接竖管37内壁,第二转轴43的下端外周固定安装第一螺旋叶片45,竖管37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前后方向的第六通孔46,第六通孔4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套管47,第一套管4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一活动管48,第一活动管48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套管47内部相通,第一套管47内上下侧均开设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49,第一滑槽49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50,第一滑槽49内壁与对应的第一滑块50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54,第五弹簧54均位于第一滑块50远离竖管37的一侧,第一滑块50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活动管48的内端外侧,第一活动管48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套管47,第一活动管48的外端固定安装内部空心的弧形的第一熨烫板51,第一熨烫板51的凹面均朝向竖管37中部且与之同轴,第一熨烫板51的凹面中部均开设与对应的第一活动管48相通的第七通孔52,第一熨烫板51的凸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53。在使用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向下移动,使得竖管37及第四锥形管39随之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四锥形管39与正下方的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并与之相通,从而使得水蒸气从皮带5内依次经过第三通孔15、插接出气结构、第四锥形管39进入竖管37内部,由于水蒸气经过第四锥形管39压入竖管37内,水蒸气的压强和流速较大,水蒸气的进入使得第一螺旋叶片45转动,第一螺旋叶片45转动带动第二转轴43及竖管37转动,由于竖管37与第四锥形管39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从而使得竖管37在转动的过程中,第四锥形管39与对应的插接出气结构保持密封插接配合,竖管37的转动带动两块第一熨烫板51随之转动,且随着竖管37内的水蒸气增加使得竖管37内的压强增大,一部分水蒸气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孔38、第一环形凹槽32进入第二硬管74,另一部分水蒸气经过第六通孔46进入对应的第一套管47内,由于水蒸气经过第六通孔46的过程中流速加快,从而使得水蒸气推动第一套管47内的第一活动管48均沿第一滑槽49向外侧移动,对应的第五弹簧54均被压缩,同时水蒸气经过第八通孔52进入对应的第一熨烫板51内,再经过第一出气孔53向外部喷出,第一活动管48向外侧移动使得第一熨烫板51的凸面与短袖制服衣身内侧接触配合,同时竖管37的转动带动第一熨烫板51转动对短袖制服衣身进行熨烫,同时第一出气孔53向外部喷出水蒸气使得短袖制服衣身处于湿润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熨烫板51的熨烫效果更好,当竖管37随对应的电动滑块26移动至皮带5右侧时,第三动力装置使得第二硬管74沿第一硬管30的竖直部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四锥形管39与对应的插接出气结构分离,同时使得第四锥形孔塞40在第四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第四锥形孔塞40再次将第四锥形管39密封封堵,同时水蒸气不再进入竖管37内,第一螺旋叶片45不再转动,使得竖管37及第一熨烫板51也停止转动,第一活动管48在对应的第五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使得两第一熨烫板51的凸面不再与短袖制服衣身内侧接触配合,从而方便短袖制服进行下一道加工工序,采用可旋转的竖管37及可移动的第一活动管48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第一熨烫板51的外侧能够充分的短袖制服衣身内侧接触配合,同时旋转的第一熨烫板51对短袖制服衣身进行熨烫使得熨烫更加均匀。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熨烫装置包括第三套管55、第九通孔56、第四套管57、第二活动管58、第二滑槽59、第二滑块60、第六弹簧61、第二熨烫板62、第十通孔63、第二出气孔64、第三转轴65、第二螺旋叶片66,套筒36的上端外侧均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与之同轴的下端开口的第三套管55,第三套管55与对应的套筒36内部相通,第三套管55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第九通孔56,第九通孔56内均固定安装第四套管57,第四套管57的两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九通孔56,第四套管57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动管58,第四套管57内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59,第二滑槽59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60,第二滑块60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套管57的内端外侧,第二滑块60与对应的第二滑槽59之间固定安装第六弹簧61,第六弹簧61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滑块60远离第三套管55中部的一侧,第二活动管58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四套管57,第二活动管58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凹面朝向第三套管55中部的弧形的内部空心的第二熨烫板62,第二熨烫板62均与第三套管55同轴,第二熨烫板62的内侧中部均开设第十通孔63,第十通孔63使得对应的第二熨烫板62与对应的第二活动管58相通,第二熨烫板62的外侧均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孔64,第三套管55内顶面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65,第三转轴65的下端插入对应的套筒36内,第三转轴65的下部外周固定安装第二螺旋叶片66。在使用时,水蒸气经过套筒36进入第三套管55内,由于水蒸气的压力较大,水蒸气进入第三套管55内的过程中推动对应的第二螺旋叶片66转动,第二螺旋叶片66的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三转轴65及第三套筒55均转动,第三套筒55的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熨烫板62随之转动,同时水蒸气进入第三套管55内部并进入第四套管57内,在水蒸气的进入及第二熨烫板62的转动作用下,使得第二活动管58均沿对应的第二滑槽59向外侧移动,从而将对应的第六弹簧61压缩,从而使得第二熨烫板62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向远离第三套管55中部的一侧移动,当第二熨烫板62的挖侧与短袖制服衣袖内侧接触配合时,第二活动管58不再向外侧移动,由于水蒸气的进入及第二熨烫板62的转动,使得第二熨烫板62的外侧与短袖制服衣袖内侧保持接触配合,同时水蒸气一次经过第二活动管58、第十通孔63进入第二熨烫板62内部,然后再经过第二出气孔64喷向短袖制服,从而使得短袖制服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转动的第二熨烫板62对短袖制服的衣袖部分进行熨烫;当套筒36内不再充入水蒸气时,使得第二螺旋叶片66不再带动对应的第三套管55及第三转轴65随之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熨烫板62不再随之转动,从而使得第三套管55内不再有水蒸气充入,第二活动管58在对应的第六弹簧61的弹力作用下沿对应的第二滑槽58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熨烫板62也随之向内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熨烫板62的外侧不再与短袖制服衣袖内侧接触,即完成了短袖制服的熨烫,且使得短袖制服工装进行下一道处理工序;采用可转动的第三套管55与可移动的第二活动管58的结合,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熨烫板62的外侧始终与短袖制服衣袖内侧接触配合,从而能够确保对短袖制服衣袖部分进行熨烫,且利用水蒸气的流速及压力作为动力使得第三套管55及第二熨烫板62转动,从而使得整个熨烫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插接出气结构包括第二锥形管18、第一连管19、第三锥形管20、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推杆22、第三弹簧24,第三通孔15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18,第二锥形管1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19,第一连管19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20,第三锥形管18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锥形孔塞2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22,第三推杆22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19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20内,第三推杆22的外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22的外周,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19内壁。初始状态时,第三弹簧24处于正常伸长状态,第三锥形孔塞21将第二锥形管18密封封堵,使得皮带5内的水蒸气不会向外部喷出;在使用时,由于第三推杆22的外端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20内,从而当第二熨烫装置与第三锥形管20密封插接配合时,第二熨烫装置将推动第三推杆2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弹簧24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三锥形孔塞21不再与对应的第二锥形管18密封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皮塞5内的水蒸气依次经过第三通孔15、第二锥形管18、第一连管19、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从而向第二熨烫装置内进行水蒸气传送;当第二熨烫装置与第三锥形管20分离时,第三锥形孔塞21在第三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67、第一齿轮68、第二齿轮69,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67,第一电机6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68,位于右侧的第一转轴2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69,第一齿轮68与第二齿轮69啮合配合,第一电机67与电源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轮68与第二齿轮69啮合配合,电机67的转动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转动,从而驱动转动管1转动。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转动管1的外周均开设第二环形凹槽70,皮带5的内侧能与第二环形凹槽70接触配合,第一锥形管7均位于第二环形凹槽70内。在使用过程中,皮带5的内侧与第二环形凹槽70接触,能够使得皮带5的移动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71、第三齿轮72、第四齿轮73,第二支架28一侧的竖直部的内侧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向第二支架28中部的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三齿轮72,横管29的中部外周固定套装第四齿轮73,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73啮合配合,第二电机71与电源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73啮合配合,第二电机71转动使得横管29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横管29沿第二支架28转动。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75、连接块76,第一硬管30的竖直部下部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5,第二电动伸缩杆75的活动端始终位于第一硬管30的下方,第二电动伸缩杆75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连接块76的一端,连接块7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上部外周,第二电动伸缩杆75与电源连接。初始状态时,第二电动伸缩杆75处于收缩状态,由于第二电动伸缩杆75与第二硬管74之间通过连接块76连接,从而使得第二硬管74及对应的第二熨烫装置不与皮带5的第三锥形管20密封插接配合,使用时,第二电动伸缩杆75伸长,使得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沿第一硬管30竖直部向下移动且与之保持密封接触配合,第二硬管74的移动带动第二熨烫装置随之向下移动并与正下方的第三锥形管20密封插接配合,从而使得皮带5内的水蒸气进入第二熨烫装置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1),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1)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3),第一转轴(2)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3)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4)的前端固定连接水蒸汽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1)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5)连接,右侧的转动管(1)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7),第一锥形管(7)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6)相通,第一锥形管(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9),第一通孔(6)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9)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1),第一锥形孔塞(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8),皮带(5)与转动管(1)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2),皮带(5)内部靠近转动管(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12)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2)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14),第一凹槽(12)均能与第一锥形管(7)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13)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16),第二锥形孔塞(16)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23)的一端,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5)内远离转动管(1)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1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17),第一推杆(8)外端能与第二推杆(17)外端接触配合,皮带(5)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15),第三通孔(15)的外端外侧均设有能与之相通的插接出气结构,皮带(5)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为水平的呈环形闭合的导轨(25),导轨(25)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6),电动滑块(26)的下部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支撑杆(27),支撑杆(27)的下端固定安装倒U型的第二支架(28),第二支架(28)两竖直部下部之间设有横管(29),横管(29)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支架(28)对应侧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支架(28)设有驱动横管(29)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横管(29)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活动端斜向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第一电动伸缩杆(33)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斜向下并向前的第一连接管(34),第一连接管(34)的后端均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连接软管(35)的一端,连接软管(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管(29)一侧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连接管(34)的前端固定安装倾斜的与之内部相通的套筒(36),套筒(36)与对应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平行,套筒(36)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套筒(36)的上端外周套装与之内部相通的能转动的第一熨烫装置,横管(29)的后侧中部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倒L型的第一硬管(30),第一硬管(30)水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28)竖直部的长度,第一硬管(30)的下方设有的L型的第二硬管(74),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插入第一硬管(30)内与之内部相通且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第一硬管(30)设有使得第二硬管(74)相对其上下移动的第三动力装置,第二硬管(74)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圆环(31),圆环(31)的内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32),第一环形凹槽(32)与第二硬管(74)内部相通,圆环(31)的内侧轴承安装可转动的第二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与之相通,第二熨烫装置始终与第一环形凹槽(32)内部相通,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在通入水蒸气后都能向外侧扩张并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熨烫装置、第二熨烫装置与短袖制服接触配合进行熨烫,第一熨烫装置与第二熨烫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电动滑块(26)、第一电动伸缩杆(33)、第三动力装置、水蒸汽供应设备分别与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熨烫装置包括竖管(37)、第一进气孔(38)、第四锥形管(39)、第四锥形孔塞(40)、第二连杆(41)、第四弹簧(42)、第二转轴(43)、第三连杆(44)、第一螺旋叶片(45)、第六通孔(46)、第一套管(47)、第一活动管(48)、第一滑槽(49)、第一滑块(50)、第五弹簧(54)、第一熨烫板(51)、第七通孔(52)、第一出气孔(53),圆环(31)的内侧通过两个位于第一环形凹槽(32)上下两侧的密封轴承安装竖向的竖管(37),竖管(37)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竖管(37)的下部一侧开设第一进气孔(38),第一进气孔(38)与第一环形凹槽(32)相通,竖管(37)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上大下小的第四锥形管(39),第四锥形管(39)能够与插接出气结构密封插接配合且能与之内部相通,第四锥形管(39)内下部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40),竖管(37)的下部固定安装第二连杆(41),第二连杆(41)下侧与第四锥形孔塞(40)内端之间固定安装第四弹簧(42),竖管(37)内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转轴(43),第二转轴(43)的下端通过数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三连杆(44)固定连接竖管(37)内壁,第二转轴(43)的下端外周固定安装第一螺旋叶片(45),竖管(37)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前后方向的第六通孔(46),第六通孔(4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套管(47),第一套管(4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一活动管(48),第一活动管(48)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套管(47)内部相通,第一套管(47)内上下侧均开设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49),第一滑槽(49)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50),第一滑槽(49)内壁与对应的第一滑块(50)之间固定安装第五弹簧(54),第五弹簧(54)均位于第一滑块(50)远离竖管(37)的一侧,第一滑块(50)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活动管(48)的内端外侧,第一活动管(48)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套管(47),第一活动管(48)的外端固定安装内部空心的弧形的第一熨烫板(51),第一熨烫板(51)的凹面均朝向竖管(37)中部且与之同轴,第一熨烫板(51)的凹面中部均开设与对应的第一活动管(48)相通的第七通孔(52),第一熨烫板(51)的凸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熨烫装置包括第三套管(55)、第九通孔(56)、第四套管(57)、第二活动管(58)、第二滑槽(59)、第二滑块(60)、第六弹簧(61)、第二熨烫板(62)、第十通孔(63)、第二出气孔(64)、第三转轴(65)、第二螺旋叶片(66),套筒(36)的上端外侧均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与之同轴的下端开口的第三套管(55),第三套管(55)与对应的套筒(36)内部相通,第三套管(55)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第九通孔(56),第九通孔(56)内均固定安装第四套管(57),第四套管(57)的两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九通孔(56),第四套管(57)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动管(58),第四套管(57)内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59),第二滑槽(59)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60),第二滑块(60)的外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套管(57)的内端外侧,第二滑块(60)与对应的第二滑槽(59)之间固定安装第六弹簧(61),第六弹簧(61)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滑块(60)远离第三套管(55)中部的一侧,第二活动管(58)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四套管(57),第二活动管(58)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凹面朝向第三套管(55)中部的弧形的内部空心的第二熨烫板(62),第二熨烫板(62)均与第三套管(55)同轴,第二熨烫板(62)的内侧中部均开设第十通孔(63),第十通孔(63)使得对应的第二熨烫板(62)与对应的第二活动管(58)相通,第二熨烫板(62)的外侧均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孔(64),第三套管(55)内顶面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65),第三转轴(65)的下端插入对应的套筒(36)内,第三转轴(65)的下部外周固定安装第二螺旋叶片(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出气结构包括第二锥形管(18)、第一连管(19)、第三锥形管(20)、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推杆(22)、第三弹簧(24),第三通孔(15)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18),第二锥形管(1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19),第一连管(19)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20),第二锥形管(18)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锥形孔塞(2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22),第三推杆(22)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19)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20)内,第三推杆(22)的外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22)的外周,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19)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67)、第一齿轮(68)、第二齿轮(69),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第一电机(67),第一电机(6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68),位于右侧的第一转轴(2)的外周固定套装的第二齿轮(69),第一齿轮(68)与第二齿轮(69)啮合配合,第一电机(67)与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管(1)的外周均开设第二环形凹槽(70),皮带(5)的内侧能与第二环形凹槽(70)接触配合,第一锥形管(7)均位于第二环形凹槽(7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71)、第三齿轮(72)、第四齿轮(73),第二支架(28)一侧的竖直部的内侧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向第二支架(28)中部的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三齿轮(72),横管(29)的中部外周固定套装第四齿轮(73),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73)啮合配合,第二电机(71)与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75)、连接块(76),第一硬管(30)的竖直部下部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5),第二电动伸缩杆(75)的活动端始终位于第一硬管(30)的下方,第二电动伸缩杆(75)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连接块(76)的一端,连接块(7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硬管(74)的竖直部上部外周,第二电动伸缩杆(75)与电源连接。
CN202010250399.4A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Active CN111441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399.4A CN111441162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399.4A CN111441162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162A CN111441162A (zh) 2020-07-24
CN111441162B true CN111441162B (zh) 2022-03-18

Family

ID=7164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0399.4A Active CN111441162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1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491B (zh) * 2021-06-20 2023-06-23 郭良 一种整理机构
CN113353383B (zh) * 2021-06-20 2023-05-23 周口庄吉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短袖整理装置
CN115683915B (zh) * 2023-01-03 2023-04-14 山东德裕天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袋印刷面抗磨损性能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2978B (zh) * 2016-09-13 2018-11-13 徐州苏豪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熨烫衣服机
CN108193466A (zh) * 2017-12-28 2018-06-22 苏州朦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品大批量熨烫装置
CN108951067A (zh) * 2018-08-30 2018-12-07 盐城帝佳妮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服装布料熨平装置
CN109778514A (zh) * 2018-11-19 2019-05-21 嘉兴市名汇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便于固定布料的熨烫装置
CN209482018U (zh) * 2018-11-26 2019-10-11 孙奕 折返式西装袖熨烫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162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1162B (zh) 一种制式服装成品压烫叠放装置
CN209307714U (zh)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熨烫装置
CN209531196U (zh) 一种高效的机械加工用喷涂装置
CN205917464U (zh) 一种服装面料水洗设备
CN109011280A (zh) 一种便捷取沙的消防沙箱
CN211340075U (zh) 一种纺织布料整平装置
CN208742876U (zh) 一种涤纶面料阻燃防水涂层喷涂设备
CN111958466A (zh) 一种针对木板两侧的喷涂加工设备
CN110820289A (zh) 一种领带自动熨烫打卷设备
CN206219807U (zh) 一种染色布料的清洗装置
CN207025958U (zh) 用于机械零部件整体清洗的斜坡式清洗箱
CN109823596A (zh) 一种pvc塑料颗粒的真空包装机
CN214572866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去皱装置
CN206625050U (zh) 一种蒸汽自动释放布匹熨烫装置
CN209473744U (zh) 一种纽扣组装机的工位转换装置
CN207389759U (zh) 一种快速抱枕枕芯真空包装设备
CN207891611U (zh) 一种制衣生产中熨烫装置
CN208642439U (zh) 一种新型水性涂料抽取装置
CN215501506U (zh) 一种羽绒服的填充设备
CN207310352U (zh) 一种条形橡胶冷却设备
CN110879003A (zh) 一种环保新材料加工设备
CN111424410A (zh) 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
CN111851035B (zh) 一种阻燃提花布用新型翻布机自动翻布装置
CN108998946B (zh) 一种自动熨烫衣物的装置
CN208856633U (zh) 一种植绒布胶带复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230000 Room 203,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Jiuzhou Longte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Wenzhou City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ncubator, No. 38 Dongfang South Road, Ou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3

Address after: 412200 No.168, jinzipi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chuanwan Town, Liling City,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Xinzi Gar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Room 203,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Jiuzhou Longte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Phase 4,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Li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412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Xinzi Gar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200 No.168, jinzipi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chuanwan Town, Liling City,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Xinzi Garment Co.,Ltd.